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索引

卷一 內症門

方首內症。內有自內出者七情之所傷。有由外感者。六氣之所客。而不但已也。凡飲食勞郁。皆觸於外而中於內。凡風痺淫濕。皆積於內而達於外。矧元氣日益薄。真精日易耗。其稟 不 應 輯

大造丸(一)

(治腎虛腰疼。羸瘦。 怯諸症。)

白朮 苡仁 沙苑子(各二兩)
各取淨末。用杜仲四兩。熬膏為丸。每服四錢。酒下。

坎離既濟丹(二)

(治心腎不交。徹夜無寐。骨蒸汗泄。陰陽兩虧諸症。)

川連(二兩) 肉桂(一兩) 炙甘草(五錢)
各取淨末。蜜丸。每晚服三錢。酒下。

滋元飲(三)

(治一切風痺攣痿。腰膝酸楚。筋脈不通。周身疼痛。並遺精白濁諸症。)

熟地(八兩) 麥冬(四兩) 萸肉(八錢) 龍骨(一兩) 元參 南沙參(各三兩)牛膝 虎骨
各取末。用南棗六兩。去皮核煮爛。同熟地杵膏為丸。每服三錢。酒下。

五益膏(四)

(治諸虛百損。)

玉竹 黃耆(蜜炙) 白朮(土炒各一斤) 熟地(酒洗) 枸杞子(酒洗各八兩)

上方。文火煎熬成膏。每早晚二錢。用酒一杯。或開水一杯。調下。

回元飲(五)

(治經年頭疼。終朝眩暈。諸虛百損。火嗽潮熱等症。)

熟地(十兩) 萸肉(四兩) 北五味 麥冬 甘菊(各二兩) 川芎 元參 山藥 當歸(各三
各取末。蜜丸。每服三錢。鹽湯下。

益元煎(六)

(治男婦小兒。一切食積。腹脹氣弱。血衰諸症。)

白朮(一斤) 建曲(六兩) 扁豆 廣皮 麥芽 茯苓(各八兩) 小蟬肝(四兩即水雞肝)
蜜丸。每服一錢五分。米飲調下。

贊化血餘丹(七)

(此藥大補氣血、烏鬚髮。壯形體。有培元贊化之功。)

血餘(炙) 熟地(各八兩蒸搗) 枸杞 當歸 鹿角膠(炒成珠) 菟絲子(製) 杜仲(鹽水炒) 甲) 胡桃仁(上煉蜜丸。每服二錢。開水送下。精滑加白朮山藥各三兩。便溏。去蓯蓉。加補骨脂酒炒,陽虛痿弱。加製附子五錢。上肉桂一兩。

六味地黃丸(八)

(治腎水虧損。小便淋閉。頭目眩暈。腰腿酸軟。陰虛發熱。自汗盜汗、憔悴瘦血失音。水泛為痰。病為腫脹。壯水治火之劑也。)

熟地(八兩蒸搗) 山茱萸 山藥(各四兩) 丹皮 白茯苓 澤瀉(各三兩)
上為細末。和地黃膏。加煉蜜為丸。如桐子大。每服四錢。空心食前。開水。淡鹽湯任下。焦。

玉液散(九)

(治大便下血。)

柞樹皮 白芍 當歸(各二錢) 地榆 丹參(各一錢五分) 熟地(五錢) 葛根(八分)甘草
共為末。和勻。每服五錢。烏梅湯調下。

一方。

槐花(炒黑) 扁柏葉(炒黑) 陳棕灰(各等分)
共為末。每服一錢。鮮生地五錢。搗汁沖湯和服。

補中益氣湯(十)

(治勞倦傷脾。中氣不足。清陽不升。外感不解。體倦食少。寒熱瘧痢。氣虛不症。)

當歸(一錢) 甘草(炙) 陳皮(各五分) 升麻 柴胡(各四分) 黨參(蜜水炙)黃耆(蜜水炙各三錢) 白朮(一錢五分炒)
引加薑一片。棗三枚。

調理益氣湯(十一)

(治濕熱所傷。體重煩悶。口失滋味。或痰嗽稠粘。寒熱不調。體倦少食。脾虛泄瀉等症。兼治虛人瘧痢。)

黃耆(蜜水炙) 黨參(各一錢五分焙) 蒼朮(一錢炒) 橘紅(五分) 木香(煨)柴胡 升麻
引加薑皮一分。小紅棗三枚。空心服。

歸脾湯(十二)

(治思慮傷脾。不能攝血。致血妄行。或健忘怔忡。驚悸盜汗。嗜臥少食。或大便溏,心脾疼痛。瘧痢鬱結。或因病用藥失宜。克伐傷脾。以致變症者。俱宜服之。)

黨參(焙)黃耆(蜜炙) 炒白朮(各一錢五分) 當歸 茯苓(各一錢) 炒棗仁(一錢二分)
引加圓眼肉七枚。煎成。食遠服。如無痛郁等症。去木香。如燥熱多汗。並去遠志。加柴胡

八珍湯(十三)

(治氣血兩虛。肌熱火嗽。皮寒骨痛。病後失調。飲食不香。兼治婦人經水不調。赤帶等症。)

黨參(蜜水炙) 熟地(各三錢) 當歸 白朮(各一錢五分) 炙甘草(五分) 川芎(八分)白
引加薑一片。棗二枚。或粳米百粒。白水煎服。

當歸補血湯(十四)

(治血氣損傷。或因攻伐致虛、肌熱口渴。目赤面紅。脈大而虛。重按全無。及飽勞役者。)

炙黃耆 (一兩) 當歸(三錢)
白水煎。食遠服。

黃耆六一湯(十五)

(治陰陽俱虛。盜汗等症。)

炙黃耆(六錢) 炙甘草(一錢)
白水煎。食遠服。

斂氣歸源飲(十六)

(治盜汗不止。)

黃耆(蜜炙) 黑豆 浮麥
各等分。煎服。

五福飲(十七)

(治五臟氣血虧損。日晡潮熱。陰虛盜汗。脾胃不香。瘧痢反複。經久不愈。怔忡心 遺精滑脫等症。)

黨參(蜜炙五錢) 熟地(三錢) 當歸 炒白朮(各一錢五分) 炙甘草(一錢)
引加生薑一片。水煎。食遠溫服。

六味回陽飲(十八)

(治陰陽離脫。或中風不語。或胃口冷痛肢寒汗溢。諸凡危症。)

黨參(桂圓肉拌煮) 大熟地(各一兩) 製附子 炮薑(各一錢) 炙甘草(八分) 當歸身(四
白水。用武火煎。溫服。如肉振汗多者。加炙黃 五錢。或一兩。泄瀉加烏梅二個。或 北五

六味異功煎(十九)

(治脾胃虛寒。嘔吐泄瀉痺濕等症。)

白朮(三錢) 茯苓(一錢五分) 炙甘草(八分) 乾薑(四分炒) 陳皮(一錢) 黨參( 桂圓肉
白水煎服。

壽脾煎(二十)

(治脾虛不能攝血等症。凡憂思郁怒積勞。及誤用攻散之藥。犯損脾陰。以致中氣虧神魂不寧。大便脫血不止。或婦人無火崩淋等症。凡兼嘔惡。尤為危候。速宜用此。單氣。則統攝固而血自歸源。此歸脾湯之變方。其效如神。若犯此症。再用寒涼。胃氣必無不即死者。)

白朮(三錢) 遠志(五分製) 乾薑(炒黑) 炙甘草(各一錢) 當歸 山藥(各二錢) 棗仁(白水煎服。一二劑。下血未止。加地榆一錢五分。大便滑脫不禁者。加醋炒文蛤一錢。 小便 者。 陰

金水六君煎(二十一)

(治肺腎虛寒。水泛為痰。或年邁陰虛。氣血不足。外受風寒咳嗽嘔惡。多痰喘

茯苓 當歸(各二錢) 熟地(三錢) 陳皮(八分) 製半夏(一錢五分) 炙甘草(五分)
引加生薑一大片。食遠溫服。如大便不實。去當歸加山藥二錢。如痰盛氣滯。胸膈不快。加白芥子七分。如陰寒盛。嗽不愈。加北細辛五分。如兼表邪寒熱。加柴胡一錢。

香砂六君子湯(二十二)

(治中氣虛滯。惡心脹滿。或過服涼藥。以致食少作嘔等症。)

黨參(三錢炙) 茯苓(一錢) 白朮(炒) 製半夏(各一錢五分) 陳皮(八分) 砂仁(六分)
引加生薑一片。水煎服。

歸芍二陳湯(二十三)

(治痰飲嘔惡。風寒咳嗽。或頭眩心悸。或中脘不快。或吃生冷凍飲料酒過多。脾胃症。)

當歸 白芍(炒) 廣皮 茯苓(各一錢) 炙甘草(五分) 法製半夏(三錢)
引加生薑一片。棗二枚。食遠服。

和兌飲(二十四)

(治新久咳嗽。未經見血者。三五服可漸愈。)

生薑汁(一小匙) 白蜜(二匙)
二味和勻。重湯頓服。

綠豆飲(二十五)

(治諸火症熱毒。煩渴喘嗽諸症。)

用綠豆不拘多寡。寬湯煮糜爛。入鹽少許。或蜜亦可。任意飲食之。日三四次。此物性非苦寒。不傷脾胃。且善於解毒除煩。退熱止渴。大利小水。乃淺易之最佳最捷者也。

逍遙散(二十六)

(治肝脾血虛。及郁怒傷肝。少血目暗。發熱脅痛等症。)

當歸(一錢五分) 白芍(一錢) 白朮 茯神(各一錢二分) 甘草(四分) 柴胡(六分)
引加生薑一片。水煎服。

照方。加丹皮炒山梔仁。各七分。白水煎或加薑皮半分。名加味逍遙散。治肝脾血虛發熱。

徙薪飲(二十七)

(治三焦浮火。肌裡伏熱。時或嗆嗽。痰涎滿口。或舌破牙齦腫痛等症。)

陳皮 丹皮(各八分) 黃芩(炒) 黃柏(各一錢) 赤芍 麥冬(去心) 赤茯苓(各一錢五分)
白水煎。食遠溫服。如多郁。氣逆傷肝。脅痛甚。致下血者。加青皮炒梔各四分。

益氣培元飲(二十八)

(治遺精白濁。溺下砂淋。莖中癢痛。腰膝酸痛諸症。是症由於精滿自溢。濕熱 胱者。十不一二。由於氣虛。思慮過。勞役傷。或強任房事。或病後失調。攻伐之過臟氣而成斯症者。十居八九。此古今元氣不同之一。以是方與補中湯。(方見前十)相之。可以漸愈。接服六味地黃湯。(方見前八)加慎調攝。自無反複。切勿誤投通利之藥 黃 通草之類。致益虧損。慎之切慎之。)

大熟地 製杜仲(各三錢) 丹皮(八分) 茯苓(一錢二分) 淮山藥(二錢) 建 澤瀉(五分)
引加薑皮半分。南棗三枚。

偏痺症治法(二十九)

凡偏痺症初起。卒然痰壅昏迷。撒手遺便遺溺。牙關緊閉。用豬牙皂研細末。吹鼻內。取嚏 西 黃珍 用蒸

(附)活絡飲(三十)

淮牛膝 明天麻(各一錢) 防風(八分) 紅花(四分) 生赤首烏 製赤首烏 生黃 熟黃 分)
引加虎膠八分。淡酒一杯。頓化和服。

上方日服一劑。計服五劑。每日照後方蒸熨法。日三次。蒸熨五日。手足漸可屈伸。半 身稍 存留

(附)蒸熨方(三十一)

真淨檀香一兩。銼碎煎湯。隔布單。以半身置布單上熏蒸。加全當歸六兩。丹參牛膝桂枝。 亦

祛風散(三十二)

(治歷節風痛。晝夜不止。半身不遂等症。)

虎脛骨(一兩炙酥為末) 沒藥(五錢為末)
二味和勻。每服一錢。溫酒調服。

(附)藥酒方(三十三)

黑料豆(一升形小如腰子樣者佳) 油松節(四兩銼碎) 白蜜(一斤)
取好陳麥燒酒十五斤。重湯煮一炷香。出火氣。早晚隨量溫飲。

滋源飲(三十四)

(治飲食下咽即消。心煩咽渴。面赤舌燥。徹夜無寐。小便赤澀。大便燥結等症。)

鮮生地(一兩搗汁) 洋參(二錢蜜炙) 甘草(五分微炙) 棗仁(炒) 茯神 麥冬(各二錢去
用洋參等五味。白水煎成。沖生地汁服。日二劑。旬日取效。接服六味丸(方見前八)可愈。

戊己丸(三十五)

(治反胃膈噎。)

熟地(八兩杵膏) 萸肉(三兩) 當歸 麥冬(去心) 苡仁 牛膝(各二兩) 白芥子 元參(各取淨末。用生薑六兩。取汁。和煉蜜。同熟地杵膏為丸。每服二錢。漸加至三四錢。老米

一方。用貓胎胞。新瓦炭火炙乾。研細末。每服三分。好酒送下。粒米不下者。五六次愈。

一方。用陳倉米一斗。同山黃土炒。令米熟。去土為末。以粟米煎湯調下。再用白水牛喉管 醋 紙

一方。治翻胃吐食。用韭汁二杯。薑汁一杯。牛乳一杯。三味調和溫服。日服一二次。 三五 均忌

扶中丸(三十六)

(治經年膨脹。)

茯苓(六兩) 洋參 大麥芒(各四兩) 苡仁(三兩) 製附子(一兩) 蘿卜子 大黃(各八錢)
各取淨末和勻。每服五錢。薑一片。同煎服。

一方。用鯉魚重斤許者一尾。去腸雜。清水洗淨拭乾。將小紅豆填滿魚腹。不著鹽醬煮熟。

一方。治腹脹水腫。用亞腰葫蘆一個。蓮子燒灰存性。為末。每服一錢。食前溫酒下。不飲

一方。治通身腫脹。用葶藶子四兩。炒為末。棗肉為丸。如桐子大。桑皮湯下。十五丸。日

一方。用黃牛糞。男子用牝牛。婦人用牡牛。取糞。浸清水中七日。換水七次。去其穢氣。

羌活桂枝煎(三十七)

(治時行感冒。惡寒發熱。舌上無苔。或苔滑白色。口中發粘作臭。肢冷無汗等

羌活(六分) 桂枝(五分) 炮薑(二分) 焦蒼朮(一錢二分) 當歸 蘇梗 藿梗 白芍(炒)
引加小紅豆一撮。須蔥白一錢。照投二劑。汗下雙解。如腹痛。小腹脹痛。小便閉。大便結。加熟附子五分。木通一錢。青蒿五分。解後。脾胃不香。六君(方見前二十二)歸芍 二陳(方見前二十三)等湯。酌投數劑。

溫濕丸(三十八)

(治暑濕傷脾。寒熱似瘧。面目紅赤。肌膚火熱。二便燥結。一劑知。二劑效。)

香薷 茯苓(各二錢) 青蒿 白朮(各一錢五分) 濃朴(一錢) 陳皮(八分) 甘草(六分)葛根(八分)
引薑皮二分。荷蒂一枚。煎湯和服。

抑郁丸(三十九)

(治寒濕內傷。因而哮喘氣促。面黃肌腫。三服取效。)

赤苓 豬苓 白朮 苡仁(各三錢) 澤瀉(二錢) 肉桂(五分)
各取淨末。蜜丸。每服四錢。薑一片。煎服。

龍虎雙降散(四十)

(治時行瘟疫。失心顛狂。一切火熱蘊結重症。)

大黃 天花粉(各六兩) 元參(十兩) 麥冬(去心) 滑石(各五兩) 銀柴胡 荊芥 丹參(各取淨末。和勻。每服八錢。地漿煎服。

辟瘟神方(四十一)

乳香 蒼朮 細辛 川芎 甘草 降香 檀香(各一兩)
共研細末。棗肉為丸。芡實大。晒乾佩之辟瘟。燒之辟疫辟穢。

太乙紫金丹(四十二)

(是藥解諸毒。療諸瘡。利關竅。治百病。起死回生。效難盡述。製之濟人。功

山慈菇(洗去毛皮淨焙二兩) 川文蛤(一名五倍子洗淨焙一兩) 麝香(揀去毛皮後 研淨 三錢)續隨子 仁白 取 上者
上藥各擇精品。于淨室中製畢。候端午七夕重陽或天月德。天醫黃道。上吉之辰。修合。凡

入大乳缽內。再研數百轉。方入細石臼中。漸加糯米濃湯。調和。軟硬得中。方用杵搗千餘下。至光潤為度。每錠一錢。每服一錠。病勢重者。連服二錠。以取通利。後用溫粥補之。修合時。除合藥潔淨之人。餘俱忌見。此藥總在精誠潔淨為效。

一治一切飲食藥毒。蠱毒。瘴氣。惡菌。河豚。中毒自死牛馬豬羊六畜等肉。人誤食之。必

一治山嵐瘴氣。煙霧癘疫。最能傷人。感之才覺不快。惡寒發熱。欲嘔不嘔。即磨一錠服之

一治癰疽發背。對口疔瘡天蛇無名腫毒。蛀節紅絲等疔。及楊梅瘡。諸風癮疹。新久痔瘡。

一治陰陽二毒。傷寒心悶。狂言亂語。胸膈塞滯。邪毒未出。瘟疫煩亂髮狂。喉閉喉風。俱

一治赤白痢疾。肚腹泄瀉急痛。霍亂絞腸痧。及諸痰喘。用薑湯磨服。

一治男婦急中顛邪。渴叫奔走。鬼交鬼胎鬼氣鬼壓。失心狂亂。豬羊顛風。俱用石菖蒲五分

一治中風中氣。口眼歪斜。牙關緊閉。言語謇澀。筋脈攣縮。骨節腫。遍身疼痛。行步艱難

一治自縊。溺死。驚死。壓死。鬼魅迷死。但心頭微熱。未冷者。俱用生薑一錢。續斷一錢

一治一切惡蛇。風犬。毒蠍。溪澗豬惡等蟲。傷人。隨即發腫。攻注遍身。甚者毒瓦斯入裡

一治新久瘧疾。臨發先時。取桃柳枝頭。各七個。用東流水。煎湯磨服即愈。

一治小兒急慢驚風。五疳五痢。脾病黃腫。癮疹瘡瘤。牙關緊閉。用薄荷五分。煎水磨濃。

一治牙痛。酒磨塗痛上仍含少許。良久咽下。

一治小兒父母遺毒。生下百日內。皮塌爛斑。穀道眼眶損爛者。用清水磨塗。

一治跌撲損傷。松節五錢。無灰好酒。研和沖服。

一治年深月久。頭脹頭疼。太陽痛。偏頭風痛。及時瘡愈後。毒瓦斯攻注。腦門作脹者。俱用

一治婦女經水不通。紅花四分。煎湯和服。加酒一杯下。

一治凡遇天行疫症。延街巷傳染者。用桃根湯磨濃。擦入鼻孔。次服少許。任入病家。再不

一治傳尸勞瘵。諸藥不能禁忌。每早磨服一錠。至三次後。逐下惡物尸蟲。異形怪類而愈。

妙靈丹(四十三)

麝香 蟾酥 雄黃 母丁香 朱砂(各五錢) 真茅朮(一兩米泔浸透剖去皮淨研末)
上方宜於午月午日。或擇天德。月德。天醫。黃道吉日。修製。各藥取淨細末。用真麥燒酒

一治各種急痧。用七丸。輕用五丸。薑湯下。
一治胃疼。用四五丸。
一治男婦陰症。用二十一丸。
一治傷寒時氣。用七丸。
一治肚疼。用七丸。(以上俱薑湯下)
一治喉痺。用五丸。未愈。再五丸。
一治喉風。五丸。未愈。再五丸。(以上俱薄荷湯下)
一治小兒急慢驚風。一歲一丸。淡薑湯和下。

六合定中丸(四十四)

藿香葉 蘇葉(各六兩) 濃朴(薑汁炒) 枳殼(各三兩) 木香(另研細末) 生甘草 檀香(各研細末。煉蜜為丸。朱砂為衣。每重二錢。大人一粒。小兒半粒。
一治中暑。大人用陳皮青蒿各八分。小兒各五分。煎湯化服。
一治霍亂吐瀉轉筋。百沸湯。兌新汲水。和勻化服。
一治感冒頭疼發熱。用連皮薑三片。煎湯化服。
一治心口飽脹嘔吐。用連皮薑三片。煎湯化服。
一治痢疾腹瀉。用開水化。溫服。(水要微溫。過熱不效。)
一治一切瘧疾。不論遠年近日。用向東桃枝一寸。帶皮生薑三片。煎湯化服。
一治胃口不開。飲食少進。開水化服。
一治四時瘟疫。春冬用薑一片。夏秋用黑豆一錢。甘草五分。煎湯化服。
一治時氣發瘢。風熱痧疹。俱用薄荷湯下。大人用八分。小兒用五分。
一治小兒驚風。薄荷湯下。
一治小兒吐乳發熱。山楂二分。燈心一分。煎湯下。
一治男婦心胃寒疼。吳茱萸四分。煎湯下。
一治飲食傷者。萊菔子二分。煎湯下。

新太和丸(四十五)

枳殼 焦楂肉 麥芽 赤茯苓 蘇梗(各二兩) 桔梗(三兩) 甘草(八錢) 當歸 赤芍(各
各取淨末。蜜水疊丸。如彈子大。每重一錢五分。

一治偶感氣滯。薑湯下。
一治頭痛身重。傷於風者。加蔥白湯下。
一治冒暑者。新荷葉煎湯下。
一治頭痛惡寒。肌熱無汗。蔥白湯下。
一治風寒客感愈後。脾胃氣滯等症。薑湯下。
一方(治傷寒結胸)

陳酒糟(六兩) 生薑 水菖蒲根(各四兩) 鹽(二兩)
共搗炒熱為餅。敷胸前痛處。以熨斗熨之。內響即去。如口渴。任吃茶水。待大便下惡物愈

通脈化痰飲(四十六)

(治中風暑毒。並一切惡毒。乾霍亂卒暴之症。)

童便(為君) 生薑汁(為佐)
二味和勻溫服。立解。每童便一小盞。入薑汁一匙。蓋童便降火。薑汁開痰下氣也。

正柴胡飲(四十七)

(凡外感風寒。發熱惡寒。頭疼身痛。 瘧初起等症。血氣和平。宜從平散者。此之。)

柴胡 陳皮(各一錢) 防風(八分) 甘草(四分) 赤芍(一錢五分) 生薑渣(七分)
白水煎熱服。頭痛者。加川芎一錢。熱而兼渴者。加葛根一錢。嘔惡者。加製半夏一錢五分 分。

柴陳煎(四十八)

(治傷風兼寒。咳嗽發熱。痞滿多痰等症。)

柴胡(八分) 製半夏(一錢五分) 陳皮 茯苓(各一錢) 甘草(四分) 生薑(一片)
白水煎。食遠溫服。寒勝者。加細辛五分。風勝氣滯者。加蘇葉一錢。冬月寒勝者。加麻黃

歸葛飲(四十九)

(治陽明溫暑時症。大熱大渴。津液枯涸。陰虛不能作汗等症。)

當歸(五錢) 後葛(一錢五分)
白水煎。用冷水浸涼。徐服之。得汗即解。

歸柴飲(五十)

(治營虛不能作汗。及真陰不足。外感寒邪等症。)

當歸(五錢) 柴胡 西黨參(各一錢五分) 炙甘草(五分) 陳皮(一錢)
引加生薑一錢。大便多溏者。去當歸。以炒白朮三錢代之。

清脾飲(五十一)

(治癉瘧脈來弦數。單熱不寒。或熱多寒少。口苦咽乾。小便赤澀。)

製濃朴 青皮(各八分) 製半夏(一錢) 炒白朮(各一錢五分) 草果仁(四分) 柴胡(六分)
上藥瘧未發。先時煎服。忌生冷油膩。並通治瘧症。寒多者。加肉桂五分。熱多者。加川連

驅瘧飲(五十二)

(治瘧疾初起。寒熱骨痛。肢冷氣逆。)

柴胡 秦艽(各六分) 炒蒼朮 川貝 藿香葉(各一錢) 羌活 桂枝(各五分) 夏曲 茯苓
引蔥一根。薑一片。照服二劑。得有透汗。去羌活桂枝。引去蔥。方內蒼朮加五分。外加生 後方

何人飲(五十三)

(截瘧如神。凡氣血俱虛。久瘧不止。立效。)

何首烏 黨參(各四錢) 當歸(一錢五分) 陳皮(一錢) 煨薑(八分)
白水煎。先時溫服之。善飲者以酒一杯。浸一宿。次早加水一鐘煎服。尤妙。再煎不必用酒

休瘧飲(五十四)

(此止瘧最妙之劑。若汗散既多。元氣不複。或以衰老。或以弱質。瘧不能止。俱宜此。化暴善後之第一方也。其他症加減。俱宜如法。)

黨參(四錢) 炒白朮(三錢) 當歸(二錢) 炙甘草(八分) 製首烏(五錢)
白水煎。食遠服。留渣再煎。露一宿。次早溫服一茶盞。飯後食遠。再服一盞。如陽虛多寒宜 腎 山 者

消瘧飲(五十五)

(治三日久瘧。)

鮮首烏(五錢打碎) 白甘葛(二錢) 甘草 細茶(各一錢)
陰陽水。慢火煎一複時。露一宿。清晨服。

固元利關煎(五十六)

(治陰陽久瘧。)

香附(三錢) 紅花(四分) 製首烏(五錢) 炙黃 (一錢五分)
白水煎。露一宿。清晨熱服。

調氣平胃散(五十七)

(治胃氣不和。脹滿腹痛。)

陳皮(七分) 煨木香(二分) 烏藥 甘草(各三分) 砂仁(四分) 白豆蔻 白檀香 製濃朴
引薑渣六分。水一鐘半。煎成。食遠服。

香砂枳朮丸(五十八)

(治一切食積。胸悶氣逆。)

香附子 苡仁(各四兩) 茅山蒼朮 赤茯苓 蛀神曲(各二兩) 麥芽(一兩五錢) 砂仁廣
上藥各取淨末。水泛丸。每服二錢。淡薑湯下。

香連丸(五十九)

(治痢疾。不拘紅白腹痛。俱可服。)

川連(四兩) 吳萸(三兩) 廣木香(二兩)
各取淨末。神曲打糊為丸。每服一錢二分。薑皮湯下。

一方用木香四兩。苦參酒炒六兩。共為末。甘草一斤熬膏。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三錢。

白 水瀉。豬苓澤瀉各三分。煎湯下。

玉壺丸(六十)

(治下痢危症。)

白芍 當歸(各五錢) 赤苓(三錢) 枳殼(五分) 檳榔 甘草 車前子(各二錢)蘿卜子(各取末。蜜水疊丸。如桐子大。每服二錢。紅痢。黃連二分。湯下。白痢。木香三分。湯下

豁脾煎(六十一)

(治痢疾。)

蒼朮(一錢二分) 藿梗 當歸(各一錢) 濃朴(五分炒) 神曲 楂肉(各二錢) 廣皮(七分)
引加煨黑薑一片。粟殼四分。如腹痛。臍下急痛。按之愈痛。此實痢熱痢也。方內加生大黃 內加 三五劑。加慎調理。

一味金花煎(六十二)

(治熱毒血痢。)

金銀花藤(四錢)
白水濃煎。溫服。

保和益元散(六十三)

(治噤口痢。)

糯稻一升。炒出白花去殼。再加薑汁拌濕。再炒為末。每服一錢五分。白湯調下。

取填飲(六十四)

(治血痢如注。並初起作痢腹痛。下如土朱豬肝色者。)

夏枯草(五錢) 紅花(二分)
白水煎濃湯。入真砂糖一錢。調和空心服。三服愈。

一方治泄瀉垂危。用豇豆葉陰乾為末。令患者少停飲食。口覺發乾。濃煎一大壺。如茶飲之

一方治赤白久痢。用雞子以醋煮一晝夜。空腹食之。兼治小兒疳症。

一方治赤白痢。用乾薑於火內燒焦黑。不可成炭。放瓷瓶內。閉冷為末。青蒿葉陰乾為末。

附方 治瀉痢脫肛。用蝸牛燒灰。豬脂和敷。立縮。

又方 蟬殼為末。菜油調敷。加內服補中湯。(方見前十)

九味羌活湯(六十五)

(治四時不正之氣。感冒風寒。憎寒壯熱。頭疼身痛。口渴咽乾等症。)

羌活 防風(各六分) 蒼朮(一錢) 白芷(四分) 川芎(五分) 生地(一錢五分) 黃芩(七分)
引加薑一片。棗一枚。煎成熱服取汗。有汗者去蒼朮。加白朮一錢五分。渴甚者。加葛根一

化毒丸(六十六)

(治天行瘟疫。及喉痺頸面暴腫諸症。)

直僵蠶(一兩炒為末) 川大黃(二兩酒拌晒為末)
生薑汁。和蜜水為丸。彈子大。每服一粒。每粒重一錢五分。真菊花葉五錢。搗汁沖湯調服

回春散(六十七)

(治陰症。取汗即愈。)

白礬(一錢) 黃丹(八分) 胡椒(二分) 芒硝(一分)
用陳釅醋和糊。攤在手心。男左女右。側身蜷腿。手合陰處。出汗即解。勿吃冷水。如不愈

純陽救苦湯(六十八)

(治男婦陰症神效。)

生薑(一兩切片) 大黑豆(五錢炒熟)
水煮數沸。濾去薑豆。取汁服之。汗出即愈。

理中湯(六十九)

(治太陰病。自利不渴。陰寒腹痛。短氣咳嗽。霍亂嘔吐。飲食難化。胸膈噎塞。或疾瘴氣瘟疫。中氣虛損。久不能愈。或中虛生痰等症。)

黨參(五錢桂圓七枚煎汁煮乾) 白朮(三錢炒) 乾薑(八分炒) 炙甘草(一錢)
白水煎溫服。如前症輕者。分兩可酌減半。

風火雙解散(七十)

(治頭風兩太陽疼。)

川芎 白芷 熟石膏(各等分為末)
每服三錢。熱茶調下。食遠服。

探吐飲(七十一)

(治乾霍亂。手足溫者。入口即吐。氣絕複通。)

炒鹽一撮。和童便溫服。

開鬱散(七十二)

(治驚痰瘀血。流滯心竅。及憂郁氣結。致成失心癲癇諸症。)

真鬱金(三錢) 生明礬(一錢五分)
為末。青竹葉湯調服。蓋鬱金入心去血。明礬能化頑痰也。

開元固氣丸(七十三)

(治各種疝氣。)

西黨參 上綿 (炙) 焦白朮 川楝肉(鹽酒炒) 蛀青皮 當歸身(各四兩酒炒) 小茴香(熟地(五
各取末。煉蜜為丸。淡酒下。每服四錢。

一方。疝初起。寒熱疼痛如欲成囊癰者。用新鮮地骨皮(即枸杞子根)生薑各四兩。共 搗如泥

辟寒煎(七十四)

(治寒疝。攻心急痛。)

木香(一錢) 青皮 香附 蒼朮 黑丑(取頭末) 元胡索(各二錢) 大茴香(七分) 良薑(陳酒二杯。煎至一杯。空心溫服。立止。

一方。用川楝子取肉。炒為末。每服三錢。空心陳酒調服。

游山散(七十五)

(治心脾痛。)

草果 元胡索 五靈脂 沒藥
上各等分為末。每服三錢。溫酒調下。

一方治卒然心痛。牙關緊閉欲絕。用老蔥白五根。搗汁。送入咽中。再灌麻油四兩。但得下咽即蘇。如系蟲痛。上 白點為驗。照用掃蟲煎(方見後八十)化蟲散(方見後八十一)等方自愈

和胃飲(七十六)

(治胃氣痛。)

淡吳萸(四分) 川連 乾薑(各二分) 橘皮 當歸 白芍(各一錢) 桂枝(同白芍炒)炙草
白水煎服。凡胃痛虛寒者多。實熱者少。虛寒者。口多清涎。得熱飲。痛可稍緩。實熱者。

實熱者易解。梔子清肝散(方見後七十七)主之。或加味逍遙散。(方見前二十六)一帖可愈。虛寒者難治。暫愈複發。以是方與補中湯。(方見前十)間進之。加服六味桂附丸。(方見前八)斯可漸愈。其有寒而實者。肢冷面白氣促。勺飲下咽即吐。方內去黨參。加法製半夏三錢。溫飲而

梔子清肝散(七十七)

(治胃痛由於實熱者。)

柴胡(六分) 山梔子(炒黑) 黃芩(炒) 廣皮(各七分) 甘草(三分) 白芍(一錢醋炒)
引薑汁一大匙沖服。

清金下痰丸(七十八)

(治風疾癇疾。)

白礬(一兩) 陳松蘿茶(五錢)
為末。蜜丸。如桐子大。一歲十丸。大人五十丸。茶湯下。久服痰自大便出。即愈。

桐丸(七十九)

(治男女感受風濕。或嗜飲冒風。內濕外邪。傳於四肢。脈胳壅塞不舒。以致疼痛。不能步履。或兩手牽絆。不能仰舉。凡辛勞之人。常患此症。狀似風癱。服全愈。或單用臭梧桐二錢煎湯飲。以酒過之。連服十劑。其痛即瘥。或煎湯洗手足

草(八兩炒磨末) 地梧桐(俗名臭梧桐不論花葉梗子俱可用取切碎晒乾炒磨末一斤)
上二味和勻。煉蜜丸。梧桐子大。開水下。四錢。忌食豬肝羊血番菇等物。

掃蟲煎(八十)

(治諸蟲上攻。胸腹作痛。凡驗蟲症。視其目無精光。面色灰白。肌膚消瘦。頰時火胸脅作痛。肚腹攪脹。飲食易餓。餓時痛甚。得食稍止。唇焦舌燥。上 有白點者。真也。照方投二三劑。取吐下而愈。)

吳茱萸 青皮 小茴香(各一錢炒) 檳榔 烏藥(各一錢五分) 細榧肉(三錢敲碎)烏梅(上將前八味。用白水煎。去渣。隨入後二味。再煎三四沸。攪勻。徐徐服之。如惡心作吐

化蟲散(八十一)

(治症同前。)

雷丸(八分) 檳榔 鶴虱(各一錢) 使君子(一錢五分) 輕粉(四分)
上為末。分二服。晚刻以精豬肉一兩。切片。用皂角泡湯浸一宿。至五更慢火炙透。蘸香油

消痞簡易方(八十二)

(專治痞疾。)

荸薺(一百個) 花頭海蜇(三斤)
各洗淨。入沙鍋內。同水煮一日。冬天一夜。單食荸薺自消。

厭紅溫胃飲(八十三)

(治一切血症。凡傷酒食飽。低頭掬損。吐血不止。甚至妄行。口鼻俱出。但聲未失者悉效。並治鼻血。舌上及齒縫出血。用吹糝即止。)

百草霜(二錢)
研細。糯米湯調下。

清涼散(八十四)

(治舌上出血。)

蒲黃灰 槐花末
各等分。研細乾糝舌上。加用鮮生地五錢搗汁。白湯沖服。

惜紅飲(八十五)

(治鼻血不止。)

陳京墨(酒磨汁)

外用五味子四分。麥冬一錢。煎湯和服可止。

一方。用新白芨一薄片。貼眉心即止。重者換貼一次。

一方。用血餘燒灰存性為末。吹入立止。

小便秘(八十六)

(是症多由感冒傷寒。瘧痢變症。其冷熱可以蔥熨法試之。冷秘。蔥熨即通。熱秘。通旋秘。)

柴胡(六分) 木通(五分) 茯苓(一錢) 甘草(四分)
冷秘加熟附子三分。熱秘加黃芩知母車前各五分。急流水煎服。

一方。治冷秘。蔥白切炒熱。包帛內。慢揉臍下。即通。

一方。治熱秘。萵苣菜搗爛。貼臍上立通。

清溲飲(八十七)

(治小便血。)

荷葉蒂(七枚)
燒灰。酒調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