文章索引

泄瀉

遺風王 舌濃黃滑,便瀉不化,脈弦濡,小便不利,此屬濕熱。脘悶,宜和中清利。(六月初八日。)

藿香梗(二錢) 焦六曲(四錢) 蜜銀花(二錢) 豬苓(錢半) 原滑石(四錢) 炒川連(七分)扁豆衣(三錢) 通草(錢半) 川朴(一錢) 省頭草(三錢) 新會皮(錢半) (引)荷葉(一角)
二帖。

介按︰濕勝便瀉而小便不利,治以清利濕熱。又佐消食扶脾,確是雙方兼顧之療法。

安昌夏 舌滑白,脈弦細,便溏,患小便不多,脘悶,氣沖欲嘔,藉豬苓東加減。(三月十三日。)

豬苓(錢半) 廣藿香(二錢) 仙半夏(錢半) 大腹皮(三錢) 澤瀉(二錢) 滑石(四錢)左金丸(八分) 玫瑰花(五朵) 茯苓(四錢) 濃朴(一錢) 香附(三錢)
清煎四帖。

又 濕熱未清,腹中脹悶,脈澀滯,便瀉,仍宜豬苓東加減。

豬苓(錢半) 藿香梗(二錢) 大腹皮(三錢) 左金丸(八分) 澤瀉(三錢) 滑石(四錢)製香附(三錢) 佛手花(八分) 茯苓(四錢) 濃朴(錢半) 佩蘭葉(錢半)
清煎四帖。

介按︰內經曰︰濕勝則濡泄。難經曰︰濕多成五泄。茲以濕勝而脾胃失於健運,不能滲化,方從豬苓東加減,以藿、朴、香附,玫瑰等味,芳香燥濕,二苓、澤瀉健脾佐運,半夏、左金和胃寬胸,腹皮、滑石泄濕利溲。前後二方,大旨相同,即古人所謂利小便即是實大便之意。

漁莊沈(婦) 便瀉腹痛,右脈澀,左弦細,經停四月,腰酸帶下。心泛,舌微白,咳嗆。姑宜清氣和中。(十月二十日。)

藿香梗(二錢) 訶子肉(錢半) 新會皮(錢半) 桔梗(錢半) 川貝(錢半) 扁豆衣(三錢) 蘇梗(錢半) 生款冬(三錢) 大腹皮(三錢) 廣木香(八分) 蔻殼(錢半)
清煎三帖。

介按︰肝腎陰虧,帶脈不固,則腰酸帶下,肝陽橫逆,則腹痛便瀉,上乘於肺則咳嗽心泛。先以清肺扶脾,兼用理氣之品,是急則治標之意。

新田酈 據述便瀉較減,舌根濃,面浮,宜和胃為主。(六月十三日。)

焦六曲(四錢) 新會皮(錢半) 製香附(三錢) 雞內金(錢半) 川連(五分) 赤苓(三錢)扁豆衣(錢半) 大腹皮(三錢) 仙半夏(錢半) 炒麥芽(三錢) 通草(錢半) 鮮荷葉(一角)
二帖。

介按︰便瀉較減,舌濃面浮,此系濕熱未淨,夾食為患。故治以扶脾滲濕,兼消食滯。

大西莊沈 木克土便瀉,氣滯經阻,脈右澀左弦,舌心光,胃鈍脘悶,腹中有瘕。姑宜泄木和中。(七月二十九日。)

烏藥(二錢) 川楝子(三錢) 炒穀芽(四錢) 左金丸(八分) 茯苓(四錢) 木蝴蝶(四分) 扁豆衣(三錢) 玫瑰花(五朵) 大腹皮(三錢) 炒白芍(錢半) 佩蘭(錢半)
清煎四帖。

介按︰肝陽侮胃,氣聚成瘕,陽明隸于衝脈,衝脈即是血海。茲以胃被肝乘,血海亦同時為病,以致經阻。治以泄肝救胃,方極穩健可法。

某 據述胃納稍增,便瀉稀水,緣水濕並歸陽明,宜分利為穩。

茯苓(三錢) 大腹皮(三錢) 原砂仁(七分) 石蓮子(三錢) 澤瀉(三錢) 豬苓(錢半)綠萼梅(錢半) 通草(錢半) 江西朮(一錢) 新會皮(錢半) 生白芍(錢半)
清煎四帖。

介按︰濕歸陽明而為泄瀉,治以五苓散加減,洵是對症之妙劑。

遺風龐 舌黃滑,脈弦濡,便利腹痛,此屬濕熱。宜治防痢。(六月初九日。)

廣藿香(二錢) 焦六曲(四錢) 青木香(七分) 大腹皮(三錢) 六一散(三錢) 炒川連(五分) 炒枳殼(錢半) 新會皮(錢半) 川朴(一錢) 豬苓(錢半) 通草(錢半)
清煎三帖。

介按︰濕熱薄于腸胃,阻遏氣機,而致太陰失健運,厥陰失疏泄,濕蒸熱郁,傳導失其常度,而便利腹痛。清熱導氣以滲濕,則諸恙自愈。

某 便瀉較減,脈虛,氣機不和,舌滑,宜固腎止瀉,理氣和中。(三月十七日。)

熟地(三錢) 骨碎補(三錢) 炒杜仲(三錢) 炒米仁(四錢) 懷藥(三錢) 茯苓(四錢)新會皮(錢半) 玫瑰花(五朵) 芡實(三錢) 原蠶砂(一錢) 甘松(四分)
清煎十帖。

介按︰此是脾腎兼虛為瀉,故君以地黃、杜仲、骨碎補,大滋腎陰,填精補髓,臣以芡實、山藥之健脾,又佐澤瀉、米仁以疏水道之滯,使以芳香諸味之理氣,適氣機轉動,則濕走而腎強脾健矣。

漁莊沈 中虛氣餒,水穀釀濕,成痰作瀉,左脈虛細,右弦濡,舌微黃,心腎不交,寢不成寐。宜治脾腎為主。(五月十三日。)

骨碎補(三錢) 夜交藤(三錢) 炒棗仁(三錢) 炒川連(五分) 炒杜仲(三錢) 懷山藥(三錢) (辰砂拌)茯神(四錢) 粟殼(一錢) 炒江西朮(一錢) 陽春砂(一錢) 百藥煎(三錢)
清煎五帖。

介按︰雷少逸曰︰昔賢雲,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夫痰乃濕氣而生,濕由脾弱而起。蓋為太陽濕土,得濕則健,一被寒濕所侵,遂困頓矣。脾既困頓,焉能掌運用之權衡,則水穀之精微,悉變為痰。痰氣上襲於肺,肺與大腸相為表裡,其大腸固者,肺經自病而為痰嗽,其不固者,則肺病移於大腸而為痰瀉矣。雷氏此言,發明痰瀉之病源,已無餘蘊,深堪欽佩,惟此症系是脾腎兼虛,以致水泛為痰,因大腸不固,遂移病於大腸而作瀉。且以心不藏神,陽不交陰而不寐,故其治法,于固腎健脾之中,參用安神澀腸之品。

朱墅楊(婦) 木克土便瀉腹滿,脈沉澀,舌黃,心泛欲嘔,癸澀,宜防腹脹。(六月二十日。)

藿香(二錢) 大腹皮(三錢) 新會皮(錢半) 川楝子(三錢) 左金丸(八分) 茯苓(四錢) 扁豆衣(三錢) 玫瑰花(五朵) 佩蘭(錢半) 通草(錢半) 香附(錢半)
清煎三帖。

介按︰沖隸陽明,厥陰對峙,今因肝病犯胃,則心泛欲嘔,乘脾則便瀉腹滿,衝脈既被肝逆犯胃而受影響,則癸水難以應期而至。故治以苦辛泄降,俾肝逆稍平,胃氣漸和,則諸恙自退。

安昌馬(婦) 上咳下瀉,形肉日削,脈弱細,經閉脘格,屬棘手重症。宜法候政之。(又六月初五日。)

省頭草(五錢) 訶子肉(三錢) 炒穀芽(四錢) 綠萼梅(錢半) 川貝(三錢) 扁豆衣(三錢) 石蓮子(三錢) 桑白皮(錢半) 製香附(三錢) 新會皮(錢半) 赤苓(四錢)
清煎二帖。

介按︰經閉脘格,咳瀉形削,此是脾弱肝橫,生化無權,中氣久虛,血液漸涸,雖用扶脾抑肝之品,究屬難愈之症。

某(稚孩) 嘔渴已瘥,脈澀滯,舌心濃,腹尚大,胃鈍便滑,仍遵前法加減。(二月十一日)

烏梅(一個) 甘松(四分) 赤苓(三錢) 生香附(錢半) 椒目(四分) 炒穀芽(三錢)濃朴(一錢) 雞內金(錢半) 大腹皮(三錢) 通草(錢半) 綠萼梅(一錢)
清煎三帖。

介按︰肝胃濕熱久蘊,脾弱而致腹大便滑,當然以扶脾滲濕,兼清肝胃之熱。

某(稚孩) 腹形不減,氣逆便溏,脈弦細,舌薄滑,身微熱,口渴,仍宜和中分消,防疳。(六月二十四日)

廣藿香(二錢) 省頭草(錢半) 雞內金(錢半) 川楝子(錢半) 宣木瓜(錢半) 甘松(四分) 五穀蟲(三錢) 綠萼梅(一錢) 大腹皮(三錢) 通草(錢半) 香附(錢半)
清煎三帖。

介按︰食物不節,脾胃受創,肝陽乘侮,而致腹膨便瀉,故治以和肝健脾,清導清熱。

漁莊沈 女孩蟲氣內著,腹痛乍作乍止,脈弦濡,便溏。姑宜安胃和中。(二月十五日。)

烏梅(一個) 川椒(十四粒) 五穀蟲(三錢) 廣木香(八分) 川楝子(三錢) 延胡(二錢) 茯苓(四錢) 茉莉花(八分) 生白芍(錢半) 甘松(四分) 佩蘭(三錢)
清煎二帖。

介按︰疳瀉治法,不離脾胃,約分數種,如胃滯當消,脾弱宜補,因熱則苦寒清火,因冷則辛溫健脾,有蟲則用殺蟲之品,因虛則補本臟之母。今此案系是濕熱內滯,夾著蟲積,以致腹痛便溏。治宗安胃丸之意,而以健脾驅蟲,理氣導滯,洵治蟲積腹痛而兼便溏之良方。

遺風龐 女孩 后受暑,夾食化瀉,脈弦,舌黃,口渴,宜清熱和中。

藿香梗(二錢) 炒川連(八分) 百藥煎(三錢) 銀花(二錢) 六一散(四錢) 扁豆衣(三錢) 生白芍(錢半) 麥芽(三錢) 佩蘭(三錢) 通草(錢半) 新會皮(錢半)
清煎二帖。

又 時 后,便瀉腹痛,右脈弦,潮熱似瘧。宜和中清利。(七月十三號五月二十九日。)

豬苓(三錢) 六一散(四錢) 青蒿子(八分) 炒川連(八分) 澤瀉(三錢) 大腹皮(三錢) 蔻殼(錢半) 新會皮(錢半) 赤苓(四錢) 扁豆衣(三錢) 通草(錢半)
清煎三帖。

又 後便瀉化利,腹痛不爽,胃納較增,舌滑微黃。宜清熱、化氣、分利。(七月十七號丁未初四日)

炒川連(八分) 萊菔子(三錢) 大腹皮(三錢) 冬瓜皮(三錢) 生白芍(錢半) 六一散(四錢) 廣皮(錢半) 焦六曲(四錢) 枳殼(錢半) 青木香(八分) 生米仁(四錢)
清煎二帖。

介按︰麻疹又名曰痧,吾紹通稱曰 ,江蘇總名曰疹。其實皆一病也,無非因地異名耳。

葉氏治法,分晰四時,最為簡明。其言曰︰春令發痧,從風溫治,夏季從暑風,暑必兼濕,秋令從熱爍燥氣,冬月從風寒。又曰︰疹宜通泄,泄瀉為順。下痢五色者亦不妨。惟二便不利者,最多凶症,治法大忌止瀉。今此案適在夏月,吸受暑熱,兼挾濕食化瀉,治以清暑,最屬正當。逮日久而濕熱內陷,移於大腸,治以導滯而清濕熱,大旨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