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索引

張氏咽喉七十二症治

帘珠喉

帘珠喉滿喉如白網細狀,兩邊微腫,根有白點帶紅色,小舌紅腫,咽水大痛,此症因郁積熱毒而發,其脈兩寸浮洪,兩尺亦數大而洪,此上盛下虛之症也。宜清火,用六味東加鹽炒黃柏六克、酒炒黃芩六克、鹽炒知母六克、石膏十五克、山豆根六克、鹽炒玄參六克。山梔三克、木通三克、生地六克,服一劑,來日再加連翹十克、紫花地丁十克、熟地六克、丹皮六克、草河車六克、川連三克、金汁一盅或煎柏枝汁一盅沖服乃妙。外吹藥,六、七日可愈。

嗆食啞喉

此症因伏邪在肺,聲啞嗆食,六脈遲細,屬陰症。餘曾治一人,年二十,患此症三年,飲食少進,病在將危,餘診視再三,病雖久,脈尚有力有根,或可治。用六味東加麻黃九克、桂枝三克、蘇葉十克、木通三克、細辛三克、白芷三克、訶子六克、皂核九克、薑炒半夏三克,連服至六日,病雖退而聲啞未除,換加桔梗三十克、訶子二十一克、甘草二十一克、薄荷三克,以上俱童便炒,麻黃三克,煎數沸,噙漱徐徐咽下,服十劑乃愈,後服補藥健脾。

內外腫喉

此症生於喉關之下,陰陽相結,內外皆腫,或有爛斑火郁之症,用六味東加炒黃芩六克、熟軍十五克、海浮石六克,外吹藥,來日加丹皮四克、生地六克。酒炒黃芩六克、生石膏九克、炒山梔三克、木通三克、針刺少商、商陽,兩手四穴。如背寒加羌活,胃泛加粉葛根、柏枝汁,亦可漱之。

風熱喉

此症感風熱而起,滿喉發細紅點,根帶淡白,舌下兩邊三、四塊,六脈洪緊,用六味東加鹽炒玄參三克、酒炒黃芩六克、山梔三克、花粉三克,一服可愈。外用吹藥,兼服八仙散。

紫色虛喉

喉間紫紅,久之變爛,如生漆色,因初起早服寒涼之藥故也。此症肺胃伏寒,平而不腫,飲食難進,吐出乃腐肉者宜急治之,如誤認為火熱之症,反以“三黃”、犀角、羚羊角等藥,則釀成死症矣。餘見此等紫色之症,不論名色,喉間絕無影形,滿喉皆紫,脈緩身涼者,用六味東加細辛一克半、葛根、蘇葉、白芷、川芎、麻黃各三克服後紫變為紅,換加鹽炒玄參三克、酒炒黃芩六克、花粉六克,即愈。

喉癬

此症因腎虛火旺,發癬于喉,不腫而微紅,上有斑點,青白不一,如芥子大或針孔綠豆大,每點生芒刺,入水大痛,喉間聲啞,咳嗽無痰,六脈細數者,用知柏地黃湯兼四物東加麥冬、炒玄參、鹽炒女貞子、枸杞、人參、洋參。二參或前藥不用亦可;首烏、阿膠各六克,十服後用附桂八味丸加女貞、枸杞、二參,俱鹽炒,淡鹽湯下,每服(劑)十二克。如前知柏地黃湯、四物湯服後不應,酌加附、桂,每服各六克,冷服。此引火歸原之法也。如六脈洪數,恐難脫體,外兼用吹藥治之。

喉疳

此症因腎虛火旺,沸騰上部而發。喉間上 有青白紅點,平坦無刺,故名喉疳。聲不啞,不咳嗽,兩尺脈虛者是也。先用六味湯去荊、防、蠶三味,加鹽炒玄參三克、酒炒黃芩六克、丹皮六克、生地六克、鹽炒山梔三克、鹽炒水拌再炒女貞四克、鹽炒知母四克,男加龜板十五克、女加別甲十五克,服五劑或十劑。如不愈,再加附、桂各九克,另煎入藥,冷服,愈後合附桂八味丸加玄參、知母、女貞、枸杞,各藥俱鹽水炒,服一料可愈,外用吹藥。

飛揚喉

此症由風熱上壅上 。紅腫氣不能通,咽物不下,從小舌中飛揚逐漸至口,此系凶惡之症。急針患處出血泄氣,吹藥,內服六味東加連翹、葛根、黃柏、山梔、木通各三克,生石膏十二克,一、二服可愈。

虛啞喉

虛啞喉喉間不腫,兩邊關內少有紅點,聲啞不明,牙關不開,此症乃內外風火,因喜食酸澀之物,肺氣不清故也。用六味東加細辛九克。(按︰原文細辛三錢,分量過重,可能是三分之誤,或者有獨到之處,細辛臨床應用一般以不超過三克為宜。)蘇葉三克,服一劑聲音不啞,換加生地、丹皮各六克,鹽水炒山梔、木通、花粉各三克,二服愈矣。

聲啞喉

聲啞喉為寒伏肺腑,不腫不紅,又無爛點,總覺乾痛,難于飲食。用六味東加蘇葉、麻黃各六克、細辛一點五克。二服後,麻黃、蘇葉各減半。再二日,換加花粉、黃芩、羌活、薑炒半夏各三克,皂核二十粒,訶子六克、桔梗十五克、甘草十五克,以上三味皆拌童便炒,四、五服乃愈。初起不可用涼藥,此症非三、四天不能痊愈。

爛痧喉

爛痧喉發于傷寒之後,表邪未盡,其喉關內腫爛,右關脈急,肺脾之症可知。用六味東加酒炒黃芩三克、花粉三克、鹽炒玄參三克、葛根三克、生石膏八克、淡竹葉六克、草河車六克,連服四劑,如爛斑不褪,加生大黃九克,津化八仙散、玉樞丹,每服二克,三服可收功。

雙乳蛾

雙乳蛾感肺胃二經之熱而發,生於關口上部兩邊,如櫻桃大,肺胃之症也。身發寒熱,六脈弦數。先針少商、商陽,兩手四穴,或挑破患處出血亦妙。用六味東加陳皮、海浮石、蘇葉、羌活各四克,兩服可愈。如腫不退,六脈有力,加大黃九克。

單乳蛾

單乳蛾生於雙蛾地部之旁,或左或右,六脈浮數,因傷寒後邪未散盡,身熱惡心,恐見痧疹,用六味東加葛根三克、蘇葉三克、羌活六克、鮮芫荽十五克、(無鮮者用芫荽子十克,)一服退半,來日再加酒炒黃芩六克、花粉三克、山梔、赤芍、木通各三克,即愈。

爛乳蛾

爛乳蛾因肺胃郁熱,紅腫爛斑,大痛難食,六脈弦緊,宜急針少商、商陽,兩手四穴,用六味東加葛根六克、蘇葉、鹽炒玄參各三克、炒黃芩六克、沖柏枝汁一杯,漱喉間,徐徐咽下,再用八仙散一服津化下;來日去蘇、葛二味,加山梔、木通、生地、丹皮、海浮石、花粉各六克,脈大有力,加生大黃九克,脈虛用八仙散同柏枝汁照前吃法,三、四日可愈,如聲啞背寒,六味東加葛根六克、蘇葉三克、羌活一克、細辛○點九克治之。

風寒蛾

風寒蛾因風寒而起,腫大如李,頭不能下垂,氣塞不通,寸關之脈浮緊,肺胃之症也。針少商、商陽、少沖,兩手六穴,用六味東加蘇葉十克、羌活三克,一服可愈。若早用涼藥,則不能退矣。

白色乳蛾

白色乳蛾腫塞滿口,身發寒熱,六脈浮弦,此肺受風寒之症也。六味東加蘇葉六克、細辛○點九克、羌活六克,一服可愈。

石蛾

石蛾因胎生本原不足所致,生於乳蛾部位,少進半寸。初生不可用涼藥,不可動針刀。此乃肝火老痰結成惡血,凡遇辛苦即發。用六味東加貝母三克、生地六克、牛蒡子三克、麥冬三克、木通三克,服四、五劑;如不退,去六味,用生地四克,丹皮三克、象貝母三克、甘草、牛蒡子各三克、桔梗二克、麥冬三克、木通二克、薄荷六克、燈心草一克,服以愈為度,外吹退腫藥。

伏寒乳蛾

伏寒之症其乳蛾色紫,治法同紫色喉癰(見前紫色虛喉)。如孕婦喉癰,慮服藥有礙,將藥煎濃,漱喉吐出,亦可愈。

爛喉痺

爛喉痺因肝胃熱毒,外感時邪而發,形如花瓣,爛腫白斑,痛叫不食,目晴上泛,六脈洪大,速針少商、商陽、關沖、少沖,兩手八穴,有血生,無血死。用六味東加生大黃六克、鹽炒黃芩六克、入酒少許,玄參六克、鹽炒生地六克、丹皮三克、海浮石六克、山梔三克、木通三克,兩服後去大黃,用六味湯再加生石膏十克、訶子四克、整柏子仁用柏枝汁製六克,四服可愈,並服八仙散六克,津化下。此症若脈細身涼不治。

白色喉痺

白色喉痺因肺胃受寒,脈遲身熱,用六味東加細辛○點六克、羌活六克、蘇葉、陳皮各三克,二服可愈。
若變紅色乾痛,去前四味,換加山梔、木通、酒炒黃芩、生地、黃柏各三克,痰多加海浮石、半夏、花粉各三克。

寒伏喉痺

寒伏喉痺為肺經寒重,色紫亦不大腫,脈緩,若誤服涼藥,久之必爛。凡遇紫色者不可作火治,用六味湯 加細辛一點五克、麻黃、桂枝、蘇葉、栝蔞、訶子、牛蒡子各三克。甚者吐出紫血塊,治法亦同未爛者,加蘇葉六克、細辛一點五克、柴胡、海浮石各三克,腫與不腫同治。

雙喉痺

雙喉痺生於上 關內兩邊,形如欖核,痛而難食,胃經積熱所致,或發寒熱,兩關脈洪大者是也。速針患處或少商穴亦可,先用六味湯一服,來日再加黃芩、山梔、木通、炒玄參各五克,一服可退。爛者不可針,但于患處用吹藥。

單喉痺

單喉痺或左或右,治法同雙喉痺。

淡紅喉痺

淡紅喉痺腫似雞子,飲食不下,身發寒熱,眼紅嘔吐,恐有斑毒在內,急針少商、商陽、關沖、少沖,左右八穴,或患處挑破,用六味東加蘇葉、羌活、葛根各六克、鮮芫荽十五克,服一劑,滿身發出痧疹,嘔吐即止。或身熱不退,喉外亦腫,此內火外泄也,用六味湯換加生大黃六克、葛根、黃芩、山梔、玄參、花粉各六克、生石膏十五克、滑石六克,二服後去大黃、石膏,再服四、五劑可愈。有爛斑用八仙散一服津化下,兼服柏枝汁。
此症因傷寒時邪未消之故,兩關脈沉細,兩寸尺脈虛數者是也。

走馬喉痺

走馬喉痺內外俱腫,此系急症,肝脾火閉不通而為痺,或發寒熱,脈洪大者生,沉細者死。用六味東加葛根六克、柴胡三克、細辛一點五克,漱之,再加皂角刺六克、歸尾六克、赤芍六克、草河車六克、生軍十五克,痰多加海浮石九克、製半夏六克,身熱惡寒加羌活三克、蘇葉三克,急刺少商、商陽、關沖,兩手六穴,血多為妙。

內腫鎖喉風

內腫鎖喉風由肺胃兩經陰陽相結,內塞不通,外無形跡,喉內多痰喘,先用灌吐法(見下面纏喉風),再用六味東加麻黃六克、生軍十五克、細辛三克、蘇葉六克、桂枝三克、羌活六克,煎數沸服,或瀉或吐為妙。
如不吐不瀉,針少商、商陽、關沖、曲池、合谷,左右十穴,有血者生,無血者死。左右關寸脈弦緊洪大者生,沉遲者死。吹吊痰藥。
曲池穴在肘曲橫紋頭臂之外側。合谷穴在虎口背側大指與食指合界之端。

纏喉風

纏喉風因肺感時邪,風痰上壅,陰陽閉結,內外不通,如蛇纏緊,關下壅塞,甚者角弓反張,牙關緊閉,先用開關藥吹鼻擦牙,以吐為度,再速針頰車,左右兩穴,艾灸數壯,或用雞蛋清沖白礬灌之。以上諸法如不吐,再針少商、商陽、關沖、少沖、少陰,有血為度,無血不治。用六味東加生軍三十克、麻黃、羌活、蘇葉、訶子各六克,煎灌服,或瀉或吐皆妙。如不吐,即針之,針而無血,六脈沉細者不治。吹用膽礬去痰藥。

匝舌喉風

匝舌喉風生於喉之上下兩邊,迫于小舌,有泡,或紅或紫,外臉皆腫,喉內不腫,舌根粗大,此惡症也,痊者甚少。用六味東加黃連三克、黃芩六克、生軍十二克、連翹六克,沖玉樞丹三克,急進三、四服,或有可生。如牙關黑腫,齒落頭搖,不治。此症乃肺肝積毒所致。

虛爛喉風

虛爛喉風因本源不足,虛火上炎,生於喉之關內,上下紅色白斑,痛爛不腫,六脈細數是也。初起用六味湯加鹽炒玄參六克、酒炒黃芩六克、炒山梔、花粉各三克、生地十克、丹皮六克,兩服後去六味東加鹽炒知母、黃柏各三克,服五劑,如兩關脈大,作結毒治,外吹藥,並服八仙散。

白色喉風

白色喉風因寒包火,伏于肺經,白而不腫,上有紅紫爛斑,脈象不數,身熱畏寒,火欲外發,用六味東加葛根六克、麻黃三克、蘇葉三克、柴胡二克、花粉四克、桂枝、羌活各三克,一、二服,兼八仙散一服,津化下。患處變紅色換加鹽炒玄參六克、酒炒黃芩六克、炒山梔、木通各三克,兩服可痊愈。紫色喉風同此治法。

酒毒喉風

酒毒喉風因醇酒濃味所致,生於關內,紅腫痰多,咽物不下,肺脈獨遲,兩關皆大,用六味東加生甘草三十克、葛根三克、海浮石九克、花粉六克、枳 子九克、山梔三克,煎湯嗽之,來日再加鹽炒玄參、生地、丹皮各六克,四服可痊,並吹退腫藥。

勞碌喉風

勞碌喉風,肝腎兩虛,發于關內,滿口有紅點,根白不腫,常有血腥氣,勞碌即發,脈象數而中空為芤脈是也。用六味東加鹽炒玄參六克、鹽炒知母六克、生地六克、丹皮、木通各三克,來日再加連翹、酒炒黃芩、花粉各三克,山梔三克。兩日後去六味湯換煎方,鹽炒玄參六克、女貞子四克、生地四克、麥冬四克、炒黃芩三克、丹皮六克、枸杞六克、龜板九克、生首烏十五克、生甘草三克,二服可愈,外吹消散藥。

酒寒喉風

酒寒喉風因酒後受寒,關內兩邊平而不腫,有淡紅塊四、五處,咽物覺痛,身無寒熱,六脈洪大。用六味東加花粉六克、枳 子六克、酒炒黃芩六克,葛根三克,兩服可愈。

腫爛喉風

腫爛喉風因風火內熾,肺胃脈洪數,用六味東加葛根、花粉各三克,如紅爛不退,藥不能入,再用六味東加淡豆豉。木通、山梔、鹽炒知母各六克、花粉、當歸、柏子仁各三克、丹皮六克、生地四克、海浮石九克、柏枝汁一杯沖藥服,五、六劑而安,外吹消散藥。

肺寒喉風

肺寒喉風因肺受重寒,生在關內下部兩邊,如扁豆殼樣,平而不腫,大痛難食,不穿不爛,畏寒怕冷,右寸關弦緊,用六味東加羌活、蘇葉各六克、當歸、柴胡、牛蒡子、桂枝各三克、細辛一點五克,兩服可愈。

辛苦喉風

辛苦喉風因日夜勞苦而發,不腫不太紅,但微紅而痛,小舌左右常出血,上部之脈洪緊。用六味東加鹽炒玄參、酒炒黃芩各三克、山梔六克、木通三克、連翹六克,火重者加生地六克、鹽炒知母六克、丹皮、澤瀉、花粉各三克,三服可愈,外吹消散藥。

淡紅喉風

淡紅喉風由肺胃感冒風邪而發,腫連小舌,喉塞不通,聲音不清,右手關脈弦緊,宜針少商、關沖、少沖、兩手六穴,急者患處亦可挑破,用六味東加羌活、蘇葉、葛根各六克,一服可愈。

伏寒喉癰

伏寒喉癰因積寒在內,外感時邪而發,其色紅腫或帶紫色,脈浮不數,用六味東加羌活、葛根、草河車、穿山甲、赤芍、歸尾各三克、細辛一點五克,兩服後去羌活、葛根,加山梔三克,五日可愈。

腫爛喉癰

腫爛喉癰因脾家積熱而生,紅腫潰爛,兩手關脈洪大者是也。針少商、商陽、關沖、少沖,兩手八穴,血多為妙。先服八仙散,放舌上津化下,再用六味東加鹽炒玄參六克、鹽炒黃柏三克、酒炒黃芩三克、生大黃九克、山梔、木通各三克、草河車六克,煎服,瀉過,去大黃再服,三日後用十八味神藥、柏枝汁咽漱即愈,外兼用吹藥。

淡白喉癰

淡白喉癰因肺脾受寒,其色不紅,若用涼劑,七日之內必成膿,有膿即針破。初起腫,針少商、商陽,兩手四穴,出紫血,用六味東加蘇葉、赤芍、歸尾各五克,一服加穿山甲、皂角刺、草河車各六克,再服可愈。此症六脈緊,身發寒熱者是也。

大紅喉癰

大紅喉癰為脾肺積熱,其色鮮紅,腫脹關內,六脈洪大,身發寒熱,急針少商、商陽,或刺患處出惡血,用六味東加山梔、木通各三克、海浮石、生大黃各九克、歸尾、皂角刺、草河車各九克、赤芍、花粉、黃芩各四克,先將十一味煎二、三十沸後,下六味湯同煎,兩服可安。

聲啞喉癰

聲啞喉癰因受寒太重,肺脈閉塞,以致聲啞,飲食難進,或有爛斑,右寸脈沉澀,脾胃脈洪大,畏寒身熱,用六味東加羌活六克、葛根、蘇葉各三克,漱之,二日後聲音不啞,換加花粉三克、乳香二克、葛根、酒炒黃芩、歸尾、赤芍、穿山甲、皂角刺各九克,再服八仙散、玉樞丹,兩服可愈。

單喉癰

單喉癰或左或右,身熱惡寒,脾胃之症也,有紅點風熱,無紅點風寒,脈象如前。六味東加蘇葉、羌活各六克,漱咽一服,來日再加赤芍、歸尾、山豆根、山梔各四克,服一劑可愈。

外症喉癰

外症喉癰生於頜下,天突穴之上,內外皆腫,飲食有礙,初起無痰涎,內不見形跡,此風毒之癰也。六味東加黃芩、皂角刺、山甲、歸尾、赤芍、草河車各六克,紅花、葛根各三克、乳香二克,連三服,以消為度。已成出膿必成 管。用十全大補湯收功。

兜腮喉癰

兜腮喉癰生於腮下,其名“懸癰”,因郁積寒氣而發,外用灸法二壯,用六味東加山甲、歸尾、皂角刺、川芎、白芷各三克、升麻一克、紅花、乳香各二克、以消為度,有膿針之,若成 管,多用參、苓( )內托,或可收功。
此症不可輕意疏忽。

舌上癰

舌上癰生於舌中心,如梅子大,不能言語,此症熱入心包絡而發,左寸脈宜洪大數,不宜細緩。紅腫可治,黑者不治。六味東加川連三克、連翹、草河車各十五克、生軍十二克、地丁九克,外吹牛黃消散藥,以愈為度。

舌下癰

舌下癰乃脾腎積熱而發,然舌下有金津、玉液二穴,通於腎經,水枯方生此症,診其左尺洪數者是也。六味東加生地、草河車各六克、葛根、花粉、丹皮各三克、玄參六克,兩服,用十八味神藥收功,吹藥如前。

上癰

上 癰有如桃核掛下,不能飲食,因肺家炙 之毒積久而發,宜用解毒之劑加草河車九克、石膏十五克、地丁、生地各六克、歸尾、山甲、赤芍、皂角刺各四克、丹皮、花粉、葛根各三克,七、八服,兼玉樞丹每日二克。
並用吹藥,據理或遲至二、三月收功亦有之。

木舌

木舌因心、脾、肝三經積熱,舌粗紫脹,不能言語,此多食炙 所致,急刺出紫血,搽吹藥,用大承氣湯兼黃連解毒東加山梔、木通、連翹、花粉各六克,赤芍、草河車各九克,兩服後應加生軍瀉毒,再用六味湯漱口吐出,左右寸關脈洪大者屬實症,可治,六脈細者屬虛症,難治。

白腫舌

白腫舌因風寒積內,六脈弦緊,舌腫硬痛,六味東加細辛一克、蘇葉四克、白芷六克、當歸四克、川芎、葛根各三克,如有白苔黑點而滑者,用淡附子、乾薑各二克,煎服。外用乾薑、冰片、麝香、青皮各等分,為末,搽患處。

爛邊舌

爛邊舌因脾經濕熱不清,大舌邊上發疳,白點而爛,六味東加小生地六克、滑石九克、淡竹葉三克、前仁、豬苓各四克、澤瀉、車前、甘草梢各三克,服兩劑,外用吹藥。唇牙內腫爛同此治法。

紅點紫舌

紅點紫舌因心脾二經熱極所致,滿口紅點紫色作爛而痛,或身有赤斑。六味東加石膏三十克、葛根四克、川連三克、黃芩六克、黃柏三克、木通、山梔各三克,甚者加生軍九克。如六脈不數,不可用此方。外用吹藥搽患處。

純紫舌

純紫舌因傷寒用蔥酒發汗,酒毒入心,以致大舌純紫,宜用升麻、葛根各三克。枳 子六克、石膏六克、川連八克、滑石、人中黃各九克、木通三克,如心煩加山梔、淡豆豉各三克,惡心欲吐恐防發斑,加芫荽三十克,又用芫荽沖燒酒揉背心為妙,外用吹藥。

座舌蓮花

座舌蓮花因脾經熱毒積久而發,生於牙齦內面,走竄如蓮花一座,急針患處出血,搽吹藥,再針左右少商穴,用六味東加草河車六克、歸尾、赤芍各三克、川連、連翹各三克、生軍九克、山梔、木通各三克、生地六克、穿山甲三克、生石膏十五克,服兩劑,如不退,用十八味神藥收功。

重舌

重舌大舌之下又生小舌,以致大舌反粗短,小舌長痛,此心脾之毒,左寸右關兩部脈洪大者是也,久之必爛,爛則難愈。初起即針出惡血,搽吹藥,服黃連解毒東加生軍十五克,如瀉,五、六日即愈。玉樞丹、十八味神藥亦可服。

蓮花舌

蓮花舌因心脾之火飛騰舌底,即針刺小舌出血,吹藥用三黃石膏東加甘草二克、草河車六克,外針商陽穴即愈。

焦黃舌

焦黃舌因嗜酒太過,遇寒而起,大舌乾黃,用三黃東加枳 子、生石膏、人中黃,身發寒熱用大柴胡東加羌活三克,如嘔吐心煩脈洪大,加生軍十二克、佐以牛蒡子、赤芍、葛根之類,再無不應。

舌上珠

此心脾積熱,舌生白泡,大小不一,六脈洪大,搽吹藥,用三黃東加石膏十克、草河車六克、地丁三克,兼服玉樞丹二克。如六脈遲細者不可用前藥。

舌下珠

此脾腎兩虛之症,六味東加鹽炒玄參、生地、鹽炒知母、黃柏、木通各等分(按︰一般六至十克為宜),煎服,兼搽吹藥,餘藥照前。

左雀舌

左雀舌因多食煎炒炙 之物,積毒于胃,故發于舌之旁,似生小舌,位近牙齦,初起針破出血,搽吹藥,用六味東加三黃湯、清膈散(即涼隔散)治之,久之必爛,用龍骨生肌散收功。

右雀舌

右雀舌亦因積毒,治法如左雀舌,大同小異,用六味東加犀角地黃湯治之,搽藥同前。

胃火小舌

胃火小舌因脾經火毒郁久而發,小舌生白點爛,胃脈浮,用六味東加生石膏一百二十克、酒炒黃芩六克、花粉九克、葛根六克、山梔三克,兩服如不愈,用吹藥兼服柏枝汁。此乃多食炙 醇酒濃味,或魚骨刺傷,非結毒可比,須診脈浮洪者屬胃火,脈沉實者屬結毒,詳辨為要。

胃毒小舌

胃毒小舌因毒結胃經,發于小舌,形如前症,胃脈沉實而洪大者是結毒,臨症不可疏忽。有紅腫爛者,治法亦同前。用十八味神藥同玉樞丹三克,土茯苓每日一百二十克,煎湯代茶,多吃為妙。如一月不愈,宜合結毒紫金丹一料,沖玉樞丹同服,土茯苓湯下,每晚九克可收功。

積熱小舌

積熱小舌因肝、胃二經火毒飛騰,所以小舌長硬,白衣裹滿,咽物不下,右關脈浮大,六味東加山梔三克、連翹六克、酒炒黃芩六克、黃柏四克、生石膏十克、滑石六克、赤芍、木通、葛根各三克、草河車六克,外吹藥,兼用玉樞丹二、三次,無不愈。

懸旗小舌

“懸旗風”生小舌下垂尖頭,似桂圓核大,紅如爛桃,胃脈浮洪,多因食濃味火酒,以致胃火郁盛而發,六味東加甘草二克、枳 子六克、赤芍六克、草河車六克,兩服可愈。如腫處出血,用吹藥。

純白小舌

純白小舌因胃經積毒,小舌忽變白色,軟大而腫痛,右關脈洪沉,先用玉樞丹每服二克,或十服或五服,銀花湯下,再用土茯苓煎湯代茶。如胃脈不沉反洪大,作火症看,用六味東加生石膏六克、酒炒黃芩、車前各六克、山梔三克、木通三克、滑石九克、葛根九克、天花粉三克、山豆根六克,三服。此即一症兩治之法,臨症細參脈理,然後用藥,慎之﹗慎之﹗

松子喉疔

松子喉疔生於關內小舌左右兩邊,形如松子,淡紅而硬,大痛難食,背寒身熱,兩寸關脈緊,乃風火郁積之症也。六味東加蘇葉、赤芍、羌活、連翹、穿山甲、草河車各三克,來日去蘇葉、羌活二味,加乳香一克、玉樞丹三克,研細沖服,二日可愈,外兼用吹藥。

走馬牙疳

走馬牙疳因脾經積受熱毒太重而起,牙肉先腫,日久腐爛,此為急症,齒落肉黑不治,脈浮洪者生,沉細者死。脈大而有力,尚可用重劑救之;脈遲細者,藥不能投,臨症詳脈治之。初起未爛即針腫處出血,搽吹藥。
已爛不必針,搽吹藥。用川連、葛根、連翹、犀角、生地各六克、白蘚皮、甘草、貝母、花粉各四克、生石膏三十克、草河車三十克,入大鍋煎服三、四碗,連服三劑。如脈數便結加生軍三十克,或可救,遲則不治矣。

喉單

喉單因肝火郁熱動風而生,關口上部下垂,根大頭小,紅色大痛,先針兩邊患處出血,吹藥,漱六味湯一服。
來日加柴胡、鉤藤、赤芍、生地、丹皮、草河車各三克、連翹、黃芩、黃連各三克,煎服可愈。

喉菌

喉菌因胎毒所致,或因心胃火邪,生於喉內如菌樣,故名。喉菌不可用刀、針,服黃連解毒湯、玉樞丹,可使其不發熱,然未見全消者。

喉瘤

喉瘤因郁怒傷肝,或迎風高叫,或本源不足,或誦讀太急,以致氣血相凝,生於關內,不時而發,治以調本養原之藥,玉樞丹、地黃丸俱可常服,難許速愈,外用吹藥。
又喉瘤生於關外,治法同前。

陰瘡

陰瘡生於頰車之下,或左或右,內熱外寒,皮色不變,身發寒熱,腫大如鰻鯉瘟,六味東加萬靈丹,同藥化下。如變紅色,用喉癰藥治之。便結加生軍九克,玉樞丹亦可服。症屬少陰心腎,則如此法。若症屬少陽膽、三焦,用柴胡、牛蒡子,並六味湯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