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太陽病脈証並治法上第五

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 (經曰:尺寸俱浮者。太陽受病。太陽主表。為諸陽主氣。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者。 太陽 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為中風。 (風。陽也。寒。陰也。風則傷衛。發熱汗出惡風者。衛中風。營病發熱無汗。不惡風 而惡寒 腠躁。 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曰傷寒。 (經曰:凡傷於寒。則為病熱。為寒氣客於經中。陽經怫結而成熱也。中風即發熱者。 風為 傷 痛 者。 傷寒一日,太陽受之。脈若靜者。為不傳。頗欲吐。若躁煩。脈數急者。為傳也。 (太陽主表。一日則太陽受邪。至二日當傳陽明。若脈氣微而不傳。陽明胃經受邪。則喜吐 傷寒二三日。陽明少陽証不見者。為不傳也。 (傷寒二三日。無陽明、少陽証。知邪不傳。止在太陽經中也。) 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 (發熱而渴。不惡寒者。陽明也。此太陽受邪。知為溫病。非傷寒也。積溫成熱。所以 發熱 若發汗已。身灼熱者。名曰風溫。風溫為病。脈陰陽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 必鼾 時瘈瘲 (傷寒發汗已。則身涼。若發汗已。身灼熱者。非傷寒。為風溫也。風傷於上。而陽受 風氣 傷氣 也。 便不 不利 則火 逆。 命期 病有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發於陽者。七日愈。發於陰者。 六日 (陽為熱也。陰為寒也。發熱而惡寒。寒傷陽也。無熱而惡寒。寒傷陰也。陽法火。陰 法水 太陽病。頭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經盡故也。若欲作再經者。針足陽明。使經 不傳 (傷寒自一日至六日。傳三陽三陰經盡。至七日當愈。經曰:七日太陽病衰。頭痛少愈。 若 太陽病欲解時。從巳至未上。 (巳為正陽。則陽氣得以複也。始於太陽。終於厥陰。六經各以三時為解。而太陽從巳 至未 以 三經解時。從亥至卯。以陰道常乏也。內經曰:陽中之太陽。通於夏氣。則巳午未 也。) 風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中風家。發汗解後。未全快暢者。十二日大邪皆去。六經悉和。則愈。) 病患身大熱。反欲得近衣者。熱在皮膚。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 膚。熱在骨髓也。 (皮膚言淺。骨髓言深。皮膚言外。骨髓言內。身熱欲得衣者。表熱裡寒也。身寒不欲 衣者 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 翕發 (陽以候衛。陰以候營。陽脈浮者。衛中風也。陰脈弱者。營氣弱也。風並於衛。則衛 實而足也 寒複 所覆

桂枝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味辛熱) 芍藥(三兩味苦酸微寒) 甘草(二兩炙味甘平) 生薑(三 兩切 味辛 (內經曰:辛甘發散為陽。桂枝湯。辛甘之劑也。所以發散風邪。內經曰:風淫所勝。 平以 淫於內。以甘緩之。以辛散之。是以生薑、大棗為使也。) 上五味。 咀。以水七升。微 火煮取 許。遍身 。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後 服。不 者。 禁 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者。桂枝湯主之。 (頭痛者。太陽也。發熱汗出惡風者。中風也。與桂枝湯。解散風邪。) 太陽病。項背強KT KT 。反汗出惡風者。桂枝加葛根湯主之。 (KT KT 者。伸頸之貌也。動則伸頸搖身而行。項背強者。動則如之。項背KT KT者。當無汗。 麻黃主表實。後葛根 與此方同。其無汗者。當用 太陽病。下之後。其氣上沖者。可與桂枝湯方。用前法。若不上沖者。不可與之。 (太陽病屬表。而反下之。則虛其裡。邪欲乘虛傳裡。若氣上沖者。裡不受邪。而氣逆。 上 已 太陽病。三日。已發汗。若吐。若下。若溫針。仍不解者。此為壞病。桂枝不中與也。 觀其 (太陽病。三日中。曾經發汗、吐、下、溫針。虛其正氣。病仍不解者。謂之壞病。言 為醫 桂枝本為解肌。若其人脈浮緊。發熱汗不出者。不可與也。常須識此。勿令誤也。 (脈浮發熱。汗出惡風者。中風也。可與桂枝湯解肌。脈浮緊。發熱不汗出者。傷寒也。 可 若酒客病。不可與桂枝湯。得湯則嘔。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酒客內熱。喜辛而惡甘。桂枝湯甘。酒客得之。則中滿而嘔。) 喘家。作桂枝湯。加濃朴杏子佳。 (太陽病。為諸陽主氣。風甚氣擁。則生喘也。與桂枝湯以散風。加濃朴、杏仁以降氣。) 凡服桂枝湯吐者。其後必吐膿血也。 (內熱者。服桂枝湯則吐。如酒客之類也。既亡津液。又為熱所搏。其後必吐膿血。吐 膿血 得之 太陽病。發汗。遂漏不止。其人惡風。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湯 主之 (太陽病。因發汗。遂汗漏不止而惡風者。為陽氣不足。因發汗。陽氣益虛。而皮腠不 固也 氣虛 液 太陽病。下之後。脈促。胸滿者。桂枝去芍藥湯主之。若微惡寒者。去芍藥。方中加附子湯 (脈來數。時一止。複來者。名曰促。促為陽盛。則不因下後而脈促者也。此下後脈促。 不 為 陰 太陽病。得之八九日。如瘧狀。發熱惡寒。熱多寒少。其人不嘔。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 發。脈微緩者。為欲愈也。脈微而惡寒者。此陰陽俱虛。不可更發汗。更下。更吐也。面色 反有熱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癢。宜桂枝麻黃各半湯。 (傷寒八九日。則邪傳再經。又遍三陽。欲傳三陰之時也。傳經次第。則三日傳遍三陽。 至 不 進 熱 裡 發 脈 脈 青 而為癢也。與桂枝麻黃各半湯。小發其汗。以除表邪。) 太陽病。初服桂枝湯。反煩不解者。先刺風池風府。卻與桂枝湯。則愈。 (煩者。熱也。服桂枝湯後。當汗出而身涼和。若反煩不解者。風甚而未能散也。先刺 風池 服桂枝湯。大汗出。脈洪大者。與桂枝湯如前法。若形如瘧。日再發者。汗出必解。宜 桂枝 (經曰:如服一劑。病証猶在者。故當複作本湯服之。服桂枝湯。汗出後。脈洪大者。 病猶 服桂枝湯。大汗出後。大煩渴不解。脈洪大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大汗出。脈洪大而不渴。邪氣猶在表也。可更與桂枝湯。若大汗出。脈洪大而煩渴不 解者 太陽病。發熱惡寒。熱多寒少。脈微弱者。此無陽也。不可發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湯方。

桂枝二越婢一湯方

桂枝(去皮) 芍藥 甘草(各十八銖) 生薑(一兩三錢切) 大棗(四枚擘) 麻黃(十八銖去 (胃為十二經之主。脾治水穀。為卑臟。若婢。內經曰:脾主為胃行其津液。是湯所以 謂之 以 湯。 服桂枝湯。或下之。仍頭項強痛。翕翕發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 去桂 (頭項強痛。翕翕發熱。雖經汗下。為邪氣仍在表也。心下滿。微痛。小便利者。則欲 成結 茯苓 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攣急。反與桂枝湯。欲攻其表。此誤也。 得 芍 者 (脈浮。自汗出。小便數而惡寒者。陽氣不足也。心煩。腳攣急者。陰氣不足也。陰陽 血氣 躁吐 得伸 針。 四逆

甘草乾薑湯方

甘草(四兩炙味甘平) 乾薑(二兩炮味辛熱) (內經曰:辛甘發散。為湯。甘草、乾薑相合。以複陽氣。) 上二味。 咀。以水三 升。煮

芍藥甘草湯方

白芍藥(四兩苦酸微寒) 甘草(四兩炙甘平) (芍藥白補而赤瀉。白收而赤散也。酸以收之。甘以緩之。酸甘相合。用補陰血。) 上 二味

調胃承氣湯方

大黃(四兩去皮清酒浸) 甘草(二兩炙味甘平) 芒硝(半斤味鹹苦大寒) (內經曰:熱淫於內。治以咸寒。佐以苦甘。芒硝咸寒以除熱。大黃苦寒以蕩實。甘草 甘平 火。微

四逆湯方

甘草(二兩炙味甘平) 乾薑(一兩半味辛熱)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辛大熱) (內經曰:寒淫於內。治以甘熱。又曰。寒淫所勝。平以辛熱。甘草、薑、附相合。為 甘辛 分溫 問曰:証象陽旦。按法治之而增劇。厥逆。咽中干。兩脛拘急而譫語。師曰:言夜半手 足當溫。兩腳當伸。後如師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脈浮而大。浮則為風。大則為虛。風 則生 厥 尚 (陽旦。桂枝湯別名也。前証脈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攣急。與桂枝 湯証 枝東加 陽複而亂。少


辨太陽病脈証並治法中第六

太陽病。項背強KT KT 。無汗惡風。葛根湯主之。 (太陽病。項背強KT KT 。汗出惡風者。中風表虛也。項背強幾幾。無汗惡風者。 中風表實也

葛根湯方

葛根(四兩) 麻黃(三兩去節) 桂(二兩去皮) 芍藥(二兩切) 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兩 (本草雲。輕可去實。麻黃、葛根之屬是也。此以中風表實。故加二物於桂枝湯中也。) 上七 一升 太陽與陽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湯主之。 (傷寒有合病。有並病。本太陽病不解。並於陽明者。謂之並病。二經俱受邪。相合病 者。 病。 甚。 太陽與陽明合病。不下利但嘔者。葛根加半夏湯主之。 (邪氣外甚。陽不主裡。裡氣不和。氣下而不上者。但下利而不嘔。裡氣上逆而不下者。 但

葛根加半夏湯方

葛根(四兩) 麻黃(三兩去節湯泡去黃汁焙乾秤) 生薑(三兩切) 甘草(二兩炙) 芍藥(二 斗。先煮葛根、 太陽病。桂枝証。醫反下之。利遂不止。脈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黃連黃芩湯 (經曰:不宜下而便攻之。內虛熱入。脅熱遂利。桂枝証者。邪在表也。而反下之。虛 其腸胃。為熱所乘。遂利不止。邪在表。則見陽脈。邪在裡。則見陰脈。下利脈微遲。邪在 裡也 氣外 除裡

葛根黃芩黃連湯方

葛根(半斤) 甘草(二兩炙味甘平) 黃芩(二兩味苦寒) 黃連(三兩味苦寒) (內經曰:甘發散為陽。表未解者。散以葛根、甘草之甘。苦以堅裡。氣弱者。堅以黃芩、 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黃湯主之。 (此太陽傷寒也。寒則傷營。頭痛身疼腰痛。以至牽連骨節疼痛者。太陽經營血不利也。 內 者 喘

麻黃湯方

麻黃(三兩味甘溫去節) 桂枝(二兩去皮味辛熱) 甘草(一兩炙味甘平) 杏仁(七 十個湯去皮 (內經曰:寒淫於內。治以甘熱。佐以苦辛。麻黃、甘草。開肌發汗。桂枝、杏仁。散 寒下 溫 太陽與陽明合病。喘而胸滿者。不可下。宜麻黃湯主之。 (陽受氣於胸中。喘而胸滿者。陽氣不宣發。壅而逆也。心下滿。腹滿。皆為實。當下 之。 太陽病。十日已去。脈浮細而嗜臥者。外已解也。設胸滿脅痛者。與小柴胡湯。脈但浮 者。 (十日以去。向解之時也。脈浮細而嗜臥者。表邪已罷也。病雖已和解之。若脈但浮而不細 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大青龍湯主之。若脈微弱。 汗出 (此中風見寒脈也。浮則為風。風則傷衛。緊則為寒。寒則傷營。營衛俱病。故發熱惡 寒。 俱實 衛

大青龍湯方

麻黃(六兩去節味甘溫) 桂枝(二兩去皮味辛熱) 甘草(二兩炙味甘平) 杏仁(四 十個去皮 大碎味甘微寒) (辛甘均為發散。然風宜辛散。寒宜甘發汗。辛甘相合。乃能發散營衛之風寒。麻黃、 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 多者。溫粉粉之。一服汗者。停後服。汗多亡陽。遂虛惡風。煩躁不得眠也。 傷寒脈浮緩。身不疼。但重。乍有輕時。無少陰証者。大青龍湯發之。 (此傷寒見風脈也。傷寒者身疼。此以風勝。故身不疼。中風者。身重。此以兼風。故 乍有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滿。 或 (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飲。則水寒相搏。肺寒氣逆。故乾嘔發熱而咳。針經曰:形寒 飲冷 水

小青龍湯方

麻黃(三兩去節味甘溫) 芍藥(三兩味酸微寒) 乾薑(三兩味辛熱) 甘草(三兩 炙味甘平) 細辛(三兩味辛 (寒邪在表。非甘辛不能散之。麻黃、桂枝、甘草之辛甘。以發散表邪。水停心下而不 行 咳逆而喘。則肺氣逆。內經曰: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芍藥、五味子之酸。以收逆氣而安 肺)。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去滓。 溫服一升。

加減法

若微利者。去麻黃。加蕘花如雞子。熬令赤色。 (下利者。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脹滿。麻黃發其陽。水漬入胃。必作利。蕘花下十二 水。 若渴者。去半夏。加栝蔞根三兩。 (辛燥而苦潤。半夏味辛而燥津液。非渴者所宜。故去之。栝蔞味苦而生津液。故加之。) 若噎者。去麻黃。加附子一枚。炮。 (經曰:水得寒氣冷必相搏。其人即。噎加附子溫散水寒。病患有寒。複發汗。胃中 冷。必吐蛔。去麻黃。惡發汗。) 若小便不利。少腹滿。去麻黃。加茯苓四兩。 (水蓄下焦不行。為小便不利。少腹滿。麻黃發津液於外。非所宜也。茯苓泄蓄水於下。 加所當也。) 若喘者。麻黃加杏仁半升。去皮尖。 (金匱要略曰。其人形腫。故不納麻黃。納杏仁。以麻黃發其陽故也。喘呼形腫。水氣 標本 傷寒心下有水氣。咳而微喘。發熱不渴。服湯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龍湯主之。 (咳而微喘者。水寒射肺也。發熱不渴者。表証未罷也。與小青龍湯發表散水。服湯已 渴者 太陽病。外証未解。脈浮弱者。當以汗解。宜桂枝湯。 (脈浮弱者。營弱衛強也。) 太陽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濃朴杏仁湯主之。 (下後大喘。則為裡氣大虛。邪氣傳裡。正氣將脫也。下後微喘。則為裡氣上逆。邪不能傳 太陽病。外証未解者。不可下也。下之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湯主之。 (經曰:本發汗而複下之。為逆也。若先發汗。治不為逆。) 太陽病。先發汗不解。而複下之。脈浮者。不愈。浮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 脈浮 (經曰:柴胡湯証具。而以他藥下之。柴胡湯証仍在者。複與柴胡湯。此雖已下之。不 為逆 太陽病。脈浮緊。無汗發熱。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証仍在。此當發其汗。服藥已。 微除 (脈浮緊。無汗發熱。身疼痛。太陽傷寒也。雖至八九日而表証仍在。亦當發其汗。既 服溫 經絡 治。故 重也。 太陽病。脈浮緊。發熱身無汗。自衄者愈。 (風寒在經。不得汗解。郁而變熱。衄則熱隨血散。故云自衄者愈。) 二陽並病。太陽初得病時。發其汗。汗先出不徹。因轉屬陽明。續自微汗出。不惡寒。 若 表 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氣。但坐以汗出不徹故也。更發汗則愈。何以知 汗出不徹。以脈澀故知也。 (太陽病未解。轉並入陽明。而太陽証未罷者。名曰並病。續自微汗出。不惡寒者。為 太陽 先解表也。陽明之經循面。色緣緣正赤者。陽氣怫郁在表也。當解之熏之。以取其汗。若發 汗不徹者。不足言陽氣怫郁。止是當汗不汗。陽氣不得越散。邪無從出。擁盛於經。故躁煩 也。邪循經行。則痛無常處。或在腹中。或在四肢。按之不可得而短氣。但責以汗出不徹。 更發汗則愈。內經曰:証過者切之。澀者,陽氣有餘。為身熱無汗。是以脈澀。知陽氣擁郁 而汗出不徹。) 脈浮數者。法當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發汗。當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 尺 (經曰:諸脈浮數。當發熱。而淅洒惡寒。言邪氣在表也。是當汗出愈。若下之。身重 心悸 今尺 則不可發汗。須裡氣實。津液足。便自汗出而愈。) 脈浮緊者。法當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遲者。不可發汗。何以知之?然。以營 氣不 (針經曰:奪血者無汗。尺脈遲者。為營血不足。故不可發汗。) 脈浮者。病在表。可發汗。宜麻黃湯。 (浮為輕手得之。以候皮膚之氣。內經曰:其在皮者。汗而發之。) 脈浮而數者。可發汗。宜麻黃湯。 (浮則傷衛。數則傷營。營衛受邪。為病在表。故當汗散。) 病常自汗出者。此為營氣和。營氣和者。外不諧。以衛氣不共營氣和諧故爾。以營行脈 中。衛行脈外。複發其汗。營衛和。則愈。宜桂枝湯。 (風則傷衛。寒則傷營。衛受風邪而營不病者。為營氣和也。衛既客邪。則不能與營氣 和。 病患臟無他病。時發熱。自汗出而不愈者。此衛氣不和也。先其時發汗。則愈。宜桂枝 湯主 (臟無他病。裡和也。衛氣不和。表病也。外台云:裡和表病。汗之則愈。所謂先其時 者。 傷寒脈浮緊。不發汗。因致衄者。麻黃湯主之。 (傷寒脈浮緊。邪在表也。當與麻黃湯發汗。若不發汗。則邪無從出。擁甚於經。迫血 妄行 傷寒不大便六七日。頭痛有熱者。與承氣湯。其小便清者。知不在裡。仍在表也。當須 發汗 (不大便六七日。頭痛有熱者。故宜當下。若小便清者。知裡無熱。則不可下。經曰: 小便 裡。 也。 傷寒發汗解。半日許複煩。脈浮數者。可更發汗。宜桂枝湯主之。 (煩者。熱也。發汗身涼為已解。至半日許。身複熱。脈浮數者。邪不盡也。可更發汗。 與 凡病若發汗。若吐。若下。若亡津液。陰陽自和者。必自愈。 (重亡津液。則不能作汗。必待陰陽自和。乃自愈矣。) 大下之後。複發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 (因亡津液而小便不利者。可以藥利之。俟津液足。小便利。必自愈也。) 下之後。複發汗。必振寒。脈微細。所以然者。以內外俱虛故也。 (發汗。則表虛而亡陽。下之。則裡虛而亡血。振寒者。陽氣微也。脈微細者。陰血弱。) 下之後。複發汗。晝日煩躁不得眠。夜而安靜。不嘔不渴。無表証。脈沉微。身無大熱 者。 (下之。虛其裡。汗之。虛其表。既下又汗。則表裡俱虛。陽至於晝。陽欲複。虛不勝 邪。 裡 子湯

乾薑附子湯方

乾薑(一兩味辛熱)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味辛熱) (內經曰:寒淫所勝。平以辛熱。虛寒太甚。是以辛熱劑勝之也。) 上二味。以水 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 發汗後。身疼痛。脈沉遲者。桂枝加芍藥生薑各一兩。人參三兩。新加湯主之。 (汗後身疼痛。邪氣未盡也。脈沉遲。營血不足也。經曰:其脈沉者。營氣微也。又曰。 遲 發汗後。不可更行桂枝湯。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主之。 (發汗後喘。當作桂枝加濃朴、杏仁湯。汗出則喘愈。今汗出而喘。為邪氣擁甚。桂枝 湯不 也。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方

麻黃(四兩去節味甘溫) 杏仁(五十個去皮尖味甘溫) 甘草(二兩炙味甘平) 石膏(半 斤碎 (內經曰: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風氣通於肝。風邪外甚。故以純甘之劑發之。) 上 四味 黃耳 (發汗過多。亡陽也。陽氣受於胸中。胸中陽氣不足。故病患叉手自冒沁。心下悸。欲 得按

桂枝甘草湯方

桂枝(四兩去皮味辛熱) 甘草(二兩炙味甘平) (桂枝之辛。走肺而益氣。甘草之甘。入脾而緩中。)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 發汗後。其人臍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主之。 (汗者。心之液。發汗後。臍下悸者。心氣虛而腎氣發動也。腎之積。名曰奔豚。發則從少腹上至心下。為腎氣逆。欲上凌心。今臍下悸。為腎氣發動。故云欲作奔豚。與茯苓桂 枝

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方

茯苓(半斤味甘平) 甘草(二兩炙味甘平) 桂枝(四兩去皮) 大棗(十五枚擘味 甘平) (茯苓以伐腎邪。桂枝能泄奔豚。甘草、大棗之甘。滋助脾土。以平腎水氣。煎用甘瀾 水者 煮 有珠子五六千顆。相逐取用之。發汗後。腹脹滿者。濃朴生薑甘草半夏人參湯主之。 (吐後腹脹。與下後腹滿。皆為實。言邪氣乘虛入裡為實。發汗後。外已解也。腹脹滿。 知

濃朴生薑甘草半夏人參湯方

濃朴(半斤去皮炙味苦溫) 生薑(半斤切味辛溫) 半夏(半升洗味辛平) 人參(一兩味甘溫) (內經曰: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用苦泄之。濃朴之苦。以泄腹滿。人參、甘草之甘。 以 升 傷寒若吐。若下後。心下逆滿。氣上沖胸。起則頭眩。脈沉緊。發汗則動經。身為振振 搖者 (吐下後。裡虛。氣上逆者。心下逆滿。氣上沖胸。表虛陽不足。起則頭眩。脈浮緊。 為邪 虛。

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方

茯苓(四兩味甘平) 桂枝(三兩去皮味辛熱) 白朮(二兩味苦甘溫) 甘草(二兩 炙味甘平)(陽不足者。補之以甘。茯苓、白朮。生津液而益陽也。裡氣逆者。散之以辛。 桂枝、甘草 發汗。病不解。反惡寒者。虛故也。芍藥甘草附子湯主之。 (發汗病解。則不惡寒。發汗病不解。表實者。亦不惡寒。今發汗。病且不解。又反惡 寒者

芍藥甘草附子湯方

芍藥(三兩味酸微寒) 甘草(三兩炙味甘平)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味辛熱) (芍藥之酸。收斂津液而益營。附子之辛熱。固陽氣而補胃。甘草之甘。調和辛酸而安 正氣 發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煩躁者。茯苓四逆湯主之。 (發汗若下。病宜解也。若病仍不解。則發汗。外虛陽氣。下之。內虛陰氣。陰陽俱虛。 邪

茯苓四逆湯方

茯苓(六兩味甘平) 人參(一兩味甘溫)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味辛熱) 甘草(二兩炙 (四逆湯以補陽。加茯苓、人參以益陰。) 上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 七 發汗後。惡寒者。虛故也。不惡寒。但熱者。實也。當和胃氣。與調胃承氣湯。 (汗出而惡寒者。表虛也。汗出而不惡寒。但熱者。裡實也。經曰:汗出不惡寒者。此 表解 太陽病。發汗後。大汗出。胃中乾。煩躁不得眠。欲得飲水者。少少與飲之。令胃氣和 則愈 (發汗已解。胃中乾。煩躁不得眠。欲飲水者。少少與之。胃氣得潤則愈。若脈浮者。 表未 也。

五苓散方

豬苓(十八銖味甘平去皮) 澤瀉(一兩六銖半味酸鹹) 茯苓(十八銖味甘平) 桂(半兩 去皮 (淡者。一也。口入一而為甘。甘甚而反淡者。甘緩而淡滲。豬苓、白朮、茯苓三味之 甘 以 發汗已。脈浮數。煩渴者。五苓散主之。 (發汗已。脈浮數者。表邪未盡也。煩渴。亡津液。胃燥也。與五苓散。和表潤燥。) 傷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湯主之。 (傷寒汗出而渴者。亡津液。胃燥。邪氣漸傳裡也。五苓散以和表裡。若汗出不渴者。 邪氣

茯苓甘草湯方

茯苓(二兩味甘平) 桂枝(二兩去皮味辛熱) 生薑(三兩切味辛溫) 甘草(一兩 炙味甘 平) (茯苓、甘草之甘。益津而和衛。桂枝、生薑之辛。助陽氣而解表。) 上四味。以水 四 升。 中風發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裡証。渴欲飲水。水入則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 之。 (中風發熱。至六七日則當解。若不解。煩者。邪在表也。渴欲飲水。邪傳裡也。裡熱 甚則故名 未持脈時。病患手叉自冒沁。師因教試令咳而不咳者。此必兩耳聾無聞也。所以然者。 以重 (發汗多亡陽。胸中陽氣不足者。病患手叉自冒沁。師見外証。知陽氣不足也。又試令 咳而發汗後。飲水多。必喘。以水灌之。亦喘。 (喘肺疾。飲水多喘者。飲冷傷肺也。以冷水灌洗而喘者。形寒傷肺也。) 發汗後。水藥不得入口。為逆。若更發汗。必吐下不止。 (發汗後。水藥不得入口。為之吐逆。發汗亡陽。胃中虛冷也。若更發汗。則愈損陽氣。 胃 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覆顛倒。心中懊 。梔子豉湯主之。 (發汗吐下後。邪熱乘虛客於胸中。謂之虛煩者。熱也。胸中煩熱。鬱悶而不得發散者 是也 昏。 者因

梔子豉湯方

梔子(十四枚擘味苦寒) 香豉(四合綿裹味苦寒) (酸苦涌泄為陰。苦以涌吐。寒以勝熱。梔子豉湯相合。吐劑宜矣。) 上二味。以水 四 升。 若少氣者。梔子甘草豉湯主之。若嘔者。梔子生薑豉湯主之。 (少氣者。熱傷氣也。加甘草以益氣。嘔者。熱煩而氣逆也。加生薑以散氣。少氣則氣 為熱 發汗。若下之而煩熱。胸中窒者。梔子豉湯主之。 (陽受氣於胸中。發汗若下。使陽氣不足。邪熱客於胸中。結而不散。故煩熱而胸中窒 塞。 傷寒五六日。大下之後。身熱不去。心中結痛者。未欲解也。梔子豉湯主之。 (傷寒五六日。邪氣在裡之時。若大下後。身熱去。心中空者為欲解。若大下後。身熱 去。而心結痛者。結胸也。身熱不去。心中結痛者。虛煩也。結胸。為熱結胸中。為實。是 熱氣 六七日為欲解之時。以熱為虛煩。故云未欲解也。與梔子豉湯以吐除之。) 傷寒下後。心煩腹滿。起臥不安者。梔子濃朴湯主之。 (下後但腹滿。而不心煩。即邪氣入裡。為裡實。但心煩而不腹滿。即邪氣在胸中。為 虛煩 朴湯

梔子濃朴湯方

梔子(十四枚擘味苦寒) 濃朴(四兩薑炙味苦溫) 枳實(四枚水浸去瓤炒味苦寒) (酸苦涌泄。梔子之苦。以涌虛煩。濃朴、枳實之苦。以泄腹滿。) 以上三味。以水 三 升半 傷寒。醫以丸藥大下之。身熱不去。微煩者。梔子乾薑湯主之。 (凡藥不能除熱。但損正氣。邪氣乘虛留於胸中。而未入深者。則身熱不去而微煩。與 梔子

梔子乾薑湯方

梔子(十四枚擘味苦寒) 乾薑(二兩味辛熱) (苦以涌之。梔子之苦以吐煩。辛以潤之。乾薑之辛以益氣。) 上二味。以水三升半。 煮取 凡用梔子湯。病患舊微溏者。不可與服之。 (病患舊微溏者。裡虛而寒在下也。雖煩。則非蘊熱。故不可與梔子湯。內經曰:先泄 而後 太陽病。發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熱。心下悸。頭眩。身 動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湯 主 裡虛 咽喉乾燥者。不可發汗。 (津液不足也。) 淋家。不可發汗。發汗必便血。 (膀胱裡熱則淋。反以湯藥發汗。亡耗津液。增益客熱。膀胱虛燥。必小便血。) 瘡家。雖身疼痛。不可發汗。發汗則 。 (表虛聚熱。則生瘡。瘡家身疼。如傷寒。不可發汗。發汗。則表氣愈虛。熱勢愈甚生 風。 衄家。不可發汗。汗出必額上陷。脈急緊。直視不能 。不得眠。 (衄者。上焦亡血也。若發汗。則上焦津液枯竭。經絡乾澀。故額上陷。脈急緊。諸脈 者。 則目 亡血家。不可發汗。發汗則寒栗而振。 (針經曰: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亡血發汗。則陰陽俱虛。故寒栗而振搖。) 汗家。重發汗。必恍惚心亂。小便已陰疼。與禹余糧。丸闕。 (汗者。心之液。汗家重發汗。則心虛。恍惚心亂。奪汗則無水。故小便已陰中疼。) 病患有寒。複發汗。胃中冷。必吐蛔。 (病患有寒。則當溫散。反發汗損陽氣。胃中冷。必吐蛔也。) 本發汗。而複下之。此為逆也。若先發汗。治不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為逆。若 先下 (病在表者。汗之為宜。下之為逆。病在裡者。下之為宜。汗之為逆。經曰:陽盛陰虛。 汗 傷寒醫下之。續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當救裡。後身疼痛。清便自調者。急當 救表。救裡。宜四逆湯。救表。宜桂枝湯。 (傷寒下之。續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當救裡者。以裡氣不足。必先救之。急 與四 病 病發熱。頭痛。脈反沉。若不瘥。身體疼痛。當救其裡。宜四逆湯。 (發熱頭痛。表病也。脈反沉者。裡脈也。經曰:表有病者。脈當浮大。今脈反沉遲。 故知 太陽病。先下之而不愈。因複發汗。以此表裡俱虛。其人因致冒。冒家汗出自愈。所以 然者 (冒者郁也。下之則裡虛而亡血。汗之則表虛而亡陽。表裡俱虛。寒氣怫郁。其人因致 冒。 冒家欲 太陽病。未解。脈陰陽俱停。必先振栗。汗出而解。但陽脈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陰脈 微者 (脈陰陽俱停。無偏勝者。陰陽氣和也。經曰:寸口。關上。尺中。三處大小浮沉遲數 同等 足 虛 太陽病。發熱。汗出者。此為營弱衛強。故使汗出。欲救邪風者。宜桂枝湯。 (太陽中風。風並於衛。則衛實而營虛。營者。陰也。衛者。陽也。發熱汗出。陰弱陽 強也 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 嘔。 小柴 (病有在表者。有在裡者。有在表裡之間者。此邪氣在表裡之間。謂之半表半裡証。五 六日 來寒熱 証 邪 今只言胸脅 靜也。邪在 表之裡。在 未至於必不能食 也。邪初入裡。 或為之証。)

小柴胡湯方

柴胡(半斤味苦微寒) 黃芩(三兩味苦寒) 人參(三兩味甘溫) 甘草(三兩味甘 平) 半夏( (內經曰:熱淫於內。以苦發之。柴胡、黃芩之苦。以發傳邪之熱。裡不足者。以甘緩 之。 在半 去

加減法

若胸中煩而不吐。去半夏、人參。加栝蔞實一枚。 (胸中煩而不嘔。熱聚而氣不逆也。甘者令人中滿。方熱聚。無用人參之補。辛散逆氣。 既 若渴者。去半夏。加人參。合前成四兩半。栝蔞根四兩。 (半夏燥津液。非渴者所宜。人參甘而潤。栝蔞根苦而涼。徹熱生津。二物為當。) 若腹中痛者。去黃芩。加芍藥三兩。 (去黃芩惡寒中。加芍藥以通壅。) 若脅下痞硬。去大棗。加牡蠣四兩。 (甘令人中滿。痞者去大棗之甘。咸以 之。痞硬者加牡蠣之咸。) 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黃芩。加茯苓四兩。 (飲而水蓄不行。為悸。小便不利。內經曰: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則水益堅。故去 黃芩 若不渴。外有微熱者。去人參。加桂三兩。溫覆取微汗愈。 (不渴者。裡和也。故去人參。外有微熱。表未解也。加桂以發汗。) 若咳者。去人參、大棗、生薑。加五味子半升。乾薑二兩。 (咳者。氣逆也。甘則壅氣。故去人參、大棗。內經曰: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五味子之 血弱氣盡。腠理開。邪氣因入。與正氣相搏。結於脅下。正邪分爭。往來寒熱。休作有時。 (人之氣血。隨時盛衰。當月郭空之時。則為血弱氣盡。腠理開疏之時也。邪氣乘虛。 傷人 腠理 而結 隨經 相搏 服柴胡湯已。渴者。屬陽明也。以法治之。 (服小柴胡湯。表邪已而渴。裡邪傳於陽明也。以陽明治之。) 得病六七日。脈遲浮弱。惡風寒。手足溫。醫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脅下滿痛。面目及身 黃。 者噦 (得病六七日。脈遲浮弱。惡風寒。手足溫。則邪氣在半表半裡。未為實。反二三下之。 虛 悉 澀 而嘔 傷寒四五日。身熱惡風。頸項強。脅下滿。手足溫而渴者。小柴胡湯主之。 (身熱惡風。頸項強者。表未解也。脅下滿而渴者。裡不和也。邪在表。則手足通熱。 邪在 傷寒陽脈澀。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者。先與小建中湯。不瘥者。與小柴胡湯主之。 (脈陽澀。陰弦。而腹中急痛者。當作裡有虛寒治之。與小建中湯。溫中散寒。若不瘥 者。 裡之

小建中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味辛熱) 甘草(三兩炙味甘平) 大棗(十二枚擘味甘溫) 芍藥(六 兩味酸微 (建中者。建脾也。內經曰: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膠飴、大棗、甘草之甘。以緩中 也。 氣虛 飴。 傷寒中風。有柴胡証。但見一証便是。不必悉具。 (柴胡証。是邪氣在表裡之間也。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硬。或 心下 候全 凡柴胡湯病証而下之。若柴胡証不罷者。複與柴胡湯。必蒸蒸而振。卻發熱汗出而解。 (邪在半表半裡之間。為柴胡証。即未作裡實。醫便以藥下之。若柴胡証仍在者。雖下 之。 氣欲 傷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煩者。小建中湯主之。 (傷寒二三日。邪氣在表。未當傳裡之時。心中悸而煩。是非邪氣搏所致。心悸者。氣 虛也 太陽病。過經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後四五日。柴胡証仍在者。先與小柴胡湯。嘔不止。 心 (日數過多。累經攻下。而柴胡証不罷者。亦須先與小柴胡湯。以解其表。經曰:凡柴胡湯 微煩

大柴胡湯方

柴胡(半斤味甘平) 黃芩(三兩味苦寒) 芍藥(三兩味酸微寒) 半夏(半斤洗味 辛溫) 生薑 兩味苦寒) (柴胡、黃芩之苦。入心而折熱。枳實、芍藥之酸苦。涌泄而扶陰。辛者散也。半夏之 辛。 升。 傷寒十三日不解。胸脅滿而嘔。日晡所發潮熱。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証。下之而不得利。今 反利者。知醫以丸藥下之。非其治也。潮熱者。實也。先宜小柴胡湯。以解外。後以柴胡加 芒硝湯主之。 (傷寒十三日。再傳經盡。當解之時也。若不解。胸脅滿而嘔者。邪氣猶在表裡之間。 此為 入腑 解 傷寒十三日不解。過經。譫語者。以有熱也。當以湯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當硬。而反下 內實 (傷寒十三日。再傳經盡。謂之過經。譫語者。陽明胃熱也。當以諸承氣湯下之。若小 便利者。津液漏滲。大便當硬。反下利者。知醫以丸藥下之也。下利。脈微而厥者。虛寒也。今脈調和。則非虛寒。由腸虛胃熱。脅熱而利也。與調胃承氣湯。以下胃熱。) 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當先解 外。 (太陽。膀胱經也。太陽經邪熱不解。隨經入腑。為熱結膀胱。其人如狂者。為未至於 狂但 為蓄 少腹 外。

桃核承氣湯方

桃仁(五十個去皮尖味甘平) 桂枝(二兩去皮味辛熱) 大黃(四兩) 芒硝(二兩) 甘草(二 熱之氣。 寒以取 去滓。 傷寒八九日下之。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譫語。一身盡重。不可轉側者。柴胡加龍骨牡 蠣湯 (傷寒八九日。邪氣已成熱。而複傳陽經之時。下之虛其裡。而熱不除。胸滿而煩者。 陽熱 也。一身盡重。不可轉側者。陰氣內行於裡。不營於表也。與柴胡湯。以除胸滿而煩。加龍骨牡蠣 枝。以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方

半夏(二合洗) 大棗(六枚) 柴胡(四兩) 生薑(一兩半) 人參(一兩半) 龍骨(一兩半) 蠣(一兩半) 上十一味。以水八升。煮 溫服一升。 傷寒腹滿。譫語。寸口脈浮而緊。此肝乘脾也。名曰縱。刺期門。 (腹滿譫語者。脾胃疾也。浮而緊者。肝脈也。脾病見肝脈。木行乘土也。經曰:水行 乘火 傷寒發熱。嗇嗇惡寒。大渴。欲飲水。其腹必滿。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 肺也 (傷寒發熱。嗇嗇惡寒。肺病也。大渴。欲飲水。肝氣勝也。玉函曰。作大渴。欲飲酢 漿。 木 小 太陽病。二日反躁。反熨其背而大汗出。大熱入胃。胃中水竭躁煩。必發譫語。十余日。 振 風 流 (太陽病二日。則邪在表。不當發躁。而反躁者。熱氣行於裡也。反熨其背而發汗。大 汗出 微。陰 液不得 虛也。 津液不 便已 卓 太陽病中風。以火劫發汗。邪風被火熱。血氣流溢。失其常度。兩陽相熏灼。其身發黃。陽 盛則欲衄。陰虛則小便難。陰陽俱虛竭。身體則枯燥。但頭汗出。劑頸而還。腹滿微喘。口 干。咽爛。或不大便。久則譫語。甚者至噦。手足躁擾。捻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 (風為陽邪。因火熱之氣。則邪風愈甚。迫於血氣。使血氣流溢。失其常度。風與火氣 謂之 衄。 不能 炎上 曰。火氣內發。上為口乾咽爛者。火熱上熏也。熱氣上而不下者。則大便不硬。若熱氣下入 胃。 聲噦 大甚 傷寒脈浮。醫以火迫劫之。亡陽必驚狂。起臥不安者。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 主之。 (傷寒脈浮。責邪在表。醫以火劫發汗。汗大出者。亡其陽。汗者。心之液。亡陽則心 氣虛 藥。 之澀以固

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救逆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兩切) 牡蠣(五兩熬味酸鹹) 龍骨 (四兩味甘平) 先煮蜀漆。減二升 形作傷寒。其脈不弦緊而弱。弱者必渴。被火者必譫語。弱者發熱脈浮。解之。當汗出 愈。 (形作傷寒。謂頭痛身熱也。脈不弦緊。則無傷寒表脈也。經曰:諸弱發熱。則脈弱為 裡熱 得 太陽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經不解。必清血。名為火邪。 (此火邪迫血。而血下行者也。太陽病用火熏之。不得汗。則熱無從出。陰虛被火。必 發躁 清 脈浮熱甚。反灸之。此為實。實以虛治。因火而動。必咽燥唾血。 (此火邪迫血。而血上行者也。脈浮熱甚。為表實。醫以脈浮為虛。用火灸之。因火氣 動血 微數之脈。慎不可灸。因火為邪。則為煩逆。追虛逐實。血散脈中。火氣雖微。內攻有力。 (微數之脈。則為熱也。灸則除寒。不能散熱。是慎不可灸也。若反灸之。熱因火則甚。 遂 主 脈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無從出。因火而盛。病從腰以下必重而痺。名火逆也。 (脈浮在表。宜以汗解之。醫以火灸取汗。而不得汗。邪無從出。又加火氣相助。則熱 愈甚 腰以 欲自解者。必當先煩。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脈浮。故知汗出解也。 (煩。熱也。邪氣還表。則為煩熱。汗出而解。以脈浮。故為邪還表也。) 燒針令其汗。針處被寒。核起而赤者。必發奔豚。氣從少腹上沖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壯。 與 (燒針發汗。則損陰血而驚動心氣。針處被寒氣聚而成核。心氣因驚而虛。腎氣乘寒氣 而心也。先灸核上。以散其寒。與桂枝加桂湯。以泄奔豚之氣。) 火逆。下之。因燒針煩躁者。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主之。 (先火為逆。複以下除之。裡氣因虛。又加燒針。裡虛而為火熱所煩。故生煩躁。與桂 枝

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方

桂枝(一兩) 甘草(二兩) 牡蠣(二兩熬) 龍骨(二兩) (辛甘發散。桂枝、甘草之辛甘也。以發散經中火邪。澀可去脫。龍骨、牡蠣之澀。以 收斂浮 太陽傷寒者。加溫針。必驚也。 (寒則傷營。營氣微者。加燒針。則血留不行。驚者。溫針損營血而動心氣。金匱要略 曰。 太陽病。當惡寒發熱。今自汗出。不惡寒。發熱。關上脈細數者。以醫吐之過也。一二 日吐 所致 (惡寒發熱。為太陽表病。自汗出。不惡寒發熱者。陽明証。本太陽表病。醫反吐之。 傷動 成熱 熱。吐 晨食入 故止雲 太陽病吐之。但太陽病當惡寒。今反不惡寒。不欲近衣。此為吐之內煩也。 (太陽表病。醫反吐之。傷於胃氣。邪熱乘虛入胃。胃為邪熱內煩。故不惡寒。不欲近 衣也 病患脈數。數為熱。當消穀引食。而反吐者。此以發汗令陽氣微。膈氣虛。脈乃數也。 數為 (陽受氣於胸中。發汗外虛陽氣。是令陽氣微。膈氣虛也。數為熱本熱則合消穀。客熱 則不 太陽病過經十余日。心下溫溫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滿。郁郁微煩。先此時 自極 以嘔 (心下溫溫欲吐。郁郁微煩。胸中痛。當責邪熱客於胸中。大便反溏。腹微滿。則邪熱 已下 邪。若 胃熱。 太陽病六七日。表証仍在。脈微而沉。反不結胸。其人發狂者。以熱在下焦。少腹當硬 滿。 (太陽。經也。膀胱。腑也。此太陽隨經入腑者也。六七日邪氣傳裡之時。脈微而沉。 邪氣 結在 為無血

抵當湯方

水蛭(三十個熬味鹹苦寒) 虻蟲(三十個熬去翅足味苦微寒) 桃仁(二十個去皮尖 味苦甘平) (若走血。咸勝血。虻蟲、水蛭之咸苦。以除蓄血。甘緩結。苦泄熱。桃仁大黃之苦。 以下 太陽病身黃。脈沉結。少腹硬。小便不利者。為無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血証諦 也。 (身黃。脈沉結。少腹硬。小便不利者。胃熱發黃也。可與茵陳湯。身黃脈沉結。少腹 硬。 傷寒有熱。少腹滿。應小便不利。今反利者。為有血也。當下之。不可餘藥。宜抵當丸。 (傷寒有熱。少腹滿。是蓄血於下焦。若熱蓄。津液不通。則小便不利。其熱不蓄。津 液。 又

抵當丸方

水蛭(二十個味鹹苦寒) 虻蟲(二十五個味苦微寒) 桃仁(二十個去皮尖) 大黃(三兩) 更 (飲水多而小便自利者。則水不內蓄。但腹中水多。令心下悸。金匱要略曰。食少飲多。 水


辨太陽脈証並治法下第七

問曰:病有結胸。有臟結。其狀何如。答曰:按之痛。寸脈浮。關脈沉。名曰結胸也。 何謂 上白 (結胸者。邪結在胸。臟結者。邪結在臟。二者皆下後邪氣乘虛入裡所致。下後邪氣入 裡 與 心 而結 臟結無陽証。不往來寒熱。其人反靜。舌上苔滑者。不可攻也。 (臟結。於法當下。無陽証。為表無熱。不往來寒熱。為半表半裡無熱。其人反靜。為 裡無 病發於陽。而反下之。熱入因作結胸。病發於陰。而反下之。因作痞。所以成結胸者。 以下 (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而反下之。則表中陽邪入裡。結於胸中。為結胸。無熱惡寒 者。 結胸者。項亦強。如柔 狀。下之則和。宜大陷胸丸方。 (結胸病項強者。為邪結胸中。胸膈結滿。心下緊實。但能仰而不能俯。是項強亦如柔 之

大陷胸丸方

大黃(半斤味苦寒) 葶藶(半升熬味苦寒) 芒硝(半斤味鹹寒) 杏仁(半升去皮尖熬黑味苦 (大黃、芒硝之苦咸。所以下熱。葶藶、杏仁之苦甘。所以泄滿。甘遂取其直達。白蜜 取其 如彈 不下 結胸証。其脈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則死。 (結胸。為邪結胸中。屬上焦之分。得寸脈浮。關脈沉者。為在裡。則可下。若脈浮大。 心 結胸証悉具。煩躁者亦死。 (結胸証悉具。邪結已深也。煩躁者。正氣散亂也。邪氣勝正。病者必死。) 太陽病。脈浮而動數。浮則為風。數則為熱。動則為痛。數則為虛。頭痛發熱。微盜汗 出。 氣躁 余 (動數。皆陽脈也。當責邪在表。睡而汗出者。謂之盜汗。為邪氣在半表半裡。則不惡 寒。 乘虛 浮脈獨 於胸膈 懊。皆邪熱為實。陽氣內陷。氣不得通於膈。壅於心下。為硬滿而痛。成結胸也。與大陷 胸湯。 越。不

大陷胸湯

大黃(六兩去皮苦寒) 芒硝(一升味鹹寒) 甘遂(六錢匕苦寒) (大黃謂之將軍。以苦蕩滌。芒硝一名硝石。以其咸能 硬。夫間有遂以通水也。甘遂 若夫 升。 傷寒六七日。結胸熱實。脈沉而緊。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湯主之。 (病在表而下之。熱入因作結胸。此不雲下後。而雲傷寒六七日。則是傳裡之實熱也。 沉為 傷寒十余日。熱結在裡。複往來寒熱者。與大柴胡湯。但結胸。無大熱者。此為水結在 胸脅 (傷寒十余日。熱結在裡。是可下之証。複往來寒熱。為正邪分爭。未全斂結。與大柴胡湯 水飲 以 太陽病。重發汗。而複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熱。從心下至 少腹 (重發汗而複下之。則內外重亡津液。而邪熱內結。致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也。 日晡 之中 小結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則痛。脈浮滑者。小陷胸湯主之。 (心下硬痛。手不可近者。結胸也。正在心下。按之則痛。是熱氣猶淺。謂之小結胸。 結胸 小陷胸湯 黃連(一兩苦寒) 半夏(半升洗辛溫) 栝蔞實(大者一個苦寒) (苦以泄之。辛以散之。黃連、栝蔞實。苦寒以泄熱。半夏之辛。以散結。) 上三味。 以水 太陽病二三日。不能臥。但欲起。心下必結。脈微弱者。此本有寒分也。反下之。若利 止。 (太陽病二三日。邪在表也。不能臥。但欲起。心下必結者。以心下結滿。臥則氣壅而愈甚 分。 至次 太陽病。下之其脈促。不結胸者。此為欲解也。脈浮者。必結胸也。脈緊者。必咽痛。 脈弦 滑者 (此太陽病。下之後。邪氣傳變。其脈促者。為陽盛。下後脈促。為陽勝陰也。故不作 結胸 後脈 嗌痛 少陽 脈細 傳 於 勝 病在陽。應以汗解之。反以冷水 之。若灌之。其熱被劫。不得去。彌更益煩。肉上粟 起。 小 (病在陽。為邪在表也。法當汗出而解。反以冷水 之。灌洗。熱被寒水。外不得出。 則反 不渴 苓散 本以 以

文蛤散

文蛤(五兩味鹹寒) (咸走腎。則可以勝水氣。) 上一味為散。以沸湯和一錢匕服。湯用五合。

白散方

桔梗(三分味辛苦微溫) 巴豆(一分去皮心熬黑研如脂辛溫) 貝母(三分味辛苦平。) (辛散而苦泄。桔梗、貝母之苦辛。用以下氣。巴豆之辛。用以散實。) 上件三味。 為末。 利。 以 上法 太陽與少陽並病。頭項強痛。或眩冒。時如結胸。心下痞硬者。當刺大椎第一間。肺俞。 肝 (太陽之脈。絡頭下項。頭項強痛者。太陽表病也。少陽之脈。循胸絡脅。如結胸心下 痞硬 全入 邪。 損 譫語當止。若複不止。為少陽邪熱甚也。刺期門以瀉肝膽之氣。) 婦人中風。發熱惡寒。經水適來。得之七八日。熱除而脈遲。身涼。胸脅下滿。如結胸 狀。 (中風。發熱惡寒。表病也。若經水不來。表邪傳裡。則入腑。而不入血室也。因經水 適來 涼者 之募 婦人中風。七八日。續得寒熱。發作有時。經水適斷者。此為熱入血室。其血必結。故 使如 (中風七八日。邪氣傳裡之時。本無寒熱。而續得寒熱。經水適斷者。此為表邪乘血室 虛。 有時 婦人傷寒。發熱。經水適來。晝日明了。暮則譫語。如見鬼狀者。此為熱入血室。無犯 胃氣 (傷寒發熱者。寒已成熱也。經水適來。則血室虛空。邪熱乘虛入於血室。若晝日譫語。 為 爭 小 無 而門。) 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支節煩疼。微嘔。心下支結。外証未去者。柴胡加桂枝湯主 之。 (傷寒六七日。邪當傳裡之時。支。散也。嘔而心下結者。裡証也。法當攻裡。發熱微 惡 寒 傷寒五六日。已發汗。而複下之。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 來寒 (傷寒五六日。已經汗下之後。則邪當解。今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 頭汗 心煩 令小 余處 也。

柴胡桂枝乾薑湯

柴胡(半斤苦平) 桂枝(三兩去皮味辛熱) 乾薑(二兩辛熱) 栝蔞根(四兩苦寒) 黃芩(三 (內經曰:熱淫於內。以苦發之。柴胡、黃芩之苦。以解傳裡之邪。辛甘發散為陽。桂 枝、 辛。 一斗 便愈。 為陽微結 必有表。複有裡也。脈沉。亦在裡也。汗出為陽微。假令純陰結。不得複有外証。悉入 在裡 故 (傷寒五六日。邪當傳裡之時。頭汗出。微惡寒者。表仍未解也。手足冷。心下滿。口 不欲 則熱 皆至 湯已 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者。柴胡湯証具。而以他藥下之。柴胡証仍在者。複與柴胡湯。 此雖 陷胸湯主之。但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柴胡不中與之。宜半夏瀉心湯。 (傷寒五六日。邪在半表半裡之時。嘔而發熱。邪在半表半裡之証。是為柴胡証具。以 他 裡。 中。 痞。 因

半夏瀉心湯

半夏(半升洗辛溫) 黃芩(苦寒) 乾薑(辛熱) 人參(以上各三兩甘溫) 黃連 (一兩苦 寒) (辛入肺而散氣。半夏之辛。以散結氣。苦入心而泄熱。黃芩、黃連之苦以泄痞熱。脾 欲緩 去滓 太陽少陽並病。而反下之。成結胸。心下硬。下利不止。水漿不下。其人心煩。 (太陽、少陽並病。為邪氣在半表半裡也。而反下之。二經之邪。乘虛而入。太陽表邪 入裡 飲食 脈浮而緊。而複下之。緊反入裡。則作痞。按之自濡。但氣痞耳。 (浮而緊。浮為傷陽。緊為傷陰。當發其汗。而反下之。若浮入裡。為陽邪入裡。則作 結胸 太陽中風。下利。嘔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 汗出。發作有時。頭痛。心下痞 硬滿 (下利嘔逆。裡受邪也。邪在裡。可下。亦須待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 汗出。發 作有而有

十棗湯

芫花(熬味辛苦) 甘遂(苦寒) 大戟(苦寒) 大棗(十枚擘甘溫) (辛以散之。芫花之辛。以散飲。苦以泄之。甘遂、大戟之苦。以泄水。水者。腎所主 也。 升 平 太陽病。醫發汗。遂發熱惡寒。因複下之。心下痞。表裡俱虛。陰陽氣並竭。無陽則陰 獨。 (太陽病。因發汗。遂發熱惡寒者。外虛陽氣。邪複不除也。因複下之。又虛其裡。表 中虛 為陰 膚肉 心下痞。按之濡。其脈關上浮者。大黃黃連瀉心湯主之。 (心下硬。按之痛。脈關沉者。實熱也。心下痞。按之濡。其脈關上浮者。虛熱也。大黃黃

大黃黃連瀉心湯

大黃(二兩味苦寒) 黃連(一兩味苦寒) (內經曰:火熱受邪。心病生焉。苦入心。寒除熱。大黃、黃連之苦寒。以導瀉心下之 虛熱 絞去 心下痞。而複惡寒。汗出者。附子瀉心湯主之。 (心下痞者。虛熱內伏也。惡寒汗出者。陽氣外虛也。與瀉心湯攻痞。加附子以固陽。) 本以下之。故心下痞。與瀉心湯。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煩。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 (本因下後成痞。當與瀉心湯除之。若服之痞不解。其人渴而口躁煩。小便不利者。為 水 者。 傷寒汗出。解之後。胃中不和。心下痞硬。乾噫。食臭。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下利 者。 (胃為津液之主。陽氣之根。大汗出後。外亡津液。胃中空虛。客氣上逆。心下痞硬。 金匱 腹中 傷寒中風。醫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數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鳴。心下痞硬而滿。乾嘔。 心 上 (傷寒中風。是傷寒。或中風也。邪氣在表。醫反下之。虛其腸胃。而氣內陷也。下利 日數 中空虛 生薑。此 傷寒服湯藥。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瀉心湯已。複以他藥下之。利不止。醫以理中與 之。 便。 (傷寒服湯藥下後。利不止。而心下痞硬者。氣虛而客氣上逆也。與瀉心湯攻之。則痞 已。 焦虛 所以 不分

赤石脂禹余糧湯方

赤石脂(一斤碎味甘溫) 禹余糧(一斤碎味甘平) (本草雲。澀可去脫。石脂之澀。以收斂之。重可去怯。余糧之重。以鎮固。) 以上 二 味。 傷寒吐下後。發汗。虛煩。脈甚微。八九日。心下痞硬。脅下痛。氣上沖咽喉。眩冒。 經脈 (傷寒吐下後。發汗。則表裡之氣俱虛。虛煩。脈甚微。為正氣內虛。邪氣獨在。至七 八日 邪氣留結而不去。 傷寒發汗。若吐。若下。解後。心下痞硬。噫氣不除者。旋複代赭石湯主之。 (大邪雖解。以曾發汗吐下。胃氣弱而未和。虛氣上逆。故心下痞硬。噫氣不除。與旋複代

旋複代赭石湯方

旋複花(三兩味鹹溫) 人參(二兩味甘溫) 生薑(五兩切味辛溫) 代赭石(一兩 味苦寒) 大 (硬則氣堅,鹹味可以 之。旋複之咸。以 痞硬。怯則氣浮。重劑所以鎮之。代赭之 重。 之甘。 日三服 下後。不可更行桂枝湯。若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子甘草石膏湯。 (前第三卷。廿六証雲。發汗後。不可更行桂枝湯。汗出而喘。無大熱者。為與此証治 法同 下。若吐後 太陽病。外証未除。而數下之。遂協熱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裡不解者。桂枝 人參 (外証未除。而數下之。為重虛其裡。邪熱乘虛而入。裡虛協熱。遂利不止。而心下痞。 若 攻

桂枝人參湯方

桂枝(四兩去皮味辛熱) 甘草(四兩炙味甘平) 白朮(三兩味甘平) 乾薑(三兩 味辛熱) 人 (表未解者。辛以散之。裡不足者。甘以緩之。此以裡氣大虛。表裡不解。故加桂枝、 甘草 升。 傷寒大下後。複發汗。心下痞。惡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當先解表。表解。乃可 攻痞 (大下後。複發汗。則表裡之邪當悉已。此心下痞而惡寒者。表裡之邪俱不解也。因表 不解 之內 傷寒發熱。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嘔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湯主之。 (傷寒發熱。寒已成熱也。汗出不解。表和而裡病也。吐利。心腹濡 為裡虛。嘔吐而下利 病如桂枝証。頭不痛。項不強。寸脈微浮。胸中痞硬。氣上沖咽喉。不得息者。此為胸 有寒 (病如桂枝証。為發熱。汗出惡風。言邪在表也。頭痛項強。為桂枝湯証具。若頭不痛。 項 裡 硬。 滿

瓜蒂散方

瓜蒂(一分熬黃味苦寒) 赤小豆(一分味酸溫) (其高者越之。越以瓜蒂、香豉之苦。在上者涌之。以赤小豆之酸。內經曰:酸苦涌泄 為陰 作稀糜。 瓜蒂散。 (素有宿昔之積。結於脅下為痞。今因傷寒。邪氣入裡。與宿積相助使臟真之氣。結而不通 傷寒病。若吐。若下後。七八日不解。熱結在裡。表裡俱熱。時時惡風。大渴。舌上干 燥而(若吐若下後。七八日則當解。複不解。而熱結在裡。表熱者。身熱也。裡熱者。內熱 也。 熱未 知表 未為散熱 傷寒無大熱。口燥渴。心煩。背微惡寒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無大熱者。為身無大熱也。口燥渴。心煩者。當作陽明病。然以背微惡寒為表未全罷。 所 寒 傷寒脈浮。發熱無汗。其表不解者。不可與白虎湯。渴欲飲水。無表証者。白虎加人參 湯主 (傷寒脈浮。發熱無汗。其表不解。不渴者。宜麻黃湯。渴者。宜五苓散。非白虎湯所 宜。 太陽少陽並病。心下硬。頸項強而眩者。當刺大椎肺俞。慎勿下之。 (心下痞硬而眩者。少陽也。頸項強者。太陽也。刺大椎肺俞。以瀉太陽之邪。以太陽 脈下 半表 胃。 少陽 太陽與少陽合病。自下利者。與黃芩湯。若嘔者。黃芩加半夏生薑湯主之。 (太陽、陽明合病。自下利為在表。當與葛根湯發汗。陽明、少陽合病。自下利為在裡。 可 以

黃芩湯方

黃芩(三兩味苦寒) 甘草(二兩炙味甘平) 芍藥(二兩味酸平) 大棗(二十枚擘 味甘溫) (虛而不實者。苦以堅之。酸以收之。黃芩、芍藥之苦酸。以堅斂腸胃之氣。弱而不足 者。 滓。溫 傷寒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者。黃連湯主之。 (濕家下後。舌上如苔者。以丹田有熱。胸上有寒。是邪氣入裡。而為下熱上寒也。此 傷寒 寒。 黃連湯方 黃連(味苦寒) 甘草(炙味甘平) 乾薑(味辛熱) 桂枝(去皮味辛熱各三兩) 人參(二兩味 (上熱者。泄之以苦。黃連之苦。以降陽。下寒者。散之以辛。桂、薑、半夏之辛。以 升陰 煮取 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搏。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者。桂枝附子 湯主 (傷寒與中風家。至七八日。再經之時。則邪氣多在裡。身必不苦疼痛。今日數多。複 身體 則浮 知 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枝。加白朮湯主之。 (桂發汗。走津液。此小便利。大便硬。為津液不足。去桂加朮。)

桂枝附子湯方

桂枝(四兩去皮味辛熱) 附子(三枚炮去皮破八片辛熱) 生薑(三兩切辛溫) 甘草(二兩炙 (風在表者。散以桂枝、甘草之辛甘。濕在經者。逐以附子之辛熱。薑棗辛甘。行營衛。 通 風濕相搏。骨節煩疼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 去衣 (風則傷衛。濕流關節。風濕相搏。兩邪亂經。故骨節疼煩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 劇也 或

甘草附子湯方

甘草(二兩炙味甘平)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味辛熱)白朮(二兩味甘溫) 桂枝(四 兩去皮 味辛 (桂枝、甘草之辛甘。發散風邪而和衛。附子、白朮之辛甘。解濕氣而溫經。) 上四 味。 以 五 傷寒脈浮滑。此表有熱。裡有寒。白虎湯主之。 (浮為在表。滑為在裡。表有熱。外有熱也。裡有寒。有邪氣傳裡也。以邪未入腑。故 止言

白虎湯方

知母(六兩味苦寒) 石膏(一斤碎味辛寒) 甘草(二兩味甘平) 粳米(六合味甘 平) (內經曰:熱淫所勝。佐以苦甘。知母、石膏之苦甘。以散熱。熱則傷氣。甘以緩之。 甘草 服。 傷寒脈結代。心動悸。炙甘草湯主之。 (結代之脈。動而中止。能自還者。名曰結。不能自還者。名曰代。由血氣虛衰。不能 相續

炙甘草湯方

甘草(四兩炙味甘平) 生薑(三兩切味辛溫) 桂枝(三兩去皮味辛熱) 人參(二兩味甘 溫) (半升味 甘平) (補可以去弱。人參、甘草、大棗之甘。以補不足之氣。桂枝、生薑之辛。以益正氣。 聖濟 之甘 滓。 脈按之來緩。而時一止。複來者。名曰結。又脈來動而中止。更來小數。中有還者反動。 名 (結代之脈。一為邪氣留結。一為真氣虛衰。脈來動而中止。若能自還。更來小數。止 是邪 極。


釋音

辨脈法

見(音現。下同。) 譫(職廉切。病患寐而自語也。) 劇(竭戟切。甚也。) (音 硬。下 往來也。) (匹滅切。) 轉索(上株戀反。下蘇合反。) (阻立切。汗出和也。) 趺(音夫。) 腐(音府。爛 也。) 燥(蘇到切 (直立切。) 俠( 噦(於月切。逆氣也。 困切。濁亂也。) 怫郁(上音佛。下音熨。) 癰(於容切。) (乙骨切。 咽也。) 豚 (徒渾切。) 盍(音合。) 切。) 糜(音眉。) 悍(胡旦切

平脈法

參差(上初簪切。下楚宜切。) 銓(七全切。) 銖(音殊。) (音畜。水聚也。) 其 差( 菽 (音 切。 下才 音現。) 股(音古。髀也。) (徒頰切。動懼貌。) 諧(音鞋。和也) 戾(音利。) 痂(音 加。) 癩(力代切。) 噫(烏介切。) 酢(音醋。) 冒(音帽昏冒也。) 芤(苦候切。)

傷寒例

清涼(上七正切。) 疫(音役。) 忿(孚吻切。) 疹(之忍切。癮疹也。) 飧泄(上 音 孫。 也。) 逮(音代。及也。) 砭(悲廉切。石針也。) (如劣切。) 中病(上音眾。) 之長(下 音 掌。) 嗌(音益。咽也。) 沓(徒合切。) 俱見(下音現。) 嚏(丁計切。) 瘳(音 抽。病 愈也。) 痼(音固。) 迄(許訖切。至也。) 狹懵(上戶甲切。下莫孔切。) 殞(羽粉 切。) (祖對切。周歲也。) (羽軌切。) 膺(於陵切。胸也。) (音偶。又音虞。肩 前也)。

辨 濕 脈証。

(充至切。惡也。一曰風病。) (音謁。傷暑也。) 痙(巨井切。強急也。)

辨太陽病脈証並治法上

KT KT (音殊。短羽鳥飛KT KT 也。) 攣(力全切。) 內藥(上音納。) 晡 (布 胡切。) 洒(蘇 癃 (音隆。) 淅( 脛 (胡定切。)

辨太陽病脈証並治中

內諸藥(上音納。) 啜粥(上昌悅切。飲水也。) 協熱(上音挾。) 見風脈(上音 現。) 漬 (疾智切漚也。) 蛔(音回。人腹中長蟲也。) 茈(音柴。) 瞑(音冥。視不明也。) 悸 (其 季切。心動也。) 人 (下音參。) 咀(上音父。下才與切。 咀嚼也。銼如麻豆 更 (音更。改也。) 沫(音末。) 懊 (上於刁切。下外刀切。又女江切。心亂也。懊 悔 聲。) 窒(陟栗切。塞也。) 擗(脾入切。) (音縣。目搖也。) (音栗。懼也 蘊 (紓問切。積也。) 嘿(音墨。靜也。) 但見(下音現。) 飴(音怡。餳也。) 仍切。 火氣上行也。) 募(音慕。) 滲(色蔭切。) 諦(音帝審也。) 水蛭(音質。) 盲。) 峻(上音快。下思俊切。險也。)

辨太陽脈証並治下

俯(音免。府也。) (如倫切。目動也。) 匱(求位切。匣也。) 痿(於危切。 痺病 也。) (乎各 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