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一:我不管任何理由,只問吃素是否夠營養?尤其對兒童與婦女?

答:我的答覆是肯定的,絕對沒有問題,而且經濟,但吃素非萬能,要注意養分的平衡、農藥殘毒及清潔衛生等條件,必須正確遵守。

問二:如果素食、生食可以治病,會不會影響業者利益?

答:這個問題理論上似可成立,但事實不盡然:只要看看光復後人口,至今增加不過三倍,而我們的醫院、醫師、藥廠、藥房、醫事教育、管理人員、衛生經費等等,決不止當年的三倍,而且仍然是看病要排隊,藥店大賺錢,台中、台南、高雄、花蓮都在趕蓋大醫院,其中有奧妙,可想而知。所涉及眾生的迷誤,則超過本書討論的範圍了。

問三:吃素的人,都好像瘦瘦的,沒有福相,不是?

答:『福相』現在是一項錯誤觀念,問題是在素食者健康有沒有進步了加有病,病因是什麼了以編考為例,凡早年就認識我的同事,應該可以證明我是素食的獲益者,許多朋友也如此。不過一切都是比較的,吃素並非萬能。當我有病住醫院的時候,就有朋友相勸:「吃素營養不夠,所以生病!」我的回答是:「若然,醫院中的病人,除我以外,全是肉食者,又如何解釋?」

問四:吃素有多少種?那一種最好?

答:吃素的種類很多,有的只在早上吃素!有在月中的某幾天或特殊日子才吃素,更有的是長年的。有的可吃肉邊菜,有的可吃三淨肉(即:不見殺、不聞殺、不為我而殺)或五淨肉。較嚴格的吃素,是不吃一切動物,包括蛋類與植物中的數種刺激品,如蔥蒜等。較寬的只有限於不吃動物,蛋、奶均可(叫做蛋奶素)。至於那一種吃素方式較好了應該都沒有問題,關鍵在自已的志願與決心。如果從宗教觀點來說,自然越淨越好。

問五:佛教戒殺,植物不也有生命嗎?吃植物也是殺生嗎?

答:人總要活下去,兩害相權取其輕。凡事都是相對而又有其極限。佛教認為人以外,尚有各種不同層次的靈性世界。例如植物也有「覺」性,所以有的層次,確實不吃植物,只要「聞香」就能解決食事。因此有的寺廟廚房匾額寫有『香積廚』,就是此意。植物有感情反應,這是美國加州大學生物學家巴斯德博士︵Dr.Baxter與數位心理學者多次合作精密試驗,證實金魚的生存與死亡,能影響盆景的反應:所以他在一九八四年四月電視科學新聞播出時說:「植物並非毫無情感。人類對自然界的瞭解,還僅是起步而已。許多真象,有待我們去發現。」,如此說來,我們吃植物,確是不得已。如果吃動物;問題當然更大了.

問七:既然素食加此美妙,科學也證明對建康有利,何以歐、美、日本許多先進國家,仍然是肉食的人多?

答:人生迷誤的事,千千萬萬,外在的如殺、盜、淫、妄、酒,內在的如貪、瞋、癡、慢、疑。飲食不過其中具體事項之一,既然業已迷誤,還有什麼道理可講?前問舉例已多,不再重複。

問八:如你所說,佳餚、旨酒、美味,都不能多事享受,那人生活看還有什麼樂趣?

答:確實不錯,問題在樂趣的定義和標準是什麼!道不同,不相為謀。見仁見智,未可相強,只是希望你能在人生最後開頭,仍然保持這份信心,而不反悔。或者,能有此項見解!

問九:吃素不是壞事、但如果全民都吃素食.叫大家的人生觀都會改變.一切與世無爭,忍辱退讓,在這弱肉強食、競爭激烈的時代.國家何能立足於世界?漁、畜、餐飲、菸、酒、娛樂各業都將改觀,經濟受到影嚮,如此一來,不是反而有害國家嗎?

答:這個問題、表面上似乎言之成理,推論好像也不算錯。只是事實上絕無可能。我們試看:細菌、老鼠和蒼蠅,無論繁殖多快,絕對不會佈滿地球:教育普及、智識提高、而道德日下:享受豐富、法律愈嚴.而監獄仍不夠用:舊學發達,而病患與醫院卻越來越多,科技目的在造福人類、政治家在領導國家富強、而今地球已臨毀滅邊緣!當前非洲糧荒地區.餓死人以數百萬計,而我們則有人將美食佳餚變成豬飼料或艘油、究竟有何道理?孔聖絕樹陳蔡: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帝萬能、信主的人仍屬少數:佛主慈悲、這個世界卻充滿血腥、天下的父母、誰願意自已的子女為盜為娼了可是老天總不從人願:證明太多事情與推理,并不如我們想像的簡單!實在說來,從現代營養科學來看,吃動物的屍體,比起素食來實在是弊多利少。古人亦早說過:正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爽是傷敗的意思。退一步說、素食既能使人性平和,就不應劃分國界。而追求和平,進入大同、不正是人類嚮往的目標嗎?進一層來看:『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o這些深遂的因果業力道作壞事有遠因,作好事也會有障礙.理.只有在深研佛學之後,或許可以接受。另外,同樣土地面積所生產的﹁素食﹂:大大超過肉食,對於世界糧食不足,素食更有它的貢獻。請不要忘記,素食的目的,只是使人更健康與更靈明。我們既知全民吃素,決無可能,但此事有其優點.故仍盡力而為,隨綠盡份.做多少算多少。當你仔細讀完本書之後,如果我說某些人由於飲食不當、而死得冤枉,我想你不會反對。最後,誠如尊論,素食的人多一些,社會就可能祥和一些,那又有什麼不好?

問十:你說的素食、生食好處,我已領教,但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口味不合,食難下嚥,該怎麼辦?

答:各地食物,多有特殊風味,可見口味只是一種習慣,并非永恒,也可說是一種癮病,像抽菸吸毒一樣,只要有決心,沒有不能戒的事。關鍵是你選擇『口味』、還是選擇『健康』?照科學解釋,口味只是食物給舌部的刺激而已,時間一久,即成習慣。而習慣則沒有不可改變的理由。明瞭此理,建立了新的觀念,你自會覺得清幽芬芳的素食,實有別於粗俗腥臭的肉食。而且,在改變的過程中,也有辦法可想;調整較喜食物的份量,或加蜂蜜調味,不是一成不變,問題重點,仍在自已的信心與決心。茲再舉一例,今天交通發達,因就業、商務、求學或移民關係,他們能不入境問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