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索引

卷上 正編 風病諸候下

風冷候

《養生方導引法》云:一足翕地,足不動,一足向側如丁字樣,轉身欹勢,並手盡急回,左右迭互。去脊風冷,偏枯不通潤。

又云︰蹲坐身正頭平,叉手安頦下,頭不動,兩肘向上正搖,上下來去七七,亦持三七,放縱身心。去乳房風冷腫悶,魚寸不調,日日損。

又云︰坐兩足長舒自縱,身內氣向下,使心內柔和適散。然始屈一足安膝下,長舒一足,仰足趾向上,使急仰眠,頭不至席,兩手急努向前,頭向上努挽,一時各各取勢,來去二七,迭互亦然。去腳疼腰膊,冷血冷風,日日漸損。

又云︰長舒足,肚腹著席安,徐看氣向下,知有去處。然使著兩手掌拓席,努使臂直,散脊背氣,向下漸漸盡勢來去二七。除臟腑內宿冷,脈急腰膊風冷。

又云︰欲以氣出汗,拳手屈膝側臥,閉氣自極欲息,氣定複閉氣,如此汗出乃止。複轉臥,以下居上,複閉氣如前,汗大出乃止。此主治身中有風寒。欲治股脛手臂痛法,屈一脛一臂,伸所病者正偃臥,以鼻引氣令腹滿,以意推之,想氣行至上,溫熱即愈。

又云︰肚腹著席,長舒一足,向後急努足趾,一手舒向前盡勢,將一手向背上挽足倒極勢頭仰蹙背使急,先用手足斜長舒者,兩向自相挽急,始屈手足共頭,一時取勢常記動手足。先後交番,上下來去二七,左右亦然。去背項腰膝膊,並風冷疼悶,脊裡倔強。

又云︰坐正兩手向後,捉腕反向,拓席盡勢,使複眩眩,上下七,左右換手亦然。損腹肚冷風,宿氣積,胃口冷,食飲進退,吐逆不下。

又云︰凡學將息人,先須正坐,並膝頭足。初坐先足趾相對,足跟外扒坐上。欲安穩,須兩足跟向內,相對坐上,足趾外扒。覺悶痛,漸漸舉身,似疑便坐上,待共內坐相似不痛,如雙豎足跟向上坐上,足趾並反向外。每坐常去膀胱內氣,膝冷,兩足冷疼,上氣腰痛,盡自消適。

又云︰長舒一足一腳,屈兩手挽膝三裡,努膝向前身卻挽,一時取勢,氣內散消。如似骨解,迭互換足,各別三七。漸漸去膊脊冷風冷,血筋急。

又云︰手兩手向後倒挽兩足,極勢,頭仰足趾內外努之,緩急來去七。始手向前直舒。足自搖,膝不動,手足各二七。去脊腰悶風冷。

又云︰身平正舒兩手,向後極勢。屈肘向後,空捺四七,轉腰垂手向下,手掌四面轉之。去臂內筋急。

又云︰兩手長舒合掌向下,手高舉與膊齊,極勢使膊悶痛然,始上下搖之二七,手下至膊還,上下緩急,輕手前後散振七,去膊內風冷疼,日消散。雙手前拓,努手合掌向下

又云︰手掌倒拓兩膊,並前極勢上下,傍兩掖急努振搖,來去三七,竟手不移處,努兩肘上急勢上下,振搖二七,欲得拳兩手七,因相將三七,去項膊筋脈,急努一手屈拳向左,一手捉肘頭向內挽之,上下一時盡勢,屈手散放舒指三,方轉手皆極勢四七,調肘膊骨筋,急強兩手拓向上,極勢上下,來去三七。

又云︰手不動時,兩肘向上極勢七,不動手,肘臂側身極勢左右回三七,去頸骨冷氣風急。前一十二件有此法,能使氣人行之,須在疾中可量。

頭面風候

《養生方》云:飽食仰臥久,成病氣頭風。

又云︰飽食沐發,作頭風。

又云︰夏不用露面臥,露下墮面上,令面皮濃,喜成癬。一云︰作面風,其湯熨針央A 別有正方,補養宣導,今附於後。《養生方導引法》云:一手拓頤向上極勢,一手向後長舒急努,四方顯手掌,一時俱極勢四七,左右換手皆然,拓頤手兩向,共頭欹側,轉身二七,去臂

又云︰解發東向坐,握固,不息一通,舉手左右導引,手掩兩耳,治頭風。令發不白,以手複捋頭五通脈也。

又云︰人常須日已沒食訖,食訖,即更不須飲酒,終天不乾嘔,諸熱食膩物,不飲冷醋漿,喜失聲失咽。熱食枕手臥手,成頭風日澀。

又云︰端坐伸腰,左右傾頭,閉目以鼻內氣,除頭風,自極七息止。

又云︰頭痛以鼻內徐吐出氣三十過休。

又云︰抱兩膝自棄於地,不息八通。治胸中上至頭諸病,耳目鼻喉痛。

又云︰欲治頭痛閉氣,令鼻極偃臥乃息,汗出乃止。

又云︰叉兩手頭後極勢振搖二七,手掌翻覆安之二七,頭欲得向後仰之,一時一勢,欲得欹斜,四角急挽之三七,去頭掖膊肘風。

風頭眩候

《養生方導引法》云:以兩手抱右膝著膺,除風眩。

又云︰以兩手承轆轤倒懸,令腳反在其上元,愈頭眩風癲。坐地舒兩腳,以繩 之,大繩訖,拖轆轤上來下去,以兩手挽繩,使腳上頭下,不使離地,自極十二通,愈頭眩風癲。久行,身臥空中而不墮落。

又云︰一手長舒,合掌仰,一手捉頤挽之向外,一時極勢二七。左右亦然,手不動,兩向側極勢急挽之二七。去頸骨急強,頭風腦旋,喉痺膊內冷注偏風。

又云︰凡人常覺脊背倔強,不問時節縮咽膊內,仰面努膊井向上,頭左右兩向挪之,左右三七一住,待血行氣動住,然始更用。初緩後急,不得先急後緩。若無病患,常欲得旦起午時日沒三辰,辰別二七。除寒熱病脊腰頸項痛風痺,口內生瘡,牙齒風頸頭眩,眾病盡除。

又云︰坐地交叉兩腳,以兩手從曲腳中入,低頭叉項上。治久寒,不然能自濕,耳不聞

又云︰腳著項上不息十二通愈。

又云︰大寒不覺暖熱,久頑冷,患耳聾目眩。病久行即成法,法身五六不能變也。

又云︰低頭不息六通,治耳聾目癲眩,咽喉不利。

又云︰伏前側牢,不息六通,愈耳聾目眩。隨左右聾,伏並兩膝,耳著地牢。強意多用力至大極,愈耳聾目眩病。久行不已,耳聞十方,亦能倒頭,則不眩也。八件有此術,亦在病疾難為。

風癲候

《養生方》云:夫人見十步直牆,勿順牆而臥,風利吹人,必發癲癇及體重。人臥春夏向東,秋冬向西,此是常法。其湯熨針石,別有正方,補養宣導,今附於後。《養生方導引法》云:還向反望,不息七通,治咳逆胸中病,寒熱癲疾,喉不利,咽乾咽塞。

又云︰以兩手承轆轤倒懸,令腳反在上元,愈頭眩風癲。坐地舒兩腳,以繩 之,以大繩訖,拖轆轤上來下去,以兩手挽繩,使腳上頭下,不使離地,自極十三通,愈頭眩風癲。久行,身臥空中而不墮落。

風邪候

《養生方導引法》云:脾主土,土暖如人肉,始得發汗,去風冷邪氣。若腹內有氣脹,先須暖足摩臍上下並氣海,不限遍數,多為佳,如得左回右轉三七,和氣如用,要用身內一百一十三法,回轉三百六十骨節,動脈搖筋,氣血布澤,二十四氣和潤。臟腑均調,和氣在央A 頭轉動搖振。手氣向上,心氣則下,分明去知來,莫問平手欹腰,轉身摩氣,屈蹙回動,盡心氣放散,送至湧泉,一一不失氣之行度,用之導益,不解用者,疑如氣亂。

鬼邪候

《養生方》云:上清真人訣曰,夜行常琢齒,殺鬼邪。

又云︰仙經治百病之道,叩齒二七過,輒咽氣二七過。如三百通乃止,為之二十日,邪氣悉去,六十日小病愈,百日大病除,三蠱伏尸皆去,面體光澤。又無生經曰︰治百邪鬼蟲毒,當正偃臥閉目閉氣,內視丹田,以鼻徐徐內氣,令腹極滿,徐徐以口吐之,勿令有聲,令人多出少,以微為之,故存視五臟,各如其形色,又存胃中,令解明潔白。如素,為之倦極,汗出乃止,以粉粉身,摩捋形體,汗不出而倦者,亦可止。明日複為之。

又云︰當存作大雷電,隆隆鬼鬼,走人腹中,為之不止,病自除去。

又云︰封君達常乘青年,魯女生常乘駁牛,孟子綽常乘駁馬,君公度常乘青騾,時人莫知其名字為誰,故曰欲得不死,當問青牛道士,欲得此色,駁牛為上,青牛次之,駁馬又次之。三色者,順生之氣也,故雲青牛者,乃柏木之精,駁牛者,古之神宗之先,駁馬者,乃神龍之祖也。雲道士乘此以行於路,百物之惡精,疫氣之癘鬼,長攝之焉。

風瘙身體隱軫候

《養生方》云:汗出不可露臥及浴,使人身振寒熱風軫。

諸癩候

《養生禁忌》云:醉酒露臥,不幸生癩。

又云︰魚無鰓不可食,食之令人五月發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