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刪補名醫方論七卷

大承氣湯

治陽明病, 潮熱, 手足濈然汗出,?? 語汗出多, 胃燥獨語, 如見鬼狀, 喘冒不能臥, 腹滿痛, 脈滑實. 又目中不了了,睛不和. 又少陰病初得之, 口燥咽乾者. 自痢清水, 色純青, 心下痛,口燥舌乾者. 六, 七日, 腹脹不大便者.大黃 ( 酒洗 ) 四兩 厚朴半斤 枳實 ( 炙 ) 五枚 芒硝三合
上四味, 以水一斗, 先煮二物, 取五升, 納大黃, 煮取二升, 去滓; 納芒硝, 再上火微煮一, 二沸, 分溫再服. 得下即停後服.

小承氣湯

大黃四兩 厚朴 ( 炙, 去皮 ) 二兩 枳實三枚 , 右三味, 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 去滓, 分溫三服. 初服湯當大便, 不爾再服, 以利為度. 得便即止服.

【集註】柯琴曰: 諸病皆因於氣, 穢物之不去, 由於氣之不順也. 故攻積之劑, 必用氣分之藥, 因以承氣名湯. 方分大, 小者, 有二義焉:厚朴倍大黃, 是氣藥為君, 名大承氣; 大黃倍厚朴, 是氣藥為臣,名小承氣. 味多性猛, 制大其服 , 欲令大泄下也, 因名曰大; 味寡性緩, 制小其服, 欲微和胃氣也, 因名曰小. 且煎法更有妙義, 大承氣用水一斗, 煮枳朴, 取五升, 去滓, 納大黃, 再煮取二升, 納芒硝,何哉? 蓋生者氣銳而先行, 熟者氣純而和緩, 仲景欲使芒硝先化燥屎,大黃繼通地道, 而後枳, 朴除其痞滿. 若小承氣以三味同煎, 不分次第, 同一大黃, 而煎法不同, 此可見仲景微和之意也. 喻昌曰:『金匱』治痙為病, 胸滿口噤, 臥不著蓆, 腳攣急必齘齒, 可與大承氣湯, 乃死中求生之法也. 『靈樞』謂熱而痙者死, 腰折, 瘛瘲, 齒齘也. 茲所云臥不著蓆, 即腰折之變文. 腳攣急, 即瘛瘲之變文. 且齘齒加以胸滿口噤, 上, 中, 下三焦熱邪充斥, 死不旋踵矣. 在傷寒證腹滿可下, 胸滿則不可下然投是湯者, 須知所謂胸滿, 謂其邪尚在表, 故不可下. 此證入裡之熱, 極深極重, 匪可比倫, 況陽熱深極,陰血立至消亡, 即稍稍下之, 尚不足以勝其陽救其陰. 故取此湯以承領其一線之陰氣, 陰氣不盡為陽熱所劫, 因而得生者多矣. 「可與」二字甚活, 臨證酌而用之, 初非定法也. 既有下之重傷其陰之大戒,復有下之急救其陰之活法, 學者欲為深造, 端在此矣.

調胃承氣湯

治表解有汗, 裡熱不除, 胃因不和, 而不作解者.大黃 ( 酒洗 ) 四兩 甘草 ( 炙 ) 二兩 芒硝半斤, 右三味, 以水三升, 先煮二味, 取一升, 去滓; 納芒硝, 微煮令沸, 稍稍溫服之.

【註】三承氣湯之立名, 而曰大者, 制大其服, 欲急下其邪也; 小者,制小其服, 欲緩下其邪也. 曰調胃者, 則有調和承順胃氣之義, 非若大, 小專攻下也. 經曰: 熱淫於內, 治以鹹寒; 火淫於內, 治以苦寒. 君大黃之苦寒, 臣芒硝之鹹寒, 二味並舉, 攻熱瀉火之力備矣.更佐甘草之緩, 調停於大黃, 芒硝之間, 又稍稍溫服之, 使其力不峻,則不能速下而和也.

更衣丸

治津液不足, 腸胃乾燥, 大便不通.朱砂 ( 研如飛面 ) 五錢 蘆薈 ( 研細, 生用 ) 七錢 滴好酒少許,和丸. 每服一錢二分, 好酒下.

【集註】柯琴曰: 胃為後天之本, 不及固病, 太過亦病. 然太過復有陽盛陰虛之別焉. 兩陽合明而胃家實, 仲景製三承氣湯以下之; 三陽燥結而津液亡, 前賢又製更衣丸以潤之. 古人入廁必更衣, 故以此命名也. 硃砂以汞為體, 性寒重墜下達, 蘆薈以液為質, 味苦膏潤下滋.兼以大寒大苦之性味, 能潤燥結, 從上導下而胃關開矣. 合以為丸,兩者相須, 得效最宏, 奏功甚捷, 誠匪夷所思矣.

麻仁丸

又名脾約丸治腸胃燥熱, 大便秘結, 小便數多.麻子二升 芍藥半斤 枳實半斤 大黃 ( 去皮 ) 一斤 厚朴 ( 去皮) 一斤 杏仁 ( 去皮, 尖熬, 碾脂 ) 一升, 右六味為末, 煉蜜為丸, 桐子大, 飲服十丸, 日三服; 漸加, 以利為度.

【集註】成無己曰: 約者, 約結之約, 又約束也. 經曰: 飲入於胃,游溢精氣, 上輸於脾, 脾氣散精, 上歸於肺, 通調水道, 下輸膀胱,水精四佈, 五經並行. 今胃強脾弱, 約束津液, 不得四佈, 但輸膀胱,小便數而大便硬, 故曰脾約. 麻仁甘平而潤, 杏仁甘溫而潤. 經曰:脾欲緩, 急食甘以緩之. 本草曰: 潤可去燥. 是以麻仁為君, 杏仁為臣. 枳實破結, 厚朴瀉滿, 故以為佐. 芍藥調中, 大黃通下, 故以為使. 朱震亨曰: 既云脾約, 血枯火燔津竭, 理宜滋陰降火, 津液自生,何秘之有? 此方惟熱甚而稟實者可用, 熱微而虛者, 愈致燥涸之苦矣.

桃仁承氣湯

治血結胸中, 手不可近, 或中焦蓄血, 寒熱胸滿,漱水不欲嚥, 善忘, 昏迷如狂者. 此方治敗血留經, 通月事.桃仁 ( 去皮, 尖 ) 五十個 桂枝三兩 大黃四兩 芒硝二兩 甘草二兩,, 右五味, 以水七升, 煮取二升半, 去滓; 納芒硝, 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 溫服五合; 日三服, 當微痢.

抵當湯並丸

治傷寒蓄血, 并治癥瘕, 追蟲攻毒甚佳.水蛭 ( 熬 ) 三十個 ?? 蟲 ( 熬, 去頭足 ) 三十個 大黃三兩 桃仁 ( 去皮, 尖 ) 三十個, 右四味為散, 以水五升, 煮三升, 去滓,溫服一升. 不下再服, 利為度. 水蛭 ( 熬 ) 二十個 ?? 蟲 ( 熬,去翅 ) 二十五個 桃仁 ( 去皮, 尖 ) 二十個 大黃三兩, 右四味杵, 分為四丸, 以水一升, 煮一丸, 取七合服. 晬時當下血, 若不下更服.

【集註】柯琴曰: 膀胱為水腑, 血本無所容蓄者也. 少腹者, 膀胱之室也, 熱結硬滿, 當小便不利, 而反利者, 是病不在膀胱內而在少腹內也. 可知其隨經之營血, 因瘀熱而結於少腹之裡, 而非膀胱之裡也.故小便雖利, 而硬滿急結, 蓄血仍瘀於少腹也. 熱淫於內, 神魂不安,故發狂. 血瘀不行, 則營不運, 故脈微而沉, 營不運, 則氣不宣,故沉而結也. 營氣不周於身, 則身黃. 消穀善飢者, 胃火熾盛也.大便反易者, 血之濡也, 色黑者, 蓄血滲入也. 善忘者, 血不榮, 智不明也. 此皆瘀血之微兆, 非至峻之劑, 不足以抵其巢穴, 而當此重任,故立抵當湯. 蛭, 蟲之善飲血者, 而利於水,??, 蟲之善吮血者,而猛於陸. 並取水陸之善取血者以攻之, 同氣相求, 更佐桃仁之苦甘,推陳致新, 大黃之苦寒, 蕩滌邪熱, 故名抵當也. 若熱雖盛而未狂,少腹滿而未硬, 宜小其制, 為丸以緩治之. 若外證已解, 少腹急結,其人如狂, 是轉屬陽明, 用調胃承氣加桃仁, 桂枝之行血者於其中,以微痢之, 胃和則癒矣. 此桃仁承氣為治之緩也.

梔子豉湯

附: 加減諸湯 治陽明病, 脈浮而緊, 咽燥口苦,腹滿而喘, 發熱汗出, 不惡寒, 反惡熱, 身重煩躁, 心中憒憒, 怵惕懊??, 目疼鼻乾, 不得臥.梔子 ( 擘 ) 十四枚 香豉 ( 綿裹 ) 四合, 右二味, 以水四升, 先煮梔子, 得二升半; 納豉, 煮取一升半, 去滓, 分二服. 溫進一服,得吐止後服. 若少氣者, 加甘草二兩. 若嘔者, 加生薑三兩. 若下後心煩腹滿, 起臥不安者, 去香豉加厚朴四兩, 枳實四枚. 若醫以丸藥下之, 身熱不去, 心中結痛, 去香豉加乾薑二兩. 若身熱發黃者, 去香豉加甘草一兩, 黃柏二兩.

【集註】柯琴曰: 太陽以心腹為裡, 陽明以心腹為表. 蓋陽明之裡是胃實, 不特發熱惡熱, 目痛鼻乾, 汗出身重, 謂之表; 一切虛煩虛熱,咽燥口苦舌胎, 腹滿煩躁不得臥, 消渴而小便不利, 凡在胃之外者,悉是陽明之表也. 仲景製汗劑, 是開太陽表邪之出路, 製吐劑是引陽明表邪之出路, 所以太陽之表宜汗不宜吐, 陽明之表當吐不當汗,太陽當汗而反吐之, 便見自汗出不惡寒, 飢不能食, 朝食暮吐, 欲食冷食, 不欲近衣等證, 此太陽轉屬陽明之表法, 當梔子豉湯吐之. 陽明當吐而不吐, 反行汗下, 溫針等法, 以致心中憒憒, 怵惕懊??, 煩躁舌胎等證, 然仍在陽明之表, 仍當梔子豉湯主之. 梔子苦能湧泄,寒能勝熱, 其形像心, 又赤色通心, 故主治心中上, 下一切證. 豆形像腎, 又黑色入腎, 製而為豉, 輕浮上行, 能使心腹之濁邪上出於口,一吐而心腹得舒, 表裡之煩熱悉解矣. 所以然者, 急除胃外之熱,不致胃家之實, 即此梔豉湯為陽明解表之聖劑矣. 熱傷氣者少氣, 加甘草以益氣, 虛熱相搏者多嘔, 加生薑以散邪. 若下後而心腹滿, 起臥不安, 是熱已入胃, 便不當吐, 故去香豉. 屎未燥硬, 不宜復下,故只用梔子以除煩, 佐枳朴以泄滿, 此兩解心腹之妙, 又小承氣之輕劑也. 若以丸藥下之, 身熱不去, 知表未解也, 心中結痛, 知寒留於中也. 表熱裡寒, 故任梔子之苦以除熱, 倍乾薑之辛以逐寒, 而表熱自解, 裡寒自除. 然非吐不能達表, 故用此以探吐之, 此又寒熱並用,為和中解表之劑矣. 內外熱熾, 肌肉發黃, 必須苦甘之劑以調之 ,柏皮, 甘草色黃而潤, 助梔子以除內煩而解外熱, 形色之病, 仍假形色以通之. 此皆用梔豉加減以禦陽明表證之變幻也. 夫梔子之性, 能屈曲下行, 不是上湧之劑, 惟豉之腐氣上蒸心肺, 能令人吐耳. 觀瓜蒂散必用豉汁和服, 是吐在豉而不在梔也. 梔子乾薑湯去豉用薑, 是取其橫開. 梔子厚朴湯, 以枳朴易豉, 是取其下泄. 似皆不欲上越之義,雖苦亦能作湧, 然非探吐不能吐也. 病人舊微溏者不可與, 則梔子之性自明矣.

瓜蒂散

治胸中痞硬痰飲, 一切實邪, 及氣衝咽不得息者, 用此吐之.瓜蒂 ( 熬黃 ) 一分 赤小豆一分,, 右二味, 各別搗篩, 為散已,合治之. 取一錢匕, 以香豉一合, 熱湯七合, 煮作稀糜, 去滓, 取汁和散, 溫, 頓服之. 不吐者, 稍稍加服, 得快吐乃止.

【註】胸中者, 清陽之腑, 諸邪入胸, 皆阻陽氣不得宣達, 以致: 胸滿痞硬, 熱氣上衝, 燥渴心煩, 嗢嗢欲吐, 脈數促者, 熱鬱結也. 胸滿痞硬, 氣上衝咽喉不得息, 手足寒冷, 欲吐不能吐, 脈遲緊者, 寒鬱結也. 凡胸中寒熱, 與氣, 與飲鬱結為病, 諒非汗下之法所能治,必得酸苦湧瀉之品, 因而越之, 上焦得通, 陽氣得復, 痞硬可消, 胸中可和也. 瓜蒂極苦, 赤豆味酸, 相須相益, 能除胸胃中實邪, 為吐劑中第一品也. 而佐香豉粥汁合服者, 藉穀氣以保胃氣也. 服之不吐,稍稍加服, 得快吐而即止者, 恐傷胃中元氣也. 此方奏功之捷, 勝於汗下, 所以三法鼎立, 今人不知岐伯, 仲景之精義, 置之不用, 可勝惜哉!

小陷胸湯

治心下痞, 按之則痛, 脈浮滑者.黃連一兩 半夏半升 栝蔞實 ( 大者 ) 一個,, 右三味, 以水六升,先煮栝蔞實, 取三升, 去滓; 納諸藥, 煮取二升, 分溫三服.

【集註】程知曰: 此熱結未深者, 在心下, 不似大結胸之高在心上.按之痛, 比手不可近為輕. 脈之浮滑又緩於沉緊, 但痰飲素盛, 挾熱邪而內結, 所以脈見浮滑也. 以半夏之辛散之, 黃連之苦瀉之, 栝蔞之苦潤滌之, 皆所以除熱散結於胸中也. 先煮栝蔞, 分溫三服, 皆以緩治上之法. 程應旄曰: 黃連滌熱, 半夏導飲, 栝蔞潤燥, 合之以開結氣, 亦名曰陷胸者, 攻雖不峻, 而一皆直瀉, 其胸裡之實邪, 亦從此奪矣.

大陷胸湯丸

主治傷寒發熱, 不發汗而反下之, 表熱乘虛入於胸中, 與不得為汗之水氣結而不散, 令心下至少腹硬滿而痛不可近,其人身無大熱, 但頭汗出, 或潮熱燥渴, 脈沉緊者. 如水腫, 腸澼,初起形氣俱實者, 亦可用.大黃六兩 芒硝 苦葶藶子 杏仁 ( 去皮 ) 各半升 甘遂 ( 為末)一錢, 右五味, 以水先煮大黃, 杏, 藶, 去滓, 納芒硝, 煮一, 二沸,納甘遂末, 溫服, 得快痢止後服, 如未劇者, 加白蜜二合, 作丸如彈子大, 水煮一丸, 服過宿乃下, 如不下更服.

【集註】柯琴曰: 胸中者, 宗氣之所出, 故名氣海. 氣為陽, 故屬太陽之部. 氣為水母, 氣清則水精四布, 氣熱則水濁而壅結矣. 水結於胸,則津液不下, 無以潤腸胃, 故大便必燥, 不下輸膀胱, 故水道不通.大黃, 芒硝善滌腸胃之熱實, 此病在胸中而亦用以為君者, 熱淫於內, 當治以苦寒, 且以潤陽明之燥, 是實則瀉子之法, 補膀胱之寒,亦制之以其所畏也. 任甘遂之苦辛, 所以直攻其水結. 然水結因於氣結, 必佐杏仁之苦溫, 以開其水中之氣, 氣行而水自利矣. 水結又因於氣熱, 必佐葶藶之大寒, 以清其氣分之熱, 源清而流自潔矣. 若胸中水結而未及中焦者, 當小其制, 而復以白蜜之甘以緩之, 使留戀於胸中, 過宿乃下, 但解胸心之結滯, 而保腸胃之無傷, 是又以攻劑為和劑也. 是方為利水攻積之劑, 故治水腫, 痢疾之初起者甚捷, 然必視其人壯實, 可以一戰成功, 如平昔素虛弱與病久而不任攻伐者,當念虛虛之戒矣.

三物白散

治傷寒, 寒實結胸無熱證者, 及胸膈寒實痰水內結等證.桔梗三分 貝母三分 巴豆 ( 去皮, 熬黑, 研如泥 ) 一分, 右杵二味為末, 納巴豆於臼中杵之, 以白飲合服. 強人一錢, 羸者減之. 病在膈上必吐, 在膈下必痢. 不痢進熱粥一杯, 痢過不止, 進冷粥一杯.

【註】是方治寒實痰水結胸, 極峻之藥也. 君以巴豆極辛極烈, 攻寒逐水, 斬關奪門, 所到之處無不破也. 佐以貝母開胸之結. 使以桔梗為之舟楫, 載巴豆搜逐胸邪. 膈上者必吐, 膈下者必痢, 使其邪悉盡無餘矣. 然惟知任毒以攻邪, 不量強羸, 鮮能善其後也, 故羸者減之.不利進熱粥, 利過進冷粥, 蓋巴豆性熱, 得熱則行, 得冷則止. 不用水而用粥者, 藉穀氣以保胃也.

大黃黃連瀉心湯

治傷寒表解, 心下痞, 按之不軟, 其脈關上浮者.大黃二兩 黃連一兩, 右二味, 以麻沸湯二升漬之, 須臾絞去滓, 分溫再服.

【註】痞硬虛邪而用大黃, 黃連, 能不起後人之疑耶? 仲景使人疑處,正是妙處. 蓋因後人未嘗細玩, 不得其法, 皆煎而服之, 大悖其旨矣.觀乎用氣薄之麻沸湯漬大黃, 黃連, 須臾去滓, 僅得其無形之氣,不重其有形之味, 是取其氣味俱薄, 不大瀉下. 雖曰攻痞, 而攻之之妙義無窮也.

附子瀉心湯

治傷寒表解, 心下痞, 惡寒汗出者.大黃二兩 黃連一兩 黃芩一兩 附子 ( 炮去皮, 別煮汁 ) 一枚,,右四味, 切三味, 以麻沸湯二升漬之, 須臾絞去滓, 納附子汁, 分溫再服.

【註】心下硬痛, 結胸也; 硬而不痛, 心下痞也. 惡寒而復汗出, 非表不解, 乃表陽虛也. 故以大黃, 黃連, 黃芩瀉痞之熱, 附子溫表之陽,合內外而治之. 其妙在以麻沸湯漬三黃, 須臾絞去滓, 內別煮附子汁, 義在瀉痞之意輕, 扶陽之意重也.

甘草瀉心湯

治傷寒中風, 醫反下之, 其人不痢, 日數十行,穀不化, 腹中雷鳴, 心下痞硬而滿, 乾嘔心煩不得安. 醫見心下痞,謂病不盡, 復下之, 其痞益甚, 止非結熱, 但以胃中虛客氣上逆, 故使硬也.甘草四兩 黃芩三兩 黃連一兩 乾薑三兩 半夏 ( 洗 ) 半升﹞j棗? 擘 ) 十二枚, 右六味, 以水一斗, 煮取六升, 去滓再煎, 取三升,溫服一升, 日三服.

【註】毋論傷寒, 中風, 表未解, 總不可下, 醫反下之, 因而成痞.其人下痢日數十行, 水穀不化, 腹中雷鳴者, 誤下胃中空虛也. 心下痞硬而滿, 乾嘔心煩不得安者, 乘虛客邪上逆也. 醫見心下痞硬, 謂下之不盡, 又復下之, 其痞益甚. 但此非結熱之痞, 亦非寒結之痞.乃乘胃空虛, 客氣上逆, 陽陷陰凝之痞也. 方以甘草命名者, 取和緩之意. 用甘草, 大棗之甘溫, 補中緩急, 治痞之益甚. 半夏之辛, 破客逆之上從. 芩, 連瀉陽陷之痞熱, 乾薑散陰凝之痞寒. 緩急破逆,瀉痞寒熱, 備乎其治矣.

生薑瀉心湯

治傷寒汗出解後, 胃中不和, 心下痞硬, 乾噫食臭,脅下有水氣, 腹中雷鳴下痢者.甘草 ( 炙 ) 三兩 人參三兩 乾薑一兩 半夏 ( 洗 ) 半升 黃芩三兩 黃連一兩 生薑 ( 切 ) 四兩 大棗 ( 擘 ) 十二枚, 右八味,以水一斗, 煮取六升, 去滓再煎, 取三升, 溫服一升, 日三服.

【註】傷寒汗出之後, 餘邪轉屬陽明, 心下痞滿硬痛不大便者, 此其人胃素燥熱, 因而成實, 攻之可也. 今其人平素胃虛, 兼脅下有水氣,即不誤下, 餘熱乘虛入裡, 結成痞硬不痛, 胃虛不能消化水穀, 則乾噫食臭也. 胃中寒熱不和, 則腹中雷鳴下利也. 名生薑瀉心湯者,其義重在散水氣之痞也. 生薑, 半夏散脅下之水氣. 人參, 大棗補中州之土虛. 乾薑, 甘草以溫裡寒. 黃芩, 黃連以瀉痞熱. 備乎虛水寒熱之治, 胃中不和下利之痞, 未有不癒者也.

半夏瀉心湯

治傷寒五, 六日, 嘔而發熱, 柴胡證具, 而以他藥下之, 但滿不痛, 心下痞者.半夏 ( 洗 ) 半升 黃芩三兩 乾薑三兩 人參三兩 黃連一兩 甘草( 炙 ) 三兩 大棗 ( 擘 ) 十二枚, 右七味, 以水一斗, 煮取六升,去滓再煎, 取三升, 溫服一升, 日三服.

【集註】王又原曰: 傷寒五, 六日, 柴胡證具, 而以他藥下之成痞.即用小柴胡湯, 以乾薑易生薑, 以黃連易柴胡. 彼以和表裡, 此以徹上下. 而必推半夏為君者, 痞從嘔得來, 半夏之辛以破結而止嘔也.

旋覆代赭石湯

治汗, 吐, 下解之後, 心下痞硬, 噫氣不除.旋覆花三兩 人參二兩 代赭石一兩 半夏 ( 洗 ) 半升 生薑 (切) 五兩 甘草 ( 炙 ) 三兩 大棗 ( 擘 ) 十二枚, 右七味, 以
水一斗, 煮取六升, 去滓再煎, 取三升, 溫服一升, 日三服.

【集註】羅謙甫曰: 汗, 吐, 下解後, 邪雖去而胃氣已虧矣. 胃氣既虧,三焦因之失職, 清無所歸而不升, 濁無所納而不降, 是以邪氣留滯,伏飲為逆, 故心下痞硬, 噫氣不除. 方中以人參, 甘草養正補虛,薑, 棗和脾養胃, 所以安定中州者至矣. 更以代赭石之重, 使之斂浮鎮逆, 旋覆花之辛, 用以宣氣滌飲, 佐人參以歸氣於下, 佐半夏以蠲飲於上. 濁降痞硬可消, 清升噫氣自除. 觀仲景治少陰水氣上凌,用真武湯鎮之; 治下焦滑脫不守, 用赤石脂禹餘糧固之. 此胃虛氣失升降, 復用此法理之. 則胸中轉否為泰, 其為歸元固下之法, 各極其妙如此.

麻黃連軺赤小豆湯

治傷寒表不解, 瘀熱在裡發黃者.麻黃二兩 赤小豆一升 杏仁 ( 去皮, 尖 ) 四十枚 生薑 ( 切 )一兩 大棗 ( 擘 ) 十二枚 甘草 ( 炙 ) 一兩 生梓白皮一升 連軺二兩 , 右上八味, 以潦水一斗, 先煮麻黃, 再沸, 去上沫, 納諸藥,煮取三升, 分溫三服, 半日則盡.

【註】濕熱發黃無表裡證, 熱盛者清之, 小便不利者利之, 裡實者下之,表實者汗之, 皆無非為病求去路也. 用麻黃湯以開其表, 使黃從外而散. 去桂枝者避其濕熱也. 佐薑棗者和其營衛也. 加連軺, 梓皮以瀉其熱. 赤小豆以利其濕. 同成表實發黃之效也. 連軺即連翹根,無梓皮以茵陳代之. 成無己曰: 煎以潦水者, 取其味薄不助濕熱也.

梔子柏皮湯

治傷寒身黃發熱, 無表裡證者.梔子 ( 擘 ) 十五枚 甘草一兩 黃柏一兩, 右三味, 以水四升, 煮取一升半, 去滓, 分溫再服.

【註】傷寒身黃發熱者︰若有無汗之表, 以麻黃連軺赤小豆湯汗之.若有成實之裡, 以茵陳蒿湯下之. 今外無可汗表證, 內無可下裡證,惟有黃熱, 宜以梔子柏皮湯清之可也. 此方之甘草當是茵陳, 傳寫之誤也.

茵陳蒿湯

陽明病發熱, 但頭汗出, 身無汗, 小便不利, 渴飲水漿, 此為瘀熱在裡, 身必發黃, 腹微滿者, 本方主之.茵陳蒿六兩 梔子 ( 擘 ) 十四枚 大黃二兩, 右三味, 以水二斗,先煮茵陳, 減六升, 納二味, 煮取三升, 去滓, 分溫三服. 小便當利,如皂角汁狀, 色正赤, 一宿腹減, 黃從小便去也.

【集註】柯琴曰: 太陽, 陽明俱有發黃證, 但頭汗出而身無汗, 則熱不外越; 小便不利, 則熱不下泄, 故瘀熱在裡. 然裡有不同, 肌肉是太陽之裡, 當汗而發之, 故用麻黃連翹赤小豆湯為涼散法. 心胸是太陽陽明之裡, 當寒以勝之, 用梔子柏皮湯, 乃清火法. 腸胃是陽明之裡,當瀉之於內, 故立本方, 是逐穢法. 茵陳稟北方氣, 經冬不凋,傲霜凌雪, 偏受大寒之氣, 故能除熱邪留結, 率梔子通水源, 大黃以調胃實, 令一身內外瘀熱, 悉從小便而出, 腹滿自減, 腸胃無傷, 乃合引而竭之之法, 此陽明利水之聖劑也. 又曰: 仲景治陽明渴飲有四法:本太陽轉屬者, 五苓散微發汗以散水氣; 大煩燥渴小便自利者,白虎加參清火而生津; 脈浮發熱小便不利者, 豬苓湯滋陰而利水; 小便不利腹滿者, 茵陳蒿湯以泄滿, 今黃從小便出, 病情治法, 胸有成竹矣. 每思仲景利小便必用氣化之品, 通大便必用承氣之品. 故小便不利者, 必加茯苓, 甚者兼用豬苓, 因二苓為氣化之品, 而小便由於氣化也. 茲小便不利, 不用二苓者何? 本論云: 陽明病, 汗出多而渴者,不可與豬苓湯, 以汗多胃中燥, 豬苓湯復利小便故也. 斯知陽明病汗出多而渴者, 不可用, 則汗不出而渴者, 津液先虛, 更不可用明矣.此以推陳致新之茵陳, 佐以屈曲下行之柝子, 不用枳, 朴以承氣,與芒硝之峻利, 則大黃但可以潤胃燥, 而大便之不遽行可知. 故必一宿而腹始減, 黃從小便去而不由大腸去, 仲景立法神奇, 匪夷所思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