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索引

卷四 痘中雜証(下)

痘後癰毒

餘毒未盡痘毒生,輕則瘡癤重為癰,內用解毒湯俱可,外敷紅玉膏有功。

【注】凡痘後餘毒,皆因灌漿之時,毒瓦斯大盛,未得盡化,留藏經絡,聚而不散。輕則發為瘡癤,重即成癰。或在肌肉之虛處,或發於關節搖動之際。皆不論已潰未潰,均以解毒內托湯主之,外用紅玉膏攤貼患處。

解毒內托湯

生黃 荊芥 防風 連翹(去心) 當歸 赤芍藥 金銀花 甘草節 木通
水煎服。

【方歌】

解毒內托湯最靈,黃耆荊芥共防風,連翹當歸赤芍藥,銀花甘草與木通。

紅玉膏

紫草(一兩) 紅花(一兩) 當歸(二兩) 黃蠟(三兩)
用香油半斤,先將藥炸焦去渣,後下黃蠟令勻,以冷為度,攤貼患處。

目病之由風熱成,痘毒火鬱上攻睛,赤腫澀痛洗肝散,翳膜遮睛龍膽從。

【注】目病固多由風熱而起也。夫痘蘊非常之熱,自裡達外,氣血弱則不能逐毒外出,火鬱上攻,目斯病矣。如赤腫疼痛,癮澀流目,不能開者,以洗肝散主之。翳膜遮睛,隱澀羞明者,加味龍膽湯主之。

洗肝散

羌活 歸尾 防風 山梔仁 穀精草 薄荷 生甘草 川芎
水煎,食後服。

【方歌】

洗肝散治目痛疼,羌活歸尾及防風,山梔仁同穀精草,薄荷甘草配川芎。

龍膽湯

防風 木賊草 密蒙花 蟬蛻 蔓荊子 龍膽草 菊花 黃連 白芷 蒺藜
水煎服。

【方歌】

翳遮龍膽湯堪夸,防風木賊密蒙花,蟬蛻蔓荊龍膽菊,黃連白芷蒺藜佳。

脾經脈絡繞唇口,出痘始終貴潤紅,紫裂焦黑急宜治,葛根解毒二方從。

【注】脾經之脈絡繞於唇口,故經曰︰六腑之華在唇。必津液充足,氣血和暢,唇口方能紅潤,故出痘之始終以此為貴。不然,一為毒火所製,則毒乘於中,熱熾於外,不惟不能紅潤,且或赤、或紫、或焦裂者,治皆不可緩也。初宜加味升麻葛根湯,起脹後,則以黃連解毒湯治之。

加味升麻葛根湯

赤芍 梔子 藿香 升麻 葛根 生甘草 防風 石膏
水煎服。

【方歌】

加味升麻葛根湯,赤芍梔子與藿香,升麻葛根生甘草,防風石膏共煎嘗。

黃連解毒湯(方見結痂落痂証治)

痘後牙疳

痘後牙疳毒熱攻,口臭齦腫多痛疼,內服清熱涼血飲,外敷中白散極靈。

【注】痘後生牙疳者,乃餘毒未解,上攻牙齒而然也。初起口臭齦腫,牙縫出血,尚覺疼痛;甚則色黑腐爛,牙齒脫落,穿腮破頰,蝕透鼻唇,多至不救。見之須急急調治,內服清毒涼血飲,外敷人中白散。

清毒涼血飲

知母 石膏 生地 黃連 當歸 赤芍 大黃 山梔子 丹皮 荊芥穗 連翹(去心)
水煎服。

【方歌】

清毒涼血治牙疳,知母石膏生地連,歸芍大黃山梔子,丹皮荊穗連翹煎。

人中白散

人中白( ,二錢) 雄黃(八分) 冰片(四分) 硼砂 青黛 兒茶(各一錢)
共為細末,搽敷患處。

舌乃心苗五內通,毒火一犯先見形,赤紫黑腫並舒弄,總以清熱犀角平。

【注】舌為心苗,內通五臟,毒熱舉發,舌先受之,或赤或紫或黑或腫,舒舌,弄舌,種種不一,要皆熱留於心而使然也。治宜清熱為主,以加味犀角湯治之。

加味犀角湯

荊芥 防風 牛蒡子(炒) 生甘草 桔梗 升麻 犀角 麥冬(去心) 梔子 黃連 石膏( )
水煎服。

【方歌】

加味犀角能散熱,荊防牛蒡同甘桔,升麻犀角麥門冬,梔子黃連石膏捷。

咽喉

咽喉之地司出入,毒火沖熾痛難堪,內用甘桔利咽劑,外吹牛黃散即安。

【注】咽者,飲食之道;喉者,呼吸之門,乃最緊要之處。若痘毒不能發越於外,火熱壅塞膈間,上沖咽喉,則或腫痛、或啞嗆,甚而不能呼吸,飲食難入。速用加味甘桔湯治之。或用加減利咽解毒湯,外用牛黃散吹入腫處。

加味甘桔湯(方見失音)

利咽解毒湯

防風 山豆根 麥冬(去心) 牛蒡子(炒) 黑參 苦桔梗 生甘草 綠豆
水煎服。

【方歌】

利咽解毒用防風,山豆根與麥門冬,牛蒡黑參苦桔梗,甘草綠豆共煎濃。

牛黃散

川黃連(生)黃柏(生)薄荷(各八分)雄黃 火硝 青黛(各二分半)牛黃 冰片 硼砂 朱砂(各一分)
共為細末,每用少許,吹患處。

夾疹

痘中夾疹因時氣,毒火觸動發其機,臨期休將痘瘡治,速將升葛透疹宜。

【注】痘已見形,其中又有顆粒細密如麻子者,此夾疹也。因出痘時恰遇天行時疫,感受其氣,一時並發。不須治痘,當先治疹,以升麻葛根東加荊芥、防風、蟬蛻、牛蒡、犀角,疹散而痘自起矣﹗

升麻葛根湯(方見發熱証治)

片片結就如雲頭,毒傷陰血浮火游,表散荊防敗毒劑,清熱黃連解毒投。

【注】 乃血之餘也。因毒火鬱遏,傷於陰血,血熱相搏,故浮游之火,散布皮膚之間,與痘相夾而出,片片如雲頭突起,謂之夾 ,以荊防敗毒散主之。七日後見此,謂之發 ,乃血熱不故也,以黃連解毒湯主之。

荊防敗毒散

羌活 獨活 柴胡 前胡 荊芥 防風 生甘草 川芎 枳殼(麩炒) 桔梗 赤茯苓
引用生薑,水煎服。

【方歌】

夾 宜用疏解劑,荊防敗毒進莫遲,羌獨柴前荊防草,川芎枳桔赤苓宜。

黃連解毒湯(方見結痂落痂証治)

夾痧

痧形發時粟一般,顆硬形圓頂又尖,粒中含水清漿樣,敗毒調治自然安。

【注】痧亦疹類,但形如粟米,尖圓自硬,內含清水為異,此亦熱毒所發,往往夾痘而出,宜於疏散,以荊防敗毒散主之。

荊防敗毒散(方見夾 )

水痘

水痘皆因濕熱成,外証多與大痘同,形圓頂尖含清水,易脹易靨不漿膿。初起荊防敗毒散,加味導赤繼相從。

【注】水痘發於脾、肺二經,由濕熱而成也,初起與大痘相似,面赤唇紅,眼光如水,咳嗽噴嚏,唾涕稠粘,身熱二三日而始出,其形尖圓而大,內含清水,易脹易靨,不作膿漿。初起荊防敗毒散主之,繼以加味導赤散治之。

荊防敗毒散(方見夾 )

加味導赤散

生地 木通 生甘草 連翹 黃連 滑石 赤苓 麥冬(去心)
引用燈心,水煎服。

【方歌】

加味導赤除濕熱,生地木通甘草協,翹連滑石苓麥冬,引加燈心稱妙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