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瀉證門

瀉證總括

小兒泄瀉認須清,傷乳停食冷熱驚,藏寒脾虛飧水瀉,分消溫補治宜精。

[註]瀉之一證,多因脾被濕浸,土不勝水而成,然致病之原各異,或乳食停滯不化,或感受寒暑之氣,或驚邪外觸,或藏受寒冷,或脾虛作瀉,更有飧瀉水瀉之證,致疾之因不同,而調治之法亦異,醫者詳細辨之,或分消或溫補,因證施治,庶不誤矣。

傷乳食瀉

乳食過傷瀉酸膿,噫臭腹熱脹滿疼,口渴惡食溺赤澀,保安平胃奏神功。

[註]傷乳食瀉者,因乳食過飽,損傷脾胃,乳食不化,故頻瀉酸膿也,噫臭腹熱,脹滿疼痛,口渴惡食,小便赤澀,須用保安丸消其滯,次用平胃散和其脾,庶積消而瀉止矣。

(保安丸) 香附醋炒 縮砂仁各一兩 白薑炮 青皮醋炒 陳皮 三稜莪朮 炙甘草各五錢以上為細末,麴糊為丸,量兒大小與之,白湯化下。

(平胃散) 方見乳。

中寒瀉

過食生冷中寒瀉,腸嗚脹痛泄澄清,面白肢冷懶飲食,理中訶子散堪行。

[註]中寒瀉者,因過食生冷,以致寒邪凝結,腸鳴腹脹,時復疼痛,所瀉皆澄澈清冷,面色淡白,四肢厥冷,飲食懶進也,溫中理中湯主之,止瀉訶子散主之。

(理中湯) 方見不乳。

(訶子散) 訶子麩炒 肉豆蔻麵煨 白朮土炒 人參 茯苓 木香各二兩煨陳皮 炙甘草各五錢 以上為細末 每服一錢薑湯調服%瀉證門

火瀉

火瀉內熱或傷暑,暴注下迫腹痛疼,煩渴瀉黃小便赤,玉露四苓可收功。

[註]火瀉者,皆因臟腑積熱,或外傷暑氣,故瀉時暴注下迫,肚腹疼痛,心煩口渴,瀉多黃水,小便赤色也,先用玉露散清其熱,再用四苓湯利其水,庶得其要矣。

(玉露散) 寒水石 石膏各一兩 甘草三錢 以上為細末,量兒大小,溫湯無時調服。

(四苓湯) 茯苓 白朮土炒 豬苓 澤瀉 引用燈心水煎服。

(方歌)

火瀉小便不利通,利水除濕用四苓,茯苓白朮豬苓澤,燈心為引共煎成。

驚瀉

驚瀉因驚成泄瀉,夜臥不安晝惕驚,糞稠若膠帶青色,鎮驚養脾服通靈。

[註]驚瀉者,因氣弱受驚,致成此證,其候夜臥不安,晝則驚惕,糞稠若膠,色青如苔,治宜鎮心抑肝,先以益脾鎮驚散定其驚,次以養脾丸理其脾,庶可愈矣。

(益脾鎮驚散) 人參錢半 自朮土炒 茯苓各三錢 硃砂八分 藤二錢甘草五分炙 以上為細末,每服一錢,燈心湯調服。

(養脾丸) 人參 白朮土炒 當歸 川芎各三錢 青皮醋炒 木香煨 黃連薑炒陳皮各二錢 神麴炒 山查 縮砂仁 麥芽各一錢炒 以上研細末,神麴糊為丸,如麻子大,每服二十丸,陳倉米飲下。

臍寒瀉

剪臍失護受寒冷,糞包青白腹痛嗚,散寒和氣飲極效,溫補調中湯最靈。

[註]臍寒瀉者,多因斷臍失護,風冷乘人,傳於大腸,遂成寒瀉之證,其候糞包青白,腹痛腸鳴,先用和氣飲溫散之,再以調中湯溫補之,庶治得其要矣。

(和氣飲) 蒼朮 紫蘇 防風 赤苓 豆豉 藿香 陳皮 厚朴薑炒 炙甘草引用生薑燈心水煎服。

(方歌)

和氣飲具溫散功,蒼朮紫蘇共防風 赤苓豆豉藿香葉,陳皮厚朴甘草同。

(調中湯) 人參 茯苓 藿香 白朮土炒 炙甘草 木香煨 香附製 縮砂仁引用煨薑水煎服。

(方歌)

臍寒瀉用調中湯,人參白朮煨木香 藿香茯苓同香附,縮砂炙草引煨薑。

脾虛瀉

脾虛食後即作瀉,腹滿不渴少精神,面黃懶食肌消瘦,參苓白朮奏奇勳。

[註]脾虛瀉者,多因脾不健運,故每逢食後作瀉腹滿不渴,精神短少,面黃懶食,肌肉消瘦也,宜用參苓白朮散以補脾,其瀉自止。

(參苓白朮散) 方見脾疳。

飧瀉

清氣下陷失健運,完穀不化飧瀉名,補中益氣湯升補,久瀉腸滑用四神。

[註]飧瀉者,或因春傷風邪,清氣下陷,脾失健運,以致完穀不化也,治者須補養脾土,用補中益氣湯升其中氣,若泄瀉日久,腸滑不禁者,用四神丸治之。

(補中益氣湯) 人參 黃耆蜜炙 當歸土炒 白朮土炒 炙甘草陳皮 升麻土炒 柴胡醋炒 引用薑棗水煎服。

(方歌)

飧瀉多因清陽陷,補中益氣湯最驗,參耆歸朮草陳皮,升麻柴胡功無限。

(四神丸) 補骨脂四兩 五味子 肉豆蔻各二兩麵裹煨 吳茱萸一兩水浸炒以上為細末,生薑棗肉為丸,每服一錢,米飲下。

水瀉

脾胃濕盛成水瀉,懶食溏瀉色多黃,清濁不分溺短濇,胃苓升陽除濕湯。

[註]水瀉者,皆因脾胃濕盛,以致清濁不分,變成水瀉之證,其候小便短濇,懶食溏瀉色黃,宜用胃苓湯以除濕,若瀉久不止,則用升陽除濕湯治之,其證自愈。

(胃苓湯) 蒼朮炒 陳皮 厚朴薑炒 白朮土炒 茯苓 炙甘草 肉桂 澤瀉 豬苓薑紅棗水煎服。

(方歌)

濕瀉胃苓湯堪行,蒼朮陳皮厚朴同,白朮茯苓炙甘草,肉桂澤瀉共豬苓。

(升陽除濕湯)
蒼朮炒 陳皮 防風 神麴炒 麥芽炒 澤瀉 炙甘草 升麻 羌活 柴胡豬苓 引用生薑水煎服。

(方歌)

升陽除濕瀉不停,蒼朮陳皮共防風,神麴麥芽澤甘草,升麻羌活柴豬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