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股神沃倫巴菲特的小兒子彼得.巴菲特所撰寫的新書 《生活由你創造》不久前在全美上市發行。
在書中,彼得深有感觸地寫道,經濟浪潮起起伏伏,唯有人的價值觀是最穩定的貨幣,永遠不會貶值、破產,並為我們帶 來最豐厚的回報。
有評論認為,作為音樂家、作曲家、作家和製片人的彼得,堪稱美國富二代的一個縮影,他們並沒有躺在父輩的巨大財富上追求個人享受,而更願 意嘗試走一條自己的創業之路。
彼得·巴菲特是巴菲特的第三個孩子,1958年5月4日出生於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城。中學畢業後的他進入斯坦福大學讀書。由於老巴菲特是該校的捐贈人,彼得在教室擁有特權座位。但他時常被這困擾。彼得認為學習成績平平的自己根本沒資格享受“特權”。再三考慮之後,彼得決定提前結束大學學習。
他後來說:“當善意的父母給子女鋪就的道路太過平坦時,父母就剝奪了子女贏取自尊的機會,這也讓孩子們在塑造性格的過程中欠缺了戰勝挫折的經歷。對孩子們而言,只有戰勝這些挫折,才能擁有真正的、持久的自信。”
上世紀80年代初,彼得沒有像父親一樣投身金融界,而是在三藩市開始了自己的音樂生涯。最初,他為當地藝人製作專輯,接著又被廣告公司雇用,直到1987年才發行了名為《等待》的首張專輯。
當事業小有成就時,彼得已經30多歲了,想買一套大房子的他問父親能否借一部分錢,老巴菲特卻以“我們父子不要談錢”為由,直接拒絕了彼得的請求,迫不得已的他當上了“房奴”。在還貸的壓力下,彼得在事業上繼續奮勇前進,他參與制作的電影《與狼共舞》配樂奪得了奧斯卡獎,他本人也獲得過艾美獎。
和老巴菲特一樣,彼得也熱衷慈善事業。
幾年前,他創辦了諾屋基金會。據說,在籌集善款時,彼得經常聽到別人對他說:“別開玩笑了,看看你的父親是誰,你們最不缺的就是錢。”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老巴菲特讓彼得繼承的只是“慈善基金”。
2006年,老巴菲特宣佈將自己的大部分財產約370億美元捐贈給蓋茨基金會的同時,還將價值3億美元的股票平均分給了3個孩子所經營的慈善基金會,這就是彼得從父親那得到的所謂“財產”。
老巴菲特的女兒蘇珊也是一位慈善家。
老巴菲特從小就培養她的獨立意識,和兩個弟弟一樣,她小時候的零花錢也是以“貸款”形式獲得的。
《早安美國》節目曾披露說,1983年蘇珊同艾倫·格林伯格結婚後不久,有一次曾向父親提出要借4.1萬美元,用於擴大廚房,但老巴菲特拒絕拿出任何錢。直到1995年同蘇珊離婚時,格林伯格也沒從老巴菲特那得到什麼。目前,蘇珊在奧馬哈經營著一家毛衣編織廠,同時還打理著舍伍德基金會。該基金會旨在促進低收入家庭孩子的福利,為他們提供公共教育和人性化服務等。
作為老巴菲特的長子,霍華德曾被父親指定為接班人,並陸續擔任了一系列公司領導職務,但霍華德真正的興趣是當個農民。
1977年,霍華德開始在內布拉斯加州的特凱馬幹農活。他的父親購買了價值30萬美元的地產,然後出租給他使用。經過30多年的經營,霍華德在內布拉斯加州的農場已有 400英畝規模。
多年來,他的霍華德·G·巴菲特基金會與蓋茨基金會合作,投入大量資金為非洲研究抗旱玉米,霍華德也因此被聯合國授予世界糧食計畫署大使稱號。
不僅如此,霍華德還是一位多產的作家,撰寫過關於環境保護、野生動植物和人類境況的眾多圖書,也經常為《華爾街日報》和《華盛頓郵報》撰稿。
按:從“股神”巴菲特對待子女的“摳門”、以及他的子女們通過自己的奮鬥所取得的成就,再比較我們“富二代”那種驕奢淫逸的生活方式和“官二代”那種以“我的爸爸是李剛”來嚇人的架勢,也許,就可以明白我們離歐美發達國家的差距到底有多遠、差距在哪里了。
我知道,我們無法學習巴菲特那種天才式的投資理財本領;但是,我們可以學習他如何教育子女和對待財富的。不管是“官二代”、“富二代”,還是“窮二代”、“民二代”,我們應當以自己通過獨立奮鬥取得的各種成就而自豪;同時,對身邊那些通過獨立奮鬥而取得成就的人,我們除應當不吝讚美之辭外,最好能適當地伸以援助之手。
對於那些依仗“富爹”、“官爸”獲得地位、權勢、財富之人,我們完全可以蔑視他們,並恥與其為伍;假如他們的行為越過了法律的底線,從而侵害了我們的利益、剝奪了我們的機會,必要時,我們還可以通過適當的途經檢舉、揭發他們,不但要讓他們無地自容,而且要讓他們得不償失。
中國民眾,特別是我們的年輕人,只要具備獨立精神、自由思想、權利意識、平等理念,那麼,中國離現代國家就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