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朋友與先生是多年的怨偶,三天兩頭地大吵小閙,獨生女兒最近結了婚,沒了牽掛,兩夫妻終於離了婚, 先生搬了出去,按理説應該從此天下太平,她卻向我訴苦,說自己面對著只有自己一人的房子,整個人都有被掏空的感覺,覺得自己失去了家的感覺。家對她而言,是「人的組合」意義多過房子與傢俱這些硬體,沒了人就沒了家。

另一個朋友,兩夫妻三年前因為先生在臺灣生意失敗,來美國投靠事業發展得不錯的兒子,搬進兒子媳婦的寬房大屋,三年都沒有適應,説是自己一生都住的是自己擁有的房子,沒了自己擁有的房子,怎麽都沒辦法有家的感覺。家對他們而言,是沒了「家的殼子」就沒了家。

「家」到底是什麽?「家」在哪裏?

我們說「離家」、「回家」,這詞用得真好,要找家在哪裏? 首要條件就是不能「離」,也就是不能「向外尋」, 家絕不能靠外在的人或環境來架構,因為別人能給就能拆,環境能聚就能散,不是自己能永恒安安穩穩做主的,哪能叫「家」?

回家要回頭去「向内找」,從外境向内尋覓到内心,更要除汙清垢,功夫下得「到了家」,這「到了家」詞也用得好,表示探究到了「極處的根源」,就能觀察到「永恒自在」的家了。

這個家因為不是靠外力形成,自然也不會因外力而消失,是自成而圓滿,所以「永恒」;絕對自己安安穩穩做得了主,所謂是達到「無入無出而自給自足」的境界,故而「自在」,是我們「心靈本源自性之家」。

找到了這個家後,無論外在人、事或環境怎樣瞬息萬變,自己都能泰然處之,不會陷入空虛無主,或頓失依靠缺乏安全感。因為任何「經常變動」而且「不受自己控制」的「外在條件」都無法給與或保障我們心靈的滿足與充實,時時察覺自己心靈本性安定浩瀚源頭的人,就能明瞭「家」的真諦,隨時隨地歸於本家,安住其間就得以全然寧靜、悠然、自由、和祥、滿足…..

走心靈成長修行之路的人,最終都能體會到「真正回家」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