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索引

卷六 脅痛總論

經云︰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又云︰肝生於左,肺藏於右,所以左屬肝,肝藏血,肝也,血,陰也,乃外陽而內陰也。右屬肺,肺主氣,氣,陽也,肺,陰也,乃外陰而內陽也。由陰陽五臟氣血分屬,是以左脅之痛,多因留血,右脅之痛,悉是痰積,豈可一概而言乎。雖痰氣固亦有流注於左者,然必與血相搏而痛,不似右脅之痛,無關於血也。

肝郁脅痛

肝郁脅痛者,悲哀惱怒,郁傷肝氣,兩脅骨疼痛,筋脈拘急,腰腳重滯者是也。

枳殼煮散

枳殼(四兩,先煮) 細辛 桔梗 防風 川芎(各二兩) 葛根(一兩半) 甘草(一兩)
上為粗末,每服四錢,水一盞半,薑、棗同煎至七分,去滓,空心食前溫服。

悲哀煩惱,肝氣致郁,枳殼能通三焦之氣,故以為君;肝欲散,故細辛、川芎、桔梗之辛以散之;肝苦急,故用甘草之甘以緩之。其用防、葛者,悲則氣斂,借風藥以張之也。

戴云︰脅痛,身體帶微熱者,《本事》枳殼煮散良。若只是脅痛,別無他症,其痛在左,為肝經受邪,宜川芎、枳殼、甘草;其痛在右,為肝移病於肺,宜片薑黃、枳殼、桂心、甘草。此二方出嚴氏《濟生續集》。

柴胡疏肝散

柴胡 陳皮(醋炒,各二錢) 川芎 芍藥 枳殼 香附(各一錢半) 炙草(五分)
水煎食前服。

調肝散 治郁怒傷肝,發為腰痛。

半夏(製,三分) 辣桂 宣木瓜 當歸 川芎 牛膝 北細辛(各二分) 石菖蒲 酸棗仁(去皮,炒) 甘草(炙,各一分)
上銼細,每服三錢,薑五片,棗二枚,煎服。(《仁齋直指》)

《良方》香橘湯 治七情所傷,中脘不快,腹脅脹滿。

香附 橘紅 半夏(薑製,各三錢) 炙草(一錢)
上作一服,水二盅,生薑五片,紅棗二枚,煎至一盅,食遠服。

肝虛脅痛

肝虛者,肝陰虛也。陰虛則脈絀急,肝之脈貫隔布脅肋,陰虛血燥,則經脈失養而痛,其症脅下筋急,不得太息,目昏不明,爪枯色青,遇勞則甚,或忍飢即發者是也。

滑氏補肝散

酸棗仁(炒,四錢) 熟地(一錢) 白朮(炒,一錢) 當歸 山茱萸 山藥 川芎 木瓜(各一錢半) 獨活 五味(各三分)
上為末,每服五錢,水煎服。

肝體陰而用陽,此以甘酸補肝體,以辛味補肝用,加獨活者,假風藥以張其氣也。一方有人參、黃耆、牛膝、石斛、柏子仁、桃仁,無山藥、獨活、五味。

補肝湯

乾地黃(三錢) 白芍(一錢半) 當歸 陳皮(各一錢) 川芎(七分) 甘草(五分)
上六味都作一服,水煎。此亦甘酸辛兼補體用之法。

一方 阿膠為丸,梧子大,每服二錢,空心白滾湯下。

一方 雞子黃一枚,調吞日二服。
以上二方,皆甘酸補肝體之法。

腎虛胸脅痛

房勞過度,腎氣虛弱,羸怯之人,胸脅之間,多有隱隱微痛,此腎虛不能納氣,氣虛不能生血之故,氣與血猶水也。盛則流暢,少則壅滯,故氣血不虛則不滯,既虛則鮮有不滯者,所以作痛。宜用熟地、破故紙之類補腎,阿膠、芎、歸之類和血,若作尋常脅痛治即殆矣。

戴云︰曾有一人脅痛連膈,進諸藥味並大便導之,其痛殊甚,後用辛熱補劑,下黑錫丹方愈。此乃腎肝虛冷作痛,愈疏而愈虛耳。

肝火脅痛

肝火盛而脅痛者,肝氣實也。其人氣收善怒。經云︰肝病者,兩脅下痛引少腹,善怒,又云︰肝氣實則怒是也,其脈當弦急數實,其口當苦酸,其痛必甚,或煩熱,或渴,或二便熱澀不通。

龍薈丸方 丹溪云︰治肝火脅痛要藥。

龍膽草 當歸(並酒洗) 梔子 黃連 黃柏 黃芩(各一兩) 大黃(酒浸) 青黛 蘆薈(各五錢) 木香(二錢半) 麝香(五分)
蜜丸小豆大,薑湯下二三十丸。

《元珠》云︰一人性躁,夏月受熱,忽左脅間痛,皮膚紅如碗大,發水 瘡三五點,脈弦數,醫作肝經鬱火治之,用黃連、青皮、香附、川芎、柴胡之類,進一劑痛益甚,且增熱,皮紅大如盤,水泡瘡又加至三十餘粒。醫以水調白鬱金末敷,於前劑加青黛、龍膽進之,夜痛益甚,脅中如鉤摘之狀。次早視之,紅已及半身矣,立泡又增至百數。后詢黃古潭乃以大栝蔞一枚,連皮搗爛,加粉草二錢,紅花五分,藥進而痛止。蓋前藥苦寒,益資其燥,栝蔞之為物,柔而潤滑,于郁不逆,甘緩潤下,故奏效捷也。

污血脅痛

污血脅痛者,凡跌仆損傷,污血必歸脅下故也。其症晝輕夜重,或午後發熱,脈短澀或搏,其人喘逆。經云︰肝脈搏堅而長,色不青,當病墜若搏,因血在脅下,令人喘逆是也。

東垣複元活血湯

柴胡(半兩) 栝蔞根 當歸(各三錢) 紅花 甘草 穿山甲(炮,各二錢) 大黃(酒浸,一錢半) 桃仁(去皮尖,研如泥,五十枚)
上除桃仁外,銼如麻豆大,每服半兩,水盞半,酒半盞,同煎至七分,去渣,大溫服之,以利為度。

《針經》云︰有所墮墜,惡血留內,若有所大怒,氣上而不下,積於脅下,則傷肝。肝膽之經俱行於脅下,經屬厥陰少陽,宜以柴胡為君,以當歸和血脈。又痛者急也,甘草緩其○亦能生新為臣。穿山甲、栝蔞根、桃仁、紅花破血潤血為佐,大黃酒製以蕩滌敗血為使,氣味和合,氣血有所歸,痛自定矣。

芍藥散 治婦人脅痛。

白芍藥 延胡索 肉桂(各一兩) 香附(二兩,醋一升,鹽半兩,同煮乾)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不拘時白湯下。

息積

《內經》曰︰病脅下滿,氣逆,二三歲不已,病名曰息積。夫消息者,陰陽之更事也。今氣聚於脅下,息而不消,積而不散,故滿逆而為病。然氣不在胃,故不妨於食,特害於氣而已。治宜導引服藥,藥不可獨治,善導引能行積氣,藥力亦藉導引而行故也。(《聖濟》同下)

推氣散 治右脅痛,脹滿不食。

片薑黃 枳殼 桂心(各五錢) 炙草(二錢)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薑、棗湯調下,食遠服。

赤茯苓湯 治息積,脅下氣逆滿悶。

赤茯苓 桂心 陳皮(炒,半兩) 高良薑(一兩) 大腹皮(五錢) 吳茱萸(三分) 甘草 (一分)
水煎三錢,空心溫服日二。

白朮丸

白朮(陳土炒) 枳實(麩炒) 桂心(各一兩半) 人參 陳皮(去白,炒) 甘草(蜜炙)桔梗(炒,各一兩)
為末,蜜丸梧子大,空心酒下,三十丸,日二。

胸痛(附)

生地黃五斤絞取汁,微火煎三沸,投白蜜一升,再煎取三升,每服半升,日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