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索引

脈法

脈乃命脈,氣血統宗;氣能率血,氣行血從。
《內經》亦言血脈,而氣在血先之義自見,並無語病。後人著《脈經》,遂謂脈為血脈,氣往應之。其下文 又云:脈不自行,氣動脈應。先說氣應脈,後複言脈應氣。尺幅之中,自相悖戾,今特正之。
右寸為肺,所以主氣;百脈上通,呼吸所系。
左寸為心,血生之經;一氣一血,賴以養形。
天地之大用,莫先於水火;人身之至寶,不外乎氣血。陰以抱陽,陽以攝陰,陰陽生長,互相為根,故兩寸 又為諸經之統領。胸中附右寸,膻中附左寸,此上以候上之義也。
其在右關,脾胃屬土;倉廩之官,水穀之府。
右外以候胃,內以候脾。土為萬物之母,脾胃不敗,則正氣猶存,病家所以重胃氣也。
其在左關,肝膽之部;風陽易動,不宜暴怒。
左外以候肝,內以候膽。肝膽應春,所以生長,然風陽易動,亢則為害,最宜善調。
右尺命門,釜下之火;日用必需,是可補助。
經謂尺外以候腎,尺裡以候腹。五臟惟腎有兩枚,故兩尺不分左右,皆屬於腎。腹中則統命門,大小腸、膀胱皆在其中。究竟不分發,則混淆無主,後人無所持循。今將命門歸於右尺,大腸隸之。命門火衰,便 不能熏蒸脾土,百病從此而生,但宜善為溫養,不可過燥。
左尺腎水,性命之根;與右尺火,並號神門。
腎歸左尺,膀胱小腸隸之。天一生水,性命之源。尺脈有神,縱有重恙,猶能轉吉;若兩尺敗壞,決無生理。
部位既明,當知脈象;切脈之時不宜孟浪;以我中指,先按關上;前後兩指,寸尺相向。
掌後高骨,是名曰關。先將中指正按關上,再將前後二指,平放寸尺之上。人長,排指宜疏;人短,排指宜密。
脈有七診,浮中及沉;左右判別,上陽下陰。
寸脈浮取,關脈中取,尺脈沉取。左與右,即左右手分屬之臟腑;上與下,即寸以候上,尺以候下也。
九候之法,即浮中沉;三而三之,分部推尋。
浮以候寸,中以候關,沉以候尺,是合寸關尺為三候也。每部之中,又各有浮中沉三候,是分寸關尺為九候也。
別有一種名曰斜飛;尺則猶是,寸關相違。
斜飛之脈,尺部如常,關寸之脈斜行透過高骨。一手如此者甚多。浮沉之間,與常脈稍異。
更有一種,正位全無;反出關後,大象模糊。
反關之脈,正位全無,反出關後,形如血管。大象至數,不甚分明,畢竟反常之事,不足為訓,診時尤宜善會。
男脈左大女脈右盛;男子寸強,女子尺勝。
男為陽,女為陰,故男脈左大,女脈右大。男子寸盛尺虛,陽盛於陰也;女子尺盛寸虛,陰盛於陽也。
脈應四時,遞相判別;春弦夏洪,秋毛冬石。
春初發生,有枝無葉,故脈弦以象之。夏令繁盛,枝葉暢茂,故脈洪以象之。秋令整肅,草木黃落,故脈毛 以象之。冬令閉藏,水土堅凝,故脈石以象之。長夏屬土,則脈更宜於和緩。
五臟之脈,各部分見;先能知常,方能知變。
五臟之脈,各有本象,反常則為病。
心脈浮大;肺脈浮澀;肝脈沉弦;腎脈沉實;脾胃之脈,和緩得中;右尺命火,與心脈同。
舊說心脈之浮,浮大而散;肺脈之浮,浮澀而短;肝脈之沉,沉弦而長;腎脈之沉,沉實而濡等語,予竊有所未安。夫心為君火,火性炎上,故脈宜浮。君火柔和,故浮大而不洪數。但用浮大二字,狀心脈最佳;若 兼散象,則氣血虛脫,疾不可為矣。散字宜節去。肺主氣,故脈亦浮;其兼澀者,氣多血少故也;若兼短,則氣病而為肺害。短字宜節去。肝脈沉弦,固也。若長脈,當候於寸尺,不當候於關上。長字宜節去。又雲腎 脈之沉,沉實而濡。濡脈之象,浮而且小,與沉實相反,斷不能相兼。濡字更宜節去。
臨診脈時,虛心靜氣;虛則能精,靜則能細。以心之靈,通於指端;指到心到,會悟參觀。
切脈之道,全貴心靈手敏,活潑潑地一片化機,方能因應。此在平日講求精切,閱歷既多,指下之妙,得之於心,不能宣之於口,實有此種境界。即如六陽之脈,偏於浮大;其沉候,即在常脈之中候,不得謂之 沉候全無也。六陰之脈,偏於沉細;其浮候,即在常脈之中候,不得謂之浮候全無也。又況病有新久,體有強弱,年有壯老,見症雖同,施治不一,化裁通變,則泛應各當矣。
脈來太過,外感為病;脈來不及,內傷之症。
外感六淫,風寒暑濕燥火也,其脈必有洪數弦緊滑大等象。內傷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也,其脈必有細澀濡微弱小芤散等象。
人之大氣積於胸中;呼吸出入,上下流通。呼出之氣,由心達肺;吸入之氣,肝腎相濟。
大氣積於胸中,所以統攝一身,呼出則由心達肺,吸入則由肝納腎。故論根氣,則歸本於腎,而樞紐實在中州。
呼吸定息,遲數可別;一息四至,和平之極。五至為常,亦無差忒。三至為遲,遲乃寒結;二損一敗,不可複活。
六至為數,數即病熱;七至為疾,熱甚危極;若八九至,陽竭陰絕。
一息四至,脈極和平。其謂五至無 ,閏以太息者,是言四至中時多一至,乃人之息長,如三年一閏,五年再閏,非論一息五至之本脈也。其實一息五至,常人甚多,亦非病脈。惟三遲、六數、七疾,乃為寒病、熱 病。其一二至與八九至,則為陰絕、陽絕,無從施治。
浮脈在上,輕按即得;肌膚之間,百不失一。沉脈在下,主裡主陰;按至筋骨,受病最深。
浮脈屬陽主表,沉脈屬陰主裡。
浮沉遲數,脈之大端;四者既明。餘脈詳看。
浮遲表寒,浮數表熱;沉遲裡寒,沉數裡熱。餘可類推。
大綱秩然,條目宜審;滑澀虛實,亦為要領。
浮沉以辨表裡,遲數以辨寒熱,是為脈之大綱。滑與澀,所以驗氣血之通塞;虛與實,所以分邪正之盛 衰;是為脈之條件。脈症雖多,不外乎此,故以下分為八門以總括之。
浮脈上泛,如水漂木;輕取即得,重按不足。芤脈如蔥,輕手而空;浮沉俱有,但虛其中。如按鼓皮,其名曰革; 中沉俱空陽亢陰竭。
浮脈為陽,主一切表病,故脈在肌膚之間。芤主失血,中空者氣不能攝血故也。革脈弦大而浮,故謂虛 寒相搏,其實乃陰不抱陽,孤陽上浮,真陰下脫之象。
肌肉之下,其脈為沉;重按乃得,病發於陰。弦大而沉,厥名曰牢;氣凝血結,濁陰混淆。沉極為伏,三候如無; 氣機閉塞,真陽已孤。
沉脈屬陰,主一切裡症。牢則多主蓄血積聚。伏則氣分閉塞,清陽不能發舒。
遲脈為寒,氣凝血滯;若損與敗,不可複治。遲而一止,其名曰結;氣血錯亂,兼主冷積。結雖時止,至數無常; 代則有定,氣血消亡。
遲為陰寒,氣不宣通,故至數艱緩。遲而時有一止,旋止旋還,並無定數,謂之結脈,乃氣血錯亂,寒氣積 聚所致。若止不能還,兼有定數,便是代脈。四動一止,五六日死;兩動一止,三四日死也。
數脈為熱,其陰必虛;若因風火,則為有餘。熱甚則疾。一息七至;八九為極,煩冤而死。數而一止,其脈為促; 多主肺癰,郁熱陽毒。
數脈為熱,不外虛實兩端。疾則熱甚而危,極則必無生理。促乃數而一止,亦無定數。熱鬱於中,故多肺胃之病。
滑脈主痰,亦主諸氣;氣盛痰多,往來流利。動脈如豆,多見於關;若在寸尺,陰陽兩慳。
滑亦陽脈,痰氣盛,故往來流利。動脈多見關部,若在寸為陽動,主亡陽汗多;在尺為陰動,乃陰虛熱極。
女子寸關脈動,即為孕娠。
澀為血少,往來澀滯;血不養氣,艱難而至。
血少不潤,故往來艱澀。輕刀刮竹,如雨沾沙,俱極形似。
虛脈如何,往來無力;浮中如常,沉候虧缺。濡脈浮小,如水漂棉;輕取無力,重按豁然。微脈更虛,有無之間; 氣血虧損,病勢顛連。散脈無定,渙而不收;元氣將敗,如水浮漚。弱脈在下,似弦非弦;沉細而軟,不宜壯年。細則更沉,如發如絲;行於筋骨,虛寒可知。短脈氣病,見於寸尺;不能滿部,真陽遏抑。
虛脈往來無力,三候俱有,而沉候實空。濡脈小而且浮,浮中俱有,沉候如無。微則但有浮中,並無沉候。
散則渙散無定,氣血皆脫之象。弱脈但有中沉兩候,浮候如無。細脈則更沉而且小,如一絲在筋骨之間。短則氣弱,真陽不能通暢。以上各脈,皆由氣血虛弱,故匯在虛字門中,不附於浮沉兩部。
實脈之來,三候有力;更大於牢,邪滯鬱結。洪脈上涌,與洪水同;泛泛不已,熱盛於中。大脈較潤,來剛去柔; 正虛邪盛,病進可憂。弦脈勁直,如張弓弦;木旺克土,痰飲連綿。弦而彈轉,其脈為緊;為寒為痛,沉浮宜審。
寸尺之脈,有時而長;過於本位,毗陰毗陽。
實脈三候有力,更大於牢,為邪滯鬱結。洪則如涌如沸,邪熱熾盛。大則正虛病進,久病更危。弦為肝之本象,木旺克土,故主氣,又主痰飲。浮緊為寒,沉緊為痛,並為氣病。長過於寸,則毗陽而亡陰;長過於尺,則毗陰而亡陽;又為關格之征。以上各種,皆是實病,故匯入實字門中,不附別部。
惟有緩脈,悠悠揚揚;是為胃氣,見之吉祥。別有一種,怠緩近遲;血虛氣弱,積濕可知。
緩者從容和緩,所謂胃氣也。悠悠揚揚,意思欣欣,此八字最能傳緩字之神。病家得此,定可無害。若怠緩無神,乃是濕病,不可不知。
一切病症,不外三因;何症何脈,辨之貴真。不能殫述,自可引伸;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察舌要言

  1. 白為陰,為寒,為濕。
  2. 黃為胃中有熱,深黃為熱極胃火,黃濃苔為濕熱。
  3. 赤而帶血,為胃火,更必兼陰虧。赤如豬腰子,表面有極薄縐白衣,為腎臟本色上泛,難治。鮮紅如血,心胃熱熾。滿舌光紅,心營涸竭。正紅色,白淨苔,不膩亦不干,是為平人正色舌。
  4. 黑而多津,為水克火,宜參附四逆。
  5. 黃而起刺,黑而起刺,宜三承氣急下存陰。紅而起刺如楊梅,宜神犀丹。均以脈証合參決之。
  6. 舌底糙,上面粘著如碎飯粒,玉女煎主之;輕則桂苓甘露飲。虛勞見舌糜,為大忌。
  7. 不青不紫不黑,亦青亦紫亦黑,名死現舌,主肝胃絕,必敗無疑。

四家異同

仲景立方之祖,醫中之聖。所著《傷寒》、《金匱》諸書,開啟屯蒙,學人當奉為金科玉律,後起諸賢不可相提並論。所謂四大家者,乃劉河間、張子和、李東垣、朱丹溪也。就四家而論,劉張二家,善攻善散,即邪去則正安之義。但用藥太峻,雖有獨到處,亦未免有偏勝處。學人用其長而化其偏,斯為得之。李朱兩家,一補陽,一補陰,即正勝則邪退之義,各有灼見,卓然成家。無如後之學人,宗東垣則詆丹溪,宗丹溪則呵東垣,入主出奴,膠執成見,為可嘆也。殊不知相反實以相成,前賢並非翻新立異。即發熱一症而論,仲景謂凡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故有麻黃、桂枝等湯,以治外感之發熱。至內傷之症,東垣則以甘溫治陽虛之發熱;丹溪則以苦寒治陰虛之發熱,各出手眼,補前人所未備。本隨症治症,未嘗混施。乃宗東垣者,雖遇陰虛發熱,亦治以甘溫,參、 不已,甚而附、桂。宗丹溪者,雖遇陽虛發熱,亦治以苦寒,地、冬不已,甚而知、柏。
此尚何異於操刃乎﹗非東垣、丹溪誤人,乃不善學東垣、丹溪,自誤以誤人也。吾愿世之學人,於各家之異處以求其同處,則辨症施治,悉化成心,要歸一是矣。

重藥輕投辯

無錫顧左,患中脘不舒,飲食減少。予診其脈,左關甚弦,右部略沉細,此不過肝氣太強,脾胃受製耳。乃出其前服方,則居然承氣湯,硝與黃各七八分,朴與枳各五六分,方案自載宗仲景法,重藥輕投。噫,過矣﹗予為製抑木和中湯,三劑而愈。今特申辯之。蓋三承氣湯,有輕有重原為胃實大症而設,故用斬關奪門之法,救人於存亡危急之秋,非可混施於尋常之症也。今以脾胃不和之小恙,而用此重劑,謂為重藥輕投,殊不知重藥既可輕投,何不輕藥重投,豈不更為妥當乎?予故不憚煩而辯之。

抑木和中湯(自製)
蒺藜(四錢) 郁金(二錢) 青皮(一錢) 廣皮(一錢) 茅朮(一錢炒) 濃朴(一錢) 當歸(二錢) 茯苓(二錢) 白朮(一錢) 木香(五分) 砂仁(一錢) 佛手(五分) 白檀香(五分)

同病各發

巧不離乎規矩,而實不泥乎規矩。岳忠武不深究陣圖,以為陣而後戰,本屬常法,然運用之妙,在乎一心,尤以臨機應變為要,旨哉言乎﹗吾於古方,亦猶是已。真珠母丸,本許學士治游魂為變,夜寐不安而設。予嘗以此方,略為加減,治三種重恙,無不應手而效。蓋同病各發,見症雖異,而致病則同,化裁變通,於不執成見中,確有定見,斯頭頭是道矣。予非教人蔑古荒經,欲人師古人之意,而不泥古人之方,乃為善學古人。且執古方以治今病,往往有冰炭之不入者,尤不可以不審也。
丹徒張姓女,患五心煩擾,自頭至腰,時時作顫,坐臥不安。予製馴龍湯,連服數十劑而愈。

馴龍湯(自製)
龍齒(二錢) 真珠母(八錢) 羚羊角(一錢五分) 杭菊(二錢) 生地(六錢) 當歸(二錢) 白芍(一錢) 薄荷(一錢) 沉香(五分) 續斷(二錢) 獨活(一錢) 紅棗(十枚) 鉤藤勾(四錢後入)

常州丁姓女,患驚悸氣促,喉舌作痛,予製馴龍馭虎湯,連服數十劑而愈。

馴龍馭虎湯(自製)
龍齒(二錢) 琥珀(一錢) 真珠母(八錢) 生地(六錢) 玉竹(四錢) 栝蔞皮(三錢) 石斛(三錢) 柏子霜(二錢) 白芍(一錢五分) 薄荷(一錢) 蓮子(二十粒打碎勿去心) 沉香(四分人乳磨沖)

無錫孫左,身無他苦,飲食如常,惟徹夜不寐,間日輕重,如發瘧然,一載未愈。予診其脈,左關獨見弦數,餘部平平。因思不寐之症,共十三條,從無間日重輕之象,惟少陽受病,方有起伏。但少陽為半表半裡之經,不進則退,安能久留﹗此實與厥陰同病,甲乙同源,互相膠結,故有起伏而又延久也。為製甲乙歸臟湯,連服數十劑而愈。

甲乙歸臟湯(自製)
真珠母(八錢) 龍齒(二錢) 沉香(五分) 薄荷(一錢) 生地(六錢) 柴胡(一錢醋炒) 白芍(一錢五分酒炒) 歸身(二錢) 夜合花(二錢) 丹參(二錢) 柏子仁(二錢) 紅棗(十枚) 夜交藤(四錢切)

中風

經曰︰風者,百病之長也。風性輕而善走,無微不入,其中人也易,其發病也速,故為百病之長。人惟衛能捍外,營能固內,腠理秘密,毛竅不開,斯賊風外邪,無能侵犯。否則正氣一虛,外風乘間伺隙,由表入裡,而病亦由淺入深矣。衛氣不能捍外,則風入於肌肉,故手指麻木,而肌肉不仁,若是者名曰中絡。營血不能固內,則風入於經脈,故身體重著,步履艱難,若是者名曰中經。由此而深入則為中腑。腑者胃腑也。胃為六腑之長,職司出納。風入於胃,胃火熾盛,水穀之氣,不生津液而化痰涎,痰隨火升,阻塞靈竅,故昏不知人也。由此而深入,則是中臟。臟者,心臟也。心體純陽,風性 舉,風火上擾,神明散亂,故舌不能言,而口流涎沫。此偏枯症中由淺入深之次第也。論治者,河間主火,東垣主氣,丹溪主痰,是因火召風,因氣召風,因痰召風,反以火氣痰為主,而風往從之,標本倒置。誠如喻嘉言之所譏,蓋其人有火氣痰偏勝之處,因中於風,則有火者為風火;有氣者為風氣;有痰者為風痰。風為主,而火與氣與痰,乃與風合並交作,方為標本分明。惟侯氏黑散,填空竅以堵截外風一節,後人每多誤解,以為空竅之處,惟腸與胃,若將腸胃之空竅填塞,則水穀且不得通行,人將何以自立。若有形之水穀,仍能灌輸,則無形之邪風,豈反不能直走,蓄此疑者,不知凡幾。殊不思邪害空竅,《內經》已明明言之。所謂空竅者,乃指毛竅及腠理而言。故侯氏黑散中,用牡蠣、礬石等收澀之藥,欲令腠理秘密,毛竅固閉,正如暴寇當前,加築城垣以堵截之,使不得入耳;非欲將腸胃之空竅一並窒塞也。只因誤會一填字,遂將空竅二字亦一齊錯解,故特為明白剖析,庶幾積惑可除。且侯氏黑散中,尚有精義,未經揭出,茲再為表章之。其用牡蠣礬石,為堵截之計,固也。而其尤要者,則在於收澀斂肝,使在內之肝風不動;今先去其內應,而勾結之患除,雖有邪風,孤立無援,亦將自退矣。因思保障靈府之法,無如治脾胃以實中州。脾氣旺,則積濕盡去,而痰氣不生;胃氣和,則津液上行,而虛火自降。治病大法,無過於斯。至倉猝之時,病勢危急;則又當逆而折之,雖峻猛之劑,不得不隨症而施矣。

中絡

中絡者,風入肌表,肌肉不仁,或手指足趾麻木,加味桂枝湯主之。

加味桂枝湯(自製)
桂枝(八分) 白芍(一錢五分) 甘草(五分) 懷牛膝(二錢) 川牛膝(一錢五分)當歸(二錢) 蠶砂(四錢) 秦艽(一錢) 防風(一錢) 紅棗(五枚) 薑(三片)

中經

中經者,風入經脈,身體重著,步履艱難,養血祛風湯主之。

養血祛風湯(自製)
生地(五錢) 當歸(二錢) 牛膝(二錢) 桂枝(六分) 茯苓(三錢)白芍(一錢酒炒) 虎脛骨(一錢五分炙) 白朮(一錢) 秦艽(一錢) 續斷(二錢)獨活(一錢酒炒) 木香(五分) 紅棗(十枚) 薑(三片) 桑枝(一尺)

中腑

風火熾盛,胃津不能上行,痰塞靈竅,昏不知人,加味竹瀝湯主之。

加味竹瀝湯(自製)
麥冬(二錢) 石斛(三錢) 羚羊角(一錢五分) 橘紅(一錢) 膽星(五分)僵蠶(一錢五分炒) 天麻(八分) 淡竹瀝(半杯沖服) 薑汁(一滴沖服)

中臟

心為一身之主,風火上犯,則神明散亂,舌不能言,口流涎沫,甚或神昏鼾睡,面色油紅,此為難治,姑擬牛黃清心飲,以備急救之一法。

牛黃清心飲(自製)
牛黃(五分) 琥珀(一錢五分) 黃連(五分) 丹參(三錢) 遠志(五分甘草水炒)菖蒲(八分) 橘紅(一錢) 膽星(五分) 麥冬(一錢五分) 淡竹葉(二十張)

中臟虛症,四肢懈散,昏不知人,遺尿鼾睡,此更難治,姑擬陰陽兩救湯,以備一法。

陰陽兩救湯(自製)
熟地(八錢) 附子(三錢) 人參(二錢) 菟絲子(八錢鹽水炒) 枸杞(四錢)茯神(二錢) 遠志(一錢甘草水炒) 乾河車(三錢切) 炮薑炭(一錢) 煎濃汁,時時飲之。

口眼斜

足陽明之脈;夾口還唇;足太陽之脈,起於目內 。胃有痰火,又風從太陽而來,兼擾陽明,故筋脈牽掣,而口眼喎斜也,消風返正湯主之。

消風返正湯(自製)
羌活(一錢) 天麻(八分) 蠍尾(五支) 僵蠶(一錢五分炒) 貝母(二錢)羚羊角(一錢五分) 石斛(三錢) 花粉(二錢) 麥冬(二錢) 黃荊葉(五張)

半身不遂

氣虛者,手足弛縱,食少神疲,不能步履,黃耆九物湯主之。

黃耆九物湯(自製)
黃耆(二錢) 防風(一錢) 黨參(五錢) 茯苓(二錢) 白朮(一錢)鹿膠(一錢五分角霜炒) 牛膝(二錢) 獨活(一錢酒炒) 甘草(五分) 大棗(二枚) 薑(三片)

血虛者,筋節拘攣,手指屈而不伸,不能步履,舒筋通絡湯主之。

舒筋通絡湯(自製)
生地(四錢) 當歸(二錢) 楮實子(二錢) 川芎(一錢) 枸杞(三錢)川斷(二錢) 金毛脊(二錢去毛切片) 宣木瓜(一錢酒炒) 白芍(一錢五分酒炒) 獨活(一錢酒炒)牛膝(二錢) 秦艽(一錢) 紅棗(十枚) 薑(三片) 桑枝(一尺)

中風僵臥

氣血皆虛,手不能舉,足不能行,語言謇澀,補真湯主之。

補真湯(自製)
紫河車(二錢乾切) 熟地(五錢) 附子(一錢) 山萸肉(一錢五分) 當歸(二錢)茯神(二錢) 白芍(一錢五分酒炒) 遠志(五分甘草水炒) 獨活(一錢酒炒) 丹參(二錢)石斛(二錢) 麥冬(二錢) 牛膝(二錢) 紅棗(十枚) 薑(三片)

中風僵臥

頭目眩暈,肢節搖顫,如登雲霧,如坐舟中,滋生青陽湯主之。

滋生青陽湯(自製)
生地(四錢) 白芍(一錢) 丹皮(一錢五分) 麥冬(一錢五分青黛拌) 石斛(二錢) 天麻(八分) 甘菊(二錢) 石決(八錢) 柴胡(八分醋炒) 桑葉(一錢) 薄荷(一錢) 靈磁石(五錢整塊同煎)

中風僵臥

頭目眩暈,中心懸懸,驚恐畏人,常欲蒙被而臥,滋腎息風湯主之。

滋腎息風湯(自製)
熟地(四錢) 當歸(二錢) 枸杞(三錢) 菟絲(四錢) 甘菊(二錢)巴戟天(三錢) (三錢) 天麻(八分) 獨活(一錢酒炒) 紅棗(十枚) 薑(三片)

中風僵臥

侯氏黑散 治大風,四肢煩重,心中惡寒不足。
菊花(四十分) 白朮(十分) 茯苓(三分) 細辛(三分) 牡蠣(三分)桔梗(八分) 防風(十分) 人參(三分) 礬石(三分) 黃芩(三分)當歸(三分) 乾薑(三分) 川芎(三分) 桂枝(三分) 共研為末,酒服一方寸匕,日三服,禁一切辛辣熱物。常宜冷食,六十日止,則藥積腹中不下,熱食即下矣。

愈風丹 治諸風症,偏正頭痛。
羌活(一兩) 細辛(一兩) 甘菊(一兩) 天麻(一兩) 獨活(一兩)薄荷(一兩) 何首烏(一兩)
共研末,煉蜜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細嚼茶清下。

胃風湯 治虛風症,能食,手足麻木,牙關急搐,目內蠕 ,胃風面腫。
升麻(一錢二分) 白芷(一錢二分) 麻黃(一錢) 葛根(一錢) 當歸(一錢) 蒼朮(一錢) 甘草(一錢) 柴胡(五分) 羌活(五分) 本(五分) 黃柏(五分) 草蔻(五分) 蔓荊子(五分) 薑(三片) 棗(一枚)

薏苡仁湯 治中風,手足流注疼痛,麻痺不仁,難以屈伸。
苡仁(三錢) 當歸(一錢二分) 芍藥(一錢二分) 麻黃(五分) 官桂(五分)蒼朮(一錢二分) 甘草(八分) 生薑(三片)

排風湯 治風虛冷濕,邪氣入臟,狂言妄語,精神錯亂,及五臟風發等症。
防風(一錢) 白朮(一錢) 當歸(一錢) 白芍(一錢) 肉桂(一錢) 杏仁(一錢) 川芎(一錢) 甘草(一錢) 麻黃(一錢) 白蘚皮(三錢) 茯苓(三錢) 獨活(三錢) 薑(三片)

人參補氣湯 治手指麻木。
人參(二錢) 黃耆(二錢) 升麻(五分) 柴胡(五分) 白芍(五分)生甘草(五分) 炙甘草(五分) 五味子(五分) 不加引。

桂枝湯 治風從外來,久客於絡,留而不去,此方主之。
桂枝(二錢) 白芍(三錢) 甘草(三錢) 生薑(三片) 大棗(二枚)

小續命湯 治中風不省人事,漸覺半身不遂,口眼喎斜,手足顫掉,語言謇澀,肢體麻痺,精神昏亂,頭目眩暈,痰火並多,筋脈拘急,不能屈伸,肢節煩痛,不能轉側。
防風(一錢四分) 桂枝(一錢四分) 黃芩(一錢四分) 白芍(一錢四分) 杏仁(一錢四分) 甘草(一錢四分) 川芎(一錢四分) 人參(一錢四分) 防己(二錢) 麻黃(一錢) 附子(七分) 薑(三片) 棗(二枚)

附易老六經加減法

麻黃續命湯,治中風無汗,惡寒。本方中麻黃、杏仁、防風各加一倍。
桂枝續命湯,治中風有汗,惡風。本方中桂枝、白芍、杏仁各加一倍。
白虎續命湯,治中風有汗,身熱不惡寒。本方中加知母、石膏各一錢四分,去附子。
葛根續命湯,治中風有汗,身熱不惡風。本方中加葛根一錢四分,桂枝、黃芩各加一倍。
附子續命湯,治中風無汗,身涼。本方中加附子一倍,乾薑、甘草各加一錢。
桂附續命湯,治中風有汗,無熱。本方中桂枝、附子、甘草各加一倍。

防風通聖散 治諸風驚搐,手足螈 ,小兒急驚風,大便急,邪熱暴盛,肌肉蠕動,一切風症。
防風(五分) 川芎(五分) 當歸(五分) 白芍(五分) 大黃(五分) 芒硝(五分) 麻黃(五分) 連翹(五分) 薄荷(五分) 山梔(五分) 石膏(五分) 黃芩(五分) 桔梗(五分) 白朮(五分) 荊芥(五分) 甘草(五分) 滑石(五分) 生薑(三片) 涎嗽加半夏五分,破傷風加羌活、全蠍各五分

烏藥順氣散 治風氣攻注,四肢骨節疼痛,遍身 麻,語言謇澀,手足不遂。先宜多服此藥,以疏氣逆,然後隨症投以風藥。
麻黃(二兩) 陳皮(二兩) 烏藥(二兩) 川芎(一兩) 僵蠶(一兩) 白芷(一兩) 甘草(一兩) 枳殼(一兩) 桔梗(一兩) 乾薑(五錢)
共研為末,每服三錢,溫酒調下。

加味六君子湯 治四肢不舉,屬於脾土虛衰,須服此專治其本,不加入風藥。
人參(一錢) 茯苓(一錢) 甘草(一錢) 廣皮(一錢) 半夏(一錢)麥冬(三錢) 竹瀝(半杯) 口渴去半夏,加玉竹。不熱者加附子。

資壽解語湯 治中風脾緩,舌強不語,半身不遂。
防風(一錢) 附子(一錢) 天麻(一錢) 官桂(八分) 棗仁(一錢)羌活(五分) 甘草(五分) 羚羊角(八分) 竹瀝(兩大匙沖服) 薑汁(兩滴沖服)

天麻丸 治風因熱而生,熱盛則動,宜以靜勝其燥,養血通絡,兼去腎風。
天麻(四兩酒浸) 牛膝(四兩酒浸) 萆 (四兩) 元參(四兩) 杜仲(七兩)附子(一兩) 羌活(三兩) 獨活(三兩) 當歸(十兩) 生地(一斤)
共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溫酒下。

竹瀝湯 治四肢不收,心神恍惚,不知人事,口不能言。
竹瀝(二升) 生葛汁(二升) 生薑汁(二合) 上三汁和勻,分三次溫服。

千金地黃湯 治熱風心煩,及脾胃熱壅,食不下。
生地汁(五升) 枸杞子汁(五升) 真酥(一升) 荊瀝(五升) 竹瀝(五升)人參(八兩) 茯苓(六兩) 天冬(八兩) 大黃(四兩) 梔子(四兩)
後五味,為細末,納前汁內調勻,服一方寸匕,日漸加,以利為度。

涼膈散 治心火上盛,膈熱有餘,目赤頭眩,口瘡唇裂,吐衄,涎嗽稠粘,二便淋閉,胃熱發斑,諸風螈 ,手足搐逆。
連翹 梔子 薄荷 大黃 芒硝 甘草 黃芩 棗(一枚) 蔥(一根)

地黃飲子 治舌喑不能言,足廢不能用,腎虛弱,其氣厥不至舌下。
熟地 巴戟 山茱萸 肉蓯蓉 石斛 附子 五味 茯苓 菖蒲 遠志(甘草水炒)官桂 麥冬(各等分) 薑(三片) 棗(一枚) 薄荷葉(六張)

黑錫丹 治真元虛憊,陽氣不固,陰氣逆沖,三焦不和,冷氣刺痛,飲食無味,腰背沉重,膀胱久冷,及陰症陰毒,四肢厥冷,不省人事。急用棗湯吞一百粒,即便回陽。
沉香(一兩) 葫蘆巴(一兩酒炒) 陽起石(一兩研末水飛) 肉桂(五分) 破故紙(一兩)白茴香(一兩) 肉豆蔻(一兩面煨) 木香(一兩) 金鈴子(一兩蒸去皮核) 硫黃(二兩)黑錫(二兩去滓)
用鐵鍋先炒硫黃、黑錫,結成砂子,於地上出火毒,研令極細,餘藥並細末,和勻,自朝至暮,以研至黑光色為度,酒糊丸如梧子大,陰乾,入布袋內,擦令光瑩,每用四十丸,鹽薑湯下。
急症,多者用至百丸。

古今錄驗續命湯 治中風身體不能自收,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處,或拘急不得轉側。
麻黃(三兩) 桂枝(三兩) 當歸(三兩) 人參(三兩) 石膏(三兩)乾薑(三兩) 甘草(三兩) 川芎(三兩) 杏仁(四十枚) 上九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溫服一升,汗出則愈。

千金三黃湯 治中風手足拘急,百節疼痛,煩熱,心亂,惡寒,經日不欲飲食。
麻黃(四分) 獨活(四分) 細辛(二分) 黃耆(二分) 黃芩(三分)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三次服。一服小汗,二服大汗。心熱加大黃二分,腹滿加枳實一枚,氣逆加人參三分,悸加牡蠣三分,渴加栝蔞根三分,先有寒加附子一枚。

近效白朮附子湯 治風虛,頭重眩苦,食不知味,暖肌,補中益精氣。
白朮(二兩) 附子(一枚) 甘草(一兩炙) 上三味,銼為末,每用五錢,薑五片,棗一枚,煎七分,去渣服。

中寒

一陰一陽之謂道,天地萬物,莫之能外。陽主發舒,陰主收斂;陽主生長,陰主肅殺。人受二氣之中以生,陰陽調和,康強壽考。次則陽氣勝者,雖不無少偏,猶足自立。至陰氣一盛,則陽氣漸消,疾病夭折,不可究詰矣。寒者陰氣也,即肅殺之氣也。寒氣中人,為禍最烈。仲景欲利濟萬世,著傷寒、中寒為二論。《傷寒論》十卷,炳如日星,後世奉為科律。《卒病論》六卷,自晉以來,久已散失,無可稽考。然其分為二門之意,則可揣而知也。傷寒者,傳變之症,多由發熱而起,經所謂凡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人之陽氣,未至大衰,雖感冒風寒,一時陽為陰掩,究竟真陽尚在,則陽回氣複,而病變亦旋瘳。自有《傷寒論》以來,後之注釋者,若程氏、柯氏、吳氏,代有發明。至喻氏《尚論篇》,更暢其說。學人融會貫通,可以泛應各當,故此編於傷寒門中,概不置喙,非闕也,實亦無庸更贊一詞也。今於中寒門,分列數條,蓋恐人不知傳經直中之分,仍以治傷寒之法治中寒,則大不可耳。傷寒者,寒從外來;中寒者,寒從內發。傷寒多發熱之候,中寒則但有厥冷,而無發熱之候,此必其人之真陽先虧,坎中之火漸為水淹;又必有澄寒痼冷,伏於臟腑,一遇寒氣,積病猝發,極為危險。故非氣雄力濃之溫劑,不能斬關奪門,以回真陽於俄頃,非如傷寒傳經之症,可以按部就班也。其見症列後。

真心痛

真心痛者,水來克火,寒邪直犯君主,脘痛嘔吐,身冷,手足青至節,甚則旦發夕死,茯神四逆湯主之。

茯神四逆湯(自製)
茯神(二錢) 附子(三錢) 乾薑(一錢) 人參(二錢) 甘草(五分)木香(六分) 砂仁(一錢) 水三鐘,煎至一鐘,微溫服。
此方以四逆為主方,加茯神入心,以人參佐之。先生雲,人參大補心脾。証見脘痛嘔吐,用香、砂以調之,則寒邪去而心痛止矣。祖怡注。
朱祖怡姻世丈,字漪壘,為外曾祖母朱太君外家之侄孫。常州同鄉,前清孝廉。年長於我,與我先後同時受醫學於繩甫先生。晉卿公善於闡發長沙,漪壘頗喜精思,會心不遠,又從而闡發費氏學。今已作古,不忍沒其苦心,爰隨原文附注於下,加祖怡注三字以別之。徐相任識。

厥心痛

厥心痛者,中寒發厥而心痛也。雖在包絡,然已是心之外腑,故手足厥逆,身冷汗出,便溺清利,甚亦朝發夕死,白朮四逆湯主之。

白朮四逆湯(自製)
白朮(三錢) 附子(三錢) 乾薑(一錢) 人參(二錢) 茯苓(二錢)甘草(五分) 大棗(三枚) 水三鐘,煎一鐘,微溫服。
此方亦以四逆為主,而加白朮命名者,其補土之意,已了然矣。其實理中加附子法,亦即四逆加四君法,火土相生,虛寒兼顧,乃溫補法也。祖怡注。

直中少陰

腎氣厥逆,腹痛下利,手足厥冷,小便清利,茴香四逆湯主之。

茴香四逆湯(自製)
小茴香(二錢) 附子(三錢) 乾薑(一錢) 破故紙(二錢) 杜仲(五錢)茯苓(二錢) 甘草(五分) 大棗(三枚) 水三鐘,煎一鐘,溫服。
四逆湯本治少陰,此方加茴香泄腎邪,佐以茯苓;再加杜仲、故紙補命門,兼治泄瀉;紅棗能補土,與茯苓同用,又能泄腎中水氣。仲聖治奔豚,有苓桂棗甘湯,此方去桂代以茴香,更見立方之妙。祖怡注。

直中厥陰

肝氣厥逆,脅下及腹中絞痛,下利,手足厥冷,指爪皆青,茱萸附桂湯主之。

茱萸附桂湯(自製)
吳萸(七分) 附子(二錢) 肉桂(八分) 當歸(三錢) 白芍(一錢五分)白朮(一錢) 木香(六分) 烏藥(一錢) 棗(二枚) 薑(三片)

此方於四逆湯只取附子一味,以去沉寒,而以茱萸附桂名者,先生注重在厥陰也。厥陰為藏血之臟,當然以和營為主。方意取材於當歸四逆,加吳萸、生薑,去細辛、甘草、木通,以肉桂易桂枝,附、桂同用,加入吳萸,直驅厥陰之寒;以歸、芍和血,木香、烏藥順氣止痛,而用白朮、薑、棗,補脾正所以和營也。祖怡注。
以上四方,雖治中寒,仍顧脾胃,先生常雲,脾陽不運,虛則寒生。且脾主四肢,四逆之症,固以溫本臟為主,而總不離乎脾,實理所當然矣。祖怡又注。

直中厥陰

(凡涉傷寒門傳經者不錄。)

薑白通湯 治暴卒中寒,厥逆嘔吐,瀉利色清,氣冷,肌膚凜栗,無汗,盛陰沒陽之症。
附子(五錢) 乾薑(五錢) 蔥白(五莖) 豬膽(半枚) 先將附、薑二味煎好,後入蔥汁、膽汁,和勻溫服。

桂歸薑湯 治暴卒中寒,兼傷營血者。
附子(二錢五分) 乾薑(二錢五分) 當歸(二錢五分) 肉桂(二錢五分) 水二盞,煎至一盞,入蜜一蛤蜊殼,溫服。

薑歸桂參甘湯 治陽氣將回,陰寒少殺。
附子(一錢五分) 乾薑(一錢五分) 當歸(一錢五分) 肉桂(一錢五分) 人參(二錢)甘草(二錢) 大棗(二枚) 加蜜三蛤蜊殼,溫服。

辛溫平補湯 治暴中寒症,服前三方其陽已回,身溫色活,手足不冷,吐利漸除,用此平補臟腑,調和營衛,俾不致有藥偏之害。
附子(五分) 乾薑(五分) 當歸(一錢) 肉桂(五分) 人參(一錢) 甘草(一錢) 黃耆(一錢) 白朮(一錢土炒) 白芍(一錢酒炒) 五味子(十二粒) 大棗(二枚) 加蜜五蛤蜊殼,溫服。

四逆湯 治三陰經症,四肢厥冷,虛寒下利,急溫其臟。
甘草(二兩) 乾薑(三兩) 附子(一枚) 上三味,以水二升,煎取一升二合,分溫再服。

通脈四逆加減湯 治下利清穀,裡寒外熱,厥逆惡寒,脈微欲絕之証。
甘草(二兩) 附子(大者一枚) 乾薑(三兩強人可四兩) 面赤者加蔥九莖。腹中痛者去蔥,加芍藥三兩。嘔者加生薑二兩。咽痛者去生薑、芍藥,加桔梗一兩。利止、脈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參二兩。

桂枝去芍藥加麻辛附子湯 治中脘痛,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杯,水飲所作。
桂枝(三兩) 麻黃(二兩) 細辛(二兩) 甘草(二兩炙) 附子(一枚)生薑(三兩) 大棗(十二枚) 水七升,煮麻黃,去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分三服,當汗出如蟲行皮中,即愈。

附子粳米湯 治腹中寒氣,雷鳴切痛,胸脅逆滿,嘔吐。
附子(一枚) 半夏(半升) 甘草(一兩) 大棗(十枚) 粳米(半升)
水八升,煮米熟湯成,去渣,溫服一升。

大建中湯 治心胸中大寒痛,嘔不能飲食,腹中寒,上沖皮起,出見有頭足,上下痛而不可觸近者。
蜀椒(二合) 乾薑(四兩) 人參(二兩)
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渣,入飴糖一升,微火煮取一升半,分溫服。

大黃附子湯 治脅下偏痛,發熱,其脈緊弦,此寒也,以溫藥下之。
大黃(二兩) 附子(二枚) 細辛(二兩) 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三服。

理中湯 治自利不渴,寒多而嘔,腹痛,脈沉無力,或厥冷拘急,或結胸吐蛔。
白朮(二兩土炒) 人參(一兩) 乾薑(一兩炒) 甘草(一兩炙) 每服四錢。自利腹痛加木香,利多者倍白朮。渴者倍白朮。倦臥沉重,利不止加附子。腹滿去甘草。臍下動氣,去朮加桂。悸加茯苓。胸痞加枳實。吐蛔加川椒、烏梅。

回陽救急湯 治身不熱,頭不痛,惡寒戰栗,四肢厥冷,腹痛吐瀉,指甲唇青,或無脈,或脈沉遲無力。
附子(五分) 乾薑(五分) 肉桂(五分) 人參(五分) 白朮(一錢)茯苓(一錢) 半夏(七分) 陳皮(七分) 甘草(二分) 五味子(九粒)無脈加豬膽汁。

暑熱濕

四序流行,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故春為風木,秋為燥金,冬為寒水,各司其令。惟夏則暑熱濕三氣迭乘,合操其柄,此蓋大化循環之運,不期然而然,而亦不得不然也。所謂不期然而然者,何也?天一生水,貞下起元,由水生木,由木生火,至是而天氣下降,地氣上騰,大生廣生,百物蕃阜,此所謂不期然而然者也。所謂不得不然者何也?夏為火令,秋為金令,由夏入秋,乃火下起金,不惟不能相生,而反相克,秋令不幾於或息乎﹗全賴地氣上騰,長夏土旺,由火生土,借土生金,此又大化斡旋之妙用,四序方得流行,生克方不顛倒,所謂不得不然者此也。但暑熱之氣自上而下,濕氣自下而上,人在其中,無時無處不受其熏蒸燔灼,致病已非一端,又況起居不慎,飲食不節,其受病尚可問乎﹗《金匱》有痙濕 之訓,後賢推而廣之,立方愈多,醇駁互見。蓋傷寒有痙病,時邪亦有痙病,而時邪之痙,與傷寒之痙,又複不同。三氣之痙,只須究其致病之由,或由風熱,或由暑熱,或由濕熱,見症治症,直截了當。若牽涉傷寒之痙,較量比例,雖繁稱博引,更令人滋惑矣。且三氣為病,非有沉寒痼冷,如冬月傷寒之比,若拘執太陽篇中之痙病,動輒麻黃、桂枝,何異抱薪救火乎﹗茲特舉症於前,列方於後,以便檢閱。

剛痙

剛痙者,頭痛項強,手足搐逆;甚則角弓反張,發熱無汗,此風熱盛也。熱傷營血,筋脈暴縮,風入經絡,肢節拘攣,風熱合而為病,赤芍連翹散主之。

赤芍連翹散(自製)
赤芍(一錢五分) 連翹(二錢) 葛根(二錢) 花粉(三錢) 豆豉(三錢)防風(一錢) 薄荷(一錢) 獨活(一錢) 甘草(四分) 經霜桑葉(二十張)

柔痙

柔痙者,身體重著,肢節拘攣,有汗而熱。暑熱為天之氣,其來甚速,其去亦甚速。體重筋攣,乃熱邪為濕所留,故有汗而熱不退也,白朮苡仁湯主之。

白朮苡仁湯(自製)
白朮(一錢) 茅朮(一錢) 苡仁(八錢) 茯苓(三錢) 當歸(一錢五分)赤芍(一錢) 薄荷(一錢) 連翹(一錢五分) 花粉(三錢) 甘草(四分) 鮮荷葉(一角)

傷暑

傷暑者,汗多體倦,渴而引飲,心煩脈虛,加味白虎湯主之。

加味白虎湯(自製)
石膏(五錢) 知母(一錢) 人參(一錢) 茯苓(二錢) 山藥(三錢)麥冬(二錢) 石斛(三錢) 甘草(四分) 粳米(一合煎湯代水)

中暑

猝然而倒,昏不知人,身熱口噤,此熱邪內犯君主,黃連滌暑湯主之。

黃連滌暑湯(自製)
黃連(五分) 黃芩(一錢) 梔子(一錢五分) 連翅(一錢五分) 葛根(二錢)茯苓(二錢) 半夏(一錢) 甘草(四分)

傷熱

暑濕氣合,郁為大熱,五心煩躁,坐臥不安,渴飲胸痞,此三氣迭乘,已成燎原之勢,宜急下存陰,三焦通治,三解湯主之。

三解湯(自製)
黃連(五分) 黃芩(一錢) 大黃(四錢) 梔子(一錢五分) 花粉(二錢) 連翹(一錢五分) 半夏(一錢) 茯苓(二錢) 木通(一錢) 澤瀉(一錢五分) 青荷梗(一尺)

傷濕

傷濕者,四肢倦怠,食少胸痞,加味神朮湯主之。

加味神朮湯(自製)
白朮(一錢) 茅朮(一錢) 當歸(一錢五分) 茯苓(二錢) 苡仁(四錢) 濃朴(一錢) 砂仁(一錢) 半夏曲(三錢炒) 佩蘭葉(一錢) 川牛膝(一錢五分) 荷葉(一角) 薑(二片)

嘔吐

暑月嘔吐,乃飲食不節,外感不正之氣也,四正散主之。

四正散(自製)
藿香(一錢五分) 茅朮(一錢) 濃朴(一錢) 砂仁(一錢) 茯苓(二錢)廣皮(一錢) 半夏(一錢) 神曲(三錢) 淡竹茹(八分) 薑汁(兩小匙沖服)

泄瀉

暑月泄瀉,乃貪涼受寒,過食生冷,腸胃受傷所致,和中化濁湯主之。

和中化濁湯(自製)
茅朮(一錢) 濃朴(一錢) 茯苓(二錢) 枳殼(一錢) 青皮(一錢) 砂仁(一錢) 木香(五分) 楂炭(三錢) 車前(二錢) 神曲(三錢) 烏藥(一錢) 荷葉(一角) 煨薑(三片)

霍亂轉筋

暑月受邪,鬱於中焦,上吐下瀉,手足厥冷,筋脈抽掣,化逆湯主之。

化逆湯(自製)
黃連(六分) 吳萸(三分) 濃朴(一錢) 青皮(一錢) 藿香(一錢五分) 木瓜(一錢) 木香(五分) 白蔻(六分) 獨活(一錢) 烏藥(一錢) 蒺藜(四錢) 茯苓(二錢) 陰陽水煎服。

發黃

脾經受濕,胃經受熱,郁蒸發黃,加味茵陳湯主之。

加味茵陳湯(自製)
茵陳(二錢) 木通(一錢五分) 赤苓(三錢) 澤瀉(一錢五分) 苡仁(一兩) 茅朮(一錢) 濃朴(一錢) 薄荷(一錢) 青皮(一錢) 車前(二錢) 青荷梗(一尺)

淋濁

濕熱內蘊,移於下焦,小溲混濁作痛,牡丹皮湯主之。

牡丹皮湯(自製)
丹皮(二錢) 赤芍(一錢) 木通(一錢) 萆 (二錢) 花粉(二錢)瞿麥(二錢) 澤瀉(一錢五分) 車前(二錢) 甘草(四分) 苡仁(一兩煎湯代水)

虛體夾濕,淋濁不痛,加味三才湯主之。

加味三才湯(自製)
天冬(二錢) 生地(四錢) 沙參(四錢) 丹參(二錢) 柏仁(二錢) 萆 (二錢) 澤瀉(一錢五分) 車前(二錢) 甘草(四分) 藕(三兩) 苡仁(一兩與藕同煎湯代水)

淋濁

(凡涉傷寒門痙病者不錄。)

海藏神朮湯 治內傷冷凍飲料,外感寒邪,而無汗者。
蒼朮(二兩) 防風(二兩) 甘草(一兩) 蔥白、生薑同煎服。

白朮湯 治內傷冷物,外感風寒,有汗者。
白朮(三兩) 防風(二兩) 甘草(一兩) 每服三錢,加薑三片煎服。

人參瀉肺湯 治肺經積熱,上喘咳嗽,胸膈脹滿,痰多,大便澀。
人參 黃芩 梔子 枳殼 薄荷 甘草 連翹 杏仁 大黃 桑皮 桔梗(各等分) 每服七錢,水二盞,煎八分服。

天門冬散 治肺壅腦熱鼻乾,大便秘澀。
天冬(八分) 桑皮(八分) 升麻(八分) 大黃(八分) 枳殼(八分)甘草(八分) 荊芥(一錢) 水二盞,煎八分,食後服。

赤茯苓湯 治膀胱濕熱,小便不通,口苦舌乾,咽喉不利。
赤苓 豬苓 葵子 枳實 瞿麥 木通 黃芩 車前 滑石 甘草(各等分) 加薑三片,煎八分服。

龍腦雞蘇丸 除煩熱郁熱,肺熱咳嗽,吐血鼻衄,消渴驚悸,膈熱口瘡,清心明目。
薄荷(一兩六錢) 生地(六錢) 麥冬(四錢) 蒲黃(二錢) 阿膠(二錢) 黃耆(一錢) 人參(二錢) 木通(二錢) 甘草(一錢) 銀柴胡(一錢)
共研末,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

利膈散 治脾肺大熱,虛煩上壅,咽喉生瘡。
薄荷 荊芥 防風 桔梗 人參 牛蒡子 甘草(各一兩) 共為末,每服二錢,不拘時沸湯點服。

地黃煎 治熱積。
地黃(一斤) 茯神(四兩) 知母(四兩) 玉竹(四兩) 花粉(四兩)麥冬(四兩) 人參(二兩) 石膏(八兩) 地骨皮(四兩)
共研末,加白蜜、竹瀝、薑汁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

碧雪 治一切積熱,咽喉口舌生瘡,心中煩躁,及天行時熱,發強昏憒。
芒硝 朴硝 硝石 馬牙硝 青黛 石膏 寒水石(水飛) 甘草(各等分) 先將甘草煎湯二升,去渣,入諸藥,再煎,用柳木棍不住手攪,令硝溶得所,再入青黛,和勻,傾入砂盆內,候冷,凝結成霜,研為細末。每用少許,含化津咽,不拘時候。如咽喉壅閉,吹藥入喉中,即愈。

麻黃杏子薏苡甘草湯 治一身盡痛,日晡發熱,此傷於汗出當風,風濕為病也。
麻黃(四兩) 甘草(一兩) 苡仁(半斤) 杏仁(七十粒) 每服四錢,煎八分,有微汗,避風。

防己黃耆湯 治風濕相乘,身重,汗出惡風。
防己(一兩) 甘草(五錢) 白朮(七錢) 黃耆(一兩二錢) 共銼細,每用五錢,大棗一枚,薑三片,水煎八分服。服後當如蟲行皮中,從腰下如水。暖坐被上,又以一被繞腰以下,令微汗。

和劑五積散 治感冒寒邪,頭疼身痛,項背拘急,惡寒嘔吐,內傷生冷,及寒濕客於經絡。
白芷(三兩) 茯苓(三兩) 半夏(三兩) 當歸(三兩) 川芎(三兩) 甘草(三兩) 肉桂(三兩) 白芍(三兩) 枳殼(六兩) 麻黃(六兩) 陳皮(六兩) 桔梗(十二兩) 濃朴(四兩) 乾薑(四兩) 蒼朮(四兩) 每服四錢,加薑三片,蔥白三根,煎七分,熱服。

活人敗毒散 治瘟疫風濕風痰,頭痛目眩,憎寒惡熱,山嵐瘴氣。
羌活(一兩) 獨活(一兩) 前胡(一兩) 柴胡(一兩) 茯苓(一兩) 枳殼(一兩) 桔梗(一兩) 人參(一兩) 甘草(五錢) 共為末,每服二錢,水二盞,加薑三片,煎七分,溫服。

清熱滲濕湯 治熱濕郁蒸,煩熱食少,神倦。
黃柏(二錢鹽水炒) 黃連(五分) 茯苓(二錢五分) 澤瀉(二錢) 蒼朮(二錢五分)白朮(一錢五分) 甘草(五分) 水二鐘,煎八分服。

二朮四苓湯 治諸濕腫滿,一身盡痛,發熱煩悶,二便不利。
白朮 蒼朮 茯苓 豬苓 澤瀉 黃芩 羌活 芍藥 梔子 甘草(各等分) 加薑三片,燈芯一撮,煎服。

羌活勝濕湯 治脊痛項強,腰如折,項如拔,上沖頭痛。
羌活(一錢) 獨活(一錢) 本(一錢五分) 防風(一錢五分) 蔓荊子(一錢)川芎(八分) 甘草(四分) 水煎八分,溫服。

除濕湯 治寒濕所傷,身體重著,腰腳酸疼,大便溏泄,小便或澀或利。
半夏曲(二錢) 濃朴(二錢) 蒼朮(二錢) 藿香葉(一兩) 陳皮(一兩)甘草(七錢) 白朮(一兩) 茯苓(一兩)
每服四錢,加薑三片,棗二枚煎。

人參白虎湯 治傷暑汗多而渴。
知母(六錢) 石膏(一斤) 甘草(二兩) 粳米(一合) 人參(三兩)
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渣,溫服一升。

清暑益氣湯 治傷暑,四肢倦怠,胸滿氣促,肢節疼,或氣高而喘,身熱而煩,心下痞脹,小便黃數,大便溏泄,口渴,不思飲食,自汗,體重。
人參(一錢) 黃耆(一錢) 升麻(一錢) 蒼朮(一錢) 白朮(五分)神曲(五分) 陳皮(三分) 炙甘草(三分) 黃柏(三分) 麥冬(三分)當歸(三分) 干葛(三分) 澤瀉(三分) 青皮(三分) 五味子(三分)水煎服。

生脈散 治熱傷元氣,肢體倦怠,氣短懶言,口乾作渴,汗出不止。
人參 麥冬 五味子(各等分) 水煎服。

竹葉石膏湯 治暑熱煩躁。
石膏(一兩) 半夏(二錢) 人參(三錢) 麥冬(三錢) 甘草(二錢)竹葉(二十張) 加薑三片,煎服。

香薷飲 治一切暑熱腹痛,或霍亂吐瀉、煩心等症。
香薷(一斤) 濃朴(八兩) 白扁豆(八兩) 水煎服。加茯苓、甘草,名五物香薷飲。去扁豆,加黃連,名黃連香薷飲。

十味香薷飲 治伏暑,身體倦怠,神昏,頭重,吐利。
香薷 人參 陳皮 白朮 茯苓 黃耆 木瓜 濃朴 扁豆 甘草(各五錢) 每用一兩,水煎服。

桂苓甘露飲 治伏暑發渴,脈虛,水逆。
茯苓(一兩) 澤瀉(一兩) 白朮(一兩) 石膏(一兩) 滑石(四兩)寒水石(一兩) 豬苓(五錢) 人參(一兩) 甘草(一兩) 干葛(一兩)木香(一兩) 藿香(一兩) 肉桂(五錢) 每服三錢,溫湯調下。

五苓散 治暑濕為病,發熱頭痛,煩躁而渴。
白朮(一兩五錢) 茯苓(一兩五錢) 豬苓(一兩五錢) 桂枝(一兩) 澤瀉(二兩五錢)
共為末,每服二三錢,熱湯調下。

三黃石膏湯 治濕火熾盛。
黃連(五分) 黃芩(一錢) 黃柏(一錢) 石膏(三錢) 元參(一錢)山梔(一錢) 知母(一錢五分) 甘草(七分) 水煎服。

蒼朮白虎湯 治煩渴汗多,舌苔白膩。
蒼朮(二錢) 石膏(五錢) 知母(一錢五分) 甘草(五分) 粳米(一撮) 水煎服。

六和湯 治心脾不調,氣不升降,霍亂吐瀉,寒熱交作,冒暑伏熱,煩悶成痢。
香薷(三錢) 砂仁(五分) 半夏(五分) 杏仁(五分) 人參(五分) 甘草(五分) 赤苓(二錢) 藿香(一錢) 扁豆(二錢) 濃朴(一錢) 木瓜(一錢) 紅棗(五枚) 薑(三片)

消暑丸 治伏暑引飲,脾胃不利。
半夏(一斤) 甘草(八兩) 茯苓(八兩) 薑湯糊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

地榆散 治中暑,昏迷不省人事欲死者,並治煩躁,口苦舌乾,頭痛惡心,不思飲食,及血痢。
地榆 赤芍 黃連 青皮(各等分) 每服三錢,水煎服。

大順散 治冒暑伏寒,引飲過多,脾胃受濕,水穀不分,清濁相干,陰陽氣逆,霍亂嘔吐。
甘草 乾薑 杏仁 桂枝(各等分) 共為末,每服二三錢,湯點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