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索引

卷四 消渴統論

消渴病有三︰一渴而飲水多,小便數,有脂如麩片,甜者是消渴也。二吃食多,不甚渴,小便少,似有油而數者,是消中也。三渴飲水不能多,但腿腫腳先瘦小,陰痿弱,數小便者,是腎消也。(《古今錄驗》)

消渴大禁有三︰一飲酒,二房室,三咸食及面,能慎此者,雖不服藥,自可無他。不知此者,縱有金丹,亦不可救,慎之,慎之。

李詞部曰︰消渴之疾,發則小便味甜。按︰《洪范》云︰稼穡作甘。以理推之,淋餳醋酒作脯法,須臾即皆能甜也。人飲食之後,滋味皆甜,積在中焦,若腰腎氣盛,則上蒸精氣,化入骨髓,其次為脂膏,其次為肌肉,其餘則為小便。氣臊者,五臟之氣;味鹹者,潤下之味也。若腰腎虛冷,不能蒸化於上,穀氣則盡下而為小便,故甘味不變,下多不止,食飲雖多而肌膚枯願。譬如乳母,穀氣上泄,皆為乳汁。消渴疾者,穀氣下泄,盡為小便也。又肺為五臟之華蓋,若下有暖氣上蒸,即潤而不渴;若下虛極,即陽氣不能升,故肺干而渴。譬如釜中有水,以板蓋之,若下有火力,則暖氣上騰而板能潤;若無火力,則水氣不能上,板終不可得而潤也。故張仲景云︰宜服八味腎氣丸,並不可食冷物,及飲冷水,此頗得效,故錄

八味腎氣丸 (方見腎勞。) 服訖后,再服後方以壓之。

黃連(二十分) 麥冬(十二分) 苦參(十分) 生地(七分) 知母(七分) 牡蠣(七分)
為末,牛乳為丸,桐子大,曝乾,漿水或牛乳下二十丸,日再服。病甚者,瘥後須服一載以上,即永絕病根。一方有人參五兩。以上見《本事方》。

又療消渴、口苦舌乾方

麥冬(五兩) 花粉(三兩) 烏梅(十個,去核) 小麥(三合) 茅根 竹茹(各一升)
水九升,煎取三升,去滓分四五服。細細含咽。

療飲水不消、小便中如脂方 (崔氏)

黃連 栝蔞根(各五兩,為末)
生地汁和,並手丸如桐子大,每食後牛乳下五十丸,日二服。一方用生栝蔞汁、生地汁、羊乳汁,和黃連任多少,眾手捻為丸,如桐子大,麥冬飲服三十丸,漸加至四十五丸。輕者三日愈,重者五日愈,名羊乳丸。

麥冬飲子 治膈消胸滿,煩心短氣。

人參 茯神 麥冬 知母 五味子 生地 生甘草 葛根 栝蔞根
上等分 咀,每服五錢,水二盞,竹葉十四片,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河間云︰心移熱於肺為膈消。膈消者,心肺有熱,胸滿煩心,津液燥少,短氣,久則引飲為消渴也。麥冬飲子主之。

麥冬丸 消渴之人,愈與不愈,常須慮有大癰,以其內熱而小便數故也。小便數則津液竭,津液竭則經絡澀,經絡澀則營衛不行,營衛不行則熱氣留滯,必於大骨節間發癰疽而卒。當預備此藥,除腸胃實熱,兼服消渴方。

麥冬 茯苓 黃芩 石膏 玉竹(各八分) 人參 龍膽草(各六分) 升麻(四分) 枳實(五分) 生薑 栝蔞根(各十分) 枸杞根
為末,蜜丸桐子大,茅根粟米汁下十丸,日二服。若渴則與後藥。

栝蔞根 生薑 麥冬汁 蘆根(各三升)
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

冬瓜飲子 治消渴,能食,小便如脂麩片,日夜無度。

冬瓜一個,割開去穰,入黃連末十兩,仍將頂蓋好,熱灰中煨熟,去皮細切,研爛,用布取汁,每服一盞,日三夜二服。

葶藶丸 療消渴成水病浮腫方。

甜葶藶(隔紙炒) 栝蔞根 杏仁(麩炒黃) 漢防己(各一兩)
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茯苓湯下,日三。

白朮散 治諸病煩渴,津液內耗,不問陰陽,皆可服之,大能止渴生津。

干葛(二兩) 白朮 人參 茯苓 炙草 藿香 木香(各一兩)
為粗末,每三錢,水一盞半,煎至一盞,溫服。

豬肚丸 治消渴。

豬肚(一具,洗淨) 黃連 白粱米(各五兩) 花粉 茯神(各四兩) 知母(三兩) 麥冬(二兩)
上六味為末,內豬肚中縫密,置甑中蒸極爛,乘熱入藥臼中搗為丸。若硬加蜜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加至五十丸,日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