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索引

卷三‧暑病方論

太陽中 。發熱惡寒。身重而疼痛。其脈弦細芤遲。小便已洒洒然毛聳。手足逆冷。小有勞身即熱。口開前板齒燥。若發其汗。則惡寒甚。加溫針則發熱甚。數下之則淋甚。

趙注:此証屬陰陽俱虛。脈弦細者陽虛也。芤遲者陰虛也。所以溫針複損其陰。汗之複傷其陽。惟宜甘藥補之。以解其熱耳。即靈樞所謂陰陽俱不足。補陽則陰竭。補陰則陽脫。可以甘藥。因是知白虎湯中石膏之甘寒。粳米、甘草之輔正。人參之益元。為的對之藥矣。雖知母之苦寒。為除足陽明及手太陰氣分之熱。並可益腎。以除煩躁耳。捨此其誰與歸。

太陽中熱者。 是也。汗出惡寒。身熱而渴。白虎加人參湯主之。(方見前)

周注:趙氏引成注一段。因表裡不明。足以惑疑後人。故刪之。趙云。此証為令火之氣酷其金。肺主氣者也。肺傷則氣虛。然太陽膀胱屬水主表。肺金之子也。母虛而子亦不足。衛虛表不足。由是汗出身熱惡寒。內經曰:心移熱於肺。傳為膈消。膈消則渴也。皆相火傷肺之所致。此可知其要在救肺也。石膏雖能除三焦火熱。然仲景名白虎者。為石膏功獨多於清肺。退金中之火。是用為君。知母亦就肺中瀉火。滋水之源。人參生津液。益所傷之氣而為臣。粳米、甘草補土以滋金為佐也。愚按冬月有寒。則能傷人名中寒。夏月有熱。亦能傷人名中熱。此是外來之熱。故曰中。非即伏寒發出。夏必病熱之熱也。然而同用白虎者。總以所傷在氣。則所主在金。所病在熱。生金者土。金生者水。金病則我母我子俱病。故與伏氣之在少陰發出之由陽明者無異。要皆並主一湯。全不因冬月之伏。與夏月之中。為二義也。又全不以伏氣之渴與今病之渴為稍異。而必主人參也。嗚呼。聖人於此。有意立方。無心表異。以千古之前。自有此理。萬世之下。自有此悟。不意今之學人。不知冬月伏氣。與暑月中熱。同治之旨。反當以此湯治傷寒。每至投而輒斃。光與盞落。反疑聖人有未盡善者。何可勝悼。

太陽中 。身熱疼重。而脈微弱。此以夏熱傷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一物瓜蒂湯主之。

一物瓜蒂湯

瓜蒂(二七個)
上銼。以水一升。煮取五合。去渣頓服。

周注:脈虛身熱。得之傷暑。今身熱脈微弱者 也。身體疼痛者水也。夏因暑熱。以水灌洗而得。一物瓜蒂湯吐之。常觀仲景。 病惟出三証。豈偶然哉。舉其端為萬世準繩。一者明其表裡俱虛。一者言其 中表之熱。而此言水邪鬱令火而成中 也。若邪鬱令火。比類而推。其因殆有不可勝言。如取風涼者。感霧露者。食生冷者。素有積熱者。陰血素虛。不勝大熱者。宿邪感而動者。處陰地者。凡此之類。皆足以郁其令火。為中 之由。或輕或重。或表或裡。或虛或實。隨証發現。若論治邪退熱。較量權衡。何可一言盡哉。諸集類方論。徒多其証。聚其方。未有明言其脈証。屬於何因。害於何經。用何藥為君以主之。何藥為臣以佐之。苟不潛心仲景書者。吾未信其泛然方証。果切病情否也。瓜蒂本草謂其主胸腹邪氣。皆吐下之。此以夏月傷冷水。水行皮中。而皮中者豈非屬表。何乃用是藥去胸中之水乎。蓋形寒飲冷則傷肺。皮乃肺之合。胸中又肺之部。內外相應。且瓜蒂又治四肢浮腫。下水而冷。水之在皮中者。不惟灌洗得散。而飲冷所傷者。亦得散於皮中。故兩者皆得而用之。

喻嘉言合論白虎加人參湯、瓜蒂湯二方云。金匱治 病。止出二方。一以白虎加人參專治其熱。以夏月之熱淫。必僭而犯上。傷其肺金。耗其津液。用之以救肺金。存津液也。孫思邈之生脈散。李東垣之清暑益氣湯。亦既祖之矣。一以瓜蒂湯專治其濕。以夏月之濕淫上甚為熱。亦先傷其肺金。故外漬之水。得以聚於皮間。皮者肺之合也。用以搐其胸中之水。或吐或瀉而出。則肺氣得以不壅。 而皮間之水。得以下趨也。何後人但宗仲景五苓散為例。如河間之通苓散。子和之桂苓甘露飲。非不得導濕消暑之意。求其引伸瓜蒂湯之製。以治上焦濕熱而清肺金。則絕無一方矣。抑知無形之熱傷其肺金。則用白虎加人參湯救之。有形之濕傷於肺金。則用瓜蒂湯救之。各有所主也。

脈理

周禹載曰。夏日暑濕交蒸。人多中暑。証與熱病相似。首宜以脈辨之。夫熱病之脈必盛。中暑之脈必虛。蓋寒傷形而不傷氣。所以脈盛。暑傷氣而不傷形。所以脈虛。然又有弦細芤遲之脈者何也?人當暑月必多汗。汗多則脈虛。此其常也。守真曰。熱為陽中之至陽。以熱傷氣。則汗自出。病雖為熱。脈不能實。而反虛弱也。若汗出當風。閉其汗孔。則風與汗濕留泊肌腠。脈故弦細。或虛風不作郁熱。表虛仍自汗出者。脈必芤遲也。統而言之曰虛。分而言之曰弦細芤遲。其不以浮大之脈。混入虛脈之中。稱為暑病之脈也。

張鳳逵曰。劉複真云。暑脈虛而微弱。按之無力。又脈來隱伏。弦細芤遲。皆暑脈也。脈虛身熱。得之傷暑中 。脈虛而微者是也。寒病傳經。故脈日變。溫熱不傳經。故脈不變。寒病浮洪有力者易治。芤細無力者難治。無脈者不治。若溫熱則不然。溫有一二部無脈者。暑熱有三四部無脈者。被火所逼勒而藏伏耳。非絕無也。於病無妨。攻之亦易。醫人一切驚走不知。照經用辛寒藥。火散而脈起。脈起而病愈。徒駭何益乎。要在辨之詳耳。蓋溫熱病發在一二經。始終止在此一二經。更不傳遞別經者。其一二經或洪數。則別經弱且伏。依經絡調之。則洪者平。伏者起。乃愈征也。昔在萬歷丁未三月間。予寓京師。備員太倉庫瘥。忽一日吏部同鄉劉蒲亭馳報曰。病劇求救。予就其寓。吏部同僚諸公環守之。已備後事。譫語捻衣。不寐者已七八日。御醫院吳思泉名醫也。偕醫數人治之。予診其脈。止關脈洪大。其餘皆伏。乃書方竹葉石膏湯。諸公皆驚曰。吳等已煎附子理中湯。何冰炭如是。予詰之。吳曰。陽証陰脈。故用附子。予曰:兩關洪大。此陽脈也。其餘經為火所伏。非陰脈也。吳厲聲相爭。予亦動色自任。諸公從之。一劑甫時。即止譫語。就寐片時。予視其脈已洪者乎。而伏者起。諸公相視曰。此真張仲景也。又用辛涼藥調理痊愈。脈証有相合者易知。有相左者難知。脈明而後可以辨証。証真而後可以施藥。要在虛心細察。不可執已見。而以百藥嘗試。令命在反掌間也。慎之慎之。

辨寒暑各異

張鳳逵曰。暑証變幻無常。入發難測。不可尋思。彼暴中之激烈。扁鵲不及 指而投咀。久伏之深毒。長桑不能隔膚而見臟。最為難察而難救已。即尋常之感。亦難於知覺。非若傷寒之有定期定証。可據可療者。不拘表裡。不以漸次。不論臟腑。冒暑蒸毒。從口鼻入者。直中心胞經絡。先煩悶。後身熱。行坐近日。熏爍皮膚肢體者。即時潮熱煩渴。入肝則眩暈頑麻。入脾則昏睡不覺。入肺則喘咳痿 。入腎則消渴。非專心主而別臟無傳入也。中暑歸心。神昏卒倒。暑傷肉分。周身煩躁。或如針刺。或有赤腫。蓋天氣浮於地表。故人氣亦浮於肌表也。冒暑入腸胃。腹痛惡心嘔瀉。伏暑即冒暑。久而藏伏三焦腸胃之間。熱傷氣而不傷形。旬日莫覺。變出寒熱不定。霍亂吐瀉。膨脹中滿。瘧痢煩渴。腹痛下血等。自入肝至此。采醫學入門並主治法。皆以清內火為主。而解表兼之。寒之中人。乘其虛。暑則虛實並中。而實更劇。

蓋氣血強盛之人。內已有伏火。加之外火炎炎相合。故焦灼為甚。經虛處寒棲之。經實處暑棲之。寒凌其弱。而暑親其類也。又藜藿常被寒。惟膏粱獨能御。若暑則不問膏粱藜藿。而咸能勝之侮之。雖廣廈累冰。蕙質生粟。輕羅紈綺。泠泠玉樹。一犯其烈焰。詎能卻之乎。是以知暑氣之毒盛於寒。乃古人專以寒為殺厲之氣。而不及暑何也?試觀傷寒至七八日方危。暑病則有危在二三日間。甚至朝發暮殆。暮發朝殆。尤有頃刻忽作。拯救不及者。如暑風乾霍亂之類。然則暑之殺厲之氣。視寒尤甚。彰明較著矣。且暑証多歧。中熱中 中內中外。甚者為厥為風。為顛癇。即發則泄瀉霍亂乾霍亂。積久後發則瘧痢瘡瘍。種種病名。約有十餘科。皆暑為厲。則殺厲之氣。視寒豈少哉。除暴中暴發。久伏後發。不可度量。其餘受發。亦有漸次焉。蓋盛夏之時。熱毒鬱蒸。無論動得靜得。其初入人也。不識不知。外之流火與內之陽氣。驟遇而爭。陽氣不服。先昏 倦疲。及火與氣合。氣不能勝。火力漸強。散為外熱。燒灼不已。氣耗而血枯。故燥渴痞塞腹痛。諸惡証作焉。此其變化。或乍或久。人莫自覺。醫家亦不能辨。至病深而後施治。故難速愈。宜早辨而早治之。則取效速而易愈。

暑中二陽

中 雖云太陽。然亦頗多陽明。汗大出。微惡寒發熱為太陽。面赤大汗。煩渴喘急為陽明。重者脈或洪大。昏 不省人事。有似熱病。但忽輕忽重為異耳。太陽五苓去桂加香薷。陽明消暑丸。

常暑

平人偶然中暑。身熱背惡寒。汗退場門渴。煩躁悶亂。痰逆惡心。或吐瀉轉筋。小便閉澀。指頭微寒。並宜五苓去桂。合益元散。

脾胃素虛之人。上焦不足。暑濕鬱蒸。肢體困倦。頭重心煩。飽悶喘促。如在煙霧。早晚則寒。日高則熱。此氣血俱虛也。宜清暑益氣。或清燥湯選用。

暑天汗出過多。風犯汗孔。身體重痛。肢節麻瞀。或渴或不渴。或小便黃澀。此風郁汗濕。與暑相搏。宜益元散加蔥頭。

動暑

遠行勞役。大熱而渴。陽氣內伏。熱舍於腎。為水不勝火。發熱煩渴。氣急喘促。日晡病減。此脾胃大虛也。宜補中益氣去升麻。加麥冬、五味、茯苓、澤瀉、黃連、黃柏之類。補益中兼清解漸愈。農夫田野。及慣力役之人。過受燔灼。頭角額痛。發熱大渴引飲。脈洪汗大泄者。急作地漿水。煎蒼朮白虎湯。

或年高及虛寒之人。不宜用寒涼者。竹葉石膏湯。稍加熟附子溫而行之。
或平昔陰虛多火。不可用溫者。白虎加人參竹葉湯。酷暑之時。道途卒倒。湯藥不便。恐氣脫難治。急扶陰涼處。不可臥濕冷地。掬地上熱土。放臍腹上。撥開作竅。令人溺於其中。索生薑或蒜搗汁。和童便或熱湯灌下。外用布蘸榻。俟醒後用藥。

靜暑

避暑深堂。起居不時。汗出煩躁。面垢背微惡寒。或手足微厥。甚則洒然毛聳。腠理開則洒洒然寒。閉則蒸蒸熱悶。乃心胞之火。不勝時火。故反微惡寒也。或坐臥陰涼。表虛不任風寒。自認外感。誤醫發表。禍如反掌。宜清暑益氣湯。

涼亭水閣。大樹濃陰之下。過受涼快。為寒所襲。頭疼惡寒發熱。肢體拘急。是亦感寒之類。脈必弦緊。宜消暑十全散。

脾氣虛弱。汗多惡寒者。十味香薷飲。

過傷飲食。泄瀉嘔吐霍亂者。六和湯。或香薷正氣散。中暑亦有無汗。脈弦細。此雖中暑。必過襲陰涼。身中陽氣。被其所遏。所以煩心。肌膚火熱無汗。非暑邪也。宜消暑十全散。不可全用表藥。暑月腠理易開。香薷熱服。便能汗出也。倘人迎弦緊而氣口反大。咳嗽目疼。鼻流清涕。額與眉棱角痛。選奇湯最效。

夾水傷暑

汗出浴起當風。或冷水浸澡。或坐臥濕地而病。非暑傷也。人自致之病。宜溫散之。

內傷夾暑

暑熱之時。恣情房欲。兼膏粱與水果雜進。致周身陽氣不得伸越。脈沉細或弦緊。 面垢如塵。無汗惡寒。四肢厥逆拘急。或霍亂嘔吐者。冷香飲子。 吐利兼作。脈微欲絕。或虛浮欲散。此為緊病。非漿水散不救。 若冒暑伏熱。引飲過多。及恣啖生冷。致脾胃受寒。腹痛嘔泄。水穀不分。脈沉緊者。宜大順散。  

伏暑

人受暑熱之毒。棲伏三焦腸胃之間。久久而發者。為伏暑。如霍亂吐瀉。發於秋間。以及瘧痢等証。又如昔人云。三伏之時。以夏晒曝烈日之中。隨即收藏於笥。火氣未散。冬時啟笥。觸之遂病。明者細詢其因。以香薷飲服之立愈。 伏暑霍亂腹痛泄瀉。正氣散。身熱足冷。勢危者。五苓散下來複丹。

暑風

病患忽然手足搐攣者。暑風也。香薷飲加羌活、防風。嘔吐加藿香、陳皮。小便不利加茯苓、澤瀉、豬苓、滑石。有痰加薑半夏。渴者去半夏加栝蔞根。瀉利不止加白朮。
轉筋加木瓜。腹滿身重。難以轉側。口不仁而面垢譫語遺溺者。此熱兼 也。白虎湯。
更有痛勢重者。手足搐攣。厲聲呻吟。角弓反張。如中惡狀。亦有先病熱。服表散後漸成風者。
譫語狂呼浪走。氣力百倍。此暑風也。以寒涼攻劫之。與陰風不同。宜解散化痰。不宜汗下。
日久而脾胃弱者。兼溫補。

暑瘍

凡癰疽毒瘡。發熱有時。晡甚旦止。若夏月間有頭面外項赤腫。或咽喉腫痛。或腿足腫。長至數寸。不能步履。人皆疑為毒瘡。但頭痛內燥。晝夜發熱不止。自與瘡毒不同。服敗毒散、石膏、黃連等藥。熱証一解。赤腫自消。全無膿血。此名暑瘍。與外科毫厘千裡者也。

暑瘵

盛暑之月。火能爍金。不禁辛酒。脾火暴甚。勞熱躁擾。火動心脾。令人咳嗽氣喘。驟然吐血衄血。頭目不清。胸膈煩渴不寧。即童稚老夫。間有此病。昧者以為勞瘵。不知火載血上。非真陰虧損。而為虛勞者比也。宜四物去芎、芍。黃連解毒去黃柏。二陳以貝母易半夏。加桔梗以抑之。薄荷以散之。麥冬、五味以斂之。自愈。或黃連香薷飲亦可。

暑瘡

暑熱之時。有遍身發泡。如碗如杯。如桃如李。晶瑩脆薄。中含臭水。此濕熱之水。泛於肌表也。黃連、香薷及解毒湯。重者內實便秘。口疳臭穢。涼膈散、承氣湯選用。外以鮮蓮花瓣貼瘡上。周時平複。

暑痿

膏粱富貴之人。暑月陽事痿頓。醫以溫熱進之。誤也。濕熱交蒸。石金滲潤。草木流膏。精神虧乏之人。時令應之。金風一鼓。萬類肅然。宜黃連解毒合生脈散。

絞腸沙

夏月不頭痛發熱。但覺小腹疼痛。或心腹俱痛。脹痞不能屈伸。醫疑生冷過多。執為陰証。不知皆暑火流注臟腑。故先小腹痛。遍及心腹。宜六和湯清解之。或四苓加香薷、木瓜、紫蘇、半夏之類和散之。或正氣散。或二陳加濃朴炒梔。或炒鹽和滾湯探吐痰涎。大抵此証以吐法為上。若用熱藥。去生遠矣。

霍亂

暑氣入腹。惡心腹痛。上吐下瀉。瀉如水注。此暑火暴發。升降不利。清濁不分。所瀉者皆五臟之精液。宜速止之。用五苓散。或胃苓湯。利小便。清暑火。甚者桂苓甘露。此証有夾食積者。醫用下之誤矣。不知精液暴涸。元氣頓傷。當立止之為上。按雲止者。非通因塞用之謂也。分陰陽。去暑氣。則吐利自止矣。

乾霍亂

更有吐瀉無物。亦有上下關閉。竟不吐瀉者。為乾霍亂。惟心腹絞痛。令人立斃。急以炒鹽湯或二陳湯探吐之。通則可救。即定後周時。勿進粒米。得食複發。慎之慎之。集論曰。中暑一証。不過清心利小便。解暑毒。補真氣而已。即脈來虛弱。重者伏匿。喘促逆冷。卒然昏暈。不可用溫。此熱傷陰氣。用溫則助陽耗陰。且冬月脈浮緊浮緩。分中風傷寒。夏月弦緊傷風。弦緩中暑。表疏自汗則脈緩。表致無汗則脈緊耳。世俗不明。曰夏月陰氣在內。大順為必用之藥。夫陰非寒也。陽外而陰內耳。丹溪云。伏陰在內。陰字有虛之義。作陰冷則誤矣。火令之時。爍石流金。何陰冷之有。
孫真人用生脈散。氣虛可知也。古人用大順。非謂伏陰。本治冰果所傷。冷香飲子。治陽氣大虛。多欲厥逆。漿水散治汗多亡陽。脈微欲絕。其餘不過清暑益氣湯。消暑十全散。十味香薷飲之類足矣。

薛氏曰:若中 者。乃陰寒之証。法當補陽為主。先哲多用薑、桂、附子。或云 字當作暑字看。然何不竟用暑字。而滋後人之惑耶。

周禹載曰,薛氏本東垣大順散而有此說。其乖謬不可勝言。草菅人命。難逃作俑之罪。

服藥總法

傷寒傷暑。溫涼諸証。皆邪氣欺正氣也。用藥如對敵。藥入則邪漸退。藥力盡則邪複熾。必一服周時。即詳勢診脈。藥對則日夜連進三五服。以邪退病安為主。此法惟張長沙傷寒論。孫思邈千金方中載之。孫云。夏月日五夜三服。冬月日三夜五服。必期病退而後止。如御敵者。愈驅逐愈加精銳。蕩平而後班師。此萬全之勝算也。自宋以後不傳。故取效寡而活人之功疏。予用此法。屢獲神效。

李東垣暑傷胃氣論

刺志論云。氣虛身熱。得之傷暑。熱傷氣故也。痿論云。有所遠行勞倦。逢大熱而渴。則陽氣內伐。熱舍於腎。腎者水臟也。今水不能勝火。則骨枯而髓虛。足不任身。發為骨痿。故下經曰:骨痿者生於大熱也。此濕熱成痿。令人骨乏無力。故治痿獨取陽明。時當長夏。濕熱大勝。蒸蒸而熾。人感之。四肢困倦。精神短少。懶於動作。胸滿氣促。肢節沉痛。或氣高而喘。身熱而煩。心下膨痞。小便黃而少。大便溏而頻。或利出黃如糜。或如泔色。或渴或不渴。不思飲食。自汗體重。或汗少者。血先病而氣不病也。其脈中得洪緩。若濕氣相搏。必加之以遲。病雖互換少瘥。其天暑濕令則一也。宜以清燥之劑治之。內經云。陽氣者衛外而為固也。炅則氣泄。今暑邪干衛。故身熱自汗。以黃耆、人參甘溫補之為君。甘草、橘皮、當歸甘辛微溫。補中益氣為臣。蒼朮、白朮、澤瀉。滲利而除濕。升麻、葛根苦甘平。善解肌熱。又以風勝濕也。濕勝則食不消。而作痞滿。故炒曲甘辛。青皮辛溫。消食快氣。腎惡燥。急食辛以潤之。以黃柏苦辛寒。借其氣味。瀉熱補水。虛者滋其化源。以五味子、麥門冬酸甘微寒。救天暑之傷於庚金為佐。名曰清暑益氣湯。

王宇泰複立清暑益氣變証加減法

如心火乘脾。乃血受火邪。而不能升發。陽氣伏於地中。地者人之脾也。必用當歸和血。少用黃柏以益真陰。如脾胃不足之証。須少用升麻。蓋升麻乃足陽明太陰引經之藥也。使行陽道。自脾胃中左遷。少陽行春令。生萬物之根蒂也。更少加柴胡。使諸經右遷。生發陰陽之氣。以滋春之和氣也。如脾虛緣心火亢盛。而乘其土也。其次肺氣受邪。為熱所傷。必用黃耆最多。甘草次之。人參又次之。三者皆甘溫陽藥也。蓋脾虛肺氣先絕。故用黃耆之甘溫。以益皮毛之氣。而閉腠理。不令自汗而損元氣也。上喘氣短懶言語。須用人參以補之。心火乘脾。須用炙甘草以瀉火熱。而補脾胃中元氣。然甘草最少者。恐滋滿也。若脾胃之急痛。並脾胃大虛。腹中急縮。腹皮急縮者。卻宜多用。經曰急者緩之之義也。若從權治。必加升麻以引之。恐左遷之邪堅盛。卒不肯退。反致項上及臀尻肉添而行陰道。故引之以行陽道。使清氣出地。右遷而上行。以和陰陽之氣也。若中滿者去甘草。咳甚者去人參。口乾嗌乾者加干葛。如脾胃既虛。不能升浮。為陰火傷其生發之氣。榮血大虧。榮氣伏於地中。陰火熾盛。日漸煎熬。血氣虧少。且心胞絡與心主血。血減則心無所養。致使心亂而煩。病名曰 。 者心惑而煩悶不安也。是由清氣不升。濁氣不降。清濁相干。亂於胸中。使周身血氣逆行而亂。經曰:從下上者。引而去之。故當加辛溫甘溫之劑生陽。陽生而陰長也。或曰。甘溫何能生血。又非血藥也。曰。仲景之法。血虛以人參補之。陽旺則能生陰血也。更加當歸和血。又宜稍加黃柏。以救腎水。蓋甘寒瀉熱火。火減則心氣得平而安也。如煩亂猶不能止。少加黃連以去之。蓋將補腎水。使腎水旺而心火自降。扶持地中陽氣也。如氣浮心亂。則以朱砂安神丸鎮固之。得煩減。勿再服。以防瀉陽氣之反陷也。如心中痞。亦少加黃連。氣亂於胸。為清濁相干。故以陳皮理之。能助陽氣之升而分滯氣。又助諸甘辛為用。故長夏濕土。客邪火旺。可從權加蒼朮、白朮、澤瀉。上下散消其濕熱之氣。濕氣大盛。主食不消化。故食減不知谷味。加炒曲以消之。更加五味子、麥門冬、人參。瀉火益肺氣。助秋損也。此三伏中長夏正旺之時之藥也。

按東垣意見精密。立方中和。清暑益氣湯。近世多宗之。然氣血虛弱之人。用之最宜。如遇強壯者。不能取效。且助濕火。不可不斟酌也。

朱丹溪辨動靜二暑

苦暑之時。無病之人。或避暑熱。納涼於深堂大廈。涼亭冷館。大扇風車得之者。是靜而得之陰証也。其病必頭痛惡寒。身形拘急。肢節疼痛而心煩。肌膚大熱無汗。此為陰寒所遏。使周身陽氣不得伸越。宜用辛溫之劑。以解表散寒。用濃朴、紫蘇、干葛、藿香、羌活、蒼朮之類。若外既受寒。內複傷冰水生冷瓜果者。前藥再加乾薑、縮砂、神曲之類。此皆非治暑也。治因暑而致之病也。

按靜得動得。分中暑傷暑。此論出自張潔古。後皆因之。夫盛暑之時。炎火若炙。無之非是。故古人聞避暑而未聞避寒。深堂廣廈。正以避暑。安得入而中之。且房室陰涼。正可護衛陽氣。又安得而遏傷之乎。即膏粱深處。必不能無。冒暑應接。其傷暑者。亦於動中得之耳。老子曰: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一。靜即可祛暑。何從而中也。至於冰水瓜果等寒物。多食自傷脾胃。亦生雜証。謂瀉利諸証。內有此物積聚則可。謂專以此致暑病則不可。若執口得寒物。身犯寒氣。同冬時寒病治之。則謬以千裡矣。

方古庵論

寒則傷形。熱則傷氣。何以言之。人與天地同一橐 。夏月天之氣浮於地表。則人之氣浮於肌表。況被盛暑所傷。膚腠疏豁。氣液為汗。發泄於外。是表裡之氣俱虛矣。不善攝生者。暑熱傷於外。生冷戕於中。若之何而能運化也。是以水穀停積。而為濕熱。發為嘔吐。為泄瀉。甚則吐瀉俱作。而揮霍悶亂也。若不即病。濕熱拂鬱於內。他日為瘧為利之所由矣。今大順散非治暑熱之藥。乃治暑月飲涼過多為病之劑也歟。

王安道中暑中熱辨

潔古云。靜而得之為中暑。動而得之為中熱。中暑者陰証。中熱者陽証。東垣云。避暑熱於深堂大廈。得之者名曰中暑。其病必頭痛惡寒。身形俱急。肢節疼痛而煩心。肌膚火熱無汗。為房室之陰寒所遏。使周身陽氣不得伸越。大順散主之。若行人或農夫。於日中勞役得之者。名曰中熱。其病必苦頭痛。發躁熱惡熱。捫之肌膚大熱。必大渴引飲。汗大泄。無氣以動。乃為天熱外傷肺氣。蒼朮白虎湯主之。竊謂暑熱者。夏之令也。大行於天地之間。人或勞動。或飢餓。元氣虧乏。不足以御天令亢極。於是受傷而為病。名曰中暑。亦名曰中熱。其實一也。今乃以動靜所得分之何哉。夫中暑熱者。固多在勞役之人。勞役則虛。虛則邪入。邪入則病。不虛則天令雖亢。亦無由以傷之。彼避暑於深堂大廈。得頭痛惡寒等証者。蓋亦感冒微風。或靜夜著涼耳。不可以中暑名之。其所以煩心與肌膚火熱者。非暑邪也。身中陽氣。受外邪所遏而作也。既非暑邪。其可以中暑名乎。苟欲治之。則辛溫輕揚之劑發散可也。夫大順散一方。甘草最多。乾薑、杏仁、肉桂次之。除肉桂外。其三物皆炒者。原其初意。本為冒暑伏熱。引飲過多。脾胃受濕嘔吐。水穀不分。臟腑不調所立。故甘草、乾薑。皆經火炒熟。又肉桂而非桂枝。蓋溫中藥也。內有杏仁。不過取其能下氣耳。若以此藥治靜而得之之証。吾恐不能解表。反增內煩矣。今世俗往往不明。類曰夏月陰氣在內。大順散為必用之藥。吁。其誤也。不亦甚歟。夫陰氣非寒氣也。蓋夏月陽氣發散於外。而陰氣則在內耳。豈竟視陰氣為寒氣。而用溫熱之藥乎。陰果為寒。何以夏日則飲冰乎。然則蒼朮白虎湯。豈可視為通行之藥。必參之治暑諸方。隨所見之証而用之。然後合理。若夫所謂靜而得之之証。雖當夏月。即非暑病。宜分出之。勿使後人有似同而異之惑。

王安道中暑中熱辨

附醫案十三則

羅謙甫治蒙古百戶。因食酒肉。飲潼乳。得霍亂吐瀉証。從朝至午。精神昏憒已困。急來告。羅視之。脈皆浮數。按之無力。所傷之物已出矣。即以新汲水半碗。調桂苓白朮散。徐徐服之。稍得安靜。又於牆陰掘地約二尺許。貯以新水。在內攪動。待一時澄定。用清水一杯。再調服之。漸漸氣調。吐瀉遂止。至夜安臥。翌日微煩渴。遂煎錢氏白朮散。時時服良愈。或曰。用地漿者何也?曰。坤屬地。地屬陰。土平曰靜。順感至陰之氣。又於牆陰貯新汲水。以收重陰之氣也。陰中之陰。能瀉陽中之陽。霍亂因暑熱內傷所得。故用地漿治之也。

又治提舉公年近八十。至元丙寅六月初四日中暑毒。霍亂吐利。昏冒終日。不省人事。時夜方半。請羅治之。診其脈洪大而有力。一息七八至。頭熱如火。足冷如冰。半身不遂。牙關緊急。因思內經五亂篇中云。清氣在陰。濁氣在陽。營氣順脈。胃氣逆行。亂於胸中。是謂大 。亂於腸胃。則為霍亂。於是霍亂之名。自此而生。蓋因年高氣弱。不任暑氣。陽不維陰則瀉。陰不維陽則吐。陰陽不相維。則既吐且瀉矣。前賢見寒多以理中丸。熱多以五苓散為定法。今暑氣極盛。陽明得時。況因動而得之。中 明矣。非甘辛大寒之劑。則不能瀉其暑熱。墜浮溜之火。而安神明也。遂以甘露散。甘辛大寒。瀉熱補氣。加白茯苓以分陰陽。約重一兩。冰水調灌。漸漸省事。而諸証悉去。後慎言語。節飲食三日。以參朮調中湯之劑增減。服之理正氣。逾十日後。方平複。

又治一倉官。季夏時病。胸項多汗。足逆冷譫語。醫者不曉。雜治經旬。羅診之。關前濡。關後急。當作濕溫治。蓋先受暑。後受濕。暑濕相搏。是名濕溫。先以白虎加人參湯。次以白虎加蒼朮湯。病漸退。足漸溫。汗漸止。三日愈。此名賊邪。誤用藥。有死之理。心病中暑為正邪。中濕得之。從所不勝者為賊邪。今心受暑而濕邪勝之。水克火。從所不勝是也。五邪中之最逆也。經曰:濕溫之脈。陽濡而弱。陰小而急。濡弱見於陽部。濕氣搏暑也。小急見於陰部。暑氣蒸濕也。暑濕相搏。名曰濕溫。是謂賊邪也。予亦素有停飲之疾。每至暑月。兩足 。未常干。服此藥二三服即愈。

滑伯仁治一人。病自汗如雨。面赤身熱。口燥心煩。盛暑中且帷幕周密。自以至虛亡陽。服术、附數劑。脈虛而洪數。舌上苔黃。伯仁曰。前藥誤矣。輕病重治。醫者死之。素問云。必先歲氣。毋伐天和。术、附豈可輕用。以犯時令。又云。脈虛身熱。得之傷暑。暑家本多汗。加之剛劑。脈洪數而汗甚。乃令撤幔開窗。少頃漸覺清爽。以黃連人參白虎。三進而汗止大半。諸証亦減。兼以既濟湯。渴用冰水調天水散。七日而愈。

丹溪治一人。夏發大熱大汗。惡寒戰栗。不自禁持。且煩渴。此暑病也。脈虛微細弱而數。其人好賭。致勞而虛。以人參。竹葉作湯。調辰砂四苓散。八帖而安。

又治一人。年五十。質弱多怒。暑月因怒後患痢。口渴自引蜜水。病緩數日。後脈稍大不數。朱令以參朮湯調益元散。飲之利減。數日後倦甚。發咳逆。知其久下陰虛。令守前藥。利尚未止。以煉蜜與之。眾欲用薑、附。朱謂陰虛。服之必死。待前藥力到自愈。又四日。咳逆止利除。

吳茭山治一婦。冬月感病。洒洒惡寒。翕翕發熱。惡食乾嘔。大便欲去不去。諸醫皆以虛弱痰飲治之。以二陳補心等藥服不效。延及半月。吳診其脈。虛而無力。類乎傷暑。眾不然之。究問病因。其婦曰。因天寒換著綿衣。取綿套一床蓋之。須臾煩渴。寒熱嘔吐。延綿至今耳。吳曰。誠哉傷暑也。蓋綿套晒於盛暑。夾熱收入笥中。必有暑氣。尚未開泄。今人體虛。得之易入。故病如是。其婦曰。然。遂製黃連香薷飲。連進二服而愈。

陳斗 治倫司成。舟中昏暈不知人。自汗螈 。醫以為中風。陳曰。人迎脈過盛。病因飲後便涼。痰火妄動。非中風也。以清暑益氣湯。一劑而愈。 汪希說治一壯男子。形色蒼黑。暑月客游舟回。患嘔噦。顛倒不得眠。粒米不入六日矣。脈沉細虛豁。諸醫雜投藿香、柴、苓等藥不效。危殆。汪曰。此中暑也。進人參白虎湯。人參五錢。服下嘔噦即止。鼾睡五鼓方醒。索粥。連進二三服。乃減參。稍輕。調理數劑而愈。

汪石山治一人。年三十餘。形體瘦弱。病上吐下瀉。水漿不入口者七日。自分死矣。汪診脈八至而數。曰。當夏而得是脈。暑邪深入也。吐瀉不納水穀。邪氣自甚也。宜以暑治。遂以人參白虎湯。進半杯。良久複進一杯。覺稍安。三服後。減去石膏、知母。以人參漸次加至四五錢。黃柏、陳皮、麥冬等。隨所兼病而佐使。一月後平複。

又治一人年三十餘。忽病渴熱昏悶。面赤倦怠。汪診之。脈皆浮緩而弱。兩尺尤甚。

曰:此得之色欲。藥宜溫熱。其人曰。先生之言誠然也。但病熱如此。複加熱藥惑矣。汪曰。寒極生熱。此証是也。腎虛寒者。本病也。熱甚者。虛象也。譬如雷火。雨驟而火愈熾。日出火斯滅矣。遂以附子理中湯煎熟。冷服三帖。熱渴減半。再服清暑益氣湯。十帖而安。

又治一婦。形色脆白。年五十餘。憂勞六月。背瘡艾灸百餘壯。瘡散病瘧。身熱自汗。口渴頭暈。吐嘔泄瀉。不進飲食。寒少熱多。自用清暑益氣湯。病甚。汪診左脈浮微。似有似無。右脈浮小。按之不足。曰。病雖屬瘧。當作虛治。依方而用清暑益氣湯。固與病宜。但邪重劑輕。病不去耳。令以參、朮加作五錢。黃 三錢。茯苓一錢。陳皮七分。甘草五分。煎服病退。

石山翁年逾六十。形質近弱。八九月酷熱時。往來休歙。外有藥劑之勞。內有病者之憂。內外弗寧。晝夜不靜。至十月初旬。瘧作三日。午後一發。寒熱不甚。喜熱惡寒。寒去熱來。則覺爽快。口乾微渴。臨發昏倦嗜臥。左脈沉小而數。右脈浮濡無力。亦近於數。獨脾部弦而頗洪。瘧去則脈皆大小浮沉相等。微覺緩弱而已。初服補中益氣湯十餘帖。病無加減。夜苦盜汗。繼服當歸六黃湯。黃 每帖四錢。五帖汗止。瘧如舊。再服白虎湯。人參四錢。石膏三錢。知母一錢。甘草六分。米一撮。煎服十餘帖而愈。

又治一人。病霍亂。欲吐不吐。欲瀉不瀉。心腹絞痛。脈之沉伏如無。此乾霍亂也。急令鹽湯探吐。宿食痰涎碗許。遂飲與六和湯而愈。

暑病論

周禹載曰。仲景本內經病熱之旨。申伏氣之論。特敘夏月熱病。白虎湯之治。可謂精矣。乃複出 病於金匱中曰。太陽中熱者。 是也。正恐人誤認為熱病。故又言自外來而入。熱由內伏而發。實為兩途。然暑為夏火之令。傷人之氣。脈虛身熱。遂令人大渴。齒燥汗出而喘。與伏發無異。並治以白虎湯。俱主甘寒去熱。苦寒除火。甘溫益中。益中者。以暑傷氣故益之。然津液耗甚者。必加人參。與辛散溫散之味。不相涉也。或謂伏發自內。白虎宜也。中 既由外而內。何為遽用裡藥。則以風藥略兼表散。似無不可。愚謂千古之誤。正在於此。雖夏暑與冬寒對峙。而表裡則大不同也。冬月腠理密。即衛虛而受者。必以漸進何也?外陰而內陽也。若夏月。則人身已陽外而陰內。外垣既撤。暑得直入。故風寒必顯有餘。有餘者邪也。暑氣必顯不足。不足者正也。今人以香薷一味。謂傷暑必用之藥。不知乘涼飲冷。遏抑陽氣。或致霍亂者宜之。若強力作勞。內傷重者。清暑益氣。庶幾近之。苟用香薷。是重虛其虛矣。況可以表散辛溫之味。加於其間乎。計部張鳳逵先生編輯諸書。特救其謬。我北海林夫子。申明大義。並集名案。以表其後。不亦勝任而愉快耶。余小子又複為之辨者。願以白虎湯為主治。清暑益氣輔之。亦必隨証加減。至於天水散、甘露飲諸方。皆可引用。如節庵之論。吾未見其可也。設有疑者。請觀汗下溫針之禁。本於仲景聖人。至有夾食而吐利。夾氣而脹悶。夾寒而厥逆。兼風而畏寒。要皆本於脈以測識。而毋庸混淆。然後知聖人之論者常也。隨其所遇者變也。明其常則善於處經。通於變而靡不善於用權者。則有昔賢之案在。亦惟洞曉傷寒書者。可以神而明之也。

暑病方二道

白虎加人參湯 一物瓜蒂湯(方俱見前)

附集方二十九道

五苓去桂加香薷湯

豬苓 茯苓 澤瀉 白朮 香薷
上五味等分。水煎。服無時。

消暑丸

半夏(十二兩醋煮乾) 生甘草 茯苓(各四兩去皮)
上為末。薑汁煮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二錢。熱湯下。

香薷飲

濃朴(製) 白扁豆(各半斤炒) 香薷(一斤)
上 咀。每服五錢。水一鐘。入酒一杯。煎七分。沉冷不拘時服。熱則作瀉。香薷須陳者佳。

桂苓甘露飲

茯苓(去皮) 白朮(土炒) 豬苓(去皮) 滑石(各二兩研)寒水石(研) 甘草(炙) 澤瀉(各一兩) 肉桂(三錢)
上為末。每服二錢。熱湯冷水任下。入蜜少許更妙。一方加人參、香薷、甘草。

益元散(方見前)

清暑益氣湯

人參(一錢) 白朮(五分炒) 黃耆(一錢) 蒼朮(一錢)升麻(一錢) 神曲(五分炒) 陳皮(五分) 甘草(五分)當歸(五分) 麥門冬(五分去心) 黃柏(五分) 五味子(三分)葛根(三分) 澤瀉(三分) 青皮(三分)
上水煎。溫服無時。

清燥湯

黃 (一錢五分) 五味子(九粒) 黃連 神曲 豬苓 柴胡 甘草(各二分)蒼朮 白朮 麥門冬 陳皮 生地黃 人參 澤瀉(各五分) 茯苓 當歸升麻(各三分) 黃柏(二分酒拌)
上水煎。服無時。

白虎加蒼朮湯 竹葉石膏湯(二方俱見前)

白虎加人參竹葉湯(即前白虎東加人參三兩竹葉二把)

消暑十全散

香薷(二錢) 白扁豆(炒捶) 濃朴(薑汁炒) 木瓜 陳皮(一作半夏) 甘草(炙)白朮(薑汁炒) 茯苓 藿香 蘇葉(各一錢)
上水煎。熱服無時。取微汗。

十味香薷飲

香薷(二錢) 人參 黃耆 白朮 茯苓(各一錢) 甘草(五分炙) 白扁豆陳皮 濃朴(各一錢薑炒) 木瓜(五分)
上以水二鐘。煎七分。欲令汗熱服。欲利水冷服。 如伏暑去人參、黃耆。加黃連、藿香、澤瀉。

六和湯

縮砂仁(炒研) 半夏(湯泡七次) 杏仁(去皮尖) 人參(去蘆) 甘草(各一兩炙)赤茯苓(去皮) 藿香 白扁豆(薑汁略炒) 木瓜(各二兩) 香薷 濃朴(各四兩薑汁製)
上 咀。每服一兩。水二鐘。生薑三片。棗一枚。煎一鐘溫服。

藿香正氣散

大腹皮(黑豆水洗七次) 白芷 茯苓(去皮) 白朮(土炒) 濃朴(薑汁炒) 桔梗 紫蘇葉 甘草(各一兩炙) 藿香 陳皮(各三兩去白) 半夏(二兩湯洗七次)
上 咀。每服一兩。水二鐘。薑三片。棗一枚。煎一鐘溫服。

選奇湯

羌活(一錢五分) 防風(一錢) 甘草(一錢五分夏生冬炙) 黃芩(一錢酒炒熱甚倍用)
上水煎。食後稍熱服。

冷香飲子

附子(生用) 草果 橘紅 甘草(各一錢炙) 生薑(五片)
上水煎冷服。

漿水散

附子 乾薑(炮) 甘草(炙) 肉桂(各五錢) 高良薑 半夏(各二錢半醋製)
上用漿水煎。去滓冷服。(漿水即點乳酪淡醋也)如虛熱喘乏。加人參。汗多加黃 、五味子。

大順散

甘草 乾薑(各五錢) 杏仁(去皮尖) 官桂(各三錢)
上先將甘草用白砂炒。次入姜。卻下杏仁。炒過篩去砂。合桂為末。每服三錢。沸湯調下。

黃連香薷散

香薷(二錢) 濃朴(一錢薑製) 黃連(五分酒蒸)
上水煎冷服。

加減瀉黃散

黃連 茵陳(各五分) 黃柏 黃芩(各四分)茯苓 梔子(各三分) 澤瀉(二分)
上 咀。都作一服。水一大盞。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稍熱服。一服減半。待五日再服。

二香散

藿香(一兩) 半夏(薑製) 陳皮 桔梗 白朮(土炒) 茯苓 蘇葉 濃朴(薑汁炒)黃連(各二兩去鬚) 香薷(一斤) 白扁豆(八兩炒) 白芷(一兩)甘草(二兩五錢) 大腹皮(黑豆水捶洗七次)
上 咀。每服一兩。水二鐘。生薑三片。蔥白二根。煎一鐘。食後溫服。

枇杷葉散

枇杷葉(二兩去毛炙) 香薷(七錢五分) 白茅根 麥門冬(去心)甘草(炙) 木瓜(各一兩) 丁香 陳皮(去白) 濃朴(各五錢去皮薑汁炒)
上為末。每服二錢。水一鐘。生薑三片。煎服。如止渴燥去丁香。加知母。冷水調下。

百合湯

百合(一錢二分) 人參(五分去蘆) 柴胡(一錢去蘆) 黃芩(一錢)知母(八分去毛) 陳皮(一錢去白) 甘草(五分) 生地(七分)
上 咀。水二鐘。薑三片。捶法醋炙鱉甲。煎之溫服。如渴加栝蔞根。胸中煩熱加山梔。頭痛加羌活、川芎。嘔吐加薑炒半夏。胸滿加枳殼、桔梗。食複者加枳實、黃連。甚重大便實者加大黃。胸中虛煩加竹茹、竹葉。瘥後乾嘔。錯語失神。呻吟不寐。加黃連、犀角。咳喘加杏仁。血少心中驚惕加當歸、茯神、遠志。虛汗加黃 。疲倦加白朮。腸鳴加煨生薑。勞複時熱不除。加葶藶、烏梅、薑汁。

加味胃苓丸

蒼朮(五兩) 陳皮(三兩) 濃朴(二兩) 甘草(二兩炙)白朮(四兩) 茯苓(二兩) 肉桂(二兩) 豬苓(二兩) 澤瀉(二兩去毛) 人參(一兩去蘆) 黃連(一兩薑汁炒) 白芍(二兩炒)
上為末。蜜丸。每服五六十丸。清米湯下。

黃龍丸

黃連(二斤去毛)
上以好醋煮乾為末。麵糊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熱湯下。

玉露散

寒水石 滑石(去黃垢土) 石膏(火 ) 栝蔞根(各二兩) 甘草(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五錢。新汲水調下。

卻暑散

赤茯苓(四兩) 寒食面 生薑(各一斤) 甘草(四兩生)
上為末。每服二錢。白湯調下。

傷暑霍亂轉筋危急方

吳茱萸(三錢)同黃連炒至煙起方取。去黃連。將茱萸煎湯一大盞。溫服。

香連丸

木香(二兩) 陳皮(二兩) 地榆(一兩) 枳殼(二兩麩炒)黃連(八錢吳茱萸炒) 枳實(一兩麩炒) 檳榔(二兩) 槐角子(一兩五錢) 益元散(二兩)
上為末。醋糊丸。每服一錢。紅痢米湯下。白痢薑湯下。或白湯下。日三服。或湯一丸二亦可。老弱數服後。即當溫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