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索引

卷二 雜症

咽喉

咽喉與肺胃相接,為出入樞要,種種之症,與大人不同。大抵由熱毒蘊積,致生風痰,壅滯不散,為瘡為腫,甚至吐咽不通,治宜桔梗湯。或牛蒡子湯,先去風痰,然後解其熱毒,次則以上清丸時時噙化服之亦佳。

肉鵝者,太陽少陰之火,為風寒壅遏,關隘不通,留連發腫,痰涎稠濁,疼痛難堪,用大烏梅一個去核,納入蝸牛一條,灰火煨透碾末,刺破鵝腫點之,或服清道湯、山豆根湯。先天虛弱火泛者,巴戟湯俱效。

喉癬者,風火鬱滯喉間,蒸濕生蟲,或疼或癢,乾燥枯涸,甚至面紅耳熱而不可忍,百部湯治之,苡仁湯調之。

牛蒡子湯 治風熱上壅,咽喉腫痛,或生乳鵝。

元參 升麻 黃芩 桔梗 木通 甘草 犀角(鎊) 大力子

桔梗湯 咽喉微覺腫痛,聲破難語神效。

桔梗 甘草 黃芩 當歸 麻黃 桂枝 白僵蠶 馬勃

上清丸 咽喉腫痛,痰涎壅塞妙方。

薄荷(一斤) 川芎 防風(各二兩) 桔梗 砂仁(各五錢) 甘草(四兩)
蜜丸彈子大,不拘時噙服,臥時更佳。

清道湯

花粉 元參 柴胡 芍藥 甘草 麻黃 桔梗 山豆根陳遠公破隘湯即此。

山豆根湯

射干 麥冬 花粉 甘草 元參 山豆根

巴戟湯

熟地 茯苓 巴戟 麥冬 五味子程漢章曰︰少陰之火,直如奔馬,非借降泄,何以引而歸元?此方加入牛膝、澤瀉、山萸尤妙。

百部湯

白微 紫菀 百部 元參 麥冬 甘草 五味子 大力子 白芥子

苡仁湯

熟地 麥冬 苡仁 山萸 桑皮 貝母 生地 甘草遠公曰︰服百部湯蟲死,服苡仁湯火息,更入肉桂數分,服二劑,不再發。

玉露湯 治初生喉腫。

陳茶葉 川黃連 荊芥穗 薄荷 甘草

吹藥方

膽礬 牛黃 冰片 皂角灰(各一分) 麝(五厘)

玉鎖匙 治風熱喉閉,並纏喉風。

硼砂 僵蠶(各一錢) 焰硝(一錢五分) 冰片(三厘) 碾細盛固,臨用取出,吹喉中甚效。

京師中一醫,持秘方丸藥治喉閉,獲利其廣。惟用拭面肥皂,金箔為衣,偶為翁曙公識破,遇江湖無藥處,以此灌之,稠痰盡吐,危症立蘇。

咽喉以下十六門,名曰襟症,指孩抱中言也。然余治法,則自初生至少壯,廣為設立焉。若夫虛勞相火熾甚,致喉齒耳目等症者,載余醫貫別裁中,始不及。

齒者骨之餘,骨者腎之絡。初生兒有重齦重 者,骨不斂髓,故頰裡生物,與蘆擇相似,用綿裹針微刺之,令瀉血汁,先以淡鹽湯洗,次以細辛散頻擦之。

齒 ,上屬足陽明胃,下屬手陽明大腸。而其為病也,責胃居多,但所傷有胃血胃氣之異。胃血傷者,喜寒而惡熱,清胃湯;胃氣傷者,喜熱而惡寒,益胃湯。

葉錫侯曰︰胃病者,口極臭,腎病則否。

小兒臥時,開口當風,吸入風邪,留連不解,令齒縫酸痛,治以胡桐淚湯。胃虛濕熱壅盛不得下行,牙齒腫痛,清胃合五苓(見口)治之。又有牙疳出血,口臭肉爛,蘆薈丸(見疳)治之。

小兒稟賦虛怯,數歲後牙齒時疼,蟲疳風吼,九味地黃丸主之。腎氣不足,髓脈不充,七八月齒仍不出,或難出而無力嚼物,芎 散治之。

細辛散 治一切風蛀牙疼,腮頷浮腫。

細辛 荊芥穗(各一兩) 砂仁 蓽茇 鶴虱 皂角(各五錢) 白芷 細椒 草烏(各二錢)
為末,擦患處,有涎吐之,仍用水灌漱。

清胃湯

當歸 生地 丹皮 升麻 甘草 連翹 黃連

益胃湯

當歸 茯苓 白朮 陳皮 黃 甘草 防風 升麻

九味地黃丸

生地 山萸 山藥 丹皮 茯苓 當歸 川芎 使君子 川楝肉

高鼓峰曰︰此方直瀉厥陰風木,乃腎肝同治之法。緣蟲疳為風木之化,有可伐之理。然伐其子則傷其母,故用五者補之。去澤瀉者,腎不宜再泄也。

胡桐淚湯

白芷 麥冬 當歸 生地 花粉 石膏 細辛 升麻 干葛 胡桐淚

芎 散

川芎 生地 山藥 芍藥 當歸 甘草
為末。每服二錢,白湯下。

舌者心之竅,脾之脈絡所系,心脾壅熱上沖,故令舌腫,漸漸脹大,塞滿口中,名曰木舌。宜木通散(見胎熱)服之,烏魚散塗之。又有重舌者,亦心脾蘊熱所致,由血氣俱盛,附舌根而重生一物,形如舌而略短小,以真蒲黃和黃柏末敷之,或牙硝亦可。

脾臟有熱,令舌絡微緊,時時舒出,名曰弄舌,切勿用寒藥及下之,唯宜瀉黃散,甚有飲水者,脾胃虛,津液少也。

生時舌下有膜,如石榴子,或口上 有 ,不能出聲,速用指甲掐破,或葦草割之,血出即活。若血出不止,豬脂調發灰敷之。

烏魚散

烏魚骨(五錢) 蜣螂 蒲黃(各二錢五分) 白礬(五分)
雞子黃調塗舌上,咽津無妨。

青液散 治重舌並口瘡。

青黛 朴硝(各一錢) 龍腦(一字)
蜜調鵝羽蘸敷。

瀉黃散 治弄舌兼治木舌。

藿香葉 炒山梔 石膏 甘草 防風

小兒生後,宜勤看口,有口糜者,膀胱移熱於小腸,腸膈不便,上為口糜,導赤合五苓治之。

鵝口者,初生白屑滿舌,如鵝之口,乃胎熱所致,用發纏指上,蘸薄荷自然汁拭之。

如不已,更以粟米煎濃汁拭之,外用過黃丹滲患處。

初生一複時,滿口上下牙齒,忽變白色,恍如齒牙,名曰馬牙驚,不治。若因將養過溫,積熱熏蒸於上,發為口瘡,宜炒焦乾薑,同黃連為末敷之,以木通散(見胎熱)與乳母服。

如不愈,更以礬湯浸腳,上半日,以蜜炙黃柏、炒僵蠶末敷之立效。如只口角爛瘡,發灰以豬脂調敷即愈。

導赤散

生地 木通 赤茯 麥冬 甘草 燈心

五芩散

豬苓 赤茯 赤芍 白朮 肉桂

口糜散 口瘡糜爛神效。

黃柏 黃連(各一兩) 雄黃 沒藥(各二錢) 片腦(五分)
為末乾摻瘡上。

小兒腎氣實,其熱上沖於耳,使津液壅滯,化為稠膿,或為清汁,亦有沐浴水入耳中,血氣凝滯,漸生疳臭,久乃成聾。湯氏有五耳之名,其本則一,宜龍骨散吹之,外服化毒退熱之劑。

膽氣不舒,風邪乘襲,少火被郁,兩耳腫痛,內流清水,久則變為膿血,身發寒熱,耳內如沸湯之響,此風火燥乾膽汁之候,治宜舒膽湯。

耳中乾耵,無膿無水,痛如針刺,久則焚願成聾矣,速宜平火湯重劑服之,或以柴胡聰耳湯消息調之。

龍骨散

龍骨(研) 明礬( ,各三錢) 黃丹( ,二錢) 胭脂(一錢) 麝香(少許,同為末)
先捻去膿汁,次用鵝管吹入。

吳遇齋曰︰瘡在耳外,用雄黃一錢,紅棗一枚去核,包黃在內,火煨存性,取黃研細,搽上即愈。瘡在耳內,用魚首石煉存性,碾細,加朱、麝各少許同碾,吹入自愈。

方鹿村曰︰耳後膿瘡,用柿餅蒂七八個,燒灰,將熄時,以碗覆之,冷定為末,入輕粉一錢,香油調塗即愈。

舒膽湯

當歸 白芍 元參 花粉 炒山梔 柴胡 石菖蒲

平火湯

熟地 生地 麥冬 玄參 菖蒲

柴胡聰耳湯

柴胡(三錢) 連翹(四錢) 當歸 甘草 人參(各一錢) 虻蟲(三個,去翅足) 水蛭(五分) 麝香(少許,三件另研) 生薑(一片)
各藥煎好,去渣入三末,再煎一二沸,食少遠,熱服。

程慶其曰︰有蟲入耳中,痛不可忍,極似乾耵症,用生薑擦貓鼻,取尿滴耳中即出。

仇芑軒曰︰有耵燥暴聾者,用全蠍去毒為末,酒調滴耳中,聞水聲即愈。

目黑睛屬肝,白睛屬肺,瞳人屬腎,上下胞屬脾,大小角屬三焦,心者,往來機發之輪,故目內赤者,心家積熱上攻,導赤散(見口)主之。青者肝熱,瀉青丸主之。黃者脾熱,瀉黃散(見舌)主之。有視物不明,不腫、不痛、不赤,無翳膜,或見黑花,無眼光者,是肝腎陰虛,不可服涼藥,宜滋陰腎氣丸主之。有初生眼閉者,由產母食熱物毒物所成,以熊膽少許,蒸水洗之,日七次。如三日不開,與地黃湯服之,乳母與木通散(見胎熱)服之。乳母食熱物毒物,令兒眼赤者,消風散加減調之。時氣風熱,眼昏紅腫者,開明湯、沖和湯主之。斗睛,牛黃膏主之。疳眼流膿生眵,龍膽飲子治之。痘毒及無辜疳入眼,羊肝散治之。初生洗拭不淨,穢汁浸漬眼 中,兩角赤爛,至長不瘥,又有難產,轉側差遲,血壓兒首,灌注入眼,生下不見瞳人,外胞赤腫,上下弦爛,亦宜生地湯服之,四神散洗之,不可服重劑寒涼,致傷臟腑。若因肝氣上沖,腦汁大墜,翳膜卷帘,非服補腦還睛丸不可。

諸不治症 白珠如炙腦髓,翳如梅花蕊,瞳人散亂,青光瞎,白珠膿出,內翳裹睛,血脈脹出,瞳人打破,白翳貫心,烏珠突起。

瀉青丸

龍膽草 梔子仁 大黃 羌活 防風(各一錢) 當歸 川芎(各一錢五分)
蜜丸,竹葉薄荷湯下。

滋陰腎氣丸

熟地(三兩) 山藥 歸尾 丹皮 北味 柴胡(各五錢) 茯苓 澤瀉(各二錢五分) 生地(酒炒,四兩)
蜜丸,辰砂為衣,每十丸,空心白湯下。

張迂庵曰︰人至中年,腎水衰耗,兩目昏花,極宜六味地黃丸加枸杞、甘菊、沙苑蒺藜常服。平素火盛者,入酒炒黃柏一兩,火虧者,入肉桂一兩。眼昏兼虛熱,紅腫澀痛者,此丸減少作湯,加枸杞、甘菊,數服自愈,不得妄用風藥,致損真元。

生地黃湯

生地 赤芍 歸尾 川芎 甘草 花粉 燈心

消風湯

防風 茯苓 蟬蛻 陳皮 濃朴 川芎 羌活 荊芥穗 白僵蠶 藿香葉 甘草

開明湯

羌活 白芷 荊芥 防風 菊花 川芎 生地 黃芩 當歸尾 蔓荊子 草決明 薄荷 燈心 生薑

沖和湯 治四時感冒,赤火之眼,極效。

羌活 蒼朮 防風 白芷 生地 黃芩 川芎 細辛 甘草 生薑 蔥白

四神散

銅青 明礬 海螵蛸(煎過用,各一錢) 硼砂(二錢)
燈龍果漿為丸,芡實大,每用時水浸化,蒸熟取清水洗拭。

將軍沖翳散 洗一切翳障。

文蛤 苦參 升麻 薄荷 防風 荊芥白芷 川芎 羌活 草決明

十二將軍二聖湯

黑面將軍(十二個) 綠聖 白聖(各五分,煎洗)

程自閑曰︰即五倍子白礬銅綠耳,以其功能,得邀品號。

龍膽飲子

青蛤粉(五錢) 炒黃芩(二錢) 羌活 龍膽草(各二錢) 麻黃(三錢五分) 蛇蛻 穀精草(各五分)
為末,每服二錢,茶調下。

羊肝散

蜜蒙花(三錢) 青葙子 決明子 車前子(各一錢)
羊肝一葉薄批,滲上濕紙裹煨,空心食之。

牛黃膏

牛黃 麝香(各五分) 白附子(炮) 肉桂 全蠍 川芎 石膏(各一錢) 白芷 辰砂(飛)藿香葉(各二錢)
蜜丸,芡實大,薄荷湯研化服。

賽寶萬捶膏 治老障紅絲 肉,風火爛弦重翳,如神。

爐甘石(一兩,打成小塊,放銀罐內,將火硝拌勻,用火 紅,取出研極細,飛過,複研,以細絕為度)蕤仁(一兩,去油淨) 琥珀 珍珠 瑪瑙 珊瑚 石蟹(各五錢) 雌黃 雄黃(各二錢五分)
以上用布包裹,捶碎研細,水飛過,加金銀箔各二百片,同研細,再入人乳,研十萬下,如塵欲飛。然後用荊芥穗、草決明、防風、羌活、木賊、菊花、蕤仁、千裡光各五錢,細銼,煎水二碗,澄清熬膏,加乳汁,複熬透,調前藥捶之萬下。如乾以膏濕之,做成片子藏固,臨用取少許潤軟點之。

立靈散

爐甘石(一錢,同上製) 冰片 麝香(各一分) 熊膽(二分) 蕤仁(三分,去油淨)
研細,點翳膜上。

粉丹散

輕粉 黃丹等分為末,盛小竹筒吹耳內,左翳吹右,右翳吹左,奇效。

辟塵膏 治塵埃入目,揩成腫痛,發熱啼哭。

頂煙陳墨(新汲水濃磨,入元明粉和成膏,新筆蘸點目內,日三五次,忌食煎炒)

吳朴公曰︰飛絲入眼,亦蘸墨點之,略閉刻許,墨染絲黑,用筆挑去。

補腦還睛丸

雌黃(火 ,入醋,研,三錢) 千裡光(酒拌炒) 菟絲子(酒浸炒) 川木賊(去節,童便浸一日)杏仁(去皮尖) 茺蔚子 荊芥穗 甘菊花 羌活 防風 蛇蛻(酒浸焙) 石決明( ,各一錢) 川芎 白蒺藜蟬蛻 蒼朮 酒蒸地黃(各一兩)
各自為末和勻,煉蜜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日三次。薄荷湯或好茶送下。

大腹皮飲 治頭疼眼脹,及偏正頭風,神妙。

大腹皮 當歸尾 何首烏 麻黃 川芎 北細辛

鼻為肺竅,一有風寒停滯,則氣道壅塞,津液不收,流為濁涕。若冷結不散,久乃不聞香臭,辛夷散治之。有風寒挾熱者,則鼻乾不眠。又有乳母臥時,鼻中出息,吹著兒囟,亦令鼻塞,不能飲乳,開關散治之。

鼻淵有二症,風入膽中,移熱於腦,腦尋竅於鼻而出涕,濃而臭為實熱症,當歸湯治之,鼻流不臭清涕,經年不瘥,為肺氣虛寒之候,治宜石首魚腦湯。又有鬱火不宣,門戶閉塞,稠粘濁涕,或硬或黃,不嚏則脹悶難忍,嚏則鼻梁疼痛,須加味逍遙散治之。

辛夷散

白芷 川芎 細辛 本 辛夷 木通 升麻 防風 甘草

開關散

香附 川芎 荊芥穗 細辛葉 白僵蠶 皂角(燒存性各等分)
為末,用生蔥白同搗成膏,紅絹包固,臥時貼囟門上。

當歸湯

當歸(五錢) 元參(三錢) 辛夷(一錢) 炒梔(八分) 貝母(五分) 柴胡(三分)

石首魚腦湯

訶子 甘草(各一錢) 荊芥 細辛 人參(各五分) 桔梗(二錢)石首魚腦骨(五錢, 存性)
為末,將上件煎好,去渣,入末,再煎一二沸服。

加味逍遙散

當歸 白芍 白朮 茯苓 甘草 陳皮 柴胡 桔梗 黃芩 白芷 半夏

囟陷者,血氣虛弱,不能上沖腦髓,或因泄利下陷,不得平滿,總以狗頭骨炙黃為末,入雞子清調敷之。

囟填者,乳哺不調,致傷寒熱,逆氣沖填,突然高起,毛發短黃,顫惕自汗,寒氣則牢硬不已,熱氣則柔軟不支,寒者溫之,熱者涼之,兼調其氣,而折其逆,自無不愈。

囟解者,小兒年大,頭縫開解不合,由腎氣不足,腦髓空虛,如樹無根,豈堪培養。斯時也,惟以六味地黃,加龜板為丸,空心溫水服之,外用防風、柏子仁去油為末,乳汁調塗,或以華陰細辛、肉桂、乾薑為末,乳汁調敷,亦多有效。

六味丸

地黃(八兩) 山萸肉 山藥(各四兩)茯苓 澤瀉 丹皮(各三兩)

程格思曰︰張仲景原方,有桂、附各一兩,名八味丸,錢氏謂小兒稚陽,無補陽之理,故去桂、附治之。近世俗醫,並六味亦不敢與小兒服矣。

滯頤者,脾胃虛冷,涎流出而漬於頤間,不能收約,大宜溫脾,薑朮散主之,或八仙糕。加木香、白蔻仁亦妙。

薑朮散

半夏 木香(各五錢)川白薑 白朮 青皮 陳皮(各二錢五分)
糕糊丸,麻子大,一歲十丸,米飲下。

八仙糕

人參(五錢)苡仁 芡實 山藥 茯苓 蓮肉(各四兩) 白米粉(五升) 白洋糖(任用)

臍為有生之蒂,內通臟腑,偶或汁出,或赤腫,或生瘡,俱為風濕相乘,當用白石脂末焙,出火氣敷之,日三度,或油發灰敷,或當歸末敷,或蝦蟆灰敷,亦可。

安臍散

瓜蒂 南星 白斂 赤小豆斷臍時,以四藥等分為末,每三錢,用芭蕉自然汁,調塗四傍,能去濕固氣。

王介庭曰︰斷臍時,以蘄艾為捻子,香油浸濕,燒臍帶至焦方斷,斷後用軟帛濃棉裹束,每日看之,勿令兒尿浸潤。可以預防臍風。

楊涵一曰︰臍帶落下,放新瓦上, 存性,碾細,每一分,用飛過朱砂五厘和勻,外以黃連、當歸、生地煎汁,調成稀糊,搽乳上,與兒吮吃,一日令盡,次日撻下黑糞,可免痘密,且無瘡痕。

語遲

言心聲也,母有驚邪,兒感其氣,心神不守,舌本不通,菖蒲丸主之。

菖蒲丸

人參 麥冬 川芎 當歸 遠志 菖蒲(各二錢) 乳香 朱砂(各一錢) 蜜丸麻子大,每服十丸,粳米湯下。

夜啼

陰盛於夜,小兒臟冷,遇夜則陰極發躁,寒盛作疼,故夜啼而日歇,鉤藤散主之。

鉤藤散

茯神 茯苓 川芎 當歸 木香 甘草鉤藤 生薑 大棗如或心熱煩疼而夜啼者,必面赤舌白,小便赤澀,即去當歸、木香另為末,加辰砂一錢同研,少以木香煎湯調服。有觸犯禁忌及驚駭者,服新安金藥。(見驚)程書焉曰︰夜啼一症,有用燈花末塗乳頭者,有用燈心湯研化燈花四五粒而飲之者,有用井邊草,或雞窠中草安臥席下,不令母知者,俱有意焉。

龜胸

胸高臍滿,其狀如龜,此肺家熱邪,由乳母多用五辛酒面無度,或夏月熱乳所致,宜服杏仁煎。

杏仁煎

川大黃 天冬 杏仁 百合 木通(各一錢二分) 桑皮 葶藶(各五分)石膏(八分) 臨臥時服。

龜背

小兒生下,不能保護,客風入於骨髓,或坐早勞傷氣血,多成痼疾,間有灼艾收功者,肺俞穴第三椎骨下兩傍各一寸五分,膈俞穴第七椎骨下各一寸五分,以小兒中指中節為一寸,艾炷如小麥大,灸但三五壯為止,內服松芷丹。

松芷丹

花松 枳殼 防風 獨活(各一兩) 川大黃 麻黃 前胡 桂心(各五錢)
蜜丸黍米大,粥飲服。

鶴節

小兒肌肉瘦薄,骨節呈露,如鶴之膝,此先天稟受精髓不充,亟以六味地黃丸(見囟)加麝茸、牛膝治之,緩則必成廢疾。

行遲

小兒髓不滿骨,血不榮筋,故軟弱不行,虎骨飲治之,或六味丸加牛膝、五加皮、酒炙鹿茸亦可。若稟受肝氣怯弱,致兩足攣縮,兩手伸展無力,須薏苡仁丸治之。

虎骨飲

虎脛骨 乾地黃 當歸身 棗仁 茯苓 川芎 防風 牛膝 肉桂
為末,每服一錢,粥飲調入酒少許,日二次。

苡仁丸

秦艽 當歸 苡仁 棗仁 防風 羌活等分蜜丸,芡實大,每一丸,荊芥湯研化,入麝一厘服。

五軟

小兒生後,頭項手足肉口皆軟,乃先天諸陽之氣不足也,頭項症地黃丸(見囟)服之,甚者星附膏貼之。手足肉口症,補中益氣湯主之(見保產)。有因吐瀉之久,囟目頓陷,天柱骨倒,補中加附子治之,地黃丸料兼服之。

余子敬曰,肉軟者,肉少皮寬,口軟者,食少舌舒,皆脾胃之症。又有初生,遍身赤肉,全無皮殼,或有皮如魚胞,如水晶,亦產母脾氣不足所致。無皮者,以粳米粉拌黃土敷之。魚胞水晶者,蜜陀僧碾細末敷之。更有 赤發熱者,石膏碾細敷之。

星附膏

南星 附子等分為末,用生薑自然汁調敷。

五硬

薛氏曰︰五硬者,仰頭取氣,難以動搖,氣壅作痛,連於胸膈,腳手心冷而硬,此陽氣不營於四末也。又曰︰手足冷而硬者,獨陽無陰也,難治。若肚筋青急,為木乘土位,速宜六君子湯,加炮薑、肉桂、升麻、柴胡,以複其真氣。如系風邪客於四末,而令硬冷者,須從驚風症中求之。

六君子湯

人參 白朮 茯苓 陳皮 半夏 炙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