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脈病源流

(衝脈起於會陰,夾臍而行,直衝於上,為諸脈之衝要,故曰十二經脈之海。此與任脈主身前之陰。)
經曰:衝脈為病,氣逆而裡急。又曰:上衝作躁熱。又曰:咳唾,手足厥逆,氣從少腹上衝胸咽,面翕然熱如醉,下流陰股,小便難持。又曰:暑月病甚,則傳腎肝為痿厥,四技如火,或如冰,心煩。仲景曰:寒氣客脈不通,氣因鳴動應手,起關元,隨腹直上,疝瘕遺溺,支滿煩。女子絕孕,動氣在上下左右,不可發汗與下。合此數條觀之,衝脈既為十二經之海,而下為血海,又與督脈為十二經之道路,及與任脈、陽明脈會於氣街,則督任二脈皆可謂之衝,故古人不分衝任督,而總名曰太衝。如經云:廣明之後,即為太衝是也。說太衝云者,以一身為精氣上升言之,不止為血海言之也。然衝任督雖同起下極,畢竟三脈分行。故衝則獨主血海,而其所以主血海,以其為先天精氣之主,能上灌諸陽,下滲諸陰,以至足跗,故其治常在血海也。若陰陽和而精氣足,則陽和之精,升運於一身之間,自然無病;稍有不調,必逆而上僭。而其為病,一曰寒逆,陽不足也,脈來中央實堅,徑至關,尺寸俱牢,直上直下,症見胸中寒,少腹痛,中滿暴脹,疝瘕,遺溺,支滿煩,女子絕孕(宜理中湯去白朮,或加肉桂。)一曰火逆,陰不足也,脈來陰陽俱盛,兩手脈浮之俱有陽,沉之俱有陰,症見咳唾,躁熱上搶心,眩仆,四肢如火,心煩,恍惚癡狂(宜加味補陰丸。)此等脈症,皆衝之病。仲景以動氣在上下左右,俱不可發汗與下者,凡以衝氣逆,則陰精虛,陰精虛,則陽氣竭,故不可汗下也。況乎發汗與下,必右犯肺,左犯肝,上犯心,下犯腎,諸經皆受害矣。犯肺則奈何?汗之氣躁而逆,故衄渴,苦煩,氣隔,飲水即吐。下之津液內渴而不下,故咽燥鼻乾,頭眩心悸。皆衝氣犯肺,肺受其害所見之症也(宜五苓散。)犯肝則奈何?汗之傷血而引肝上逆,故頭眩,汗不出,筋惕肉潤。下之傷氣,故腹內拘急,食下動氣反劇,身雖有熱,臥則欲踡。皆衝氣犯肝,肝受其害所見之症也(宜防風白朮牡蠣湯。)犯心則奈何?汗之氣逆上衝,正在心端。下之掌握熱煩,身上浮冷,熱汗自泄,欲得水自灌。皆衝氣犯心,心受其害。且汗下則心液泄,故見如是等症也(宜甘李根湯。)犯腎則奈何?汗之必寒起,無汗,心中大煩,骨節苦疼,目暈惡寒,食則反吐,穀不能進。下之腹脹滿,卒起頭暈,食則清穀不化,心下痞。皆衝氣犯腎,腎受其害。腎主五液,汗下則五液耗,故見如是等症也(宜大橘皮湯。)以是知衝不治則血海治,臍之上下左右皆無犯,而病自癒也。此則仲景之微旨,促景之良法也。然其氣實起於少陰,發於厥陰,若三陰之開合失職,則本原之真水真火兩虛,而為患種種,必犯於衝。經言衝病傳肝腎而為痿厥者,三陰之患犯衝,則又不止於痿厥二症,為衝之自致矣。

【奇經八脈總說】

瀕湖曰:凡人身有經脈絡脈,直行曰經,旁支曰絡。經幾十二,手三陽、三陰,足三陽、三陰是也。絡凡十五,十二經各有別絡,而脾又有大絡,並任督二絡為十五也。共二十七氣。相隨上下,如泉之流,不得休息,故陽脈營於五臟,陰脈營於六腑,陰陽相貫,莫知其紀,終而復始。其流溢之氣,入於奇經,轉相灌輸,內溫臟腑,外濡腠理。奇經凡八脈,不拘制於十二正經,無表裡配合,故謂之奇。說正經猶溝渠,奇經猶湖澤,正經之脈隆盛,則溢於奇經。故秦越人比之天雨降下,溝渠溢,流湖澤。此發《靈素》末發之秘也。八脈散在群書者,可考而悉也。

【衝脈經行諸穴】

《內經》曰:衝為經脈之海,又名血海。其脈與任脈皆起於少腹之內胞中,其浮而外者起於氣衝(一名氣街,在少腹毛中兩旁各二寸,橫骨兩端動脈宛宛中,足陽明穴也,)並足陽明、少陰二經之間,循腹上行,到橫骨(足明去中行二寸,少陰去腹中行五分,衝脈行於二經間,橫骨在陰上橫骨中,宛如半月,去腹中行一寸半,)夾臍左有,各五分,上行歷太赫(橫骨上一寸、)氣穴(即胞門,太赫上一寸,少陰衝脈之會、)四滿(氣穴上一寸、)中注(四滿上一寸、)肓哄(中注上一寸、)商曲(肓哄上一寸、)石關(商曲上一寸、)陰都(石關上一寸、)通谷(陰都上一寸、)幽門(通谷上一寸、)凡二十四穴。

【脈法】

《脈經》曰:兩手脈浮之俱有陽,沉之俱有陰,陰陽皆盛,此衝督之脈也。衝督之脈為十二經之道路也,衝督用事,則十二經不複朝於寸口,其人苦恍惚狂癡。

又曰:脈來中央堅實,徑至關者,衝脈也。又曰:尺寸俱牢,直上直下,此乃衝脈,胸中有寒疝也。

【衝脈經行原委】

《靈樞》曰:衝任皆起胞中,上循背裡,為經絡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右上行,會於咽喉,別而絡唇口。血氣盛則充膚熱肉,血獨盛則滲灌皮膚,生毫毛。婦人有餘於氣,不足於血月下,數脫血,任衝並傷,脈不榮其唇口,故髭鬚不生。宦者去其宗筋,傷其衝脈,血寫不復,皮膚內結,唇口不榮,故須亦不生。天宦不脫於血,而任衝不盛,宗筋不強,有氣無血,唇口不榮,故鬚亦不生。

又曰:衝脈者,五臟六腑之海也。其上者出於頏顙,滲諸陽,灌諸精。其下者,注於少陰之大絡,起於腎下,出於氣街,循陰股內廉斜入膕中,伏行肝骨內廉,並少陰之經,下入內踝之後,入足下。其別者,並於少陰,滲三陰,斜入踝,伏行出屬跗,下循跗上入大指之間,滲諸絡而溫足脛肌肉,故其脈常動。別絡結,則跗上不動,不動則厥,厥則寒矣。

《內經》曰:三陰之所交結於腳也,踝上各一行者,此腎脈之下行也,名曰太衝。王啟玄曰:腎脈與衝脈並下行,循足行而盛大,故曰太衝。一云:衝脈起於氣街,街直而通,故謂之衝。又曰:心臟在南,故前曰廣明。衝脈在北,故後曰太衝。足少陰腎與衝脈合而盛大,故曰太衝。兩脈相合為表裡也。衝脈在脾之下,故曰其衝在下,名曰太陰。

【衝脈相通諸經】

王海藏曰:手少陰三焦相火為一腑,右腎命門為相火,心包主亦名相火,其脈同診,腎為生氣之門,出而治臍下,分三岐,上衝夾臍過天樞,上至膻中兩乳間,元氣所係焉。又足三焦太陽之別,並足太陽正路入絡膀胱約下焉。三焦者,從頭至心,心至臍,臍至足,為上中下三焦,其實真元一氣也,故曰,有臟無腑。

《脈訣》云:三焦無狀空有名,寄在胸中膈相應。一云:其腑在氣街中,上焦在胃上口,治在膻中;中焦在胃管,治在臍旁;下焦在臍下膀胱上口,治在臍。經曰:原氣者,三焦之別使也。腎間動氣者,真原一氣,分為三路,人之生命也,十二經之根本也。(瀕湖曰:三焦即命之用,與衝任督相通者。)

【人身四海】

《內經》曰:海有東西南北,人亦有四海以應之。胃者水穀之海,其輸上在氣街,下至三裡。衝脈者為十二經之海,其輸上在於大杼,下出於巨虛之上下廉。膻中者為氣之海,其輸上在於柱骨之上下,前在人迎。腦為髓之海,其輸上在於說,下在風府。氣海有餘,氣滿胸中,挽息面赤;氣海不足,則氣少不足以言。血海有餘,則常想其身大,怫然不知其所病;血海不足,常想其身小,狹然不知其所病。水穀之海有餘,則腹滿;水穀之海不足,則飢不受食。髓海有餘,則輕勁多力,自過其度;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脛酸眩冒,目無所見,懈怠安臥。

【中病症治】

《內經》曰:治痿獨取陽明者,何也?陽明者,五臟六腑之海也,主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機關。衝脈者,經脈之海,主滲灌溪谷,與陽明合於宗筋,會於氣街。而陽明為之長,皆屬於帶脈,絡於督脈,故陽明虛則宗筋縱,帶脈不引,故足痿不用,治之當各補其營,而通其哄,調其虛實,和其逆順,筋脈骨肉各以其時受月則病已(謂肝甲乙,心丙丁,脾戊己,王氣法時月也。)

李東垣曰:秋冬之月,胃脈四道,為衝脈所逆,下少陽脈二道,而反上行,名曰厥逆,其症氣上沖咽,不得息,而喘息有音,不得臥,宜調中益氣湯加吳萸五分,隨氣多少用之。夏月有此乃大熱之症,用黃連、黃柏、知母各等分酒洗,炒為末,白湯和丸,每服一二百丸,空心,白湯下,即以美膳壓之,不令停留胃中,直至下元,以瀉衝脈之邪也。說此病隨四時寒熱溫涼治之。

又曰:凡氣上衝,或兼裡急,或作躁熱,皆衝脈逆也。若內傷病此,宜補中益氣湯加炒黃連、黃柏、知母,以泄衝脈。

又曰:凡腎火旺,及任督沖三脈盛者,宜用酒炒黃柏、知母,亦不可久服,恐妨胃也。

又曰:凡腹中刺痛,或裡急,宜多用甘草。或虛坐而大便不得者,皆屬血虛,血虛則裡急,宜用當歸。

又曰:氣逆裡急,膈咽不通,大便不行者,宜升陽瀉熱湯主之。

又曰:麻木,厥氣上衝,逆氣上行妄聞妄見者,宜神央丸主之。

又曰:暑月病甚則傳腎肝為痿厥。痿乃四肢痿軟,厥乃四肢如火,或如冰。心煩衝脈氣逆上,甚則火逆,名曰厥。故痿厥二病,多相須也。

經曰:下氣不足,則痿厥心悗宜以清燥去濕熱之藥,或生脈散合四苓散,加酒洗知、柏,以泄其濕熱。

李瀕湖曰:濕熱成痿,乃不足中之不足也,全要峻補之藥。

《千金方》曰:咳唾手足厥逆,氣從小腹上衝胸咽,其面翕熱如醉,因復下流陰股,小便難,時復冒者,寸脈沉,尺脈微,宜茯苓五味子湯,以治其氣衝,胸滿者去桂。

治沖病諸藥要品及方十三

沖逆宜降氣泄熱(陳皮 當歸 沉香 木香 吳茱萸 黃耆 地黃 檳榔 白朮 川黃連 黃岑 黃柏 知母)

理中湯 [寒逆]  
加味補陰丸 [火逆] 黃柏 知母各四兩 牛膝 杜仲 巴戟 熟地 山萸各三兩 蓯蓉 茯苓 杞子 遠志 山藥 鹿茸 龜板各二兩 蜜丸,鹽湯下八九十丸。此方補陰虛瀉陰火。
五苓散 [右動]  
防風白朮牡蠣散 [左動] 防風 白朮 牡蠣粉 等分,每末二錢,酒或米飲下,日二三服。
此方專治動氣誤發汗,筋惕肉者。
甘李根湯 [上動] 李根皮五錢 桂枝錢半 當歸 白芍 茯苓 黃岑各一錢 半夏 甘草各五分 薑三片
大橘皮湯 [下動] 陳皮三錢 竹茹二錢 人參 甘草各一錢 薑五片 棗三枚
調中益氣湯 [厥逆] 黃耆二錢 人參 蒼朮 炙甘草各一錢 陳皮 升麻 柴胡各四分 木香二分 水煎服。
補中益氣湯 [內傷] 黃耆 人參 當歸 白朮 陳皮 甘草 升麻 柴胡
升陽瀉熱湯 [氣衝] 柴胡 陳皮 升麻 赤苓 枳殼 香附 甘草 白芍
神央丸    
生脈散 [燥熱] 人參 麥冬 五味子
四苓散 [又] 茯苓 豬苓 白朮 澤瀉
茯苓五味子湯 [氣逆] 茯苓 五味子各二錢 肉桂 甘草各一錢

任脈病源流

(任脈起於中極之下,以上毛際,循腹裡,上關元,至咽喉,上頤,循面,入目。此與衝脈主身前之陰。)古人以任脈為陰沉之海,以其起於中極之下會陰也。按其脈之所到,既上中極,即與足厥陰、太陰、小陰之脈並行,循關元,歷石門、氣海,又會足少陽衝脈於陰交,歷建裡,再會手太陽、少陽、足陽明之脈於中脘,以上喉嚨,再會陰維之脈於天突、廉泉,至目下之中央承泣而終。是任脈固起於真陰,而陰無陽不生,猶地之統於天,而地氣之上通,必由天氣之下降,兩相濟而後能通。不然,竅陰冱寒,必至成痞閉也。人身之有天癸,乃天之元氣,降則為精氣以充於地,則真陰自生,既生而漸至於充,然後地氣通,太衝脈由是始旺,月事以時下,而易於有子。若無子者,必其任脈虛,以致中衰血竭地氣不通故也。然而真陰最難充滿,非年歲既至,穀氣充實,天元必不堅定,故天癸亦不至,然則真陰之盛,有不由於真陰之實者乎。經曰:年四十而陰氣自半。言乎陽極而衰,為陰所襲,故曰陰半。說此陰已為竅陰,非真陰也。此雖真陰衰,實真陽衰也。故任脈為病,非陰之自病,實由於陰中無陽。如經云:男子內結七疝,女子帶下瘕聚,皆原結陰之故耳。若經又云:脈來丸丸橫於寸口者,為任脈。此脈已為陰氣所襲,故動苦少腹繞臍下,引橫骨,陰中切痛(宜奪命丹、一捏金散。)又苦腹中有氣如指,上搶心,拘急不得俯仰也(宜木香順氣散、和氣湯。)則此雖為無陰之症,何莫非無陽之症乎。所謂真陰之盛,必由於真陽之實,益可見矣。

【任脈經行諸穴】

《脈經》曰:任為陰脈之海,其脈起於中極之下,少腹之內,會陰之分(在兩陰之間,)上亍而外出循曲骨(橫骨上毛際陷中,)上毛際至中極(臍下四寸,膀胱之募,)同足厥陰、太陰、少陰並行腹裡,循關元(臍下三寸,小腸之募,三陰為任脈之會,)歷石門(即丹田,一名命名,在臍下二寸,三焦之募、)氣海(臍下一寸半宛宛中,男子生氣之海,)會足少陽、衝脈於陰交(臍下一寸,當膀胱上口,三焦之募,)循神闕(臍中央、)水分(臍上一寸,當小腸下口,)會足太陰於下脘(臍上二寸,當胃下口,)歷建里(臍上三寸,)會手太陰、少陽、足陽明於中脘(臍上四寸,胃之募也,)上上脘(臍上五寸、)巨闕(鳩尾下一寸,心之募也、)鳩尾(蔽骨下五分、)中庭(膻中下一寸六分陷中、)膻中(玉堂下一寸六分、)玉堂(紫宮下一寸六分、)紫宮(華說下一寸六分、)華說(璇璣下一寸、)璇璣(天突下一寸,)上喉嚨,會陰維於天突、廉泉(天突在結喉下四寸宛宛中,廉泉在結喉上,舌下中央,)上頤循承漿與手足陽明、督脈會(唇下陷中,)環唇,上至下齦交復出,分行,循面系兩目下之中央,至承泣而終(目下七分,直瞳子陷中二穴。)凡二十七穴。(按《難經》、《甲乙經》卻無循曲以下之說。

【脈法】

《脈經》曰:寸口脈來,緊綑實長至關者,任脈也。又曰:橫寸口邊脈丸丸者,任脈也。

【任病源由症治】

楊氏曰:任者,妊也。此是人生養之本,故曰任脈起中極之下。

《內經》曰: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衝脈盛,月事以時下。七七任脈虛,太衝脈衰,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又曰:上月音者,治其缺盆中。

(鰲按:此言治,謂針炙之也,與《脈經》言動苦少腹繞臍下,引橫骨,陰中切痛,取關元穴治之之治同。)

《靈樞》曰:缺盆之中,任脈也,名曰天突。其側動脈人迎,足陽明也,瀕湖曰:任沖之別絡,名曰尾翳,下鳩尾,散於腹,實則腹皮痛,虛則癢搔。

治任病方四

奪命丹 [陰襲] 吳萸一斤,一分酒浸,一分醋浸,一分童便浸,一分白湯浸,並焙乾,澤瀉二兩,酒麵糊丸,空心,鹽湯下。此方兼治奔豚疝氣上沖小腹引痛。
一捏金散 [又] 延胡索 川楝肉 全蠍 茴香 每末二錢,酒下。
此方亦治奔豚疝氣上衝,及小腸氣、臍腹大痛。
木香順氣散 [氣痛] 木香 香附 檳榔 青皮 陳皮 厚朴 蒼朮 枳殼 砂仁 炙草
和氣湯 [又] 木香 紫蘇 檳榔 陳皮 半夏 香附 青皮 甘草 乳香 沒藥

七疝源流

七疝,任脈病也。經曰:任脈為病,男子內結七疝,女子帶下瘕聚。七疝者,狐、沖、、厥、瘕、癃、是也。凡內外邪所感,皆能使陰陽不和,陰偏勝則寒氣衝擊,陽偏勝則熱氣內壅,皆致任脈為疝。而肝則佐任脈以生化者,故疝病原於任,必及於肝。若專主肝而不及任,背《內經》矣,非也。專主任而不及肝,昧乎病之源流矣,亦非也。說疝病在中極之中,少腹之間,總諸陰之會,而上於關元,無不由任脈為之,以任總諸陰之所聚也。乃其症或由於熱,或由於寒,或由於勞,或由於虛,而犯陰傷筋則同,故其病皆在陰,其傷皆在筋,其動為風,其聚如山,所以有疝之名也。經又曰:少陰脈滑,病肺風疝;太陽脈滑,病腎風疝;少陽脈滑,病肝風癌。歷觀經旨,雖各經皆病,非俱從任脈起,然各經所受之邪,必與任脈相犯,故心肝脾肺腎五經,皆統系之曰疝。言風者,肝心陽氣為風,任之陰氣為疝,肝既佐任以生化,故病必相及,而以風與疝並稱也。惟肝佐任,故其病曰少陽有餘病筋痺。肝風疝者。此少陽之相火,犯陰傷筋,而動肝木之風,因聚肝而為疝也。太陽與腎,風寒合邪,傷陰而聚於腎,故腎亦有疝。又厥陰位下焦,總諸筋,其氣壅而不升,則亦病疝。故經有厥陰有餘,病陰痺,滑則病狐風疝之語。總之,內外邪所感,攻於臟腑則為腹中之疝,會於陰器則為睪丸之疝,正自有辨。

士材云:疝之為病,受熱則腹內牽引作痛,受濕則腫脹累垂,虛亦腫墜,血分不移,氣分多動。睪丸有兩,左屬水,生肝木,木生心火,三者皆司血,統納左之血者,肝也。右屬火,火生脾土,土生肺金,三部皆司氣,統納右之氣者,肺也。是故諸寒收引,則泣而歸肝,下注於左丸,諸氣憤鬱,則濕聚而歸肺,下注於右丸。且睪丸所絡之筋,非盡為厥陰、太陰、陽明之筋,亦入絡也。故患左丸者,痛多腫少,患右丸者,痛少腫多,其論甚確,可據而依也。

試詳七疝之症。經曰:從少腹上沖心而痛,不得前後,為沖疝。說既上沖心,又二便不通,能上而不能下也(宜木香散。)經又曰:肝所生病為狐疝。說上抵少腹,下環陰器,皆肝部分,受疝之處。一切疝病,非肝木受邪,即肝自病,狐疝乃其自病,曰狐者,以出入不常也(宜二香丸,蜘蛛散。)經又曰:三陽為病,發寒熱,其傳為疝。說三陽者,小腸、膀胱、膽也。小腸、膀胱皆在下體,膽與肝為表裡,故皆能致疝。曰者,丸腫大如升如斗,頑不仁也(宜蠲痛丸、楊氏麝香丸、茱萸內消丸、金鈴散。)若木腎則不痛,另詳前陰條。

《內經》又曰:黃脈之至也,大而虛,積氣在腹中,有厥氣,名曰厥疝。說肝木乘脾,故大而虛,肝木主上升,怒則氣上逆。曰厥者,脾受肝邪,氣逆有積也(宜蟠散、烏頭桂枝湯、四神丸。)經又曰:脾傳之腎,病名疝瘕,少腹冤熱而痛,出白。說脾受肝邪,又傳於腎,則脾失運化之常,入遇寒水之臟,則留而成形。曰瘕者,狀如黃瓜是也,氣不得申曰冤(宜二香丸、加味通心飲。)丹溪云:陽明受濕熱,傳入太陽,發熱惡寒,小腹悶痛,此亦疝瘕之屬(宜沈氏散瘕湯。)經又曰:足陽明之筋,病疝,腹筋急。又曰:肝脈滑甚為疝。說以肝木乘胃,故既曰陽明之病,又曰肝之病也。曰者,以必裡膿血,甚則下膿血也(宜橘核丸、橘核散、荔枝橘核湯。)經又曰:脾脈微大為疝氣,滑甚為癃。又曰:腎脈滑甚為癃。說以內裡膿血,外小便秘,由脾邪傳腎之故也(宜加味通心散、加味通心飲。)此《內經》七疝,有可考而得之者也。後張氏又立寒、筋、血、氣、狐、水、七名。內惟狐疝一名與《內經》同,然其言症,則主寒濕下注囊中(宜丁香楝實丸、四炒川楝丸,)亦或由於痰飲下注(宜二陳湯加青皮、香附、蒼朮,)名雖同,而實與《內經》肝自為病之旨有異。至其曰寒疝,則囊冷結硬如石,陰莖不舉,或控睪丸而痛,此說得之坐臥濕地,或寒月涉水,或值雨雪,或坐臥風冷也(宜青木香丸、當歸四逆湯。)其曰水疝,則囊腫痛,或腫如水晶,或濕癢出黃水,或按小腹有水聲,此說得之於飲水醉酒入內,適遇風寒之氣,聚於囊中也(宜腰子散、秘傳茱萸內消散。)其曰筋疝,則陰莖腫脹,或下膿,裡急筋縮,或莖中痛,痛極則癢,或挺縱不收,或隨溲下白物如精,此說得之次房勞及邪朮所使也(宜加減柴苓湯、龍膽瀉肝湯。)其曰血疝,則狀如黃瓜,在小腹兩旁,橫骨兩端,約紋中,俗名便癰者,此說得之盛暑入房,氣血滲入脬囊,留而不去,結成癰腫,膿少血多,或情慾太濃,當泄不泄所致也(宜復元通氣散、神聖代針散。)其曰氣疝,則上連腎哄,下及陰囊,偏墜而痛,或不痛,此說得怒號哭,氣鬱而脹,號怒罷,氣即散者是也(宜氣疝飲,聚香飲子。)其曰疝,則陰囊如升斗,不癢不痛者是,此說得之地氣脾濕,故江淮間多有之。女人陰戶凸出,亦名疝。小兒亦有生成如此者,乃胎中宿疾。然而疝不一,有玉莖腫硬引臍絞痛,甚則陰縮肢冷,囊上生瘡,名曰卵,出水不止者死。有素多濕熱,因怒激火,昏眩,手搐,面黑,睪丸能左右相過,名曰氣者。而膀胱氣名曰水。小腸氣名曰腸。此四者皆疝也,治之之法同(宜橘核丸、橘核散、天台烏藥散。)總之,後世之人,嗜欲紛而病日多,即疝氣一症,有不止於《內經》名目者,故張氏增立七疝,實足補《內經》之未備,茲因按其名而詳參症治,庶醫者不至臨時束手。若巢氏強分厥、癓、寒、氣、盤、胕、狼,自附《內經》之七疝,則適見其支離矣,曾何益於經旨乎。

且經以疝症屬肝任,理固然已。而猶有未盡者,必其人腎虛寒,濕邪乘虛客之,遂成疝病。丹溪謂與腎經絕無相乾者,誤也。設使精氣充實,安得有疝。故有此病者,補氣,通腎氣,除濕(宜人參、黃耆、橘核、合歡子、荔枝核、川楝子、牛膝、木瓜、杜仲、萆薢、巴戟。)若陰虛有熱,兼宜清熱(宜生地、石斛。)虛寒而痛,必溫腎(宜小茴、仙茅、補骨脂。)虛熱而痛,必清火(宜黃柏、車前子。)濕盛,必除濕(宜茯苓、蒼朮。)若夫先因濕邪為病,後成濕熱者,用藥亦宜分寒熱先後二途。此疝由於腎,又所宜知也。丹溪又云:睪丸連小腹急痛,或有形或無形,或有聲或無聲,人皆以為經絡得寒,收引而痛,不知八始於濕熱壅遏,又因此感,濕熱被鬱故,作痛也,宜枳實、桃仁、山梔、吳萸、山查、生薑以治之,濕勝成疝加荔枝,痛甚加鹽炒大茴香,痛處可按加桂枝。丹溪此言,更足備前人未備之旨。此外又有奔豚疝氣,少腹控睪而痛,上沖心腹者,夫奔助,本腎之積也,今曰奔豚疝氣,乃其入素有腎積,復因傷寒之邪,沖突下焦,致其發動,如江豚之奔沖,皆由真氣內虛,水結不散,氣與之搏,故發奔豚,雖有當表當攻之症,然切不可汗下。丹溪謂宜用理中湯加肉桂、赤茯苓,去白朮主之。又謂桂能泄奔豚,茯苓能伐腎邪。若白朮助土剋水,燥腎閉氣,是以去之,言誠是也(宜奪命丹、胡蘆巴丸、一捏金散。)有受寒重,腹痛裡急者(宜當歸羊肉湯。)有因虛而成疝痛,按之少減者(宜烏頭梔子湯加桂枝,薑糊丸,以川烏治外束之寒,山梔子治內鬱之熱也。)有疝氣久不癒者(宜木香楝子散。)種種諸疝病,其由來既各不同,而其為症,亦自有異,能依法治之,曷引瘳歟。

【脈法】

《內經》曰:心脈搏滑急為心疝,肺脈沈搏為肺疝,腎脈肝脈大急沉皆為疝。又曰:肝脈滑甚為疝,心脈微滑為心疝,腎肝滑甚為癃。又曰:脈急者曰疝瘕,小腹痛。又曰:三陽結為癃,三陰急為疝。注云:太陽受寒,血聚為瘕;太陰受寒,氣聚為疝。《脈訣》曰:疝脈弦急,積聚在裡,牢急者生,弱急者死,沉遲浮澀,疝瘕寒痛,痛甚則伏,或細或動。《正傳》曰:寸口脈弦而緊,弦緊相搏,則為寒疝。

《入門》曰。《內經》皆以滑脈為疝。

《脈經》曰:疝瘕積聚,脈弦急者生,虛弦小者死。

[疝病原由症治]

《靈樞》曰:疝者,寒氣結聚之所為也。

《內經》曰:病在小腹,腹痛,不得大小便,名曰疝,得之寒。又曰:小腹控睪引腰脊,上衝心,甚出清水,及為噦噫,邪在小腸也。

丹溪曰:疝者,睪丸連小腹急痛也,有痛在睪丸者,有在五樞穴邊者,皆足厥陰之經也。自《素間》以下,皆謂之寒,予思之,此病始於濕熱在經,鬱而至久,又感寒氣外束,故痛。若只作寒論,恐為末備。人有踢冰涉水,終身不病此者,無熱故也。說大怒則火起於肝,醉飽則火起於胃,房勞則火起於腎,火積久,母能生子虛,濕氣便盛。厥陰肝木,其性急速,火性又暴,為寒所束,宜其痛之太暴也,有以烏頭梔子湯服之,其效亦敏。然濕熱又須分多少而治,濕甚腫多,病是也。又曰︰疝痛屬濕熱痰積注下作病,因寒有而發也。又曰:疝痛之症,或因風寒外襲,或因怒氣上衝,小腹作痛,上連脅肋,甚則搐搦反張,咬牙戰掉,冷汗交流,須臾不救。

《綱目》曰:疝名雖七,寒疝即疝之總名也,水疝即疝之屬,氣疝即狐疝之屬,血疝即癰癤之屬,惟筋疝罕見之,亦下惡瘡之屬也。又曰:小腹痛有三,肝病小腹引脅痛,小腸病小腹引睪丸腰脊痛,膀胱病小腹痛腫,不得小便。

《直指》曰︰疝之為病,外腎小腹作痛,或攻刺腰脅,或走游背膂,或冷氣搶心,或手足厥冷,有壯熱惡寒者,有灑淅寒熱者,有不得大小便者,有下泄者,有自汗者,有積聚如杯、如臂、如盤、如桃李。其於陰間,則卵有大小,而上下不常,囊有腫脹,而痛止無定。挾冷觸怒,則塊物上衝心胸,心平氣和,則塊物歸入囊中。

又曰:治法大要,以流行疏利為先,毋曰腎虛得病,不敢疏泄。說腎為邪氣所乾,若不逐去病根,病何由愈。倘或姑息補住,使大小便秘而不通,邪氣入腹衝心,危殆必矣。又曰:甚或挾虛而發,脈不甚沉緊,而豁大無力者是也。其痛亦輕,惟沉重墜牽引耳,當以朮為君,疏導藥佐之。疏導即桃仁、山查、枳實、梔子、茱萸、川楝、玄胡索、丁香、木香之類是也。又曰:諸疝以手按之,大痛者為實,不痛者為虛。又曰:惟是逆氣長噓,中脘停酸,躁悶煩擾,甚至嘔吐,最為惡候。說脾土不濟腎水上乘,必為酸汁,或為痰涎,遂成暴吐,大小二便關格閉塞,而腎汁胃汁皆自其口出也,如此者,大抵不救。

方廣曰:疝症古方用辛溫以散之,是治其標也;丹溪以為痰飲食積死血流注,歸於肝經,用辛平以豁痰,消積去瘀,是治其本也。夫疝痛有定處,是有形之積也,非痰食血相聚而何?若無形之氣,則走注滿腹,流散遍體矣。

《本事》曰:此雖因虛而得,不可以虛驟補。經云: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留而不去,其病即實。故必先滌去所畜之邪,然後補之,諸藥多借巴豆氣者,說謂此也。

《入門》曰︰四氣七情疝,通用五苓散。說豬苓、澤瀉,分陰陽以和心、小腸,白朮利腰臍間濕與死血,茯苓利膀胱水,木得桂則活,用以伐肝木。又曰:通治宜胡蘆巴丸。又曰:疝病虛甚,上為嘔吐,下有遺精者危。

《正傳》曰:劫疝痛藥烏頭、梔子並炒,研細,順流水入薑汁調服。梔子以降濕熱,烏頭以破寒鬱,皆下焦之藥,而烏頭為梔子所引,其性急速,不容胃中停留也。又方,桂枝、山梔炒、川烏薑炒,薑汁糊丸,薑湯下三四十丸,大能劫痛,

《三因》曰︰凡疝病,非痛斷房事與厚味,不可用藥。

[疝痛導引法]

《類聚》曰:坐舒兩腳,以兩手捉大拇指,使足上頭下,極挽五息止,引腹中氣遍行身體,去疝瘕病。

[又導引]

《保生秘要》曰:用手緊鼎幽闕,納氣數口,而緊緊頂閉納之,立效。

[運央]

《保生秘要》曰:因欲火積滯,外腎複感冷氣,故作脹痛,不可勝言,注意從外腎提氣到內腎,右運二七遍,即從內腎想一火提到頂門外,略凝,而後行吹吸之法。

治七疝方三十七

木香散 [衝疝] 木香 陳皮 乾薑 良薑 訶子 枳實 川芎 草蔻仁 黑牽牛
蜘蛛散 [狐疝] 蜘蛛十四枚微炒 肉桂五分 每服用一錢。
二香丸 [又] 木香 香附各三兩 查肉二兩 三棱醋炒 蓬朮醋炒 薑黃 南星各一兩 黃連與吳萸同炒 蘿卜子 橘核 桃仁 山梔各五錢 薑汁糊丸。
蠲痛丸 [疝] 元胡索一兩 川楝肉 茴香各五錢 白丑頭末 當歸 良薑 青皮 木香 烏藥各二錢半 全蠍七個 薑汁糊丸,燒棉灰調酒,送下三五十丸。
此方兼治小腸氣,膀胱氣,一切疝痛。
楊氏麝香丸 [又] 木香 胡椒各一兩 全蠍 巴霜各四錢 麝香一錢 蒸餅丸,
麻子大,朱砂為衣,熟水下五七丸。
此方無麝香即神保元。
此方能尋諸處痛。凡膀胱氣脅下痛最難治,此藥主之。
茱萸內消丸 [又] 山萸 吳萸川楝子 馬蘭花 大茴香 青皮 陳皮 山藥 肉桂各二兩 木香一兩 酒湖丸,酒下五十丸。
此方治腎虛寒疝,偏墜引痛,奔豚癖等症。
金鈴散 [又] 川楝肉三十枚切片,巴豆肉三十枚切片,同炒色焦,去巴豆,茴香炒等分,再入木香一錢半,每末二錢,水酒各半煎,蔥白湯沖服。此方兼治膀胱小腸氣腫痛。
蟠蔥散 [厥疝] 蒼朮 甘草各一錢 三棱 蓬朮 茯苓 青皮各七分 丁香皮 砂仁 檳榔各五分 延胡索 肉桂 乾薑各三分 共為粗末,加蔥白一莖煎。
此方專治脾胃虛冷,心腹攻刺,連胸脅膀胱小腹,腎氣作痛。
烏頭桂枝湯 [又] 大川烏一個,蜜一盞,同煎減半,取出,炒肉桂、白芍各三錢三分,甘草二錢半,分作二貼,入薑三片、棗二枚及前蜜煎。
去烏頭代附子名蜜附湯。此方專治風寒疝氣,入腹刺痛,陰縮,手足逆冷。
四神丸 [又] 吳萸醋灑各半分浸焙 蓽澄茄 青木香各五錢 香附一兩 糊丸,鹽湯下。
加味通心飲 [疝瘕] 瞿麥 木通梔子 黃芩 連翹 枳殼 甘草 川楝子各一錢 燈心二十長莖 車前草五葉
此方兼治小腸疝氣熱痛,小便不通。
沈氏散瘕湯 [又] 桃仁 枳實 山梔 山楂 澤瀉 木通 赤苓 此餘自製方也,用治疝瘕及小腸膀胱氣痛,不得小便者,無不效。
荔枝橘核湯 [疝] 荔枝 橘核 桃仁 甘草 茯苓 白朮 枳殼 山楂 延胡索
橘核丸 [又] 炒橘核 鹽酒炒海藻 鹽酒炒昆布 鹽水洗海帶 麩炒桃仁炒川楝子各一兩 酒炒延胡索 厚朴 枳實 肉桂 木香 木通各五錢 酒糊丸,酒或鹽湯下六七十丸。久不消,加醋炒硼砂二錢。
此方治四種疝,卵核腫脹,偏有大小,或硬如石,或少腹絞痛,甚則囊腫,潰爛出黃水。
此方治四種疝之久者。
橘核散 [又] 橘核一錢半 桃仁十五枚 山梔子一錢 川烏 吳萸各五分各炒為粗末煎。橘核單止痛。烏頭散寒鬱。山梔除濕熱,又引烏頭速下,不令胃中停留,用之甚捷。
此方亦治四種疝腫痛。
此方治四種疝之新者,二方各別。
加味通心散 [癃] 木通 山梔 連翹 黃芩 甘草 瞿麥 枳殼 歸尾 桃仁 山楂 川楝 燈心 車前草
丁香楝實丸 [狐疝] 當歸、附子、川楝肉、茴香各一兩。右銼,好酒三升,煮乾焙為末。每藥末一兩,入丁香、木香各二錢,全蠍十三個,延胡索一兩。上並為末,與前末拌勻,酒糊丸,空心酒下百丸。凡男子七疝,女子帶下,皆屬於風。全蠍治風聖藥,川楝、茴香皆入小腸經,當歸、延胡和血止痛。疝氣帶下,皆積寒邪在小腸之間,故以附子佐之, 丁香、木香為引導也。
四炒川楝丸 [又] 川楝肉一斤,作四分,一用麩皮一合、班貓四十九枚炒黃,一用麩皮一合、巴戟一兩炒,一用麩皮一合、巴豆四十九粒炒,一用鹽一兩、茴香一合炒,並以麩皮黃色為度。只取川楝肉,再加木香、破故紙各一兩。酒糊丸,每五十丸,鹽湯下,日三服。此方兼治一切疝氣腫痛,縮小,久服斷根。
二陳湯 [又] 茯苓 陳皮 半夏 甘草
青木香丸 [寒疝] 黑丑頭末三兩 補骨脂 蓽澄茄 檳榔各二兩 青木香一兩水丸,鹽湯下。
當歸四逆湯 [又] 當歸一錢二分附子 肉桂 茴香各一錢 白芍 柴胡各九分
延胡索 川楝子 茯苓各七分 澤瀉五分
腰子散 [水疝] 黑丑、白丑並炒,等分,取頭末,豬腰子批開,入藥末三錢,川椒五十粒,小茴香百粒,以牽牛末遍摻之,濕紙包紮好,煨令香熟,空心,溫酒嚼下,取下惡物便愈。
秘傳茱萸內消散 [又] 吳萸半酒半醋浸一宿焙 山萸 馬蘭花醋浸焙 川楝肉 肉桂 黑丑頭末 鹽炒茴香 延胡索去白青皮 去白陳皮 海藻 白蒺藜 桃仁大香各五錢 酒糊丸,鹽湯或酒下。此方專治陰偏大,或生瘡出黃水。
加減柴苓湯 [筋疝] 柴胡 澤瀉各一錢 半夏 赤苓 豬苓 白朮 山楂 山梔 荔枝核各七分 無荔枝核,以橘核代之。
此方兼治諸疝因濕熱,腫痛出水。
龍膽瀉肝湯 [又] 龍膽草 柴胡 澤瀉各一錢 車前子 木通 赤苓 酒洗生地 酒拌當歸 山梔 黃芩 甘草各五分
複元通氣散 [血疝] 白丑頭末二兩 茴香 穿山甲各兩半 去白陳皮 延胡索 炙甘草各一兩 木香五錢 每末二錢,酒或薑湯下。
神聖代針散 [又] 乳香 沒藥 當歸 白芷 川芎 製芫青各一錢 共為末,每服一分,甚者五分,先點好茶一盞,次糝藥末在茶上,不得吹攪,立地細細呷之。此方兼治諸疝剌痛。
氣疝飲 [氣疝] 黃連以吳萸煎水浸炒二錢 人參 白朮各一錢 白芍 陳皮各七分 甘草三分 薑三片
聚香飲子 [又] 乳香 沉香 檀香 木香 藿香 丁香各八分 薑黃 烏藥 桔梗 肉桂 甘草 延胡索各四分 薑三 棗二
此方專治七情所傷,結成疝氣。
天台烏藥散 [疝] 川楝子十個 將巴豆十四粒同麩炒黑色去麩豆 烏藥 木香 茴香 良薑 青皮各五錢 檳榔三錢每末一錢,酒下。痛甚,炒薑、熱酒下。
理中湯 [奔豚]  
奪命丹 [又] 吳萸一斤,作四分,一酒浸,一醋浸,一白湯浸,一童便浸,並焙乾。澤瀉二兩。酒糊丸,鹽湯,空心下。一名四製茱萸丸。
胡蘆巴丸 [又] 白丑頭末 茴香各二兩 川烏 巴戟肉 吳萸各兩半 川楝子 胡蘆巴各一兩 酒糊丸,空心,酒下二三十丸。
一捏金散 [又] 延胡索 川楝肉 全蠍 茴香 每末二錢,熱酒下神效。此方兼治小腸氣臍腹痛。
當歸羊肉湯 [寒痛] 羊肉一斤 生薑五兩 當歸二兩 水八升,煮三升,每服七合,日三服。
烏頭梔子湯 [因虛] 川烏頭末 山梔子
木香楝子散 [久疝] 石菖蒲 青木香 荔枝核 萆薢 川楝子 每末二錢,入麝少部,茴香炒鹽,用熱酒沖調下。

督脈病源流

(督脈起於會陰,循背而行於身之後,為陽脈之總督,故曰陽脈之海。其別與厥陰脈同會於巔。此主身後之陽。)人身陰陽原氣,皆起於下。

經曰:廣明之後,即為太衝。太衝之地,屬之少陰,少陰之前,乃為厥陰。其部有血海,嘗與太衝騰精氣而上,灌滲陰陽。可知元氣固起於下,精氣亦起於下矣。嘗按精氣之自下而上也,實分三道:其陽者,起胞中,從少陰之後,行太陽夾脊之中道上巔,歷百會、都庭,以統宗諸陽,其名曰督。其陰者,起中極之下胞中,由前陰地道而上行陽明之表,中循關元,歷承漿,上與督脈會,以統宗諸陰,其名曰任。其中央一道,起胞中,循血海,騰精氣而上,上行伏臍,積於胸中,為宗氣以司呼吸,會於咽喉,其名曰衝。是三脈者,同起於胞中,一源而三歧,故古人統三者而總名之曰太衝。且三者之氣,與陽明胃氣同住中州,亦與營俱行於十二經,故三者之氣,能貫於一身也。而督之所以為督,從可識矣。

楊氏曰:督之言郵也,是人陽脈之都綱。呂氏亦曰:陽脈之海下極者,長強也。長強乃督脈之別名。下極者,尾骨也。以其循脊上項散頭,故實則脊強而厥,虛則頭重。夫脊強者,五之總名,其症卒口噤,背反強而瘛瘲也。而督之所以為病,又從可識矣。

[督脈經行諸穴]

《內經》曰:督乃陽脈之海,其脈起於腎下胞中,至於少腹,乃下行於腰橫骨圍之中央,係溺孔之端,男子循莖下到篡,女子絡陰器合篡間,俱繞篡後屏翳穴(前陰後陰之間也)別繞臀,至少陰與太陽中絡者,合少陰上股內,由會陽(在陰尾尻骨兩旁,凡二穴)貫脊,會於長強,穴在骨端,與少陰會,並脊裡上行,歷腰哄(二十一椎下)、陽關(十六椎下)、命門(十四椎下)、懸樞(十三椎下)、脊中(十一椎下)、中樞(十椎下)、筋縮(九椎下)、至陽(七椎下)、靈台(六椎下)、神道(五椎下)、身柱(三椎下)、陶道(大椎下)、大椎(一椎下),與手足三陽會合,上@門(項後入發際五分),會陽維,入係舌本,上至風府(項後入發際一寸,大筋內宛宛中),會足太陽、陽維,入腦中,循腦戶(枕骨上)、強間(百會後三寸)、後頂(百會前一寸半),上巔,歷百會(在頭中央旋毛中)、前頂(百會前一寸半)、囟會(百會前三寸,即囟門)、上星(囟會前一寸),至神庭(囟會前二寸,直鼻上,入發際五分,為足太陽督脈之會,循額中,至鼻柱,經素(鼻準頭也)、水溝(人中也),會手足陶明,至兌端(唇上端),入齦交(上齒縫中),與任脈足陽明交會而終,凡三十一穴。督脈別絡,自長強走任脈者,由小腹直上貫臍中央,上貫心,入喉,上頤,環唇,上係兩目之下中央,會太陽於目內睛明穴(見陰蹻下),上額,與足厥陰同會於巔,入絡於腦,又別自腦下項,循肩胛,與手足太陽、少陽會於大杼,第一椎下兩旁,去脊中一寸五分隱中。內挾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

[脈法]

《脈經》曰:尺寸俱浮,直上直下,此為督脈,腰脊強痛,不得俯仰,大人癲病,小兒風癇。又曰:脈來中央浮,直上下動者,督脈也,動苦腰背膝寒。

[督病原由症治]

《靈樞》曰:頭中央之脈,督脈也,名曰風府。

《內經》曰:風氣循風府而上,則為癲癇。風入腦,則為風目眼寒。注云:腦乃督脈,足太陽之會故也。又曰:督脈生疾,從小腹上衝心而痛,不得前後,為衝疝,女子不孕,癃閉遺溺,嗌乾,治在骨上(謂橫骨上毛際中,曲骨穴),甚者在臍下營(臍下一寸陰交穴)。注云:此乃任衝二脈之病,不知何以屬之督脈。李厥明云︰督脈雖行於背,而別絡自長強走任脈者,則由小腹直上貫臍中,貫必入喉,上頤環唇,而入於目之內,故顯此諸症。王注說未深考爾。又曰︰督脈實則脊強反折,虛則頭重。

《難經》曰:督脈為病,脊強而厥。海藏云:此病宜用羌活、獨活、防風、荊芥、細辛、本、黃連、大黃、烏頭、附子、蒼耳子之類。

張潔古曰:督者,都也,為陽脈之都綱;任者,妊也,為陰脈之妊養。

王海藏曰:陰蹻、陽蹻同起跟中,乃氣並而相連;任脈、督脈同起中極之下,乃水溝而相接。

滑伯仁曰:任督二脈,一原而二歧,一行於身之前,一行於身之後,人身之有任督,猶天地之有子午,可以分,可以合,分之見陰陽之不離,合之見渾淪之無間,一而二,二而一者也。

李瀕湖曰:任督二脈,人身之子午也,乃丹家陽火陰符升降之道,坎水離火交媾之鄉。魏伯陽參同契云:上閉則稱有,下閉則稱無,無者以奉上,上有神德居,此兩孔穴法,金氣亦相須。

崔希范《天元入藥鏡》云:上鵲橋,下鵲橋,天應星,地應潮,歸根竅,複命關,貫尾閭,通泥丸。大道三章直指云:修丹之士,身中一竅,名曰玄牝,正在乾之下,坤之上,震之西,兌之東,坎離交媾之地,在人身天地之正中,八脈九竅,十二經,十五絡聯輳,虛間一穴,空懸黍珠,醫書謂之任督二脈,此元氣之所由生,真息之所由起。修丹之士,不明此竅,則真息不生,神化無基也。哄琰注參同契云:人身血氣,往來循環,旦暮不停,繄有任督二脈,人能通此二脈,則百脈皆通。

《黃庭經》言:皆在心內運天經,晝夜存之自長生。天經,乃吾身之黃道,呼吸往來於此也。鹿運尾閭,能通督脈。龜納鼻息,能通任脈。故二物皆長春。此數說,皆丹家河車妙旨也。

治督脈病諸藥要品及方四

總治(羌活 荊芥 秦艽 細辛 黃連 附子)

蘇合丸 [強厥] 白朮 犀角 香附 朱砂 訶子 蓽撥 冰片 木香 檀香 沉香 麝香 丁香 安息香 燻陸香 蘇合香油
藿香正氣散 [又] 大腹皮 茯苓 白芷 紫蘇 厚朴 白朮 陳皮 藿香 桔梗 甘草
川芎茶調散 [頭重] 薄荷 川芎 荊芥 羌活 白芷 甘草 防風 細辛 每末二錢,食後,茶清下。
白芷丸 [又] 白芷二兩,蘿卜汁浸,曬乾為末,蜜丸,彈子大。每一丸,細嚼,茶清或荊芥湯下。

帶脈病源流

(帶脈橫圍於腰,狀如束帶,所以總約十二經脈,及奇經中七脈者也)。按《內經》衝、任二脈,與陽明合於宗筋,會於氣街,皆屬於帶脈,而絡於督脈。則太衝所以能上養心肺者,須賴帶脈之持之。一身二十七氣之上下流行,亦賴帶脈為之關鎖。且其氣整齊堅固,有以牢持於上下之間。而一身之強力,亦賴帶脈以出。說力出於膂,膂在季脅之下,即帶脈所在也。故經云:身半以上,天氣主之;身半以下,地氣主之;中為天樞,天樞在氣交之分,正指帶脈而言也。故人茍上而心脾抑鬱,氣不運行,下而肝腎虛敗,真陰不榮,必致停濕為熱,下注於小腸血海之間,其病自作矣。何言之?中分不運,必病腹滿;陰陽兩虛,中分弱而不能鎮定,必病腰溶溶如坐水中;心脾上鬱,肝腎下虛,邪熱留連而為滯淫,必病赤白帶;陽不能勝,不能固守於天樞,陰氣得以襲之,必病左右繞臍腰脊痛衝心腹;邪客於太陰之絡,必病腰痛引小腹控眇(季脅下空軟處),不可以養息。此皆帶脈所生病也。是知一身上下,機關全在於帶,帶不能自持其氣,其症皆陷下而不上矣,可不知帶之為病,求其源而升降補瀉哉。

[帶脈經行諸穴]

《內經》曰:帶脈者,起於季脅厥陰之章門穴(在季脅骨端肋尖盡處,為足厥陰、足少陽二經之會),同足少陽循帶脈穴(在季脅下一寸八分陷中,屬足少陽經),圍身一周,如束帶然,又與少陽會於五樞(帶脈下三寸)、維道(章門下五寸三分),凡八穴。

[脈法]

《脈經》曰︰脈來關部左右彈者,帶脈也。

[帶病原由症治]

《靈樞》曰︰足少陽之正,至膕中,別走太陽而合,上至腎,當十四椎,出屬帶脈。注云:帶脈總束諸脈,使不妄行,如人束帶而前垂,故名。婦人惡露,隨帶脈而下,故謂之帶下。張潔古曰:帶脈之病,太陽主之,可灸章門三壯。仲景曰:大病瘥後,腰以下有水氣,牡蠣澤瀉散主之,若不已,灸章門穴。海藏曰:小兒疝,可灸章門三壯而愈,以其與帶脈行於厥陰之分,而太陽主之也。子和曰:十二經與奇經七脈,皆上下周流,惟帶脈起少腹之側,季脅之下,環身一周,絡腰而過,如束帶狀。而衝任二脈,循腹脅夾臍旁,傳流於氣衝,屬於帶脈,絡於督脈。衝任督三脈,同起而異行,一源而三歧,皆絡帶脈。因諸經上下往來,遺熱於帶脈之間,客熱鬱抑,白物隨溲而下,綿綿不絕,是為白帶,皆從濕熱治之,與痢同法。赤白痢乃邪熱傳於大腸,赤白帶乃邪熱傳於小腸也。劉宗厚曰︰帶下多本於陰虛陽竭,營氣不升,經脈凝澀,衛氣下陷,精氣積滯於下焦奇經之分,醞釀而成,以帶脈為病得名,亦以病形而名。白者屬氣,赤者屬血,多因醉飽入房,服食躁熱所致。亦有濕痰流注下焦者,腎肝陰淫濕勝者,或驚恐而木乘土位,濁液下流,或思慕無窮,發為白淫。所謂二陽之病發心脾也。或餘經濕熱,屈滯於少腹之下,或下元虛冷,子宮濕淫,治之之法,或下或吐,或發中兼補,補中兼利,燥兼升發,潤兼溫養,或收澀,或溫補,諸例不同,亦病機之活法也。巢元方曰:腎著病,腰痛冷如水,身重腰如帶五千錢,小便利,因勞汗出,衣裡冷濕而得,久則變為水也,《千金方》用腎著湯,《三因方》用滲濕湯,東垣用獨活湯主之。

附載仲景大法諸藥要品及方九

血崩而成活(四物湯)崩者澀劑收(白芍 白堊 艾葉 黃芩)血閉久而成竭(四物湯)閉者破劑通(三棱 牛膝 桃仁 紅花黃* 鯪鯉甲炙 肉桂)破血三法:初治(四物湯加紅藍花調肉桂、黃*),次治(四物湯加紅藍花調鯪鯉甲、桃仁、肉桂、童便、酒煮尤佳),三治(四物湯加紅藍花調沒藥散)四物湯春加川芎,風勝也;夏加白芍,火勝也;秋加當歸,金勝也;冬旺水勝,又加熟地以益之。若血旺必無服四物之理,以其血衰而煩,以此補之,故加熟地也。既可服四物,知其血衰之甚也,故用加之耳。

丁香脾積丸 [腹滿] 三棱 蓬朮 青皮 丁香 木香 醋煮高良薑 巴霜 皂莢燒 存性 百草霜少部 糊丸,麻子大,白湯下二三十丸。
壯本丹 [腰冷] 酒杜仲 鹽補骨脂 茴香各一兩 酒蓯蓉 酒巴戟 青鹽各五錢 每用豬腰子二個,批開,入藥末五錢,紮好,紙包煨熟,以黃酒一頓送下。
秘傳帶下方 [帶下] 青葙子 菟絲子各二錢 棉於肉炒令煙盡四錢 共為細末,分作十服。清晨將壯生鴨蛋一個,挖一小孔入藥在內,攪和黃白中,將紙封孔,飯上蒸熟,以黃酒食之,輕者八九服,重著一二十服,無不效。如赤帶,每料加熟石膏一錢。愈後再服丸藥以補之。
加味龍虎散 [陰襲] 蒼朮一兩全蠍三錢 草烏 附子各二錢 天麻三錢 每末一錢,空心,豆酒調下。此方兼治風寒腰痛,筋骨拳攣。
速效散 [邪客] 川楝肉巴豆五粒同炒去豆 鹽炒茴香 蜜炒補骨脂 各一兩,每末一錢,熱酒下。
牡蠣澤瀉散 [水氣]  
腎著湯 [腎著] 白朮二錢半 炮薑 赤苓各錢半 炙草五分
滲濕湯 [腰重] 茯苓 豬苓 白朮 澤瀉 蒼朮 陳皮 黃連 山梔 秦艽 防己
葛根獨活湯 [又] 當歸 連翹各錢半 羌活 獨活 防風 澤瀉 肉桂各一錢 防己 黃柏 大黃 甘草各五分 桃仁留尖九粒 酒、水各半煎。此方兼治閃挫勞役,腰痛如折。

陽維陰維脈病源流

(陽維脈起於諸陽之會,由外踝而上行於衛分。陰維脈起於諸陰之交,由內踝而上行於營分。所以為一身綱維也。)人身陽脈既統於督,陰脈既統於任矣,而諸陽諸陰之散見而會著,又必有以維係而主持之,故有陽維以維諸陽,陰維以維諸陰。要其所以能維者,必從陰陽根柢之處以發其氣,氣之極盛而後能維之。說陽維則從少陰斜至太陽,發足太陽之金門,而與手足少陽、陽明會於陽白,是其所從起者少陰,而所會者皆陽也。所會皆陽,則所維自皆陽矣。陰維從少陽斜至厥陰,發足少陰之築賓,至項前而終,是其所從起者少陽,而所發所至者皆陰也。所發所至皆陰,則所維自皆陰矣。然陽維既為諸陽之維,而反起於少陰,陰維既為諸陰之維,而反起於少陽者,何也?少陰為諸陰根柢之氣,維於陽者必起於此,是陰為陽根也。少陽為諸陽根柢之氣,維於陰者必起於此,是陽為陰根也。所謂互為其根者是也,故二脈又為營氣之綱領。仲景云︰病常自汗,榮衛不相和諧,宜桂枝湯;反煩不解,先刺風池、風府,卻與桂枝湯愈。此二穴,乃陽維之會也。以病寒熱自汗,本桂枝湯症,服之而不愈者,乃陽維脈病也,故必先針陽維諸會之穴,以刺受病之處,然後再服桂枝湯,自無不愈也。其曰榮衛不和者,是衛氣不與榮血和也。潔古云︰陰維為病,苦心痛者,其治必在足少陽三陰交,此其處乃陰維所起也。按仲景法,太陰症則用理中湯,少陰症則用四逆湯,厥陰症則用當歸四逆湯、吳茱萸湯,參其法,酌其劑,以治陰維之病,乃潔古所以治足少陽三陰交之意也。如是而二維之病,何憂弗愈哉。

[陽維經行諸穴]

《內經》曰:陽維起於諸陽之會,其脈發於足太陽金門穴(在足外踝下一寸五分),上外踝七分,會足少陽於陽交,為陽維之(在外踝上七寸,斜屬二陽之間),循膝外廉上髀厭,抵少腹側,會足少陽於居(在章門下八寸,監骨上陷中),循脅肋斜上肘,上會手陽明、手足太陽於臂臑(在肘上七寸,兩筋@陷中,肩下一寸),過肩前,與手少陽會於臑會、天(臑會在肩前,去肩端三寸宛宛中,天在缺盆中間,上毖骨際陷中央),卻會手足少陽、足陽明於肩井(在肩上陷中,缺盆上大骨前一寸五分),入肩後,會手太陽、陽蹻於臑前(在肩後大骨下,上廉隱中),上循耳後,會手足少陽於風池(在耳後發際陷中),上腦空(承靈後一寸半,夾玉枕骨下陷中)、承靈(正營後一寸半)、正營(目窗後一寸)、目窗(臨泣後一寸)、臨泣(在瞳人直上發際五分陷中),下額,與手足少陽、陽明五脈會於陽白(眉上一寸,直瞳人相對),循頭入耳,上至本神而止(本神在直耳上入發際中),凡經共三十二穴。

[陰維經行諸穴]

《內經》曰︰陰維起於諸陰之交,其脈發於足少陰築賓穴(在足內踝上五寸肉分內),為陰維之,上循股內廉上行,入小腹,會足太陰、厥陰、少陰、陽明於府舍(在腹哀下三寸,去腹中行四寸半),上會足太陰於大橫、腹哀(大橫在腹哀下一寸五分,腹哀在日月下一寸五分,並去腹中行四寸半),循脅肋會足厥陰於期門(直乳下一寸半),上胸膈,挾咽,與任脈會於天突、廉泉(天突在結喉下四寸半宛宛中,廉泉在結喉下二寸中央是穴),凡一十四穴。

[脈法]

《脈經》曰:寸口脈從少陰斜至太陽,是陽維脈也,動苦肌肉痹癢,皮膚痛,下部不仁,汗出而寒,又苦癲什羊鳴,手足相引,甚者失音不能言。又曰:寸口脈從少陽斜至厥陰,是陰維脈也,動苦癲癇僵仆羊鳴,又苦僵仆失音,肌內痹癢,應時自發,汗出惡風,身洗洗然也。

[二維病原由症治]《難經》曰:陽維陰維者,維絡於身,灌溉諸經者也。陰陽不能自相維,則怏然失志,溶溶(緩慢貌)不能自收持。又曰︰陽維為病苦寒熱,陰維為病苦心痛。張潔古曰︰衛為陽主表,陽維受邪,為病在表,故苦寒熱。營為陰主裡,陰維受邪,為病在裡,故苦心痛。陰陽相維,則營衛和諧矣。營衛不諧則怏然失志,不能自收持矣。何以知之?仲景云:病常自汗,是衛氣不與營氣和也,宜桂枝湯和之。又云︰服桂枝湯反煩不解,先刺風池、風府,卻與桂枝湯。此二穴,乃陽維之會也。謂桂枝後尚自發熱惡寒,其脈寸浮尺弱而反煩,為病在陽維,故先針此二穴。又曰:陰維為病,主心痛,治在三陰之交,太陰症則理中湯,少陰症則四逆湯,厥陰症則當歸四逆湯、吳茱萸湯主之。李瀕湖曰:陽維之脈,與手足三陽相維,而足太陽、少陽則始終相聯附者,寒熱之症,惟二經有之,故陽維為病,亦苦寒熱。說衛氣晝行於陽,夜行於陰,陰虛則內熱,陽虛則外寒。邪氣在經,內與陰爭而惡寒,外與陽爭而發熱,則寒熱之在表而兼太陽症者,有汗當用桂枝,無汗當用麻黃。寒熱之在半表半裡而兼少陽症者,當用小柴胡湯加減治之。若夫營衛惵卑而病寒熱者,黃*建中及八物湯主之。潔古獨以桂枝一症屬之陽維,似未擴充。至於陰維為病主心痛,潔古獨以三陰溫理之藥治之,則寒中三陰者宜矣。而三陰熱厥作痛,似未備矣。說陰維之脈,雖交三陰而行,實與任脈同歸,故心痛多屬少陰、厥陰、任脈三氣衝上而然。暴痛無熱,久痛無寒,按之少止者為虛,不可按近者為實。凡寒痛,兼少陰及任脈者四逆湯,兼厥陰者當歸四逆湯,兼太陰者理中湯主之。凡熱痛兼少陰及任脈者金鈴散、延胡索散,兼厥陰者失笑散,兼太陽者承氣湯主之。若營血內傷,兼夫任、衝、手厥陰者,則宜四物湯、養榮湯、妙香散之類,因病藥之。如此則陰陽虛實,庶乎其不差矣。(鰲按︰潔古據仲景法以桂枝方治陽維,理中三方治陰維,舉其要也,故餘前論亦據之。瀕湖於陽維增黃*建中三方,於陰維增金鈴散七方,備其用也,餘故附錄之)。又曰:叔和以癲癇屬陽維陰維,《靈樞》以癲癇屬陽蹻陰蹻二說文異旨同,說陽維行衛分諸陽之會,陰維行營分諸陰之交,陽蹻行一身左右而主陽,陰蹻行一身左右而主陰。邪在陰維陰蹻則發癲,邪在陽維陽蹻則發癇。癇動而屬陽,陽脈主之。癲靜而屬陰,陰脈主之。大抵二疾,當取之四脈之穴,分其陰陽而已。王叔和曰︰診得陽維脈浮者,暫起目眩,陽盛實,苦肩息,灑灑如寒。診得陰維脈沉大而實者,苦胸中痛,脅下支滿,心痛。其脈如貫珠者,男子兩脅下實,腰中痛,女子陰中痛,如有瘡狀。

治二維病方十五

桂枝湯 [陽維] 桂枝 白芍 甘草 薑棗
麻黃湯 [又] 黃*
建中湯 [又]  
八物湯 [又] 人參 茯苓 白朮 甘草 川芎 當歸 白芍 地黃
理 中湯 [陰維] 人參 白朮 甘草 乾薑
四逆湯 [又] 附子 乾薑 甘草 當歸
四逆湯 [又] 當歸 桂枝 白芍 細辛 甘草 通草 大棗
吳茱萸湯 [又] 吳萸 人參 薑棗
金鈴散 [又] 金鈴子 延胡索各一兩 每末二錢,酒下,痛止。與枳朮丸去其餘邪。
延胡索散 [又] 延胡索 當歸 蒲黃 赤芍 官桂各一錢 薑黃 木香 乳香 沒藥各七分 炙草五分 薑三片 此方兼治女人血結胸,心腹作痛,連腰脅脊膂,上下攻刺,甚作搐搦。
失笑散 [又]  
承氣湯 [又] 大黃 芒硝 枳實厚朴
養榮湯 [又] 當歸 白芍 生地 熟地 赤苓 山梔 麥冬 陳皮各一錢 人參 甘草各五分 棗二枚 烏梅一個
四物湯 [又] 川芎 當歸 白芍 熟地各一錢二分半 一方,春倍川芎,夏倍芍藥,秋倍熟地,冬倍當歸。春加防風,夏加黃芩,秋加天冬,冬加桂枝。按此方通治血病,當歸和血歸經,白芍涼血補腎,生地生血寧心,熟地補血滋腎,川芎行血通肝。
妙香散 [又]  

陽蹻陰蹻脈病源流

(陽蹻脈起於跟中,循外踝,上行於身之左右,主一身左右之陽。陰蹻脈起於跟中,循內踝,上行於身之左右,主一身左右之陰。所以使機關之矯捷也。)蹻以矯舉為義。其脈之剽悍,同於衛氣,而皆上出目內。然皆有孔道,與衛不同。按其脈,則陰出陽而交於足太陽,陽入陰而交於足少陰。其氣之行每從根柢,陰陽和合,以為蹻舉,而上榮大會於目,故目之開合皆宜。若目氣不榮,則目不合矣。經曰︰陰脈榮其臟,陽脈榮其腑者,言乎入陰則榮臟,入陽則榮腑也。又曰:蹻脈有陰陽,何者當其數。男子數其陽,女子數其陰者,男子陽用事,其蹻在陽,故數其陽。女子陰用事,其蹻在陰,故數其陰也。至其為病,陽蹻則陰緩而陽急,陽急則狂走,目不昧。潔古云:裡和表病,為陰不病而陽病。陽病則寒,其治風池、風府。若在陽表,當汗,桂枝湯、麻黃湯。若在陰裡,當下,承氣湯。陰蹻病,陽緩而陰急,陰急則陰厥,足脛直,五絡不通。潔古云:表和裡病,為陽不病而陰病,陰病則熱,甘草乾薑湯。二蹻之病異,治二蹻之法亦異也。要而論文,奇經八脈,惟帶脈橫束於膂,不與七脈同,而七脈則皆起於太陽、少陰,雖或統宗眾會,孔道之各有殊,其實皆自下而上,源不甚遠,古人止言太衝,不分督任蹻維,說有分之而不盡可分者,固即謂太衝之義也,此又不可不知也夫。

[陽蹻經行諸穴]

《內經》曰:陽蹻者,足太陽之別脈。其脈起於跟中,出於外踝,下足太陽中脈穴(在外踝下五分陷中,容爪甲白肉際),當踝後繞跟,以僕參為本(在踝骨下陷中,拱足得之),上外踝上三寸,以附陽為(在外踝上三寸,足太陽穴也),直上循股外廉,循脅後髀上會手太陽、陽維於臑哄(在肩後大骨下,胛上廉陷中),上行肩髆外廉,會手陽明於巨骨(在肩尖端上行兩叉骨罅間陷中),會手陽明、少陽於肩(在髆骨頭肩端上兩骨罅陷宛宛中,舉臂取之有孔),上人迎,夾口吻,會手足陽明、任脈於地倉(夾口吻旁四分外,如近下有微脈動處),同足陽明上而行巨窌(夾鼻丸旁八分,直瞳子,平水溝),複會任脈於承泣(在目下七分,直瞳子陷中),至目內,與手足太陽、足陽明、陰蹻會於睛明穴(見陰蹻下),從睛明上行入發際,下耳後,入風池而終(風池在耳後,夾玉枕骨下發際陷中)。凡共經二十二穴。

[陰蹻經行諸穴]

《內經》曰:陰蹻者,足少陰之別脈。其脈起於跟中,足少陽然谷穴之後(然谷在內踝前下一寸陷中),同足少陰循內踝下照海(在內踝下五分),上內踝之上二寸,以交信為(交信在內踝骨上,少陰前,太陰後,廉筋骨間),直上循陰股入陰,上循胸裡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至咽嚨交貫衝脈,入頄內廉,上行入目內,與手足太陽、足陽明、陰蹻會於睛明而上行(睛明在目內外一分宛宛中)。凡經行八穴。張紫陽《八脈經》云:八脈者,衝脈在風府穴下,督脈在臍後,任脈在臍前,帶脈在腰,陰蹻脈在尾閭前陰囊下,陽蹻脈在尾閭後二節,陰維脈在項前一寸三分,陽維脈在項後一寸三分。凡人有此八脈,俱屬陰神,閉而不開,惟神仙以陽氣衝開,故能得道。八脈者,先天大道之根,一氣之祖,采之惟在陰蹻為先,此脈才動,諸脈皆通。次督、任、衝三脈,總為經脈造化之原。而陰蹻一脈,散在丹經,其名頗多,曰天根,曰死戶,曰複命關,曰邦都鬼戶,曰死生根,有神主之,名曰桃康,上通泥丸,下透湧泉。倘能知此,使真氣聚散,皆從此關竅,則天門常開,地戶永閉,尻脈周流於一身,貫通上下,和無自然上朝,陽長陰消,水中火發,雪裡花開,所謂天根月窟閒來往,三十六宮都是春。要知酉南之鄉乃坤地,尾閭之前膀胱之後,小腸之下,靈龜之上,此乃天地逐日所生無根,產鉛之地也,醫家不知有此。(李瀕湖曰:丹書論及陽精河車,皆往往以衝任督脈命門三焦為說,未有專指陰蹻者。而紫陽《八脈經》所載經脈,稍與諸家之說不同。然內景隧道,惟返觀者能照察之。其言必不相謬也)。

[脈法]

《脈經》曰:寸口脈前部左右彈者,陽蹻也,動苦腰背痛,又為癲癇,僵僕羊鳴,惡風,偏活g痹,身體強。又曰:微澀為風癇,並取陽蹻,在外踝上三寸直絕骨是穴(跗陽穴也)。又曰:寸口脈後部左右彈者,陽蹻也,動苦癲癇寒熱,皮膚淫痹,又為少腹痛裡急,腰及髖窌下相連,陰中痛,男子陰疝,女子漏下不止。(髖,髀骨也。窌,腰下穴也)。又曰︰陰蹻脈急,當從內踝以上急,外踝以上緩;陽蹻脈急,當從外踝以上急,內踝以上緩。《難經》曰:陰絡者,陰蹻之絡;陽絡者,陽蹻之絡。

[二蹻脈原由症治]

《靈樞》曰︰目中赤痛,從內始,取之陰蹻(交信穴也)。又曰:風痙反折,先取足太陽及膕中,及血絡出血。若中有寒邪,取陰蹻及三毛上,及血絡出血。(瀕湖所謂足太陽,京骨穴也,在足外側小指本節後,大骨下赤白際陷中,針三分,灸七壯。膕中,委中穴,在曲膝後橫文中,針三分。陰蹻取交信穴,在內踝骨上,少陰前,太陰後。廉筋骨間,三毛,大敦穴也,在足大指外側三毛中,肝脈之井也,針三分,灸三壯。血絡者,視其處有絡脈盛滿者,出其血也。又曰︰陰蹻陽蹻,陰陽相交,陽入陰,陰出陽,交於目銳。陽氣盛,則瞋目。陰氣盛,則滿目。又云:五穀入於胃也,其糟粕精液宗氣,分為三隊。故宗氣積於胸中,出於喉嚨,以貫心肺而行呼吸焉。營氣者,泌其津液,注之於脈,化而為血,以榮四脈,內注五臟六腑,以應刻數焉。衛氣者,出其悍氣之疾,而先於四末分肉皮膚之間,而不休焉。晝行於陽,夜行於陰,常從足少陽分間行於五臟六腑。今厥氣客於臟腑,則衛氣獨衛其外,行於陽不得入於陰,行於陽則陽氣盛,陽氣盛,則陽蹻陷。不得入於陽,則陰氣虛,故目不瞑也。治當補其不足,瀉其有餘,以通其道而去其邪,飲以半夏湯一劑,陰陽已通,其臥立至。《甲乙經》曰:人病目閉不得視者,衛氣留於陰,不得行於陽,留於陰則陰氣盛,陰氣盛則陰滿。不得入於陽,則陽氣虛,故目閉也。病目不得滿者,衛氣不得入於陰,常留於陽,留於陽則陽氣滿,陽氣滿則陽盛。不得入於陰,則陰氣虛,故目不瞑也。瀕湖曰:《靈樞》有云足太陽之筋,為目上綱。足陽明之筋,為目下綱。寒則筋急,目不合。熱則筋縱,目不開。又云:壯者血氣盛,肌肉滑,營衛不失其常,故晝精而夜滿。老人氣血哀,氣道澀,衛氣內伐,故晝不精而夜不滿。又云︰多臥者,腸胃大而皮膚澀,分肉不解,衛氣行遲故也。張子和云︰思氣所至為不眠,為嗜臥。巢元方云:脾病困倦而嗜臥,膽病多煩而不眠。王叔和云:水流夜疾有聲者,土休故也,人亦應也,人夜臥則脾不動搖,脈為之數疾也。一云︰脾之候在瞼,瞼動則知脾能消化也,脾病則瞼澀嗜臥矣。數說皆言目閉、目不滿,雖不言及二蹻,說亦不離乎陰陽營衛虛實之理,可互考也。張潔古曰︰蹻者,捷疾也。二脈起於足,使人蹻疾也。陽蹻在肌肉之上,陽脈所行,通貫六腑,主持諸表,故名為陽蹻之絡。陰蹻在肌肉之下,陰脈所行,通貫五臟,主持諸裡,故名為陰蹻之絡。陰蹻為病,陰急則陰厥脛直,五絡不通,表和裡病。陽蹻為病,陽急則狂走,目不昧,表病裡和。陰病則熱,可灸照海、陽陵泉(在膝下一寸外廉陷中,足少陽之合也。筋病治此)。陽病則寒,可針風府、風池(風府在項後入發際一寸,大筋內宛宛中,督脈、太陽、陽維之會也)。又曰:在陽表者當汗之,在陰裡者當下之。又癲癇晝發,灸陽蹻;夜發,灸陰蹻。

治二蹻病方

五桂枝湯 [陽蹻] 桂枝 白芍 甘草 薑 棗
麻黃湯 [又] 麻黃 桂枝 甘草 杏仁 薑 棗
承氣湯 [又]  
半夏湯 [又] 長流水八升,揚萬遍,取其清五升煮之,炊以葦薪,火沸,置秫米一升、治半夏五合,徐炊令至一升半,去其滓,飲汁一小杯,日三,稍益,以知為度。故其病新發者,覆杯則臥,汗出則已。久者三飲而已。
甘草乾薑湯 [陰蹻] 甘草 乾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