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索引

反胃脈法

難經云脈格則吐逆(見淋 門)
脈經云:緊而滑者吐逆小弱而澀胃反
千金云寸緊尺澀其人胸滿不能食而吐吐止者為下之故不能食設言未止者此為胃反故尺為微澀。

敘吐脈証

金匱云病患脈數數為熱當消榖引飲而反吐者以發其汗令陽微膈氣虛脈乃數數為客熱不能消榖胃中虛冷故也。脈弦者虛也,胃氣無餘朝食暮吐變為胃反寒在於上醫反下之今脈反弦故名曰虛趺陽脈浮而澀浮則為虛澀則傷脾脾傷則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榖不化名曰胃反脈緊而澀其病難治。

論膈噎治病之因

丹溪雲胃為水穀之海脾為消化之器清和則健而營運世人以痰飲嘔吐諸氣多服香熱之藥偏助氣血沸騰其始也,胃液凝聚其久也,脾氣耗敗傳化漸遲又以烏附丹劑服之積久血液俱耗胃脘乾槁其願在上近咽之下水飲可行食物難入間,或可入入亦不多名之曰噎其願在下與胃為近食雖可入難盡入胃良久複出名之曰膈亦曰反胃大便秘小若羊屎然名雖不同病出一體,或曰千金治噎膈反胃未嘗廢薑桂等藥何吾子之多言也,予曰氣之鬱滯久留清道非借香熱不足以行然悉有大黃石膏竹茹芒硝澤瀉前胡朴硝茯苓黃芩蘆根栝蔞等藥為之佐使其始則同其終則異也,病邪易伏其病自安。

論五噎五膈

嚴氏云:(三因同)五噎五膈者由喜怒不常七情傷於脾胃鬱而生痰痰與氣搏升而不降飲食不下蓋氣留於咽嗌者則成五噎結於胸膈者為五膈五噎之名憂思勞食氣也,五噎之名憂恚寒熱氣也,其病令人胸膈痞悶嘔逆噎塞妨礙飲食治法調順陰陽化痰下氣陰陽平勻氣順痰下則病無由而作矣。
按膈噎之証皆由氣聚成積自積成痰痰積之久血液俱病以其為病在咽在膈故前人立膈噎二者之名三因方又分五噎五膈病狀徒有其名為治則一而已故不敘焉又嚴氏為化痰下氣之說夫氣之不下痰之不化必有為病之因苟不治其本而專以香燥之藥治其標痰氣何由而自下也。

論三陽結為膈病

子和云:內經曰:三陽結謂之膈三陽者大小腸膀胱也,結謂熱結也,小腸熱結則血脈燥大腸熱結則不圊膀胱熱結則津液涸三陽既結則前後閉澀下既不通必反上行所以噎食不下縱下而複出也,此湯火不下推而上行也,故經曰:少陽所至為嘔湧溢食不下此理明矣。後世強分為十膈五噎其●既多其惑滋甚人之溢食初未遽然也,或傷酒食,或胃熱欲吐,或胃風欲吐醫者不察本原投下香桂胡椒丁香之屬設如傷酒傷食正可攻逐,豈可言虛便將熱補素熱之人三陽必結食必上潮醫氏猶雲胃寒不納燔針灼艾三陽轉結歲月彌深遂成噎病世傳五噎寬中散有薑有桂十膈散有附有烏其可用乎,今代劉河間治膈氣噎食承氣三湯獨超近代用藥之時更詳輕重假如閉久宜先潤養小著湯丸累累加之關自透其,或咽噎上阻痰涎微用酸苦湧出因而治下藥勢易行設,或不行蜜鹽下導結散陽消飲食自下莫將巴豆耗卻天真
按此論三陽結為膈病力關世俗言胃冷用熱藥之誤可謂明矣。但用藥專指承氣而言則失之太峻蓋此藥有實熱者可用之其有脾胃衰虛並血液枯竭之人皆在所禁也。

論噎為諸氣所致

針經曰:怒氣所至食則氣逆而不下勞氣所至為咽噎病為喘促思氣所至為中痞三焦閉塞為咽噎不利。

論噎塞由陰中伏陽所致

發明曰:噎者六腑之所生陽也,氣也,塞者五臟之所生陰也,血也,二者皆由陰中伏陽而作也。
謹按噎為七情所發,或因三焦傳化失常所致,此即主於氣也,或血液所虧胃脘乾槁,或血積所致,即皆因於血也,塞由填塞不通之義,故發明有治幽門不通噎塞不便通幽湯例,蓋陽無陰不能施化,陰之失位而陽伏其中,傳化不變而反上行矣。然人有所擊撲墜跌內致血瘀忽即吐而食不能納此由氣血俱傷所可見也,大抵始由氣致者,初當從氣治之,由血致者當從血治之,豈可類用香熱之劑,反耗氣血耶。但世俗拘泥不能究乎病情,遂成危証也,悲夫。

治吐分三焦法

病機云:治吐有三氣積寒也,皆從三焦論之上焦吐者皆從於氣氣者天之陽也,其脈浮而洪其証食已暴吐渴于飲水大便燥結氣上沖胸發痛其治當降氣和中中焦吐者皆從于積有陰有陽食與氣相假為積而痛其脈浮而匿其証,或先痛而後吐,或先吐而後痛,治法當以小毒藥去其積,檳榔木香行其氣,下焦吐者皆從於寒地道也,其脈沉而遲其証,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小便清大便,秘而不通,治法當以毒藥通其閉塞,溫其寒氣,大便漸通,複以中焦藥和之,不令大便秘結而自愈也。
按此分三法治吐以上焦為陽陽主熱下焦為陰陰主寒中焦為寒熱相半之分有陰而有陽此亦大略之法耳蓋以其在上者則食已而暴吐在下者則食久而始吐久暴之間所以為寒熱之別難專以上下為寒熱之別也,王冰曰食不得入是有火也,食入反出是無火也,與此同意又原病式曰嘔湧溢食不下火氣炎上胃膈熱甚則傳化失常故也。

論治噎之法並治驗

丹溪曰:或云胃脘乾槁其治可得用乎,予曰古方用人參以補肺御米以解毒竹瀝以清痰乾薑以養血粟米以實胃蜜以潤燥正是此意張雞峰亦曰噎當是神思間病惟內觀自養可以治之此言深中病情,治法亦為近理夫。噎病生於血乾夫血陰氣也,陰主靜內外而靜則臟腑之火不起而金水二氣大勝陰血自生腸胃津潤傳化合宜何噎之有因觸類而長之曾製一方治一中年婦人以四物湯加和白陳皮去皮留尖桃仁生甘草酒紅花濃煎入驢尿飲以防其,或生蟲也,與數十帖而安。

又台州一匠者年僅三十勤于工作而有艾妻且喜酒面白其脈澀重則大而無力令謝去工作臥于牛家取新溫牛乳細細呷之每頓盡一杯一晝夜可五七次盡卻食物以漸而至八九次半月大便潤月餘而安,或口乾蓋酒毒未解間飲甘蔗汁少許,或,又曰古方治膈噎未有不言寒者何也,予曰古人著方必為當時抱病設也,其証實因於寒,故用之得效非以為定式也,但今人為染此病率因痰氣久得醫藥傳變而成其為無寒也,明矣。
謹按反胃之証其始也,或由飲食不節痰飲停滯,或因七情過用脾胃內虛而作古方不察病因悉指為寒用香燥大熱之藥治之夫此藥止能逐寒邪行滯氣其于飲食痰積豈能祛逐七情之火反有所熾脾胃之陰反有所耗是以藥助病邪日以深痼其中病情丹溪先生言之詳矣。夫治此疾也,咽嗌閉塞胸膈痞悶似屬氣滯然有服耗氣藥過多中氣不運而致者,當補氣而自運,大便燥結而羊矢似屬血熱,然服通利藥過多致血液耗竭而愈結者,當補血潤血而自行,有因火逆沖上食不得入其脈洪大有力而數者,或痰飲阻滯而脈結澀者,當清痰泄熱其火自降有因脾胃陽火亦衰其脈沉細而微者,當以辛香之藥溫其氣,仍以益陰養胃為之主,非如局方之惟務燥烈也,若夫不守戒忌,濃味房勞之人,及年高無血者,皆不能療也。

反胃治法

和中利痰散氣之劑

金匱大半夏湯 治胃反嘔吐者千金云治反胃不受食食入即吐

半夏(二升) 人參(三兩) 白蜜(一升)
千金有白朮生薑
上以水一斗二升和蜜揚之二百四十遍煮藥取一升半溫服一升後再服

茯苓澤瀉湯 治胃反吐而渴欲飲水者

茯苓(半斤) 澤瀉(四兩) 甘草 桂枝(各二兩) 白朮(三兩) 生薑(四兩)
上水一斗,煮取三升,內澤瀉再煮取二升半溫服八合日三外台有小麥一升
按以上二方兼出太陰嘔吐噦例藥也。

病機和中桔梗湯 治上焦氣熱上沖食已暴吐脈浮而洪

桔梗(一兩半) 半夏曲(二兩) 陳皮(去白) 枳實(炒) 白茯苓(各一兩) 白朮(一兩半) 濃朴(一兩薑製) 煮法如前
上 咀,每服一兩,取清溫調木香散二錢隔夜空服三服之後氣漸下吐漸止然後去木香等末每料中加芍藥二兩黃 一兩半服之病愈即已如大便燥硬食不盡下以大承氣湯去硝微下之少利為度,再服前藥補之

木香散方檳榔木香各等分為末
按此太陰陽明經藥也。

治風木之劑

病機青鎮丸 治上焦吐頭發痛有汗脈弦

柴胡(二兩) 黃芩(七錢半) 甘草(半兩) 青黛(二錢半) 人參(半錢)
上為細末,薑汁浸蒸餅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生薑湯下食後服
按此少陽經藥也。

金花丸 治吐食而脈弦者由肝乘於脾而吐宜治風安脾

半夏(一兩) 檳榔(二錢) 雄黃(二錢半)
上細末如上法丸,薑湯下從少至多漸次服之。
按此厥陰例藥也,青鎮丸 治肝火之藥金花丸 治風痰乘於脾胃之藥故總入風木之劑。

治熱疏下之劑

金匱大黃甘草湯 治食已即吐者

大黃(四兩) 甘草(一兩)
上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溫再服。
按此出太陰嘔吐噦例藥也。

病機荊黃湯 治暴吐者上焦熱氣所沖也,脈浮而洪

荊芥穗(一兩) 人參(五錢) 甘草(二錢半) 大黃(三錢)
上粗末都作一服水煎去滓調檳榔散二錢,空心服檳榔散方檳榔二錢木香一錢半輕粉少許為丸亦可
按此厥陰陽明太陽經藥也。

發明人參利膈丸 治胸中不利痰嗽喘滿利脾胃壅滯治膈氣聖藥

木香 檳榔(七錢半) 人參 當歸 藿香(一兩) 甘草 枳實(各一兩) 大黃(酒浸) 濃朴(製二兩)
上為末,滴水丸桐子大,溫水送下
按此太陰陽明經藥也。

治寒之劑

病機紫沉丸 治中焦吐食由食積與寒氣相假故吐而痛

半夏曲 代赭石 砂仁(各五錢) 杏仁 沉香 木香 白朮(各一錢) 烏梅肉 丁香 檳榔(各二錢) 橘皮(二錢) 肉果 巴豆霜(各半錢另研)
上為末,入巴豆霜令勻醋糊為丸如黍米大每服五十丸食後柿霜湯下吐愈則止
按此太陰陽明經藥也。

濃朴丸 主翻胃吐逆飲食噎塞氣上沖心腹中結疾

濃朴 黃連(二兩半) 吳茱萸(湯洗七次) 紫菀 菖蒲 柴胡 桔梗 茯苓 皂角(炙) 桂 (刮) 乾薑(炮) 巴豆霜(另研) 蜀椒(炒出汗) 人參(各半兩) 川烏頭(炮去皮臍二兩半)
上為細末,入巴豆霜勻煉蜜為劑旋丸桐子大,每服三丸漸次加之以利為度,薑湯下春夏加黃連二兩秋冬加濃朴二兩
按此太陰陽明厥陰經藥也。

理氣之劑

嚴氏五噎散 治五噎食不下嘔 痰多咽喉噎塞

人參 半夏 桔梗(炒) 白豆蔻 木香 杵頭糠 白朮 畢澄茄 沉香 枇杷葉 乾生薑(各一兩) 甘草(炙半兩)
上細末每服二錢入生薑七片煎服

五膈散 治五膈胸膈痞悶諸氣結聚肋脅脹滿痰逆惡心

枳殼(炒) 木香 青皮 大腹子 白朮 半夏曲(炒) 丁香 天南星 乾薑(炒) 麥(炒) 草果仁(各一兩) 甘草(炙半兩)
上細末每服二錢水煎,入薑

局方五膈寬中散 治七情四氣傷於脾胃以致胸膈痞滿停痰氣逆遂成五膈之病

青皮 陳皮 丁香(各四兩) 濃朴(製一斤) 甘草(炙五兩) 白豆蔻(一兩) 香附子(炒) 砂仁 木香(各三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薑鹽湯點服。
按以上三方並太陰陽明經藥也。
謹按反胃諸方古方悉是香燥大熱之藥,皆不足為法今姑存其一二至於丹溪所言補血益陰潤燥和胃調中等藥雖無其方自宜隨証用之觀其立論則思過半矣。

雜方

燒針丸 (方見小兒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