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索引

卷四 雜法方類‧十二

赤石脂禹余糧湯(一)

《論》中有汗家重發汗,必恍惚心亂,小便已,陰疼,與禹余糧丸。疑即此為丸。

赤石脂(碎) 禹余糧(碎,各一斤)
上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渣,分溫三服。二石同煎,方中絕少。

傷寒服湯藥,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瀉心湯已,複以他藥下之,利不止,一誤再誤。醫以理中與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也,此利在下焦,下藥太過,則大腸受傷。赤石脂禹余糧湯主之。以澀治脫。複利不止者,當利其小便。分其清濁,則便自堅。

炙甘草湯(二)

又名複脈湯。

甘草(四兩,炙) 生薑(三兩) 人參(二兩) 生地黃(一斤) 桂枝(三兩,去皮) 麥門冬(半斤,去心)阿膠(二兩) 麻仁(半斤) 大棗(三十枚,擘)
上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渣,納膠,烊消盡,溫服一升,日三服。

傷寒脈結代,脈來緩而時一止複來,曰“結”;脈來動而中止,不能自還,因而複動,曰︰“代”。幾動一息亦曰︰“代”。皆氣血兩虛而經隧不通,陰陽不交之故。心動悸,心主脈,脈之止息,皆心氣不寧之故。

炙甘草湯主之。此治傷寒邪盡之後,氣血兩虛之主方也。

《活人書》云︰陰盛則結,陽盛則促。

甘草乾薑湯(三)

甘草(四兩,炙) 乾薑(二兩,炮)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渣,分溫再服。

芍藥甘草湯(四)

芍藥(四兩) 甘草(四兩,炙)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渣,分溫再服。

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以上俱似桂枝症。腳攣急,裡虛之象,只此一症,決非桂枝症矣。凡辨症,必於獨異處著眼。反與桂枝湯,欲攻其表,此誤也,得之便厥,咽中乾,煩躁吐逆者,有陽越之象。作甘草乾薑湯與之,以複其陽,若厥愈、足溫者,更作芍藥甘草湯與之,其腳即伸,此湯乃純陰之劑,以複其陰也,陰陽兩和而腳伸矣。若胃氣不和,譫語者,留邪在中焦。少與調胃承氣湯。若重發汗,複加燒針者,四逆湯主之。詳見四逆湯條下。

問曰︰証象陽旦,《活人書》云︰桂枝湯加黃芩,曰陽旦。成無己云︰即桂枝湯別名。按法治之而增劇,厥逆,咽中乾,兩脛拘急而譫語,以上言按法用方,而病不應手,其故安在?師言︰夜半手足當溫,兩腳當伸。後如師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脈浮而大,浮則為風,大則為虛。風則生微熱,虛則兩脛攣。

病形象桂枝,因加附子參其間,桂枝加附子湯。增桂令汗出,附子溫經,亡陽故也。厥逆兩脛拘急,即亡陽之兆。厥逆咽中乾,煩躁,陽明內結。陽越在上。譫語煩亂,更飲甘草乾薑湯。通納陽氣。夜半陽氣還,兩足當熱,脛尚微拘急,重與芍藥甘草湯。

陽複而陰又虛,以此養陰氣。爾乃脛伸,以承氣湯,微溏則止其譫語,以滌陽明所結之餘邪。故知病可愈。

病証象桂枝句以下︰歷敘治效,以明用藥之次第當如此。蓋病証既多,斷無一方能治之理,必先分証而施方。而其先後之序又不可亂,其方有前後截然相反者,亦不得以錯雜為嫌。隨機應變,神妙無方,而又規矩不亂。故天下無不可愈之疾。後人欲以一方治諸症,又無一味中病之藥,嗚呼﹗難哉。

茵陳蒿湯(五)

茵陳蒿(六兩) 梔子(十四枚,擘) 大黃(二兩,去皮)
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茵陳,減六升、茵陳為主藥。納二味,煮取三升,去渣,分溫三服。小便當利,尿如皂角汁狀,色正赤,一宿腹減,病從小便去也。先煮茵陳,則大黃從小便出,此秘法也。

陽明病,發熱汗出者,此為熱越,不能發黃也。但頭汗出者,身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引水漿飲者,此為瘀熱在裡,身必發黃,茵陳蒿湯主之。《本草》︰茵陳主熱結黃膽。

傷寒七、八日,身黃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滿者,陽明瘀熱。茵陳湯主之。

麻黃連軺赤小豆湯(六)

麻黃(二兩,去節) 連軺(二兩,連翹根是) 赤小豆(一升) 生梓白皮(一升,切) 杏仁(四十枚,去皮尖) 甘草(二兩,炙) 生薑(二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上八味,以潦水一斗,無根之水。先煮麻黃,再沸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去渣,分溫三服,半日服盡。連軺即連翹根,氣味相近,今人不采,即以連翹代可也。

傷寒瘀熱在裡,身必發黃,麻黃連軺赤小豆湯主之,前方欲黃從下解,此方欲黃從汗解,乃有表無表之分也。

麻黃升麻湯(七)

麻黃(二兩半,去節) 升麻(一兩一分) 當歸(一兩一分) 知母 黃芩 葳蕤(各十八銖) 白朮 石膏(碎、綿裹) 乾薑 芍藥 天冬(去心) 桂枝(去皮) 茯苓 甘草(各六銖,炙) 上十四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一兩沸,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去渣,分溫三服。相去如炊三斗米頃,令盡,汗出愈。

傷寒六、七日,大下後,寸脈沉而遲,手足厥逆,下部脈不至,咽喉不利,唾膿血,泄利不止者,皆上熱下寒之症。為難治。麻黃升麻湯主之。此乃傷寒壞症,寒熱互見,上下兩傷,故藥亦照症施治。病症之雜,藥味之多,古方所僅見,觀此可悟古人用藥之法。

瓜蒂散(八)

瓜蒂(熬黃) 赤小豆(各一分)
上二味,各別搗篩為散,已合治之,取一錢匕。以香豉一合,用熱湯七合,煮作稀糜,去渣,和散,溫頓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諸亡血虛家,不可與瓜蒂散。此即《論》中所雲吐法也。梔子豉湯治虛煩,非專引吐,此方則專於引吐而已。

病如桂枝証,頭不痛,項不強,寸脈微浮,胸中痞硬,氣上沖咽喉,不得息者,此為胸中有寒也,寒必兼飲。當吐之,在上者越之。宜瓜蒂散。《本草》瓜蒂︰病在胸腹中,皆吐下之。

病患手足厥冷,脈乍緊者,邪結在胸中,所以陽氣不能四達。心中滿而煩,飢不能食者,病在胸中,當須吐之,宜瓜蒂散。

吳茱萸湯(九)

吳茱萸(一升,洗) 人參(三兩) 生薑(六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渣,溫服七合,日三服。

食穀欲嘔者,必食穀而嘔,受病在納穀之處,與乾嘔迥別。屬陽明也,吳茱萸湯主之。得湯反劇者,屬上焦也。上焦指胸中,陽明乃中焦也。

少陰病,吐利,手足逆冷,煩躁欲死者,吳茱萸湯主之。此胃氣虛寒之症。

乾嘔吐涎沫,吐涎沫,非少陽之乾嘔。然亦云乾嘔者,謂不必食穀而亦嘔也,頭痛者,陽明之脈上於頭。吳茱萸湯主之。此胃中有寒飲之症。

黃連阿膠湯(十)

黃連(四兩) 黃芩(二兩) 芍藥(二兩) 阿膠(三兩) 雞子黃(二枚)
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三物,煮取二升,去渣,納膠烊盡,小冷,納雞子黃,小冷而納雞子黃,則不至凝結而相和。攪令相得,溫服七合,日三服。

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煩,不得臥,黃連阿膠湯主之。此少陰傳經之熱邪,擾動少陰之氣,故以降火養陰為治,而以雞子黃引藥下達。

桃花湯(十一)

赤石脂(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篩末) 乾薑(一兩) 粳米(一升)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渣、納赤石脂末,方寸匕,溫服七合,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兼末服,取其留滯收澀。

少陰病,下利,便膿血者,寒熱不調,則大腸為腐,故成膿血,與下利清穀絕不同。桃花湯主之。

《本草》︰赤石脂︰療下利赤白。

少陰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

半夏散及湯(十二)

半夏(洗) 桂枝(去皮) 甘草(炙)
上三味,等分,各別搗篩;已合治之,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

若不能散服者,以水一升,煎七沸,納散兩方寸匕,更煮三沸,下火,令小冷,少少咽之。治上之藥,當小其劑。

少陰病,咽中痛,足少陰之脈,循喉嚨,挾舌本。半夏散及湯主之。《本草》︰半夏治喉咽腫痛。桂枝治喉痺,此乃咽喉之主藥,後人以二味為禁藥,何也?

豬膚湯(十三)

豬膚(一斤)
上一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渣,加白蜜一升,白粉五合,當是米粉。熬香和令相得,溫分六服。

少陰病,下利咽痛,胸滿心煩者,此亦中焦氣虛,陰火上炎之症。豬膚湯主之。以甘鹹納之。

甘草湯(十四)

甘草(二兩)
上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渣、溫服七合,日二服。

桔梗湯(十五)

桔梗(一兩) 甘草(二兩)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分溫再服。

少陰病,二、三日,咽痛者,可與甘草湯。大甘為土之正味,能製腎水越上之火。

不瘥,與桔梗湯。佐以辛苦開散之品,《別錄》云︰療咽喉痛。

苦酒湯(十六)

半夏(十四枚,洗,破如棗核) 雞子(一枚,去黃,納上苦酒,著雞子殼中)
上二味,納半夏,著苦酒中,以雞子殼置刀環中,安火上,令三沸,此等煮法,必有深意,疑即古所雲禁方也。去渣,少少含咽之,不瘥,更作三劑。

少陰病,咽中傷,生瘡,疑即陰火喉癬之類。不能言語,聲不出者,苦酒湯主之。咽中生瘡,此必遷延病久,咽喉為火所蒸腐,此非湯劑之所能療,用此藥斂火降氣,內治而兼外治法也。

烏梅丸(十七)

烏梅(三百枚) 細辛(六兩) 乾薑(十兩) 當歸(四兩) 黃連(一斤) 附子(六枚,炮去皮) 蜀椒(四兩,出汗) 桂枝(六兩,去皮) 人參(六兩) 黃柏(六兩) 上十味,異搗篩,合治之,以苦酒浸烏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飯熟搗成泥,和藥令相得,納臼中,與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飲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傷寒脈微而厥,至七、八日膚冷,陽氣不衛。其人躁無暫安時者,此為臟厥,此症不治。非蛔厥也。

蛔厥者,其人當吐蛔。今病者靜而複時煩,此為臟寒,蛔上入其膈,故煩,須臾複止,得食而嘔又煩者,蛔聞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烏梅丸主之。又主久利。此治久利之聖方也。其能治蛔,諸藥之性,當於《神農本草》中細細審辨,諸方盡然,不複一一俱載。

白頭翁湯(十八)

治痢,口渴下重者如神。

白頭翁(二兩) 黃連 黃柏 秦皮(各三兩)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渣,溫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

熱利下重者,白頭翁湯主之。凡下重皆屬瘀熱。下利欲飲水者,以有熱故也,白頭翁湯主之。

牡蠣澤瀉散(十九)

牡蠣(熬) 澤瀉 蜀漆(暖水,洗去腥) 栝蔞根 葶藶子(熬) 商陸根(熬) 海藻(洗去咸)以上各等分。
上七味,異搗下篩為散,更入臼中治之,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利,止後服。

大病瘥後,從腰以下有水氣者,水流向下。牡蠣澤瀉散主之。此治水病之主方。

蜜煎導方(二十)

食蜜七合 上一味,於銅器內微火煎凝如飴狀,攪之勿令焦著。俟可丸,並手捻作挺,令頭銳,大如指長二寸許,當熱時急作,冷則硬,以納穀道中,以手急抱,欲大便時,乃去之。

豬膽汁方(二十一)

大豬膽(一枚) 瀉汁和醋少許以灌穀道中,如一食頃,當大便出宿食惡物甚效。

陽明病,自汗出,若發汗,小便自利者,此乃津液內竭,雖硬,不可攻之,當須自欲大便,須待也,言必得其自欲大便,而後用此法。宜蜜煎導而通之。若土瓜根及大豬膽汁,皆可為導。

燒KT散(二十二)

右取婦人中KT 近陰處,剪燒灰,以水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即利,陰頭微腫則愈。如人病,取男子KT 襠燒灰。引其邪火從陰處出也。

傷寒陰陽易之為病,病方愈而交接,則感其餘熱而生疾。其人身體重,少氣,少腹裡急,或引陰中,拘攣,熱上沖胸,頭重不欲舉,眼中生花,膝脛拘急者,燒KT 散主之。

卷四 六經脈証

六經脈証

欲讀《傷寒論》,必先識六經之本証,然後論中所稱太陽、陽明等病,其源流變態,形色脈象,當一一備記,了然於心,然後其症之分並、疑似及用藥加減異同之故,可以曉然,不致眩惑貽誤,故備錄於下。
太陽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
尺寸俱浮者,太陽受病也,其脈上連風府,故頭項痛,腰脊強。
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為中風。
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曰傷寒。
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發於陽者七日愈,發於陰者六日愈。以陽數七,陰數六故也。
陽明中風,口苦咽乾,腹滿微喘,發熱惡寒,脈浮而緊。惡寒、未離太陽也。
陽明病,若能食,名中風;不能食,名中寒。
尺寸俱長者,陽明受病也。其脈挾鼻絡於目,故身熱、目疼、鼻乾、不得臥。
陽明外証︰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也。
陽明脈大。以上皆陽明之經病。
病有太陽、陽明;有正陽、陽明;有少陽、陽明。
太陽、陽明者,脾約是也。
少陽、陽明者,發汗、利小便已。
胃中燥、煩實,大便難是也。
陽明之為病,胃家實也。此乃正陽陽明。
陽明居中,土也,萬物所歸,無所複傳,始雖惡寒,二日自止。此為陽明病也。
少陽之為病,口苦、咽乾、目眩也。
尺寸俱弦者,少陽受病也,其脈循脅絡於耳,故胸脅痛而耳聾。
少陽中風,兩耳無所聞,目赤、胸中滿而煩者,不可吐下,吐下則悸而驚。
傷寒,脈弦細,頭痛發熱者,屬少陽。
三陽合病,脈浮大,上關上,但欲眠睡,目合則汗。內熱已極。
傷寒六、七日,無大熱,外熱輕則內熱重。其人躁煩者,此為陽去入陰故也。
傷寒三日,三陽為盡,三陰當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嘔,此為三陰不受邪也。
太陰之為病,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
尺寸俱沉細者,太陰受病也。其脈布胃中,絡於嗌,故腹滿而嗌乾。
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系在太陰。
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臟有寒故也,當溫之,宜服四逆輩。少陰自利而渴,寒在下焦也。此自利不渴,寒在中焦也。
少陰之為病,脈微細,但欲寐也。衛氣行於陽則寤,行於陰則寐。
少陰病,欲吐不吐,心煩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屬少陰也。
尺寸俱沉者,少陰受病也。以其脈貫腎絡於肺,系舌本,故口燥舌乾而渴。
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飢而不欲食,食則吐蛔,下之利不止。
尺寸俱微緩者,厥陰受病也。以其脈循陰器、絡於肝,故煩滿而囊縮。
厥陰中風,脈微浮為欲愈,不浮為未愈。

別症變症(附︰刺法)

傷寒本症之外,有別症,有變症。別症者,其病與傷寒相類而實非傷寒是也。變症者,傷寒本不當有此症,或因遷延時日;或因雜藥誤投,其病變態百出是也。其症不備,則必驚疑淆惑,而無所措手,故備錄之,庶不致臨症 徨。

臟結、冷結、除中、伏氣、晚發、痙、濕、風濕、濕溫、溫毒、 、陰毒、陽毒、溫病、熱病、兩感、風溫、溫疫、香港腳、多眠、狐惑、百合、臟厥見烏梅丸條。尸厥見刺法。

臟結臟結如結胸狀,飲食如故,時時下利,寸脈浮,關脈小細沉緊,名曰臟結。舌上白苔滑者,難治。
臟結,無陽証,其人反靜、舌上苔滑者,不可攻也。
病脅下素有痞,連在臍旁,痛引少腹,入陰筋者,此名臟結,死。臟結與結胸,皆下後邪氣乘虛入裡所致,熱多與陽明相結,為結胸。寒多與陰相結,為臟結。故所現脈症,皆為陰象。舌上苔滑,則上焦亦寒,全無陽象,故曰“難治”。曰“不可攻”,然猶有治法。至素有痞結,則中氣已傷,連及臍旁少腹,並入陰經,則上下俱病,陰極陽竭,不死何待。

冷結

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結胸,小腹滿,按之痛者,此冷結在膀胱關元也。

除中

傷寒脈遲,六、七日,而反與黃芩湯徹其熱。脈遲為寒,今與黃芩湯,複除其熱,腹中應冷,當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

微則為咳,咳則吐涎。下之則咳止,而利因不休,利不休則胸中如蟲嚙,粥入則出;小便不利,兩脅拘急,喘急為難︰頸背相引,臂則不仁;極寒反汗出,身冷若冰,眼睛不慧,語言不休,而穀氣多入,此為除中。口雖欲言,舌不得前。

傷寒始發熱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當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為除中,此病無治法。

伏氣

伏氣之病,以意候之。今月之內,欲有伏氣,假令舊有伏氣,當須脈之。若脈微弱者,當喉中痛,似傷寒,非喉痺也。病患云︰實咽中痛。雖爾,今複欲下利。《活人書》云︰伏氣之病,謂非時有暴寒中人,伏於少陰經。始不竟病,旬月乃發,脈便微弱,法先咽痛,似傷寒非咽痺之病,次必下利。始用半夏桂枝甘草湯主之,次四逆散主之。此病只二日便瘥,古方謂之“腎傷寒”也。

甘草、半夏、桂心等分,每服四錢匕,入生薑四片煎,放冷,少少含咽之。

晚發

脈陰陽俱緊,至於吐利,其脈獨不解,緊去人安,此為欲解,若脈遲至六、七日,不欲食,此為晚發,水停故也。為未解,食自可者,為欲解。《活人書》 云︰傷寒病,三月至夏為晚發。

太陽病,發熱無汗,反惡寒者,名曰剛 。《金匱》治剛,用葛根湯、大承氣湯。湯俱見前。

太陽病,發熱汗出,不惡寒者,名曰柔 。柔 用栝蔞桂枝湯。即桂枝湯加栝蔞根二兩。

太陽病,發汗太多,因致 。

太陽病,發熱脈沉而細者,名曰 。此言 脈。

病身熱足寒。頸項強急,惡寒,時頭熱面赤,目脈赤,獨頭面搖,卒口噤,背反張者, 病也。此言象。

太陽病,關節疼痛而煩,脈沉而細者,此名濕痺之候,其人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當利其小便。

濕家之為病,一身盡疼,發熱,身色如似熏黃。

濕家下之,額上汗出,微喘,小便利者死,若下利不止者,亦死。

濕家下之,其人但頭汗出,背強,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則噦,胸滿,小便不利。舌上如苔者,以丹田有熱,胸中有寒,渴欲得水而不能飲,則口燥煩也。

濕家病身上疼痛發熱面黃而喘,頭痛鼻塞而煩,其脈大,自能飲食,腹中和無病,病在頭中寒濕,故鼻塞。納藥鼻中則愈。

風濕

問曰︰風濕相搏,一身盡疼痛,法當汗出而解。值天陰雨不止,醫云︰此可發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蓋發其汗,汗大出者,但風氣去,濕氣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風濕者發其汗,但微微似欲汗出者,風濕俱去也。此言治法。

病者一身盡疼,發熱、日晡所劇者,此名風濕。此病傷於汗出當風,或久傷取冷所致也。

風濕脈浮,肢體痛重,不可轉側,額上微汗,不欲去被,或身微腫。

濕溫

兩脛逆冷,胸腹滿,多汗,頭目痛苦,妄言,其脈陽濡而弱,陰小而急,不可發汗,治在太陰。見《活人書》。

溫毒

冬時觸冒疹毒,至春始發,肌肉發斑,癮疹如錦紋,或咳嗽心悶,但嘔青汁。見《活人書》。

太陽中熱者, 是也。其人汗出惡寒,身熱而渴也。

太陽中 者,身熱疼重,而脈微弱,此以夏月傷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

太陽中 者,發熱惡寒,身重而疼痛;其脈弦細芤遲;小便已,洒洒然毛聳︰手足逆冷;小有勞,身即熱;口開,前板齒燥。若發汗,則惡寒甚;加溫針則發熱甚,數下之則淋甚。

陰毒

手足厥冷,背強,臍腹築痛,咽痛,短氣,嘔吐、下利,身如被杖。或冷汗煩渴;或甲指面色青黑,煩燥而渴,脈沉細欲絕,而一息七至。宜灸氣海、丹田三、二百壯;或蔥熨臍中。氣海在臍下一寸五分;丹田在臍下二寸。

陽毒

發躁狂走,妄言,面赤,咽痛,身斑斑若錦紋。或下利赤黃,脈洪實滑促;或舌卷焦黑,鼻中如煙煤,宜用布漬冷水,搭於胸上,蒸熱數換。《活人書》法。

溫病

冬時受寒,藏於肌膚,至春而發。

熱病

寒氣至夏而發,俱與傷寒相似。

兩感

太陽與少陰,陽明與太陰,少陽與厥陰。

風溫

其人素傷於風,因複傷熱,其脈尺寸俱浮。頭疼身熱,常自汗出,體重而喘,四肢不收,嘿嘿但欲眠,發汗則譫語煩躁、狀若驚癇。

溫疫

一歲之中,男女老少之疾相似,其狀不一。

香港腳

頭疼身熱,肢體痛,大便秘,嘔逆,腳屈弱。

多眠

有風溫症,有少陰症,有小柴胡症,有狐惑症。

狐惑

此症治法詳《金匱》。

狀如傷寒,或傷寒後變症,默默欲眠,目不能閉,不欲飲食,面目乍白、乍赤、乍黑,蟲蝕其喉為惑,其聲嘎,蝕其肛為狐,其咽乾。爛見五臟則死,當視其唇,上唇有瘡,蟲食其臟;下唇有瘡,蟲食其肛。多因下利而得,濕 之病,亦相似。

百合

此症詳《金匱》,治法亦備。

此亦傷寒變症,百脈一宗,悉致其病。百脈一宗,乃肺病也。故《金匱》用百合治之。其狀欲食複不能食,默默欲臥,複不能臥;欲行複不能行;飲食或有美時,或有惡聞食臭時;如寒無寒,如熱無熱,小便赤,藥入口即吐,如有神靈者。

刺法

古聖人治病之法,針灸為先,《靈》、《素》所論,皆為針灸而設。即治傷寒,亦皆用針刺。《熱病篇》所載是也。至仲景專以湯劑治傷寒,尤為變化神妙,然亦有湯劑所必不能愈,而必用刺者,仲景亦不能舍此而為治。後人豈可不知﹗故另考明諸穴,以附於後。

尸厥

少陰脈不至,腎氣微,少精血,奔氣促迫,上入胸膈,宗氣反聚,血結心下,陽氣退下,熱歸陰股。

與陰相動,令身不仁,此為尸厥,當刺期門、巨闕,見《平脈法》。

期門二穴,在第二肋端,不容穴旁,各一寸五分,上直兩乳。足太陰、厥陰、陰維之會。舉臂取之,刺入四分,灸五壯,肝募也。

巨闕一穴,在鴆尾下一寸,任脈氣所發。刺入六分,留七呼,灸五壯。心募也。

傷寒,腹滿譫語,寸口脈浮而緊,此肝乘脾也,名曰縱,刺期門。縱者,克其所勝,放縱不收也。

傷寒發熱,嗇嗇惡寒,大渴欲飲水,其腹必滿,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名曰橫,刺期門。橫者,犯其所不勝,橫逆犯上也。刺期門,皆所以泄肝之盛氣,期門穴見前。

太陽與少陽並病,頭頸強痛,或眩冒,時如結胸,心下痞硬者,當刺大椎第一間、肺俞、肝俞。慎不可發汗,發汗則譫語,脈弦,五、六日,譫語不止,當刺期門。

大椎一穴,在第一椎陷者中,三陽督脈之會。刺入五分,灸九壯。

肺俞二穴,在第三椎下兩旁,各一寸五分,刺入三分,留七呼,灸三壯。

肝俞二穴,在第九椎下兩旁,各一寸五分,刺三、四分,留六呼,灸三壯。

太陽、少陰並病,心下硬,頸項強而眩者,當刺大椎、肺俞、肝俞,慎勿下之。

陽明病,下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但頭汗出者,刺期門。隨其熱而瀉之, 然汗出者愈。此男子熱入血室之症。婦人亦有之,見小柴胡條下。

凡治溫病,可刺五十九穴。

《內經》熱俞五十九,頭上五行,行五者,以越諸陽之熱逆也。大杼、膺俞、缺盆、背俞。此八者,以瀉胸中之熱也。氣沖、三裡、巨虛、上下廉,此八者,以瀉胃中之熱也。雲門、 骨、委中、髓空,此八者,以瀉四肢之熱也。五臟俞旁五,此十者,以瀉五臟之熱也。凡此五十九穴者,皆熱之左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