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索引

卷二‧熱病方論

傷寒脈浮滑。此表有熱。裡有寒。白虎湯主之。

方注:浮者風也。言不獨傷於寒也。滑為裡熱。以滑且浮。知熱不獨在裡也。故指言此表有熱。蓋表裡俱熱之謂也。裡有寒者。裡字非對表而稱。以熱之裡言。蓋傷寒之熱。本寒因也。故謂裡有寒。指熱之所以然者言也。夫表裡皆熱。欲兩偕而解之。誠哉極其難也。譬如夏秋兩屆之間。燥熱酷甚。非金風之荐涼。則毒暑不解也。

又注:世本作表有熱。裡有寒。必系傳寫之誤。夫白虎本為治熱病暑病之藥。其性大寒。安得裡有寒者可服之理。詳本文脈浮滑。不但無緊。且複多滑。乃陽氣盛而鬱蒸。此裡有熱也。裡熱甚。必格寒於外。多厥逆身涼。而為亢害之証。此表有寒也。厥陰篇中脈滑而厥者。裡有熱也。白虎湯主之。則知此表裡二字。為錯誤可知。當為上下更易。

周注:熱病皆傷寒伏邪也。至發則但熱矣。乃仲景仍以傷寒揭之者。所謂樂樂其所自生。禮不忘其本也。

白虎湯

知母(六兩) 石膏(一斤碎) 甘草(二兩) 粳米(六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方注:白虎者。西方之金神。司秋之陰獸。虎嘯谷風冷。涼生酷暑消。神於解熱。莫如白虎。知母、石膏。辛甘而寒。辛者金之味。寒者金之性。辛甘且寒。得白虎之體焉。甘草、粳米。甘平而溫。甘取其緩。溫取其和。緩而且和。得伏虎之用焉。飲四物之成湯。來白虎之嗥嘯。陽氣者。以天地之疾風名也。風行而虎嘯者。同氣相求也。虎嘯而風生者。同聲相應也。風生而熱解者。物理必至也。抑嘗以此合大小青龍真武而論之。四物者。四方之通神也。而以命名。蓋謂化裁四時。神妙萬世。名義兩符。實自然而然者也。方而若此。可謂至矣。然不明言其神。而神卒莫之掩者。君子盛德。此其道之所以大也。

三陽合病。腹滿身重。難以轉側。口不仁而面垢。譫語遺溺。發汗則譫語。下之則額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湯主之。

周注:此因中 而引動伏邪齊出。三陽為病極重。腹滿者。熱本病也。身重難以轉側者。濕本病也。若口不仁而面垢。譫語遺溺。則是 本病矣。惟熱 相兼。其熱勢尤劇。此時倘複汗之。則津液外亡。而譫語轉甚。若下之。則陰氣下竭。而陽氣上脫。故額上汗而手足逆冷矣。故必仍自汗者。主以白虎。設誤汗下而証如上者。加人參為無疑也。

傷寒脈滑而厥者。裡有熱也。白虎湯主之。

周注:滑為邪實。何反至厥。即熱深厥深之義。故特申之曰。裡有熱也。裡熱安得不用白虎湯乎。

傷寒脈浮。發熱無汗。其表不解者。不可與白虎湯。渴欲飲水。無表証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周注:發熱汗出。熱本病也。今脈浮無汗。必因邪風襲表矣。豈可竟與白虎湯乎。故必以辛涼先撤其邪。然後治熱。始為無礙。假使表邪解而煩渴轉甚者。明系因邪以更耗津液。白虎湯固非解表之劑。又豈有助正之功。加人參者。益其元也。元稍益而熱易清矣。

傷寒無大熱。口燥渴。心煩。背微惡寒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周注:燥渴且煩。為熱証本病。而曰無大熱者。以獨背微惡寒也。背為太陽經位。正氣大虛。故微惡寒。安得不用補正之藥。於本湯中乎。陽明病脈浮而緊。咽燥口苦。腹滿而喘。發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身重。若發汗則躁。心憒憒。反譫語。若加燒針。必怵惕煩躁。不得眠。若下之。則胃中空虛。客氣動膈。心中懊憹。舌上苔滑者。梔子豉湯主之。(方見前)若渴欲飲水。口乾舌燥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若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豬苓湯主之。

周注:浮緊傷寒脈也。何以為熱病。以其發於夏。反惡熱不惡寒也。又何以獨言陽明。以夏時濕熱上蒸。邪從胃發。且腹滿而喘。種種皆陽明証也。然咽燥非少陰証耶。不知陽明為從出之途。少陰其伏臟之地也。夫既陽明熱病。曷又為脈反浮緊。正以夏時肌腠本開。人本多汗。邪風襲入。致腠理反閉而無汗。故夏之風脈。每反顯冬之寒脈也。今雲汗出而脈亦浮緊者。正因浮甚有力。熱邪盛而致也。若不知者。以辛熱汗之。耗其津液。必至躁妄昏昧。火劫溫針。燥其陰血。必至驚擾無寐。下之必亡其陰。必至胃虛邪陷。心中懊憹。此皆誤治。將何以救之乎。觀舌上苔滑者。則外邪尚在。以梔子解熱。香豉去邪。是為合法。若渴飲水漿。口乾舌燥。知其外邪亦入。總以白虎湯為治。加人參者。以誤治而津液大傷也。設使緊脈去而浮在。發熱飲水。小便不利。則其浮為虛。而熱已入膀胱矣。六H胱眭怴C曷不飲以四苓。而主以豬苓耶。傷寒之小便不利。結於氣分。熱病之小便不利。由於血分者也。因邪鬱既深。耗液日久。故必以阿膠補虛。滑石祛熱。而無取於白朮也。

白虎加人參湯

知母(六兩) 石膏(一斤碎) 甘草(二兩) 粳米(六合) 人參(三兩)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周注:口至干。舌至燥。無津液極矣。能生津液而神速者。莫若人參。故加之。

豬苓湯

豬苓(一兩去皮) 茯苓(一兩) 阿膠(一兩) 滑石(一兩碎) 澤瀉(一兩)
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內下阿膠。烊消盡。溫服七合。日三服。

周注:熱甚膀胱。非水能解。何者。水有止渴之功。而無祛熱之力也。故用豬苓之淡滲。與澤瀉之鹹寒。與五苓不異。而此易白朮以阿膠者。彼屬氣此益血也。易桂以滑石者。彼有表而此為消熱也。然則所蓄之水去。則熱消矣。潤液之味投。則渴除矣。 陽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與豬苓湯。以汗多胃中燥。豬苓湯複利其小便故也。

周注:渴而小便不利。本當用豬苓湯。然汗多在所禁也。此與傷寒入腑。不令溲數同意。蓋邪出陽明。已劫其津。汗出複多。更耗其液。津液曾幾。尚可下奪耶。當以白虎加人參去其熱。則小便之不利者。津回而自利矣。 傷寒病若吐若下後七八日不解。熱結在裡。表裡俱熱。時時惡風。大渴舌上乾燥而煩。欲飲水數升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周注:吐下後至七八日不解。知誤治而熱邪不為吐下少衰。反因吐下轉甚。時惡風者。陽外虛也。舌燥而煩渴。飲水至數升者。陰內亡也。舍人參白虎。將何以解其表裡。補其津液耶。 服桂枝湯。大汗出後。大煩渴不解。脈洪大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周注:桂枝辛熱藥也。熱病本汗。或疑為風。飲以此湯。不更益其熱。而大汗淋漓乎。如是則津液益傷。煩渴益甚。洪大轉增。當與本東加人參也審矣。

夏熱集補証治並方

交夏至後。炎暑司令。相火用事。人有發熱身疼不惡寒。但大熱而大渴者為熱病。

仲景以白虎湯為主治。今人以此湯治傷寒者誤也。熱病下發上。內發外。必經陽明。故無論三陽。總以石膏之辛涼。乘勢升散。知母之苦寒。靖少陰伏邪之源。甘草、粳米。維持中氣。一了百當。至傷寒既非其時。複非其病。邪自外來。未入者解表。已入者下奪。石膏本非表藥。又非下藥。即欲解熱。熱何從解。況有知母。引入少陰。為害不淺。理自如此。達者自會。愚不敢好與今人辯也。故除以上見証正方外。補集方治。

一法。熱病之脈本洪大。若見浮緊。是又感夏時暴寒。謂輕舉見緊。略按則仍洪盛。以內伏已發也。治宜通解散。去麻黃、蒼朮。或加蔥白、香豉。或先以連鬚蔥白香豉湯。減生薑撒其外。後用白虎加人參湯。

一法。熱病凡客邪所感。不論脈浮緊。惡風惡寒。宜解不宜下者。通用雙解散去硝黃。於中加減。如去白朮、芍藥、桔梗二三味。加知母蔥豉最妥。

一法。凡溫病之發。因暴寒者居多。熱病之發。兼暑 者為盛。若始病見譫語面垢遺溺。背微惡寒者。白虎加人參湯。

一法。若本病兼衄。於本湯中加生地黃、牡丹皮。喘加栝蔞根、濃朴、杏子仁。

一法。若惡熱煩渴腹滿。舌黃燥或黑干。五六日不大便。涼膈散或三一承氣湯。

一法。若本病兼暑濕者。或涼膈合天水散。若小便不利者。竹葉石膏湯倍石膏。

一法。若兼風痰者。用雙解散。煎一大豌。先飲半作探吐。法以引痰出外。再盡劑。微以被覆。令汗出解。蓋用涼藥熱飲。發汗百無一損也。河間製雙解散。子和演為吐法甚妙。

一法。誤用辛溫藥。致發斑譫語。喘滿昏亂者。黃連解毒東加減。

一法。屢下後熱勢猶盛。不便再下。或諸濕內盛。小便黃澀。大便溏。小腹痛者。欲作利也。宜黃連解毒湯。

總論溫熱死脈死証

周禹載曰。內經刺熱云。太陽之脈色榮顴骨。營未交。曰今且得汗。待時而已。與厥陰爭見者。死期不過三日。其熱病內連腎。少陽之脈色榮頰前。熱病也。營未交。曰今且得汗。待時而已。與少陰脈爭見者死。太陽之脈色屬赤。初起時其色止榮顴骨一處。不交他處。純是赤色。曰今且得汗者。謂邪勢漸從外解。即餘証未靖。少待而自解。言無害也。至於厥陰爭見者。死不外三日。是為交已。熱病大熱煩渴汗出。反見厥陰肝經之脈色。爭見赤紫晦滯。已為主死。況爭見青黑之色耶。何者。少陽青色。少陰黑色也。爭見者。命期甚促矣。又評熱病論云。帝問曰。有病溫者。汗出輒複熱。而脈躁疾。不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為何。夫帝既曰病溫矣。複曰病名為何者。正欲知病之本於陰陽也。岐伯曰:名陰陽交。交者死。何也。交則不解也。謂人所以汗出者。生於精氣也。精氣者穀氣也。邪正交爭而得汗者。是邪退而精氣勝也。精氣勝則能食而不複熱。複熱者邪勝。則是汗出不為汗衰也。不能食者。精無俾也。病而留。其壽可立而傾也。故熱病曰。汗出脈尚躁盛者死。脈既不與汗應。此不勝病矣。其死必矣。狂言者是失志。失志者死。今見三死。不見一生。雖愈必死也。此段論溫。獨創穀氣之旨。穀氣為精。精氣為汗。 故藏精者不病溫。其病溫者。咸不藏精之人也。而有生有死者。不藏精甚與不甚之分也。

二陽搏。病溫者。死不治。雖未入陰。不過十日死。二陽者。手足陽明也。
溫病發於三陰。脈微足冷者難治。
溫病大熱。脈反細小。手足逆冷者死。
溫病初起大熱。目昏譫語。脈小足冷。五六日而脈反躁急。嘔吐昏沉。失血痙搐。舌本焦黑。脈促結代沉小者皆死。
溫病汗後反熱。脈反盛者死。
溫病誤發汗。狂言不能食。脈躁盛者皆不治。(以上春溫死証)熱病七八日。脈微小。溲血。口中乾。一日半而死。脈代者。一日死。
熱病七八日。脈不躁或躁不散數。後三日中有汗。三日不汗。四日死。
熱病已得汗。脈尚躁。喘且複熱。喘甚者死。
熱病不知痛處。耳聾不能自收持。口乾陽熱甚。陰頗有寒者。熱在髓。死不治。
熱病汗不出。大顴發赤。噦者死。
熱病泄甚。而腹愈滿者死。
熱病目不明。熱不已者死。
熱病汗不出。嘔吐下血者死。
熱病舌本爛。熱不止者死。
熱病咳而衄。汗出不至足者死。
熱病熱而痙者死。腰折螈 齒噤 也。(以上夏熱死証)

總論溫熱死脈死証

附濕溫

活人書云。先傷於濕。又中於暑。名曰濕溫。許學士云。先受暑。後受濕。所言先後感受不同。然濕病則緩。暑中則速。由斯以推。先濕後暑者為確也。其証兩脛逆冷。

胸滿頸目痛。妄言多汗。蓋濕得暑邪。遏抑陽氣。故脛冷而腹滿。暑挾濕邪。鬱蒸為熱。故頭痛妄言多汗。其脈陽濡而弱。陰小而急。許學士以關前為陽。關後為陰。紀氏以浮為陽。沉為陰。羅謙甫云。濡弱見於陽部。濕摶暑也。小急見於陰部。

暑摶濕也。然濕傷血。則必小急。暑傷氣。則必濡弱。於此加浮為陽。沉為陰者當矣。切不可發汗。汗之名重 死。治宜白虎加蒼朮湯。如有寒熱外邪。加辛涼表藥一二味。

若濕氣勝。一身盡痛。小便不利。大便反快者。加茵陳、香薷。若有寒物停滯。及中寒宜溫。必小便清白。然後可。如赤澀而少。斷不可用。通宜十味香薷飲。清暑益氣。合天水散。

王宇泰云。昔人治濕溫。通身皆潤。足冷至膝下。腹滿不省人事。六脈皆小弱而急。問所服藥。皆陰病藥也。此非受病重。藥能重病耳。以五苓合白虎十餘劑少蘇。更與清燥湯調理而安。凡陰病厥冷。兩臂皆冷。今脛冷臂不冷。則非下厥上行。故知非陽微寒厥。而合用祛熱藥也。

附陽毒發斑

陽邪亢極。遂成陽毒。亦有誤以辛熱與之而成者。金匱云。陽毒為病。面赤斑斑如錦紋。咽喉痛。唾膿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鱉甲湯主之。 虛熱熾甚。毒不化者。陽毒升麻湯。大便結。去射干。加酒大黃。熱甚去人參。加大青。或吐下未當。陷邪內甚。其証壯熱。頭項強痛。躁悶不安。或狂言罵詈。妄見妄言。或面生斑紋。口吐膿血。或舌卷焦黑。鼻如煙煤。或下利黃赤。六脈洪大而數。犀角黑參湯。黃連解毒湯。慎不可用下藥也。勢甚者。以青布漬冷水。搭病患胸膛必喜。熱即易之。須臾得睡。

附陰毒發斑

有陰熱亢極而成陰毒者。金匱云。陰毒之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鱉甲去雄黃蜀椒主之。活人用本方加桂枝。名陰毒甘草湯。複有陰寒極盛而成陰毒者。自是兩種。不可混也。惟陰寒至極。反大熱躁渴。四肢厥逆。脈沉細而疾。或尺部短而寸口大。額上手背冷。汗不止。或因入房而後著寒。或內傷生冷而犯房室。內既伏陰。複加外寒。積寒伏於下。微陽消於上。遂成陰盛格陽。陽氣上脫之候。後五六日。胸前發出紅斑。其色淡。其點小。是為陰斑。雖盛夏宜附子理中湯。甚至身重眼睛疼。額冷汗出。嘔噦呃逆。或爪甲青。或腹絞痛。或面赤足冷厥逆。躁渴不欲飲。身發青黑色斑。目鼻灰色。舌黑而卷。莖與囊俱縮。脈沉細而遲。或伏而不出。或疾至七八至而不可數者。急用蔥餅於臍上熨之。隨用附子散。或人參三白湯。合四逆湯。熨後服湯已。手足不和暖者不治。

劉守真曰:世俗所言陰毒。皆陽熱亢極。蓄熱深於內。身表似有陰寒。此特指仲景升麻鱉甲湯去雄黃、蜀椒陰熱亢極之証。若後世所言陰寒極盛之陰毒。非用回陽退陰之藥。內溫正氣。逼邪外出。烏能起死回生耶。

王安道曰:陰陽二毒。與陰陽二証迥異。仲景書雖有陰毒之名。其所敘証。不過面目青。身如被杖。咽喉痛而已。並不言陰寒極盛之証也。沉所治之方。不過升麻、甘草、當歸、鱉甲而已。並不用大溫大熱之藥。故知仲景所謂陰毒。非陰寒之病。乃是感天地惡毒之氣。入於陰經。故名陰毒。而非純陰冱寒。可用熱藥之比也。

趙以德曰。按古方書謂陽毒者。陽氣獨盛。陰氣暴衰。內外皆陽。故成陽毒。陰毒者。陰氣獨盛。陽氣大衰。內外皆陰。故成陰毒。二者或傷寒初得。便有是証。或服藥後變而成者。陽毒治以寒涼。陰毒治以溫熱。藥劑如冰炭之異。何仲景以一方治之乎。且治陰毒去雄黃、蜀椒。則反去其溫熱者矣。豈非一皆熱毒傷於陰陽二經乎。在陽經絡。則面赤如錦紋。唾膿血。在陰經絡。則面青身如被杖。此皆陰陽水火動靜之本象也。其曰七日不可治者。陰陽之津氣血液。皆消減矣。傷寒七日。經氣已盡。而此加之以毒。至七日不惟消滅其陰。且火抑亦自減矣。

夏熱病論

周禹載曰。冬傷於寒。夏必病熱。則是熱病與春溫對峙。而非夏時所感之熱也。乃嘉言尚論天之六氣。春秋冬各主一氣。獨夏月兼主三氣。謂為痙濕 者。此仍是氣感之証。而非伏藏之寒。至夏始發之熱也。故人素有伏氣將發。複感濕 者言之。若但病痙濕 。不得即謂之熱病也。故熱病自內發出。不論兼見何經。必由陽明。並無表証。其有表者。必外受風邪。不得遽投白虎。亦必先撤外邪。而後本湯可用。此亦先表後裡之法也。

又曰:熱病即伏寒也。彼冬傷於寒。發於春為溫病。發於夏為熱病。何彼發於春。此發於夏耶。蓋感之輕重不同。人之強弱亦異。而觸發亦異。有因飢飽力役者。有因房室勞傷者。故春時雖行風木之令。使氣血不致大虧。感觸亦有先後。不即發也。至夏則陽氣盡泄。火令大行。正屬濕土寄旺。爾時邪烏肯伏。故其發源。皆自少陰。熱病由出之途自陽明。溫病由出之途自少陽。雖所合之經不一。要不離乎陽明少陽者。各因時令之氣也。但為日既遲。為熱愈熾。此仲景所以用石膏升涼胃熱。以知母蕩滌腎伏。用甘草、粳米維持中氣也。名湯曰白虎者。白屬金屬涼。風從虎且猛。人逢悶熱煩躁。無可奈何之際。忽然狂風荐至。偃草揚波。火輪火樹。不頓成清涼世界而稱快乎。

熱病方四道

白虎湯 白虎加人參湯 梔子豉湯 豬苓湯(方俱見前)

附集方一十八道

通解散麻黃(去節酒洗) 石膏(碎) 滑石 黃芩(各二兩) 蒼朮(四兩去皮泔水浸炒) 甘草(一兩五錢炙)
上為末。每服半兩。加薑三片。水煎。溫服取汗。陶節庵方加羌活、川芎、蔥白、香豉。

蔥白香豉湯

蔥白(七莖連鬚) 香豉(一合勿炒) 生薑(一片)
上三味。水煎。日三服。覆取微似汗。不汗加蘇葉。

雙解散 承氣湯 涼膈散 天水散(即益元散四方俱見前)

竹葉石膏湯

竹葉(二把) 石膏(一斤) 麥門冬(一升去心) 人參(三兩) 半夏(半升洗) 甘草(二兩炙) 粳米(半升)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內粳米。煮米熟湯成。去米溫服一升。日三服。

黃連解毒湯(方見前) 白虎加蒼朮湯(即前白虎東加蒼朮二兩)

十味香薷飲 清暑益氣湯(二方見後暑病)

金匱升麻鱉甲湯

升麻(二兩) 鱉甲(手指大一片炙) 當歸(一兩) 甘草(二兩) 雄黃(半兩研) 蜀椒(一兩炒去汗)
上六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頓服之。老小再服取汗。陰毒去雄黃、蜀椒。

陽毒升麻湯

升麻 犀角(各一錢半) 射干 黃芩 人參 甘草(各一錢)
上水煎溫服。溫覆手足。汗出則解。不解再作。

陰毒甘草湯(即前升麻鱉甲湯去雄黃蜀椒加桂枝)犀角黑參湯(方見前)

附子理中湯

人參 白朮 甘草(炙) 乾薑(各三兩) 附子(一枚炮)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附子散

附子(七錢五分炮) 桂心 當歸 白朮(各五錢) 乾薑(炮) 半夏(各二錢五分洗)
上為散。每服三錢。加生薑三片。水煎溫服。暖覆取汗。不汗再服。

人參三白合四逆湯

人參(二錢五分) 白朮(蒸炒) 白茯苓 白芍藥(各一錢五分)生薑(三片) 大棗(三枚去核) 乾薑 附子(炮) 甘草(各一錢炙)
上九味。水煎冷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