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索引

卷之二 雜症

中風論

竊嘗怪凡病皆以所感名之。惟中風則以其象名之。遂啟後人之惑也。試觀夫中風者。恆於密室中。行住坐臥之頃。卒然仆倒。或痰涎上湧。昏不知人。或肢體痿廢。足不任身。或手足癱瘓。身半不遂。或口眼 僻。筋脈牽引。斯時未嘗有風。而何從中之。即令虛邪賊風偶犯。亦不過現六經之症。侵冒肌膚已耳。何至昏倒不省。若斯之甚也。然則中風究何從而名焉。蓋人身譬猶樹也。人之四肢。猶樹之枝干也。人之七情五志。猶天之疾風豪雨也。人之飢飽勞逸。猶樹之日剝月削也。人之憂愁思慮。猶樹之蠹蛀侵蝕也。人之恣欲不節。猶樹之斧斤砍伐也。假令一樹也。而剝之削之。侵之蝕之砍之伐之。即不待夫疾風豪雨。而罔不傾仆矣。偶遇大風拔木。而咎之於風可乎。人之中風。不猶是乎。河間謂五志過極。言其因也。東垣謂本氣自病。言其本也。丹溪謂濕熱生痰。言其標也。而究其根,則在於腎元不足所致。蓋腎元無虧。五志過極。即顯五志之証。元氣不足。即顯虛損之証。濕熱生痰。即顯痰熱之証。惟根本既虧。而五志乘之。勞役乘之。痰熱乘之。而卒然仆倒。遂莫之支爾。斯時也。逐其痰。痰愈熾。降其氣。氣愈逆。惟牙關緊閉者。暫用稀涎散開之。究無當於實際。立齋用三生飲投人參一兩。驅駕其邪而補助真氣。真斬關奪門之將也。河間立地黃飲子。治舌喑不言。足痿不行。專固其本。已頂門下一針矣。余每臨斯症。細求其故。未有不從心腎不交而得。蓋心不下交於腎,則用歸脾湯養育心神為主。而以八味丸為佐。腎不上交於心,則用地黃飲子補益真陰為主。而以獨參湯為佐。又必令病患卻七情。絕幃幕。輕者可複。重者可延。繼以歲月。鮮不安痊。若以風藥痰藥間之。舍本求末。安望其能生哉。

按中風肥人多見之。而瘦者間有。然肥人多氣虛。氣虛則生痰。苟根本不實。猶樹之扶疏而中空,則易於倒仆矣。治之須大進參朮。佐以痰藥。后補其腎可也。瘦人多血虛。血虛則有火。苟憂愁太過。猶樹之枝枯而葉萎,則無以滋養矣。治之須培益真陰。佐以開鬱。后補其氣可也。蓋脾肺腎肝。既有陰陽氣血之殊。自應分酌而治。矧心為神機開發之本。胃是穀氣充大之標。苟心思不遂,則飲食少用。而無以益其血脈。胃氣不充,則五臟少資。而無以灌其百骸,則是心與胃。又所宜講求者也。噫。中風一症。大率膏粱者多出於逸樂,則宜固其腎肝。蓋腎主閉藏而肝主疏泄也。藜藿者每見於縈愁,則宜助其心脾。蓋心主憂而脾主思慮也。此孰非醫者之權衡。所當潛心而體會哉。不然一遇此症。不求其因。識淺技窮。輒進牛黃丸。幾曾見有用之而得生者。不大可悟也

  • 夫中風五絕之症。如口開眼合。手撒遺尿。聲如 睡者不治。治之無益。
  • 中風 僻癱瘓。分左右之道路。而大補氣血。佐以舒筋豁痰。十補勿一瀉之。
  • 中風痱痿不用。宜八味十補還少等丹丸選用。佐以補中六君歸脾等湯調之。慎勿誤治。以夭人命。
  • 中氣中寒中暑中食。分別以治。不可誤認作中風一例而看。

    稀涎散

    江子仁(六粒每粒分作兩半) 牙皂(三錢細切) 明礬(一兩)
    先將礬熔開。入二味攪勻。待礬枯為末。每用三分。

    三生飲

    生南星(一兩) 生川烏(半兩去皮) 生附子(半兩去皮) 木香(二錢)
    每用共一兩。加人參一兩。水煎。

    地黃飲子

    懷熟地 巴戟(去心) 山茱萸(去核) 肉蓯蓉(酒淨) 附子(製) 石菖蒲 五味子(杵) 茯苓 麥門冬(去心) 遠志肉(去心甘草湯淨) 石斛(鹽水焙) 紫肉桂
    各等分。每服五錢。入薄荷少許。薑棗水煎。

    虛損論

    虛損之症。越人言之詳矣。然有驟而損者。有漸而損者。驟而損者。如大勞大病脫氣脫血之診。其勢疾暴可畏。然苟察陰陽偏勝而調之。往往易於見功。此無他。形體雖壞。而臟真未竭也。漸而損者。如勞役所傷陰虛火動之候。其始若不經意。其繼猶或強持。日積月累。漸至於深入而不可救。此無他。臟真先虧。而形體徐壞也。夫然,則虛損之要。莫有過於陰陽。而治之者。有五失焉。方其始也。陽虛則惡寒。陰虛則發熱。醫者見其寒。輒思解之。見其熱。輒思清之一失也。其繼也。陽虛宜補陽。而反滋陰。陰虛宜滋陰。而反補陽,則陰陽愈乖。二失也。且陽虛有火,則甘溫之中。不宜燥熱。陽虛無火,則甘溫之中。不宜涼潤。陰虛有火,則壯水之中。勿雜燥味。陰虛無火,則益火之中。切禁苦寒。治者不守大法。三失也。又有陽先病。而溫之大過。陰後病者。陰先病而涼之太過。陽後病者。治者不知變計。四失也。況陽虛則陰無所統。病在陰而仍宜治其陽。陰虛則陽無所附。病在陽。而仍宜治其陰。治者不窺原本。五失也。此其間緩急進退之法。非可執一。宜深思而熟計之。不致變生而易轍。斯善爾。故治損之法。惟越人為最精。其曰損其肺者益其氣。即勞役所傷。而用補中益氣之類也。損其心者。調其榮衛。即思慮過度。而用濟生歸脾之類也。損其脾者。調其飲食。適其寒溫。即飲食失節。而用四君六君人參理中之類也。損其肝者。緩其中。即七情怫郁。而用加味逍遙之類也。損其腎者益其精。即真陰失守。而用六味八味之類也。矧腎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五臟盛。乃能瀉脾運水穀之精而日生之。以灌於臟腑可見先天之精。早已易竭。後天之精。生之實難而不知節者又妄用而不恤。於是精不能生氣。氣不能生神。而骨痿色悴。勞瘵之形成矣。雖有扁倉。能不卻走哉。

    按虛損之症。未有不見於咳嗽。而咳嗽之因,則有多端。如形寒飲冷則傷肺。此時而即解之易易也。然有忽視而任之者,則邪內伏而正反虛有重視而屢發者,則氣益虛而嗽彌甚。於焉津液內亡。肺氣不能自固。而腎絕生化之源。更加之以不謹。而子母兩虧。陰益亡而竭矣。陰竭則火動。火動則金愈傷。燎原而不可遏。求其不為怯也難矣。於是療之者。始議降火。議清金。不知苦寒又壞胃。胃傷則脾亦傷。更絕其肺之母而死亡迫矣。故善治者。肺虛則補其氣。兼補其脾。使土得以生金。肺有火。則補其腎。使子不盜母之氣。而水足製火。火衰,則補其火。使不致金寒水冷而上泛為痰。仲景謂陰虛咳嗽者。用腎氣丸補而逐之。東垣謂脾虛生痰者。六君子補中益氣培而養之。如憂慮而傷心脾。歸脾湯主之。郁怒而傷肝脾。加味逍遙歸脾主之。氣血兩虛。八珍人參養榮湯主之。此皆治咳嗽之大法。亙古而不可易者也。奈何世之醫者。一見咳嗽。不求其因。罔顧其本。嗽家藥品。搜括無遺。發散不效。繼之消痰。消痰不效。繼之降氣。降氣不效。繼之清火。清火不效。待斃而已。不亦重可哀哉。

    血症

    凡症之可畏者。莫甚於失血。使不急有以止之,則危亡隨焉。然止之而不得止。或屢止而屢發者何故。良由世之治者。執火載血上。錯經妄行之說。不求陰陽原委。漫以寒涼投之。設在火症。偶爾獲效。危亡者接踵矣。褚齊賢有服寒涼百不一生之嘆。豈過甚哉。竊念人之一身。內而臟腑。外而皮膚。而血潛行於中。豈容有發越也哉。惟傷於肺,則血縷帶於痰中。傷於脾。則血散漫於痰涎。傷於肝,則血凝結而紫黑。傷於腎,則血隨咳唾而出。傷於心與腎,則血暴吐而成盂。其間臟腑。雖有氣血多少之別。斷未有真陰足而妄動者。亦未有元氣充而不攝者。每見失血之人。非有大損於臟腑。則血不易以至。一至焉,則症不易以複。從可識矣。端賴求其原而療之。或補其陽。以固脾肺之氣。如面色黃白。而脈虛大空軟者是也。或補其陰。以固腎肝之氣。如面赤口乾。而脈虛細弦數者是也。然補陽無論矣。而補陰之中。又有火衰者。其症面青白而脈遲弱。或服寒涼而脈反鼓指者。皆當以導火歸元。如八味丸以消陰翳是也。不見立齋治張東谷。遇勞則吐血一二口。用補中益氣湯。加門冬五味山藥熟地茯神遠志。非補脾肺乎。丹溪每用炮薑止血。繆仲仁用四君六君加木香。謂古人治血多以胃藥收功。非補中焦乎。養葵謂心主血。脾裹血。肝藏血。歸脾湯。三臟之藥畢具。用之鮮不神效。非補心脾乎。余治一友。汪子軼干。應鄉試過勞。及歸。吐血。屢發屢止。遍服補陰藥。逾年不效。余見之面色白。脈虛數無力。體中未嘗畏熱。余曰此不特脾肺虛而命門之火亦衰。遂用歸脾東加炮薑五味倍人參。而血勢少衰。偶加門冬,則又如故。繼以八味丸無間服之。血遂止。若八味少弛,則血又複。以後連獲二子。應試如初。非補命門乎。乃知有形之血。固於無形之氣。無形之氣。資於命門之火。所謂精足則氣旺。氣旺則神生。神者血之華也。不信然哉。及觀古人治脫血。必用大劑獨參湯以挽之。豈血未至於脫。而反不可用人參乎。此亦余之所不解矣。故余治失血症。上必顧其脾肺。下必滋其腎元。切禁苦寒以伐之。庶幾無愧於前哲。而不遺人夭枉也。

    按上治五臟法也。胃多氣多血。暴吐成碗成盂。當火熾方盛時。必用四生丸。生地涼血。荷葉柏葉破血。假艾葉辛溫濟之,則血不複滯而歸經矣。胸中氣塞。血成紫塊者。此必血菀於上。宜桃仁枳殼陳皮香附之屬。破而降之,則氣平而血止矣。小便尿血。心移熱於小腸。清心蓮子加柏葉牛膝小薊主之。大便下血。元氣下陷。補中益氣加槐花槐角地榆主之。審其虛實而施治可也。至鼻衄。血沖清道。四生丸為最妙。虛則生脈散加黃 芍藥以攝之。牙宣出血。六味丸加骨碎補。虛寒者。八味丸加骨碎補。生脈散亦效。此又豈法之所拘哉。
    生地丹皮湯 治脈數內熱咳嗽痰血者。
    懷生地 牡丹皮 川貝母(去心研) 麥門冬(去心)廣陳皮(各一錢) 炙甘草(三分) 沙參(一錢)(如不止加阿膠一錢蛤粉炒成珠)
    加焙扁柏葉一錢。水煎服。如吐血。去門冬加荷葉艾葉。或加藕節童便。
    當歸止血湯 治脈弦脅痛氣逆者。
    當歸(一錢) 香附(一錢便製) 生地(一錢) 白芍藥(一錢酒炒) 牡丹皮(一錢)蘇子(一錢) 炙甘草(三分) 廣陳皮(一錢)
    加焙扁柏葉一錢。水煎服。
    白芨湯 治內傷吐血。
    白芨 茜草 生地 丹皮 牛膝 廣皮 歸尾(各一錢)
    加荷葉蒂五個。水煎服。
    補方見論內

    咳嗽

    咳嗽。微疾也。連綿不已,則又痼疾也。夫豈容渺視哉。然咳則有聲無痰。虛怯者恆見之。或時咳一聲。或連咳二三聲。日以為常。初不經意。而 羸已成矣。蓋肺出氣。腎納氣。升降往來。舒徐不迫。惟縱欲以竭之。以耗散之。而真氣餒。於是假咳而上達。豈可久之道哉。嗽則有聲有痰。其因多端。外則六淫。內則七情。咸足以致之。經謂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而肺為之總司。然六淫之中。風寒尤易犯。以肺主皮毛。而開竅於鼻。形寒飲冷則傷之。留而不去。為寒為熱。變遷不一。須審其風則解之。寒則散之。中病即止。若過於解散,則腠理疏而邪複襲。愈襲愈解。愈解愈襲。脾肺虛而元氣憊。反變成他症而難療矣。況乎暑濕七情等因。又當隨感而施治者哉。竊思痰者。身之液也。外充皮膚。內滋臟腑。氣為之化。血為之輔。相為灌溉而不可竭者。若久嗽不已,則腑腑精華。肌肉血脈。俱為耗引。消竭於痰。比之脫氣脫血。何多遜焉。獨不觀久嗽者。始而色瘁。繼而肉消。繼而骨痿。皆津液不能敷布乃至此。夫豈容渺視哉。故療之者。乾咳。用地黃丸峻補其腎。兼進人參以滋化源。痰嗽。風則解以辛涼。寒則散以辛溫。暑則清之。濕則燥之。燥火則潤之。七情則隨所因而調之。而總以扶脾保肺為首務。幸毋沾沾於逐痰也。

    按痰又有酒濕而生者。六君子加葛粉澤瀉之類。有食積而生者。枳朮加半夏曲陳皮甘草之類。有痰火而生者。二陳加栝蔞山梔黃芩之類。有肺燥而生者。二冬加貝母栝蔞百合之類。有氣逆而生者。二陳加蘇子桑皮杜仲之類。此皆治標之治法。隨症以投。第不可過甚耳。

    嘔吐

    凡病皆有虛實寒熱。而嘔吐為尤甚。良由治之者。喜溫暖而利攻伐。熱者熱之無遺。火症臨之愈劇。攻者攻之殆盡。胃氣因而轉傷。於是有嘔之不止。而吐之勿絕。其不至危殆者幾希。蓋緣寒與實易辨。而虛與熱易淆也。寒與實者。或內傷生冷。或客寒犯胃。或醉飽無度。或飲食失節。脈必沉緊弦滑。而中焦脹滿不安。不有以溫之,則寒不除。不有以攻之,則滯不化。宜乎藿香平胃之屬。奏績易易也。若夫寒鬱為熱。經曰諸逆沖上。皆屬於火。諸嘔吐酸。皆屬於熱。人咸知之。唯是不察其因。而漫以止吐藥投之。往往喜用香燥。殊不知嘔屬少陽。木中有火。火性炎上。肋之彌熾。甚至嘔綠水或如菜葉者,則膽中之汁也。使不急與梔連降之,則嘔逆何時而止耶。每見驚傷膽者。其病善嘔。先哲立溫膽湯。獨入竹茹。降氣降火。意可識矣。況乎胃屬土。畏木者也。木邪凌土。胃氣必傷。水穀不納。胃中之津液。竭盡無余。而下焦之氣。逆而上攻。比比胸膈痞塞。有似乎實。醫者從而伐之,則一線之氣立斷矣。故凡遇久吐傷胃,則必於清火中加人參以扶胃氣。然後徐進米飲。方能納也。嘗見古人治虛寒吐逆。用熱藥恐其捍格。反入黃連童便為向導。下安陰分。矧在熱症。而反以火濟火乎。雖其間聲物俱出謂之吐。有聲無物謂之嘔。聲濁惡而長謂之噦。或七情之拂郁。或六氣之交乘。或水土之不和。或關格之不利。種種懸殊。療非一致。然苟能於虛實寒熱體勘精切。亦可無遺蘊矣。

    治驗

    一女子積勞後。忽發寒熱。嘔吐不止。三日夜罔間。凡用藿香二陳伏龍肝之類。皆不效。嘔至如菜葉青汁。形神俱疲。余急進山梔人參神曲茯苓一劑。其嘔漸止。後以人參調理而痊。

    一女子因驚后。胃脘作疼。嘔逆不止。亦越三日矣。胸中時叫飢。但不能納谷味耳。且神昏譫妄。面見 疹。及余按其脈則弦。而重取則空。弦者。驚傷膽之脈也。空者。胃氣虛之診也。 疹者。火炎上之象也。余以遠志茯神棗仁安神養胃。木香陳皮止痛平氣。山梔童便降火。稍入柴胡引經。倍用鉤藤止驚。一劑嘔止 退。神安思食。再劑而愈。

    二陳湯

    半夏 茯苓 廣皮(各一錢) 甘草(三分)
    薑三片。水煎。如脈數煩熱嘔酸。加黃芩山梔鉤藤。甚則入黃連。如停滯。
    加濃朴萊菔子枳實。如畏寒。加藿香木香。如因驚。加竹茹。如中氣虛。加人參石斛。虛寒入炮薑熟附。

    瘧疾

    瘧之為言虐也。有如凌虐者然。故云瘧也。當其寒,則戰栗鼓頷。湯火不能溫。及其熱,則煩冤少氣。冰水不能寒。此無他。陰陽相並。邪正交爭也。並之陰則寒。並之陽則熱。正虛則怯。邪盛則肆。一身之內。有不聽令而任其摧殘者乎。然則何經主之。何藥製之。曰仲景傷寒少陽一經。寒熱往來。用小柴胡湯。可假之治也。方中柴芩除表裡之熱。姜半除表裡之寒。參甘大棗和陰陽而扶正氣。非瘧之的方乎。余擴而充之。寒多熱少,則入藿香。寒少熱多,則入知母。獨寒不熱,則去黃芩。獨熱不寒,則去半夏。氣虛則加苓朮。血虛則加歸芍。即此方而出入之。鮮不應手取效。以是知瘧之主少陽也明矣。其作有早晏。何也?經曰:衛氣一日夜。大會於風府。明日日下一節。故其作也晏。此客於脊膂。凡二十五日。下至 骨。二十六日。其氣上行。九日出於缺盆之中。故作日益早。邪在陽分輕。陰分重。引出於陽分則散。其有日作間日作何也?經曰:邪入之淺則日作。入之深則間作。有三日作者。邪愈甚而正益衰也。有一日三四作。十數作。又何也?此不可作瘧論。而亦未始不可以瘧推之也。陽虛則寒。陰虛則熱。陰陽虛則寒熱交作。非大補氣血,則寒熱不止也。然經又言太陽之瘧。腰痛頭重。寒從背起。少陽之瘧。寒不甚。熱不甚。心惕惕然。汗出。陽明之瘧。先寒洒淅。久乃熱。熱去汗出。喜見日火光。太陰之瘧。好太息。不嗜食。多寒熱。汗出。善嘔。少陰之瘧。嘔吐。熱多。欲閉牖而處。其病難已。厥陰之瘧。少腹滿。如癃。數便。意恐懼,則是六經又各有治法也。雖然。瘧之發也。如火之熱。如風雨不可當。此時而欲止之。良工不能。必從未發時。陰未並陽。陽未並陰。因而調之。真氣乃安。邪氣乃出。此露薑飲所由設。可推而通之也。至於邪未盡。早截之。變必作。豈若調其陰陽之為愈乎。立齋治瘧發不止。用人參一兩。生薑五錢。未發前服之。瘧可立止則養正除邪勝著也。豈能為瘧困哉。

    按瘧有雲是脾疾。長夏暑熱所傷。至秋新涼束之。瘧乃作。故其發也有候。而一以理脾為主。平胃散六君子補中益氣。審虛實而施之可也。不知脾畏木者也。柴胡非疏肝乎。脾喜甘者也。人參甘草非補中州乎。脾惡濕者也。半夏非燥濕乎。脾畏熱者也。黃芩非清熱乎。使果因風與食。則疏之消之。寒與熱,則溫之清之。虛則補之。下陷則提之。學人神而明焉。又安得膠柱鼓瑟為也。

    治驗

    一儒者季秋發瘧。凡解表疏利之藥。遍嘗勿效。至四旬後。肢體俱冷。其汗如雨。猶是覆密不敢見風。此余診之。六脈皆弱。連進歸脾湯。大倍參 。加熟附子五分。數劑而痊。繼以六君調理月餘。

    一女子瘧疾。煩熱嘔吐。口乾飲水。獨熱不寒。有與和解不效。余診之。脈數且疾。此癉瘧也。得之肺素有熱。用門冬知母黃芩山梔花粉濃朴陳皮甘草。一劑而減。二劑而愈。

    一人年五旬餘。患痢半月。痢止瘧作。發則昏憒不支。余診之。脈空大無力。以補中益氣湯。倍人參加半夏。二劑而愈。小柴胡湯

    柴胡(二錢) 黃芩 人參 半夏(各一錢) 甘草(五分)
    薑棗水煎。如口渴。加葛粉一錢。如右關有力。胸膈不寬。加濃朴萊菔子各一錢。煩渴。去半夏。脈不數。去黃芩。如氣虛。同四君子或補中益氣用。如陰虛,則以六味湯繼之。

    痢疾論

    大凡治瘧之法。宜先緩而後急。治痢之法。宜先急而後緩。何哉。瘧之始發也。其勢猛悍。而遽欲以止之,則邪不伏而反熾。使及其既衰。即須急以培焉。除邪養正。乃不至於遷延。所謂避其來銳。擊其惰歸。此一法也。痢之始作也。其來彌漫。而不急以奪之,則浸淫而潰決。即當其少緩。尤須有以調焉。邪盡氣和。庶不成乎休息。所謂及鋒而用。善刀而藏。此又一法也。蓋痢古稱滯下。又名腸 。分明指濕熱傷手太陽小腸。手陽明大陽。蘊釀而成。丙火自焚。庚金受囚。化物傳道之令俱廢。膿血稠粘。後重逼迫。滯而不舒也。仲景用大黃湯滌之。取其滋潤輕快。一洗而空。誠妙法也。特恐元氣有不勝耳。河間芍藥湯。用芩連清火。歸芍調血。木香檳榔。理氣止痛。甘草和中。或加肉桂為引。所云調血則便血自愈。理氣則後重自除。無論赤白。皆當遵此為法。若夫虛寒一症。腹痛頻迸。下積純白。或時兼赤。滑而不禁。脈微弱而畏寒,則人參附子理中湯。必不可少。至於久痢。元氣衰憊。下痢不止。肢體浮腫。脈來虛微。補中益氣。倍參加桂附肉果粟殼。又豈容須臾緩哉。更有下多亡陰。大腸不行收令。虛坐弩責,則於升提中。兼以滋陰為主。迨食積宜消。感寒宜發。暑濕宜清。又在臨症變通。難以執一見也。

    治驗

    一徐太夫人六旬患痢。噤口不食。服開胃等藥轉劇。六脈虛數。余以人參二錢。黃連一錢。連進四五次。遂能食而痢止。

    一人年五旬。向有冷積痛。一日患痢。初起便滑。下積純白。診其脈微細。余即以人參理中湯。連進而愈。此不可以常格拘也。

    一儒者場後患痢。醫與解表消導清熱罔效。余切其脈軟弱。兩尺倍甚。以八味湯四劑漸減。後以人參調理。

    蓋痢未有不傷腎。況年少不禁者乎。

    芍藥湯

    芍藥(一錢半) 當歸 黃連 黃芩(各八分) 炙甘草(三分) 檳榔(一錢) 木香(五分)
    水煎服。痛不止或加桂五分。痢不減漸加大黃。
    真人養臟湯 治虛寒痢疾。久而不愈。

    人參(三錢) 白朮(一錢半,土炒) 當歸(一錢) 白芍藥(一錢半) 木香(八分) 炙甘草(三分) 肉桂(八分) 肉果(面裹煨) 粟殼(醋炙) 訶子肉(面煨各一錢)
    水煎服。

    濃朴湯 治飲食停滯下積者。

    濃朴(一錢薑製) 枳實(一錢麩炒) 萊菔子(一錢焙研) 木香(五分) 黃芩(一錢) 廣皮(一錢) 山楂(一錢半) 豆豉(一錢) 炙甘草(三分) 柴胡(七分) 檳榔(一錢)
    加砂仁末七分。薑一片。水煎。

    泄瀉論

    泄瀉之因多端。而要以脾胃為本。脾胃者土也。處於中州。澆灌四旁。清濁以分。水穀以別。皆藉此健運之能。而升降開闔。由之布化。尚何瀝瀉之虞哉。惟中氣稍弛。風勝則飧瀉而完穀不化。寒勝則洞瀉而澄澈清冷。濕勝則濡瀉而糟粕不實。熱勝則火瀉而暴注下迫。更有食積痰飲,則腹中或痛或不痛。反得瀉而減也。大瘕瀉,則腹中有瘕。時作時止也。腎瀉,則每於子後發。余時則安也。蓋土旺則能製水。水旺亦足凌土。濕鬱則能成熱。熱鬱亦足助濕。濁氣則能侵上。清氣亦足陷下。故治瀉之法。不可一端而竟。扶脾正也。而有時乎平胃。分利常也。而有時乎升提。溫補當也。而有時乎清熱。況於食積宜消。痰積宜降。瘕聚宜調。腎虛宜補。且有面色黃白。似乎脾虛。而補之不效者。以濕熱之未清也。亦有久瀉不止。習以為恆。而止之反劇者。亦積熱之不解也。苟執脾土喜溫惡寒。喜燥惡濕之說。而概以溫熱行之。知常而不知變。知經而不知權。使遇中虛且寒者。誠然得矣。倘或蘊隆不解。不且益其邪而成痼疾也哉。至於治瀉九法。士材言之詳矣。余不及贅。

    胃苓湯

    蒼朮(米泔製) 濃朴(薑製) 陳皮(各一錢) 甘草(三分炙) 白朮(八分土炒)茯苓 澤瀉(各一錢) 肉桂(三分) 豬苓(一錢)
    加薑棗水煎。或分用合用皆可。

    薷苓湯 治暑瀉。

    香薷 黃連(薑汁炒) 濃朴(薑製) 扁豆(炒) 豬苓 澤瀉 白朮(土炒) 茯苓(各一錢) 甘草(三分)
    薑三片水煎。

    四神丸 治脾腎兩虛。飲食不思。子後泄瀉。

    肉果(面煨二兩) 補骨脂(胡桃製四兩) 五味子(二兩) 吳茱萸(浸炒一兩)
    為末。生薑八兩。紅棗百枚。煮熟丸。

    霍亂論

    霍亂之候。其來暴疾。腹中絞痛。擾亂不寧。自吐瀉交作。有吐而不瀉。瀉而不吐。有不得吐。又不得瀉,則邪有上下淺深之分。而總以得吐為愈。邪有入必有出。鹽湯探吐。上妙法門。然後調其胃氣可也。蓋霍亂每傷於胃。雖風寒暑濕。四氣相乘。而中必先虛。故邪入焉。至飲食失和。穢邪觸感者尤多。胃氣一傷。清濁相干。邪不去則正不安。所以攻邪尤要於扶正也。即至肢冷脈伏。轉筋聲啞。亦必驅邪至盡。蓋邪去則正安。非比他症養正而邪自除也。及大吐瀉後。元氣既乏。手足厥冷。脈微欲脫者。參附理中湯。仍為吃緊。若早投之,則邪反固而難愈矣。所以當其發時。不可用米飲。先哲諄諄戒之。豈無謂哉。觀於乾霍亂。上不得吐。下不得瀉。亦因邪不能出。所以為甚。治者愈可思其故矣。

    治驗

    一男子恣飲梅水。吐瀉無度。手足厥逆。面色慘晦。聲音不出。而脈沉伏。小水點滴不通。服藥入口即吐。醫告技窮。余熟思半日。忽悟及梅者果屬也。其味酸主收。故小便癃閉。因思果得麝則敗。酒得麝則壞二語。且麝性香竄走竅。乃取麝半入臍中。半入鼻孔。病者即以手拂其鼻。曰此何物也。少頃小水大下二三行。忽如醉而醒。夢而覺。越日索粥漸安。

    一女子大吐瀉後。四肢厥逆。六脈俱無。頭面帶陽。而反紅赤。凡藥入口即吐。余曰。此陰盛格陽。以仲景通脈四逆湯連劑。脈出肢暖始愈。

    藿香湯 治霍亂吐利交作。

    藿香 紫濃朴(薑製) 茯苓 木瓜 車前子(焙研二錢) 澤瀉 枳殼 廣皮 葛根(各一錢)
    加生薑三片。有食。加砂仁末一錢。煩渴。去藿香。加紫蘇一錢。面食。入萊菔一錢。著氣。入青皮七分。木香三分。切戒米飲。直待痛止覺飢。方可與之。

    膈噎論

    膈噎之症。內經止有三陽結謂之膈一句。子和從而釋之。謂三陽者。大小腸膀胱也。結則二陰不利。津液不行。故逆反而上。其言病機則得矣。而三陽所以致結之故,則未始推及。至張雞峰雲是神思間病。惟內觀靜養。可以卻之。斯乃切中病情。蓋此恙多由憂愁思慮。傷於心脾。血液不生。日漸煎熬。肝火彌熾。腎水益枯。五臟之陰既竭。六腑之陽安得獨足。於是願在上而為噎。願在下而為膈。譬之江河阻塞。而餉道不通。有仰食不獲而待命矣。此時而浚其流。不若疏其源。然後水從天際而下。飛FS 立送。複循故道也。故患膈噎者。欲噓既願之血液而複生之。莫若屏七情。絕嗜好。遠幃幕。心似已灰木。身如不系舟。奴枯禪老寂。而後靜能勝動。水升火降。津液漸行。庶出約有常。長享天命。誰謂治膈之大丹。不取諸身而足哉。捨此而欲他求。惟有養血生津。開鬱理氣。佐以降火。或一法也。李絳兵部手集。用人參三兩取汁。入粟米雞子白薤白。煮粥與啖。取其潤滑而通陽明。最稱神效。至王太仆以食剎即出。食入反出。分有火無火之別。尤當參而調之。畢竟此疾多得於憂患之人。而安逸者未嘗有,則知藥石之不勝病也。夏審矣。

    地髓煎 治血枯便燥結。

    生地黃(一斤) 鹿角膠(二兩四錢) 生薑(八錢絞汁) 白蜜(二合) 酒(四合) 紫蘇子(四錢酒研)
    文武火煮地黃成膏。去滓。即以酒研蘇子入煎。一二十沸下膠。膠化。下薑汁蜜再煎。候稠。瓦器盛之。酒化下。

    大半夏湯 治胃反嘔吐痰盛者。

    半夏(五錢) 人參(三錢) 白蜜(二錢)
    水二鐘。和蜜揚之百遍。煎服。

    和胃湯

    人參(一錢半) 黃連(六分土炒) 當歸(一錢) 黃芩(七分土炒) 白芍藥(一錢酒炒)茯神(一錢) 石菖蒲(五分) 神曲(七分) 半夏(七分) 枳實(麩炒四分) 紅花(三分) 蘇子(一錢五分)
    用陳壁土研細。攪入長流水。澄清煎藥。入薑汁白蜜少許。童便一二匙和服。

    腫脹論

    經曰:諸氣 郁。皆屬於肺。諸濕腫滿。昏屬於脾。又曰:諸腹脹大。敲之如鼓。皆屬於熱。蓋氣鬱則生濕。濕鬱則生熱。濕熱相搏。肺失清肅之令,則水不行而為腫。脾失健運之司,則谷不磨而為脹。甚且清陽不走上竅。濁陰不走下竅。天地閉塞。金不平木。土不製水。由是肚大。青筋。臍突。背平。足心平。五臟之陰。越出於外。六腑之陽。反擾於內。斯時而不亟瀉其陽,則陰欲入而陽拒之。陽欲出而陰閉之,則陰陽愈乖。而腫脹益甚。譬之洪水泛濫。不事疏鑿。乃欲以土實之,則愈堤防而愈泛溢。此必然之勢也。子和出。立浚川禹功等法。非不峻烈可畏。然不有蕩滌之,則水何由而行。所蓄者。何由而泄。陰陽失位者。何由而複奠厥居乎。余每見從事溫補者。一逢腫脹。輒進六君子。金匱腎氣等。豈不純正通達。卒至腫脹愈甚。迄無成功。及遇草澤醫。每以大攻大瀉藥投之。反恆奏績於俄頃。然後以參調之。以補濟之。善其後圖。乃可萬全。雖然。此為實熱者言也。若老人久病後。及腎元虧損者。病從陰而發。不從陽而入。前法又不可施。氣喘脈弱。喜溫惡寒,則金匱腎氣之用桂附。以牛膝車前為引。一則三焦為決瀆之官。水道所出。一則腎為胃關。開竅二陰。誰謂補中不帶瀉哉。學人擴而充之可也。

    一傳鼓脹方

    第一服

    黑丑(二錢半生半熟) 沉香(五分)
    共為細末。酒調送。

    第二服

    陳皮 青皮 五加皮 茯苓皮 大腹皮 萊菔子 蘇子 韭子 葶藶子 車前子(各一錢) 琥珀 沉香(各五分)黑丑(六分半生半熟) 朴硝(三分)
    共為細末。酒調送。

    第三服

    檳榔 濃朴 益智仁 木通 澤瀉 白芍藥 芫花(各一錢) 沉香 琥珀(各五分) 朴硝(三分) 黑丑(六分,半生半熟)
    共為細末。酒調送。

    舟車神 丸 去一切水濕痰飲。

    甘遂 大戟 芫花(各一兩,俱醋炒) 大黃(二兩) 黑牽牛(取頭末) 青皮 陳皮 木香 檳榔(各五錢) 輕粉(一錢)
    為末。水丸椒目大。空心服五丸。日三服。痞悶者多服反煩滿。宜初服二丸。每服加一丸。快利為度。戴人每令病者先服百餘粒。繼以浚川等藥投之。五更當下。種種病出。輕者一二度。重者五六度。方愈。藥雖峻急。為效極神。弱者當依河間漸攻進。實者從戴人治之。

    大聖浚川散

    大黃(煨) 牽牛(取頭末) 郁李仁(各一兩) 木香 芒硝(各三錢) 甘遂(五分)
    每服三錢。薑汁調下。戴人每言。導水丸必用禹功散繼之。舟車丸必用浚川散繼之。

    神芎導水丸

    黃芩(一兩) 黃連 川芎 薄荷(各五錢) 大黃(二兩) 滑石 黑丑(取頭末各四兩)
    為末。水丸。有血積者。加桂五錢。

    禹余糧丸

    蛇含石(三兩鐵銚盛燒通紅鉗取出傾入醋中候冷取出研極細) 禹余糧石(三兩)針砂(五兩淘淨炒乾用醋二鐘同余糧銚內煮乾更用銚並藥燒紅傾淨磚地上候冷研極細) 羌活 川芎 木香 茯苓 牛膝(酒浸) 桂心 白豆蔻 大茴香 蓬朮(炒) 附子(炮) 炮薑 京三棱(炒)青皮 白蒺藜(焙研去刺) 當歸(酒浸各五錢)
    共為末。入前三味拌勻。蒸餅丸如桐子大。食前白湯下三十丸。至五十丸。前三味。非甘遂芫花之比。又有各藥扶持。虛人老人。亦可服也。是忌鹽。一毫入口。發疾愈甚。服藥後。即於小便內旋去。不動臟腑。每日三服。更以溫補藥助之。

    金匱腎氣丸 治脾腎虛。腰重腳腫。小便不利。或肚腹腫脹。四肢浮腫。喘急痰盛。已成蠱症。其效如神。此症多因脾胃虛弱。治失其宜。元氣複傷而變症者。非此藥不能救。

    白茯苓(三兩) 附子(五錢製) 牛膝 桂 澤瀉 車前子 山萸肉 山藥 牡丹皮(各一兩) 熟地黃(四兩)
    上為末。和地黃加煉蜜丸。如梧子。每服三錢。空心米飲下。

    積聚論

    越人謂五臟為積。六腑為聚。積屬陰故靜。聚屬陽故動。靜則易伏。而動則易散也。然有所征驗於外謂之 。假物而成謂之瘕。痞塞不快謂之痞。藏於幽辟謂之癖。或云 主食而瘕主血。痞主氣而癖主痰。四者分而言之可。合而言之亦無不可。惟在療之者。察其臟腑之陰陽。部分之高下。氣血之多寡。新久之淺深。元氣之濃薄。或十攻而一補。或半攻而半補。或十補而勿一攻。握一定之算。然後能取決於必勝也。近時士材立國中末三法。未嘗不善。而余則尤有商焉。積聚之生也以漸。匪朝伊芳夕之故。使苟元氣充。臟腑調。分布周列。何隙可容其蹯踞。令積聚實逼處此。妨礙於升降往來。惟其萌於有漸。始尚不覺。日以益大。漸至猖狂而不可遏。斯時緩攻之邪不去。峻攻之邪亦不去。即去矣。而邪之聚者。複散而變他症。蓋攻積之藥。必由臟腑腸胃。而後達病所。其清純之氣。有不傷乎。余立一法。以攻積丸累累加用。倍入人參湯監之。貧者以白朮膏代之。必使元氣勝乎邪氣。而邪自無容留地。否則專補元氣。複其健運之常,則所積者。所聚者。將不攻而自走。又必須其人。善自珍攝。愛護生命。而後可與施此術也。苟不然者。亦終無如何矣。

    攻積丸

    人參 京三棱(醋煮) 蓬朮(醋煮) 菟絲子(酒煮) 桃仁 當歸 香附(醋煮) 黃連(土炒) 青皮(醋炒) 枳實(麩炒) 茯苓 半夏(各一兩) 炮薑(五錢) 澤瀉(七錢) 肉桂(一兩不見火)
    上為末。神曲為丸。濃煎人參湯下。每服二錢。不拘時服。

    • 肝之積曰肥氣。左脅下。如覆杯。嘔逆。脅痛。引小腹。宜扶脾抑肝。

      逍遙散

      加連製吳茱萸醋製鱉甲青皮撫芎桃仁以破其血。

    • 肺之積曰息奔。右脅下。如覆杯。氣逆。背痛。喘咳。宜人參茯苓廣皮蘇子款冬花半夏旋複花桔梗炙甘草。兼脾弱。六君子以補其母。
    • 心之積曰伏梁。起臍上。大如臂。上至心下。煩心。用人參川連遠志菖蒲茯神肉桂柏子仁丹參乾薑。
    • 脾之積曰痞氣。在胃脘。大如覆杯。痞塞。吐瀉。不為肌膚。用四君子東加麩炒枳實山楂炮薑藿香黃連蓬朮神曲麥芽。
    • 腎之積曰奔豚。棱於少腹。上至心。若豚狀。上下無時。久則骨痿少氣。宜安腎丸。地黃膏子丸。八味丸。或茯苓肉桂澤瀉苦楝子杜仲玄胡索香附茴香桃仁。

      安腎丸

      肉桂 桃仁 烏頭(各一分) 白蒺藜 巴戟 山藥 茯苓 白朮 石斛 肉蓯蓉 萆薢補骨脂(各三分)
      蜜丸。每服三錢。鹽湯下。

      地黃膏子丸

      血竭 沉香 木香 廣朮(泡) 玄胡索 人參 蛤蚧 當歸 川芎 白朮(土炒) 續斷(酒炒)川楝子(麩炒) 全蠍 茴香 柴胡 沒藥 青皮 吳茱萸 桂(以上分兩無定數隨症加減用)
      為末。地黃膏子丸。如梧子大。空心溫酒下二十丸。日加一丸至三十丸。

        痿痺

        痺之與痿。二者近似而實不同。蓋痺者從外而入。經謂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痺是也。痿者自內而出。經謂諸痿皆生於肺熱是也。痺從外入,則風寒濕之三氣。由皮膚。而筋骨。而臟腑。其留皮膚間者易已。其留連筋骨間者疼久。其入臟者殆。然風寒濕之中。又分風勝為行痺,則走注疼痛。風自火出也。濕勝為著痺,則重著而關節不利也。寒勝為痛痺,則周身疼痛無已時也。三者之邪。既以雜合而至。即以雜合治之。又云痛屬火。腫屬濕。尤須察其所勝。而散風之中。間以清火。除濕之內。間以養血。理氣之中。間以豁痰。丹溪不一其治。殆深得病情者與。雖然。此未入於五臟也。若久而不已。內舍五臟,則喘嘔上氣。尻腫脊蜷。筋急肢懈諸症見焉,則邪已侵入陰分。而非複風寒濕之可驅除也矣。經所以即繼之曰。陰氣者。靜則神藏。躁則消亡。雖不言及治法。而已明示陰氣將欲消亡。不可複躁動之。而當靜養之,則所存一線之陰氣。不幾危且殆哉。且又曰飲食自倍。腸胃乃傷。又明示患痺者須薄滋味。以飲食居處為其病本故也。若痿則不然。當其發也。非有風寒濕之三氣為患。而惟一本於肺熱。又不獨一肺熱。而心肝脾胃四臟之氣。亦皆熱而上熏於肺。肺由是葉焦而生痿 。原其由來。皆因於思想無窮。所求不得。或入房太甚。宗筋弛縱。或遠行勞役。坐臥濕地。種種侵犯。五臟之陰日耗。五臟之熱日熾。於是而為脈痿。為筋痿。為肉痿骨痿。而肺失治節之令矣。然治之獨取陽明。又何也?陽明總宗筋之會。主束骨而利機關。為五臟六腑之海。合衝脈而滲灌溪谷。又屬於帶脈。而絡於督脈。蓋陽明屬燥金喜潤。手太陰屬兌金。惡燥。明乎此則知治痿之法。以潤燥為第一義。試以天時觀之。秋令主燥,則草木黃落。地坼風勁。非假雨以潤之,則亢旱可虞。所以五臟之痿不同。未有不因精血虧損而得。非此痺症有風寒濕之雜合也。故以治痿之法治痺,則初終不同。以治痺之法治痿,則斷乎其不可。孰謂痺之與痿。可一視之哉。

        按余向患行痺。每過勞及飲酒。便肢節腫痛。屈伸不利。手臂痛。用威靈仙當歸秦艽。酒芩枳殼生地陳皮干葛茯苓甘草。足脛痛。加牛膝木瓜米仁黃柏蒼朮。投一二劑即減。以之治諸患痺者。有紅腫甚。入連翹花粉。痛甚。入羌活獨活。便閉。加桃仁紅花。出入加減。亦罔不效。至戊申初春。二人患此。痛不可忍。用前法。足能伸縮。獨手臂拳攣不開。周身大痛異常。非人撫摩。便不能安。如此者四五旬尋愈。余自二月中旬。亦構此疾。其痛倍甚。諸藥罕應。惟玄武膏瘥妥。痛至五十日。肌肉盡去。日飲粥數盞。若進人參葷菜則反劇。一友以木通湯進。服之腹中 悶。小便不利。大便反瀉。當晚昏昏默默。氣與俱脫矣。越二日。手足拘攣。有死無生。會一友原梅曹子。先數日詣余商定膏脂藥。以痛傷精血。用蓯蓉枸杞當歸生地遠志茯神棗仁石斛麥冬五味桂圓肉煎就。入玄武膏收貯。此時幸已煎成四五日矣。亟索飲之。連進三四盞。筋脈頓舒。其痛稍定。又煎三料。每日清晨飲一大盞。自後飲食倍增。閱月而起坐。又閱月而起立。又閱月而始步。肌肉方長。后進八味加蓯蓉為丸。調理半載余乃痊。此雖周痺症而以痿法治。向使不與峻補。焉能有更生之日哉。嗣後永不再發。

        虎潛丸

        龜板 黃柏(各四兩) 知母 熟地黃(各二錢) 牛膝(三兩半) 芍藥(一兩半) 鎖陽 虎骨(酥炙) 當歸(各一兩) 陳皮(七錢半) 乾薑(五錢)
        為末。洒糊丸。加附子更妙。

        蠲痺飲

        秦艽(一錢) 酒芩(一錢) 羌活(六分) 蒼朮(七分) 酒柏(一錢) 獨活(八分) 威靈仙(一錢酒炒)木瓜(一錢) 米仁(一錢) 紅花(三分) 當歸(一錢) 桃仁(七粒研) 枳殼(一錢)
        加薑三片。水煎。

        消症

        聞之一毫竅中。皆有生氣。所云生氣者,則津液也。皮毛得之以潤。肌肉得之以滑。筋骨得之以柔。血脈得之以和。其所以充周一身者。固無乎不至也。然以含而不露者為生氣。出而不反者為死氣。故東坡謂涕淚汗溺皆咸。而惟舌下廉泉則甘。故藏而不竭。以灌溉於五臟六腑,則何上中下三消之有。然從何而生。從何而發源乎。或曰腎主五液,則生之者腎也。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則發之者三焦也。而不知越人所謂腎間動氣者是。乃五臟六腑之本。十二經脈之根。呼吸之門。三焦之原。一名守邪之神。是氣之動,則上而蒸津液。肺得之而不渴。胃得之而不飢。膀胱得之而氣化。惟真火衰而真水竭,則不能上輸於肺。而肺反欲借救於水矣。不能中養於胃。而胃反欲借助於食矣。不能下調膀胱。而膀胱反欲擾動於精府矣。於是引飲無度。多食肌虛。小便如膏。皆水火之不能相濟。乃至此將至自焚而死矣。故治之者。急宜壯水之主。以鎮陽光。兼進生脈散。滋其化源。此大法也。而尤恐寒水不能上達。立齋以大料六味。內肉桂一兩。益水中之火。使之蒸動而上布。所謂地氣上為云。天氣降為雨。而後甘霖沛遍。生氣盈宇矣。又何必分肺消膈消腎消。紛紛求治為哉。總之津液者。人之所賴以生。一日而不可竭者。人亦何苦自焦自煩。百計以竭之。迨竭矣。而假資放藥餌。又不窺其原本。譬之樹之滋膏既竭。欲灌其枯萎而複生之。不亦難之難哉。

        上消麥門冬湯

        人參(一錢) 麥門冬(一錢) 葛粉(一錢) 炙甘草(三分) 五味子(九粒) 知母(一錢) 天花粉(一錢) 原蠶繭(三個)
        水煎服。

        中消黃耆湯

        黃耆(二錢) 人參(二錢) 石膏(二錢煨熱) 炙甘草(三分) 知母(一錢) 粳米(一撮)
        竹葉五片。水煎。

        下消六味湯

        懷熟地(三錢) 牡丹皮(一錢) 澤瀉(一錢) 山茱肉(一錢半) 山藥(一錢半) 茯苓(一錢) 牛膝(一錢半) 車前子(一錢半)
        水煎。火衰加肉桂五味。

        喘論

        嘗慨天地人。三才也。天地一日夜。凡二息,則亙古不弊。人一日夜。凡一萬三千五百息,則度百歲乃去。何若是之相懸哉。蓋天地之氣合。而人之氣分。天地之於人。又未始須臾而離。彼春之溫。為夏之熱。彼秋之忿。為冬之怒。人在氣交中。一呼則以天之氣而接人之氣。一吸則以人之氣而接天之氣。所謂天食人以五氣是也。況呼出心與肺。在上為陽。吸入腎與肝。在下為陰。脾居中州而調之。故徐而不迫,則合其一萬三千五百息之常度也。若有所勞倦,則氣耗而喘出於肺。有所憂慮,則氣結而喘出於心。有所飢飽,則氣餒而喘出於脾。有所暴怒,則氣逆而喘出於肝。有所縱欲,則氣竭而喘出於腎。故在脾肺者益其氣。氣得補而喘自止。在腎肝者滋其陰。陰得返而喘自定。雖有痰喘水喘火喘。及六淫之邪。為患最多。亦不過標者其暫。而本者宜固也。試觀之天地。有時而怒濤。有時而晦冥。有時而奔潰。有時而崩陷。其暴疾之可畏實同乎喘。而終古不壞者。不失其潮汐之常。而以清以寧者如故也。而人之患喘者。使其清升濁降。不改故常。即至諸邪交侵。亦安足慮哉。如余治喘証多矣。未有若儒者錢曾一室人。庚戌秋。患喘二旬餘。始延治。比至。聞聲如痰哮。按脈則微促。心肺腎肝。壅逆而上。痛不可忍。上膈則實。下腹則空。檢方藥。消痰降氣無遺用。余因謂曰。此陰虛發喘。因喘而陰將絕矣。約以六味東加杜仲阿膠。連進二十劑可愈。否則不救。當晚即進一劑。覺胸膈痛遂止。閱旦視之。謂曰。此藥不勝病。亟取煎劑。余坐進之。連飲二盞。胸次覺寬。遂命以一日三劑。由是喘定索粥。五臟安和。得保其生。可見天地間之理。固有至正不易者。而豈容泛泛哉。

        一丙午季秋。幼兒患肺風痰喘。因避熱乘涼所致。痰喘四五日。胸骨俱高。消痰降喘藥。俱不效。延郡中曹子叔明視之曰。此雖天熱。而肺則受寒也。以麻黃三分。杏仁五粒。桔梗枳殼廣皮荊防前胡之屬。進一劑而得汗。喘稍定。余以貝母栝蔞霜連飲之。以保破殘之肺。獲安。向非叔明見之精切,則喘何由而定哉。因錄之以鳴感。且以示后之同患者。

        三拗湯 治寒湍。

        麻黃(一錢) 杏仁(十粒) 甘草(三分)
        薑三片。水煎。

        蘇子栝蔞湯 治痰火發喘。

        蘇子(研) 桑白皮(蜜炒) 川貝母(去心研) 栝蔞霜(各一錢) 杜仲(一錢鹽水炒) 茯苓(一錢) 廣皮(一錢) 前胡(一錢) 桔梗(一錢) 甘草(三分炙)
        薑一片。水煎。熱甚加黃芩。

        二冬湯 治肺火而喘。

        天門冬(一錢半去心) 麥門冬(一錢去心) 款冬花(一錢) 紫菀茸(一錢)桔梗(一錢) 甘草(三分) 廣陳皮(一錢) 川貝母(一錢) 百合(一錢) 馬兜苓(一錢) 阿膠(一錢)
        水煎。

        半夏湯 治水逆而喘。

        半夏(一錢) 茯苓(一錢) 炙甘草(三分) 桑白皮(一錢) 廣皮(一錢) 澤瀉(七分) 白朮(一錢)
        薑棗水煎。

        仲景用木防己湯

        木防己(二錢) 石膏(二錢) 桂枝(一錢) 人參(二錢)
        水煎。

        腳氣

        昌黎謂軟腳病。江南之人。常常見之,則西北希有。蓋東方濱海傍水。魚鹽之地。其民食魚嗜咸。令人熱中。南方地下。水土弱。霧露所聚。其民嗜酸食。病則攣痺。此則濕與熱合而成病也。然濕者類水。喜就下。而熱往從之。注於足脛,則赤腫而疼。乃妨步履。甚則逆而上攻。嘔惡不食。作寒熱而似外感。俗謂之腳氣傷寒。大可嗤也。夫寒傷經絡。從足走頭。故頭疼惡寒而名傷寒。濕從下受。害皮肉筋骨。故紅腫疼重而成腳氣。一天一淵。如風馬牛之不相及也。然有從內而感,則酒濕乳酪之所致。從外而入,則風雨霧露之所侵。不從內不從外而得,則肥壯人氣之所及。或濕痰下注。或陰火下流。種種不一。而要以祛濕熱為主。養血涼血次之。舒筋除燥次之。使不辨其方宜。不別其居處。不觀其勇怯。不調其氣血。而概以二妙投之。恐不克副其名也。將若何。

        蒼朮除濕湯

        茅山蒼朮(一錢泔製) 黃柏(七分酒炒) 生地(一錢) 宣木瓜(一錢) 米仁(二錢) 牛膝(一錢) 當歸(一錢) 獨活(七分) 廣皮(八分) 茯苓(一錢)
        燈芯一握。生薑一片。水煎。飲酒人。加葛根澤瀉各一錢。或加漢防己。

        白朮湯 治氣血虧損。足脛疼痛。

        白朮(一錢土炒) 人參(一錢) 茯苓(一錢) 牛膝(一錢)黃柏(一錢) 蒼朮(七分泔製) 當歸(一錢) 白芍藥(一錢酒炒) 木瓜(一錢) 柴胡(五分) 廣皮(一錢)
        棗二枚。薑一片。水煎。

        丹溪婦人足脛痛。用

        紅花 牛膝(俱酒洗) 生地 黃柏 蒼朮 南星 龍膽草 川芎
        水煎服。

        又治腳軟筋痛。用

        牛膝(二兩) 白芍藥(一兩半) 龜板(酒炙) 柏板(酒炒各一兩) 知母(炒) 甘草(各五錢)
        為末。酒糊丸。

        二妙丸

        蒼朮(二兩米泔浸炒) 黃柏(二兩酒炒)
        為末。神曲糊丸。

        換腿丸 治足三陰經為風寒暑濕之氣所乘。發為攣痺緩縱。或上攻胸背。下注腳膝。疼痛發熱。行步艱辛。

        薏苡仁 南星 石楠葉 石斛 檳榔 萆薢(酒拌) 牛膝(酒浸) 羌活 防風 木瓜(各四兩)黃耆(蜜炙) 當歸(酒拌) 明天麻 續斷(酒炒各一兩)
        右為末。酒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鹽湯下。

        閉症

        人之九竅。陽七陰二。皆五臟主之。而六腑亡有。然清陽出上竅。濁陰走下竅,則有形無形之別。今腎既開竅於耳。何以複開竅於二陰哉。或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膀胱乃腎之腑。三焦為命門之使。故隸之也。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大腸者。傳道之官。變化出焉。腎為胃關。下部法地。故隸之也。況肺主通調水道。下輸膀胱,則是又隸於手太陰矣。脾主消磨五穀。倉廩所司,則是又隸於足太陰矣。又何以獨主於腎也。不知北方黑色。開竅於二陰。入通於腎者。 蓋陰竅不侔於陽竅。五臟主藏而不瀉。故走空竅而無形。為精明之府。六腑主瀉而不藏。故走濁竅而有形。為傳化之路。究竟與腎何與。殆化之者陽。而所以化之者則陰。無陰則陽無以化。腎主五液是也。試觀之腎虛之人。小便必淋瀝。大便則燥結。又有腎泄遺尿之候。益信腎之主二便也彰彰矣。而小便閉。又甚於大便閉者。大便止苦精血虧損。艱澀之患。小便則脹悶不堪。氣不化而形壞矣。然則治之者。專主於腎與。不專主於腎與。曰因腎虛而致者。治其腎。因他臟而致者。治他臟。陰陽者。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上有病。下取之。下有病。上取之。或實或虛。或熱或寒。老少異病。久暫異候。緩急異宜。神而明之。存乎其人。是可與知者道也。

        一老人年七旬。酒後不謹。患小便閉。及旬日。點滴不通。少腹脹滿。連至腰胯。坐臥不可。始延治。按其脈。或促或結。參伍不調。檢其藥,則五苓八正六一補中腎氣。遍嘗罔應。余因思虞天民用地膚草自然汁。治百藥不應者曾驗。即令其童采取之。時值初夏。其草尚嫩。遂收以搗汁。因以己意用鹽炒川萆薢一兩水煎。共汁飲之。以其能去膀胱宿水故也。試嘗之。小便湧決如泉。晝夜不止。其腹漸平。但陰囊為前醫所熏。赤腫如斗。延吾郡瘍科療之。用砭法出水。逾日複作。又延余治。余曰。小便不利。一劑取效。此囊癰之兆。當以六十劑約兩月全愈。老人曰。日服二劑何如。余曰,則一月愈。遂以炒黑龍膽草柴胡山梔當歸芍藥熟地茯苓澤瀉牛膝丹皮之屬。瀉肝補陰。果日消一日。如期而痊。

        一老人年六旬。因幼年曾參禪。習危坐運氣法。得小便閉症。比時士材笠澤兩先生。以金匱腎氣丸投之不受。反覺悶絕者三日。及晚年來。每至冬至前一日。小便遂閉。極力攻出。解血塊如蜆肉狀。頃之複閉。三日不通,則悶絕不醒。余曰。此少腹有瘀滯。極力欲解,則氣反不化。故上攻而暈。余以人參三錢。琥珀一錢五分。牛膝一錢五分。丹皮一錢。車前子二錢。升麻五分。且攻且補。一降一升。用之取效。以後屢發。投此無不神應。若用他藥。便沒干涉。

        疝論

        聞之男子之外腎。猶女子之兩乳。皆隸厥陰而司陽明。此靈樞分發十二支也。厥陰者肝也。主筋。而陽明主宗筋之會。猶女子乳頭屬肝。而乳房屬胃也。蓋女子類陰。故血主之。男子類陽。故氣主之。此疝之為患。所以攻沖脹滿。而疼痛時作。名曰疝氣。然肝火下注,則患左丸。肝性急速。故痛勝於腫。脾濕下流,則患右丸。脾性緩慢。故腫勝於痛。又有外寒鬱熱者。氣不宣通者。腎陰不足者。瘴癘所中者。勞倦所傷者。先天稟成者。所因多端。未有不本厥陰一經而述類象形。如荔枝橘核茴香棠球之屬。以類而推。在血分則桃仁玄胡。在氣分則枳實青皮。寒則烏頭。熱則梔子。濕則蒼朮以燥之。氣則香附以理之。虛則葫蘆巴以溫之。然此則散於外腎者也。若結聚於膀胱左右。攻沖時作。為患心腹,則又非前藥之所能療。須察其所因虛實。令患者戒馳驅。除惱怒。絕房事。靜以調之。俟以歲月。乃可安痊。否則歸咎於藥餌。多見其不知諒也。

        梔子湯 治疝氣或左或右。疼痛腫大。

        梔子(一錢炒黑) 山楂(二錢) 橘核(一錢) 荔枝核(一錢) 澤瀉(一錢) 枳實(一錢) 歸尾(一錢)茯苓(一錢) 小茴香(一錢鹽水焙) 柴胡(七分)
        薑水煎。

        蒼朮湯 治濕氣鬱熱。睪丸腫痛。

        蒼朮(一錢泔製) 葛根(一錢) 山梔(一錢炒黑) 茯苓(一錢) 澤瀉(一錢) 廣皮(一錢) 山楂(二錢)
        燈芯一握。薑一片。水煎。

        腎氣方

        茴香 補骨脂 吳茱萸(各五錢) 葫蘆巴(七錢半) 木香(三錢半)
        為末。籮卜搗汁丸。鹽湯下。

        疝痛方

        山楂(炒四兩) 枳核(炒) 茴香(炒) 山梔(炒各二兩) 柴胡 牡丹皮 桃仁(炒各一兩) 吳茱萸(炒五錢) 八角茴香(炒一兩)
        上為末。酒糊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鹽湯下。

        疝方

        南星 山楂 蒼朮(各二兩) 白芷 半夏 枳核 神曲(各一兩) 海藻 昆布(各五錢) 玄明粉 吳茱萸(各二錢)
        為末。酒糊丸。

        治疝痛作腹內塊痛方

        三棱 莪朮(醋煮) 炒曲 薑黃 南星(各一兩) 山楂(二兩) 木香 沉香 香附(各三錢) 黃連(五錢茱製) 萊菔子 桃仁 山梔 枳核(炒各半兩)
        為末。薑汁浸。蒸餅和丸。

        丹溪治疝劫藥用

        烏頭(細切炒) 梔子仁(炒黑)
        為末。或加或減。白湯丸。

        關格

        關格一症。上則格而不入。下則閉而不通。乃陰陽偏勝之候。亦陰陽離絕之証也。陽偏勝則上逆。逆之久則陰從之。上逆故水漿不受。煩躁不寧。陰從之故出而不返。有升無降。陰陽於是乎離絕。頭汗出而四肢冷。脈無而死矣。不然。丹溪謂上竅通,則下竅之水出焉。此何以上愈通而下愈不出也。然素問云。無陽則陰無以生。無陰則陽無以化。今陽偏勝而陰往從之。則有陽無陰。灼然可知。經又曰:上焦主納。下焦主出。又曰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今上不納而下不出,則三焦之火竭盡無餘。求其頭無汗而陽不上越。肢不冷而陰不下絕。其可得乎。扁鵲謂不得盡其命而死。后腎謂九死一生之候。誠難乎其為治矣。余獨思陰絕陽絕。誠不可療。使當其未竭絕之際。而欲得一挽回之法。非上有以回其陽。下有以挽其陰。烏克有濟。因悟仲景白通湯。用薑附純陽之藥。恐其陽上絕。而以人尿豬膽純陰之味引之。恐其陰下絕。使陰陽協於和而後已。斯則治法之善者也。及節庵擴而充之。立回陽返本湯。亦陰陽相濟欲底於平。加黃連臘茶以降火。薑附為反佐。而以人參五味複其津液元氣。使不致於離絕,則又法外之法也。嘉言出。立黃連進退湯。酌其陰陽之偏。而進退補救之。又從事於八味湯。複其陰陽之根。以立其命。可謂思窮而路絕矣。學人誠於此而會通焉,則關格一症。庶乎出萬死於一生。濟無窮之夭枉矣。

        按格之吐逆。與凡吐逆之不同。蓋凡吐逆則小便利。陽氣得以下榮。陰氣尚能留戀,則不至於上脫矣。關之小便不通。與凡小便不通之不同。蓋凡小便不利,則上不吐逆。陰氣縱不能化。陽氣尚未離絕,則不至於下脫矣。惟格則陰絕於上。故投熱藥而彌熾。須以陰藥濟之,則不捍格。關則陽絕於下。故投陰藥而厥逆。須以陽藥挽之,則能氣化。此陰陽俱病。須以陰陽相濟之藥救之。乃玄妙之門也。試驗小便不通。必小腹脹悶不堪。惟關症則但有急而欲解之狀。未嘗脹悶。可知陽氣耗而陰氣並為之竭矣。此時嘔逆甚而胸滿或痛。亦陰氣上竄之故。初非有實邪也。且腎主二便。又主水火。今氣不下納。根將絕矣。八味丸導火歸元。而能複真陰。非又要著也哉。

        黃連進退湯

        川黃連(薑汁炒) 炮薑 半夏 川牛膝(鹽水炒) 白芍(酒炒各一錢) 人參(錢半) 大棗肉(三枚) 童便(小半杯)
        水煎。如陽虛肢冷。加熟附子一錢。減連五分。陰虛躁渴。加麥門冬一錢。去半夏。

        白通湯

        蔥白(二莖) 熟附子(三錢) 乾薑(錢半)
        水煎。加人尿豬膽汁。

        回陽返本湯(見陰症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