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索引

溫病總論

溫病與傷寒迥不相同。傷寒必在冬月。溫病四時皆有。傷寒乃感嚴寒之氣。日傳一經。宜分六經施治。溫病乃感溫熱穢濁之氣。傳變不定。宜分上中下三焦。及邪之在氣在血以治之。以古書所列溫病而論。春初風木當令而病者為風溫。春末夏初溫熱漸盛則為溫熱。夏令病暑熱盛於濕者。為暑溫。(暑溫即受暑也。若過時而發。則為伏暑。)長夏初秋濕盛於熱者。為濕溫冬令過暖。陽不潛藏。則為冬溫。穢厲傳染。家家如是。如徭役然。是為溫疫。穢濁太甚。諸溫夾毒。則為溫毒。以上各証。名目甚繁。而究其治法。只須細審溫邪之兼濕與否。及濕溫二邪。孰多孰少。以為用藥之差別。

今以溫邪之不兼濕者。統歸風溫類。列為上卷。溫邪之兼濕者。統歸濕溫類。列為下卷。(葉氏溫熱論。薛氏溫熱贅言。皆以風濕對待立論。故仿之。)而二卷之中。又各按三焦分為三篇。如此分門別類。庶可一目了然。惟上卷之風溫溫熱冬溫溫毒。治法並皆相同。(溫毒稍兼解毒)下卷之濕溫暑溫。則分濕多熱多。用藥稍有區別。(按濕熱合邪之証。凡熱多於濕者。皆可以暑溫法治之。濕多於熱者。皆可以濕溫法治之。不必拘定夏秋時令。亦有其人本體有濕。外感溫熱而病者。不拘四時。皆為濕溫。治法並同。古書分時論証。但言其大概耳。)至溫疫乃一時厲氣流行。或兼濕。或不兼濕。初無一定。須臨時察其如何見証按兩卷所列各條。依法施治。故於二卷中俱列其目。總之溫熱最易傷陰。無論挾濕挾燥。均須刻刻防其傷陰為第一要義。最忌麻黃桂枝羌活獨活升麻柴胡等辛溫升散之藥。倘誤用之。重傷其陰。必致輕病變重。重病變為不起。不可不慎也。

傷寒溫病辨(四則)

傷寒邪從毛竅而入。自下而上。始於足太陽。溫病邪從經絡及口鼻而入。自上而下。始於手太陰。寒為陰邪。陰盛必傷陽。故首郁遏太陽經中之陽氣。而為頭痛身熱項強脊痛等証。以陰盛傷人之陽也。溫為陽邪。陽盛必傷陰。故首郁遏太陰經中之陰。氣而為咳嗽自汗口渴頭痛身熱等証。以陽盛傷人之陰也。知此陰陽兩大法門。則傷寒溫病之辨自 然於心目矣。傷寒初病。身雖發熱。一二日內必不煩渴。左手之脈必緊盛倍於右手。溫病身一熱即口燥咽乾而渴。右手之脈洪大倍於左手。

冬溫初起頭痛惡風寒身熱自汗。與傷寒証太陽中風無異。此處最易相混。但傷寒中風脈浮緩。中寒脈浮緊此則不緩不緊而動數。且有口渴及午後熱甚等証。與傷寒判然不同。至春夏時天氣漸暖。則只有溫病。絕無傷寒。更不難知矣。

傷寒病六經遞傳。或汗或下。邪退即愈。溫病則傳變不常。不能一發便盡。有得汗熱退。二三日複熱如前者。有得下裡和。二三日複見表熱者。有表和複見裡証者。總由邪氣未盡之故。宜隨其見証。細心體認。依法療治。方不致誤。不可一見變証。遽爾張皇。胡疑亂猜。以致誤人性命也。

風溫上焦篇

(溫熱冬溫溫毒溫疫同法)

風溫初起。頭痛身熱自汗。不惡寒而渴。或不渴而咳。午後熱甚。脈動數。右大於左。或兩寸獨大者。邪在上焦手太陰肺經氣分也。辛涼平劑銀翹散主之。

銀翹散
連翹(三錢) 銀花(三錢) 苦桔梗(二錢) 薄荷(二錢) 竹葉(一錢) 甘草(一錢五分) 芥穗(一錢)淡豆豉(一錢五分) 牛蒡子(二錢) 鮮葦根(二錢)
水煎。俟香氣大出即取服。勿過煮。病重者。日再服。咳者加杏仁。胸膈悶加藿香郁金。口渴甚者加天花粉。項腫咽痛加馬勃元參衄血去芥穗豆豉加白茅根側柏炭梔子炭病二三日後。熱漸入裡。酌加細生地麥冬以保津。如仍不解。或小便短。再加知母黃芩梔子合麥地以清熱。溫病初起惡風寒無汗。頭痛身熱。或渴或咳者。溫自內發。風寒外搏也。加減杏蘇散微解之。服後惡寒已退。餘証未除者。仍用銀翹散。(按風溫証。本以辛涼為正治。忌辛溫發表。此因風寒外搏。 內熱外寒。故用微溫之杏蘇等暫解其表。服後惡寒既退。即宜仍用辛涼不可過散傷陰亦萬不可因其惡寒無汗。竟用麻桂羌獨升柴等辛溫升散之峻劑也。)加減杏蘇散(尤拙吾王孟英皆極言溫病初起。雖惡風寒。不可用桂枝湯。故易以此方。)

杏仁(二錢) 蘇葉(一錢五分) 前胡(一錢五分) 淡豆豉(三錢) 牛蒡子(二錢) 苦桔梗(二錢) 甘草(一錢)
水煎服。

銀翹散(見前) 溫病初起。身不甚熱。咳而微渴者。熱傷肺絡也。辛涼輕劑桑菊飲主之。

桑菊飲
杏仁(二錢) 連翹(一錢五分) 薄荷(八分) 桑葉(二錢五分) 菊花(一錢) 苦桔梗(二 錢) 甘草(八分) 葦根(二錢)
水二杯。煎一杯。日二服。二三日不解。氣粗似喘。燥在氣分者。加石膏知母。舌絳暮熱甚。燥邪初入營。加元參(二錢) 犀角(一錢) 在血分者。去薄荷葦根。加麥冬細生地玉竹丹皮(各二錢) 肺熱甚加黃芩 渴者加花粉太陰溫病。脈浮洪舌黃大渴大汗。面赤惡熱者。邪熱已深。逼爍津液。邪欲出而未遂也。辛涼重劑白虎湯主之。(白虎乃剽悍之劑。若其人脈浮而細。或脈沉。或不渴。或無汗。均不可用。倘誤用之。禍不旋踵。慎之毋忽。)

白虎湯
生石膏(三錢) 知母(二錢) 甘草(一錢) 白粳米(一撮)
水煎溫服。脈浮大而芤。汗大出微喘。甚至鼻孔扇者。加人參(一錢)

脈若散大者倍用人參。太陰溫病。脈數右大煩渴舌絳者。氣血兩燔也。加減玉女煎主之。

生石膏(五錢) 知母(二錢) 元參(二錢) 細生地(三錢) 麥冬(三錢)
水煎服。太陰溫病。血從上溢者。溫邪逼迫血液上走清道也。犀角地黃湯合銀翹散主之。(若見中焦証以中焦法治之)

若吐粉紅血水者死不治。血從上溢脈七八至以上面反黑者死不治。可用清絡育陰法。以挽救之。

犀角地黃湯
乾地黃(五錢) 生白芍(一錢五分) 丹皮(一錢五分) 犀角(一錢五分)

銀翹散(見前)
以上二方。合為一劑煎服。若已用過表藥者。去豆豉芥穗薄荷。

太陰溫病。口渴甚者雪梨漿沃之。吐粘滯白沫者五汁飲沃之。

雪梨漿
大甜梨(一個) 切薄片。新汲水內浸半日。頻飲之。

五汁飲
梨汁 荸薺汁 鮮葦根汁 麥冬汁 藕汁(或用蔗漿)

臨時斟酌多少。和勻涼服。不喜涼者。重湯燉溫服。

溫病二三日。舌微黃。寸脈盛。心煩懊 。起臥不安。欲嘔不得。無中焦証者。邪在膈中也。以梔子豉湯涌吐之。

如兼胸痞痰多者。膈中結為熱痰也。瓜蒂散主之。

梔子豉湯
梔子(二錢搗碎) 香豆豉(三錢)
水三杯。先煎梔子數沸。後入香豉。煎取一杯服。

瓜蒂散
甜瓜蒂(一錢) 赤小豆(二錢研) 山梔子(二錢)
水二杯。煎一杯。先服半杯得吐則止。虛者加人參蘆(一錢五分) 太陰溫病。兩寸脈大。舌絳而乾。口不渴者。熱在營中也。減味清營湯主之。

減味清營湯
犀角(一錢五分) 生地(二錢五分) 元參(一錢五分) 竹葉心(五分) 麥冬(一錢五分) 丹參(一錢) 銀花(一錢五分) 連翹(一錢。連心用) 水煎服。

溫病發斑(如雲片無顆粒為斑)者。邪郁肌表也。化斑湯主之。發疹(有顆粒為疹)者。邪郁血絡也。葛根解肌湯主之。神昏譫語者。心陽傷而神明亂也。清宮湯主之。安宮牛黃丸紫雪丹局方至寶丹亦主之(牛黃丸最涼紫雪次之。至寶又次之。臨時酌用可耳。)

化斑湯
石膏(三錢) 知母(一錢五分) 生甘草(一錢) 元參(一錢) 犀角(七分) 白粳米(半合)
水煎服。

葛根解肌湯
(吳鞠通用加減銀翹散治疹。藥味過涼。往往不能透發。不如此方穩妥。至升柴等品。升散太過。實非溫疹所宜也。)

葛根(一錢五分) 前胡(一錢五分) 荊芥(一錢五分) 牛蒡子(二錢) 連翹(一錢) 赤芍(二錢) 木通(七分) 蟬蛻(二錢) 甘草(一錢) 竹葉(一錢) 苦桔梗(一錢) 鮮葦根(三錢) 水煎服。

清宮湯
元參心(三錢) 蓮子心(五分) 竹葉卷心(二錢) 連翹心(二錢) 犀角尖(二錢磨沖) 連 心麥冬(三錢)熱痰盛加竹瀝梨汁(各五匙) 咯痰不清加栝蔞皮(一錢五分) 熱毒盛加金汁人中黃。漸欲神昏加銀花(三錢)荷葉(二錢) 石菖蒲(一錢)

安宮牛黃丸
(如僻地無製成丸藥或現配。或研末沖服皆可。)

牛黃(一兩) 郁金(一兩) 犀角(一兩) 黃連(一兩) 朱砂(一兩) 梅片(二錢五分) 麝香(二錢五分) 珍珠(五錢) 山梔(一兩) 雄黃(一兩) 黃芩(一兩) 金箔衣
上為極細末煉老蜜為丸每丸一錢金箔為衣蠟護。脈虛者人參湯下 脈實者銀花薄荷湯下。每服一丸。大人病重體實者。日再服。甚至日三服。小兒服半丸。不知。再服半丸。

紫雪丹
(從本事方去黃金) 滑石(一斤) 石膏(一斤) 寒水石(一斤) 磁石(二斤) 共搗煎去渣入後藥。 羚羊角(五兩) 木香(五兩) 犀角(五兩) 沉香(五兩) 丁香(一兩) 升麻(一斤) 元參(一兩) 炙甘草(半斤)
以上八味。並搗銼。入前藥汁中煎。去渣。入後藥。
朴硝 硝石 各二斤提淨。入前藥汁中微火煎。不住手將柳木攪。候汁欲凝。再加入後二味。
辰砂(三兩研細) 麝香(一兩二錢,研細入前藥拌勻)合成退火氣。冷水調服一二錢。

局方至寶丹
犀角(一兩鎊) 朱砂(一兩飛) 琥珀(一兩研) 玳 (一兩鎊) 牛黃(五錢) 麝香(五錢)
以安息重湯燉化和諸藥為丸一百丸。蠟護。
溫病舌蹇肢厥者。熱邪已入心包也。牛黃丸主之。紫雪丹亦主之。

牛黃丸

紫雪丹(見前)

溫毒咽痛喉腫。耳前後連頰腫。或外腫而喉不痛。甚則耳聾。俗名大頭溫。又名蝦蟆溫者。加減普濟消毒飲主之。外敷水仙膏。(如神昏譫語者。先與紫雪丹牛黃丸之屬。再服清宮湯。)

加減普濟消毒飲
連翹(三錢) 薄荷(一錢) 馬勃(一錢五分) 牛蒡子(二錢) 芥穗(一錢) 僵蠶 (二錢) 元參(三錢) 銀花(三錢) 板藍根(一錢五分) 苦桔梗(三錢) 甘草(一錢五分) 鮮葦根(二錢)
水煎服。三四日後酌加黃芩黃連。

水仙膏
水仙花根(不拘多少) 剝去老赤皮與根須。入石臼搗如膏。敷腫處。中留一孔出熱氣。乾則另敷以肉上生黍米大小黃瘡為度。

溫毒敷水仙膏。皮間生小黃瘡後。不可再敷水仙膏。宜用三黃二香散。

三黃二香散
黃連(一兩) 黃柏(一兩) 生大黃(一兩) 乳香(五錢) 沒藥(五錢) 共為極細末。初用細茶汁調敷。乾則易之。繼用香油調敷。

風溫中焦篇

(溫熱冬溫溫毒溫疫同治) 溫病面目俱赤。語聲重濁。呼吸俱粗。(若來粗去不粗去粗來不粗。或竟不粗者。即非此証。)大渴引飲。大便閉。小便澀。舌苔老黃。甚則黑色有芒刺。但惡熱不惡寒。下午益甚。脈浮洪躁甚者。邪由上焦肺經。傳入中焦陽明胃經尚未結實也。白虎湯主之。脈浮而促者。熱邪尚可透表也。減味竹葉石膏湯主之。

白虎湯(見前)

減味竹葉石膏湯
竹葉(二錢五分) 石膏(四錢) 麥冬(三錢) 甘草(一錢五分)
水煎服。

陽明溫病。諸証悉具。(如第一條所雲) 數日不大便。脈沉數者。中焦邪漸結實也。增液湯主之。

增液湯
(凡溫病大便不通。皆宜先服此方。萬不可遽用承氣。蓋此方通便生津而不傷氣也。)

元參(一兩) 麥冬(八錢連心) 細生地(八錢)
水八杯煎三杯。口乾則與飲之。飲盡便不下。再作服。以通為度。

陽明溫病。服增液後。過十二時。大便不下者。增液合調胃承氣湯主之。(即照增液湯原方。與調胃承氣湯方合為一劑。)

調胃承氣湯
大黃(一錢五分) 芒硝(二錢五分) 生甘草(一錢)
水煎服。

陽明溫病。諸証皆有。(如第一條所雲)數日不大便。脈沉數有力。甚則脈體反小。服增液調胃承氣後。大便仍不通者。中焦邪已結實也。大承氣湯主之。(大承氣乃攻裡峻劑。必脈象。証象。與書中一一相符。已服增液調胃。便仍不通者。方可用之。如脈浮。脈遲。或惡寒。或小便清長。或舌雖黃黑。苔薄而潤。或病者平素陰虧。及胃弱食少。均不可輕用也。慎之慎之。)

溫病面目俱赤。四肢厥冷。甚則通體皆厥。不螈 。但神昏。七八日以外。大便閉。小便赤。脈沉伏。或並脈亦厥。胸腹滿堅。甚則拒按。喜涼飲者。熱結中焦火極似水也。大承氣湯主之。

大承氣湯
大黃(三錢) 芒硝(一錢五分) 濃朴(一錢五分) 枳實(一錢五分)
水三杯。先煮枳朴。後納大黃芒硝。煮取一杯服陽明溫病。(如首條所載)諸証悉有而。脈不浮者。小承氣湯微和之。 陽明溫病。汗多譫語舌苔老黃而乾者。有結糞也。宜小承氣湯。

小承氣湯
大黃(二錢五分) 濃朴(一錢) 枳實(五分)
水煎服。

陽明溫病。無汗。小便不利譫語者。恐因邪犯心包。未可定為結糞也。先服牛黃丸。如不大便。再與調胃承氣湯。陽明溫病。純瀉稀水無糞者。熱結旁流也。調胃承氣湯主之。

牛黃丸(見前)
調胃承氣湯(見前)

陽明溫病。下利譫語。若陽明脈實或滑疾者。腸虛胃實也。小承氣湯主之。若脈不實者。熱犯心包也。牛黃丸主之。紫雪丹亦主之。

小承氣湯(見前) 牛黃丸

紫雪丹(見前)

溫病大熱大渴。舌燥。脈不浮而躁甚。舌色金黃。痰涎壅甚者。上焦未清。而又陽土燥烈。煎熬腎水。三焦俱急也。承氣合小陷胸湯主之。

承氣合小陷胸湯
生大黃(二錢五分) 濃朴(一錢) 枳實(一錢) 半夏(一錢五分) 栝蔞(一錢五分)黃連(一錢)
水煎服。

溫熱本傷陰之病。若下後汗出。則胃陰受傷。急複其陰。益胃湯主之。

益胃湯
沙參(二錢) 麥冬(三錢) 冰糖(六分) 細生地(三錢) 玉竹(一錢炒香)
水煎服。

下後無汗脈浮者。邪氣還表也。銀翹湯主之。脈浮洪者。熱甚傷津也。白虎湯主之。脈洪而芤者。金受火克元氣不支也。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銀翹湯
銀花(二錢五分) 連翹(一錢五分) 竹葉(一錢) 甘草(五分) 麥冬(二錢) 細生地(二錢)
水煎服。

白虎湯(見前)
白虎加人參湯(見前) 下後無汗脈不浮而數者。裡熱未解也。清燥湯主之。

清燥湯
麥冬(二錢五分) 知母(一錢) 人中黃(八分) 細生地(二錢五分) 元參(一錢五分)
水煎服。咳嗽膠痰加沙參(一錢五分) 桑葉(一錢) 梨汁(半酒杯) 牡蠣(一錢五分) 牛蒡子(一錢五分)
下後數日熱不退。或退不盡。口燥咽乾。舌苔乾黑。或金黃色。脈沉而有力者。邪氣複聚於胃也。然津液日耗。須加意防護其陰。護胃承氣湯微和之。脈沉而弱者。增液湯主之。

護胃承氣湯
生大黃(一錢五分) 元參(一錢五分) 細生地(一錢五分) 丹皮(一錢) 知母(一錢)麥冬(一錢五分連心)
水煎服。

增液湯(見前) 陽明溫病。下後二三日。下証複見。脈不甚沉。或沉而無力。止可與增液。不可與承氣。 陽明溫病。下之不通者。險証有五。應下失下正虛不能運藥者。正氣既虛邪氣複實也。新加黃龍湯主之。喘促不寧。 痰涎壅滯。右寸實大者。肺氣不降裡証又實也。宣白承氣湯主之。左尺堅牢。小便赤痛。時煩渴甚者。火腑不通。小腸熱盛。下注膀胱也。導赤承氣湯主之。神昏舌短。飲不解渴者。邪閉心包。內竅不通也。牛黃承氣湯主之。陽明太熱。津液不足。間服增液。仍不下者。臟燥太甚無水舟停也。增液承氣湯主之。

新加黃龍湯
細生地(五錢) 生甘草(二錢) 人參(一錢五分另煎) 生大黃(三錢) 芒硝(一錢) 元參(五錢) 麥冬(五錢連心) 當歸(一錢五分) 海參(二條洗) 薑汁(六匙)
水八杯煎三杯。先用一杯。沖參汁五分。薑汁二匙。頓服之。如腹中有響聲或有轉矢氣。則為欲便。候一二時不便。再如前法服一杯。候二十四刻不便。再服第三杯。如服一杯即得便。止後服。酌服益胃湯一劑。

宣白承氣湯
生石膏(二錢五分) 生大黃(一錢五分) 杏仁粉(一錢) 栝蔞皮(八分)
水煎服。

導赤承氣湯
赤芍(一錢五分) 細生地(二錢五分) 生大黃(一錢五分) 黃連(一錢) 黃柏(一錢)芒硝(五分)
水煎服。

牛黃承氣湯
用牛黃丸一丸化開。調生大黃末一錢五分服之。不下。再服。

增液承氣湯
即於增液湯內加大黃(三錢) 芒硝(一錢五分) 下後虛煩不眠。心中懊 。甚至反覆顛倒者。膈間之邪未清也。梔子豉湯主之。

梔子豉湯(見前)

若少氣加甘草(一錢) 嘔者加薑汁(三匙)

陽明溫病。乾嘔口苦而渴者邪熱夾穢擾亂中宮也。如無下証。用黃連黃芩湯。(不渴而舌滑者當照濕溫法治之。)

黃連黃芩湯
黃連(一錢) 黃芩(一錢) 郁金(八分) 香豆豉(一錢)
水煎服。

陽明溫病。舌色絳不渴者。邪氣深入血分也。清營湯主之。(若舌苔滑者。當照濕溫法治之。)

清營湯(見前)

陽明發斑者。化斑湯主之。

化斑湯(見前)

陽明溫病。下後疹出者。加減銀翹散主之。(此因下後疹出。陰液已傷不可再用葛根升發。故仍從加減銀翹法。而稍變其藥味。)

加減銀翹散
即照銀翹散方 去銀花連翹豆豉加蟬蛻(三錢) 赤芍(一錢) 丹皮(一錢) 杏仁(一錢五分) 斑疹用升提則衄血。或厥逆。或嗆咳。或昏痙。用壅補則騖亂。若陽明証悉具。外出不快。內壅特甚者。調胃承氣湯微和之。得通則已。不可令大泄。大泄則氣陷也。

調胃承氣湯(見前)

陽明溫毒發痘者。(形如小兒痘瘡。或多或少。紫黑色。)穢濁太甚也。脈浮則用銀翹散加生地元參。渴者加花粉。毒重者加金汁人中黃。小便短者。加芩連之類。脈沉內壅者。酌量輕重下之。(如發瘡形似楊梅者。輕則紅紫。重則紫黑。多現於面部背部亦照此法。重用敗毒之品。兼與利濕。如土茯苓萆 之類。)

陽明溫病。無汗。實証未劇者。不可下。小便不利者。小腸熱結。金受火刑也不可利水。宜用甘苦合化法。冬地三黃湯主之。

冬地三黃湯
元參(二錢) 黃連(五分) 葦根汁(五茶匙沖) 細生地(二錢) 黃柏(五分) 銀花露(五茶匙沖) 麥冬(四錢) 黃芩(五分) 生甘草(一錢五分)
水煎服。

溫病小便不利者。不可以淡滲利水。(如五苓八正散之類)恐傷陰也。溫病燥熱者。不可純用苦寒。(如三黃湯之類)恐苦能化燥也溫病。下後熱退不可即食。食則病必複發。須周十二時後。緩與清淡之食。不可令飽。飽則病亦複發。發必重也。

陽明溫病下後脈靜身不熱。舌上津回。十數日不大便者。腸胃津液受傷也。可與益胃增液之屬。下後舌苔未退盡。身微熱。面微赤。口微渴。脈微數。日淺者。亦與增液益胃之屬。日深舌微乾者。用下焦複脈法。均不可再用承氣湯。用之証必增劇。甚則燥咳泄瀉而死。

益胃湯(見前)
增液湯(見前)

陽明溫病。渴甚者雪梨漿沃之。

雪梨漿(見前) 陽明溫病。斑疹溫痘溫瘡溫毒發黃。凡神昏譫語者。安宮牛黃丸主之。

牛黃丸(見前)

風溫下焦篇

(溫熱冬溫溫毒溫疫同治)

溫病久羈陽明。或已下。或未下。身熱面赤。口乾舌燥。甚則齒黑唇裂者。熱邪漸傷少陰腎水也。脈沉實者。仍可下之。若脈虛大。手足心熱。甚於手足背者。邪熱少虛熱多也。加減複脈湯主之。溫病誤表。以致心中震震。舌強神昏者。心氣被傷津液被劫也。宜複脈湯。(舌上津回則生)

溫病六七日後耳聾者。陰火內熾。病在少陰也。宜複脈湯。(若誤認少陽証。服柴胡湯。則必死。)

勞倦內傷。複感溫病六七日外不解者。宜複脈湯。若身不熱而倦甚者加人參。溫病已發汗而汗不出。已下而熱不退。六七日以外。脈尚躁盛者。邪正交爭也。重與複脈湯。

溫病誤用升散。脈結代。甚則兩至者。法當急救其裡。所謂留人治病也。重與複脈湯。溫病汗下後。口燥咽乾。神倦欲眠。舌赤苔老者。少陰液虧也。與複脈湯。

加減複脈湯(照經方加減也)

炙甘草(三錢) 乾地黃(三錢) 生白芍(三錢) 麥冬(二錢五分連心) 阿膠(一錢五分) 麻仁(一錢五分)
水煎服。病甚者。甘草加至五錢。地黃白芍加至四錢。麥冬加至三錢五分。 溫病誤表。以致舌強神昏。汗自出。中無所主者。心氣津液受傷過甚也。救逆湯主之。

救逆湯
即於加減複脈湯內去麻仁加生龍骨(二錢) 生牡蠣(四錢) 脈虛大欲散者加人參(一錢) 下後大便溏甚。日三四行。脈仍數者真陽素虛而裡熱未清也。一甲煎主之。服一二日後。如大便不溏。可與一甲複脈湯。下焦溫病。凡大便溏者。即與一甲複脈湯(系於複陰方中。寓固陰之意)

一甲煎
生牡蠣(一兩碾細)
水煎溫脈。

一甲複脈湯
即於加減複脈湯內去麻仁加牡蠣(五錢)

熱邪深入下焦。脈沉數。舌乾齒黑。手指蠕動者。真水受虧。不能涵木也。急防痙厥。二甲複脈湯主之。

二甲複脈湯
即於加減複脈湯內加生牡蠣(二錢五分) 生鱉甲(四錢)

下焦溫病。熱深厥甚。脈細促。心中大動甚則心中痛者。腎虛不能濟木。肝風鴟張。心君失偶也。三甲複脈湯主之。

三甲複脈湯
即於二甲複脈湯內加生龜板(五錢)

少陰溫病。心煩不得臥者。真陰欲竭。壯火複熾也。黃連阿膠湯主之。

黃連阿膠湯
黃連(四錢) 黃芩(一錢) 阿膠(三錢) 白芍(一錢) 雞子黃(二枚)
水八杯。先煎芩連芍三味。取三杯去滓。兌膠化盡。再入雞子黃攪勻。分三次服。

夜熱早涼。熱退無汗者。邪熱深伏陰分。熱自陰來也。青蒿鱉甲湯主之。

青蒿鱉甲湯
青蒿(二錢) 鱉甲(五錢) 細生地(四錢) 知母(二錢) 丹皮(三錢)
水煎服。

既厥且噦。(俗名呃忒)脈細而勁者。溫邪久踞下焦。消爍肝液。擾及沖脈也。小定風珠主之。

小定風珠
雞子黃(一枚生用) 真阿膠(二錢) 生龜板(六錢) 童便(一杯) 淡菜(三錢)
水五杯。先煎龜板淡菜。取二杯去滓。兌入阿膠。火上化盡。入雞子黃攪勻。再沖童便頓服。

下焦溫病。神倦螈 。舌絳苔少。脈氣虛弱。時時欲脫者。熱邪久羈吸爍真陰也。大定風珠主之。(此証多因誤表誤攻而成)

大定風珠
生白芍(六錢) 阿膠(三錢) 生龜板(四錢) 乾地黃(六錢) 麻仁(二錢) 五味子(二錢) 生牡蠣(四錢) 麥冬(六錢連心) 炙甘草(四錢) 雞子黃(二枚生) 鱉甲(四錢生)
水八杯。煎三杯去滓。再入雞子黃攪勻。分三次服。喘者加人參。自汗者加龍骨人參小麥。悸者加茯神人參小麥。

凡壯火尚盛者。不得用定風珠複脈。邪少虛多者。不得用黃連阿膠湯。陰虛欲痙者。不得用青蒿鱉甲湯。下焦溫病。痙厥神昏。舌短煩燥。如寸脈大。口氣重。目赤顴紅。壯熱者。手少陰邪熱未清也。先與牛黃丸紫雪丹之屬。開竅搜邪。再與複脈存陰。三甲潛陽。臨証細參。勿致倒亂。

牛黃丸 紫雪丹(見前)
複脈湯(見前)

三甲複脈湯(見前)

溫邪久羈。肌膚甲錯。或因下後裡通。邪欲潰。或因服存陰藥。液增欲汗。正氣已虛。不能即出。陰陽互爭而戰者。欲作戰汗也。複脈湯熱飲之。虛甚者加人參助汗外出。若其人肌肉尚盛。未至甲錯。當聽其汗自出。不可騷動。時欲漱口不欲咽。大便黑而不燥者。陰虧而有瘀血也。犀角地黃湯主之。

犀角地黃湯
夜熱晝涼。少腹堅滿。小便自利。大便閉。脈沉實者。邪盛而蓄血也。桃仁承氣湯主之。

桃仁承氣湯
大黃(二錢五分) 芒硝(一錢) 桃仁(一錢五分) 當歸(一錢五分) 芍藥(一錢五分) 丹皮(一錢五分)
水煎服。

溫病服清解藥後。脈反濡小。下利稀水。或便膿血者。熱撤裡虛也。桃花湯主之。

桃花湯
赤石脂(三錢,二錢整煎一錢研細末調) 炮薑(一錢五分) 白粳米(三錢)
水三杯煎一杯半去滓入石脂末溫服。 虛者加人參。

溫病七八日後。身熱舌絳苔少。下利日數十行。完榖不化。脈虛數者。裡邪已盡。脾陽下陷也。桃花粥主之。

桃花粥
人參(三錢) 炙甘草(三錢) 赤石脂(六錢研細末) 白粳米(二合) 水十杯先煎參草。取六杯去滓再入粳米煮取三杯。以一杯兌石脂末二錢頓服之。利止。停後服。如不止。再服第二杯。每次兌石脂末二錢。或因先過用寒涼。脈不數身不熱者。加乾薑(三錢)。婦女溫病。經水適來。脈數身熱。入夜熱甚。或譫語者。熱入血室也。法當辛涼退熱。兼清血分。清熱養榮湯主之。

清熱養榮湯
青蒿(二錢) 桑葉(一錢五分) 知母(一錢) 鱉甲(三錢) 赤芍(一錢五分) 生地(二錢) 丹皮(一錢五分) 丹參(二錢) 水煎服。 如壯盛人服之不解者加柴胡(一錢五分)。婦女溫病。經水適來。脈數耳聾。乾嘔煩渴。十數日不解。熱邪內陷發痙者氣血兼病也。竹葉玉女煎主之。

竹葉玉女煎
生石膏(三錢) 乾地黃(二錢) 麥冬(二錢) 知母(一錢) 牛膝(一錢) 竹葉(一錢五分)
水四杯。先煎石膏地黃。取二杯。再入餘四味煎成一杯。溫服。

熱入血室。服兩清氣血藥後。邪去其半。餘邪不解。脈仍數者。護陽和陰湯主之。

護陽和陰湯
白芍(二錢五分) 炙甘草(一錢) 人參(一錢) 麥冬(一錢連心炒) 生地(一錢五分炒)
水煎服。

熱入血室。邪去八九。暮微寒熱。右脈虛數者。邪少虛多。氣血兼病也。加參複脈湯主之。

加參複脈湯
即於複脈湯內加人參一錢五分。

婦女熱病。經水適來。十餘日不解。舌痿飲冷。心煩熱。神氣忽清忽亂。脈右長左沉者。瘀熱在裡。有蓄血也。加減桃仁承氣湯主之。

加減桃仁承氣湯
大黃(一錢五分製) 桃仁(一錢五分炒) 細生地(三錢) 丹皮(二錢) 澤蘭(一錢) 人中白(一錢)
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