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病源流(惡寒發熱痼冷 寒厥暴亡)

經曰:諸病上下,所出水液,澄澈清冷,癥瘕疝堅痞,腹滿急痛,下利清白,食已不飢,吐利腥穢,屈伸不便,厥逆禁固,皆屬於寒。經云然者,以足太陽寒水,乃腎與膀胱之氣,腎陽既虛,則寒水之氣益泛,而一值天地殺厲之氣,則兩相感召,而諸寒病生焉,是寒之為病,未有不由於陽虛者也。夫寒病莫大於傷寒,亦莫險於傷寒,以其為生死攸關也,餘別著《傷寒論綱目》,故玆不贅及。外此則有感寒症,亦頭疼,亦發熱,亦惡寒,探其舌本,必從喉嚨內乾出於外。多兼煩躁,不煩躁即感寒之輕者,又或不頭疼而發熱,不發熱而頭疼,雖渴而不欲引飲,至夜或偶得寐,遇食不好亦不惡,居處雖若尪怯,而神氣安靜,凡若此者,皆屬感寒之候,與傷寒不同,宜解表散寒(宜桂枝、乾薑、麻黃、柴胡、前胡、川芎、蔥白、升麻、紫蘇、葛根、羌活、獨活、生薑、細辛、吳萸,隨症選用,又宜沈氏葛補湯)。又有中寒症,身體強直,口噤不語,四肢戰掉,卒然眩暈,身無汗者,此寒毒所中也,其脈必沉而細,或緊澀,或陰陽俱盛,其為症定當無汗,有汗反不治(宜薑附湯、麻黃附子湯)。或有眩暈口噤,昏迷肢冷,身不熱,脈遲緊者(宜附子理中湯)。若肢冷,腹絞痛,唇青,宜用灸法(宜以半夏、皂角、麝香各一分半,為末,填臍中,生薑切薄片貼之,放艾火於上灸之)。又有雜中寒,或乘冷、多食生冷,致頭疼身熱,項背拘急,嘔吐腹痛者,卻不似真中寒之猛急(宜五積散,若感寒脈浮,亦宜服之)。有因色欲後受寒,手足冷,臍腹痛者(宜健陽丹)。有急陰病,腹痛,肢冷,甲青者(宜太乙還元丹)。要皆寒之為病也。

[脈法]

《脈經》曰:緊脈為寒。又曰:弦緊為寒邪。

《脈訣》曰:傷寒有五,脈非一端,陰陽俱盛,緊澀者寒,陽浮而滑,陰濡而弱,此名傷風,勿用寒藥。陽濡而弱,陰小而急,此非風寒,乃濕溫脈,陽脈浮滑,陰脈濡弱,或遇於風,變成風溫。陽脈洪數,陰脈實大,更遇溫熱,變成溫毒。陽脈濡弱,陰脈弦緊,更遇濕氣,變為濕溫。陰陽俱盛,重感於寒,變為溫瘧。同病異名,陰陽俱盛,病熱之極,浮之而滑,沉之散澀。

《回春》曰:中寒緊澀,陰陽俱盛,法當無汗,不汗傷命。

《醫鑑》曰:中寒之脈,虛而微細。

[寒病原由症治]

東垣曰:仲景論傷寒矣,未及手中寒,前人冶冒大寒而昏中者,用附子理中湯,其議藥則得之。然曰傷曰中,未有議其異同者。夫傷寒有即病,有不即病,必大發熱,病邪循經而行,以漸而深;中寒則倉卒感受,其病即發而暴,一身受邪,難分經絡,無熱可發,溫補自解,此氣太虛也,不急治則死。

《得效》曰:寒溫不節,將理失宜,乍暖脫衣,甚熱飲冷,坐臥當風,居處暴露,衝冒霜雪,凌晨朝起,呼吸冷氣,久睛暴暖,忽變陰寒,久雨積寒,致生陰濕,如此之候,皆為邪厲,侵傷肌膚,入於腠理,使人身體沉重,V出氣壅,胸膈凝滯,肢節酸疼,項背拘急,頭目不清,鼻塞聲重,飲食不入。凡此之症,若不便行解利,伏留經絡,傳變無已。此不過四時感寒,若傳變,必至成傷寒矣。又曰:中寒則口噤,四肢強直,卒然暈倒。

《局方》曰:尋常感冒,有表症宜羌活衝和湯、防風衝和湯、芎芷香蘇散。寒毒入裡吐利者,宜藿香正氣散。挾食停痰,宜人參養胃湯。時令感冒,宜升麻葛根湯。又曰:大抵感冒,古人不敢輕發汗者,正由麻黃能開腠理,用或不得其宜,則導泄真氣,因而致虛,變生他症。若人參養胃湯,乃和平之劑,止能溫中解表而已,不致妄擾也。丹溪曰:雜病與傷寒相類者極多,凡有感冒輕症,不可便認為傷寒而妄治之,其或可者,說亦因其不敢放肆,多用和解平和之藥散之爾。

《醫鑑》曰:中寒者,寒邪直中三陰,卒然昏不省人,口噤,四肢強直,拘急疼痛,不急治,死在旦夕,先用熱酒、薑汁各半盞灌服,次用回陽救急湯、附子理中湯、朮附湯、回陽湯。又曰:中寒雖燥熱煩渴,可煎附子理中湯浸水中冷服之,不可熱服。又曰:凡感冒風寒,通謂之四時傷寒,宜衝和散、正氣散、沃雪湯、十味芎蘇散。

《入門》曰:冷極唇青,厥逆無脈,陰囊縮者,急用蔥熨法、吳茱萸熨法,並艾灸臍中氣海、關元各三五十壯,而手足不溫者死。

惡寒發熱

陰陽二氣相乘勝病也。成無己《明理論》云:寒邪為陰,熱邪為陽,裡分為陰,表分為陽,邪之客於表也為寒,邪與陽爭則為寒矣,邪之入於裡也為熱,邪與陰爭則為熱矣。若邪在半表半裡之間,外與陽爭而為寒,內與陰爭而為熱,表裡之不拘,內外之無定,由是寒熱且往且來,日有至而三五發,甚者十數發也。若以陰陽二氣相勝,陽不足則先寒後熱,陰不足則先熱後寒,此則雜病陰陽自相勝然也。無己之論良為精切,餘竊思焉,惡寒發熱二症,當分言之,而後合參之,何則?惡寒者,寒邪客於榮衛,故灑淅而然也。說寒之所客,雖不見風,而亦惡寒,雖居暖室,無寒氣相襲,亦不欲去衣被,故無他症,但覺惡寒,陰勝也(宜理中湯)。或嘔或心下痞,而惡寒,中寒也(宜五苓散)。汗後惡寒,陽微也(宜芍藥附子甘草湯)。下症悉具,而微惡寒,表未解也(宜先用羌活衝和湯解表,後用承氣湯攻裡)。下後渴而惡寒,陽邪內搏也(宜白虎湯加荊、防)。一身不惡寒,但背惡寒,表未解也(宜葛根湯)。腹滿背惡寒,邪入裡也(宜小承氣湯)。汗後不解,反背惡寒,虛也(宜芍藥甘草附子湯)。口中和,背惡寒,陰氣盛也(宜附子湯)。口乾燥,心煩,背微惡寒,陽氣內陷也(宜人參白虎湯)。身無他症,但面惡寒,胃虛寒也(宜升麻附子湯)。身無他症,但足膝惡寒,下元衰也(宜菟絲子丸)。發熱者,邪氣之入,不能宣泄,故鬱而為熱也。其熱有表有裡,有陰有陽。如翕翕而熱,表熱也,是風寒客於皮膚,怫鬱於中。表熱而裡不熱也無汗脈浮緊,宜發表(宜參蘇飲去人參)。有汗脈浮緩,宜解肌(宜柴葛解肌湯)。蒸蒸而熱,裡熱也,是陽邪入陷於陰中,裡熱而表不熱也。脈沉實而渴者,宜下之(宜大柴胡湯)。若表裡未罷,邪氣傳裡,表裡俱熱,脈必弦數,宜和解(宜小柴胡湯)。如脈沉反發熱,是未離於表也(宜麻黃附子細辛湯)。發熱煩渴,小便赤,脈浮大,是為表裡發見也(宜五苓散)。若陰陽俱虛,熱不止,若汗下後複大熱,脈躁亂,若下利熱不止,皆死症。以上皆分言之者。又有發熱惡寒,一齊俱作,屬乎陽也(宜羌活衝和湯)。下後不渴,發熱而渴,又惡寒,陰陽鬱而未和也(宜白虎湯)。背惡寒而複潮熱,陽邪實於胃中,且有燥屎也(宜柴胡加桂湯)。背惡寒,又潮熱,腹滿,胃中實熱也(宜小承氣湯)。發熱惡寒,兼之頭痛脊強,脈浮緊,邢入太陽,表症也(宜麻黃杏仁飲)。汗後七八日不解,表裡俱熱,時時惡風惡寒,大渴,舌乾燥而煩,陰虛陽鬱未散也(宜人參白虎湯)。以上皆可合參之者,然則惡寒發熱見於雜病者,奚可混於傷寒也哉。[惡寒發熱原由症治]經曰:人傷於寒,而傳為熱。何也?曰:夫寒盛則生熱也。寒氣外凝,陽氣內鬱,腠理堅致,六府閉封,致則氣不宣通,封則濕氣內結,中外相搏,寒盛熱生,故人傷於寒轉而為熱也,汗之而愈,則外凝內鬱之理可知矣。斯乃雜病數日者也。《活人書》曰:惡寒者,不當風而自憎寒;惡風者,必當風而後憎寒。《本事方》曰:發熱惡寒,近似傷寒者有五種:脈浮而緊,發熱惡寒者,傷寒也;脈浮而數,發熱惡寒,或有痛處,是欲作癰疽也;脈浮而澀,發熱惡寒,或胸膈嘔吐,此傷食也;脈浮而滑,發熱惡寒,或頭眩嘔吐,是風痰也;脈浮而弦,發熱惡寒,或欲思飲食,此欲作瘧疾也。繆仲淳曰:凡肌熱躁熱,困渴引飲,目赤面紅,晝夜不息,其脈洪大而虛,重按全無力,此血虛發熱也,得於飢困勞役,像白虎症,但脈不長實為異耳。若誤服白虎湯,即死,宜用歸身酒洗二錢,黃*蜜炙一兩,日二服。又曰:脾勞發熱者,有蟲在脾中為病,令人好嘔也。取東行茱萸根大者一尺,大椿子八升,橘皮二兩,酒一斗,浸一宿,微火薄暖之,絞去渣,平旦空腹服一升,取蟲下,或死或半爛,或下黃汁,凡作藥時,切忌言語。又曰:肺熱身如火燎,煩躁引飲,而晝盛者,氣分熱也,宜黃芩一兩,水煎頓服,以瀉肺經氣分之火,次日身熱盡退,而痰嗽皆愈。又曰:心經實熱,用黃連七錢,水一盞半,煎一盞,食遠溫服,小兒減之,名瀉心湯。又曰:三焦積熱,用元參、大黃、黃連各一兩,蜜丸,每三四十丸,白湯下,小兒丸粟米大。又曰:膈上煩熱,多渴,滑石末二兩,煎水去渣,入粳米煮粥食。

痼冷

寒邪久伏病也。凡人或冒雨雪,或涉冰淵,或晨行曠野,或夜深露坐,或衣被一時不及,或飲食耐冷強吞,而一股寒冷之邪,自外入裡,又一時不即透發,以致輾轉深陷,或伏於經絡,或伏於臟腑。及其發也,或腹痛,或遍身肢節拘急痛(宜附子理中湯)。或身痛腹痛,兼下利清穀,惡寒不汗,四肢厥冷(宜四逆湯)。或寒入臟腑,四逆不溫,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痛,或泄利下重(宜四逆湯)。或臍腹冷疼,口吐清水,大便自利,足脛寒而逆(宜加減白通湯)。或因久寒痼冷,吐利日久,身冷脈微(宜金液丹)。或心腹冷痛,臟腑虛滑,既吐又瀉,脈微欲絕(宜至聖來複丹)。或寒冷之邪伏於太陽,筋惕肉,振振欲擗地,氣寒惡寒(宜真武湯)。或寒冷之邪伏於陽明,心胸中大寒痛,嘔不能飲食,腹中寒氣上衝,皮高起,痛不可觸近(宜大建中湯)。或寒冷之邪伏於少陽,口苦耳聾,胸滿脅痛乾嘔,不能食(宜小柴胡湯)。或寒冷之邪伏於太陰,脈沉無力,腹中急痛,吐嘔,糞溏,或厥冷拘急,或結胸吐蛔(宜理中湯)。或寒冷之邪伏於厥陰,脈細欲絕,手足厥冷,乾嘔,吐涎,頭痛(宜當歸四逆湯加吳萸、生薑)。肝邪疝氣牽引臍腹疼痛(宜天台烏藥散)。或寒冷之邪優於少陰,下利,厥逆無脈,乾嘔而煩(宜白通加人尿豬膽汁湯)。腹痛,四肢沉重痛,下利,小便不利(宜真武湯)。或煩躁欲死(宜吳茱萸湯)。或五更泄瀉(宜四神丸)。或陰疝疼痛(宜導氣湯)。痼冷之為患,其款類紛繁若此,茍非詳求審察,奚自治之哉。

[痼冷症治]

《醫鑑》曰:痼冷者,謂痼久而冷也。痼者,固也。冷者,寒之甚也。

《綱目》曰:臟腑之中,停寒不散,謂之沉寒,積冷不解,謂之痼冷,宜用代灸塗臍膏。

寒厥暴亡

亦積寒病也。與中寒異,說中寒之寒,非盡積久,隨中隨發;寒厥之寒,乃由久伏寒邪於內,而複有新寒以觸之,遂厥而暴亡。故其症狀,雖皆口噤,四肢強直,昏不知人,而其原,實一為即發之病,一為久而觸發之病,此其原異。且發之之時,中寒則卒然僵朴,人不及防,寒厥則先四末逆冷,而後昏冒強直,其間少需時候,此其病作亦異。且中寒倉卒間,一身受邪,難分經絡,寒厥則邪之所積早入臟腑,內陷已深,此其病所自發又異(宜回陽救急湯、附子理中湯)。然則寒厥暴亡四字,謂其因寒致厥而後暴亡,非如中寒、中暑、中惡、中氣等,卒中而亡之暴亡意也,每一病,古人立一名,夫豈徒哉,夫豈徒哉。

[寒厥症治]

《類聚》曰:一婦人病傷寒暴亡,脈絕,有一道人見之曰,是寒厥耳,不死也,令人速掘地作坑,以薪炭燒之,俟極暖,施薦覆坑,舁病人臥其上,厚被覆之,少頃,大汗沾衣即蘇。鏊按:凡患寒厥者,必先行此法,令其蘇,然後以藥與服,非若中風等病口噤不語,難進湯藥,可用開關法也。

治寒病方二十一

方劑名 治症 藥味組成
沈氏葛朴湯 感寒 葛根 厚朴 枳殼 甘菊 藿梗 神曲 秦艽各錢半 加桑枝一尺。
此金鏊自製方也,凡遇四時感受寒邪,頭疼項強,身熱體痛者,以此治之,無不神效。如有風,加荊芥、薄荷;有濕,加茯苓,豬苓;有痰,加半夏、廣皮;有熱,加黃芩、丹皮;大熱,加花粉、石膏;濕火,加黑山梔、澤瀉;食重,加菔子、山楂。雖兼病甚多,不能盡為立法,神而明之,在乎臨時酌劑耳。
薑附湯 中寒 乾薑 附子等分
麻黃附子湯 麻黃 附子 人參 白朮 炙甘草 乾薑等分
附子理中湯 附子 乾薑 人參 白朮 炙甘草
五積散 類中寒 白芷 當歸 茯苓 半夏 白芍 川芎 桔梗 炙甘草 枳殼 麻黃 陳皮 桂枝 乾薑 厚朴 蒼朮 薑 蔥
健陽丹 房寒 胡椒十五粒 母丁香十粒 黃丹一錢 生飢三分 醋調塗臍,被說出汗,自效。
太乙還元丹 急陰病 人參 白朮 炮薑 附子 半夏 陳皮各一錢 白蔻仁 沉香 丁香 茯苓各八分 神曲六分 薑三 棗二 鹽少部 熱服,臍上用炒蔥熱貼,冷則易之。
羌活衝和湯 感冒 羌活 川芎 生地 蒼朮 細辛 甘草 白芷 防風 黃芩
此方專治春夏秋感冒風寒,惡寒發熱,頭痛項強,或無汗,或有汗,以代桂枝麻黃青龍各半湯,治太陽經表熱之神藥也。此藥獨治四時風寒,春可治溫,夏可治熱,秋可治濕,並治雜病,亦有神也。
防風衝和湯 防風 羌活各錢半 白朮 川芎 白芷 生地 黃芩各一錢 細辛 甘草各五分 薑三 蔥白二,一名加減衝和湯。
芎芷香蘇散 香附 蘇葉各二錢 蒼朮錢半 陳皮 川芎 白芷各一錢 甘草五分 薑 棗
藿香正氣散 寒毒 大腹皮 紫蘇 甘草 桔梗 陳皮 茯苓 白朮 厚朴 半夏曲 白芷 薑三 棗二
人參養胃湯 痰食 蒼朮錢半 陳皮 厚朴 半夏各錢二分半 茯苓 藿香各一錢 人參 炙甘草 草果各五分 薑三 棗二 烏梅一 煎服,微汗出自愈。若有餘熱,以參蘇飲調理。
此方兼治傷寒陰症,及外感風寒,內傷生冷,憎寒壯熱,頭痛身疼。
升麻葛根湯 時令 葛根二錢 白芍 升麻 甘草各一錢 薑二 蔥二
此方兼治春溫。
回陽救急湯 中寒 人參 白朮 茯苓 半夏 陳皮 乾薑 附子 肉桂 炙草 五味子各一錢 薑七片
此方兼治傷寒陰症,及陰毒,四肢厥冷,脈沉細,唇青面白
朮附湯 白朮三錢 炙甘草錢半 附子一錢 薑十片 水煎,調蘇合丸服之亦可。
回陽湯 智仁 青皮各二錢 生附子 生川烏各一錢 炮薑五分 薑十片 棗二枚
衝和散 感寒 蒼朮四錢 荊芥二錢 甘草一錢
沃雪湯 蒼朮三錢 厚朴錢半 川芎 當歸 防風 白芍 陳皮 葛根 甘草各七分
此方解利四時傷寒,以此溫和表裡,通順陰陽,大效。
理中湯 陰勝 人參 白朮 甘草 乾薑
五苓散 中寒 肉桂 白朮 茯苓 豬苓 澤瀉
芍藥附子甘草湯 陽微 白芍 附子 炙甘草
十味芎蘇散 [又 川芎錢半 半夏錢二分 赤苓 紫蘇葉 柴胡 葛根各一錢 陳皮 枳殼 甘草各七分 桔梗五分 薑三 棗二
此方兼治濕熱瘟疫。
蔥熨法 中寒 連根蔥白切 小麥麩各三升 鹽二升,水和勻,分二包,炒令極熱,絹包,互換熨臍上,冷則用水拌濕,更炒熨之。
吳茱萸熨法 吳茱萸二升炒熱,分二包互熨。

治惡寒發熱方十九

方劑名 治症 藥味組成
羌活衝和湯 表未解 羌活 防風 川芎 白芷 製蒼朮 細辛 甘草 生地 黃芩
大承氣湯 表未解 大黃 芒硝 厚樸 枳實
白虎湯 陽邪 石膏 知母 甘草 粳米
葛根湯 表邪 葛根 麻黃 桂枝 白芍 炙草 薑 棗
小承氣湯 裡邪 大黃 厚朴 枳實
附子湯 陰盛 附子 白朮 白芍 茯苓 人參
人參白虎湯 陽陷 人參 石膏 知母 甘草 粳米
升麻附子湯 胃虛 升麻 附子 葛根 白芷 蜜黃耆各七分 人參 草蔻仁 炙甘草各五分 益智仁三分 蔥白二
此方乃陽明經主藥也,加黃連、犀角、川芎、薄荷、荊芥,治面熱,說面熱、面寒,皆本於胃也。
菟絲子丸 下元衰 鹿茸 澤瀉 菟絲子 附子 肉桂 熟地 牛膝 茯苓 山萸 川斷 防風 杜仲 肉蓯蓉 破故紙 蓽澄茄 巴戟 沉香 茴香 五味子 川芎 桑螵蛸 覆盆子 石龍芮去尖
參蘇飲 發表 人參 蘇葉 葛根 半夏 前胡 桔梗 枳殼 陳皮 茯苓 甘草 木香 薑 棗
柴葛解肌湯 解肌 柴胡 葛根 黃芩 芍藥 羌活 石膏 升麻 白芷 桔梗各一錢 甘草五分 薑三 棗二,一名葛根解肌湯。
此方治陽明經病,目疼鼻乾,不得臥。
大柴胡湯 裡熱 柴胡 黃芩 半夏 芍藥 大黃 枳實
小柴胡湯 和解 柴胡 黃芩各二錢 人參 半夏各一錢 甘草五分 薑三 棗二
一名三禁湯,以其禁發汗、禁利小便、禁利大便,故只用此藥,乃和解之劑也。此方專治少陽病半表半裡,往來寒熱,能和其內熱,解其外邪,傷寒方之正道也。兼治汗下後不解,過經不解,時氣瘟疫,婦人熱入血室等症。其間有五症尤為的當︰傷寒五六日,心煩喜嘔者,一也;寒熱往來者,二也;耳聾胸結者,三也;發潮熱者,四也;產後發熱者,五也。此五症尤為可服。
麻黃附子細辛湯 未離表 麻黃 附子 細辛
無熱惡寒,本陰經病也,陰病當無熱,今反發熱,但頭不疼為異,邪仍在表也,脈雖沉,獨宜用溫劑以發汗。
柴胡加桂湯 陽頭胃 柴胡 黃芩 半夏 甘草 肉桂
麻黃杏仁飲 表症  

治痼冷方十五

附子理中湯 總治 白朮 人參 乾薑炮 炙甘草 附子
入肝加木瓜,入脾多加朮,入肺加桑皮,入心加茯苓。腹痛甚加木香,下利多加白朮,渴者亦多加白朮,倦臥沉重多加附子,腹滿去甘草,嘔吐去白朮加半夏、薑汁,臍下動氣去朮加桂心,悸加茯苓,寒積結胸加枳實。
四逆湯 附子 乾薑炮 炙甘草
加減白通湯 附子 炮薑 肉桂 草蔻仁 半夏 人參 白朮 炙甘草 薑 各一錢 或附子多加一錢亦可。
金液丹 硫黃十兩,研細,飛過,盛磁器內,赤石脂封口,鹽泥固之,先掘拙坑埋小灌子,盛滿水,安磁器在上,泥固,漫火養七日,夜加頂火一斤,取出放冷,研細末,每末一兩,蒸餅一兩湯浸去水和丸,梧子大,空心,米湯下三十丸。
至聖來複丹 硫黃、硝石各一兩,共為細末,入銚內微火慢炒,柳木箸不住攪,令陰陽氣相入,再研極細,名曰二氣砂,乃入水飛五靈脂,青皮、陳皮各二兩,為細末,次入太陰元精石末一兩,和勻,醋糊丸,碗豆大,空心,米湯下三十丸或五十丸。
此鐵甕城八角杜先生方。此方兼治榮衛不交養,心神不升降,上實下虛,氣寒痰厥,一切急危之症,但有胃氣,無不獲安。此藥配類二氣,均調陰陽,可冷可熱,可緩可急,央效殊勝。一名正乙丹。
真武湯 太陽 附子 白朮 茯苓 白芍 生薑
水寒相搏而咳,加五味子、細辛、乾薑,小便利去茯苓,下利去芍藥加乾薑,嘔去附子加生薑一倍。
大建中湯 陽明 川椒 乾薑 人參 煎去渣,入飴糖。
小柴胡湯 少陽 柴胡 黃芩 人參 半夏 甘草
理中湯 太陰 人參 白朮 甘草 乾薑 加減法同附子理中湯。
當歸四逆湯 厥陰 當歸 桂枝 白芍 細辛 炙草 木通 大棗
天台烏藥散 高良薑 烏藥 木香 茴香 青皮各五錢 檳榔二個 川楝子十個 巴豆七十一粒
先以巴豆微打破,同川楝麩炒黑,去麩及巴豆,將川楝同餘藥為末,酒下一錢。
白通加入尿豬膽汁湯 少陰 蔥白 乾薑 附子 人尿 豬膽汁 加生薑。
吳茱萸湯 吳茱萸 人參薑 棗
四神丸 破故紙四兩 酒浸一宿炒 五味子炒三兩 肉豆蔻面裡煨二兩 吳萸鹽湯泡淡炒一兩 用大棗百枚,生薑八兩,切,全煮爛取棗肉丸,每服二錢,臨臥鹽湯下。若平旦服之,至夜藥力已盡,不能敵一夜之陰寒也。
導氣湯 川楝子四錢 木香三錢 茴香二錢 吳萸一錢 長流水煎。

治寒厥暴亡方二

回陽救急湯 總治 人參 附子 甘草 白朮 茯苓 乾薑 陳皮 肉桂 半夏 五味子
附子理中湯 附子 人參 白朮 炙甘草 乾薑
一方加吳萸、肉桂、當歸、陳皮、厚朴各等分,作一帖,水煎服,亦名附子理中湯。

積聚癥瘕癖痞源流(息積病)

積聚癥瘕癖,因寒而痰與血食凝結病也。經曰:積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積,厥氣生足悗,足悗生脛寒,脛寒則血脈凝澀,血脈凝澀,則寒氣上入於腸胃,入於腸胃,則脹,脹則腸外之汁沫迫聚不得散,日以成積。又曰:卒然多飲食則脹滿,起居不節,用力過度則陽絡脈傷,陽絡傷則血外溢,陰絡傷則血內溢,血內溢則後血,腸胃之絡傷則血溢於腸外,腸外有寒,汁沫與血相搏,則並合凝聚不得散,而積成矣。又曰:內傷憂恐,則氣上逆,逆則六腧不通,溫氣不行,且外中寒,與此偕厥,凝血蘊裹,不散津液,澀著不去,而積皆成。據經之言,可知經絡之氣,得寒則厥,寒與厥先逆於下,必肢節痛,而不便利,至成足悗,於是脛寒,血氣凝澀,漸而入於腸胃,陽不化氣,而腸外汁沫迫聚不散,兼多食而不及運化,汁又溢腸外,與血相搏,起居用力過度,絡傷血瘀,得寒則食積血積所必不免,此積之所由成也。夫分言之,有積聚癥瘕疝癖之不一,總言之,則止曰積。說以積者,停畜之總名,而欲施治,有不得不分者。大抵積在臟聚在腑,惟在臟,故臟有五,而因有五積之名(肝曰肥氣,心曰伏梁,脾曰痞氣,肺曰息賁,腎曰奔豚,各詳五臟本論中)。惟在腑,故腑有六,而因有六聚之號。臟陰故積亦屬陰,腑陽故聚亦屬陽,積脈沉細附骨,聚脈浮動帶結,此積與聚切脈而顯然可別者也。且《難經》曰:積者陰氣,聚者陽氣,氣之所積名曰積,氣之所聚名曰聚。積者五臟所生,其始發有常處,其痛不離其部,上下有所終始,左有有所窮處。聚者六腑所成,其始發無根本,上下無所留止,其痛無常處。據《難經》之言,而積與聚不又按症而顯然可別乎。然壯盛之人,必無積聚,必其人正氣不足,邪氣留著,而後患此,故易老云:養正積自除,譬如滿座皆君子,縱有一小人,自無容地而出,令人真氣實胃氣強,則積自消,更能斷厚味,節色欲,戒暴怒,正思慮,庶乎萬全而無害。其言良是也。然細思之,日進攻伐固不可,全用補益亦未必效,說既有是積是聚,而積聚之凝結日久者,不為消磨,恐未必能自盡,譬之一室中,既有小人在內,縱使滿座皆君子,未必不恬然自安處於其側,雖此時斷不敢與君子相抗為難,然終自處於室中也,惟以威屈,或以言激,或以勢凌迫而逐之,方能去耳,故治積聚者,計惟有補益攻伐,相間而進(補益以補中益氣湯等為主,隨症加減,攻伐以攻積丸等為主,隨症加減),方為正治。病深者伐其大半即止,然後俟脾土健運,積聚自消。且夫積聚必成塊,治塊宜丸,不宜煎,煎藥如過路之水,徒耗元氣,無損於塊,說塊者有形之物,氣不能成塊,必成於痰食死血,大法,貴察其所痛,以知其病之有餘不足而攻補之。東垣謂當詳臟腑之高下,而高者越之,結者散之,客者除之,留者行之,堅者削之,強者奪之,咸以軟之,苦以瀉之,全真氣藥補之,隨所利而行之,節飲食,慎起居,和其中外,可使必已,斯誠千古治積聚之良法也(五積宜五積丸,增損五積丸尤妙,通治諸積聚,宜化積丸)。又按《大全》分癥痞、食癥、血癥、癖諸氣、疝瘕、八瘕、腹中瘀血凡七門。經云:男子為七疝,女子為瘕聚,則知疝瘕既已同經,男女亦有同病。且癥痞癖諸病,亦屬男女皆有之,特腹中瘀血為女子之病耳(此條另詳《婦科玉尺》,玆不贅)。且《大全》所謂七門者:一日癥,食癥、血癥即統在內;二日痞;三曰;四日癖;五日疝;六日瘕,八瘕即統在內;七日腹中瘀血。其門類顯然可證。但諸積聚皆屬痰食死血,《大全》特於癥之一門,複中食癥、血癥二條,其餘則否,且即癥,亦但中言食與血而不及痰,何也?須知諸積中未嘗無痰,並未嘗無食與血,即血癥、食癥之內,更未嘗無痰,且諸積之痰食死血,又未嘗不先因氣病也,故治積者,必兼行氣滌痰,去瘀消食,而後可耳。夫七疝,餘另立論,瘀血,另洋婦科,玆故皆不之及。

試詳言癥瘕癖痞。癥者,征也,以腹中堅硬,按之應手,其病形有可征驗也,往往見臍下。其原由飲食失節,胃氣衰,脾元弱,邪正相搏,積於腹中,牢固不動,散名曰癥,醫者當審其病機,或出脾胄虛(宜六君子湯加消積藥),或由肝脾(宜婦脾湯加消積藥),或由肝火鬱(宜蘆薈丸),詳察進藥。其有臟腑虛弱,好食生冷粘滯之物,因脾胃虛不能T化,遂與臟氣相搏,結積成塊,日漸長大,堅固不移,此謂之食癥。若體氣充實,當先疏導,而佐以補脾健胃,否則必以培土為主,而兼用消導也。

或有氣壅血滯而不易愈者,散之可也(宜烏藥散)。其有臟腑虛弱,寒熱失節,或風冷內停,飲食不化,周身運行之血氣,適與相值,結而生塊,或因跌撲,或因閃挫,氣凝而血亦隨結,經絡壅瘀,血且不散成塊,必腹胠脅間苦痛,漸至羸瘦,妨於飲食,此之謂血癥。薛立齋云:氣主之,血主濡之,脾統血,肝藏血,故鬱結傷脾,恚怒傷肝者,多患血癥,腹脅作痛,正屬肝脾病也(宜沈氏血癥丸)。

薛氏此言,乃血癥病之原於七情所傷者。瘕者,假也,假血成形,腹中雖硬,其實聚散無常也,亦往往見於臍下。其原由寒暖失宜,飲食少節,臟腑之氣先虛,又複多所勞傷,外而感受風寒,停畜於內,是用故正虛邪實,正不能勝邪,邪遂挾其力,反假游行之血,相聚相結,而成顆塊,推之而動,按之而走,故名曰瘕,醫者當審其病機,果屬肝脾兩傷(宜四物湯加柴胡、青皮、木香、延胡索,而三棱、鱉甲,亦專治癥瘕二症),以藥投之,自無不效。然瘕為總病,所統八瘕,皆有名可稽,有形可按。一青瘕,聚在左右脅下,藏於背膂,上至肩胛,其苦腰下急痛,腹下氣衝,面色黃,四肢腫,二便難,喜唾涎,不可多食。二黃瘕,左脅下有氣牢結,不可抑,其苦腰背相引痛,小腹常急,下引陰中如刺,不得小便,或溺黃赤,時發寒熱。三燥瘕,狀如半杯,上下腹中不定,其苦痛連兩脅,上下引心而煩,胸及腹中不得太息,腰背重,足酸削而久立痛,遺尿失精,便難盜汗,妨於飲食,時欲嘔吐。四血瘕,留著腸胃之外,及少腹間,其苦橫骨下有積氣,牢如石,因而少腹急痛,陰中若有冷風,亦或背脊疼,腰疼不可俯仰。五脂瘕,在脂膜間,猝難蹤跡,其苦腰背如刺,左右走腹中而切痛,少腹沉重,身體解,大小便血,時甚時止(此症婦人獨患之,男子無是疾也)。六狐瘕,出入少腹間,或隱或見,男子即為狐疝,女子乃名狐瘕,其苦陰酸澀,小便難,少腹瘀痛,胸膈腰背上衝而痛,其瘕甚有手足成形者,乃不治症。七蛇瘕,其形長大,在臍上下,或左右脅,上食心肝,其苦不得吐氣,腰背痛,難以動作,少腹熱,膀胱引陰攣急,小便黃赤,兩股脛間時痛。八鱉瘕,形大如杯,若存若亡,持之應手,其苦小腹內切痛,惡氣左右走,上下腹中痛,腰背亦痛,不可以息,面目黃黑,脫聲少氣,甚亦有頭足成形者,乃不治症。此八瘕,皆瘕之屬也。者,懸也,懸於腹內,近臍左右,各有一條筋脈扛起,大者如臂如筒,小者如指、如筆管、如弦,其原皆由陰陽之氣不和,常多鬱塞,又時忿怒,動氣偏勝,或適當飲食,與氣纏裹,適受寒冷,與氣停畜,且仇怒則肝火盛,而血隨氣結,痰亦緣火相附而升,遂合並而成形質,懸於臍之左右,故名曰。醫者當審其病機,選藥定劑,自獲奇央(宜麝香丸、積塊丸、三棱散、豬肝丸)。癖者,匿也,U匿兩肋之間,尋摸不見,有時而痛,始覺有物,其原皆由榮衛失調,經絡閟隔,而又起居飲食無度,傷脾傷胃,有所勞力,強忍作勞,以致精傷血軼,邪冷之氣搏結不散,藏於隱僻之所,故名曰癖,醫者當審其病機,針對發藥,癖結自解(宜香棱丸、大硝石丸、木香砂丸)。痞者,閉也,痞必有塊,塊則有形,總在皮裡膜外,其原皆由傷於飲食,脾胃虧損,抑且邪積胸中,阻塞氣道,氣不宣通,為痰為食為血,皆得與正相搏,邪既勝,耳不得而製之,遂結成形而有塊。丹溪云︰凡痞塊,左為血積,右為食積,中為痰飲。此言誠然。夫左關肝膽之位,主藏血液,右關脾胃之位,主藏飲食,中間為水穀出入之道路,所以左為血積,有為食積,中為痰飲,其理昭然,觀丹溪之言,亦可知痞所由成矣。然雖有痰飲血食之異質,左右與中之殊位,總能閉塞氣分,故名曰痞,醫者當審其病機以治之(宜連夢丸、消塊丸、開懷散、消積保中丸)。而又必察其形質,不能移動者類於癥,上下左右能移者類於瘕(俱宜潰堅丸、潰堅湯)。

或緣有所驚恐而成(宜妙應丸加穿山甲各三錢,元胡索、蓬朮各四錢)。或緣憂思鬱結而得(宜入門六鬱湯)。或緣氣分之火壅遏而致(宜解鬱調胃湯)。或緣心腹塊痛,每至@脹寒熱而盛(宜柴香散)。或緣三焦閉格,胸膈楚悶,氣不流通,蘊結而積(宜助氣丸)。或緣日耽曲蘗,脾濕氣滯,胸中悶滿,氣促不安,嘔吐清水而生(宜勝紅丸加茯苓、白朮、葛根。其致痞不同,治痞因異,而痞焉有不除者乎。總之,積聚瘕癖痞,分隸三焦,斷難混視。痞癖見於胸膈間,是上焦之病。積聚見於腹內,是中焦之病。癥瘕見於臍下,是下焦之病,按其症,分其部,方得頭緒。故積聚癖痞,多生於男子,而女子偶患之,癥瘕多生於女子,而男子偶患之,理固當然也。是以前敘八瘕,亦以為女子常生之病,男子偶或一見。故但詳形症,而其原由則詳於《婦科玉尺》中,此則從略也。然積聚等七者雖詳,而痰食死血之為病,有與此相類,而不得竟謂之積聚癥瘕癖痞,亦有是此七病,而各有形症不同,即各當用藥調治者。如積聚腹脹如鼓,青筋浮起,坐臥不便(宜蒜紅丸)。如寒氣結塊,腹大堅滿,痛楚之極(宜木香通氣散)。

如左肋下痞滿,氣逆息難,有形,但不妨飲食(宜推氣湯)。如痞積氣塊,口內生疳(宜化痞膏)。如心下堅大如盤,由於水飲所作(宜枳朮湯)。如腹中癖,致成鼓脹(宜烏牛尿膏)。如癖不瘥,脅下堅硬如石(宜大黃散)。如腹滿癖堅如石,積年不損(宜楊枝酒)。如小腹冷癖,有形如卵,上下走痛不可忍(宜茴香丸)。如久患涎沫,遂成積塊(宜青黛丸)。如卒暴癥疾,腹中如石刺痛,日夜啼呼,不治百日死(宜牛膝酒)。如誤食菜中蛇精,或食蛇肉致成蛇瘕,腹內常飢,食物即吐(宜赤蜈蚣散)。如好吃生米成瘕,不得米則吐清水,得米即止,米不消化,久亦斃人(宜雞屎米煎)。如食發成瘕,心腹作痛,咽間如有蟲行,欲得油飲(宜香澤油)。如平時嗜酒,血入於酒,而成酒鱉,平時多氣,血凝於氣,而成氣鱉,虛勞痼冷,敗血雜痰而成血鱉,搖頭掉尾,如蟲之行,上侵人咽,下餂人肛,或附脅背,或隱腹,大則如鱉,小則如錢(宜蕪荑湯)。如老人小兒癖,往來疼痛(宜星附丸)。以上種種,皆積聚等七病之類,所當一一詳審者也。

他如脾胃虛弱,或飲食過常,或生冷過度,不能T化,又或起居無節,寒暖不調,致隨其所食之物,及所傷寒熱之氣結成積聚,或有塊,或無塊,面色青,肌體瘦,心腹脹滿,噫氣吞酸者,又當條款而列陳之。

一曰食積,食物不能消化,成積痞悶也(宜青礞石、雞內金、枳實、巴豆、香附,方用保和丸、連夢丸、佐脾丸)。

二曰酒積,飲酒受傷成積,面黃黑,腹膜脹,時嘔痰水也(宜麥芽、神曲,方用曲藥丸、酒積丸、烏白丸)。

三日面積,食面太多,或受寒,或懊,以致成積,胸胃飽悶也(宜麥芽、萊菔子,方用阿魏丸)。

四曰@糕積,食之過傷成積,噫氣吞酸,心腹作痛也(宜用白芍、穀芽、神曲,方用青木香丸加增法)。

五曰索粉積,食之失度而成積,胸腹間若有所梗也(宜枳實、萊菔子,方用紫蘇湯。

六曰茶積,好飲茶成癖積,或喜吃乾茶葉而成積,面黃,胸膈或空或脹,無常也(宜薑黃、吳茱萸、蒼朮、白朮、炮薑、川椒,方用星朮丸、磨積丸)。

七曰果菜積,多食果菜成積,不時瀉利,腹中若有傀儡也(宜丁香、麝香、肉桂,方用妙應丹、桂香丸、平胃散加丁、麝。

八曰水積,飲湯水成積,胸脅引痛,瀝洛有聲也(宜牽牛子、甘遂、茯苓、豬苓,方用五苓散、十棗湯、破積導飲丸)。

九曰肉積,食肉過多成積,腹多膨脹,泄瀉疼痛也(宜查肉、阿魏、砂、硝石,方用阿魏丸、小阿魏丸、三棱煎丸)。

十曰魚鱉蟹積,食此過多成積,腹中疼痛,胸中滿悶,或吐或瀉也(宜紫蘇、陳皮、木香、薑汁,方用妙應丸、遇仙丹)。

十一曰蛋積,食蛋不消成積,即噯敗卵氣,作酸堅痛也宜(白蔻仁、橘紅、豆豉、薑汁,方用妙應丸)。

十二曰狗肉積,食狗多而成積,滿腹中覺熱脹悶也(宜杏仁、山楂,方用三棱煎丸)。

十三曰蟲積,飲食積聚,變化生蟲,時嘔清水苦水,常在腹中咬痛也(宜雄黃、白@、檳榔、雷丸、蕪荑、榧子、使君子肉,方用妙應丸、溫白丸)。

十四曰血積,瘀血成積,或因打撲,或因墮跌,瘀血畜於脾腹,面黃糞黑也(宜三棱、蓬朮、五靈脂、紅花、延胡索、桃仁、丹參、大黃,方用桃仁承氣湯、三棱煎)。

十五曰痰積,痰涎凝聚成積,結在胸膈,吐咯不出,咽門至胃脘窄狹如線,疼痛,目眩頭旋,腹中累累有塊也(宜青礞石、海粉、南星、半夏、瓦楞子,方用竹瀝化痰丸、竹瀝達痰丸、開氣消痰湯)。

十六曰瘧積,瘧疾不善調理而成積,經汗吐下日久,榮衛虧損,邪氣伏藏脅腹,結為癥癖,堅痛,名為瘧母也(宜常山、鱉甲、三棱、蓬朮、草果,方用於將軍丸、鱉甲丸、消癖丸)。

十七曰寒積,感傷寒冷成積,腹中疼痛,必以手重按,或將物頂住稍可,口吐清水也(宜乾薑、柴胡、丁香、肉桂、附子,方用附子理中湯、沈氏棉子丸)。

十八曰熱積,傷熱成積,或吐或瀉,頭暈腹痛,心中煩躁也(宜黃芩、黃連、黃柏、石膏,方用清心湯、地骨皮散)。

共十八條,病皆由積,勿論其塊之有無也,且諸積之成,莫不由痰食死血,固夫人而知之矣。庸詎知痰食死血,乃成積之質,而非成積之本乎。說使痰伏其位,食化其液,血順其經,病何自作而積何自生。夫惟氣鬱而濕滯,濕鬱而熱生,熱鬱而痰結,痰鬱而血凝,血鬱而食不化,食鬱而積成,此六者,實相因致病,古人所以云六鬱為諸積之本也,故當積之未也,必先有以解其鬱,而使當升者升,當降者降,當變化者變化,不致傳化失常(宜入門六鬱湯、越鞠保和丸、加味越鞠丸),斯氣血衝和,而百疾不作。

若積之既成,又當調榮養衛,扶胃健脾,使元氣旺,而間進以去病之劑,從容調理,俾其自化,夫然後病去而人亦不傷。乃今之治積者,動議吐下,竟謂非此不除,不知吐與下,只治病之卒暴作者,若積之成,必匪朝伊夕,其所由來者漸矣,故積之治法,必匪朝伊夕,其所由去者,不可不以漸也。不然,《內經》何但有化積、消積、挨積、磨積之文,而並無吐積、下積之說乎,說直吐直下,皆足以傷胃氣而損元氣,積必不去也。凡病者醫者,其皆體念毌忽。

[脈法]

《難經》曰:病在有脅,有積氣,得肺脈結,結甚則積甚,結微則積微,肺脈雖不見,右手脈當沉伏。《脈訣》曰:五積為陰,沉伏附骨,肝弦心芤,腎沉結滑,脾實且長,肺浮喘卒,六聚成結,痼則沉結。

《正傳》曰:鬱脈多沉伏,或促或結或代。丹溪曰:鬱脈沉澀,積脈弦堅。

《綱目》曰:心肺有積,其脈皆喘數;肝有積,其脈弦長;脾胃有積,其脈皆大。

《脈經》曰:脈弦緊為積,弦緊而微細者癥也。夫癥瘕積聚之脈皆弦緊,在心下即寸脈弦緊,在胃脘即關脈弦緊,在臍下即尺脈弦緊。又曰:內有積不見脈,難治,見一脈相應易治。又曰:診積,其脈堅強急者生,虛弱者死。又曰:脈弦而伏者,腹中有癥,不可轉也,必死不治。

《回春》曰:有癥瘕,其脈多弦,弦急瘕疾,弦細癥疾。

《醫鑑》曰:腹中有積,脈忌虛弱。又曰:診女人疝瘕積聚之脈,弦急者生,虛弱小者死。

[諸積原由症治]

《靈樞》曰:喜怒不節則傷藏,藏傷則虛。風雨襲虛,則病起於上,留著於脈,稽留不去,息而成積。著於陽明之經則挾臍而居,飽食則益大,飢則益小。著於緩筋也,是陽明之積,飽食則痛,飢則安。著於腸胃之膜原,痛而外連於緩筋,飽食則安,飢則痛。著於膂筋,在腸後者,飢則積見,飽則積不見,按之不得。

又曰:人之善病腸中積聚者,皮膚薄而不澤,肉不堅而淖澤,如此則腸胃惡,惡則邪留止,積聚乃成,腸胃之間,寒溫不次,邪氣猶至,畜積留止,大聚乃起。

《內經》曰:寒氣客於小腸膜原之間,絡血之中,血澀不得注於大經,血氣稽留不得行,故宿昔而成積矣。仲景曰:有積有聚有氣,氣者,脅下痛,按之則愈,複發為氣。

《入門》曰:治五積古有肥氣等五方,今增損五積丸更妙。又曰:積初為寒,宜辛溫消導,大七氣湯、烏白丸;久則為熱,宜辛寒推盪,木香檳榔丸、通元二八丹。又曰:壯人無積,虛人則有之,皆由脾胃怯弱,氣血兩衰,四時有感,皆能成積,若遽以磨積破結之藥治之,疾似去而人已衰矣,法當先補虛,使氣血壯,則積自消,宜木香枳殼丸。

《本事方》曰:治積要法,大抵以所惡者攻之,所喜者誘之,則易愈。

《得效》曰:宿血滯氣,凝結為癥瘕,腹中痞塊堅硬作楚,當以破氣藥伐之,或以類相從,如敗梳治蝨瘕,銅屑治龍瘕,曲治米瘕,石灰塵治發瘕。丹溪曰:凡攻擊之藥,有病則病受之,無病則胃氣受傷,胃氣者,清純衝和之氣也,惟與穀肉菜果相宜,說藥石皆偏勝之氣,雖參*性亦偏,況攻擊者乎。

又曰:醫為病所困,首惟陰虛之難補,久積之難除,玉山自倒,陰虛之謂也,養虎遺患,久積之謂也,人之罹此二患者,可不俱哉。仲景曰:積聚癥瘕,不轉動者難治,必死。又曰:五積中奔豚症最為難治,奔豚從小腹起,上衝咽喉,發作欲死,複還止,皆從驚恐得之。越人曰:驚者,神上越也,說奔豚病上衝咽喉者,隨神上越故也。

[外貼法]

《千金方》曰:凡積聚癥瘕,用藥外貼,亦可令消散,宜三聖膏、琥珀膏、貼痞膏。

[握藥宣積法]

《得效》曰:凡積聚服藥,畏難看可用握藥法,能令積散,宜握藥丸。

[痞塊導引法]

《保生秘要》曰:以左手向前上伸,以有手向後下伸,閉氣一口,扭身轉項,左右轉換各十七回,俟後內微覺響聲身熱乃止,兼行後央。

[運央]

《保生秘要》曰:注臍發運,患處撤散,或想刀劈破氣塊,推之四旁,又灌火燒之,或用梭法。

息積

氣分病也。人身之氣,周流運行,無時或息,故經絡宣通,榮衛調和,機關順利,而呼吸出入,氣以息宣,息隨氣運,百疾不生。有所怫鬱,則氣為之壅,壅則不通,升不得升,降不得降,必致腹滿肋痛,氣逆上衝,故知息調於氣。氣鬱則息亦鬱,氣鬱而積,息亦鬱而積也。且《靈樞》曰:何謂逆而亂,日清氣在陰,濁氣在陽,榮氣順脈,衛氣逆行,清濁相乾,亂於胸中,是為太悗悶。夫至太悗悶,則其息之積而不調可知矣。是故息積之病,偏脹膨滿,未有不原於氣鬱者(宜化氣湯、木香調氣散)。亦或腸胃因虛,氣癖於肓膜之外,流於季脅,氣逆息難,經年累月,醫所難治,久則榮衛停凝,一朝敗濁,潰膿為癰,多至於不救(宜磨積丸、萬病丸),則息積之病,說有不容忽視者。

[息積症治]

《內經》曰:帝曰:人有病脅下滿氣逆,二三歲不已,是為何病?岐伯曰:病名曰息積,此不妨於食,不可灸刺,為導引服藥,藥不能獨治也。

[導引法]

《得效》曰:以兩手拇指壓無名指本節作拳,按髀趺坐,叩齒三十六,屏氣二十一息,咽氣三口,再屏息,再咽,如是三作,以氣通為效。遇子午卯酉時則行。

治積聚癥瘕癖痞方九十一

方劑名 治症/功能 藥味組成
補中益氣湯 補益 人參 黃耆 當歸 白朮 升麻 柴胡 陳皮 甘草
攻積丸 攻伐 吳萸 乾薑 官桂 川烏各一兩 黃連 橘紅 檳榔 茯苓 厚朴 枳實 菖蒲 人參 沉香 桔梗 琥柏另研 元胡索 半夏曲各八錢 巴霜 另研五錢 皂角六兩,煎汁泛丸,每八分,加至一錢,薑湯下
肥氣丸 肝積 柴胡一兩 黃連七錢 厚朴五錢 川椒四錢 甘草三錢 人參 蓬朮 昆布各二錢半 皂角 茯苓各錢半 乾薑 巴霜各五分 川烏二分 蜜丸,初服二丸,二日三丸,以後每日加一丸,至大便溏,又每日減少一丸,仍至二丸,再日加增,周而複始,塊減半即勿服。伏梁、痞氣、奔豚、息賁四方,服法俱照此增減。
伏梁丸 心積 黃連兩半 人參 厚朴各五錢 黃芩 桂枝 茯神 丹參各一錢 乾薑 菖蒲 巴霜 川烏各五分 紅豆蔻三分 蜜丸,黃連湯下,服法照肥氣丸。
痞氣丸 脾積 黃連八錢 厚朴四錢 吳萸三錢 黃芩二錢 砂仁錢半 茯苓 人參 澤瀉各一錢 茵陳 乾薑各錢半 川烏 川椒各五分 肉桂 巴霜各四分 白朮二錢 蜜丸,甘草湯下。服法照肥氣丸。
息賁丸 肺積 黃連兩三錢 厚朴八錢 川烏 桔梗 白蔻仁 陳皮 三棱 天冬 人參各二錢 乾薑 茯苓 川椒 紫菀各錢半 青皮 巴霜各五分 蜜丸,薑湯下。服法照肥氣丸。
奔豚丸 腎積 厚朴七錢 黃連五錢 川楝子三錢 茯苓 澤瀉 菖蒲各二錢 元胡索一錢半 全蠍 附子 獨活各一錢 川烏 丁香 巴霜各五分 肉桂二分 蜜丸,淡鹽湯下。服法照肥氣丸。
增損五積丸 總治五積 黃連:肝積五錢 脾腎積七 心肺積兩半
厚朴:肝心肺積五錢 脾腎積八錢
川烏:肝肺積一錢 心腎脾積五錢
乾薑:肝心積五分 肺脾腎積錢半
人參:肝心脾肺積二錢 腎積五分
茯苓錢半 巴霜五分 蜜丸,服法亦照五積丸。
  • 如肝積,另加柴胡一兩,川椒四錢,蓬朮三錢,皂角、昆布各二錢半。
  • 如心積,另加黃芩三錢,肉桂、茯神、丹參各一錢,菖蒲五分。
  • 如肺積,另加桔梗、三棱、天冬、青皮、陳皮、蔻仁各一錢,紫菀、川椒各錢半
  • 如脾積,另加吳萸、黃芩、砂仁各二錢,澤瀉、茵陳各一錢,川椒五分。
  • 腎積,另加元胡索三錢,苦楝肉、全蠍、附子、獨活各一錢,澤瀉、菖蒲各二錢,肉桂三分,母丁香五分,此方兼治一切積塊,不拘臍上下左右通用。
  • 化積丸 通治諸積 三棱 蓬朮 阿魏 海浮石 香附 雄黃 檳榔 蘇木 瓦楞子 五靈脂 水丸。
    六君子湯 脾胃虛 人參 白朮 茯苓 炙甘草 陳皮 半夏
    歸脾湯 肝脾虛 人參 黃耆 當歸 白朮 茯神 杏仁 遠志 龍眼 木香 甘草 薑 棗
    蘆薈丸 肝火 蘆薈 黃連 胡黃連 木香 青皮 蕪荑炒各五錢 當歸 茯苓 陳皮各一兩半 炙甘草七錢 米糊丸,米飲下七八十丸。
    烏藥散 食癥 烏藥 蓬朮 醋炒肉桂 當歸 桃仁 青皮 木香 等分為末,每二錢酒下。
    沈氏血癥丸 血癥 五靈脂 大黃 甘草梢 桃仁泥各五錢 生地七錢 牛膝四錢 官桂二錢 元胡索 歸身各六錢 三棱 蓬朮 赤芍 川芎各三錢 琥珀 乳香 沒藥各一錢 酒糊丸,每服一錢,壯盛人錢半,消過半即止,再隨病體立方服藥。此金鰲自製方也。
    四物湯 川芎 當歸 白芍 生地
    麝香丸   麝香五錢 阿魏面煨二錢半 三棱 五靈脂各七錢半 桃仁七錢 醋炒芫花三錢 檳榔 蓬朮 肉桂 沒藥 當歸 木香各五錢 飯丸,梧子大,每十丸,醋湯下,無時。
    積塊丸 醋三棱 醋蓬朮 自燃銅醋?蛇含石各二錢 雄黃 蜈蚣各錢二分 木香錢半 鐵華粉醋炒一錢 沉香八分 冰片五分 蘆薈 天竺黃 河魏 全蠍各四分 雄豬膽汁加蜜丸,消即止。三棱散 [又] 三棱八錢 川芎四錢 醋煨大黃一錢
    豬肝丸 獷豬肝一具,可十兩者,以巴豆五十粒,去皮,紮在肝內,米醋三碗,煮肝極爛,去巴豆,入京三棱末和得所,丸梧子大,每服五丸,食前酒下。
    香棱丸 [癖] 三棱 檳榔各三兩 查肉二兩 夢卜子 香附 枳實 枳殼 陳皮 青皮 蓬朮各一兩 黃連,此方通治五積六聚,氣塊。
    又方:木香 丁香各五錢 積殼 酒三棱 莪朮以巴豆三十粒去殼同炒 巴豆黃色去之 青皮 川楝肉 茴香 等分,醋糊丸,朱砂為衣,每三十丸,淡鹽湯下,無時。此方亦治一切積聚,破痰癖,消癥塊。
    大硝石丸 硝石三兩 大黃四兩 人參 甘草各一兩 陳醋三升,銅器內先微火煎大黃數沸,常攪不息,至七分,入諸藥熬成膏,至可丸即丸,每服三十丸,米湯下,三日一服,或下如雞肝,或米泔赤黑等物,多至二三升,後忌風冷。此方通治七癥八瘕,聚結杯塊,及婦人帶下絕產,腹中有癥瘕者,當先下。此藥妙在但去癥瘕,令人不困。
    木香砂丸 木香 砂另研 丁香 官桂 沒藥另研 附子 乾漆細 黑乳香另研 青皮 大黃末 三棱 豬牙皂角 乾薑各等分 巴霜減半 上除砂、乳香、沒藥外,同為末,以醋一升,化砂去渣,銀石器中慢火熬,次下巴霜、大黃熬成膏,將前藥末和膏為丸,如麻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食後溫酒下,加至大便利為度。此藥乃攻伐之劑,全無補益,虛人禁用,即壯實者,亦須以四君子湯、四物湯兼服。此方專治男女癖積聚,血塊刺痛,脾胃虛寒,飲食不消,久不瘥者。
    連夢丸 痞塊 黃連一兩五錢半以吳萸五錢同炒 去吳萸半以益智仁五錢同炒 去益智 白芥子 萊服子並炒各兩半 山梔 川芎 京三棱 蓬朮 桃仁 香附 查肉 神曲各一兩 青皮五錢 蒸餅和丸,白湯下五六十丸。一名白芥丸,又名消積丸。
    消塊丸 大黃四兩 硝石三兩 人參 甘草各兩半 各為末,用陳醋三升,磁器內先同大黃末煎,不住手攪,使微沸盡一升,下餘藥末熬至可丸,如梧子大,米飲下三十丸,當利如雞肝惡物。一名硝石丸。此方通治痞塊癥瘕,上連夢丸專治食積死血,痰飲成塊,在兩脅作痛,雷鳴嘈雜,眩暈,與此方俱靈效之至。
    開懷散 柴胡 草豆蔻各一錢 醋三棱 醋蓬朮 青皮 陳皮 半夏 茯苓 香附 檳榔 枳實 紅花 甘香各七分 薑三片 此方專治心下積塊痞悶,或發熱。
    消積保中丸 白朮三兩 去白陳皮二兩 半夏 茯苓 醋香附 萊菔 子白芥子 薑黃連 薑梔子 神曲各一兩 檳榔七錢 醋三棱 醋蓬朮各八錢 麥芽六錢 乾漆五錢 青皮香油炒 砂仁各四錢 木香阿魏各三錢 薑汁酒糊和丸,白湯下四五十丸。潰堅湯 [又] 當歸 白朮 半夏 陳皮 枳實 查肉 香附 厚朴 砂仁各一錢 磨木香五分衝服。
    潰堅丸 前方加海粉、瓦楞子、鱉甲,醋化阿魏,加薑汁糊丸,每五七十丸,酒下,此湯丸二方,通治五積六聚,諸般痞塊。
    妙應丸 附子四個七錢重者 去皮臍刓作甕 入砂共一兩七錢 麵裹煨熟去面 蓽撥 破故紙 青皮三兩半 糊丸,生薑、陳皮湯下三十丸。
    入門六鬱湯 香附二錢 川芎 蒼朮各錢半 製半夏 陳皮各一錢 赤苓 山梔各七分 砂仁 甘草各五分 薑三片 兼氣加木香、檳榔、烏藥、蘇葉,兼濕加白朮、羌活、防己,兼熱加黃連、連翹,兼痰加南星、海粉、瓜蔞仁,兼血加桃仁、韭汁、丹皮,兼食加山楂、神曲、麥牙。
    解鬱調胃湯 鹽水炒山梔 酒當歸各一錢二分 白朮 陳皮 茯苓各一錢 酒赤芍 酒洗生地薑汁炒 香附各八分 神曲 麥芽各七分 川芎六分 生甘草 桃仁各四分 薑三片 煎服。
    柴香散 地骨皮 枳實 三棱 蓬朮各一錢 柴胡 黃芩各七分 赤芍 厚朴 香茹 黃連 元胡索各五分 甘草三分 助氣丸。[又] 三棱 蓬朮俱用濕紙包 煨透切片各二斤 去白青皮 去白陳皮 白朮各十五兩 枳殼去穰麩炒 檳榔 木香各十兩,糊丸,每服五十丸,開水下。
    勝紅丸 醋三棱 醋蓬朮 炮乾薑 青皮 陳皮 良薑各一兩 香附二兩,醋糊丸,每三十丸,薑湯下。虛者以補藥下之。一方加神曲、麥芽。
    蒜紅丸 腹脹 丁香 木香 沉香 砂仁 青皮 陳皮 檳榔 蓬朮 牽牛 子 草豆蔻各五錢 肉豆蔻五分 人參 茯苓各二錢半 蒜一百瓣,搗汁和藥丸,每服十五丸,秋石湯下。服此藥只可服白粥。
    木香通氣散 寒癥 木香 三棱 青鹽各一錢 厚朴二錢 炙甘草 枳實各六分 炮薑 蓬朮各四分
    推氣湯 助痞 砂仁 肉桂各二分五釐 木香三分 炙草 茴香 了香 陳皮 青皮 乾薑各五分 蓬朮四分 胡椒沉香各一分
    化痞湯 痞積 秦艽 三棱 蓬朮 黃柏 當歸各五錢 大黃三錢 全蠍十 四個 穿山甲十四片 蜈蚣五條 木鱉子七個,共入菜油二斤四兩內,浸二日夜,煎焦黃色,去渣熬,略冷,下炒紫黃丹一斤二兩,不住攪,黑煙起滴水不散,離火,下阿魏一兩,乳香、沒藥各五錢,風化硝三錢,攤貼。此方加琥珀末一錢,臨用入麝少部,狗皮攤貼,兼治馬刀瘰。
    枳朮湯 水飲 枳實七枚 白朮三兩 水一斗,煎三升,分三服,腹中軟即消也。
    烏牛尿膏 鼓脹 烏牛尿一升微火煎如飴糖,空心服少部,當鳴轉病出,隔日更服之。
    大黃散 脅如石 三棱一兩炮大黃一兩,共為末,醋熬成膏,每日空心薑橘皮湯下一匙,以利下為度。
    楊枝湯 腹癖 白楊木東枝去粗皮,避風銼細五升,炒黃,以酒五升淋訖,用絹袋盛渣,還酒中,密封再宿,每服一合,日二服。
    茴香丸 小腹癖 胡蘆巴八錢 茴香六錢 巴戟 川烏各二錢 川楝肉四錢 吳萸五錢 酒糊丸,每服十五丸,小兒五丸,鹽酒下。
    青黛丸 涎積 千金子三十枚 膩粉二錢 青黛炒一錢,糯米飯丸,芡子大,每服一丸,打破,以大棗一枚,蒸熟去皮核,同嚼,冷茶送下,半夜後取下積聚惡物為效。
    牛膝酒 卒癥 牛膝二斤,酒一斗浸之,密封於灰火中,溫令味出,每服五合至一升,隨量飲。
    赤蜈蚣散 蛇瘕 赤腳蜈蚣一條,炙研酒服。
    雞屎米煎 米瘕 白米五合 雞屎一升,同炒焦為末,水一升煎,頓服,少頃吐出瘕,如研米汁或白沫淡水,乃愈也。
    香澤油 發瘕 香油一升,入香澤煎之,盛置病人頭旁,令氣入口鼻,勿與飲之,疲極眠睡,蟲當從口出,急以石灰粉手捉取,抽盡即是發也,初出,如不流水中濃菜形。
    蕪荑湯 諸鱉 蕪荑炒,不拘多少,煎水代茶,兼用暖胃、益血、理中之藥,乃可殺之,若徒事雷丸、錫灰之類,無益也。
    星附丸 癖 南星 香附 等分,為末,薑汁糊丸,每薑湯下二、三十丸。
    保和丸 食積 查肉 薑半夏 黃連 陳皮各五錢 神曲三錢 麥芽二錢,即將神曲打糊丸,白湯下五七十丸。
    一方山楂五兩,神曲、半夏各三兩,茯苓、陳皮、菔子、麥芽、連翹各一兩,別以神曲五兩作糊丸。此方兼治酒積。
    佐脾丸 查肉 萊菔子 連翹 陳皮各五錢 赤苓 半夏各二錢 粥丸,水下。
    酒積丸 酒積 黃連酒浸一宿 烏梅肉各一兩 半夏曲七錢 枳實 砂仁各五錢 杏仁三錢 巴霜一錢,蒸餅丸,白湯下八、九或十丸。
    烏白丸 烏梅肉 生薑各四兩 白礬 半夏各二兩 搗勻,以新瓦夾定,火焙三日夜,入神曲、麥芽、青皮、陳皮、蓬朮、丁香皮、大腹子各一兩,酒糊丸,薑湯下五十丸。此方兼消痰積食積。
    阿魏丸 面積 阿魏酒浸化 肉桂 蓬朮 麥芽 神曲 菔子 青皮 白朮 乾薑各五錢 百草霜三錢 巴霜三七粒,糊丸,薑湯下二、三十丸,面傷或用面湯下亦可。此方兼治食生果大多不能T化成積,腹痛嘔惡,亦治肉積。
    青木香丸 @糕積 黑丑頭末三兩 破故紙 檳榔 蓽澄茄各二兩 青木香一兩,水丸,梧子大,用此丸三百粒,入丁香十粒 神曲二錢 巴霜三粒,蒸餅丸,綠豆大,陳皮湯下二三十丸,滯下自安。此方不用加法,亦治寒疝膀胱氣。
    紫蘇湯 索粉積 紫蘇 杏仁泥等分,濃煎湯服,即散。
    磨積丸 茶積 陳倉米半升 巴豆七粒,同炒令米赤,去巴豆,入青皮、橘紅各二兩,醋丸,薑湯下二三十丸。
    星朮丸 白朮一兩 南星青皮 陳皮各三錢 糊丸。
    妙應丹 果菜積 方見前。此方兼治飲食中蟲毒,或食水陸果瓜,子卵入腹而生蟲蛇魚鱉,或宿食留飲,結為癥瘕。
    桂香丸 肉桂一兩 麝香一錢 飯丸,白湯下十五丸。
    平胃散 蒼朮 厚朴 陳皮 甘草
    五苓散 水積 白朮 肉桂 茯苓 豬苓 澤瀉
    十棗湯  
    破積導飲丸 木香 尖檳榔 青皮 陳皮 枳殼 枳實 三棱 蓬朮 半夏 神曲 麥芽 茯苓 乾薑 澤瀉 甘草各五錢 白丑頭末六錢 巴豆二十粒 薑汁糊丸,薑湯下三五十丸。此方兼治痰飲積。
    小阿魏丸 肉積 阿魏醋化 山查各一兩 黃連六錢半 連翹五錢 醋糊為丸。此方兼治一切食積成塊。
    三棱煎丸 三棱細銼八兩,以醋三升石器內熬膏 神曲 麥芽各三兩 萊菔子 青皮 乾漆各二兩 杏仁 砂飛研各一兩 三棱膏丸,薑湯下二、三十丸。
    遇仙丹 魚鱉蟹積 黑牽牛子半生半炒,取頭末四兩 三棱 蓬朮 茵陳 檳榔 俱生用各五錢 共為末,每藥末四兩,用皂角五錢浸揉汁煮,將白面一兩打糊丸,每三錢,五更茶清送下。病淺者一服見效,病深者再服,必候惡物下盡為度。此方專治蟲積,所下之蟲曰穿心蟲,曰血鱉蟲,曰傳屍蟲,曰肺蟲,曰疾心蟲,曰馬尾蟲,曰積血蟲,曰細蟲,曰長蟲、寸白蟲,其狀不一,或作五色,或如魚凍,此乃王經略赴廣東,偶染山崗瘴氣,肚腹脹滿,百藥無效,遇一道人,付此藥服之,下蟲一條如蛇,長三寸餘,病乃愈,因乞其方。
    溫白丸 蟲積 炮川烏二兩半 吳萸 桔梗 柴胡 菖蒲 紫菀 黃連 炮薑 肉桂心 川椒 巴霜 赤苓 炙皂莢 厚朴 人參各五錢,蜜丸,薑湯下三丸,或五丸至七丸。又名萬病紫菀丸。此方通治積聚,癥瘕癖,黃疸鼓脹,十種水氣,八種痞塞,五種淋疾,九種心痛,遠年瘧疾,及七十二種風,三十六種屍疰,癲狂邪祟,一切腹中諸疾。兼治婦人腹中積聚,有似懷孕,羸瘦困慮,或歌哭如邪祟,服此自愈。久病服之,則皆瀉出蟲蛇惡膿之物。
    桃仁承氣湯 血積 桃仁 大黃 芒硝 桂枝 甘草
    三棱煎 三棱 蓬朮各四兩 芫花一兩 用醋五盞,磁器內浸之,封口,文火?令乾,取出棱朮,將芫花以餘醋炒令微焦,共焙乾,為末醋糊丸,薑汁湯下十五丸。
    一方,三棱、蓬朮各二兩,青皮、半夏、麥芽各一兩,醋六升,同煮乾焙為末,製法、服法同上。此方兼治食瘕酒癖氣塊。
    竹瀝化痰丸 痰積 芫花醋浸一宿炒黑 甘遂麵裹煨熟水浸半日曬乾 大戟 長流水煮曬乾各五錢 大黃濕紙包煨再用酒浸炒熟一兩 黃柏炒二兩,粥丸,麻子大,此名小胃丹。如單服此每十丸,臨臥津唾咽下,能取上隔濕痰熱積,下可利腸胃之痰,惟胃虛少食者忌用。若用小胃丹一料,加南星、半夏俱用白礬、皂角、薑汁水煮十五次,各三兩半,蒼朮用米泔、白礬、皂角水浸一宿炒二兩,桃仁、杏仁俱用白礬水浸半日,去皮尖炒,紅花酒蒸,陳皮、枳實並用白礬水泡半日炒,白朮土炒,白芥子炒各一兩,竹瀝薑汁煮神曲糊丸,綠豆大,每服二三十丸,薑湯下,故名竹瀝化痰丸。又名加味小胃丹,又名導痰小胃丹。此方專治風痰痞積,眩暈喉痹,癱瘓不語,腹中痞塊等症,神效。
    竹瀝達痰丸 薑半夏 去白 陳皮 白朮微炒 大黃酒浸蒸曬乾 茯苓酒 黃芩各二兩 炙甘草 人參各兩半 青礞石一兩 同焰硝一兩火?金色 沉香五錢 以竹瀝一大碗半,薑汁三匙,拌勻曬乾,如此五六度,因以竹瀝、薑汁和丸,小豆大,每百丸,臨臥米飲下。一名竹瀝運痰丸。此方能運痰從大便出,不損元氣。丹溪曰:痰在四肢非竹瀝不開,此藥是也。
    開氣消痰湯 桔梗 便香附 薑蠶各一錢 陳皮 片芩 枳殼各七分 前胡 半夏 枳實 羌活 荊芥 檳榔 射乾 威靈仙各五分 木香 甘草各三分 薑三 此方專治胸胃咽門窄狹如線,疼痛及手足俱有核如胡桃者。
    十將軍丸 瘧積 砂仁 檳榔 常山 草果各二兩 三棱 蓬朮 青皮 陳皮 烏梅 半夏各一兩 先將常山、草果酒醋各二碗浸一宿,後入八味同浸至晚,煮乾為末,酒醋各半,打糊丸,白湯下三四十丸,日二服,服至八兩即除根。
    鱉甲丸 醋鱉甲一兩 三棱 蓬朮 香附 青皮 桃仁 紅花 神曲 麥芽 海粉各五錢,醋糊丸,白湯下三五十丸。本方加芎、歸、赤芍,治夜發瘧,名陰瘧丸。
    消癖丸 芫花炒 朱砂 等分,蜜丸,每十丸,棗湯下,去癖須用芫花破水之劑。此方專治咳瘧彌年,經汗吐下,榮虧衛損,邪氣伏藏脅間,結為瘧癖,腹脅堅痛。此三方治瘧母與瘧疾條參看。
    附子理中湯 寒積 附子 人參 白朮 炮薑 甘草
    沈氏棉子丸 棉子八兩 升麻 炮薑各四錢 白朮一兩 半夏八錢 砂糖炒烊和丸,每服二錢,米湯空心下,服至半月部,當有寒積如稀痰一般隨大便下,以下盡為度,即勿服,再服健脾溫中暖腹之劑。此餘自製方也,神效。
    清心湯 熱積 甘草錢七分 連翹 梔子 酒蒸大黃 薄荷 黃芩 黃連各 七分 朴硝五分 竹葉七片 蜜一、二匙 地骨皮散。[又] 石膏二錢 黃芩 知母 生地各一錢 羌活七分半 赤苓 地骨皮各五分
    越鞠保和丸 預解鬱 白朮三兩 查肉二兩 便香附 蒼朮 川芎 神曲 陳皮 半夏 茯苓 枳實 酒黃連 酒當歸 山梔 萊菔子 連翹 木香各五錢 薑汁糊丸,薑湯下五十丸。此方開鬱行氣消積散熱。
    加味越鞠丸 薑蒼朮 川芎 便香附 神曲 山梔各四兩 陳皮 白朮 黃芩各兩半 查肉一兩,糊丸,白湯下五六十丸。
    大七氣丸 初積 三棱 蓬朮 青皮 陳皮 桔梗 藿香 益智肉 香附 肉桂 甘草各一錢 一方加大黃、檳榔各一錢,治諸般痞積,面色黃萎,四肢無力,皆由內有蟲積,或好食生米壁土茶炭等物,只一服除根,水煎露一宿,空心溫服,不得些少飲食,不然,則藥力減而蟲積不行矣。服後心痛,當下惡物如魚凍蟲鱉,至日午下積盡,方用溫粥止之。
    木香檳榔丸 久積 大黃四兩 黑丑頭末 黃芩各二兩 木香 檳榔 黃連 當歸 枳殼 便香附 青皮 陳皮 蓬朮 黃柏各一兩,水泛丸,溫水下五六十丸。
    通元二八丹 黃連八兩 芍藥 當歸 生地 烏梅各五錢 雄豬肚一個,入藥末於內,線縫,舖韭菜二斤於鍋內,蒸一日,以藥熟為度,取出搗丸,空心,薑湯下七十丸,或瀉一二次,以粥補之。
    木香枳殼丸 總治 黑丑頭末微炒 大黃各二兩 茯苓 白朮 厚朴 半夏 的 人參 木香 青皮 陳皮 三棱 蓬朮 檳榔 神曲 麥芽各一兩 乾薑 枳實 各五錢 薑汁糊丸,薑湯下七十丸。凡人有積病,則氣滯而餒,此方攻補兼施,真得古人養正積自除之理。
    三聖膏 外貼 風化石灰半斤,為末,瓦器炒令淡紅色,提出,候熱稍減,次下大黃末一兩,就爐外炒,候熱減,再入桂心末五錢略炒,入米醋熬成膏,厚紅色攤貼。
    琥珀膏 大黃 朴硝各一兩 為末 大蒜搗膏,和勻作片貼之。一方加麝香五分,名硝黃膏。
    貼痞膏 水紅花子二錢 大黃 樸硝 山梔 石灰各一錢 酒酵雞子大一塊 共搗成膏,用布攤貼塊上,再用湯瓶熨,手帕勒之,三日後揭起肉黑如墨,是其效也。
    握藥丸 握藥 巴豆 乾薑 良薑 白芥子 硫黃 甘遂 檳榔 等分,飯丸,如中指大,清早先以川椒湯洗手,麻油塗手,掌中握藥一圓,少時即瀉,欲止瀉,以冷水洗手。

    治息積病方四

    化氣湯 氣鬱 蓬朮 乾薑 青皮 陳皮 丁香 茴香 炙甘草各五錢 肉桂 木香各二錢半 胡椒 沉香各一錢一分 每末二錢,生薑、蘇葉、鹽少部,煎湯下。
    木香調氣散 烏藥 香附 枳殼 青皮 陳皮 厚朴 川芎 蒼朮各一錢 木香 砂仁各五分 肉桂 甘草各三分薑三片
    磨積丸 虛氣 胡椒一百五十粒 全蠍十個 木香二錢半 粟米飯丸,橘皮湯下十五丸。
    萬病丸 芍藥 川椒 肉桂 川芎 乾薑 防風 巴霜 當歸 犀角 桔梗 赤苓 人參 黃芩 黃連 桑皮 蒲黃 前胡 大戟 葶藶 麝香 細辛 雄黃 朱砂 紫菀 醋芫花 醋淬禹餘糧研水飛 甘遂 牛黃各一兩 蜈蚣十二節去頭足 炙芫青二十八個糯米同炒黃為度云翅足 蜥蜴去頭尾足炙四寸,蜜丸,溫水或薑湯下三丸,以吐利為度。
    此方專治七種癖塊,八種痞病,五種癲癇,十種疰忤,七種飛屍,十二種蟲毒,五種黃疽,十二種瘧疾,十種水病,八種大風,十二種濕痹,及積聚脹滿,及久遠心腹痛,疳蛔寸白諸蟲,久積痰飲,消瘦疲困,或婦人子臟中瘀血凝滯,因而斷產,服此藥,以三丸為一劑,不過二劑,其病悉除,說無窮盡,故名為萬病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