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索引

卷一

診脈歌

病患雙腕仰。高骨定為關。(住掌後之高骨定為關脈)寸脈量虎口。尺脈準臂彎。(關前距虎口一寸故曰寸關后距臂彎一尺故曰尺)左寸心包絡。左關膽與肝。左尺司何職。膀胱腎系焉。右寸胸中肺。胃脾屬右關。要知大腸腎。右尺自昭然。口鼻一呼吸。脈來四五跳。此是無病者。平和氣血調。三至為遲候。六至作數教。遲則寒之象。數則熱之標。一二寒愈盛。七八熱更饒。輕舉得皮面。表邪脈故浮。若是病在裡。重取須沉求。洪長征實健。細弱識虛柔。水濕並痰飲。滑利又弦遒。緊促氣內亂。伏澀氣凝留。妊娠中止代。失血中空芤。(代脈中止芤脈中空)只此尚易見。其他渺以幽。

望舌色

舌者心之竅。凡病俱現於舌。能辨其色。症自顯然。舌尖主心。舌中主脾胃。舌邊主肝膽。舌根主腎。假如津液如常。口不燥渴。雖或發熱。尚屬表症。若舌苔粗白。漸濃而膩。是寒邪入胃。挾濁飲而欲化火也。此時已不辨滋味矣。宜用半夏、藿香。迨濃膩而轉黃色。邪已化火也。用半夏、黃芩。若熱甚失治則變黑。胃火甚也。用石膏、半夏。或黑而燥裂。則去半夏。而純用石膏、知母、麥冬、花粉之屬以潤之。至濃苔漸退。而舌底紅色者。火灼水虧也。用生地、沙參、麥冬、石斛以養之。此表邪之傳裡者也。其有脾胃虛寒者。則舌白無苔而潤。甚者連唇口面色俱痿白。此或泄瀉或受濕。脾無火力。速宜黨參、焦朮、木香、茯苓、炙草、乾薑、大棗以振之。虛甚欲脫者。加附子、肉桂。若脾熱者。舌中苔黃而薄。宜黃芩。心熱者。舌尖必赤。甚者起芒刺。宜黃連、麥冬、竹卷心。肝熱者。舌邊赤或芒刺。宜柴胡、黑山梔。其舌中苔濃而黃者。胃微熱也。用石斛、知母、花粉、麥冬之類。若舌中苔濃而黑燥者。胃大熱也。必用石膏、知母。如連牙床唇口俱黑。則胃將蒸爛矣。非石膏三四兩。生大黃一兩。加糞金汁、人中黃、鮮生地汁、天冬麥冬汁、銀花露大劑之投。不能救也。此唯時疫發 及傷寒症中多有之。余嘗治一獨子。先後用石膏至十四斤餘。而 始透病始退。此其中全恃識力。再有舌黑而潤澤者。此系腎虛。宜六味地黃湯。若滿舌紅紫色而無苔者。此名絳舌。亦屬腎虛。宜生地、熟地、天冬、麥冬等。更有病後舌絳如鏡。發亮而光。或舌底嗌乾而不飲冷。此腎水虧極。宜大劑六味地黃湯投之。以救其津液。方不枯涸。

望聞問切論

望者看形色也。聞者聽聲音也。問者訪病情也。切者診六脈也。四事本不可缺一。而唯望與問為最要。何也?蓋聞聲一道。不過審其音之低高。以定虛實。嗽之悶爽。以定升降。其他則無可聞者。切脈一道。不過辨其浮沉以定表裡。遲數以定寒熱。強弱以定虛實。其他則胸中了了。指下難明。且時大時小。忽浮忽沉。六脈亦難定準。故醫家謂據脈定症。是欺人之論也。惟細問情由。則先知病之來歷。細問近狀。則又知病之深淺。而望其部位之色。望其唇舌之色。望其大小便之色。病情已得八九矣。而再切其脈。合諸所問所望。果相符否。稍有疑義。則默思其故。兩兩相形。虛與實相形。寒與熱相形。表與裡相形。其中自有把握之處。即可定斷。慎斯術也以往。其無所失矣。

表裡虛實寒熱辨

凡人之病。不外乎陰陽。而陰陽之分。總不離乎表裡虛實寒熱六字盡之。夫裡為陰。表為陽。虛為陰。實為陽。寒為陰。熱為陽。良醫之救人。不過能辨此陰陽而已。庸醫之殺人。不過錯認此陰陽而已。假如發熱惡寒。鼻塞咳嗽。頭痛。脈浮。舌無苔。口不渴。此病之在表者也。如或潮熱惡熱。口燥。舌黃。腹痛便澀。脈沉。此病之在裡者也。假如氣短體弱。多汗驚悸。手接心腹。四肢畏冷。脈來無力。此病之本虛者也。若病中無汗。或狂躁不臥。腹脹拒按。脈實有力。此病之又實者也。假如唇舌俱白。口不渴。喜飲熱湯。鼻流清涕。小便清。大便溏。手足冷。脈遲。此病之犯寒者也。若舌赤目紅。口渴喜冷。煩躁。溺短便秘。或唇燥舌乾。此病之患熱者也。凡此皆陰陽之分也。至於邪盛正衰。陰虛火亢等。則又陰中之陽。陽中之陰。其間毫厘千裡。命在反掌。辨之者安得而不慎。

表治宜發散也。如初感風寒。發熱頭痛。但用蘇梗一錢五分。荊芥一錢五分。防風一錢。川芎一錢。甘草五分。生薑二片以散之。頭痛甚。加羌活六分。如鼻塞或流清涕。加半夏一錢五分。茯苓、陳皮各一錢。如咳嗽。則加桔梗七分。杏仁三錢。前胡一錢之類。一劑得汗而熱即退。不必再服。但避風寒。忌油膩。未得汗則再劑而止。若寒熱往來。欲作瘧狀。宜用柴胡八分。酒芩八分。赤芍一錢。製半夏一錢五分。甘草五分。大棗三枚。生薑三片以和之。虛者加防黨二錢。此其症在表。切勿妄用枳殼、神曲、麥芽消導之藥。引邪入內。

裡治宜歸經也。有虛實。有寒熱。宜辨其病在何臟腑而治之。法詳臟腑門。惟喜怒憂思悲恐驚謂之七情。此裡症之最難治者。但寬其心而藥始效。否則無益也。然症在於裡。大忌發散。散之則虛者汗脫。熱者煽熾。醫家動輒用表。可懼哉。

虛治宜補也。然有陰虛。有陽虛。血虛者為陰虛。宜補其血。輕者用生地四錢。首烏二錢。歸身一錢五分。酒芍一錢五分。炙鱉甲二錢。 豆皮三錢。海參三錢。北沙參三錢之類。重者用熟地五錢。枸杞三錢。五味七分。萸肉一錢。菟絲一錢以填之。氣虛者為陽虛。宜補其氣。輕者用黨參三錢。白朮二錢。山藥二錢。茯苓一錢五分。炙草六分。紅棗六枚。生薑一片之類。重者用人參一錢。黃耆一錢五分以振之。氣欲脫則並加附子二錢。乾薑二錢以回陽。若氣血兼虛。則陰陽並補。八珍湯、十全大補湯。皆聖藥也。

實治宜瀉也。心有火邪。肺有風寒。脾有食積、蟲痞、濕熱。肝有郁怒之氣。膽胃包絡膀胱大小腸各能受邪。皆為實症。治法詳各臟腑門。然治實以速為功。苟遷延日久。病未去而元氣虛。則難以消導矣。

寒治宜溫也。寒在表則惡風寒。宜蘇葉一錢。藿梗二錢。荊芥、防風各一錢。前胡一錢五分。杏仁三錢。生薑三片之屬。以散其邪。甚則桂枝五分。麻黃五分。細辛六分。寒在裡則喜熱湯。宜製夏二錢。藿香一錢五分。焦朮一錢五分。製朴一錢。吳茱萸八分。焦穀芽三錢。煨薑二片。砂仁二粒之屬。以暖其中。甚則附子六分。肉桂六分。乾薑六分。凡寒症唇舌必白。脈遲便利。腹或冷痛。一投寒涼。入口立脫。慎之。

熱治宜涼也。然熱症有實火。有虛火。實火之症。或因外感。或因內鬱所致。宜分臟腑治之。火之微者。黑山梔一錢五分。石斛三錢。地骨皮二錢。青蒿一錢五分。丹皮一錢。連翹一錢五分。麥冬二錢。花粉一錢五分。銀花三錢。竹葉五分。燈心一握之屬。甚者加黃連七分。黃芩一錢五分。或石膏四錢。知母一錢五分。極甚則用大黃一錢五分。龍膽草七分等。虛火之症。或陽虛外熱。口不渴。唇不紅。脈不數。宜四君子湯。以補其陽。若陰虛內熱。舌或絳。頭或痛。目或乾。過午便熱。宜四物湯、六味地黃湯。以補其陰。

內傷外感雜治說

前言表裡虛實寒熱六字。病已盡在其中矣。而表裡之中。又有內傷外感之治焉。內傷者裡症也。而有氣血痰郁四字之分。外感者表症也。而有風寒暑濕燥火六字之別。再詳其治法。醫無餘蘊矣。

內傷 一曰氣。氣虛者四君子湯。若氣實而滯者。宜香蘇散、平胃散。二曰血。血虛者四物湯。若血實而凝者。宜手拈散。三曰痰。痰輕者二陳湯、六君子。若頑痰膠固。變生怪症。或停飲膈間。宜滾痰丸、小半夏加茯苓湯之類。四曰郁。凡喜怒憂思悲恐驚皆能致郁。郁小者越鞠丸、逍遙散。若五郁互結。腹膨腫滿。二便不通。宜神佑丸、承氣湯之類。此內傷之治也。

外感 一曰風。真中風是也。非表治中之偶感風寒也。風有中腑中臟中血脈之殊。中腑者與傷寒同。太陽用加味香蘇散。陽明用葛根湯。少陽用小柴胡湯。中臟者眩仆昏冒。痰聲如鋸。內有熱風寒風二種。熱閉則先用搐鼻散。次以牛黃丸灌之。便結脹用三花湯。冷脫則汗珠頭搖。以附子理中湯急救之。或三生飲。中血脈者。口眼 斜。半身不遂。大秦艽東加竹瀝、薑汁、鉤藤。二曰寒。傷寒是也。寒在表。則與風之中腑治同。寒入裡。用附子理中湯法。詳傷寒論。三曰暑。暑輕者但煩渴。益元散足矣。暑重者汗喘昏悶。消暑丸灌之。寒包暑者。頭痛惡寒而煩渴。四味香薷飲加荊芥、秦艽。若暑天受濕而霍亂。藿香正氣散主之。更有乾霍亂症。吐瀉不得。俗名絞腸痧。粥飲入口即敗。危症也。陳香丸煎湯救之。四曰濕。或受潮。或食冷。面黃身重。平胃散治之。若黃膽則目溺色黃。茵陳大黃湯、茵陳五苓散、茵陳薑附湯。若發腫。五苓散、五皮飲。若滲入筋絡。肩背臂痛。用秦艽天麻湯、蠲痺湯。五曰燥。此症惟秋冬時久晴有之。而嗜鴉片者更易犯。其症鼻乾口渴咽痛。舌燥目火。便秘乾熱。不宜發表。宜用生地、天冬、麥冬、花粉、沙參、元參、歸身、梨藕蔗汁之類以潤之。六曰火。治法詳於前熱治中。更審其臟腑。投涼則得矣。然中寒則暴痛。中暑則猝悶。中濕則痰塞。中火則竅閉。皆能猝然昏倒。非中風而似中風。謂之類中。勿概作中風治。此外感之治也。

傷寒論治

傷寒之症。與春溫夏熱不同。溫熱症頭痛發熱。必不惡寒而口渴。若傷寒則異是。其症由表而入裡。初起時邪在太陽膀胱經。則頭痛惡寒發熱。脈浮。宜加味香蘇散。或桂枝湯、麻黃湯、柴葛解肌湯。繼傳陽明胃經。則目痛鼻乾。唇焦不渴。宜葛根湯。再傳少陽膽經。則目眩耳聾。

胸滿脅痛口苦。寒熱往來。頭汗。脈弦。宜小柴胡湯。此三陽傳經之表症也。失治則傳入三陰矣。其傳入太陰脾經者。則腹滿痛。下利。脈沉。宜大柴胡湯。其傳入少陰腎經者。口燥咽乾。痛利清水。目不明。危矣。宜小承氣湯、大承氣湯。至傳入厥陰肝經者。小腹滿。舌卷囊縮。厥逆。用大承氣湯。或有得生者。亦有不傳三陰而傳入太陽膀胱者。則口渴溺赤。宜五苓散。傳入陽明胃腑者。則譫語狂亂。燥渴便閉。轉失氣。自汗。不得眠。宜白虎湯、調胃承氣湯。以上為傳經傷寒。因寒化火也。其有初起寒邪直中三陰者。其症腹冷痛。吐清沫。利清穀。蜷臥肢冷。囊縮吐蛔。舌黑而潤。脈沉細。此寒症也。中太陰脾。理中湯。中少陰腎。四逆湯。中厥陰肝。白通加豬膽汁湯。急投勿緩。此系醫中第一要症。故專論之。

虛勞論治

虛勞之症。大症也。固由真陰虧損。虛火鑠金而然。而其始大半由於外感。感邪在肺。則作咳嗽。治失其宜。則咳不已。久咳則傷肺金。金傷不能生水。則腎水日枯。腎火日熾。上灼於肺。再複嗜色欲受。外邪。以竭其水。而虛勞成矣。間有本元不足。思慮太過。而心血耗。心火旺。腎水乾。肺金痿者。其受病不同。及其成勞一也。此等症多兒吐血痰湧。發熱夢遺。經閉。以及肺痿肺疽。咽痛音啞。側臥。傳尸鬼注諸疾。唯在屏棄一切。不近女色。調飲食。慎風寒。息嗔怒。靜養二三年。服藥可。不服藥亦可。自然生機徐轉。複其天和。非旦夕所能效也。然既有症必有治。列方備擇。仍在其人之能自養耳。

咳嗽初起用止嗽散加蘇梗以散之。如或不已。變生虛熱者。佐以團魚丸。若病勢漸深。更佐以月華丸。若吐血。先用四生丸。繼用生地黃湯、逍遙散之類。元氣虛。五味異功散。如氣血虛而發熱。八珍湯、人參養榮湯均可。咽痛。用百藥煎散。音啞。用通音煎。如遺精。用秘精丸。經閉。澤蘭湯。至五臟虛損。則補天大造丸。用藥之法。不過如斯而已。此症十存一二。其能存者。皆自養之功。非藥力也。

疫痢瘧腫論治

疫痢瘧三症最多。腫最難治。故合提而論。疫有由天時者。有由人染者。由天時則邪從經絡入。為頭痛發熱咳嗽。頸腫發頤。大頭天行之類。用香蘇散、普濟消毒飲治之。由人染則邪從口鼻入。為憎寒壯熱。胸膈滿悶。口吐黃涎之類。用神朮散、藿香正氣散治之。此兩路之邪。若傳入臟腑。漸至譫語腹脹。唇焦口渴者。宜治疫清涼散、承氣湯治之。總不越乎發散解穢清中攻下四法而已。痢症則生死所關。良由夏秋之際。暑熱在中。而為風寒生冷所遏。火不得舒。迫而為痢也。熱者為赤。寒者為白。熱傷血分者為赤。寒傷氣分者為白。初起時不宜妄攻。宜葛根治痢散以解之。餘邪未已。裡急後重。則用治痢奇方以清之。腹脹痛。有堅積。則用朴黃丸下之。日久脾虛。五味異功散加白芍、黃連、木香清補之。氣虛下陷者。補中益氣湯升提之。如邪穢塞胃。嘔逆不食者。開噤散啟之。此一定之治法也。瘧則輕於痢矣。寒邪入內。陰陽相搏。初起寒熱往來。用香蘇散逐之。隨用小柴胡湯和之。三四發后。止瘧丹加白蔻仁、醋炒鱉甲以截之。久瘧元虛。六君子東加柴胡補之。中氣下陷。補中益氣湯舉之。此易治也。唯腫脹一症。目胞與足先腫者。水也。先腹大后四肢腫者。臌脹也。鼓脹症用和中丸。虛者白朮丸。水腫症四肢腫而腹不腫者。表也。腹亦腫者。裡也。腰以上腫。邪在表也。宜汗。五皮飲加蘇葉、素艽、防風、荊芥。腰以下腫。邪在裡也。宜利小便。五皮飲加赤小豆、赤苓、澤瀉、車前、萆 、防己。且煩渴便閉者陽水。熱也。五皮飲加連翹、黃柏、黃芩。不煩渴者陰水。寒也。五皮飲加附子、乾薑、肉桂。先腫而後喘。或但腫而不喘者。胃經蓄水也。五皮飲照前加減治之。若先喘而後腫者。腎經聚水也。金匱腎氣丸治之。此症最難收功。慎勿誤治。更有中風後熱傷經絡。足不任地。腿腫脹痛者。此脈痿也。用蒼朮、黃柏、芩、連、冬、斛、當歸、地黃、苡仁、牛膝、寄生、萆、丹參之類。又有腫痛在腳。名曰腳氣。風濕勝也。用檳榔、防己、秦艽、天麻、獨活、牛膝、桑枝、木瓜之類。

附列諸方

六味地黃湯 滋水製火。專治血虛。亦可為丸。

大熟地(四錢) 山萸肉 山藥(各二錢) 丹皮 茯苓 澤瀉(各一錢五分)

八珍湯 治氣血並虛。即四君四物相並。

大熟地(四錢) 西黨參(三錢) 白朮 當歸(各二錢) 茯苓(二錢) 白芍(一錢五分) 川芎(一錢) 炙甘草(五分) 加大棗二枚

十全大補湯 治陰陽並虛而畏冷
即八珍東加黃耆二錢。肉桂六分。

四君子湯 治氣虛脾胃不足之症。

人參(三錢) 土炒白朮(二錢) 茯苓(二錢) 炙甘草(五分) 加生薑二片大棗三枚
古方用人參。如無力。以西黨參代之。

六君子湯 治氣虛挾痰。

即四君子東加製半夏一錢五分。陳皮一錢。

香砂六君子湯 治胃寒吐瀉。

即六君子東加藿香一錢。砂仁二粒。

五味異功散 治氣虛。

即四君子東加陳皮一錢。

四物湯 治血虛肝腎不足之症。

大熟地(四錢) 歸身 白芍(各二錢) 川芎(一錢)

香蘇散 治時邪感冒。頭痛發熱等症。

蘇葉(一錢五分) 陳皮 香附(各一錢二分) 荊芥 秦艽 防風 蔓荊子(各一錢)川芎(五分) 甘草(七分) 加生薑(三片)

平胃散加減 治脾胃不和。脹滿嘔吐霍亂等症。

藿香(一錢五分) 濃朴(一錢二分) 蒼朮(八分) 陳皮(一錢)

二陳湯 治肺胃寒痰。

製半夏 陳皮 茯苓(各一錢五分) 炙草(八分) 加生薑一片棗二枚

手拈散 治血滯。心腹作痛。

元胡索(醋炒) 五靈脂(醋炒) 草果 沒藥(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熱酒調下。

滾痰丸 治老痰變生怪症。

大黃 炒黃芩(各四兩) 青礞石 沉香(各三錢) 辰砂(二錢)
以水為丸。辰砂為衣。每服一二錢。開水下。

小半夏加茯苓湯 治飲停膈間。

半夏(薑炒) 白茯苓(各三錢) 炙甘草(一錢) 生薑(三片) 加蒼朮更效

越鞠丸 治郁膈痞滿。

香附 山楂 炒神曲 炒麥芽 川芎 蒼朮 炒梔子(各等分)
上為末。水調。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開水下。

逍遙散 治肝經血虛木郁。

柴胡 甘草 茯苓 白朮 當歸 白芍 丹皮 黑山梔(各一錢) 薄荷(五分)

神佑丸 治沉積變病。氣血壅滯。濕熱風痰鬱結。

黑丑(二兩) 大黃(一兩) 芫花 大戟 甘遂(各五錢) 輕粉(一錢)
上為末。用皂角去子。煎濃湯糊丸。每服必瀉。勿可輕用。

大承氣湯 治邪熱閉結。或食積堅硬。宜下之。

大黃(三錢) 枳實(一錢五分) 濃朴(一錢) 芒硝(三錢)

小承氣湯 治前症稍緩者。

即前大承氣湯去芒硝。

葛根湯 治邪傳陽明。以此解肌。

葛根(二錢) 升麻 秦艽 荊芥 赤芍(各一錢) 蘇葉 白芷(各八分)甘草(五分) 生薑(二片)

小柴胡湯 治寒熱往來。少陽瘧疾。口苦耳聾。胸滿肋痛。

柴胡(二錢) 赤芍(一錢五分) 甘草 半夏(各一錢) 黃芩(一錢五分) 人參(五分) 生薑(二片) 大棗(三枚)

搐鼻散 治一切悶症。不省人事。吹入鼻中。有嚏者生。

細辛 皂角(各一兩) 生半夏(五錢)
上為細末。入瓷瓶。勿泄氣。

牛黃丸 治中風痰火閉結。或喘嗽痰壅。不省人事。

牛黃 麝香 龍腦(以上各六錢另研) 羚羊角 當歸 防風 黃芩 柴胡 白朮 麥冬 白芍(各七錢半) 桔梗 茯苓 杏仁 川芎 大豆黃卷 阿膠(各八錢五分) 蒲黃 人參 神曲(各一兩二錢五分) 雄黃(另研四錢) 甘草(二兩五錢) 白蘞 肉桂(各三錢七分) 乾薑(三錢七分) 犀角(一兩) 山藥(三兩五錢) 大棗(五十枚)金箔(一百五十片為衣)
上為細末。煉蜜同棗膏丸。每兩作十丸。金箔為衣。

三化湯 治中風入臟。熱極閉結。

濃朴 大黃 枳實 羌活(各一錢五分)
水煎服。

附子理中湯 治臟寒將脫之症。用以回陽。

人參 白朮(各二錢) 附子 乾薑 炙甘草(各一錢)

三生飲 治寒風中臟。六脈沉細。

生南星 生烏頭 生附子(各一錢五分) 生薑(五片) 生木香(五分) 此方用人參兩許同投更有益

大秦艽湯 治風中經絡。口眼歪斜等症。

秦艽(一錢五分) 炙草 川芎 當歸 芍藥 生地 熟地 茯苓 羌活 獨活 白朮 防風 白芷 黃芩(各八分) 細辛(二分)
如陰雨。加生薑三片同煎。

益元散 利竅清暑。

甘草(一兩) 滑石(六兩)

消暑丸 治中暑昏悶。

製半夏(四兩) 茯苓 甘草(各二兩)
共為末。生薑汁糊丸。

四味香薷飲 治風寒閉暑之症。

香薷 扁豆 濃朴(各一錢五分) 炙甘草(五分) 若兩足轉筋加木瓜茯苓

藿香正氣散

藿香 砂仁 濃朴 茯苓 紫蘇 陳皮(各一錢) 白朮 製半夏 桔梗 白芷(各七分) 炙甘草(五分)

茵陳大黃湯 治黃膽熱閉。

茵陳(三錢) 梔子 大黃(各二錢)

茵陳五苓散 治陰黃小便不利。

茵陳 白朮 茯苓(各一錢五分) 豬苓 澤瀉(各七分) 薄桂(五分)

茵陳薑附湯 治陰黃小便自利。

茵陳(一錢) 白朮(二錢) 附子 乾薑(各五分) 炙草(一錢) 肉桂(三分)

五苓散 治小便不通。

茯苓(三錢) 豬苓 澤瀉(各八分) 白朮(一錢五分) 桂枝(一錢)

四苓散 治伏暑小便不通。

即五苓散去桂枝

五皮飲 治胃經蓄水。發為水腫。

大腹皮 茯苓皮 陳皮 桑白皮(各一錢五分) 生薑皮(八分)

秦艽天麻湯 治寒濕入絡。肩背臂痛。

秦艽(一錢五分) 天麻 羌活 陳皮 當歸 川芎(各一錢) 炙草(五分)生薑(三片) 炒桑皮(三錢) 挾寒加桂枝

蠲痺湯 治風寒濕三氣成痺

羌活 獨活(各一錢) 桂心(五分) 素艽(一錢) 當歸 桑枝(各三錢)川芎(七分) 海風藤(二錢) 炙甘草(五分) 乳香 木香(各八分)

桂枝湯 治太陽中風寒。

桂枝 芍藥 生薑(各一錢五分) 甘草(炙一錢) 大棗(四枚)

麻黃湯 治太陽傷寒無汗。此方宜於西北。

麻黃(四錢) 桂枝(二錢) 甘草(炙一錢) 杏仁(十二枚)

柴葛解肌湯 治溫熱症發熱頭痛。不惡寒。與傷寒異。

柴胡(一錢二分) 葛根(一錢五分) 赤芍 知母(各一錢) 貝母(一錢) 生地(二錢) 黃芩 丹皮(各一錢五分) 甘草(五分)

大柴胡湯 治傷寒邪入太陰。

柴胡(一錢五分) 半夏(七分) 黃芩 芍藥(各二錢) 枳實(一錢) 大黃(二錢)

白虎湯 治陽明胃腑大熱。

生石膏(五錢) 知母(三錢) 甘草(二錢) 粳米(一撮) 若熱甚者倍之

調胃承氣湯 治胃熱譫語便閉。繞臍硬痛。

大黃(三錢) 芒硝(二錢) 甘草(五分)

四逆湯 治少陰中寒肢冷厥逆。

附子(五錢) 乾薑(五錢) 炙甘草(二錢)

白通加豬膽汁湯 治陰盛格陽。熱藥不入。

附子(五錢) 乾薑(五錢) 蔥白(二錢) 人尿(半杯) 豬膽汁(五茶匙)

止嗽散 治一切咳嗽。

桔梗 荊芥 紫菀 百部 白前(各二斤) 甘草(炙十二兩) 陳皮(一斤)
共為末。每服三錢。初感風寒生薑湯下。

團魚丸 治久咳將成癆瘵。

川貝 知母 前胡 柴胡 杏仁(各四錢) 大團魚(一個重十二兩以上者去腸)
上藥與魚同煮熟。取肉連汁食之。將藥渣焙乾為末。煮魚骨汁為丸如桐子。麥冬湯日下三服。

月華丸 滋陰保肺平肝。為治癆之聖藥。

天冬 麥冬 生地 熟地 山藥 百部 沙參 川貝 真阿膠(各一兩) 茯苓 獺肝 廣三七(各五錢)
用白菊花二兩。桑葉二兩熬膏。將阿膠化入和藥。煉蜜為丸。日三服。每服一丸。

四生丸 治熱血妄行。而為吐衄。

生地黃 生荷葉 生側柏葉 生艾葉(各等分)
同搗極爛。為大丸如雞子。每服一丸。水煎去渣。

生地黃湯 治腎火鑠金。

生地(三錢) 牛膝 丹皮 黑山梔(各一錢) 丹參 元參 麥冬 白芍(各一錢半)鬱金 廣三七 荷葉(各七分) 加陳墨汁清童便各半杯沖服

人參養榮湯 治氣虛榮衛不固。

白芍(二錢) 人參 蜜炙黃 當歸 白朮 熟地(各一錢五分) 炙甘草 茯苓 遠志(各七分) 北五味 桂心 陳皮(各四分) 加薑一片棗二枚

百藥煎散 治咽痛。

百藥煎(五錢) 硼砂(一錢五分) 甘草(二錢)
共為末。米飲調下。

通音煎 治音啞。

白蜜(一斤) 川貝(二兩) 款冬花(二兩) 胡桃肉(十二兩去皮研爛)
上將川貝款冬為末。四味和勻。飯上蒸熟。開水服。

秘精丸 理脾導濕。治濁固精。

白朮 山藥 茯苓 茯神 蓮子肉(各二兩) 芡實(四兩) 蓮花須 牡蠣(各一兩五錢) 黃柏(五錢) 車前子(三兩)
共為末。金櫻膏為丸。

澤蘭湯 治經閉調血脈。

澤蘭(二錢) 柏子仁 當歸 白芍 熟地 牛膝 茺蔚子(各一錢五分)

補天大造丸 補五臟虛損。

人參(二兩) 蜜炙黃耆 蒸白朮(各三兩) 炒棗仁 當歸 山藥 茯苓(各一兩五錢) 枸杞子 大熟地(各四兩) 河車(一具) 鹿角(一斤) 龜板(八兩與鹿角共熬膏)
以龜鹿膠和藥。煉蜜為丸。

普濟消毒飲 治大頭疫症。喉風發 等症。

甘草 桔梗 酒芩 酒黃連(各二錢) 馬勃 元參 橘紅 柴胡(各五分)薄荷(六分) 升麻(二分) 連翹 牛蒡子(各八分)

神朮散 治時行不正之氣。滿悶吐瀉。發熱傷食。

蒼朮 陳皮 濃朴(各二斤) 炙甘草(十二兩) 藿香(八兩) 砂仁(四兩)
共為末。每服二三錢。

治疫清涼散 治疫邪入裡。脹悶譫狂諸症。

秦艽 赤芍 知母 貝母 連翹(各一錢) 荷葉(七分) 丹參(五錢)柴胡(一錢五分) 人中黃(二錢)

葛根治痢散 治痢初起。赤白皆效。

葛根(一錢五分) 酒炒苦參(八分) 陳皮(一錢) 赤芍 陳松蘿茶 炒麥芽 山楂(各一錢二分)
上為細末煎服。有火者加川連五分。

治痢奇方 治暑痢。

川連(六分) 酒芩 濃朴 歸身 白芍(各一錢五分) 山楂(三錢) 甘草(五分) 桃仁 青皮 紅花(各八分) 枳殼 地榆(各一錢) 檳榔(一錢二分)
如白痢加木香六分

朴黃丸 治堅積作痢。腹痛拒按。

陳皮 濃朴(各十二兩) 大黃(一斤四兩) 廣木香(四兩) 荷葉水為丸。

補中益氣湯 中氣下陷。以此升之。

黃耆(一錢五分) 土炒白朮 人參 當歸 炙草(各一錢) 柴胡 升麻(各三分)陳皮(五分) 加生薑一片大棗二枚

開噤散 治噤口痢。

人參 薑汁炒黃連(各五分) 石菖蒲(七分) 丹參(三錢) 石蓮子 茯苓 陳皮 冬瓜仁(去殼各一錢五分) 陳米(一撮) 荷葉蒂(二個)

止瘧丹 治瘧二三發后。以此止之。

火酒炒常山 草果仁(去殼) 半夏曲(薑炒) 香附米(酒炒) 青皮(醋炒各四兩) 真六神曲(薑炒二兩)
上為末。用米飲糊丸。清晨服。

和中丸 治腹脹食積。

土炒白朮(四兩) 炒扁豆(三兩) 茯苓 砂仁(各一兩五錢) 半夏(薑汁炒一兩)
面炒枳實 炒神曲 炒麥芽 炒山楂 薑汁炒香附 丹參(酒蒸各二兩) 陳皮 五穀蟲(炒焦黃色各三兩)
上為末。荷葉一枚煎水為丸。

白朮丸 治氣虛中滿。

白朮 茯苓 陳皮(各二兩) 砂仁 神曲(各一兩五錢) 五穀蟲(四兩)
用荷葉老米煎水為丸。

金匱腎氣丸 治腎經聚水。

此即六味丸加附、桂、車前、牛膝。

大熟地(八兩) 山藥(四兩) 山萸肉 丹皮 澤瀉 車前子 牛膝(各二兩)茯苓(六兩) 肉桂(一兩) 附子(一兩)
如水腫用五加皮八兩煮水。煉蜜為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