癰疽

脈︰癰疽脈數,浮陽沉陰。浮數不熱,但惡寒侵。若知痛處,急灸或針。洪數病進,將有膿淫。滑實緊促,內消可禁。宜托裡者,脈虛濡遲。或芤澀微,潰後亦宜。長緩易治,短散則危。結促代見,必死無疑。

瘡瘍之症,當察經之傳受,病之表裡,人之虛實而攻補之。假如腫痛熱渴、大便閉結者,邪在內也,疏通之。腫 作痛、寒熱頭疼者,邪在表也,宜發散之。 腫痛甚者,邪在經絡也,和解之。

微腫微痛而不作膿者,氣血虛也,補托之。漫腫不痛、或不作膿、或膿成不潰者,血氣虛甚也,峻補之。色黯而微腫痛、或膿成不出、或腐肉不潰者,陽氣虛寒也,溫補之。若疑其未潰,而概用敗毒,複損脾胃,不唯腫者,不能成膿而潰者,亦難收斂,七惡之症蜂起,多致不救。經云︰諸痛癢瘡瘍,皆屬心火。若腫赤煩躁、發熱引冷、便閉作渴、脈洪數實,是其常也。雖在嚴寒之時,必用大苦寒之劑,以瀉熱毒。若脈微皮寒、瀉痢腸鳴、飲食不入、嘔吐無時、手足逆冷,是變常也。雖在盛暑之時,必用大辛溫之劑,以助陽氣。經曰︰用寒遠寒,用熱遠熱。有假者反之,雖違其時,必從其症。

癰疽,大按乃痛者,病深;小按便痛者,病淺。按之處陷不複者,無膿;按之處即複者,有膿。不複者可消。若按之都牽強者,未有膿也;按之半軟者,有膿也。又手按上下不熱者無膿;若熱甚者有膿。凡覺有膿,急當破之。無膿但氣腫,若有血,慎之慎之!不可針破也。

癰者,大而高起屬乎陽,六腑之氣所生也。疽者,平而內發屬乎陰,五臟之氣所成也。凡癰疽未破,毒攻臟腑,一毫熱藥不敢用。若已潰破,臟腑既虧,飲食少進,一毫冷藥不敢用也。

腫瘍者,癰疽未見膿而腫也。腫瘍內外皆壅,宜以散毒表散為主。設欲行大黃者,宜審其虛寒之原。

癰疽初起之時宜 灸法治癰疽發背初生,累試累效。凡人初覺癰疽發背、已結未結、赤熱腫痛,先以濕紙覆其上,立視,候其紙先乾處即是結疽頭處。取大蒜切成片,如三個銅錢濃,安在頭上,用火艾壯灸之三壯,換一蒜片。痛者,灸至不痛;不痛者,灸至痛時方住。最要早覺早灸為上;方發一二日者,十灸十愈;三四日者,六七愈;五六日者,三四愈;過七日,則不可灸矣。若有十數頭作一處生者,用大蒜搗成膏作餅子,鋪瘡頭上,聚艾燒之,亦能安也。若背上初發赤腫,內有一粒,黃如粟米者,即用獨蒜切片如前灸法治之,次日去痂,膿自潰也。

竹筒吸毒方諸般惡瘡並治。

用苦竹長一二寸,用頭節妙,刮去青皮,似紙薄為佳,其大小隨瘡斟酌,應毒瘡初發時用︰
白蒺藜 蒼朮 烏 皮 白濃朴(各五錢重)
上四味銼片,用水一碗,同煎竹筒,煎煮以藥將乾為度。

乘竹筒熱,以手按之於瘡上,頃之,其筒自粘在瘡上,不必手按也。仍更用前藥分兩再煮,候前竹筒冷,以手拔去,再換熱者,如前法,其膿自吸入筒中而愈。

荊芥敗毒散治癰疽疔腫、發背乳癰等症,憎寒壯熱,甚者頭痛拘急,狀似傷寒,一二日至四五日者,一二劑散其毒。輕者,內自消散。

防風 荊芥 羌活 獨活 柴胡 前胡 薄荷 連翹 桔梗 枳殼 川芎 茯苓 金銀花 甘草 大便
不通加大黃、芒硝,熱甚痛急加黃芩、黃連。
上銼,生薑煎服。瘡在上,食後服;在下,食前服。

千金漏蘆湯治一切惡瘡腫毒、丹瘤瘰瘍、疔腫魚睛、五發瘭疽。初起一二日,便如傷寒,頭痛煩渴、拘急惡寒、肢體疼痛、四肢沉重、恍惚悶亂、坐臥不寧、皮膚壯熱、大便閉結、小便赤黃並治。妊婦勿用。

漏蘆 白蘞 黃芩 麻黃 枳實(麩炒) 升麻 芍藥 甘草(炙) 大黃 芒硝 連翹
上銼作劑,水煎服。

追風通氣散治癰疽發背、腦疽流注、腫毒、救壞病、活死肌,弭患於未萌之前,拔根於既愈之後。

此藥順氣勻血,扶植胃本,不傷元氣,滌蕩邪穢,自然通順,不生變症,兼治打破傷折、疝氣血疝腳氣、諸氣痞塞、塊痛腰痛,一切痰飲為患。

當歸 何首烏(不犯鐵器) 木通(去皮節) 赤芍 白芷 烏藥 小茴香 枳殼(麩炒) 甘草
上銼劑,酒、水各煎。病在上,食後服;在下,食前服。

  • 癰疽初萌,必氣血凝滯所成,為日既久,則血積於所,滯而後盛作,故病患氣血盛者減當歸,多則生血,發於他所再結癰毒,生生不絕矣。
  • 癰疽發背在上者,去木通,恐導虛下元,為上盛下虛之病,難於用藥。
  • 癰疽生痰有二︰一胃寒生痰,加半夏健脾化痰;二乃鬱而成風痰,加桔梗、生薑。
  • 流注,可加獨活。流注者,氣血凝滯,故氣滯則血留而凝。加獨活者,可以動一身血脈,血脈既動,豈複有流注乎?(一方以醋濕紙貼痛處,以炒鹽熨之即消。)
  • 流注起於傷寒,傷寒表未盡,遺毒於四肢經絡,澀於所滯而後為流注也。如病尚有潮熱,則裡有寒而未盡散,加升麻、蘇葉;熱不退、加乾葛;頭痛加川芎、薑、蔥;無汗用酒、水各半煎,大能行血生氣故也。
  • 發背既久不愈,乃前醫用涼藥過也。涼藥內傷其脾,外冰其血。脾主肌肉,脾既受傷,飲食必減,顏色痿瘁,肌肉不生;血為脈絡,血一受冰,則氣不旺,肌肉糜爛。故必理脾,脾健肉自生。本方去木通,少用當歸,加濃朴、陳皮;盛則加白豆蔻。
  • 凡病癰疽之人,有泄瀉者,不可便服此藥。宜先服蠟礬丸止瀉,後用此。
  • 腸肚內癰,宜十宣散與此方相間服之,並宜加忍冬藤。
  • 腫毒堅硬不穿加川芎、獨活、麻黃、連鬚蔥煎服,出汗即穿。
  • 傷折在頭上去木通,加川芎、陳皮。
  • 經年腰痛加萆 、玄胡索,酒煎。
  • 腳氣加木瓜、檳榔、穿山甲、水煎。
  • 痰飲為患,或喘或咳或暈、頭痛睛疼、遍身拘急、骨節痺疼、胸背頭項腋胯腰腿手足聚結腫硬,或痛或不痛,按之無血潮,雖或有微紅亦淡薄不熱;堅如石,破之無膿,或有薄血、或清水、或乳汁;又有壞肉如破絮;或又如瘰 在皮肉之間如雞卵,可移動,軟活不硬,破之亦無膿血,針口 肉突出,唯覺咽喉痰實結塞,作寒作熱加南星、半夏。

神功散治癰疽發背、一切疔毒並瘰 等症,已成未成患者神效。

川烏(泡去皮尖) 川黃柏(炙去粗皮,各等分)
上為細末,用唾調成膏。如唾少,漱口水亦可,發背癰疽等瘡才起者,敷患處留頂。候藥乾,用淘米水時常潤濕。每日藥敷一次。如瘡已成重患將潰爛者,先將槐枝、艾葉煎湯頓溫,將瘡洗淨,用絹帛展去膿血,以香油潤患處,用綿紙仍照患處剪成圓錢留頂貼上,後用藥塗於紙,如乾,依前用淘米水潤。日換一次,聽其自然流膿,不可手擠。如敷藥後,病患瘡覺住痛,減熱即愈。

如生肌,則腐肉自落。腐如不落者,剪割亦可,最不宜用針。發背不宜貼膏藥。凡醫瘡,屏去別醫,止飲別藥方可治。忌氣怒、房事、勞複並孝服體氣,飲酒之人,飲食忌酒,並雞、羊、魚、肉、瓜茄、薑辣之物。若因氣怒,再複發腫,依前治之。如治對口並腦疽,不必洗去舊藥,逐次添藥,恐動瘡口惹風也。一腫毒加南星、赤小豆等分,醋調塗即消,薑汁亦可。

真人奪命飲治一切癰疽疔腫,不問陰陽虛實善惡,腫潰大痛或不痛。然當服於未潰之先與初潰之際。如毒已失潰不可服。仍用一劑,大勢已退,然後隨症調治,其功甚捷,誠仙方也。

穿山甲(三大片,切,蛤粉炒成珠) 天花粉 甘草節 乳香(明透者) 赤芍 白芷(各一錢)防風 貝母(各七分) 沒藥 皂角刺(各五分,炒) 陳皮(一錢半) 歸尾(一錢半) 金銀花(二錢)
上銼一劑,好酒煎,空心、熱服。能飲者,服後再飲酒三五杯,滓再煎服。在背俞,倍皂角刺;在腹膜,倍白芷;在胸次,加栝蔞仁(二錢);在四肢,倍金銀花。

呂洞賓仙傳化毒湯治癰疽、發背、乳癰、一切無名腫毒。初起服之立消。已成已潰服之立愈。

防風 甘草節 白芷 茯苓 貝母 黃芩 連翹 白芍(各一錢) 天花粉 金銀花(各一錢二分)半夏(七分) 乳香 沒藥(各五分)
上銼一劑,好酒煎。胸前,飯前服;背上,飯後服;下部,空心;上部;食後。俱要出汗為度。如無汗,用木香熏腳膝腕內,被蓋汗出而愈。

神仙排膿散治惡瘡毒、風毒、疔瘡、背花瘡、小兒惡瘡,膿血俱從大便中出。亦治氣滯腹脹及婦人經閉不通。此方,壯實之人可用,虛弱者當忌之矣。

大黃(十二兩,酒浸一宿晒乾) 白芷 沉香 木香 乳香 沒藥 穿山甲(陳壁土炒,各五錢)
上各為細末,量人虛實用之。
實者不過三錢,虛者二錢半。臨臥,用好生酒調服。服後,禁飲食湯水半日。五更覺腹內疼痛,動三五次,以稀米粥補之。服此藥內有穿山甲,恐令人作嘔,須慎之,即嚼生蔥可止。凡修合此藥要誠意,不可令婦人、雞犬見,又不可多合,恐久放則不效矣。

芙蓉膏治癰疽發背諸毒。

芙蓉葉(或皮或根亦可) 黃荊子
上各等分,入石臼內搗極爛,用雞子清調,搽於瘡上留頂,不過二次收功。頂如煙起,立時止痛。其效如神。

一方治發背癰疽,不問已潰未潰,敷上立消,止痛如神。

白金鳳花科,連根葉同搗爛。先用陳米醋洗淨患處,後敷藥,一日一換。瘡將好,用桑葉醋煮一滾即撈起貼瘡上,即生肌收口而愈。

潰瘍者,癰疽之膿已潰出也。瘍潰,內外皆虛,宜以補接為主。設欲行香散者,宜防其虛實之失。由是言之,則癰疽之腫時與潰時不同。

癰疽已潰之後,宜後方。(李氏云︰疽疾將安,每日當服十全大補湯以補氣血,宜與千金內托散相間服。)

托裡消毒飲治一切癰疽六七日未消者。服此藥,瘡未成即消,已成即潰,能壯氣血、固脾胃,使毒瓦斯不能內攻,使毒膿易潰、肌肉易生。切不可早用生肌之藥,恐毒未盡反潰爛難愈。

金銀花(三錢) 黃耆(蜜水炒) 天花粉(各二錢) 防風 當歸(酒洗) 川芎 白芷 濃朴(薑汁炒) 桔梗 穿山甲(炒成珠) 皂角刺(炒,各一錢) 陳皮(三錢)
上銼一劑,酒、水各一盞煎服。瘡在上,食後服;在下,空心服。後用水煎服。

千金內托散治癰疽瘡癤,未成者速敗,已成者速潰,膿自去,不用手擠;惡肉自去,不用刀針。

服藥後,疼痛頓解,此藥活血勻氣,調胃補虛、祛風邪、辟穢氣,乃王道之劑。宜多服之大效。

黃耆(蜜炙) 人參 當歸(酒洗各二錢) 川芎 防風 桔梗 白芷 濃朴(薑汁炒) 薄荷 甘草(生用,各一錢) 加金銀花亦可。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黃酒調下。不飲酒,木香湯調下亦可。或都作一劑,用酒煎尤佳。癰疽腫痛,倍白芷;不腫痛,倍官桂,不進飲食加砂仁、香附;痛甚加乳香、沒藥;水不乾加知母、貝母;瘡不穿、加皂角刺;咳加半夏、陳皮、杏仁、生薑五片;大便閉加大黃、枳殼;小便澀加麥門冬、車前子、木通、燈草。

十全大補湯治癰疽潰後,補氣血、進飲食,實為切要。凡膿血出多,陰陽兩虛,此藥有回生起死之功。但不分經絡,不載時令,醫者觸類而長之可也。或見腫平痛寬,遂以為安。

慢不知者無補調養之功,愈後虛証複見,因而轉為他病而危劇者多矣。

神仙蠟礬丸治癰疽及肺癰、腸癰,能消毒、固臟腑、止疼痛、護脂膜、止瀉漏,化膿癰疽潰後宜。兼治諸瘡毒、粉瘤、痰核,三五年者,半料即消。不問惡瘡新起者亦效。

黃蠟(二兩) 白礬(三兩)
上為末,熔蠟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九,酒下。不飲酒,熟水下。一日服三次。肺癰,蜜湯下。咳嗽,薑湯下。

五善七惡主治︰夫善者,動息自寧,飲食知味、便利調勻、膿潰腫消、水鮮不臭、神彩精明、語聲清朗、體氣和平是也。此屬腑症,病微邪淺,更能慎起居、節飲食,勿藥自愈。惡者,乃五臟虧損之症。或因汗下失宜,榮衛消灼;或因寒涼克伐,氣血不足,或因峻厲之劑,胃氣受傷,以致真氣虛而邪氣實,外似有餘而內實不足。法當純補胃氣,多有可生。不可因其惡遂棄而不治。

若大渴發熱,或瀉泄淋閉者,邪火內淫,一惡也。(竹葉黃耆湯。氣血俱虛,八珠東加黃耆、麥門冬、五味子、山茱萸,如不應,佐以加減八味丸同服)

若膿血既泄,腫痛尤甚,膿色敗臭者,胃氣虛而火盛,二惡也。(人參黃耆湯)如不應,用十全大補東加麥門、五味。)

若目視不正、黑睛緊小、白睛青赤、瞳子上視者,肝腎陰虛而目系急,三惡也。

(六味丸加炒山梔、麥冬、五味子。如不應,用八珍東加炒山梔、麥冬、五味子。)

若喘粗氣短、恍惚嗜臥者,脾肺虛火,四惡也。(六君子加大棗、生薑。如不應,用補中益氣湯加麥門、五味。心火刑克肺金,人參平肺散。陰火傷肺,六味丸加五味子煎服。)

若肩背不便、四肢沉重者,脾腎虧損,五惡也。(補中益氣湯加山茱萸、山藥、五味。如不應,用十全大補東加山茱萸、山藥、五味。)

若不能下食、服藥而嘔、食不知味者,胃氣虛弱,六惡也。(六君子東加木香、砂仁。如不應,急加附子。)

若聲嘶色敗、唇鼻青赤、面目四肢浮腫者,脾肺俱虛,七惡也。(補中益氣湯加大棗、生薑。

如不應,用六君子東加炮薑。更不應,急加附子,十全大補東加附子、炮薑。)

若腹痛泄瀉、咳逆昏憒者,陽氣虛、寒氣內淫之惡症也。(急用托裡溫中湯,後用六君子東加附子,或加薑桂溫補。)

若有潰後發熱、惡寒作渴、或怔忡驚悸、寤寐不常、牙關緊急、或頭目赤痛、自汗盜汗、寒戰切牙、手撒身熱、脈洪大、按之如無;或身熱惡衣、欲投於水、其脈浮大、按之微細、衣濃仍寒,此氣虛極,傳變之惡症也。

若手足逆冷、肚腹疼痛、泄痢腸鳴、飲食不入、呃逆嘔吐,此陽氣虛、寒氣所乘之惡症也。

若有汗而又惡寒,或無汗而惡寒、口噤足冷、腰背反張、頸項頭強,此血氣虛極,變痙之惡症也。

(急用參、耆、歸,朮、附子救之,間有可生者。)

大抵五善見三則吉,七惡見四必危。虛中見惡症者難治,實症無惡候者易治。

六味丸(又名六味地黃丸) 此壯水之劑。夫人之生,以腎為主。凡病皆由腎虛而致。

此方乃天一生水之劑,無有不可用者,世所罕知。若腎虛發熱作渴、小便淋閉、痰氣壅盛、咳嗽吐血、頭目眩暈、小便短少、眼花耳聾、咽喉內燥、口熱瘡裂、齒不堅固、腰腿痿軟、五臟齊損、肝經不足之症,尤當用之,水能生木故也。若腎虛發熱、自汗盜汗、便血諸血、失喑,水泛為痰之聖藥,血虛發熱之神劑也。

熟地黃(用生者自製,八兩) 山茱萸(酒浸去核取肉) 山藥(各四兩) 白茯苓(去皮)牡丹皮 澤瀉(各三兩)

上地黃酒蒸黑杵膏,余為末,煉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七八十丸,滾水下。

八味丸治命門火衰,不能生土,以致脾土虛寒而患流注鶴膝等症,不能消潰收斂,或飲食少思,或食而不化、臍腹疼痛、夜多漩溺。即六味丸加肉桂、附子各一兩。經云︰
益火之源,以消陰翳,即此方也。

加減八味丸治癰疽瘡瘍痊後及將痊,口乾渴甚、舌或生黃及未患先渴,此腎水不能上潤,致心火上炎,水火不能既濟,故心煩躁、小便頻澀、或白濁陰痿,飲食減少、肌膚瘦削諸症。

服此以生腎水、降心火,諸症頓止。及治口舌生瘡不絕。

山藥(一兩) 山茱萸(去核淨肉酒浸杵膏) 桂心(去粗皮) 澤瀉 白茯苓(去皮,各五錢)五味子(二兩半) 牡丹皮(五錢) 熟地黃(用生者半斤,酒拌砂鍋蒸半日搗膏)
上為末。入膏加蜜少許同丸,如梧子大。每服六七十丸,五更初未言語前,或空心用鹽湯送下。

補中益氣湯治元氣虛損,或因克伐,惡寒發熱、肢體倦怠、飲食少思、或不能起發消散、生肌收斂、或兼飲食勞倦、頭疼身熱、煩躁作渴、脈洪大弦虛、或微細軟弱。

黃耆(蜜炙) 人參 白朮(去蘆) 甘草(炙用一錢五分) 當歸(一錢) 陳皮(五分)升麻 柴胡(三分)
上銼一劑,薑棗煎服。

四君子湯治脾胃虛弱,或因克伐,腫痛消散,潰斂不能,宜用此以補脾胃,諸症自愈。

若誤用攻毒,七惡隨至,脾胃虛弱,瘡口出血、吐血便血,尤宜用之,益氣能攝血故也。凡氣血俱虛之症,宜此湯但加當歸。脾胃既壯,飲食自進,陰血自生。若用四物湯沉陰之劑,脾胃複傷,諸症蜂起。若命門火衰而脾胃虛寒,必用八味丸以補土母。

人參 白朮(去蘆) 茯苓(各二錢) 甘草(炙,一錢)
上銼一劑,薑棗水煎服。

六君子湯治脾胃虛弱,或寒涼克伐,腫痛不消,或不潰斂,宜服此湯,以壯榮氣,諸症自愈。

即四君子東加陳皮、半夏。

八珍湯治脾胃虛損,惡寒發熱、煩躁作渴,或瘡瘍潰後,氣血虧損,膿水清稀,久不能愈。即四物、四君子合方。

十全大補湯治瘡瘍氣血虛弱,腫痛不愈,或潰瘍膿消,寒熱、自汗盜汗、食少體倦、發熱作渴、頭痛眩暈似中風狀。即八珍東加黃耆、肉桂。

托裡溫中湯治瘡瘍膿潰,元氣虛寒,或因克伐,胃氣脫陷,腸鳴腹痛、大便溏泄、神思昏憒,此寒變內陷,緩則不治。

羌活 附子(炮去皮臍。各四錢) 乾薑(炒) 益智 丁香 沉香 木香 茴香 陳皮(各二錢) 甘草(炙,三錢)
上銼,薑水煎服。

人參黃耆湯治潰瘍飲食少思、無睡發熱。

人參 白朮 陳皮 麥門冬 蒼朮(米泔浸,各五分) 黃耆(一錢) 歸身 升麻(各五分)黃柏(炒,四分)
上銼,水煎服。

竹葉黃耆湯治癰疽氣血虛、胃火盛而作渴。

淡竹葉(一錢) 芍藥 麥門冬 半夏 川芎 黃耆(炒) 人參 當歸 甘草 石膏 生地黃(各二錢)
上銼作二劑,水煎服。

人參平肺散治心火克肺,傳為疽痿,咳嗽喘嘔、痰涎壅盛、胸膈痞滿、咽嗌不利;若因肺火太過,而治當補肺;若因腎水不足而患,當補脾肺;若因心火旺而自病,當利小便。

人參 茯苓 陳皮 地骨皮 甘草(各一錢) 知母(炒,七分) 五味子 青皮 天門冬(去心。各四分) 桑白皮(炒,一錢)
上銼一劑,水煎服。

一癰疽發背、諸瘡出膿潰爛,日久不愈,飲食少思、身體倦怠、口舌乾燥、或寒熱往來、驚怖少睡,用補中益氣湯去柴胡,加蒼朮、麥門冬、神曲、五味子、黃柏;少睡加炒酸棗仁;瘡肉生遲,加白蘞一錢、肉桂五分;如膿多或清,倍加黃耆、人參、當歸、白朮。

外治敷貼之藥 琥珀膏治癰疽發背、諸般腫毒、久年頑瘡。

香油四兩,下沉香一錢,炸浮待油熟去之,次下嫩松香八兩,文武火不住手攪,如琥珀色住火,下乳香、沒藥、銀朱、血竭各一錢為末,攪入膏內,令勻,退火毒,用油紙攤貼神效。

白龍膏治背疽及糜瘡皆效。

香油四兩,煎數沸,入官粉一兩研細,次入黃蠟一兩熔化,攪勻退火,待藥將皺面,用濃連四紙剪大小下一拖藥在上收候。若貼時,先將蔥鬚煎湯洗淨貼之。

治發背官粉不拘多少,研細,用槐枝大梃銼碎,拌炒官粉,黃色去槐枝。每粉一兩,入銀朱一錢研勻,用豬蠟油調,攤膏棉紙上貼之。

一、瘡瘍肌肉不生。若赤色而不生者,血熱也,四物湯加牡丹皮;若膿水清稀,氣血俱虛也,十全大補湯;食少體倦,脾氣虛也,補中益氣湯;煩熱作渴,起居如常,胃火也,竹葉黃耆湯;煩熱作渴,日晡熱甚,腎虛也,用加減八味丸。

繞項起核,名曰蟠蛇 ;延及胸前、腋下起,名曰瓜藤 ;左耳根腫核者,名曰惠袋 ;右耳根腫 核者,名曰蜂窩 。

結核連續者,為瘰 也。形長如蛤者,為馬刀也。

夫瘰 初發,必起於少陽經。不守禁戒,必延及陽明經。大抵飲食濃味,鬱氣之積,曰毒、曰風、曰熱,皆此三端招引變換。須分虛實。彼實者故易,自非痛斷濃味與發氣之物,雖易亦難,殊為可慮,以其屬膽經,主決斷有相火,而且氣多血少。婦人見此,若月信不作寒熱可生。梢久轉為潮熱,其証危矣。

自非斷欲絕慮食淡,雖聖神不可治也。

瘰 先從結喉起者︰紫蘇 烏藥 枳殼 桔梗 柴胡 前胡 防風 羌活 獨活 川芎 芍藥 茯苓 大腹皮 甘草(各等分) 上銼,水煎,食後服。

瘰 先從項上起者︰紫蘇 連翹 桔梗 枳殼 防風柴胡 羌活 獨活 白芷 當歸 川芎 芍藥 甘草(各等分)
上銼,水煎,食後服。

瘰 先從左邊起者︰紫蘇 濃朴 當歸 羌活 枳殼 桔梗 前胡 防風 川芎 芍藥 蘿卜子 蘇子 甘草
上銼,水煎,食後服。

瘰 先從右邊起︰紫蘇 香附 青皮 烏藥 半夏 濃朴 桔梗 茯苓 柴胡 防風 羌活 甘草
上銼,水煎,食後溫服。

人稍壯者宜︰
內消散治瘰 結核。

朱砂 血竭(各一錢) 斑蝥(去翅足,三分,生用。)
上為細末,每服一分,空心,燒酒調服。一日一服。未破者,三五服立消。已破者,內服此藥;外用金頭蜈蚣一條,焙研極細末,用麻油一小鐘浸三旦夕,搽患處,其瘡即腫潰。過一二日腫消,可貼膏藥。

瘡勢大者,二十日痊;小者,十餘日可保平複。

琥珀散治瘰 結核,內消神效。

滑石 白牽牛(頭末,各一兩) 斑蝥(三錢,去翅足) 僵蠶(一兩) 枳殼(五錢) 赤芍 柴胡(各五錢) 木通 連翹(各七錢) 琥珀(二錢) 黃芩(一兩) 甘草(三錢) 上銼作六劑,水煎服。

斑蝥散(即神效散。)

斑蝥(去翅足,酒炒,淨一錢) 穿山甲(土炒) 僵蠶(去頭足酒炒) 丁香 白丁香 苦丁香 紅小豆 磨刀泥(各一錢)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五更無根水調服,至未時打下毒物,其形如鼠。後用田中野菊花焙黃色為末,陳醋調,貼瘡上。一日一換,七日全安。

赤白丸治瘰 未破。

白礬(三兩) 朱砂(九錢)
上為細末,酒糊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二十丸,清茶送下。日進三服,藥盡即消。

人虛弱者宜︰
益氣養榮湯治懷抱抑鬱,瘰 流注,或四肢患腫、肉色不變,或日晡發熱。或潰不斂。

黃耆 人參 白朮(炒,各一錢半) 當歸 川芎 白芍 生地 陳皮 香附 貝母(去心,各一錢)柴胡 桔梗(炒) 地骨皮 甘草(炙,各五分)
上銼一劑,水煎食遠服。有痰加橘紅;脅下刺痛加青皮、木香;午後有熱,或頭微眩加炒黃柏;膿水清倍參、耆、當歸;女人有鬱氣,胸膈不利倍香附、貝母;月經不通加牡丹皮、當歸。

益氣內消散治瘰 並諸瘤結核。

當歸 川芎 白芍(酒炒) 白朮(去蘆) 青皮(去瓤) 陳皮 半夏(薑炒) 桔梗 羌活 白芷 獨活 濃朴(薑汁炒,各八錢) 防風 黃芩 烏藥 香附 檳榔(各一兩) 蘇葉(一兩半) 沉香(二錢) 木香 人參 粉草(各五錢)
上銼,水煎溫服。服十餘劑即消。若再服,照分量製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酒下。

瘰 外施之藥 神品膏歷年久不愈瘰 瘡神效。

香油(一斤) 官粉(二兩半) 黃蠟(二兩) 乳香 沒藥 孩兒茶 血竭(各四錢) 胡椒(六錢。)

先將香油熬滴水不散,方下官粉熬成膏,下黃蠟再熬、滴水成珠,離火,方入細藥。瘡久者,胡椒加半攪勻,入瓷器內收貯,退火毒,油單紙攤貼。每用先將蔥鬚、花椒、艾槐條熬水洗瘡,淨後貼之。

奇效膏貼瘰 ,未破內消,已破則合。

真香油一斤二兩 大黃六兩入油,炸浮濾去渣;慢火下淨黃丹半斤,慢火再熬;滴水成珠,下古鍛石炒過五錢、乳香四錢、沒藥四錢、黃蠟二兩。成膏,用油單紙攤膏貼。

治瘰 鼠瘡甚效︰嫩槐條(一斤) 蘄艾(四兩) 川椒(三兩淨) 上三味,用新大炒鍋一個盛水滿,煎至七分,去渣待溫,將所患之瘡徐徐洗一炷香,去膿水並甲,用軟白布擦待乾;至午時,仍將藥渣入水一鍋,又煎至六分,去渣,照前洗一炷香摻乾;待晚,仍將熬洗一炷香。次日,用大蒜瓣切薄片,圍瘡上,用麥子大艾炷灸蒜上。如癢再灸,以痛為止,漸漸自愈。

烏龍膏治瘰 潰爛久不愈者神效。

木鱉子(帶殼炒存性去殼) 柏葉(焙) 人中血(即亂髮燒灰) 青龍背(即鍋脾面上垢膩)紙錢灰 飛羅面(各一錢)

上俱為末,用好陳米醋調成膏塗瘡上,外用紙貼。

瘰 膏

真香油四兩 象皮三錢,熬熱去滓,入黃蠟三錢、官粉一兩五錢,離火晾溫,入乳香、沒藥各三錢、孩兒茶一兩、龍骨一錢五分、血竭一錢攪勻,以瓷器收貯,任意點之。

馬刀瘡者,項側有瘡,堅而不潰是也。

柴胡通經湯

柴胡 連翹 當歸尾 黃連 黃芩 牛蒡子 三棱(各一錢) 桔梗(二兩) 生甘草(一錢)紅花(少許)
上銼,水煎,食後服。忌苦藥泄大便。

散腫潰堅湯治馬刀結核硬如石,或在耳下至缺盆中,或至肩上,或於腋下,皆屬手足少陽經;及瘰 遍於頰下,或至頰車,堅而不潰,在足陽明所出;或瘡已破出水,並皆治之。兼治癭瘤大如升,久不潰者。

昆布(冷水洗) 海藻(微炒) 黃柏(酒炒) 知母(酒浸) 天花粉 桔梗(各五錢)連翹 三棱(酒浸) 莪朮(各三錢,酒浸) 龍膽草 黃連 黃芩(酒炒) 乾葛 白芍(酒炒,各三錢) 升麻 柴胡(各五分) 甘草(炙,五錢) 歸尾(五分)
上銼,每一兩水二盞,先浸半日,煎至一盞,去渣,熱服。於臥處伸足在高處,頭微低。

每噙一口,作十次咽下。至服畢,依常安臥,取意在胸中停蓄之意也。另揀半料作細末,煉蜜為丸,如綠豆大。每服百丸,或百五十丸,用此湯留一口送下。

一婦人,瘰 後遍身作癢,脈大按而虛,以十全大補加香附治之而愈。大凡潰後,午前癢作氣虛,午後癢作血虛,若作風症治之,必死。

一儒者,瘰 愈後,體瘦發熱,晝夜無定,此足三陰氣血俱虛。八珍東加麥門冬、五味子二十劑愈,又用補中益氣湯加麥門冬、五味子及六味丸而愈。

疔瘡

疔瘡皆生四肢,發黃泡,中或紫黑,必先癢後痛、先寒後熱也。其中或紫黑色有條如紅絲直上,倉卒之際,急以針於紅絲所至處必刺出毒血,然後以蟾酥丹藥於刺處塗之。針時以病者知痛出血即好。

否則,紅絲入腹攻心,必致危矣。

疔瘡者,風邪熱毒相搏也。

退疔奪命丹(專治疔瘡。)

防風(八分) 青皮(七分) 羌活(一錢) 獨活(一錢) 黃連(一錢) 赤芍(六分)細辛(八分) 僵蠶(一錢) 蟬蛻(四分) 澤蘭葉(五分) 金銀花(七分)甘草節(一錢) 獨腳蓮(七分) 紫河車(一名金線重樓,七分。)
上銼五錢先服,倍金銀花一兩,澤蘭一兩少用葉、生薑十片,同內搗爛,好酒鏇熱泡之,去渣熱服,不飲酒者,水煎亦可,然後用酒水各一半,煎生薑十片。熱服出汗,病退減後,再加大黃五錢同煎,熱服,以利二三次,去除毒。若有膿,加何首烏、白芷梢;在腳加檳榔、木瓜;要通利加青皮、木香、大黃、梔子、牽牛。

治龍芽一醉飲治疔瘡如神。

龍芽草,五月五日端午采收陰乾,將好酒浸,搗取汁,量加乳香、沒藥、綠豆粉,入汁內同飲,將渣敷瘡上。此日不許吃一些茶水,只可飲酒就洗,亦不可用水。

秘傳妙方治誤食瘟牛、馬、羊肉生出疔瘡、疔毒。

用桐油樹葉搗爛,絞汁一二碗,頓服,得大瀉毒瓦斯乃愈。如冬月無葉,挖取嫩根研水服之,以利二三次為度。

神效丹(即黑舌丹) 治傷寒初起,諸般惡毒、疔瘡、發背,一切腫毒、遍身癢痛;又治傷寒咳嗽、鼻涕勞嗽久咳、小兒痘瘡黑陷不起、喉痺腫痛;又治蠱毒並破傷風。

朱砂 雄黃 片腦(各五分) 乳香 沒藥 輕粉(各三分) 血竭(三錢) 真蟾酥(一錢)

麝香(當門子者二分。)

上共為末,用酥油或乳汁為丸,如扁豆大。每一丸,噙化,用好酒嗽咽下。

飛龍奪命丹治疔瘡、腦疽、發背、乳癰、附骨疽、一切無名腫毒、惡瘡,服之便有頭跡。不痛者,服之便痛。已成者,服之立愈。此皆惡症,乃藥中至寶。危者,服之立安。

雄黃(二錢) 蟾酥(乾者二錢,老酒化開) 銅綠 乳香 沒藥 膽礬 寒水石 血竭(各三錢)朱砂(一錢,研,為衣) 輕粉 片腦 麝香(當門子者,各五分) 蜈蚣(一條,酒浸炙黃去頭足) 蝸牛(二十個)

上件俱為細末,先將蝸牛連殼研如泥,和藥為丸,如綠豆大。如丸不就,入酒打麵糊丸之。

每服二十丸。用蔥白三寸,令病患嚼爛,吐於男左女右手心,將丸藥放在內,用無灰熱酒三四杯送下。於避風處以衣被蓋之,約人行五裡之久;再用熱酒三四杯以助藥,發熱大汗為度。

如重者無汗,再進二丸,汗出即愈。如疔瘡走黃過心者,並出汗冷者,難治。病患不能嚼蔥者,研爛裹之與服。瘡在上,食後服;在下,食前服。忌冷水、黃瓜、茄子、油膩、雞、魚肉、濕面,一切發物不可食。

神仙解毒丸治一切疔瘡、發背、魚口、諸般惡瘡、無名腫毒,初發,一服即消。白礬不拘多少,熔化作丸,如綠豆大,朱砂為衣。每服十丸,用連鬚蔥七八根水煎至二碗送下。汗出立愈。

已成者不傷,未成者即消。

疔瘡外施之藥

蟾酥丹用大癩蝦膜,以針破眉棱上,手捻出酥,於油紙上或桑葉上,用竹蔑刮下。然後插在背陰處自乾取用。蟾酥以白麵、黃丹等分拌和丸,如麥粒狀,針破患處,以一粒納之。

類聖散治一切疔瘡惡毒腫痛如神。

川烏 草烏 蒼朮 細辛 白芷 薄荷 防風 甘草(炙,五錢)
上為細末,雞子清調,塗患處留頂。

追毒膏治諸般惡瘡及無名腫毒。

乳香(五分) 沒藥(一錢) 兒茶(二錢) 血竭(一分) 青木香(一錢) 廣木香(五分)芙蓉葉(四兩) 白芨(四兩) 上各為細末,勻在一處,臨用時,看瘡大小,以生蜜調,塗患處,以綿紙附之。不過三五次即消。

疔毒方急將毒用針刺破,蔥白搗爛敷上,手帕系住,人行五裡之時,其疔出。然後用熱醋洗淨。

一切疔瘡,用黃花苗、老蔥、蜂蜜共一處搗爛,貼瘡即好。

治疔瘡方

核桃仁一個、古銅錢一個,二者細嚼,黃酒送下。至重不過二服,其效如神。

小奪命丹治腦疽及疔瘡惡毒、無名腫毒,其效如神。

千頭子(即掃帚子) 槐花子 地丁
上三味各等分,水煎,通口溫服,加蟾酥尤妙。

鐵柱杖治疔瘡、發背、頭風。

用草烏頭不拘多少,去皮淨為末,用蔥白去鬚葉,搗爛為丸,碗豆大,以雄黃為衣,每一丸。

先將蔥細嚼,熱酒下。或惡心吐三四口,冷水一口止之即臥,以被濃蓋汗出為度。

一男子患疔,服奪命丹,汗不止而瘡不痛,熱不止而便不利,此汗多亡陽、毒瓦斯盛而真氣傷矣。

用參、耆、歸、朮、芍藥、防風、五味子二劑,諸症悉愈,唯以小便不利為憂。余曰︰汗出不宜利小便,汗既止,陽氣複而自利矣。仍用前藥去防風,加麥門冬,用當歸、黃耆,四劑便行,瘡潰而愈。

灸法治疔瘡惡毒。

用大蒜搗爛成膏,塗腫處四圍,留露腫頂,以艾炷灸之,以爆為度。如不爆稍則難愈,宜多灸百餘壯,無不愈者。

便毒

便毒,一名跨馬癰。此奇經沖任為病,而癰見於厥陰經之分野。其經少血,又名血疝,或先有疳瘡而發,或忽然起核疼痛而發,皆熱鬱血聚而成也。初發宜疏利之即散;成膿後如常用托裡內補之藥。

便毒是厥陰濕熱,因勞倦而發,用射干三寸,以生薑煎,食前服。得行二三次立效。凡射乾用開紫花者是。

便毒者,生兩腿合縫之間也。歸尾 白芍 金銀花 天花粉 白芷梢(各一錢) 木鱉子(十個)僵蠶(二錢) 大黃(三錢) 芒硝(二錢) 穿山甲(三片,土炒)
上銼一劑,好酒二碗煎至一碗,次入硝黃再煎二沸,連藥罐露一宿,五更溫服,濃蓋出汗,利一二次即愈。

神奇散治便毒魚口。

穿山甲(三片,土炒) 木鱉子(去殼三個) 牡蠣 大黃(各三錢) 黃連 黃芩 黃柏 金銀花 連翹(各一錢半) 黃蠟(三錢)
上銼一劑,酒、水各半煎,空心服。

斑白散

斑蝥(去翅、足,炒,一錢) 白芷(八分)

上共為細末,每服六分,空心黃酒送下,即刻立效。

龍膽瀉肝湯治肝經濕熱、或囊癰便毒、下疳懸癰、腫痛 作、小便澀滯,或婦人陰癃癢痛,或男子陽挺腫脹、或出膿水。

龍膽草(酒洗炒) 澤瀉(各一錢半) 車前子 木通 黃芩 生地黃(酒拌) 歸尾(酒洗) 山梔
上銼一劑,水煎,空心溫服。

便毒潰破,即魚口瘡也。大黃(二錢) 僵蠶 穿山甲(炒成珠) 五靈脂(炒,各一錢) 金銀花(二錢)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空心,黃酒送下。

立消散治魚口便毒。大蝦蟆一個,剝去皮,連腸搗爛,入蔥五錢再搗,敷腫處,卻用皮覆貼其口。

下疳

下疳者,陰頭腫痛而生瘡也。(乃厥陰肝經主病,宜)防風 獨活(各六分) 連翹 荊芥 黃連 蒼朮 知母(各七分) 黃柏 赤芍 赤茯苓 木通 龍膽草(各九分) 柴胡(一錢半)

甘草梢(三分) 上銼一劑,燈草二十四根,水煎,空心熱服。如有便毒,量人虛實,加大黃一二錢。

涼血解毒丸 (先服升麻葛根湯發其毒,毒出後,服此丸即愈。不必服輕粉之類。)

苦參(八兩) 黃連(四兩) 連翹 牛蒡子 生地黃 白芷(各二兩) 防風 石膏(各一兩)大黃(二兩半)
上為末,荊芥湯打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丸,空心、溫水送下。

下疳外治之藥

珍珠散治下疳瘡如神。

枯白礬 雄黃 珍珠 黃柏 官粉( 過,各等分)
上為末,以米泔水洗瘡,令淨後擦藥。

治疳瘡

蝸牛(焙乾一錢) 枯白礬(一錢)
上為細末,濕則乾摻,乾則以香油調,敷上即愈。

治下疳(並玉莖蝕子也長出來如初,止少元首,就是舌頭被人咬去,抹上藥也長全有效。)

黑鉛五錢化開,即投汞二錢五分研不見星,入寒水石三錢五分、真輕粉二錢五分、好硼砂一錢。

共為極細末聽用。如遇此患,用蔥、艾、花椒熬水洗患處;若怕洗,將湯入瓶內,將龜頭向瓶口熏之,止了痛再洗試乾,摻上此藥。若治舌咬去,先以乳香、沒藥煎水口噙,止痛後,上藥即長也。

洗疳湯

川楝子 黃連 瓦松 花椒 艾葉 蔥根。
上銼各等分,煎水傾入盆內,用青布展洗瘡上,立效。

治下疳

用皮硝一碗、乳香、雄黃、孩兒茶各五分,入小壇內,外用乾牛糞火煨熱壇,其硝自化,熏之,晚上使心口涼為度。

下疳方抱過雞卵殼略炒為末、孩兒茶末各一錢,和勻,先用茶洗淨,後搽藥。

楊梅瘡

楊毒天泡者,風濕熱毒也。初起宜 消風散毒散

歸尾 川芎 赤芍 生地黃 升麻 乾葛 黃芩(各一錢) 黃連 黃柏 連翹 防風(各八分)羌活 金銀花 甘草(各五分) 蟬蛻(二個) 初服加大黃(二錢)、芒硝(一錢半,通利惡物去淨後勿用。)
上銼一劑,水煎熱服。

毒發出宜 二十四味風流飲

防風 荊芥 連翹 白芷稍 歸尾 川芎(上部瘡多宜焙用) 赤芍 黃芩 黃連 梔子 地骨皮 五加皮 白鮮皮 木通(下部瘡多宜焙用) 木瓜 苦參 金銀花 皂角刺 薏苡仁 蟬蛻 僵蠶 黃柏 白蒺藜 甘草 土茯苓(白實者三斤),瘡痛加羌活、獨活;體弱加人參、茯苓,去梔子。
上銼作五十劑,每日服二劑,水煎。忌牛肉、燒酒、鹽宣炒過,食則不生癬。

茯苓湯

土茯苓(四兩,搗汁) 桔梗 防風(各一兩) 乳香 沒藥(各五分)
上銼,水五碗,煎至三碗,溫服。一日服盡。忌茶水諸物,五帖全除。忌鐵器。

茯苓糕治楊梅瘡毒。

土茯苓(去粗皮為細末一斤) 白蜜(一斤) 糯米粉(一斤) 三味和勻,蒸糕食之。常以茯苓煎服當茶吃,不可飲茶水。

雄黃敗毒丸

雄黃 朱砂 輕粉 孩兒茶(各一錢) 苦參(一兩淨末)
上為細末,粳米飲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米湯送下,日進二服,口噙綠豆湯。

遺毒為患,宜 香螵湯治楊梅,筋骨疼痛久不愈者立效。

茜草 麻黃 烏藥 細茶 魚螵(三錢,用項麻同炒成珠) 槐子(炒) 花椒(各五錢) 乳香(一錢)
上銼一劑,水二鐘、薑五片、蔥五根,煎至一鐘,通口溫服,二三帖即愈不發。

通仙五寶散凡人病過楊梅、天泡、綿花等瘡,致成一切難名狀之疾;或楊梅瘡爛見骨,經年不收口者;或筋骨疼痛,舉發無時;或通身疙瘩不消;或手足皺破出血;或通身起皮發靨,好一層起一層;或赤癜、白癜,鵝掌風癬;或皮好骨爛、口臭難當,及年久 瘡不愈;一切頑瘡惡毒並皆治之。

鐘乳粉(三分) 大丹砂(二分) 琥珀(五厘) 冰片(五厘) 珍珠(二厘半)
上為細末,每服五厘,另入飛白霜二分半,炒過合作一服,每一料分作十二帖,每一日用土茯苓一斤,水煎作十二碗,去渣,清晨只用一碗,入藥一帖,攪勻溫服。其茯苓湯須一日服盡,不可別用湯水並茶,日日如是。服盡一料,至十二日即愈。或有不終劑而愈者。如病重,須再服一料,無不愈也,百發百中。忌雞、鵝、牛肉、房事,服藥完不忌。(此方乃王范泉游廣東傳來,極真,治楊梅瘡乃天下古今第一仙方也,幸寶之寶之!)

西聖複煎丸治楊梅瘡後,腫塊經年,破而難愈,以致垂危。百方不效,用此如神。

(此方乃扶溝寶林僧傳,殊效。)

乳香 沒藥 兒茶 丁香(焙,各一兩) 阿魏 白花蛇 血竭(各四錢,俱為末) 白麵(炒,一斤)蜂蜜(煉熟,六兩) 香油(四兩,煎熟) 棗肉(水煮去皮核)

上共一處為末,搗千余下,丸如彈子大。每用一丸,土茯苓四兩,水四碗煎至二碗,入丸煎化,去渣溫服。

茯苓餅治遠近頑瘡、爛不斂口並治。

防風 人參 五加皮 白鮮皮 當歸 川芎 丁皮 木瓜 皂角刺 海桐皮 乳香 沒藥 金銀花 甘草(各一錢) 土茯苓(半斤)

上共為細末,將藥末四兩對麥面四兩,水和一處作餅,焙乾熟用,不拘時。外將細粗末煎作湯飲,以瘡好為度。

楊梅天泡愈後,疤痕紅黑,用大黃、白礬二味等分同研,擦患處,其痕即去,色亦如舊。

玉脂膏治楊梅愈後,發出鵝掌風癬起白皮,去一層發一層,久不愈者。

牛油 香油 油 黃蠟(各一兩,化開待溫入) 銀朱(一兩) 官粉(二錢) 麝香(五分)
以上三味為細末,入油內攪勻,火烤癬令熱,將藥搽上,再烤再搽即效。

秘方治楊梅瘡。

官粉二錢,入一文錢豆腐,將粉摻於內,重湯煮食,立瘥。

灸法治楊梅瘡。

初起那一個,灸三五壯後不再發。

瘡腫痛者,風熱溫毒也。荊防敗毒(方見癰疽。)

三香膏治遠年近日,一切 瘡潰爛至骨疼痛。

乳香(二錢) 松香(三錢)
共為細末,用香油調,用包棕子的箬葉薄者密密刺孔,將藥攤其上,用箬葉貼患處,藥居中上,用完箬葉蓋之,帛扎住,當時止痛生肌。

黃柏散治 瘡濕痛及遍身熱瘡。

黃柏(一兩) 輕粉(三錢) 共為末,用豬膽汁調塗。濕則乾摻。

瘡膏並治杖瘡。

古鍛石 枯礬(各二錢) 乳香 沒藥 血竭(各一錢半)
上為細末,用桐油一半、香油一半。先用槐花一合入內煎黑,濾去渣後,入松香三錢煎沸,又濾去渣,入黃蠟五錢熬成膏,滴水不散為度,將藥末於內再熬黑色,滴水成珠即好。不問遠年、新發 瘡,先用蔥白、防風煎水洗淨敷藥。其有不平,唾津塗指,捻藥成塊,填於不平處,用油單紙攤膏貼患處,候瘡愈皮老為度。棒瘡亦然,神效。

隔紙膏

黃香(研爛) 輕粉 銀朱(各五錢) 冰片(半分)
上合研極細末,香油調,用油單紙攤,先以針密密刺孔,將藥攤於孔上夾於中。每貼以孔口向瘡貼。

先將蔥頭、花椒、細茶煎水洗淨瘡毒後貼上,用布帶緊扎。夏月一日一換,冬月二日一換一洗。其臭爛不可聞者,不過五貼而愈,神效。

宜忌諸般發物。凡攤藥,看瘡大小形式攤貼。

貼 瘡方治不拘新久 瘡,並棒瘡、疔痂,貼之即效。

花紅絹(燒灰,二分) 蛾口繭(燒灰,二分) 桔礬(一分) 珍珠(火煨,三分) 血余灰(二分)

飛羅白麵(一分) 官粉(二分)
上研細末,用黃蠟二兩熔化入藥內,好紙攤,神效。

瘡方五倍子炒為末,加百草霜化黃蠟入內,攤隔紙膏貼之愈。

一男子,腿患癰,服克伐之藥,虧損元氣,不能成膿。余謂托裡而潰,大補而斂。若大便燥緒,用十全大補東加麥門、五味而潤。月餘仍結,自服潤腸丸而瀉不止。余用補中益氣湯送四神丸,數服而止。(補中益氣湯見補益,四神丸見泄瀉。)

鴻臚瞿少溪,兩 生瘡,漸至遍身發熱、吐痰口乾、咽燥盜汗、心煩溺赤、足熱日晡益甚、形體日瘦,此腎經虛火也。用六味丸不月,諸症悉愈;三月,瘡見平複。(方見癰疽。)

疥瘡

五疥者,乾、濕、蟲、砂、膿也。(五疥者,由五臟壅毒而發也。)

防風通聖散治風熱瘡疥久不愈者。(方見中風。)

仙子散治遍身瘡疥,經年舉發者。

威靈仙 蔓荊子 何首烏 荊芥 苦參
上各等分為細末,每二錢,食前溫調服。日進二服。忌發風物。

五疥靈丹(服此可以除根。)

苦參(糯米泔浸,一兩) 白芷(一倆) 白鮮皮(炒,一兩) 枳殼(麩炒) 連翹 羌活 梔子 當歸 荊芥(各七錢)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滾湯下。

斷根方治未患瘡疥之前,用此服之,永不生瘡。或已成瘡,服此可保。用田螺不拘多少,煮熟,去腸屎取淨,用好酒酒酵炒熱食之,能除一身之瘡疥也,神效。

一掃光

枯白礬(一兩) 硫黃(七錢) 五倍子(炒) 花椒(五錢) 砒(二分)
上為末,用香油煎雞子令熟,去雞子不用,只用香油搽瘡。

金不換治血風瘡、癬瘡、疥瘡、蟲瘡及坐板瘡,疥癩等疾,立效。

蛇床子(五錢) 大楓子(去殼,五錢) 水銀(二錢) 白錫(一錢) 枯白礬(一錢)

上各為末,先將錫化開,次入水銀研勻不見星,再入末藥、地瀝青,共搗勻搽瘡,宜乾些。或無地瀝青,臘豬油亦可。

治疥癩瘙癢先用藥水洗,後用熏藥被蓋熏之。

防風 荊芥 馬鞭草 白礬 花椒 苦參 野菊花
上銼,水煎頻洗。

熏藥苦參(五錢) 蒼朮(一錢) 半夏 大黃 雄黃(各二錢) 熟艾葉
上為末,分作筒,以熟艾、綿紙卷筒,每一晚被蓋熏一筒。

又方

銀朱(一錢) 雄黃(一錢) 木鱉子(一個) 好香(一錢) 艾(三錢)
上為細末,以綿紙卷筒,被蓋留頭在外熏之,大小便亦要包裹。

治男婦小兒遍身生疥癬,並腳上瘋塊痛癢不止。硫黃(二錢) 蛇床子(二錢) 白礬(二錢)水銀渣(三錢)
上為細末,用生薑汁調,擦患處立已。

治滿身生牛皮疥癩︰花椒(一錢) 大楓子(去皮,六個) 巴豆仁(八個) 人言(一錢) 雄黃(一錢) 艾(一兩。)

上共為細末,將艾槌熟入藥,紙卷作二筒。每晚熏一筒,被蓋頭露在外。仍要包裹大小便,免傷毒瓦斯。

作瓦二片,陰陽盛藥於中,放腳脘下熏。甚者,不過二次愈。

補遺方 祛熱搜風飲治疥及膿泡瘡。

苦參 金銀花(二味為君) 柴胡 連翹 片芩 荊芥 黃柏(炒) 黃連(炒,六味為臣) 生地黃 薄荷 獨活 枳殼(麩炒) 防風(五味為佐) 甘草(蜜炙、為使)
上銼,水煎,食遠熱服。

癬瘡

五癬者,濕、頑、風、馬、牛也。(疥癬皆血分熱燥,以致風毒克於皮膚。浮淺為疥,深沉者為癬。疥多挾熱,癬多挾濕。)

防風通聖散治癬疥去硝、黃,加浮萍、皂角刺。(方見中風)

浮萍散治諸風癬疥、癩瘡。

浮萍 當歸 川芎 赤芍藥 荊芥 麻黃 甘草(各三錢)
上銼二劑,蔥白二根、豆豉五六十粒,煎至八分,熱服出汗。

治乾濕癬

雄黃(一錢) 斑蝥(七個) 輕粉(四分) 硫黃(三分) 蛇床子(五分) 金毛狗脊(五分)寒水石(五分) 芒硝(三分)
上為末,香油調搽,濕則乾摻。

治鵝掌風癬,層層起皮、且癢且痛,用此一洗立愈。

川烏 草烏 何首烏 天花粉 赤芍 防風 荊芥 蒼朮 地丁(各一兩) 艾葉(四兩)
上銼,煎水,先熏後洗立愈。

又方治鵝掌風癬。

核桃殼(鮮皮者佳) 鵓鴿糞等分,煎水頻洗立愈。

又方用白菀豆一升,入楝子同熬水,早、午、晚洗,每七次立愈。

治鵝掌風並癬用黑鉛不拘多少打成片,熬一炷香時,入綠豆一碗,再煮爛去渣,以水乘熱洗數次立效,或搽亦可。

治癬方用蒜瓣煮水,洗浴展乾,再用生桐油搽摻,炭火上炙即愈。

治癬瘡方

枯白礬(四錢) 潮腦(二錢) 為末,用極好醋調起,將癬抓破,搽上即愈。

治癬瘡方

雄黃(煨過,六錢) 川撞樹皮(一兩) 白蘞(一兩)
上為細末,用無根水調,在飲鍋上頓,以赤色為度,癬瘡不可抓破。忌七八日不可見水,神效。

上用小瓷器罐一個,用鹽泥封,置雄黃在內,用燈盞蓋定,用鐵線縛緊,周遭以木、炭、泥固完封口,慢火 過半炷香,黃升盞上取用。

禿瘡

防風通聖散治癩頭瘡,用本方為末,酒浸焙乾凡三次,食後白湯調服,日三服,至頭有汗效。

(方見中風。)

小兒頭生白禿瘡。

陀僧散

鵓鴿糞(一兩,炒,研末用五錢) 密陀僧(五錢) 硫黃(一錢) 花椒(五錢) 人言(半分)
上為細末,香油渣調搽患處,晚間洗去。

治男婦小兒頭生白禿瘡(胡前溪傳。)

公雞屎(晒乾半升,能去病根) 人言(一錢,火 過殺蟲) 塘中黑泥(晒乾篩過二兩,殺蟲)蛇床子(五錢,殺蟲) 白礬( 三錢,止癢) 硫黃(五錢,殺蟲) 五倍子(炒五錢)
上為細末,先用雞子二個,香油煎餅熱貼在頭上,引出蟲去盡,用白礬、倍子煎水洗一次,後用香油調前藥搽頭上。一日搽一次,搽過六七日即愈。

掃雪膏治小兒禿瘡。

松樹濃皮(燒灰三兩) 黃丹(水飛一兩) 寒水石(細研一兩) 枯礬 黃連 大黃(各五錢)白膠香(熬飛頑石上二兩) 輕粉(一分)
上為細末,熟熬油調敷瘡上。須先洗淨瘡痂後敷藥。

治禿瘡、清水瘡、薄皮瘡、羊須子瘡。槐枝不拘多少,截四指長,用真香油放鍋內,浸過槐枝為止熬數沸,將槐枝拿出一根掐兩截,看內渣黑色,通去槐枝,加黃些須入油搽之。

治禿瘡用花椒、艾熬滾湯放深盆內,將禿瘡倒放熬湯泡浸。如湯冷再換。將瘡甲洗淨,用枯礬、黃丹、蔥汁、蜂蜜調搽包住,不許見風。

癜風

白癜紫癜一般風,附子硫黃最有功,薑汁調勻茄蒂搽,但患癢處並無蹤。

上將粗布搽洗患處令淨,以茄蒂蘸擦之。一說白癜用白茄蒂,紫癜用紫茄蒂。

追風丸治白癜風。

何首烏 荊芥 蒼朮(米泔浸) 苦參(各等分)
上為末,用好大肥皂去皮弦銼碎,煮汁濾去渣,入面少許,打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清茶送下。忌一切動風之物。

治汗斑用密陀僧為細末,以隔年釅醋調搽斑上,隨手而愈。

治黑白癜風

硫黃(一錢) 密陀僧(一錢) 信(六分)
以上三味俱為細末,用隔年陳醋調和擦之,一二次即愈。晚間搽上,次早洗去。

癘風

風者,天刑之疾。陰陽肅殺之氣砭人肌膚、傷人肢體,初起白屑雲頭紫黑疙瘩、流膿;甚者,鼻崩肉陷,致死危矣。初見雲頭皮木就當施治。患者屏絕欲情、清淡飲食,十活一二,否則難治。

通天再造飲

鬱金(五錢) 皂角刺(黑大者) 大黃(煨,各一兩) 白牽牛(頭尾六錢,半生半炒)
上為細末,每服五錢。日未出時,無灰酒送下,面東服之。當日必利下惡物,或臭不可近,或蟲或膿如蟲。口黑色,乃是多年;赤色,乃是近者。數日後,又進一服,無蟲乃止。

洗大風方

地骨皮 苦參 荊芥 細辛 防風 蒼耳子
上銼片,水煎熏洗遍身,血出為效。如洗,務要寬湯浸洗良久方佳,多洗數次為妙。

灸法治大風斷根方。於大母指筋骨縫間約半寸,灸三炷香,以出毒瓦斯。

諸瘡

防風通聖散治諸瘡腫毒神效。(方見中風。)

隔蒜灸法治一切惡瘡毒、大痛或不痛、或麻木。如痛者,灸至不痛;不痛者,灸至知痛而止。

其毒隨火而散。蓋火有暢達之義,此從治之法也,大有回生之驗。用大蒜頭切三文錢濃,安瘡頭上,用艾壯與蒜上灸之三壯,換蒜複灸。未成者即消,已成者即敗,大勢不能為害。如瘡大,用大蒜搗爛攤瘡上,將艾鋪上燒之,蒜敗再換。如不痛或不作膿,不起發或陰毒痛,更宜多灸。灸而仍不痛、不作膿者不治,此氣血虛也。

蔥熨法治虛怯人患腫塊,或痛或不痛,或風襲於經絡、肢體疼痛,或四肢筋攣骨痛;又治流注、跌撲損傷腫痛、棒打刺痛及婦人吹乳、陰症腹痛、手足厥冷並治。

用蔥頭細切杵爛,炒熱敷患處,冷則易之再熨,腫痛即止,如神。

豆豉餅治瘡瘍腫硬不潰及潰而不斂,並一切頑瘡惡瘡。

用江西豆豉為末,以唾調作餅子三文錢濃,置患處上,將艾壯灸之,乾則易之。如瘡勢大及發背,用水漱口水調作餅,覆患處,以艾鋪餅上灸之。如未成即消,已成即敗,其毒勢易愈。如不效者,氣血虛也。

一切無名腫毒 洪寶丹治一切腫毒,敗血消腫,及湯燙火燒、金瘡打撲,血出不止並效。

天花粉(三兩) 白芷(二兩) 赤芍(二兩) 鬱金(一兩)
上為末,熱毒用茶調,冷用酒調,塗患處。衄血不止,冷水調塗頸項上。此藥最絕血路。

三白散治一切腫毒、諸瘡疼痛。

白芨(一兩) 白蘞(一兩) 白礬( ,五錢)
上為細末,用時入藥於水碗中即沉底,外用桑皮紙托水搭於患處。熱則再易。連搭連易,直待其腫處冰冷,將藥敷上,立時即消。

千金消毒散治一切惡瘡、無名腫毒、發背疔瘡、便毒初發,脈洪數弦實、腫甚欲作膿者。

連翹 黃連 赤芍(各一錢) 歸尾(一兩) 金銀花(一兩) 皂角刺 牡蠣 大黃 天花粉 芒硝(各三錢)
上銼,酒、水各半煎服。

祛毒湯治一切無名腫毒、疼痛初起神效。

貝母 穿山甲(土炒成珠) 僵蠶(各一錢) 大黃(三錢,半生半熟)
上銼作劑,水煎熱,用好生酒一盞攪勻,空心熱服。渣再煎服,以利為度。

一切惡瘡洗法︰
洗毒湯治一切惡瘡疥癩。

地膚子(即掃帚子) 用升半煎湯頻浴,數次漸愈。

滌法洗諸般惡毒。

艾葉 細茶 蔥白 桃柳枝 花椒。
上銼,水煎,入鹽少許,頻洗。

杖瘡

一、杖後,即飲童便和酒一鐘,以免血攻心;再用熱豆腐鋪在杖紫色處,其氣如蒸,其腐即紫,複易之。須得紫血散盡,轉淡紅色為度。

又方用鳳仙花科連根帶葉搗爛塗患處,如乾,又塗。一夜血散即愈。如冬月無鮮的,秋間收起陰乾的為末,水調塗搽上亦效。一名金鳳花。

又方並打傷皮不破內損者,用蘿卜搗爛奄之。

又方用豬膽汁塗之亦好。

又方用綠豆粉微炒、雞子清調塗上。

又方用隔年風化鍛石不拘多少,取新汲水一碗,銀簪子順攪千余下如膏,鵝翎刷上患處即佳。

烏龍解毒散(以杖之後服此。) 如人受杖責,不拘輕重,致於伏不能起動者,及疔甲爛肉連腿腫、面青、疼痛難忍、晝夜無眠、渾身憎寒壯熱、神魂驚怖,此藥可治,即時可止疼痛,善能動履及疔甲痛腫,其效如神。

用木耳四兩,入淨沙鍋內炒焦存性為末。每服五錢,熱黃酒一碗調服。服藥後,坐待少時,其藥力行開至杖瘡上,從肉裡面往外透,如針刺癢甚,不時流血水。或以藥水洗淨,貼上膏藥,其杖處疼痛腫硬次日即消。

散破毆斑痕方用熱麻油、黃酒各二碗,同煎數沸服。服畢,臥火燒熱地上一夜,疼止消腫無痕。

有打傷人者,仇家陰令術士以此治之,次日驗,即無一毫傷痕。

散救法方

土鱉(一個,瓦上焙乾為末) 沉香末(二分) 銀朱(五分)

上三味為末,合一處。刑後,隨用好酒溫調服,消腫去毒止疼神效。隔宿不用。

退血止疼痛飲治杖後腫,瘀血不散,血氣攻心,或憎寒壯熱。

歸尾 赤芍 生地黃 白芷 防風 荊芥 羌活 連翹 黃連 黃芩 黃柏 梔子 薄荷 枳殼 桔梗 知母 石膏 車前 甘草
上銼劑,水煎溫服。

生血補氣湯治杖後潰爛久不愈者。

人參 白朮(炒) 茯苓 當歸 白芍 熟地黃 陳皮 香附 貝母(各等分) 桔梗 甘草(二味減半)
上銼劑,水煎服。寒熱往來,加柴胡、地骨皮;口乾加五味子、麥門冬;膿清加黃耆;膿多加川芎;肥肉遲生,加白蘞、肉桂。

棒瘡疔甲膏藥止疼痛、收血水、消腫、去疔甲。

乳香 沒藥 孩兒茶 雄黃(各三錢) 輕粉(一錢) 官粉(一兩) 黃蠟(一兩)

先將豬脂入鍋煉出油冷定,卻將諸藥研成細末,入油攪勻,隨將黃蠟化開投入一處,又攪勻,用油單紙攤成膏藥貼患處,量大小貼之。極能去疔甲、收膿水、消腫止痛。(內宜用木耳散。)先用此藥水洗,好的便快。防風、荊芥、苦參、各等分,煎水洗。

生肌散(用前藥水洗後,摻藥。)

乳香 沒藥 孩兒茶 各等分為細末摻上,即止痛生肌。

去疔甲方用雞子清加麝香少許,銀簪打成稀水,照疔甲處輕輕用簪子尖點上,上不多時,其疔甲化爛取去,上散藥,外貼膏藥。一日一換。化盡死肉之後,三四日換一次,不數日如初。

鬱金膏貼一切腫毒杖瘡。

生豬脂(熬去渣淨油一斤) 鬱金(四兩) 生地黃(忌犯鐵器) 咀片入豬油內煎枯,去藥渣,又入淨黃蠟半斤化開,又入好潮腦一兩,瓷罐收入。每用一兩,加官粉二錢,熔化攪勻,攤油單紙上貼之。

英雄丸

乳香 沒藥 密陀僧 自然銅(燒紅淬二次) 地龍(即蚯蚓,焙乾) 木鱉子(去殼) 花椒(各等分)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每一丸,以酒化下。或臨刑方用,打不覺痛,任打,血不浸心,妙不可言。

折傷

折傷者,多有瘀血凝滯也。(宜用童便、黃酒各一鐘和而溫服,最能散瘀消滯,效。)

通導散治跌撲傷損極重,大小便不通,乃瘀血不散、肚腹膨脹、上攻心腹、悶亂至死者,先服此藥打下死血、瘀血,然後方可服補損藥。不可用酒,飲愈不通矣。亦量人虛實而用。

大黃 芒硝 枳殼(各二錢) 濃朴 當歸 陳皮 木通 紅花 蘇木(各一錢) 甘草
上銼一劑,水煎熱服,以利為度。唯孕婦、小兒勿服。

麥斗散治跌撲骨折,用藥一厘,黃酒調下。如重車行千裡之候,其骨接之有聲。初跌之時整調如舊對住,綿衣蓋之,勿令見風,方服藥、休移動。端午製,忌婦人雞犬等物。(孫都督傳)

土鱉(一個,新瓦上焙乾) 巴豆(一個,去殼) 半夏(一個,生用) 乳香(半分) 沒藥(半分)

自然銅(火燒七次,醋淬七次,用些須)
上為細末,每服一厘,黃酒送下。不可多用,多則補得高起。神效。

天靈散天靈蓋用柴火燒存性為末,每二錢,黃酒,神效。

按骨效方

山梔(生為末五分) 飛羅面(三錢),薑汁調和搽患處,一夜,皮肉青黑是其驗也。一方治跌撲傷損,逆氣作腫,痛不可忍者,用梔、白麵為末,井水調搽,乾則掃去,即效。

接骨膏

當歸(七錢半) 川芎(五錢) 乳香(二錢半) 沒藥(五錢) 廣木香(一錢) 川烏(四錢,煨) 黃香(六錢) 古錢(三錢,火煨酒淬七次) 骨碎補(五錢) 香油(一兩五錢)

上先將各藥為末,和油成膏,用油紙攤貼患處。如骨碎筋斷,用此複續如初。

白膏藥治跌打或刀斧所傷,候血盡,用蔥、花椒煎水,將患處洗淨拭乾敷藥,不必包裹,其效如神。

白芨(一兩) 豬脂油(六兩) 芸香(四兩) 樟腦(四兩) 輕粉 乳香 沒藥 孩兒茶(各二錢) 片腦(五分)

上各為末,將油銅鍋化開,先下白芨,次下芸香、樟腦、兒茶,一二時取出離火,方下乳香沒藥,候冷又下片腦、輕粉。此方不但生肌,凡瘡毒皆可貼之。膏成,將瓷罐內盛之,每用油紙攤貼患處。

接骨散治跌打損傷。能接筋續骨。用窩苣子不拘多少,微炒研細末,每服二三錢,同好酒調服。

接骨方白蒺藜炒為末,每服一錢,熱酒調下,被蓋汗出即愈。

神效蔥熨法治跌撲傷損。用蔥白細切,杵爛燒熱敷患處。如冷易之,腫痛即止。其效如神。

人墜馬,腹內作痛,飲酒數杯,翌早,大便自下瘀血即安。此元氣充實,挾酒勢而行散。

一男子墜馬,腹有瘀血,服藥下之,致發熱、盜汗、自汗、脈浮澀。予以為重劑過傷氣血所致,投以十全大補湯益甚,時或譫語,此藥力未及而然也。以前藥加炮附子五分,服之即睡,覺來頓安,再劑而安。

金瘡

熱粘皮治金瘡出血不止。

龍骨( ,三錢) 五倍子(二兩,半生半炒) 白礬(半生半枯,各一兩) 沒藥 乳香(各二錢)無名異(一兩。)

上共為末,乾摻患處。不作膿、不怕風、立時止血、住痛、生肌,如神。

軍中一捻金

治金瘡傷破出血並狗咬。要端午日製。礦鍛石不拘多少炒研、生韭菜連根同搗作餅,陰乾為末摻上,止血生肌。

出箭方花蕊石,其形似硫黃,出在陝西,有白斑點者,一味火 七次,為細末,撒在傷處周遭,箭頭即出。

止痛生肌散治刀斧傷、出血不止。

乳香 沒藥 兒茶 象皮(炒) 龍骨(水飛) 石膏( ,水飛) 黃丹 三七
上八味各等分,共為細末用之。

金瘡出血不止,用楮樹葉為末,搽上血即止。

梁閣老侄,金瘡腫痛,出血不止,寒熱口乾,此氣虛血無所附而血不歸經也。用補中益氣湯、五味、麥門主之,陽氣複而愈。(方見癰疽。)

破傷風

破傷風症,河間云︰風者,善行數變,入臟甚速,死生在反掌之間,宜急分表裡虛實而用之。

破傷風,邪在表者,則筋脈拘急、時或寒熱、筋惕搐搦、脈浮弦也,宜散之。

羌活防風湯治破傷風,邪初在表者,急服此藥以解之。稍遲,則邪入於裡,與藥不相合矣。

羌活 防風 甘草 川芎 本 當歸 白芍(各一錢) 地榆 細辛(各五分。)
上銼一劑,水煎食服。

破傷風,邪在半表半裡者,則頭微汗、身無汗也,宜和之。

羌活湯治破傷風在半表半裡,急服此湯。稍緩,邪入於裡,不宜用。

羌活 菊花 麻黃 川芎 石膏 防風 前胡 黃芩 細辛 甘草 枳殼 白茯苓 荊芥子(各五分) 薄荷 白芷(各二分半)
上銼一劑,水煎服。

破傷風,邪傳入裡者,舌強口噤、項背反張、筋惕搐搦、痰涎壅盛、胸腹滿悶、便溺閉赤、時或出血、脈洪數而弦也,(宜導之)。

大芎黃湯治破傷風在裡,宜疏導,急服此藥。

川芎 羌活 黃芩 大黃(各三錢)
上銼一劑,水煎溫服,臟腑通和為度。

一人斗毆,眉棱被打破傷風,頭面腫大發熱。以九味羌活湯熱服取汗,外用杏仁搗爛,入白麵少許,新汲水調敷瘡上,腫消熱退而已。

金刀如聖散治破傷風。

蒼朮(八錢) 白芷 川芎 細辛 麻黃(各五錢) 川烏(炮) 草烏(炮各四錢) 薄荷(一錢)
上為末,每服一錢,熱黃酒調服,蓋覆,遍身汗出有驗。如治痛風,加滴乳香一錢。

玉真膏治破傷風及金刃傷、打撲傷損、並癲狗咬傷,能定痛生肌。

天南星(為防風所製,服之不麻人) 防風(各等分)
上為末,破傷風以藥敷瘡口,然後以溫酒調一錢。如牙關緊急、角弓反張,用藥一錢,童便調下。

一、打傷欲死,但心頭微溫,以童便灌下二錢,並進二服。

一、癲狗咬破,先口噙漿水洗淨,用綿拭乾貼藥,更不再發,無膿大有功。

一方治破傷風。

槐子一合炒,好黃酒一碗煎八分,熱服,汗出為愈。

一方治破傷風。

用野蘇子半生半炒為末,煉蜜丸如指頭大。每服一丸,熱黃酒下。

破傷風外治之法

治跌打破頭面及刀傷破手足大口血流不止︰瀝青(即松香)不拘多少,碾為細末,將傷破瘡口用手捏湊一處,以用藥末濃敷上,將淨布扎住。不怕風、不懼水,旬日即痊。

治破傷風甘草,甘遂各等分,研成末,將蜂蜜並隔年老蔥頭共搗一塊,將瘡甲揭起,微將麝香先撒於上,然後搭藥在上,點香至四寸,渾身汗出即愈。

灸法治破傷風及癲狗咬傷,此方最易而神效。

用核桃殼半邊,內填稠人糞滿,仍用槐白皮親扣傷處,用艾灸桃核上。灸之,若遍身汗出,其人大困即愈。若遠年,只在瘡上灸之亦愈。

湯火

治湯火傷蛤蜊殼不拘多少,炙焦黃色,研細末。用生香油調膏敷之。

一方以蜜調敷之,疼立止,不膿不痂效。

治湯火傷用桐油二分、水一分,攪令勻,調入黃丹、石膏末敷之效。

黃白散用榆樹根白皮為細末一兩、黃丹二錢,攪勻。看瘡大小,用井水花調勻敷患處。若乾,再以涼水敷之。不唯止痛,三五日即痊。或人家失火燒了牲畜,照患處塗之。須臾,流水出可治;不流水,是燒得太重,不可治也。然人彼燒亦同此斷。

湯火瘡方槐子燒灰為末,香油調上即好。用槐皮炒,為末,香油調上亦好。

一男子火傷,兩臂 痛、大小便不利,此火毒傳於下焦。用生地黃、當歸、芍藥、黃連、木通、山梔、赤茯苓、甘草,一劑便清利,其痛亦止。乃以四物、參、耆、白芷、甘草,而壞肉去;又數劑而新肉生。

一男子,因醉被熱湯傷腿,潰爛發熱、作渴飲水、脈洪數而有力,此火毒為患。用生地黃、當歸、芩、連、木通、葛根、甘草十餘劑,諸症漸退;卻用生 、川芎、當、芍、炙草、白芷、木瓜,新肉將完。

因勞忽寒熱,此氣血虛而然也。仍用參 之藥而五味、酸棗而安。又月餘而瘡痊。

一人夜間回祿,煙熏致死者,以蘿卜汁灌之即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