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索引

卷第二

心痛

(即胃脘痛。)

心痛,雖日數多,不吃飲食,不死。若痛方止便吃還痛,必須三五服藥後,方可吃物。
大凡心膈之痛,須分新久。若明知身受寒氣,口食寒物而病,於初得之時,當以溫散或溫利之藥。若曰病得之稍久,則成郁矣。郁則蒸熱,熱則久必生火,原病式中備言之矣。若欲行溫散,寧無助火添病耶。由是古方中多以山梔為熱藥之向導,則邪伏而病易退,正易複而病易安。雖然,病安之後,若縱恣口味,不改前非,病複作時,必難治之也。
山梔炒,去皮,每十五個濃煎湯一呷,入生薑汁令辣,再煎小沸服。或入芎一錢尤妙。山梔大者用七個或九個。大概胃口有熱而作痛,非山梔子不可。佐以薑汁,或半夏、橘紅各五,黃芩三,甘草一。用二陳湯加蒼、芎,倍加炒梔。痛甚者,加炒乾薑從之反治之法。心痛輕者,散之。麻黃、桂枝。重者,加石鹼、川芎、蒼朮、梔子必炒去皮用,作丸服之。
凡治病必須先問平日起居如何。假如心痛有因平日喜食熱物,以致血流於胃口作痛,用桃仁承氣湯下之,切記﹗輕者用韭汁、桔梗,能開提氣,血藥中兼用之。
以物拄按痛則止者,挾虛也,以二陳東加炒乾薑和之。
有蟲痛者,面上白斑、唇紅、能食,屬蟲。治苦楝根、錫灰之類。脈堅實不大便者,下之。
痛甚者,脈必伏。多用溫藥,不用參朮,可用附子。
諸痛不可用補氣藥。
客寒犯胃,草豆蔻丸用之。熱亦可用,止用一二服。
草豆蔻(一錢四分,裹燒熱去皮) 吳茱萸(湯泡,洗去梗焙乾) 益智仁 白僵蠶 橘皮 人參 黃(以上各八分) 生甘草 歸身 炙甘草 桂皮(各六分) 曲末 薑黃(各四分) 桃仁(七個,去皮) 半夏(一錢,洗) 麥 (一錢半,炒黃) 澤瀉(一錢,小便多減半用之) 柴胡(四分) 詳膈下痛多為用之。
上一十八味,除桃仁另研如泥外,余極細末,同桃仁研勻,用湯泡,蒸餅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遠,用熱白湯送下。旋斟酌多少用之。

又方︰用黃荊子炒焦為末,米飲調服。亦治白帶。

又方︰脾痛用海蛤粉,佐以香附末。用川芎、山梔、生薑煎辣湯,調服為佳。

又方︰單用牡粉,酒調下一二錢。氣實不可用。

腰痛

(濕熱、腎虛、瘀血。)

濕熱腰痛者,遇天陰或坐久而發者是。腎虛者,疼之不已者是也。瘀血者,日輕夜重者是也。
脈大者腎虛,用杜仲、龜板、黃柏、知母、枸杞、五味之類,用豬脊髓丸。
脈澀者瘀血,用補陰丸中加桃仁、紅花。
濕熱者,用蒼朮、杜仲、黃柏、川芎。
痰者,用南星。
凡諸痛皆屬火,寒涼藥不可峻用,必用溫散之藥。
諸痛不可用人參。蓋人參補氣,氣旺不通,而痛愈甚矣。
臍下忽大痛者,人中如黑色者,多死。難治也。
人面上忽有紅點者,多死。

脅痛

肝火盛;木氣實;有死血;肝急;有痰流注。
木氣實︰川芎、蒼朮、青皮、當歸,龍會丸,瀉火要藥。
死血︰桃仁、紅花、川芎。
痰流注︰二陳東加南星、蒼朮、川芎。
肝苦急︰急食辛以散之,用撫芎、蒼朮。血病入血藥中行血。脅痛甚者,用薑汁下龍會丸,肝火盛故也。
咳嗽脅痛,二陳東加南星,多香附、青皮、青黛、薑汁。

腹痛

(有寒、積熱、死血、食積、濕痰。)

戴云︰寒痛者,綿綿痛而無增減者是。時痛時止者,是熱也。死血痛者,每痛有處不行移者是也。食積者,甚欲大便,利後痛減者是。濕痰者,凡痛必小便不利。
脈弦強者食。脈滑者痰。
滑痰多作腹痛,用苔芎、蒼朮、香附、白芷、生薑汁、入湯服。腹中水鳴,乃火擊動其水也。二陳東加黃芩、黃連、梔子。
凡心腹痛,必用溫散。此是郁結不散,阻氣不運,故病在下者多屬食,宜溫散之。
一老人腹痛年高不禁下者,用川芎、蒼朮、香附、白芷、乾薑、茯苓、滑石。

痛風

四肢百節走痛︰風熱,風濕,血虛,有痰。
大法主方︰蒼朮、南星、川芎、白芷、當歸、酒黃芩。
在上者加羌活、桂枝、桔梗、威靈仙。
在下者加牛膝、防己、木通、黃柏。
血虛者,多用川芎、當歸,佐以桃仁、紅花。
薄桂治痛風。無味而薄者,獨此能橫行手臂。領南星、蒼朮等治之。
上中下痛風方︰威靈仙(三錢) 南星(二兩) 苔芎(二兩) 桃仁(五錢) 白芷(五錢) 桂枝(三錢) 防己(半錢) 蒼朮(二兩) 黃柏(二兩,酒浸炒) 紅花(一錢半) 羌活(三錢) 神曲(一兩,炒)

草龍膽(五分)

張子元氣血虛有痰濁陰火痛風人參(一兩) 白朮(二兩) 黃柏(二兩,炒黑色) 山藥(一兩) 海石(一兩) 鎖陽(五錢)

乾薑(五錢,燒灰) 南星(一兩) 敗龜板(二兩,酒炙) 熟地黃(二兩) 粥為丸。
治臂痛 半夏(一錢) 陳皮(五分) 茯苓(五分) 蒼朮(一錢半) 酒芩(一錢) 威靈仙(三分) 白朮(一錢) 甘草(少許,炒) 南星(一錢) 香附(一錢)

勞瘵

(其主在乎陰虛,痰與血病。)

青蒿(一斗五升) 童便(三斗) 文武火熬,約童便減二斗,去蒿,熬至一斗,入豬膽汁七個,再熬數沸,甘草末收之。
虛勞身瘦屬火。因火燒爍。
勞病,四物東加人尿、薑汁。

咳血

(痰盛、身熱、多是血虛。)

戴云︰咳血者,嗽出痰內有血者是。嘔血者,嘔全血者是。咯血者,每咯出血,皆是血疙瘩。衄血者,鼻中出血也。溺血,小便出血也。下血者,大便出血也。雖有名色分六,俱是熱証,但有虛、實、新、舊之不同。或妄言為寒者,誤也。
青黛 訶子 山梔 海石 栝蔞仁
上為末,薑汁蜜調,噙化。嗽甚者,加杏仁。後以八物東加減調理。
身熱多是血虛。四物東加減。

嘔血

(火載血上,錯經妄行。)

脈大、發熱、喉中痛者,是氣虛。用人參、黃耆、蜜炙黃柏、荊芥,並當歸、生地黃用之。
嘔血,用韭汁、童便、薑汁、磨郁金同飲之,其血自清。
火載血上,錯經妄行,四物東加炒梔子、童便、薑汁。
山茶花、童便、薑汁,酒調。
郁金末治吐血。入薑汁、童便。
痰帶血絲出者,童便、薑汁、竹瀝。

又方︰用韭汁、童便二物相吞,用郁金細研入在二物之內,同飲。其血自消。

又方︰治衄血以郁金。如無郁金,以茶、薑汁、童便和好酒調服,即止之。

咯血

薑汁、童便、青黛入血藥中用之,加四物湯、地黃膏、牛膝膏之類。

衄血

涼血行血為主。犀角地黃湯入郁金同用。
經血逆行,或血腥,或唾血吐血,用韭葉汁立效。

溺血

(屬熱。)

山梔子炒,水煎服;或用小薊琥珀。
有血虛者,四物東加牛膝膏。

下血

不可純用寒涼藥,必於寒涼藥中用辛味並溫,如酒浸炒涼藥、酒煮黃連之類。
有熱,四物東加炒梔子、升麻、秦艽、阿膠珠。
下血屬虛,當歸散四物東加炮乾薑、升麻。

又方︰用白芷五倍子丸。
凡用血藥,不可單行單止。
有風邪下陷,宜升提之。蓋風傷肝、肝生血故也。有濕傷血,宜行濕消熱可也。
內經謂身熱即死,寒則生。此亦是大概言之,必兼証詳之則可。今豈無身熱生寒而死者。
脈沉小流連或微者,易治。
脈浮大洪數者,難愈。宜滑不宜弦。
仲景治痢,可溫者五法,可清者十法。或解表,或利小便,或待其自已,區分易治難治極密。但與瀉同,立法不分。學人當辨之。
大孔痛,一曰溫之,一曰清之。
久病、身冷、自汗、脈沉小者,宜溫。
暴病、身熱、脈浮洪者,宜清。
有可吐者、有可下者、有可汗者。
初得時,原氣未虛,必推蕩之,此通用之法。稍久氣虛,則不可。
先水泄,後膿血,此脾傳腎,賊邪難愈。
先膿血,後水泄,此腎傳脾,微邪易愈。
如豆汁者,濕也。蓋脾胃為水穀之海,無物不受,常兼四臟。故如五色之相雜,當先通利,此迎而奪之之義。如虛者,亦宜審之。
因熱而作,不可用巴豆等藥。如傷冷物者,或可用,亦宜謹之。

又有時疫作痢,一方一家之內,上下傳染相似,卻宜明運氣之勝,複以治之。

腸風

(獨在胃與大腸出。)

黃芩 秦艽 槐角 升麻 青黛

夢遺

(專主熱、脫精。)

戴云︰因夢交而出精者謂之夢遺。不因夢而自泄精者,謂之精滑。皆相火所動,久則有虛而無寒者也。
帶下與夢遺同法治。
青黛 海石 黃柏 即椿樹根丸。
內傷氣血,不能固守,當補以八物東加減,吞椿樹根丸。思想成病,其病在心,安神帶補,熱則流通。
知母 黃柏 蛤粉

精滑

(專主濕熱。)

戴云︰滑者,小便精滑下也。俱是膀胱濕熱,雖有赤白之異,終無寒熱之別。河間云︰天氣熱則水混濁,寒則澄澈清冷,由此觀之,濁之為病,濕熱明矣。
黃柏 知母 牡蠣 蛤粉
又方︰良薑(三錢) 芍藥(二錢) 黃柏(二錢,燒灰存性) 樗樹皮(白皮,一兩半。)
上為末,糊為丸。每服三十丸。

濕熱、有痰、有虛,赤濁屬血、白濁屬氣,寒則堅凝、熱則流通。
大率皆是濕熱流注,宜燥中宮之濕。用二陳東加蒼朮、白朮,燥去濕。赤者乃是濕傷血,加白芍藥。仍用珍珠粉丸加椿樹根皮、滑石、青黛等作丸。
虛勞者,用補陰藥,大概不利熱藥。
肥白人必多痰,以二陳湯去其熱。胃弱者兼用人參,以柴胡、升麻升胃中之氣。丸藥用︰青黛 黃柏(炒褐色) 乾薑(炒微黑色) 海石 蛤粉
胃中濁氣下流為赤白濁者,用柴胡、升麻、蒼朮、白朮、二陳湯。丸藥用樗末、蛤粉、炒姜、炒黃柏。
專主胃中之濁氣下流,滲入膀胱,用青黛、蛤粉。
肝脈弦者,用青黛以瀉肝。

又方︰黃柏(一兩,炒黑) 生柏(二錢半;一作三兩) 海石(二兩) 神曲(五錢)
為末,水丸。
有熱者,黃柏、滑石、青黛之類。
燥濕痰︰南星、半夏、蛤粉。
上神曲為丸,青黛為衣。或用海石代曲。
張子元氣血兩虛,有痰,痛風時作,陰火間起,小便白濁,或帶下赤白,方在前痛風中。
一人便濁,常有半年,或時夢遺,形瘦,作心虛主治︰珍珠粉丸和勻定志丸服。
一婦人年近六十,形肥,奉養膏粱,飲食肥美,中焦不清,濁氣流入膀胱,下注白濁,白濁即是濕痰也。
戴云︰斷用二陳湯去痰;加升麻、柴胡升胃中之清氣;加蒼朮去濕;白朮補胃;全在活法。服四帖後,濁減大半。覺胸滿,因柴胡、升麻升動其氣。痰阻滿閉,用二陳東加炒曲、白朮。素無痰者,升動胃氣不滿。
丸藥方
青黛 椿皮 蛤粉 滑石 乾薑(炒) 黃柏(炒)
上為末,炒神曲糊丸。仍用前燥濕痰丸,亦能治帶。

又方
滑石利竅,黃柏治濕熱,青黛解郁結,蛤粉鹹寒入腎,炒乾薑味苦,斂肺氣下降,使陰血生。乾薑鹽製之。

皆屬於痰熱。
淋者,小便淋漓,欲去不去,不去又來,皆屬於熱也。解熱利小便,山梔子之類,用苦甘草煎服。諸藥中皆加牛膝。
老人亦有氣虛者,人參、白朮中帶木通、山梔。
亦有死血作淋者,以牛膝作膏。此証亦能損胃不食。

小便不通

氣虛、血虛、痰、風閉、實熱。
吐之以提其氣,氣升則水自下之,蓋氣承載其水也。
氣虛,用人參、黃耆、升麻等,先服後吐。或參 藥中探吐。
血虛,四物湯先服後吐,芎歸湯吐亦可。痰多,二陳湯先服後吐。皆用探吐。
痰氣閉塞,二陳東加木香、香附探吐,實熱利之。
一婦人脾痛,後患大小便不通;此是痰隔中焦,氣滯於下焦。二陳東加木通,初吃後,渣再煎服吐之。

關格

戴云︰關格者,謂膈中覺有所礙,欲升不升,欲降不降,欲食不食,此為氣之橫格也。
必用吐,提其氣之橫格,不必在出痰也。
有痰,以二陳湯吐之,吐中便有降。有中氣虛不運者,補氣藥中升降。

小便不禁

屬熱、屬虛。
戴云︰小便不禁,出而不覺,赤者有熱,白者為氣虛也。熱者,五苓散加解毒散。虛者,五苓散加四物湯。

(驚、痰、宜吐。)
戴云︰痰者,俗曰豬癲風者是也。
大率行痰為主,黃連、南星、栝蔞、半夏。
尋痰尋火分多少,治無不愈。
分痰分熱︰有熱者,以涼藥清其心;有痰者,必用吐藥,吐用東垣安神丸。
此証必用吐,吐後用平肝之藥,青黛、柴胡、川芎之類。

健忘

戴云︰健忘者,為事有始無終,言談不知首尾。此以為病之名,非比生成之愚頑,不知世事者。
精神短少者多,亦有痰者。

怔忡

(大段屬血虛。)

有慮便動,屬虛。時作時止,痰因火動。
戴云︰怔忡者,心中不安,惕惕然如人將捕者是也。
瘦人多是血少,肥人屬痰,尋常者多是痰。
真覺心跳者,是血少。用四物安神之類。

驚悸

(血虛,用朱砂安神丸。)

(大率與癇病相似。)

多是血虛有火兼痰,人參、竹瀝之類。不用兼風藥。

血塊

(一名積瘕)

塊在中為痰飲,在右為食積,在左為血積。
氣不能作塊,成聚塊乃有形之物,痰與食積、死血,此理曉然。醋煮海石、三棱、莪朮、桃仁,紅花、五靈脂、香附之類。
白朮湯吞下瓦龍子,能消血塊,次消痰。
治塊,當降火消食積。食積即痰也。
行死血塊去,須大補。石鹼一物,有痰積,有血塊,可用洗滌垢膩,又消食積。

吐蟲

以黑錫炒成灰,檳榔末、米飲、調下。

戴云︰積聚 瘕︰有積聚成塊,不能移動者是。或有或無,或上或下,或左或右者是瘕。
用蜀葵根煎湯,煎人參、白朮、陳皮、青皮、甘草梢、牛膝成湯,入細研桃仁、玄明粉各少許,熱飲。
一服可見塊下。
病重,補接之後,加減再行。
消塊丸,即千金大硝石丸。只可磨塊,不令人困,須量虛實而用可也。
硝石(六兩) 大黃(八兩) 人參 甘草(各三兩)
上為末,以三年苦酒三斗,置銅器中,以竹片作準,每入一升作一刻,拄器中熬。先納大黃,不住手攪,使微沸,盡一刻,乃下餘藥。又盡一刻,微火熬,使可丸則取。丸如雞子中黃大。每服一丸,米飲下。如不能大丸,則作小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後下如雞肝、如米泔赤黑等色。下後,忌風冷。淡軟粥將理。

又三聖膏
未化鍛石(半斤,為末,瓦器中炒令淡紅色,提出火外,候熱少減,次下大黃末) 大黃(一兩,為末,就爐炒,伺熱減,入桂心末) 桂心(半兩,為末,略炒,入米醋熬成膏藥,濃攤,貼患處。)

貼積聚塊
大黃 朴硝(各一兩)
上為末,用大蒜搗膏,和勻貼之。
痞塊在皮裡膜外,須用補氣。香附開之,兼二陳東加補氣藥。先須斷濃味。
茶癖︰石膏 黃芩 升麻
上為末,砂糖水調服。
癭氣,先須斷濃味。海藻(一兩) 黃藥(二兩)
上為末,以少許置於掌中,時時舐之,津咽下。如消三分之二須止後藥服。
食積一方,乃在婦人門食積條下。

濕熱痰積,流下作痛,大概因寒郁而作也;即是痰飲、食積、並死血。
戴云︰疝本屬厥陰,肝之一經。余嘗見俗說,小腸膀胱下部氣者,皆妄言也。
子和云︰疝本肝經,宜通勿塞。只此見治之法;專主肝經,與腎絕無干,不宜下。濕多疝氣,灸大敦穴。
食積與瘀血成痛者︰梔子 桃仁 山楂 枳實 吳茱萸
上為末,生薑汁、順流水作湯,調服。
按之不定,必用桂枝,屬虛。
桂枝 山梔(炒) 烏頭(細切;炒)
上為末,薑汁為丸。每服三十丸,劫痛。
治疝方,定痛速效。濕勝者加荔枝。
枳殼(十五個) 山梔(炒) 糖球(炒) 茱萸(炒)

又方︰守丸。治 要藥,不疼者。
蒼朮 南星 白芷 山楂 川芎 半夏 枳實
為末,神曲作丸。
治陽明受濕熱,傳入大腸,惡寒發熱,小腹連毛際,結核悶痛不可忍。
山梔(炒) 枳殼(炒) 桃仁(炒) 山楂(等分)

上研細,砂缽內入生薑汁,用水一盞煎令沸。熱服之。
治諸疝發時,用海石、香附二味為末,以生薑汁湯調服。亦能治心痛。
治疝方︰梔子 桃仁 橘核 茱萸 川烏
上碾煎服。劫藥用烏頭細切,炒梔子橘核散,單止痛。

腳氣

蒼朮(鹽炒) 白朮 防己 檳榔 川芎 犀角 甘草 木通 黃連 生地黃(酒炒) 黃柏 有熱加黃芩 黃連
有熱加竹瀝、薑汁。
大熱及時令熱加石膏。大便實加桃仁。小便澀加牛膝。
有食積流注。
蒼朮 黃柏 防己 南星 川芎 白芷 犀角 檳榔 血虛加牛膝、龜板。
如常腫者,專主乎濕熱,朱先生有方。肥人加痰藥。
戴云︰有腳氣沖心,宜四物加炒柏。再宜湧泉穴用附子津拌貼,以艾灸,泄引其熱。
健步丸歸尾 芍藥 陳皮 蒼朮(各一兩) 生地黃(一兩半) 大腹子(三個) 牛膝 茱萸(各半兩)

黃芩(半兩) 桂枝(二錢)
上為末,蒸餅為丸。每服百丸,白朮、通草煎湯,食前下。
一婦人足腫黃柏 蒼朮 南星 紅花(酒洗) 草龍膽 川芎 牛膝(酒洗) 生地黃筋動於足,大指動上來至大腿,近腰結,奉養濃因風寒作。四物東加酒芩、紅花、蒼朮、南星。
筋轉皆屬乎血熱。四物東加酒芩、紅花。
大病虛脫,本是陰虛。用艾灸丹田者,所以補陽,陽生則陰生故也。不可用附子,可用參,多服。

斷不可作風治而用風藥。
濕熱、痰、無血而虛、氣弱、瘀血。
濕熱,東垣健步方中,加燥濕降陰火藥。芩柏蒼朮之類。
濕痰,二陳湯中加蒼朮、黃芩、黃柏、白朮之類,入竹瀝。
氣虛,四君子東加蒼朮、黃芩、黃柏之類。
血虛,四物湯中蒼朮、黃柏下補陰丸。
亦有食積妨礙不得降者,亦有死血者。
健步丸方
羌活 柴胡 滑石 甘草(炙) 天花粉(酒製,各半兩) 防己 防風 澤瀉(各三錢) 肉桂 (半錢) 川烏 苦參(酒製各一錢)
上為末,酒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煎愈風湯,以空心下。

發熱

(陰虛難治。)

戴云︰凡脈數而無力者,便是陰虛也。
陰虛發熱,用四物東加黃柏。兼氣虛,加參 白朮。蓋四物東加黃柏,是降火補陰之妙藥。

又云︰陰虛發熱,用四物湯。甚者加龜板、炒黃柏。
吃酒人發熱者難治。
不飲酒之人若因酒而發熱者,亦難治。
一男子年三十歲,因酒發熱,用青黛、栝蔞仁、薑汁,每日以數匙入口中,三日而愈。

陽虛惡寒

戴云︰凡背惡寒甚者、脈浮大而無力者,是陽虛也。用人參、黃 之類。甚者,加附子少許,以行參之氣。
一女子惡寒,用苦參一錢、赤小豆一錢、為末,齏水吐。用川芎、蒼朮、南星、黃芩、酒曲丸。

手心熱

梔子 香附 蒼朮 白芷 川芎 半夏(生用)
為末,曲糊丸。

手麻

此是氣虛也。

手木

東垣云︰麻木,氣不行也。補。肺中之氣是濕痰死血。
十指麻是胃中有濕痰死血。

(因痰,用白朮、竹瀝。)厥者,手足冷也。熱厥逆也,非寒証。因氣虛血虛。
熱承氣湯,外感解散,加薑汁酒。

面寒面熱

火起,寒郁熱。面寒,退胃熱。

喉痺

大概多是痰熱也,只以桐油吐之。或用麝干逆流水吐。

又方︰用李實根皮一片噙口內,更用李實根碾水敷項上,一遭立效。新采園中者。

纏喉風

戴云︰屬痰熱。纏喉風者,謂其咽喉裡外皆腫者是也。用桐油,以鵝翎探吐。又法︰用燈油腳探吐之。又方︰用遠志去心,水調,敷項上,一遭立效。

咽喉生瘡

多屬虛。血熱游行無製,客於咽喉。人參、蜜炙黃柏、荊芥。
虛︰人參、竹瀝、無實火。
熱︰黃連、荊芥、薄荷、硝石。
上為細末,用蜜薑汁調噙。
血虛,四物湯中加竹瀝。

口瘡

服涼藥不愈者,此中焦氣不足,虛火泛上無製。用理中湯,甚者,加附子,或噙官桂亦可。

又方︰用西瓜漿水,口痛甚者,以此徐徐飲之。冬月紫榴皮燒灰噙之。

酒鼻

(血熱入肺。)

四物東加陳皮、紅花、酒炒黃芩、煎,入好酒數滴,就炒五靈脂末,服效。又用桐油入黃連,以天吊藤,燒油熱,敷之。

肺癰

已破入風者不治。搜風湯吐之。(出醫壘元戎)

收斂瘡口,止有合歡樹皮、白蘞煎湯飲之。

肺痿

專主養肺、養血、養氣、清金。

天瘡

通聖散及蚯蚓泥略炒,蜜調敷之,妙。
從肚皮上起者,裡熱發外,還服通聖散可也。

漏瘡

須先服補藥以生氣血,即參、耆、朮、歸、芎為主,大劑服之。外以附子末唾和作餅如錢濃,以艾炷灸之。漏大艾炷亦大,漏小艾炷亦小。但灸令微熱,不可令痛,乾則易之。
乾研為末,再和再灸,如困則止。來日如前法再灸,直至肉平為效,亦有用附片灸,仍前氣血藥作膏藥貼之。

痔漏

用五倍子、朴硝、桑寄生、蓮房煎湯,先熏後洗。腫者,用木鱉子五倍子研細末,調敷。
漏專以涼藥為主。
痔漏方
人參 黃耆 當歸 川芎 升麻 枳殼 條芩 槐角

腸癰

作濕熱食積治,入風難治。
治漏外塞藥︰蘆甘石小便 ,牡礪粉。

結核

或在頸、在項、在身、在臂;如腫毒者,多痰注作核不散。治耳後頂門各一塊。
僵蠶(炒) 青黛 膽星 酒大黃
上為末,蜜丸,噙化之。
頸頰下生痰核,二陳東加炒大黃、連翹、桔梗、柴胡。
治臂核作痛︰連翹 防風 川芎 酒芩 蒼朮 皂角刺

治環跳穴痛,防生附骨癰方︰以蒼朮佐黃柏之辛,行以青皮,冬月加桂枝,夏月加條子黃芩。體虛者加土牛膝,以生甘草為使,大料煎,入生薑汁帶辣食前飲之。病甚者,加黃柏、桂枝。十數帖發不動,少加大黃一兩帖,又不動者,恐癰將成矣;急撅地成坑,以火紅,沃以小便,赤體坐其上,以被席圍抱下體,伏熱氣熏蒸,腠理開、血氣暢而愈。

脫肛

氣熱、氣虛。
氣虛補氣,用人參、當歸、黃耆、川芎、升麻。
血虛者,四物湯。
血熱者涼血,四物東加黃柏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