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醫宗金鑒三十八卷

類傷寒五證

停痰 傷食 腳氣 虛煩 內癰

1.相類傷寒有五證, 頭疼發熱惡風寒, 停痰頭項不強痛, 胸滿難息氣衝咽. 傷食惡食身無痛, 痞悶失氣噫作酸, 腳氣腳膝脛腫痛, 或為乾枯大便難. 虛煩微熱無表裡, 內癰能食審疼緣, 肺癰喘咳胸引痛,唾黏腥臭吐膿涎, 胃癰當胃痛難近, 腸癰腫痛少腹堅, 身皮甲錯腹中急,便數似淋證中看.

【註】類傷寒五證, 初病之時, 皆與太陽表證相類. 一曰停痰, 但胸滿不得息氣, 上衝咽, 頭項不強痛, 與傷寒異耳. 一曰傷食, 但身無痛,心下痞悶, 失氣, 噫氣, 作酸, 吞酸, 與傷寒異耳. 一曰腳氣,但病起自腳, 腳膝兩脛腫痛, 或乾枯腫痛, 名曰乾腳氣, 大便硬難,與傷寒異耳一曰虛煩, 惟發熱而煩, 無表裡證, 與傷寒異耳. 一曰內癰,其狀頗類傷寒, 但飲食如故, 有癰痛之處, 與傷寒異耳. 胸中隱痛,或喘或咳, 吐唾腥黏, 是肺癰也. 當胃作痛, 手不可近, 是胃癰也. 少腹重痛, 便數似淋, 身皮甲錯 , 是腸癰也.

同傷寒十二證

冬溫 寒疫 瘟疫

2.春溫夏熱秋清涼, 冬氣冷冽令之常, 傷之四時皆正病, 非時有氣疫為殃. 應冷反溫冬溫病, 應溫反冷寒疫傷, 瘟疫長幼相傳染, 須識歲氣汗攻良.

【註】冬病傷寒, 春病傷風, 夏病暑病, 秋病瘧疾, 皆四時正令之常病也. 若春應暖而反寒, 夏應熱而反涼, 秋應涼而反熱, 冬應寒而反溫,此非其時而有其氣, 疫為殃也. 冬應冷反溫而病傷寒者, 名曰冬溫.春應溫反寒而病傷寒者, 名曰寒疫. 若一時之氣不正, 長幼皆病,互相傳染, 名曰瘟疫. 凡治此病, 須識歲氣太過不及, 六淫勝復,人之強弱, 臟之寒熱, 量其輕重, 或汗或攻. 輕以劉完素之雙解散,重以李杲之二聖救苦丸, 隨證施治可也.

 

溫病 熱病

3.冬傷於寒春病溫, 夏日熱病早虧陰, 脈浮頭疼發熱渴, 不惡寒兮是所因. 無汗河間兩解法, 有汗清下早當尋, 失治昏狂諸熱至, 無證隨經以意神.

【註】經曰: 冬傷於寒, 春必病溫, 至夏為熱病. 熱病者, 皆傷寒之類也. 冬傷於寒, 謂冬傷正令微寒未即病也. 早虧陰, 謂冬不藏精之人,或辛苦之人, 汗出內外失其固密, 在冬則早巳損傷腎臟陰氣, 陽熱獨治, 所以至春一感微邪, 即引內熱, 炎炎之勢, 不能巳矣. 故病而即渴不惡寒也. 初病無汗有表證者, 從劉完素兩解湯治法可也. 有汗內熱盛者, 或清或攻, 急瀉其陽而救其陰, 若因循失治, 昏狂諸熱證至, 則緩不及事也. 無證, 謂表裡無證, 當隨六經以意消息治之,自可痛神也.

風溫

4.風溫原自感春風, 誤汗灼熱汗津生, 陰陽俱浮難出語, 身重多眠息鼾鳴, 誤下直視失溲少, 被火發黃瘛瘲驚, 威蕤桂枝參白虎, 一逆引曰再命終.

【註】冬傷於寒不即病者, 復感春寒, 名曰溫病; 復感春風, 名曰風溫.風溫有汗, 不可汗也. 若誤汗之, 益助火邪, 則身熱如火, 自汗津津不止, 言語難出, 身重多眠, 鼻息鼾鳴也. 風溫陰陽脈俱浮, 不可下也. 若誤下之, 熱陷膀胱, 竭其津液, 則直視失溲, 小便少也.風濕熱盛, 若誤以火燻蒸強汗, 火旺津亡, 則發黃色, 瘛瘲驚癇也.風溫之證, 不可汗下, 主以葳蕤湯. 若脈虛汗多, 主以桂枝合人參白虎湯. 一逆引日再命終, 謂一逆尚可引日, 若汗而又下, 下而又火,則為再逆, 是促命期也.

溫瘧

5.溫瘧得之冬中風, 寒氣藏於骨髓中, 至春邪氣不能發, 遇暑爍髓消肌形, 或因用力腠發泄, 邪汗同出故熱生, 衰則氣復寒後作, 證同溫熱治相同.

【註】經曰: 溫瘧得之冬中於風, 寒氣藏於骨髓之中, 至春陽氣尚微,邪氣不能自出, 因值大暑, 爍腦髓消肌肉, 腠理發泄, 或有所用力,邪氣與汗同出, 出則陰虛而陽盛, 故熱生也. 衰則氣復入, 入則陽虛而陰盛, 故後作寒也. 其證同溫熱, 治亦相同也.濕溫

6.溫復傷濕濕溫病, 身重胸滿及頭疼, 妄言多汗兩脛冷, 白虎湯加蒼朮苓.

【註】溫病復傷於濕, 名曰濕溫. 其證則身重胸滿, 頭疼妄言, 多汗兩脛逆冷, 宜白虎湯加蒼朮、茯苓、溫、濕兩治法也.

中暍 溫毒 風濕

7.溫病中暍溫毒病, 證同溫熱熱尤炎. 傷濕汗出當風立, 風濕發熱重疼牽.

【註】中暍, 即中暑也. 溫熱之病復中於暑, 名曰溫毒證; 治同乎溫熱,但熱尤盛也. 傷濕之病復感於風, 名曰風濕;其證發熱身重, 疼痛牽掣也, 治法已詳於身痛矣. 中暍詳在暑門.

痙證

8.痙證反張搖頭噤, 項強拘急轉側難, 身熱足寒面目赤, 須審剛柔治法全.

【註】風濕寒之邪合而為痙, 其證則背反張, 搖頭口噤, 項強拘急,轉側艱難, 身熱足寒, 面目赤色也. 須審剛柔治之可痊也. 風濕盛者,則有汗為柔痙. 風寒盛者, 則無汗為剛痙. 均以小續命湯主之, 剛痙去附子, 柔痙去麻黃. 表實者去參, 附, 加羌活, 獨活. 裡實者去參,附, 加芒硝, 大黃. 甚者則以葛根湯, 桂枝加葛根湯發之. 此治痙之大略也, 詳在痙門.

易愈生證

9.神清色澤亮音聲, 身輕膚潤脈和洪, 忽然口噤難言躁, 脈即停伏戰汗寧, 飲多消散知釀汗, 能食脈浮表還平, 子得午解陽來濟, 午得子解是陰從.

【註】易癒之病, 取於神則神清, 取於色則色澤, 取於聲則音長, 取於體則身輕, 取於皮則膚潤, 取於脈則和洪, 皆一脈不死之證, 故曰生證也. 若有如是之生證, 忽然口噤不語, 煩躁而甚, 六脈停伏, 宜謹察之, 非變凶也, 乃邪正交爭, 生戰汗之候, 為將癒之兆也. 凡傷寒渴者, 多陽證易癒, 若忽然飲多尋常, 消散無停, 知釀汗而作解也.傷寒多不能食, 若忽然能食且脈浮, 知胃和邪還於表而作解也. 若不即解者, 陰陽未得其時也, 子時得之午時必解, 陽濟陰生而解也,午時得之子時必解, 陰從陽化而解也.

難治死證

10.傷寒死證陽見陰, 大熱不止脈失神, 陰毒陽毒六七日, 色枯聲敗死多聞. 心絕煙燻陽獨留, 神昏直視及搖頭. 環口黧黑腹滿痢, 柔汗陰黃脾敗由. 肺絕脈浮而無胃, 汗出如油喘不休. 唇吻反青肢冷汗,舌捲囊縮是肝憂. 面黑齒長且枯垢, 溲便遺失腎可愁. 水漿不入脈代散,呃逆不已命難留. 大發風溫而成痙, 濕溫重暍促命終. 強發少陰動經血, 口鼻目出厥竭名. 汗後狂言不食熱, 脈躁陰陽交死形. 厥冷不及七八日, 膚冷而躁暫難寧, 此病名之曰藏厥, 厥而無脈暴出凶,厥而下痢當不食, 反能食者名除中.

【註】病有生死, 治有難易. 生病不藥可癒, 死病雖藥莫救. 何則?以陰陽邪正有盛衰也, 正盛邪衰則生, 陰盛陽衰則死. 傷寒陽證, 見浮大數動滑之陽脈, 則易癒而生, 見沉微濇弱弦之陰脈, 則難治而死.故陰病見陽脈者生, 陽病見陰脈者死也. 大熱不止, 邪盛脈失神正虛,正虛邪盛, 故死也. 陰毒陽毒, 亢極不生化也; 色枯聲敗內外兩奪也, 故均主死. 形若煙燻, 神昏直視搖頭者, 此陽邪獨留, 攻心而絕也. 環口黧黑, 腹滿下痢不止, 柔汗陰黃者, 此為脾絕也. 脈但浮無胃, 汗出如油, 喘息不休者, 此為肺絕也. 唇吻反青, 四肢冷汗,舌捲囊縮, 此為肝絕也. 面黑齒長枯垢, 溲便遺失者, 此為腎絕也.水漿不入, 生無所賴也. 脈代散, 真氣衰散也. 呃逆無休, 元氣不藏也.誤發風溫之汗, 因而成痙, 誤發濕溫之汗, 名曰重暍, 皆促人命也.強發少陰汗, 動其經血, 從口鼻目出, 名曰下厥上竭. 以上皆死之候也. 汗後狂言不食, 仍復發熱, 不為汗衰, 脈躁疾者, 名曰陰陽交,死之形也. 厥逆不回, 至七、八日即通, 身膚冷而躁, 無暫寧時者,名為藏厥, 為陰邪盛極, 真陽飛越也. 凡厥逆而甚者, 多無脈,服四逆、白通等湯, 脈微續者, 真陽漸復也, 脈暴出者, 回光反照也.凡厥逆多下痢, 當不能食, 今反能食, 名曰除中. 中者, 胃也. 除者,去也, 謂胃氣已去, 即反能食, 亦無補於胃也. 故仲景曰: 除中者死. 凡諸病人不能食, 忽然大能食而即死者, 亦此類也.

彙方

桂枝湯 小建中湯 當歸建中湯 黃耆建中湯 桂枝加葛根湯 桂枝新加湯 當歸四逆湯 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 桂枝加附子湯 芍藥甘草湯 桂枝甘草湯

11.桂枝芍藥草薑棗, 加飴歸耆日建中, 加葛根湯加乾葛, 新加倍芍加參稱. 當歸四逆歸通細, 更加吳萸薑用生, 加附子湯加附子, 去桂去芍兩名興.

【註】桂枝湯, 桂枝、芍藥、甘草、生薑、大棗也. 依本方倍芍藥加飴糖, 名小建中湯, 更加當歸, 名當歸建中湯, 更加黃耆, 名黃耆建中湯. 依本方加葛根, 名桂枝加葛根湯. 依本方倍芍藥加人參, 旨菄KK新加湯. 依本方加當歸, 通草, 細辛, 名當歸四逆湯, 更加吳茱萸,生薑, 名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 依本方加附子, 名桂枝加附子湯. 依本方去桂枝, 名芍藥甘草湯. 依本方去芍藥, 名桂枝甘草湯.

 

桂枝去芍藥加茯苓白朮湯 苓桂朮甘湯 茯苓甘草湯 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

12.桂枝去芍加苓朮, 苓桂朮甘去棗薑, 茯苓甘草生薑桂, 加棗除薑除薑大棗湯.

【註】桂枝去芍藥加茯苓白朮湯, 即桂枝, 甘草, 生薑, 大棗, 茯苓,白朮也, 依本方減去大棗, 生薑, 即苓桂朮甘湯也. 茯苓甘草湯,即茯苓, 甘草, 桂枝, 生薑也, 依本方加大棗減生薑, 即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也.

葛根湯 桂枝麻黃各半湯 桂枝二麻黃一湯 桂枝二越婢一湯

13.葛根桂枝加麻葛, 合麻桂麻各半湯, 桂二麻一麻減半, 桂二越一桂倍方.

【註】葛根湯, 即桂枝湯加麻黃, 葛根也. 桂枝麻黃各半湯, 即桂枝湯,麻黃湯二方合劑也. 桂枝二麻黃一湯, 即桂枝湯合減一半麻黃湯也.桂枝二越婢一湯, 即越婢湯合加一倍桂枝湯也.

麻黃湯 大青龍湯 越婢湯 越婢加附子湯 越婢加半夏湯

14.麻黃麻桂甘草杏, 加膏薑棗大青龍, 越婢大青減桂杏, 加附加半風水清.

【註】麻黃湯, 麻黃, 桂枝, 甘草, 杏仁也. 依本方加石膏, 生薑,大棗, 名大青龍湯. 依大青龍湯減桂枝, 杏仁, 名越婢湯, 治風水病之肌熱者. 若陽虛惡寒, 加附子, 名越婢加附子湯. 喘咳上氣. 加半夏,名越婢加半夏湯. 當分別而施治也.

麻黃加朮湯 三拗湯 麻杏石甘湯

15.麻黃加朮風濕痛, 三拗去桂喘寒風, 加膏麻杏石甘劑, 外寒內熱喘收功.

【註】麻黃加朮湯, 即麻黃湯加白朮也, 治風濕在表身痛. 麻黃湯去桂枝, 名三拗湯, 治風寒表實而喘. 三拗湯加石膏, 名麻杏石甘湯,治內熱表寒無汗而喘.

麻黃附子細辛湯 麻黃附子甘草湯

16.麻黃附子細辛湯, 減辛加草甘草方, 兩感太陽少陰證, 能發表水裡寒涼.

【註】麻黃附子細湯, 即此三味也. 去細辛加甘草, 名麻黃附子甘草湯.不但能發兩感太陽, 少陰表熱裡寒之證, 且能發太陽, 少陰表水裡寒之腫也.

小青龍湯 附子湯 真武湯

17.桂芍乾薑辛半味, 麻黃甘草小青龍, 附子朮附參苓芍, 真武無參有薑生.

【註】小青龍湯, 桂枝, 白芍, 乾薑, 細辛, 半夏, 五味子, 麻黃,甘草也. 附子湯, 白朮, 附子, 人參, 茯苓, 白芍也. 真武湯, 即附子湯除去人參加生薑也.

乾薑附子湯 白通湯 白通加人尿豬膽汁湯 四逆湯 通脈四逆湯 茯苓四逆湯 理中湯 桂枝人參湯 附子理中湯 治中湯

18.薑附加蔥白通劑, 更加尿膽治格陽, 加草四逆蔥通脈, 加參茯苓四逆方. 理中參朮乾薑草, 加桂桂枝人參湯. 加附名曰附子理, 加入青陳治中湯.

【註】乾薑, 附子, 名曰乾薑附子湯. 依本方加蔥, 名曰白通湯, 更加人尿、豬膽汁, 名白通加人尿豬膽汁湯. 依本方加甘草, 名四逆湯,更加蔥白, 名通脈四逆湯. 依四逆湯方, 加人參, 茯苓, 名茯苓四逆湯, 溫中利水. 人參, 白朮, 乾薑, 甘草, 名理中湯. 依理中湯方加桂枝, 名桂枝人參湯. 依理中湯方加附子, 名附子理中湯. 依理中湯方加青皮, 陳皮, 名治中湯, 溫中理氣.

五苓散 春澤湯 五茯甘露飲 蒼附五苓散 茵陳五苓散 胃苓湯

19.五苓停水尿不利, 內蓄膀胱外太陽, 二苓澤朮桂分用, 虛渴加參春澤湯, 甘露寒水膏滑入, 蒼附內寒附子蒼, 茵陳發黃小便澀, 食瀉合胃胃苓方.

【註】五苓散, 即茯苓, 豬苓, 澤瀉, 白朮, 桂枝也. 治水停小便不利,少腹滿, 則為內蓄膀胱. 若不兼太陽頭痛, 惡寒, 發熱, 自汗之表,則不用桂枝而用肉桂, 故曰桂分用也. 治諸虛飲渴, 加人參, 名春澤湯. 治水停內熱. 加寒水石, 滑石, 石膏, 名五茯甘露飲. 治水停內寒, 加附子、蒼朮, 名蒼附五苓散. 治內瘀濕熱, 小便不利, 發黃,加茵陳名茵陳五苓散, 治停水傷食泄瀉. 合平胃散名胃苓湯.

梔子鼓湯 梔子甘草豉湯 梔子生薑豉湯 枳實梔子豉湯 枳實梔子豉加大黃湯 梔子乾薑湯 梔子厚朴湯

20.梔鼓加草加生薑, 枳實梔豉加大黃, 去豉梔子乾薑入, 枳朴梔子厚朴湯.

【註】梔子、淡豆鼓, 名梔子豉湯. 加甘草名梔子甘草豉湯, 加生薑名梔子生薑豉湯, 加枳實名枳實梔子豉湯. 依枳實梔子豉方加大黃,名枳實梔子豉加大黃湯. 去豉加乾薑, 名梔子乾薑湯. 去豉加枳實厚朴,名梔子厚朴湯.

麻黃連翹赤小豆湯 梔子柏皮湯 茵陳蒿湯

21.麻黃連翹赤小豆, 梓皮杏草棗生薑, 梔子柏皮茵陳草, 茵陳蒿湯茵梔黃.

【註】麻黃連翹赤小豆湯, 即麻黃, 連翹, 赤小豆, 生梓白皮, 杏仁,甘草, 大棗, 生薑也. 如無梓皮, 以茵陳代之. 梔子柏皮湯, 即梔子,黃柏, 甘草也, 此方當有茵陳. 茵陳蒿湯, 即茵陳梔子大黃也.

大黃黃連瀉心湯 附子瀉心湯 甘草瀉心湯 半夏瀉心湯 生薑瀉心湯 旋復代赭石湯

22.大黃黃連瀉心浸, 附子煮汁大連芩, 甘草芩連乾半棗, 半夏同上更加參, 生薑瀉心生薑入, 復赭薑棗半甘參.

【註】大黃黃連瀉心湯, 即大黃, 黃連, 滾湯浸而服也. 附子, 謂附子瀉心湯也, 附子煎汁, 大黃, 黃連, 黃芩, 浸而對服. 甘草瀉心湯,即甘草, 黃芩, 黃連, 乾薑, 半夏, 大棗也. 半夏瀉心湯, 即同上方加人參也. 生薑瀉心湯, 即半夏瀉心方再加生薑也. 旋覆代赭石湯,即旋覆花, 代赭石, 甘草, 半夏, 大棗, 生薑, 人參也.十棗湯 白散方 調胃承氣湯 大陷胸湯 大陷胸丸 小陷胸湯23.十棗莞花甘遂戟, 白散桔貝巴霜俱, 調胃大黃芒硝草, 大陷去草八遂須, 為丸更加杏葶蜜, 小陷連半栝蔞實.

【註】十棗湯, 即十枚大棗, 芫花, 甘遂, 大戟也. 白散, 即桔梗,貝母, 巴豆霜也. 調胃承氣湯, 即大黃, 芒硝, 甘草也. 大陷胸湯,即調胃承氣湯去甘草加甘遂些須也. 大陷胸丸, 即大陷胸湯加杏仁,苦葶藶子、蜜也. 小陷胸湯, 即黃連, 半夏, 栝蔞實也.

小承氣湯 大承氣湯 麻仁丸 桃仁承氣湯 抵當湯丸 三一承氣湯黃龍湯

24.小承大黃同枳朴, 加硝即是大承方. 麻仁小承麻杏芍, 桃仁調胃桂枝長. 抵當湯丸分微甚, 俱用桃黃小蛭. 三承合一名三一, 加參歸桔黃龍湯.

【註】小承氣湯, 即大黃, 枳實, 厚朴也. 依本方加芒硝, 即大承氣湯,麻仁丸, 即小承氣湯方加麻仁, 杏仁, 芍藥也. 桃仁承氣湯, 即調胃承氣湯加桃仁, 桂枝也. 抵當湯丸, 分病之微甚, 俱用桃仁, 大黃,水蛭, 蟲四味也. 三承, 謂大承氣, 小承氣, 調胃承氣. 三方合為一方, 名曰三一承氣湯. 依三一承氣方, 再加人參, 當歸, 桔梗,名曰黃龍湯.小柴胡湯 大柴胡湯 柴胡加芒硝湯 柴胡桂枝湯

25.小柴芩半人參草, 大柴芩半枳芍黃. 小柴胡加芒硝入, 合桂柴胡桂枝湯.

【註】小柴胡湯, 即柴胡, 黃芩, 半夏, 人參, 甘草也. 大柴胡湯,柴胡, 黃芩, 半夏, 枳實, 芍藥, 大黃也. 柴胡加芒硝湯, 即小柴胡湯方加芒硝也. 柴胡桂枝湯, 即桂枝湯, 小柴胡湯, 二方合為一方也.豬苓湯 白虎湯 竹葉石膏湯

26.豬苓二苓膠滑澤, 白虎膏知甘草粳. 竹葉石膏除知母, 加參半竹麥門冬.

【註】豬苓湯, 即豬苓, 茯苓, 阿膠, 滑石, 澤瀉也. 白虎湯, 即石膏、知母、甘草、粳米也. 竹葉石膏湯, 即白虎湯除知母, 加人參,竹葉, 半夏, 麥門冬也.

灸甘草湯.

27.汗下煩悸小建治, 水悸茯苓甘草君, 虛悸肺痿灸甘草, 地阿桂酒麥酸參.

【註】汗下後虛煩而悸, 宜小建中湯治之. 心下悸, 若飲水多小便少,謂之水悸, 宜茯苓甘草湯. 若因汗下後, 謂之虛悸, 宜炙甘草湯,即炙草, 生地, 阿膠, 桂枝, 麥冬, 酸棗仁, 人參, 生薑, 大棗, 酒煎也. 肺痿用麻仁可也.桃花湯 赤石脂禹餘糧湯 黃芩湯 白頭翁湯

28.桃花乾薑石脂糯, 石脂禹量固脫功, 黃芩甘草芍大棗, 連柏秦皮白頭翁.

【註】桃花湯, 即乾薑、赤石脂、糯米也. 赤石脂禹餘糧湯, 即此二味也. 黃芩湯, 即黃芩, 甘草, 白芍, 大棗也. 白頭翁湯, 即黃連,黃柏, 秦皮, 白頭翁也.

葛根黃連黃芩湯 乾薑黃連黃芩湯 黃連湯 黃連阿膠湯

29.葛根連芩湯甘草, 乾薑連芩湯人參, 連參桂草乾半棗, 連膠芩芍卵黃新.

【註】葛根黃連黃芩湯, 即此三味加甘草也. 乾薑黃連黃芩湯, 即此三味加人參也. 黃連湯, 即黃連, 人參, 桂枝, 甘草, 乾薑, 半夏,大棗也. 黃連阿膠湯, 即黃連, 阿膠, 黃芩, 白芍, 雞子黃也.

四逆散 吳茱萸湯 烏梅丸

30.柴芍枳草四逆散, 人參薑棗吳茱萸. 烏梅參歸連柏細, 椒薑桂附苦酒需.

【註】四逆散, 即柴胡, 白芍, 枳實, 甘草也. 吳茱萸湯, 即人參,生薑, 大棗, 吳茱萸也. 烏梅丸, 即烏梅, 人參, 當歸, 黃連, 黃柏,細辛, 川椒, 乾薑, 桂枝, 附子為末, 苦酒為丸也.

傷寒附法

傷寒傳變大法, 已詳『傷寒論注』及『心法要訣』中矣. 然近世治四時傷寒者, 咸用河間兩解等法, 每多神效, 誠治斯證之捷法也. 今復採雙解散, 防風通聖散諸經驗名方, 編為歌訣, 附於心法之後, 俾後之學者,知所變通, 庶幾於傷寒一證, 經權常變, 有所遵循, 而無遺法云.

解雙散完素解利初法

31.雙解通聖合六一, 四時溫熱正傷寒, 兩許為劑蔥薑豉, 汗下兼行表裡宜, 強者加倍弱減半, 不解連進自然安, 若因汗少麻倍入, 便硬硝黃加倍添.

【註】名曰雙解散者, 以其能發表攻裡, 即防風通聖散, 六一散二方合劑也. 河間製此, 解利四時冬溫春溫, 夏熱秋熱, 正令傷寒. 凡邪在三陽表裡不解者, 以兩許為劑, 加蔥, 薑, 淡豆豉煎服之, 候汗下兼行, 表裡即解. 形氣強者, 兩半為劑, 形氣弱者, 五錢為劑. 若初服因汗少不解, 則為表實, 倍加麻黃以汗之. 因便硬不解, 則為裡實,倍加硝黃以下之, 連進二, 三服, 必令汗出下利而解也. 今人不知其妙, 以河間過用寒涼, 仲景傷寒初無下法, 棄而不用, 深可惜也.不知其法神捷, 莫不應手取效, 從無寒中痞結之變, 即有一、二不解者,非未盡法之善, 則必已傳陽明, 故不解也. 防風通聖散詳在後.

河間解利後法

32.汗下已通仍不解, 皆因不徹已傳經, 內熱煩渴甘露飲, 甚用白虎解毒清, 有表熱煩柴葛解, 表實大熱三黃寧, 裡熱尿赤涼天水, 胃實不便大柴承.

【註】服雙解散, 汗下已通而仍不解者, 皆因汗之不徹, 或已傳經治之不及也. 若表已解而裡有微熱煩渴者, 用桂苓甘露飲, 以和太陽之裡.若內熱太甚, 大熱, 大煩, 大渴者, 用白虎湯和黃連解毒湯, 以清陽明之裡. 若表未解又傳陽明, 身熱而煩, 用柴葛解肌湯, 以解兩陽之邪. 若表實無汗, 大熱而煩, 用三黃石膏湯以清表裡之熱. 若裡有熱, 尿赤而澀者, 用涼膈散合天水散以清利之. 若胃實潮熱不大便有微表者, 用大柴胡湯下之, 無表者三承氣湯下之. 桂苓甘露飲, 白虎湯, 大柴胡湯, 三承氣湯, 已詳傷寒要訣. 六一散, 涼膈散, 詳在『雜病要訣』.

防風通聖散

33.防風通聖治風熱, 鬱在三焦表裡中, 氣血不宣經絡壅, 梔翹芩薄草歸芎, 硝黃芍朮膏滑石麻黃桔梗共防荊, 痢減硝黃嘔薑半, 自汗麻去桂枝增.

【註】此方治一切風火之邪, 鬱於三焦表裡經絡, 氣血不得宣通. 初感發熱頭痛, 膚疹傳經, 斑黃抽搐, 煩渴不眠, 便秘尿澀, 皆可服之,功效甚奇, 用之自知其妙也.

柴葛解肌湯

34.四時合病在三陽, 柴葛解肌柴葛羌, 白芷桔芩膏芍草, 痢減石膏嘔半薑.

【註】此方陶華所製, 以代葛根湯. 凡四時太陽, 陽明, 少陽合病輕證,均宜以此湯增減治之. 增減者, 謂如無太陽證者, 減羌活, 無少陽證者, 減柴胡也. 即柴胡, 葛根, 羌活, 白芷, 桔梗, 赤芍, 石膏,黃芩, 甘草也. 下痢減石膏, 以避裡虛也. 嘔加半夏, 生薑, 以降裡逆也.

黃連解毒湯 梔子金花湯 三黃石膏湯

35.陽毒熱極疹斑嘔, 煩渴呻吟譫語狂, 下後便軟熱不已, 連芩梔柏解毒湯, 裡實便硬當攻下, 梔子金花加大黃, 表實膏麻蔥豆豉, 下痢除膏入葛良.

【註】陽毒熱極等證, 或下後便軟, 壯熱不已, 宜黃連解毒湯, 即黃連,黃芩, 黃柏, 梔子也. 若裡實便硬當攻下者, 宜加大黃, 名梔子金花湯. 若表實無汗, 當發汗者, 宜加石膏, 麻黃, 淡豆豉, 蔥白,名三黃石膏湯. 下痢者, 減石膏加葛根, 避裡不實也.

消毒犀角飲

36.消毒犀角表疹斑, 毒壅咽喉腫痛難, 犀角牛蒡荊防草, 熱盛加薄翹芩連.

【註】消毒犀角飲, 即消毒飲之防風, 荊芥, 牛蒡子, 甘草, 加犀角也.熱盛加連翹, 薄荷, 黃芩, 黃連也.消斑青黛飲

37.消斑青黛消斑毒, 參虎柴犀梔地元, 黃連熱實減參去, 苦酒加入大黃煎.

【註】消斑青黛飲, 即青黛. 參虎, 謂人參白虎湯, 即人參, 石膏,知母, 甘草, 柴胡, 犀角, 山梔, 生地, 元參, 黃連, 用苦酒與水煎也.熱甚便實者, 減去人參加大黃可也.

普濟消毒飲

38.普齊大頭天行病, 無裡邪熱客高巔, 芩連薄翹柴升桔, 蠶草陳勃蒡藍元.

【註】普濟消毒飲, 治天行傳染, 大頭瘟疫, 無裡可下者, 是其邪熱客於高巔. 即黃芩, 黃連, 薄荷, 連翹, 柴胡, 升麻, 桔梗, 殭蠶,甘草, 陳皮, 馬勃, 牛蒡子, 板藍根, 元參也.

連翹敗毒散

39.連翹敗毒散發頤, 高腫焮紅痛可除, 花粉連翹柴胡蒡, 荊防升草桔羌獨, 紅花蘇木芎歸尾, 腫面還加芷漏蘆, 腫堅皂刺穿山甲, 便燥應添大黃疏.

【註】連翹敗毒散, 治時毒發頤, 高腫焮紅疼痛之陽證也. 即連翹,天花粉, 柴胡, 牛蒡子, 荊芥, 防風, 升麻, 甘草, 桔梗, 羌活, 獨活,紅花, 蘇木, 川芎, 歸尾. 兩頤連面皆腫, 加白芷漏蘆. 腫堅不消,加皂刺, 穿山甲. 大便燥結, 加酒炒大黃.

都氣湯 橘皮竹茹湯

40.呃逆腎虛都氣湯, 六味肉桂五味方, 橘皮竹茹虛熱主, 橘竹參草棗生薑.

【註】都氣湯, 即六味地黃湯加肉桂、五味子也. 橘皮竹茹湯, 即橘紅,竹茹, 人參, 甘草, 大棗, 生薑也.

葳蕤湯

41.風溫浮盛葳蕤湯, 羌麻葛芷青木香, 芎草石膏葳蕤杏, 裡實熱甚入硝黃.

【註】風溫初起, 六脈浮盛, 表實壯熱汗少者, 宜葳蕤湯, 以發表風邪也. 即羌活, 麻黃, 葛根, 白芷, 青木香, 川芎, 甘草, 石膏, 葳蕤,杏仁也. 裡實熱甚多汗者, 加芒硝, 大黃, 以攻裡熱也.

桂枝白虎湯

42.風溫虛熱汗出多, 難任葳蕤可奈何, 須是鼾睡而燥渴, 方宜桂枝虎參合.

【註】風溫初起脈浮有力, 汗少壯熱, 宜與葳蕤湯. 若脈虛身熱汗多,難用葳蕤湯者, 合與桂枝白虎加人參湯. 如不鼾睡, 口中和而不燥不渴, 身熱汗多脈浮盛者, 乃亡陽之證, 非風溫也, 即桂枝白虎奶H參挬鬘蝷ㄔi用也.

瀉心導赤各半湯

43.越經無證如醉熱, 脈和導赤各半湯, 芩連梔子神參麥, 知滑犀草棗燈薑.

【註】越經, 病名也. 無證, 謂無表裡證也. 無表裡證, 脈和而身熱不解, 形如醉人者, 是越經證也. 宜瀉心導赤各半湯治之, 即黃連,黃芩, 梔子, 茯神, 人參, 麥冬, 知母, 滑石, 犀角, 甘草, 燈心,生薑, 大棗也.

大羌活湯

44.兩感傷寒病二經, 大羌活湯草川芎, 二防二朮二活細, 生地芩連知母同.

【註】兩感, 傷寒病名也. 二經, 謂一日太陽少陰, 二日陽明太陰,三日少陽厥陰同病也. 張潔古製大羌活湯治之, 即甘草, 川芎, 防風,防己, 蒼朮, 白朮, 羌活, 獨活, 細辛, 生地, 黃芩, 黃連, 知母也. 詳在『傷寒要訣』.還陽散 退陰散 黑奴丸

45.陰毒還陽硫黃末, 退陰炮烏乾薑均. 陽毒黑奴小麥疸, 芩麻硝黃釜灶塵.

【註】還陽散, 即石硫黃末, 每服二錢, 新汲水調下. 良久寒熱汗不出,再服之, 汗出癒. 退陰散, 即炮變色川烏, 微炒乾薑, 等分為末,每服一錢, 鹽湯滾數沸服, 四肢不溫, 連服三次即溫. 熱服若吐,冷服亦可. 黑奴丸, 即小麥成黑疸者, 名曰小麥奴, 黃芩, 麻黃, 芒硝,大黃, 釜底煤灶突煙樑上塵也. 為末, 蜜丸, 重四錢, 新汲水下.服後若渴欲飲冷水者, 令恣意飲之, 須臾自當寒振汗出, 腹響微痢而解也. 若不渴者, 恐是陰極似陽, 服之反為害耳.

九味羌活湯

46.九味羌活即沖和, 四時不正氣為. 潔古製此代麻桂, 羌防蒼細芷芎合, 生地早芩喘加杏, 無汗加麻有桂多, 胸滿去地加枳桔, 煩渴知膏熱自瘥.

【註】此湯即沖和湯. 張潔古製此以代麻黃, 桂枝二湯. 即羌活, 防風,蒼朮, 細辛, 白芷, 川芎, 生地, 甘草, 黃芩也. 喘加杏仁. 無汗加麻黃. 有汗加桂枝. 胸膈滿悶, 去生地加枳殼, 桔梗, 快膈氣也.煩渴引飲加知母, 石膏, 熱自瘥也.

十神湯

47十神外感寒氣病, 功在溫經利氣殊, 升葛芎麻甘草芍, 薑蔥香附芷陳蘇.

【註】此湯即升麻, 葛根, 川芎, 麻黃, 甘草, 芍藥, 香附, 白芷,陳皮, 蘇葉, 生薑, 蔥白也, 能外發寒邪, 內舒鬱氣, 故曰寒氣病.較之他劑, 有溫經利氣之功殊也.人參敗毒散 荊防敗毒散 倉廩散

48.人參敗毒虛感冒, 發散時毒疹痢良, 參苓枳桔芎草共, 柴前薄荷與獨羌, 時毒減參加翹蒡, 血風時疹入荊防, 表熱噤痢加倉米, 溫熱芩連實硝黃.

【註】人參敗毒散, 治氣虛感冒時氣之病. 即枳殼, 桔梗, 川芎, 茯苓,人參, 甘草, 柴胡, 前胡, 薄荷, 獨活, 羌活也. 時毒, 謂受四時不正之氣, 或腫兩腮兩頤, 或咽喉腫痛, 依本方減人參加牛蒡, 連翹治之. 時疹, 謂初病即有之疹. 血風, 謂遍身騷癢之疹. 俱依本方減人參, 加荊芥, 防風治之, 名荊防敗毒散. 表熱無汗, 噤口痢疾,依本方加倉米治之, 名倉廩散. 溫病, 熱病熱甚, 俱加黃連, 黃芩.胃實便硬, 俱加芒硝, 大黃也.

五積散

49.內傷生冷外感寒, 五積平胃半苓攢, 麻桂枳桔歸芎芍, 薑芷加附逐陰寒, 腹痛嘔逆吳萸入, 有汗除麻桂枝添, 虛加參朮除枳桔, 婦人經痛艾醋煎.

【註】五積散, 即蒼朮, 陳皮, 厚朴, 甘草, 半夏, 茯苓, 麻黃, 官桂,枳殼, 桔梗, 當歸, 川芎, 白芍, 乾薑, 白芷也. 表重用桂枝.裡重用官桂. 陰寒肢冷加附子. 腹痛嘔逆加吳茱萸. 有汗除去麻黃加桂枝. 氣虛加人參, 白朮, 除去枳桔. 婦人經痛加艾葉, 醋煎服之.

升麻葛根湯

50.升葛芍草表陽明, 下痢斑疹兩收功, 麻黃太陽無汗入, 柴芩同病少陽經.

【註】升麻, 葛根, 白芍, 甘草, 即升麻葛根湯也. 陽明表邪不解,或數下痢, 及斑疹不透者, 均宜主之. 若兼太陽無汗之表證, 入麻黃.若兼少陽口苦耳聾, 寒熱往來, 半表裡之證, 加柴胡, 黃芩也.

二聖救苦丹

51.初起時疫溫熱病, 救苦汗吐下俱全, 熱實百發而百中, 大黃皂角水為丸.

【註】此丹即大黃四兩, 皂角二兩為末, 水為丸也. 每服三錢, 無根水下. 弱者, 老者, 幼者, 量減服之. 此藥施治於初起時疫, 傳染傷寒,溫病熱病, 熱盛形氣俱實者, 百發百中. 服後或汗, 或吐, 或下,三法俱全, 其病立解.

溫膽湯

52.傷寒病後液津乾, 虛煩嘔渴不成眠, 乃是竹葉石膏證, 膽經飲熱此方先, 口苦嘔涎煩驚悸, 半苓橘草枳竹煎, 氣虛加參渴去半, 再加麥粉熱芩連.

【註】傷寒病後燥渴虛煩, 乃竹葉石膏湯證, 非溫膽湯證, 詳在傷寒要訣. 若少陽膽經飲熱, 則口苦、嘔煩、驚悸, 是溫膽湯證也, 即半夏,茯苓, 橘皮, 甘草, 枳實, 竹茹也. 形氣俱虛, 或因汗, 吐, 下後及氣虛者, 均加人參. 渴去半夏加麥冬, 花粉, 以生津也. 有熱加黃芩, 黃連, 以清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