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乾嘔(附論)

夫傷寒乾嘔者。而無所出也。此因邪熱在胃。或發汗解後。胃中不和。尚有蓄熱。氣熏 上焦。心下痞結。故令乾嘔。且諸邪氣在胃。胃氣上逆。皆發為嘔。冷即寒痰凝滯。嘔出涎 沫。則津液消鑠。獨其氣逆。故乾嘔而已。極療者。不可不察。

歌曰嘔而無物名乾嘔。下利三般屬少陰。脅痛頭疼並水氣。個中自是少知音。

少陰下利三証。利不止。嘔逆無脈。乾嘔煩者。白通加豬膽汁湯。脈微者。白通湯。裡 寒外熱。脈微絕。或乾嘔者。通脈四逆湯。乾嘔吐涎沫。頭痛者。吳茱萸湯。得湯劇者。小 柴胡湯。汗出頭痛。乾嘔者。桂枝湯。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者。屬表。小青龍湯。身涼而汗出。兩脅痛。乾嘔短氣。心內痞而咳。微利。不惡寒。此表解。裡有水。十棗湯下之也。 膈上有寒飲。乾嘔者。可溫之。四逆湯。乾嘔而利者。黃芩半夏生薑湯。大抵熱在胃脘。與 穀氣並熱氣上熏。心下痞結。則嘔。而無所出。為少陰下利。薑附主下利也。厥陰吐涎沫。 吳茱萸湯主涎沫也。汗出乾嘔。桂枝主自汗也。邪去。自嘔也者定失。 若夫水氣二証。又當以裡分之。發熱咳喘。而乾嘔者。此則水氣在表。與青龍湯。不發 熱。不惡寒。脅痛。咳利而乾嘔者。此則水氣在裡。與十棗湯。是又不可無別。然而表水皆 有咳嗽何耶。曰:水氣乘肺也。

葛根湯(出聖惠方)治傷寒乾嘔煩熱。不納飲食。

葛根(一兩)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半夏(三分湯洗七次去滑) 白朮(一兩) 黃(一 分銼) 人參(一兩去蘆頭) 赤茯苓(三分) 麥門冬(一兩)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 瓤焙)
上為散。每服四錢。水一中盞。入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木通散(出聖惠方)治傷寒乾嘔。煩悶。小便不利。

木通(半兩銼) 蘆根(一兩銼) 陳橘皮(一分湯浸去白瓤焙) 人參(半兩去蘆頭) 葛根(半兩銼) 麥門冬(半兩去心) 上為散。每服五錢。水三大盞。煎至二盞。去渣。不計 時候。 分溫五服。

半夏散(出聖惠方)治傷寒乾嘔。不納飲食。心神虛煩。

半夏(半兩湯洗七次去滑) 陳橘皮(一兩湯洗去白瓤焙)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人參(半兩去蘆頭) 葛根(半兩銼) 麥門冬(三分去心) 枇杷葉(半兩拭去毛炙微黃)
上為散。 每服三錢。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渣。不計時候。溫服。

枇杷葉散(出聖惠方)治傷寒往來寒熱。胸脅氣滿。乾嘔。

枇杷葉(三分拭去毛炙微黃) 前胡(二兩半去蘆頭) 赤茯苓(二兩) 桂心(二兩) 犀角屑(一兩) 檳榔(一兩) 桑根白皮(三分銼) 赤芍藥(一兩半) 蘆根(三分)
上為散。每服 四錢。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溫服。

藿香散(出聖惠方)治傷寒乾嘔。煩亂。不下飲食。

藿香(一分) 麥門冬(一兩去心焙) 桑木耳(一分) 葛根(半兩銼) 枇杷葉(半兩拭去 毛炙微黃) 人參(半兩銼去蘆頭) 上為散。每服三錢。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 去渣。不計時候。溫服。

柴胡散 治傷寒乾嘔不止。心胸煩躁。四肢熱。

柴胡(一兩半去苗) 黃芩(三分) 麥門冬(一兩去心焙) 半夏(半兩湯洗七次去 滑) 枳殼(一兩麩炒令黃去瓤) 枇杷葉(三分拭去毛炙微黃)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人參(半兩去蘆頭) 上為散。每服四錢。水一中盞。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 溫服。

竹茹飲子(出聖惠方)治傷寒乾嘔不止。

竹茹(半兩) 半夏(一分湯洗七次去滑)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陳橘皮(一分湯浸去白 瓤焙) 紫蘇莖葉(一分) 上細銼。都以水二大盞。生薑半分。煎至一盞。去渣。不計時候。 溫服二服。

枇杷葉散(出聖惠方)治傷寒乾嘔。煩渴不止。

枇杷葉(三分拭去毛炙微黃) 麥門冬(三分去心) 葛根(三分銼) 人參(三分去蘆頭) 赤茯苓(半兩)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為散。每服三錢。水一中盞。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一方用白茯苓。

竹茹散(出聖惠方)治傷寒後。煩熱乾嘔。

竹茹(半兩)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人參(去蘆頭半兩) 麥門冬(半兩去 心)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蘆根(半兩銼) 上為散。每服四錢。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乾嘔不止方(出聖惠方) 茅根(三兩) 陳橘皮(二兩湯浸去白瓤焙) 桂心(一兩) 上為散。每服四錢。水 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蘆根飲子(出聖惠方)治傷寒乾嘔。不下食。

蘆根(三兩) 竹茹(三兩) 陳橘皮(三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細銼。拌令勻。每服 半兩。 以水一大盞。入粳米五十粒。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渣。溫服。

治傷寒乾嘔心膈煩滿方(出聖惠方) 木通(二兩) 蘆根(二兩) 陳橘皮(二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細銼。拌令勻。每服 半兩。 水一大盞。入粳米五十粒。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葛根湯(出聖濟總錄)治傷寒乾嘔不止。

葛根(銼一兩) 茯苓(去黑皮半兩) 半夏(湯洗七次炒乾三分) 白朮(半兩) 黃(三分銼) 人參(一兩) 麥門冬(去心焙一兩) 甘草(半兩炙銼) 上粗搗篩。每服三錢。 水一盞。生薑半分。拍碎。棗二枚。擘破。同煎至六分。去滓服。

竹茹湯(出聖濟總錄)治傷寒氣虛熱。乾嘔不止。

淡竹茹(半兩) 人參(一兩) 前胡(去蘆頭三分) 甘草(炙半兩) 蘆根(一兩) 葛根(三分) 半夏(半兩湯浸七次切焙乾)
上銼如麻豆。每服五錢。鹽水一盞半。入生薑一 分。 拍碎。同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茯苓湯(出聖濟總錄)治傷寒脾胃有熱。乾嘔。煩滿。

茯苓(去黑皮一兩) 人參(二兩) 半夏(湯洗七次切焙乾) 麥門冬(去心焙各二兩) 粳 米(二合) 甘草(半兩炙銼) 上粗搗篩。每服五錢。鹽水一盞半。生薑一分。拍碎。棗 三枚。 擘破。竹葉三七片。同煎至八分。去滓。溫服。日再。

蘆根湯(出聖濟總錄)治傷寒心脾虛熱。乾嘔。煩渴。不下食。

蘆根(銼二兩) 人參(一兩半) 赤茯苓(去黑皮一兩) 甘草(炙銼半兩) 竹茹 (一兩) 上粗搗篩。每服五錢。鹽水一盞半。入小麥半匙。生薑半分。拍碎。同煎至一盞。去滓。溫服。日再。

薑橘湯(一名小橘皮湯出活人書)治傷寒乾嘔不止。手足逆冷。

生薑(切焙) 陳橘皮(湯浸去白焙) 上等分。粗搗篩。每服三錢。鹽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不計時。熱服。溫服。

栝蔞實湯(出聖濟總錄)治傷寒中風。五六日以上。胸中煩。乾嘔。

栝蔞實(一兩) 柴胡(去苗八兩) 黃芩(去黑心三兩) 甘草(三兩炙)
上銼如 麻豆。每服五錢。鹽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溫服。

蘆根飲(出聖濟總錄)治傷寒熱病乾嘔。

蘆根(銼半兩) 冬瓜皮(半兩切焙) 上粗搗篩。水三盞。煎至一盞半。去滓。分為 二服。 溫服之。不拘時候。

人參湯(一名大橘皮湯出活人書)治傷寒後。胃中虛熱。乾嘔。不下食。

人參(三分) 生薑(切焙半兩) 甘草(炙銼一分) 陳橘皮(去白焙半兩) 上粗 搗篩。每服五錢。水一盞半。去滓。溫服。(一方棗二枚)

陳橘皮湯(出聖濟總錄)治傷寒後。胃氣虛熱。乾嘔不止。煩渴。

陳橘皮(去白焙一兩半) 甘草(炙銼半兩) 枇杷葉(拭去毛一兩半薑汁炙) 粟米(三合) 上粗搗篩。每服五錢。鹽水一盞半。生薑半分。拍碎。同煎至一盞。去滓。溫服。不計時候。

半夏湯(出聖濟總錄)治傷寒乾嘔。不下食。

半夏(湯洗七次切焙乾) 蘆根 淡竹茹 人參 麥門冬(去心焙) 白茯苓(去黑皮 各一兩) 上粗搗篩。每服五錢。鹽水一盞半。生薑半分。拍碎。同煎至一盞。去滓。溫服。不 計時候。日再。

半夏木通湯 治傷寒後。胃間餘熱。乾嘔不止。

半夏(半兩湯浸七次切焙乾) 木通(銼一兩) 蘆根(銼一兩半) 柴胡(去苗一兩) 陳橘皮(去白焙半兩) 麥門冬(去心焙半兩) 枇杷葉(拭去毛半兩薑汁炙) 上粗搗篩。每服五錢。水一盞半。入生薑一分。拍碎。同煎至一盞。去滓。食前溫服。

人參煮散 治傷寒胃氣虛冷。乾嘔不止。內傷冷。煩熱頭疼。身不疼痛。及氣虛傷寒。亦宜服。

人參(一兩) 芍藥 白朮(各三分) 陳橘皮(湯浸去白焙) 乾薑(炮)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 甘草(炙銼) 枳殼(去瓤麩炒各半兩) 高良薑(一分) 上粗搗為散。 每服三錢。鹽水一盞。入生薑五片。棗二枚。擘破。煎至七分。去滓。熱服。並三服。以稀粥投之。 汗出即瘥。

人參丸 治傷寒風邪在胃。乾嘔不止。飲食不下。

人參 茯苓(去黑皮) 茯神(去木) 丁香 半夏(湯洗去滑焙) 白扁豆(各等分) 上搗 為細末。滴水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生薑湯送下。

白朮湯 治傷寒邪熱雖退。胃中不和。乾嘔不飲。甚則吐逆。

白朮 蘆根 濃朴(去粗皮生薑汁炙各一兩) 枇杷葉(去毛炙半兩) 上粗搗篩。每服三錢。水一盞。生薑五片。煎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

半夏乾薑散 治乾嘔吐逆。吐涎沫。

半夏 乾薑(各等分) 上杵為散。取方寸匕。漿水一升半。煎取七合。頓服之。

官局桔梗湯 治乾嘔。

桔梗 半夏 陳橘皮(各一兩) 枳實(半兩)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生薑五 片。煎至七分。去滓服。

黃芩湯 治乾嘔不利。

黃芩 人參 乾薑(各三兩) 桔梗(一兩) 大棗(十三枚) 半夏(半升) 上以 水七升。 煎取三升。溫分三服。


傷寒嘔噦(附論)

夫傷寒嘔噦者。病在足陽明胃之經也。足陽明之脈厥而上行。即令人氣逆。氣逆則嘔噦。 仲景云:嘔多。雖有陽明証。慎不可下。蓋為此也。又傷寒嘔噦。熱在內。及飲水停積所致 者。証既不同。治亦隨異。不可不察。又傷寒病後。胃氣不和。此由初受病時。毒熱氣盛。 多服冷藥瀉下。及飲冷水。病折以後。熱勢既退。冷氣乃動。故使心下堅牢。噫噦食臭。腹 內雷鳴。而瀉利。此由脾胃氣虛冷故也。又云:伏熱在胃。令人胸滿。胸滿則氣逆而噦。若 大下後。胃中虛冷。亦令致噦也。傷寒噦者。俗謂之咳逆者是也。KT 近於噦。KT 者。 但胸喉間氣KT 。寒不得下通。然而無聲也。若噦則吃吃然有聲者是也。聲者金也。胃受 疾故嘔噦也。皆謂之疾。但輕重有差爾。虛寒相搏。反飲水。令汗大出。水得寒氣。冷必相 搏。其人即KT 。言胃氣虛竭。傷寒大吐之後。極虛。極汗出者。其人外氣怫郁。複與之 水。以發其汗。因得噦。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胃中虛冷。不能食者。飲水則噦。即是 觀之。噦KT 皆胃疾可知矣。經曰:趺陽脈浮。則為氣KT 。脈滑為噦。此為醫咎。責虛 取實之過也。大抵妄下之後。胃虛氣逆。則成噦也。經曰:溫家若下之太早。則噦。本虛。 攻其熱則噦。而陽明病。不能食。攻其熱必噦。諸如此者。皆下之後。胃虛而噦者也。然KT 者。正為水寒相搏。必曰小青龍湯去麻黃。加附子而可矣。至於噦者。則又熱氣擁郁。氣 不得通而成者也。輕者有和解之証。重者有攻下之候。經曰:有潮熱。時時噦。與小柴胡者。即是和解之証也。噦複滿。視其前後。知何部不利。利之則愈。即可攻之候也。傷寒至於噦。則病以極也。非若渴煩等輕緩之候。如太陽中風。以火劫發汗。陰陽俱虛竭。身體枯燥。但頭汗出。劑頸而還。腹滿微喘。口乾咽爛。或不大便。久則譫語。甚者至噦。是言其極也。又不尿。腹滿加噦者。不治。是為真病。其若是者。雖有神醫術。當斯脫絕之候。又何以措其手足哉。傷寒熱毒瓦斯盛。多服涼藥。及飲冷水。病折以後。熱勢既退。胃氣乃虛。故使胸滿氣逆。心腹堅痞。必嘔噦也。

白朮散 治傷寒後。胃虛逆。嘔噦。不納飲食。

白朮(二分) 訶黎勒(一兩用皮) 高良薑(半兩銼) 丁香(半兩) 肉桂(半兩 去粗皮)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桔梗(半兩去蘆頭) 人參(半兩去蘆頭)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 白瓤焙)濃 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茯苓散(出聖惠方一名赤茯苓湯)治傷寒嘔噦。心下痞滿。胸膈間宿有停水。頭眩心悸。

赤茯苓(一兩)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陳橘皮(一兩湯洗去白瓤焙) 芎 (半兩) 白朮(半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上搗篩為散。每服三錢。水一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 去

半夏散(出聖惠方)治傷寒後嘔噦。心胸不利。頭目昏重。不下飲食。

半夏(一兩湯浸七遍去滑)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人參(三分去蘆頭) 枳實(半兩麩炒令黃) 前胡(半兩去蘆頭) 訶黎勒(一兩用皮) 上搗篩為散。每服三錢。水一中盞。 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白豆蔻散(出聖惠方)治傷寒服冷藥過多。寒氣傷胃。嘔噦不止。

白豆蔻(一兩去皮) 白朮(一兩)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高良薑(半兩銼) 濃朴 (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搗篩為散。每服四錢。水一 中盞。 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陳橘皮散(出聖惠方)治傷寒後。胃虛氣逆。嘔噦不止。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草豆蔻(半兩去皮)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乾薑(半兩炮製) 濃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搗篩為散。每服三錢。水一中盞。入生薑 半 分。煎至五分。去滓。不時熱服。

治傷寒後胃虛。嘔噦不止方。(出聖惠方)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人參(半兩去蘆頭) 生薑(一分) 上細銼。水一大 盞。煎 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丁香散(出聖惠方)治傷寒後。胃虛嘔噦。不下食。

丁香 人參(去蘆頭) 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 訶黎勒(各三分用皮) 藿香(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和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傷寒後。嘔噦不止。心腹痞滿。不下飲食。(出聖惠方) 陳橘皮(湯浸二兩去白瓤焙) 訶黎勒(一兩用皮) 白朮(三分) 上搗羅為散。每服四 錢。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傷寒後嘔噦。不下飲食。(出聖惠方) 半夏(一兩湯洗七次去滑) 草豆蔻(一兩去皮) 丁香(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不 計時候。以濃生薑湯。調下一錢。

治傷寒後嘔噦。胸滿。不下食方。(出聖惠方) 人參(二兩去蘆頭)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搗羅 為散。 每服四錢。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半夏湯(出聖濟總錄)治傷寒後。胃氣逆冷。食已。嘔噦即欲吐。

半夏(一兩湯洗七次炒乾) 白茯苓(去黑皮一兩) 枳殼(去瓤麩炒) 人參(各半兩) 白朮(一兩半) 上搗篩。每服三錢。水一盞。生薑一分。拍碎。煎七分。去滓。溫服。日二。

橘皮湯(出聖濟總錄)治傷寒嘔噦不止。

陳橘皮(湯浸去白炒) 前胡(去蘆頭) 甘草(炙銼各一兩) 白朮(半兩) 上粗 搗篩。每服三錢。水一盞。薑半分。拍碎。煎至七分。去滓。溫服。日二。

茯苓湯(出聖濟總錄)治傷寒後。胸膈氣滿。嘔噦。不納飲食。

白茯苓(去黑皮一兩) 陳橘皮(湯浸去白炒半兩) 人參 白朮 五味子(各三分) 枳實 (去瓤炒半兩) 半夏(湯浸七次一分) 上粗搗篩。每服五錢。水一盞。生薑半分。拍碎。 棗 三枚。煎至一盞。去滓。溫服。

人參湯(出聖濟總錄)治傷寒後。服冷藥過多。胃寒嘔噦。不下飲食。

人參 白朮 白茯苓(去黑皮各一兩) 丁香(一分) 附子(炮裂去皮臍) 陳橘皮 (湯浸 去白炒各一兩) 桂(去粗皮) 乾薑(炮各半兩) 上粗搗篩。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生薑半 分。拍碎。粳米半匙。煎至一盞。去滓。溫服。不拘時。

藿香湯(出聖濟總錄)治傷寒嘔噦不定。飲食不下。

藿香葉(一兩) 丁香 白豆蔻(去皮各一兩) 高良薑(炒) 陳橘皮(湯浸去白焙 各半兩) 上粗搗篩。水一盞。每服三錢。煎至七分。去滓。食前熱呷服。

濃朴湯 治傷寒胃虛脾冷。嘔噦。不思飲食。

濃朴(去粗皮生薑汁炙) 人參(各一兩) 枇杷葉(炙拭去毛) 肉豆蔻(去殼各半兩) 白 茯苓(去黑皮一兩半) 上粗搗篩。每服三錢。水一盞。生薑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空心食前。

人參湯(出聖濟總錄)治傷寒嘔噦不定。胸滿煩躁。

藿香葉(三分) 人參(一兩) 陳橘皮(湯浸去白焙) 甘草(炙銼各一兩) 上粗 搗篩。每服三錢。水一盞。入生薑三片。同煎至六分。去滓。溫服。不拘時。

人參丸(出聖濟總錄)治傷寒四五日。嘔噦有痰。胸膈不利。

人參 濃朴(去粗皮生薑汁炙) 白茯苓(去黑皮各一兩) 半夏(湯洗七次二兩)
上搗羅 為末。用薑汁作麵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生薑湯送下。

定氣散(出聖濟總錄)治傷寒時多嘔噦不止。

高良薑(半兩) 草豆蔻(去皮一枚) 甘草(炙) 木香(炮各一分) 上用酒浸。 裹煨令香 熱。焙乾。搗羅為散。每服二錢。醋湯調下。

通正散(出聖濟總錄)治傷寒噦逆。嘔吐不止諸虛氣妄行。

丁香 乾柿蒂(各一兩) 蓮子肉(五十枚去心) 上搗羅為細末。每服二錢。溫酒調 下。 飯飲亦得。

丁香湯(出聖濟總錄)治傷寒嘔噦不止。或吐酸水。

丁香(三分) 濃朴(去粗皮生薑汁炙) 乾薑(炮各一兩) 高良薑(一分) 上粗 搗篩。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五分。去滓。熱服。不拘時。治一切冷氣吐逆。

柿蒂湯(出聖濟總錄)治傷寒嘔噦不止。

乾柿蒂(七枚) 白梅(三枚) 上粗搗篩。只作一服。用水一盞。煎至半盞。去滓。 溫服。不拘時。

蓽澄茄湯(出聖濟總錄)治傷寒嘔噦。日夜不定。

蓽澄茄 高良薑(各三分) 上粗搗篩。每服三錢。水一盞。煎十余沸。入醋少許。攪 勻。去滓。熱服。不拘時。

高良薑湯(出聖濟總錄)治傷寒嘔噦。心腹冷疼。痰逆不消。

高良薑 甘草(炙銼各半兩) 半夏(湯洗遍炒黃) 桂(去粗皮各一兩) 上粗搗篩。 每服 三錢。水一盞。入生薑三片。同煎至五分。去滓。食前溫服。兼治一切冷氣。心腹疼痛。

愈噦湯 治傷寒下後噦者。

香附子(三兩炒) 橘皮 生薑(切各一兩) 上以水二升。煮取一升。溫服五合。

三和湯 治病患脾脹。善噦。四肢滿。

橘皮 濃朴 檳榔 白朮 甘草(炙) 紫蘇 海金沙(各二兩) 木通(三兩) 上 以水一 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溫服一升。

蘆根飲子(出千金方)治傷寒後。嘔噦反胃。及乾嘔不下食。

生蘆根(切) 青竹茹(各一升) 粳米(三合) 生薑(三兩) 上以水七升。先煮 千裡鞋底 一只。取五升。澄清。下藥。煮取二升米。隨便飲。不瘥重作。取瘥。

治傷寒後嘔噦方(出千金方) 通草(三兩) 生蘆根(切一升) 橘皮(一兩) 粳米(三合)
上 咀。以水五升。 煮取二 升。隨便稍飲。不瘥更作。瘥止。

治傷寒病 不止(出肘後方) 以半夏熟洗。乾末之。生薑湯。服一錢匕。

小半夏湯(出活人書)治傷寒嘔噦。心下悸。痞硬。不能食(即後生薑汁半夏 湯)。

半夏加茯苓湯(一名小茯苓半夏湯)治嘔噦。心下痞硬者。以膈間有水。頭眩悸。

半夏(一升洗) 生薑(八兩去皮) 茯苓(三兩) 上切。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去滓。 溫分再服。忌羊肉、餳、酢等物。

生薑汁半夏湯(出活人書)治胸內似喘不喘。似嘔不嘔。似噦不噦。徹心中憒憒然無賴者。 生薑(汁一升) 半夏(半升洗) 上以水三升。煎半夏。取一升。納薑汁。取一升半。 綿 漉。少冷。分二服。一日一夜服令盡。嘔噦亦得止者。停後服。忌羊肉、餳。

甘草湯(出肘後方)治傷寒病 不止。兼主天行。

甘草(三兩炙) 橘皮(三兩) 上以水五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之。日三四服。 取瘥。 忌海藻、菘菜。

又赤蘇湯(出肘後方) 赤蘇(一把) 上一味。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稍稍飲之。

又乾薑丸(出肘後方) 乾薑(六分) 附子(七分炮) 上搗篩。以苦酒。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丸。日三服。 酒 飲下。皆得。忌食豬肉。

甘竹茹湯 治傷寒噦。

甘竹茹(四兩) 生白米(一升) 上以水八升。煮之。取米熟湯成。去滓。分服。徐 徐服。 療

短劇茅根陳皮湯 治春夏天行。傷寒胃冷變 方。

白茅根(切一升) 橘皮(三兩) 桂心(二兩切) 上切。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 三服。數數服之。盡服合之。 止乃停。取微汗。有熱。減桂心一兩。忌生蔥。一方有葛根 二兩。

肘後橘皮甘草湯 治嘔 不止。病源。伏熱在胃。令人胸滿則氣逆。氣聞則噦。若大下後。 甘草(一兩炙) 橘皮(三兩) 升麻(半兩) 生薑(三兩) 上以水三升。煮取一升。盡服之。日三四作。當止。忌海藻、菘菜。

麥門冬飲子 治嘔逆。

麥門冬(去心) 蘆根 人參(各一兩) 上以水六升。煮取二升七合。去滓。分溫五 服。 徐徐服。常用有驗。

又方 飲生薑汁三二合。大良。

又方 枇杷葉去毛。煮飲之。作粥亦佳。

又方 研油麻。煮綠豆令爛。取半升許。以手掌大 皮。燒作灰。篩之。納豆中。和食。

蘆根飲 治傷寒後。嘔噦反胃。乾嘔不下食。

生茅竹根 竹茹(各三兩) 生薑(四兩) 大棗(十二枚)
上 咀。先將舊草鞋一 只。淨 洗。以水煮汁。澄清。每服三大錢藥。水一盞半。煎至七分。去滓服。

人參訶子(出王氏博濟方)治傷寒氣不順。食嘔。胸不和。有時泄瀉。

人參 干葛 地黃 濃朴(各二分去皮) 丁香(一分) 訶子(七枚) 豆蔻(一個 去殼皮)
上為細末。以水一盞。末二錢。入生薑、棗。同煎至五分。熱服。

橘皮竹茹湯(出活人書)治嘔逆。

橘皮(二兩) 竹茹(一升) 甘草(三兩炙) 人參(半兩) 半夏(一兩湯浸) 上銼如麻豆 大。每服五錢。生薑六片。棗一枚。以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滓。溫服。日三服。金匱方。 無

橘皮乾薑湯(出活人書)治噦。

橘皮 通草 乾薑(炮) 桂心(各二兩) 人參(一兩) 甘草(半兩)
上銼如麻 豆。每服 四錢。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日三服。

奪命沉香散(出王氏博濟方)治傷寒嘔逆。結痞心胸。真氣虛弱。脈息沉細。正氣補充。

沉香(一兩) 舶上茴香 青橘皮(去瓤) 胡椒 蓽澄茄 川楝子 陳橘皮(去瓤各一兩)
上為細末。如患者。但得心頭有氣未斷。亦可服之二錢。蔥白三寸。擘破。入酒並童子小便。 各半盞。同煎至六分。放溫。和滓服。患沉重者。不過三服。氣正脈生。


傷寒咳逆(附論)

夫咳逆者多種。或水漬於肺而心痞。或連咳不已而氣逆。或喜笑過多而氣逆。或咽飲錯 候而氣KT 。或急食乾物而氣塞。皆能作咳逆之聲也。俗呼謂之吃忒是也。皆氣不得下。 為火熱托之。而使上至咽喉中。噎而止也。人或以紙捻鼻。因嘆而止。或詐冤盜物。因恐而止。或鼻聞香。調氣而止。皆抑之駭之調之。而使氣下也。千金以喘嗽咳逆上氣者。為病肺。 脈散者。是心火形於肺金也。心之肺。謂之死陰。死陰之屬。不過三日死。以其形見乎損傷 故也。此說甚優。易老謂渴逆者。火熱奔急上行。而肺陰不內。何其當哉。故便閉者。大承 氣湯下之。便軟者。瀉心湯主之也。又論陰証咳逆雲。且陽証咳逆者。胃熱失下也。陰氣先 絕。陽氣後亦將竭。火獨炎上逆出陰氣而為咳逆。陰証者。內已伏陰。陰氣太甚。腎水擅權。 肝氣不生。胃已大病。丁火又消。所有游行相火。寒邪迫而萃集於胸中。亦欲盡矣。故令人 發熱。大渴引飲。並去蓋覆。病患獨熱。他人按執之。身體肌肉骨髓血脈皆寒。此火即無 根火也。故用丁香、乾薑之類熱藥。溫服。其火自下。咳逆方止。非若涼膈瀉心以治陽証。 自上而下。瀉退心火。陰氣乃生。陰証咳逆。從嘔噦而生。胃寒嘔噦不已。咳逆繼之。仲景 有傷寒咳逆上氣。脈散者死。謂其形損故也。少陰咳逆者。失下也。陰消將盡。陽逆上行。 使陰不內也。謂之惡候。或兼以舌彎。語言不正而反昏冒。咽喉痛者。少陰也。速下之。宜 大承氣湯。若陽極。脈微將盡者。不宜下。宜瀉心湯。養陰退陽而已。不如用瀉心湯。涼膈 去硝。清肺亦可。若飲水過多。心下痞而渴逆者。五苓散主之。別無惡物是也。 歌曰:咳逆皆因胃有寒。此名惡候古今傳。橘皮半夏並薑附。不瘥依方灸乳邊。 橘皮乾薑湯。半夏生薑湯。羌活附子散是也。不瘥即灸之。婦人屈乳頭向下盡處骨間。 丈夫及乳小者。以一指為率。男左女右。艾炷如小豆許三壯。陷中有動脈是穴。証治論云: 嘔噦手足逆冷者。乃小橘皮湯。嘔噦胸滿。虛煩不安。大橘皮湯。 又歌曰:小柴胡主陽家噦或用陳皮與竹茹。腹滿須看前後部。豬苓承氣莫相拘。 有陽証咳逆者。小柴胡湯。橘皮竹茹主之。前後部。乃大小便也。前部不利。調胃承氣。 陽明中風脈弦浮。小便難。潮熱而噦者。小柴胡加茯苓湯。咳逆。俗為之噫。古人謂之噦。 蓋胃氣本虛。吐下大過。或複與之水。發其汗。胃氣虛逆。噫噦生。為病勢至此極矣。雖然。 咳逆出於噦。寒固也。其有水挾寒氣擊搏而成者。則茯苓、半夏。逐水主噫。官桂、丁香。 下氣御寒。又有熱氣擁郁。氣不得通者。小柴胡湯加生薑。自有條例。惟有噦而腹滿。不得 小便。或後部不通。此為真病。雖有神醫。未知之何矣。易簡論。傷寒咳逆。為篤証也。他 病見之亦然。以半夏生薑湯主之。又方。丁香、柿蒂煎湯。調蘇合香丸。大抵咳逆不可不速 救藥。是水氣乘肺。亦主噫逆為咳。當以表水治之。

勻氣散(出濟生拔粹方)治陰証咳逆。

川烏頭(大者三個炮裂去皮臍)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黑豆二十一粒。沙糖雞頭子大。 水煎成熟。細細飲之。

治傷寒心下虛噎不下。服諸藥不效者。

用石蓮子肉一兩。為末。每服二錢。白湯下。

治傷寒塞噎不住。

枳殼 陳皮(各等分)
上銼。水一大碗。煎至七分。溫服。

肉豆蔻湯(出本事方)治傷寒汗後吃噎。

肉豆蔻(一個) 石蓮肉(炒) 茴香(各一分) 丁香(半分) 人參(半兩) 枇 杷葉(五片 拭去毛炙)
上銼細。用水四盞。生薑十片。煎二盞。去滓。空心。溫分二服。

良薑湯(出本事方) 橘皮 良薑 桂枝 當歸(各一兩) 麻黃(半兩) 杏仁(二十個) 甘草(一分) 檳榔(三個別末) 上粗末。用水四盞。薑十片。棗十個。同煎至二盞。去滓。下檳榔末。更煎。 至一盞三服。未已再作一劑。龐老雲。傷寒吃噎不止。是陰陽氣升降欲作汗。升之不下。故 胃氣上逆。為吃噎無休止。宜此方。

又方(出本事方) 枳殼(半兩) 木香(一錢)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白湯調。未知再與。

一方(出肘後方)治傷寒咳噫不止。嘔逆不定。

丁香(一兩) 柿蒂(一兩) 上焙乾。搗末。人參煎湯下數升。無時服。

加味柿蒂湯(出德生堂)治傷寒發熱。噫逆氣噎。虛煩不得睡臥。

熱多小柴胡湯。加乾柿蒂七個。煎。依柴胡湯飲子為妙。渴熱。生料五苓散。加乾柿蒂 七個。柴胡一錢。同煎。無大熱。體虛。氣不調。噫逆者。只用人參半兩。加柿蒂十五個。 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渣服之。不計時候。無熱不渴。宜服五膈寬中散。加柿蒂煎服。

調胃散(出儒門事親)治傷寒吐逆。四肢逆冷。

水銀 舶上硫黃(各半兩)
上先研硫黃極細。次入水銀。同研至深黑。每服一錢。病 重 者二錢。溫米飲調服。不拘時。

治傷寒咳逆噎汗。尋常亦可服。(出本草) 丁香 柿蒂(各一錢) 甘草 良薑(各半錢)
上為末。用熱沸湯猛點。乘熱一服。

治傷寒後咳逆。其証最危。宜用。(出澹寮方) 半夏(一兩) 生薑(兩半) 上白水煎服。其它病亦惡咳逆。當用丁香十五枚。乾柿 蒂十 五枚。煎湯半盞。乘熱頓服。或用丁香、柿蒂煎湯。調下蘇合香丸。

羌活附子散(出活人書)治咳逆。

羌活 附子 茴香(微炒各半兩) 木香 乾薑(各一棗許大)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 水 一盞。鹽一捻。同煎二十沸。熱服。一服止。

硫黃嗅法(出活人書)治咳逆。服藥無效者。

硫黃 乳香(各等分)
上為細末。以酒煎。急令患人嗅之。

又方(出活人書) 用雄黃二錢。酒一盞。煎七分。急令患人嗅。其熱氣即止。

治傷寒清涕。咳逆上氣(出本草) 以都咸子。煎汁服食之。


傷寒口舌生瘡(附論)

夫傷寒口舌生瘡。脾受熱。熏於口舌。又或因冬時發汗吐利後。重亡津液。表裡俱虛。 熱勢不已。毒瓦斯攻於上焦。致口中糜爛生瘡。又云:傷寒冬時發其汗。必吐利。口中爛生瘡。 以

犀角散(出聖惠方)治傷寒心肺壅熱。口內生瘡。煩躁不得眠臥。

犀角屑(三分) 川升麻(半兩) 麥門冬(三分去心) 黃柏(半兩銼) 黃連(半兩去鬚) 玄參(三分) 甘草(半兩生銼) 杏仁(八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令黃) 上為散。每服 四錢。 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黃連散(出聖惠方)治傷寒上焦滯熱。口舌生瘡。

黃連(三分去鬚) 黃柏(半兩銼) 甘草(半兩生銼) 薔薇根(三分) 梔子仁(半兩)
上為散。每服四錢。水一中盞。入淡竹葉二十片。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升麻散(出聖惠方)治傷寒口舌爛赤。

川升麻(二兩) 甘草(一兩生銼) 黃芩(一兩) 麥門冬(三分去心) 大青(一兩) 犀角屑(三分) 上為散。每服四錢。水一中盞。入淡竹葉二七片。煎至六分。不計時候。去滓。 溫

玄參煎(出聖惠方)治傷寒咽喉內痛。滿口生瘡。吃食不得。

玄參(一兩) 川升麻(五錢) 苦參(五錢銼) 人參(三分去蘆頭) 秦艽(一兩 去苗) 馬 牙硝(五錢) 上為散。每服五錢。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渣。入煉了蜜一合。相和令均。 不計時候。徐徐含咽服。

升麻煎(出聖惠方)治傷寒肺心熱。口內生瘡。咽喉腫。

川升麻 大青 射干 梔子仁(各一兩) 黃柏(五錢) 玄參(三分) 薔薇根(二兩) 苦 竹葉(一兩) 生地黃汁 蜜(各升半) 上細銼。都用水三大盞。煎至一大盞。去滓。下 蜜、 地黃汁。攪均如稀餳。入淨器中盛。不計時候。含一茶匙。咽津。

黃柏散(出聖惠方)治傷寒心肺熱。口內生瘡。

黃柏(三分) 黃連(三分去鬚) 白礬(半兩燒令汁盡) 川朴硝(三分) 龍腦(一錢細研) 上

治傷寒口瘡。眾醫不瘥者。宜用此方。(出聖惠方) 密陀僧(五錢) 黃柏(兩半塗蜜微炙銼)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蒲黃 黃藥(各一兩)
上為末。時敷於瘡上。有涎即吐之。

黃芩飲子(出聖惠方)治傷寒心肺熱煩。口瘡爛痛。

黃芩(一兩) 赤芍藥 羚羊角屑 黃柏 大青 苦竹葉(各二兩) 上為散。每服一兩。 水一大盞。煎至六分。去滓。溫含。冷吐。每日三度用之。

龍膽煎(出聖惠方)治傷寒上焦煩熱。口內生瘡。

龍膽(一兩去蘆頭) 黃連(一兩去鬚) 川升麻(一兩) 槐白皮(一兩) 大青(一兩) 苦 竹葉(五十片) 白蜜(一中盞) 上細銼。都以水三大盞。煎去渣。取汁一盞。入蜜。更 煎五 七沸。放冷。塗於瘡上。日三四度。有涎即吐之。

治傷寒熱毒壅滯。口內生瘡方。(出聖惠方) 黃柏 大青 羚羊角(各二兩) 黃連(一兩去鬚) 苦竹葉(二兩) 上為散。每服 一兩。 水一大盞。煎至六分。去滓。放冷暖得所。含之。良久旋旋吐卻。

治傷寒口舌生瘡方(出聖惠方) 浮萍草 黃丹(各一分) 黃柏(一分銼) 上搗羅為細末。以生蜜旋和丸。如彈子大。 綿 裹一丸。含咽津。

蜜漬柏皮方(出活人書)治傷寒熱毒口瘡。

以黃柏三兩。削去粗皮。細銼。用蜜半斤。浸一宿。入銚子內。煎十余沸。候溫。少少 含其蜜。良久旋吐卻。便含之。或用蜜炙焦黃色。碾為末。每服半錢。糝口中亦佳。

升麻湯(出聖濟總錄)治傷寒口舌瘡。赤爛。

升麻(一兩) 牡丹皮 甘草(炙銼各五錢) 麥門冬(去心焙三分) 上粗搗篩。每服五錢。鹽水一盞半。竹葉三七片。棗二枚。擘破。煎至七分。去滓。食後溫服。忌海藻、菘菜、 胡荽

苦酒湯(出危氏方)治傷寒少陰病。咽中生瘡。語聲不出。

半夏(湯洗七次切十四枚) 雞子(一枚去黃留殼內入苦酒) 上二味。納半夏於苦酒 內。 以雞子殼。置剪刀環中央。火上二沸。去渣。少少含咽。

黃柏湯(出聖濟總錄)治傷寒後。心臟熱。舌裂口生瘡。

黃柏(去粗皮蜜炙) 大青 龍膽 玄參(堅者) 生乾地黃(各五錢) 升麻(一兩) 射干(三分去毛) 上粗搗篩。每服五錢。鹽水一盞半。竹葉三片。煎至八分。去滓。入蜜一合。 攪

羚羊角湯(出聖濟總錄)治傷寒熱病後。餘熱上沖。口舌生瘡。

羚羊角(鎊) 射干(去毛) 麥門冬(去心焙) 蘆根(各一兩) 升麻 芍藥(各三分) 木通(銼兩半) 上粗搗篩。每服五錢。鹽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食後溫服。

柴胡湯(出聖濟總錄)治傷寒熱病後。乍寒乍熱。百節疼痛。口舌生瘡。

柴胡(一兩去苗) 升麻 芍藥 麥門冬(去心焙) 甘草 黃芩(去黑心各三分) 知母 (焙) 黃連(各五錢) 上粗搗篩。每服五錢。鹽水一盞半。生薑一棗大。拍碎。豉一百 粒。 蔥白五寸。煎至一盞。去滓。食後溫服。

黃連湯(出聖濟總錄)治傷寒後。口舌生瘡。

大黃(銼炒) 大青 升麻 黃芩(去黑心) 甘草(炙銼各三分) 上粗搗篩。每服 五錢。 鹽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食後溫服。

芍藥湯(出聖濟總錄)治傷寒後。心熱口瘡。久不瘥。

芍藥 黃芩(去黑心) 羚羊角(鎊) 甘草(炙銼各一兩) 大青(三錢) 升麻(二兩) 黃柏(去粗皮蜜炙半兩) 上粗搗篩。每服五錢。鹽水一盞半。竹葉三七片。煎至八分。去滓。 入

秦艽湯(出聖濟總錄)治傷寒後。口內生瘡。小便赤色。手足煩熱。

秦艽(去苗土) 柴胡(去苗) 大青(各一兩) 升麻 黃芩(去黑心) 甘草(炙銼各三分) 虎杖(五錢) 上粗搗篩。每服五錢。水盞半。蔥白五寸。豉一百粒。煎至八分。去滓。食 後溫服。

犀角湯(出聖濟總錄)治傷寒後。心臟虛熱。滿口生瘡。

犀角(鎊) 玄參(各一兩) 胡黃連 甘草(炙銼各五錢) 上粗搗篩。每服五錢。 水一盞半。竹葉二七片。煎至半盞。去滓。食後溫服。

蒺藜散(出聖濟總錄)治傷寒後脾壅。唇口常有瘡。

蒺藜子(炒去角) 白扁豆(炒各一兩) 上搗羅為散。每服一錢。鹽如茶點服。不拘 時候。

地黃煎(出聖濟總錄)治傷寒心熱。口舌生瘡。

生地黃汁(三合) 蜜(五合) 上攪均。慢火煎如稠餳。每服半匙。含化。徐徐咽津。 不 計時。

大青飲 治傷寒後。口生瘡。咽喉腫塞。

大青(去根一兩) 吳藍(去根半兩) 石膏(研一兩) 芍藥(一兩) 上搗篩。每服三錢。 用水一盞。入蔥白、鹽、豉各少許。煎至六分。去渣。食後臨臥溫服。

升麻六物湯(出活人書)治口瘡赤爛。

升麻 梔子仁(各錢半) 大青 杏仁 黃芩(各三分)
上為末。以水一盞半。蔥白 三莖,煎至八分。去渣。溫服。

療傷寒熱病口瘡。

用黃柏皮。削去上粗皮。取裡好處。薄削。以鹽漬之一宿。唯欲令濃。含其汁。良久吐。 更含。若胸中熱有瘡。時飲三五合。尤佳。聖惠方同方。煎十余沸。濾去渣。候溫含。


傷寒吐血(附論)

夫傷寒吐血者。熱在陽經。邪盛於表。應汗不汗。熱毒入深。結於五臟。遂成瘀熱。熏 於上焦。熱隨氣行。並入胃中。胃得血則滿悶氣逆。故吐血也。 歌曰:皆因邪熱中三陽。當汗醫家失料量。熱毒入深留五臟。故成吐血可驚惶。 言當汗失汗也。返故熱毒入深。故吐血也。瘀血盛者。抵當丸。輕者。桃仁承氣湯。兼 服犀角地黃湯。証治論。三黃瀉心湯。柏皮地血散。大下後。寸脈沉遲。尺脈不至。咽喉不 利。唾膿血者。麻黃升麻湯。服桂枝湯吐者。其後必吐膿血。犀角地黃湯。吐血。 諸陽受熱邪。不發表。咎在醫家。因而熱毒流於臟地。三黃湯主之。凡諸陽受熱。其邪 在表。當汗不汗。致使熱毒入臟。積瘀於內。遂成吐血。蓋傷寒失汗。則邪熱化為惡血。 蘊毒不除。亦能蒸腐其血。凡眼閉目紅。神昏語短。心忪痛悶。眩冒迷忘。漱水燥煩。嘔吐 喘促。驚狂譫語。鼻衄吐血。脊冷足寒。骨熱膚開。四肢厥逆。多汗。頑痰。胸脅少腹滿急。 大便黑而微利。小便多而不禁。此等皆瘀血証也。男女切有此血脈。婦人傷寒尤多見之。以 其得病於經水來去之期。或受病中間。經水適至耳。血之為痛。大抵夜重日輕。或晝明而暮 譫語。血屬陰。從其類也。前証不必悉具。但見三分曉。便作血証主張。犀角地黃湯。小柴胡湯。桃仁承氣。三黃湯。凡酌量輕重。用於血結。其抵當湯丸主之。以川芎為佐。盡大便 黑物。則佳。雖然。傷寒咯血。尤難救療。況吐血乎。凡吐血。皆非美恙。初病猶可用攻。 有陸續而來。或經散時而複吐者。斷不可救藥也。方藥詳見解題。通用蘿卜汁一小盞。入新 汲水。煎茅花主之。血熱者。黃連阿膠湯。証治論。用地血散。柏皮湯。三黃瀉心湯。大下 後。寸脈沉遲。尺脈不至。咽喉不利。唾膿血者。麻黃升麻湯。此有兩証。一陽毒。一少陰。 在

伏龍肝散(出聖惠方)治傷寒吐血。心煩不食。

伏龍肝(三兩) 生乾地黃(一兩) 柏葉(一兩) 阿膠(一兩搗炒令黃燥) 黃芩 (一兩) 黃連(一兩去鬚) 甘草(兩半炙微赤銼) 茜根(一兩) 上為散。每服四錢。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蒲黃散(又名蒲黃湯出聖惠方)治傷寒瘟病時氣疫毒。及飲酒傷中。吐血不止。面黃乾嘔。 蒲黃 栝蔞(一作桔梗) 犀角屑 甘草(炙微赤銼) 桑寄生(各三兩) 葛根(三 兩銼)
上為散。每服五錢。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服。一方無栝蔞。

治傷寒吐血不止(出聖惠方) 伏龍肝 甘草(炙微赤銼) 茜根 生乾地黃 阿膠(搗碎炒令黃燥) 黃芩(以上各一兩)
上為散。每服四錢。水一大盞。入竹茹一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子芩散(出聖惠方)治傷寒吐血。心神煩悶。

子芩(三分) 梔子仁(五錢) 遠志(一分去心) 桂心(五錢) 黃連(五分去鬚)
上為散。每服四錢。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又方(一名黃連散出聖惠方) 黃連(一兩去鬚) 荷葉(一兩) 艾葉(三分微炒) 柏葉(三分) 上為散。每服 四錢。水 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渣。入生地黃汁半合。更煎一兩沸。不計時候。溫服。聖濟方。用黃連一兩半。艾葉五錢。名黃連湯。

當歸散(出聖惠方)治傷寒吐血。目眩煩悶。

當歸 赤芍藥 黃芩 伏龍肝 阿膠(搗碎炒黃燥各一兩) 乾薑(五錢) 上為散。 每服 四錢。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生乾地黃散(出聖惠方)治傷寒心熱。及餘毒不退。吐血一二升不止。

生乾地黃(一兩) 黃柏(三分銼) 黃芩(一兩) 吳藍(一兩) 黃連(三分去鬚) 伏龍肝 (一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 上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 時候。 溫服。

治傷寒心熱不止方

伏龍肝(一合) 紅藍花(一合) 亂發灰(五錢) 上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 入竹茹一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茅根飲子(出聖惠方)治傷寒心肺熱。因嗽吐血。或吐血。宜服。

茅根(三兩) 犀角屑(一兩) 黃芩(一兩) 桑根白皮(二兩) 竹茹(一兩) 刺 薊(兩半) 紫菀(二兩洗去苗) 上為散。每服五錢。水一大盞。煎至六分。去渣。入生地黃汁一合。 更 煎一兩沸。不計時候。分溫三服。

刺薊散(出聖惠方)治傷寒煩熱。吐血不止。

刺薊(一兩) 赤芍藥(兩半) 茅根(二兩) 麥門冬(去心三兩焙) 犀角屑(兩 半) 甘草 (五錢生用) 上為散。每服五錢。水一大盞。煎至六分。去渣。入藕汁生地黃汁各五錢。 更 煎

柏葉散(出聖惠方)治傷寒吐血不止。

青柏葉(一兩) 生乾地黃(一兩) 阿膠(一分搗碎炒令黃燥) 上為散。水一大盞 半。煎 至一盞。去滓。別攪馬通汁一合相和。更煎一兩沸。不計時。分溫三服。

治傷寒壅極吐血。百治不瘥方。(出聖惠方) 生地黃汁(一中盞) 川大黃(一分銼微炒) 上為散。先煎地黃汁三五沸。內大黃末。 調 令均。不計時候。溫服。

麥門冬湯(出聖濟總錄) 薺 吳藍 甘草(炙銼) 黃芩(去黑心) 茅根 生乾地黃(焙乾各一兩) 上粗 搗篩。 每服五錢。鹽水一盞半。入豉百粒。同煎至八分。去滓。食後溫服。

地黃湯 治傷寒熱病。當發汗而不發。內有餘熱。鼻衄吐血不止。面黃。大便黑。此方主消化瘀血。兼治瘡疹出得大盛。以此解之。

生乾地黃(焙) 芍藥 犀角(鎊各一兩) 牡丹皮(三分) 上粗搗篩。每服五錢。 用鹽水 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食後溫服。有熱如狂者。加黃芩三兩。其人脈大來遲。腹不滿。 自言滿者。為無熱。更不用黃芩、大黃也。

犀角湯(出聖濟總錄)治傷寒吐血不止。喜忘如狂。熱毒不散。內有蓄瘀。

犀角(鎊一兩) 大黃(銼炒三兩) 芍藥 黃芩(去黑心各一兩) 牡丹皮(三分) 生 乾地黃(焙一兩半) 上粗搗篩。每服五錢。鹽水一盞半。煎至半盞。去滓。食後溫服。

黃芩湯(出聖濟總錄)治傷寒吐血。心神煩悶。

黃芩(去黑心三分) 山梔子仁(三錢) 遠志(去心一分) 桂(去粗皮五分) 黃連(去鬚) 竹茹(各三分) 上粗搗篩。每服五錢。鹽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食後溫服。

三黃湯(出聖濟總錄)治傷寒後。心氣不足。吐血衄血。及黃膽。

大黃(銼焙) 黃連(去鬚) 黃芩(去黑心各一兩) 上粗搗篩。每服五錢。鹽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食後溫服。亦名三黃丸。用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白湯下。

紫河車散(出聖濟總錄)治傷寒吐血。煩躁。

紫河車(三分) 朴硝 甘草(各半兩生) 蛤粉(一分) 上搗羅為散。每服二錢。 鹽、沙 糖、新汲水調下。不計時候。日三服。

金花散(出聖濟總錄)治傷寒吐血不止。

郁金 甘草(炙銼) 青黛(各五錢) 上搗羅為散。每服二錢。用鹽雞子白調下。

地黃散(出聖濟總錄)治傷寒吐血不止。

大黃(銼炒搗末一兩) 龍腦(研一錢) 上合研均。每服二錢。用生地黃汁調下。

人參湯(出聖濟總錄)治傷寒吐血下血。及血汗。

人參 芍藥 桔梗(銼炒) 芎 當歸(切焙) 桂(去粗皮) 甘草(炙銼各一兩) 竹茹(三分) 上粗搗篩。每服五錢。鹽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食後溫服。

治傷寒後。餘毒不解。心臟熱極。吐血不止方。(出聖濟總錄) 生藕汁(二合) 生地黃汁(三合) 惡實根汁(二合) 刺薊根汁(二合) 蜜(一 合) 上相 和攪均。每服三合。不計時候。頻頻服。

柏葉湯(金匱方)治吐血不止者。

側柏葉(三兩) 乾薑(三兩切) 艾(三把) 上以水五升。煮取一升。去渣。別絞 取新出 馬通汁一升。相和合。煎取一升。綿裹濾去之。溫分再服。馬通。是馬屎汁也。一方有阿膠。 無

黃土湯(出金匱方)治吐血下血。先便後血。此遠血也。

釜灶下黃焦土(半升綿裹) 甘草(炙) 乾地黃 白朮 附子(炮裂) 阿膠(炙末) 黃芩 (各三兩) 上切。以水八升。煮六味。取三升。去滓。納膠令烊。分三服。忌海藻、菘菜、 蕪

治傷寒吐血。而齒縫皆流血不止。

用開口川椒四十九粒。用法醋一大盞。同煎令熟。入白礬少許漱口。含在口中。少頃出。 再啜漱而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