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通評虛實論篇第二十八

黃帝問曰:何謂虛實?(此亦承上章而複問也。

岐伯對曰: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邪氣者。風寒暑濕之邪。精氣者。榮衛之氣也。蓋邪氣有微盛。故邪盛則實。正氣有強弱。故精奪則虛。奪、失也。或為邪所奪也。

帝曰:虛實何如?
岐伯曰:氣虛者。肺虛也。氣逆者。足寒也。非其時則生。當其時則死。(伯言虛實者。皆從物類始。如肺主氣。其類金。五行之氣。先虛於外。而後內傷五臟。蓋邪從表入裡。在外之氣血骨肉。先為邪病所虛。是以骨肉滑利。則邪不內侵。而裡亦實。表氣虛則內傷五臟。而裡亦虛。此表裡之虛實也。如氣逆於上。則下虛而足寒。此上下之虛實也。如值其生旺之時。則生。當其勝克之時則死。此四時之虛實也。
餘臟皆如此。(夫肝主筋。其類木。心主血。其類火。脾主肉。其類土。肺主氣。其類金。腎主骨。其類水。蓋五臟之氣。外合於五行。五行之氣。歲應於四時。故皆有生旺克勝之氣。而各有死生之分。

帝曰:何謂重實?
岐伯曰:所謂重實者。言大熱病。氣熱脈滿。是謂重實。重平聲。大熱者。邪氣盛也。氣為陽。血脈為陰。邪盛而氣血皆傷。故為重實。此論血氣之陰陽虛實也。徐公遐曰:重實則其中有重虛。故上文曰:虛實何如?下文曰:夫虛實者。帝曰:經絡俱實何如?何以治之?(此論經絡之陰陽虛實也。夫膚腠氣分為陽。經絡血分為陰。然經絡又有深淺陰陽之別。所謂陽中有陰。陰中有陽也。

岐伯曰:經絡皆實。是寸脈急而尺緩也。皆當治之。(邪盛於經。則寸口脈急。緩為內熱。熱在於絡。則尺脈緩也。皆當以針取之。此以寸尺而候血脈之陰陽也。
故曰:滑則從。澀則逆也。(滑主氣血皆盛。故為從。澀主血氣皆少。故為逆。朱聖公曰:故曰者。為陰陽血氣邪正而言也。
夫虛實者。皆從其物類始。故五臟骨肉滑利。可以長久也。(五行者。天地之陰陽也。五臟者。人之陰陽也。易曰:方以類聚。物以群分。皮肉筋骨。五臟之外合也。金木水火土。五臟之外類也。夫邪之中人。始於皮膚。次於肌肉。留而不去。則入於經脈。以及於筋骨。故邪之中人。先從其物類始。是以壯者之血氣盛。其肌肉滑。氣道通。榮衛之行。不失其常。可以長久其天命。如五臟不堅。使道不長。空外以張。數中風寒。血氣虛。脈不通。真邪相攻。亂而相引。故不壽而盡也。徐公遐曰:邪氣實則正氣虛。故曰:夫虛實者。朱聖公曰:此複結首章之義。張兆璜曰:此篇論邪實者。先從外而內。正虛者。亦先外而內。如木敗者先葉落而後枝枯。故用診尺之法。診尺之法。先從外而內也。

帝曰:絡氣不足。經氣有餘。何如?(不足者。精氣奪。有餘者。邪氣盛。此邪去絡而入於經也。

岐伯曰:絡氣不足。經氣有餘者。脈口熱而尺寒也。(此論經絡之氣虛實也。寒熱者。尺寸之膚寒熱。而應於經絡也。絡脈外連皮膚為陽主外。經脈內連臟腑為陰主內。經云。榮出中焦。衛出下焦。衛氣先行皮膚。先充絡脈。絡脈先盛。衛氣已平。營氣乃滿。而經脈大盛。經脈之虛實也。以氣口知之。故以尺膚候絡。而以寸候經。
秋冬為逆。春夏為從。治主病者。(夫邪氣之從外而內。猶藉正氣之從內而外以 御。使邪仍從膚表而出。秋冬之氣降沉。不能使邪外散。故為逆。春夏之氣生浮。故為從也。邪病在經。當從其經而取之。此論外因之虛實也。

帝曰:經虛絡滿何如?(此論內因之虛實也。

岐伯曰:經虛絡滿者。尺脈滿。脈口寒澀也。(尺脈熱滿。故主絡滿。脈口寒澀。故主經虛。
此春夏死。秋冬生也。(春夏之氣。生長於外。氣惟外弛。而根本虛脫。故死。秋冬之氣。收藏於內。故生。蓋外因之病。宜神機外運。內因之病。宜根本實堅。

帝曰:治此者奈何?
岐伯曰:絡滿經虛。灸陰刺陽。經滿絡虛。刺陰灸陽。(絡為陽。經為陰。刺者瀉其盛滿之氣。灸者啟其陷下之陽。蓋不足者病。而太過者亦為病也。

帝曰:何謂重虛?(此論脈氣皆虛也。上節論經絡之實。即可類推于虛。此篇論氣分之虛。亦可類推于實。

岐伯曰:脈氣上虛。尺虛。是謂重虛。(血者。神氣也。榮氣宗氣。行於脈中。衛氣行於脈外。故曰脈氣。蓋以氣口之脈。可以候血。而可以候氣也。上虛者。寸口之脈氣虛也。尺虛者。脈氣虛於下也。上下皆虛。故曰重虛。朱永年曰:氣逆於上而足寒者。上實下虛也。此上下皆虛。故謂重虛。

帝曰:何以治之?(謂何以補其虛也。

岐伯曰:所謂氣虛者。言無常也。尺虛者。行步 然。( 音匡。氣者。謂陽明所生之榮衛宗氣也。經曰:谷始入於胃。其精微者。先出於胃之兩焦。以溉五臟。別出兩行榮衛之道。其大氣之搏而不行者。積於胸中。命曰氣海。出於肺。循喉嚨以司呼吸。是陽氣者。陽明之所生也。言無常者。宗氣虛而語言無接續也。針經曰:盡瀉三陽之氣。令病患 然。 、虛怯也。謂陽明之氣虛於上。則言語無常。陽明之氣虛於下。則令人行步 然。蓋氣從太陰。出注手陽明。上行注足陽明。下行至跗上。故曰:身半以上。手太陰陽明皆主之。身半以下。足太陰陽明皆主之。按帝問何以治之。而伯答以所病之因。蓋知陽氣生始之原。則知所以治矣。此論後天之主氣也。針經曰:用針之類。在於調氣。氣積於胃。以通榮衛。各經其道。宗氣流於海。其下者注於氣街。其上者走於息道。故厥在手足。宗氣不下。脈中之血凝而留止。徐公遐曰:此注當與九候論之地以候胸中之氣注合參。
脈虛者。不象陰也。(氣為陽。血脈為陰。陽明之生氣為陽。少陰之精氣為陰。蓋言以寸尺之脈。以候陽明之生氣。而不效象其陰之虛也。朱聖公問曰:上節以尺膚而候絡脈之陰。此以寸尺之脈而候氣分之陽。豈以皮膚候血脈。而反以脈候氣耶。曰:經言善調尺者。不待於寸。脈急者。尺之皮膚亦急。脈緩者。尺之皮膚亦緩。蓋陰陽虛實之氣。由臟腑而達於經脈。由經脈而出於膚表。以尺膚之緩急滑澀而候臟腑血氣之虛實者。是猶以色診也。上節以絡脈在皮之部。故以尺膚審之。此候脈氣之虛實。故以寸尺之脈診也。論疾診尺篇曰:尺膚寒。其脈小者。泄少氣。是尺膚尺診。皆可以候氣候血也。診候之道。通變無窮。不可執一而論。惟會心者明之。張兆璜曰:此節論榮衛宗氣之生於陽明。言氣虛之脈。不象陰虛之少精血。
如此者。滑則生。澀則死也。(夫氣生於陽明。而發原在腎。少陰之氣。上與陽明相合。陰陽相搏。其脈則滑。搏則化水穀之精微而氣生矣。故主生。澀主少氣。生原已絕。故死。

帝曰:寒氣暴上。脈滿而實。何如?
岐伯曰:實而滑則生。實而逆則死。(此承上文之意而複問也。蓋脈氣生於胃腑。而發原在於少陰。是以上節論生氣之原。此以下複論發原之始。夫腎臟主水。在氣為寒。寒氣暴上者。水寒之氣暴上。而滿於脈也。實而滑者。得陽明之氣相和。故生。逆者。少陰之生氣已絕。故死。蓋寒氣上乘。則真氣反下逆矣。平脈篇曰:少陰脈弱而澀。弱者微煩。澀者厥逆。謂少陰之氣不生。而手足逆冷也。王子方曰:水寒之氣暴上。曰脈滿而實。少陰之氣暴上。而曰脈實滿。陰寒之氣。皆實滿於脈。而各有意存焉。朱聖公曰:水寒之氣暴上。則少陰之真氣不升。故先論其寒氣。而後論其真氣。後又複論其水氣也。

帝曰:脈實滿。手足寒頭熱。何如?
岐伯曰:春秋則生。冬夏則死。(腎主生氣之原。膀胱為太陽之府。脈實滿者。少陰之寒氣充於外也。手足寒者。少陰之生氣虛於內也。頭熱者。太陽之氣。發越於上也。腎與膀胱。陰陽並交。咸主生氣。若盛於外。則反虛於內矣。春時陽氣微上。陰氣微下。秋時陰氣微上。陽氣微下。陰陽二氣。交相資生。故主生。冬時陰氣盡出於外。夏時陽氣盡虛於內。故主死。言陰陽之根氣。不可虛脫者也。徐公遐曰:是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王芳侯曰:少陰之氣。上與陽明相合。化生榮衛。行於脈中。若真陰之氣。直溢於脈。則反虛其根矣。
脈浮而澀。澀而身有熱者死。(脈浮而澀。陰越於外而虛於內也。澀而身熱。陽脫於內而弛於外也。此複言陰陽之根氣脫者。皆為死証。非但冬夏死而春秋可生。上節論無形之水氣溢於脈中。故脈滿而實。下節論有形之水邪溢於脈外。故形盡滿。水氣溢者少精血。故宜脈滑。水邪溢者生氣衰。故宜手足溫。此論下焦之生氣外脫。

帝曰:其形盡滿何如?(腎為水臟。在氣為寒。上節論寒氣暴上。此複論其水體泛溢故其形盡滿也。形謂皮膚肌腠。蓋經脈之內。有有形之血。是以無形之氣乘之。肌腠之間。主無形之氣。是以有形之水乘之。而為腫脹也。

岐伯曰:其形盡滿者。脈急大堅。尺澀而不應也。(諸急為寒。寒水充溢於形身。故脈急而堅大。水邪外溢。則少陰之正氣不升。故尺澀而不應也。靈樞經曰:脈堅大以澀者脹也。
如是者。故從則生。逆則死。(夫少陰之氣。從下而上。合於陽明。戊癸合而化火。火土之氣。故有如是之証者。得少陰之氣。仍從下而上者生。逆而下者死。

帝曰:何謂從則生,逆則死?
岐伯曰:所謂從者,手足溫也。所謂逆者,手足寒也。(手足溫者,少陰之生氣複也,生氣複則火土之氣漸旺,水寒之邪漸消。手足寒者,少陰之生氣已絕,故死。
以上論生陽之氣。發原於下焦。如寒水之邪實。則真陰之氣虛。

帝曰:乳子而病熱。脈懸小者。何如?(夫病熱者。皆傷寒之類也。凡傷於寒。藉陽氣以化熱。熱雖盛不死。然陽氣生於精水之中。男子八歲。女子七歲。腎氣始實。乳子天癸未至。腎氣未盛。故帝複有此問焉。夫心主脈而資生於腎。心腎水火之氣。上下時交。腎氣不能上資於心。則心懸如病飢。而寸口之脈懸絕小者。腎氣未盛也。

岐伯曰:手足溫則生。寒則死。(伯答乳子之生陽。藉後天之氣也。四肢皆稟氣於胃。故陽受氣於四末。是以手足溫者。胃氣尚盛。故生。寒則胃氣已絕。故死。夫水穀入於胃。津液各走其道。腎為水臟。受五臟之精而藏之。是先天之精。猶藉後天之所資益者也。又別出兩行榮衛之道。其大氣之搏而不行者。名曰宗氣。積於胸中。上出於肺。以司呼吸。是四肢之原俞。又受資於胃腑所生之榮衛宗氣。是以手足溫者生。寒者死。朱永年曰:當知少陰陽明之氣。皆主手足之寒溫。醫者不可不審。

帝曰:乳子中風熱。喘鳴肩息者。脈何如?
岐伯曰:喘鳴肩息者。脈實大也。緩則生。急則死。(此複論後天所生之宗氣。而亦不可傷也。宗氣者。五臟六腑。十二經脈之宗始。故曰宗氣。肩息者。呼吸搖肩也。風熱之邪。始傷皮毛。喘鳴肩息。是風熱盛而內干肺氣宗氣。故脈實大也。夫脈之所以和緩者。得陽明之胃氣也。急則胃氣已絕。故死。徐公遐曰:水穀之精。雖藉先天之氣以生化。然先天之氣。又藉水穀之精以相資。是以天癸至。腎氣盛。齒發長。筋骨堅。皆受後天之養。非但于乳子也。故複設此問焉。上節論下焦之根氣。此論上焦之生氣。皆由中焦之所生。

帝曰:腸 便血何如?
岐伯曰:身熱則死。寒則生。(上節言氣之虛實。此複論其血焉。腸 者。邪僻積於腸間。而為便利也。經言陽絡傷則血外溢。血外溢則衄血。陰絡傷則血內溢。血內溢則便血。腸胃之絡傷。則血溢於腸外。腸外有寒汁沫。與血相搏。則合並凝聚。而積成矣。是以腸 便血者。陰絡之血溢也。腸 下白沫者。腸外之寒汁沫也。腸 下膿血者。汁沫與血相搏。並合而下者也。夫便血。陰泄於內也。發熱。陽脫於外也。本經曰:陰陽虛。腸 死。此陰陽血氣之相離也。朱聖公問曰:靈樞經論。恐為積聚而言也。曰:百病之生也。皆起於內傷外感。不外乎氣血陰陽。如留蓄於腸外。則為五積。便痢則為下積矣。

帝曰:腸 下白沫何如?
岐伯曰:脈沉則生。脈浮則死。(下白沫者。陰液下注。故脈沉者為順。如脈浮是經氣下泄。脈氣上浮。此經脈相離。故為死証。

帝曰:腸 下膿血何如?
岐伯曰:脈懸絕則死。滑大則生。(夫血脈始於足少陰腎。生於足陽明胃。主於手少陰心。輸於足太陰脾。懸絕者。足少陰之陰液絕也。滑大者。足少陰之生氣盛也。

帝曰:腸 之屬。身不熱。脈不懸絕。何如?
岐伯曰:滑大者曰生。懸澀者曰死。(此複申明血氣之生原。又重在陽明之胃氣也。身不熱者。陽不外脫也。脈不懸絕。陰不下絕也。懸澀者。陽明之生氣已脫。故死。辨脈篇曰:趺陽脈浮而澀。故知脾氣不足。胃氣虛也。懸則胃氣絕矣。
以臟期之。(胃氣已絕。則真臟之脈見矣。故當以臟期之。肝至懸絕十八日死。心至懸絕九日死。肺至懸絕十二日死。腎至懸絕七日死。脾至懸絕四日死。懸絕者。絕無陽明之胃氣。而真臟孤懸也。

帝曰:癲疾何如?
岐伯曰:脈搏大滑。久自已。脈小堅急。死不治。(此論五臟之外合為病。而有虛實也。靈樞經曰:肺脈急甚為癲疾。腎脈急甚為骨癲疾。又曰:骨癲疾者。 齒諸俞分肉皆滿。而骨居汗出。煩 。嘔多沃沫。氣下泄。不治。筋癲疾者。身倦攣急。嘔多沃沫。氣下泄。不治。脈癲疾者。暴仆。四肢之脈皆脹而縱。嘔多沃沫。氣下泄。不治。是肺合之形。腎合之骨。心合之脈。肝合之筋。為病於外。而有死生之分。脈搏大者。氣盛於外。故生。小堅急者。氣泄於下。故死。

帝曰:癲疾之脈。虛實何如?
岐伯曰:虛則可治。實則死。(經曰:重陰則癲。蓋癲乃血實之証。故治癲疾者。瀉出其血。置於瓠壺之中。是以脈堅實者死。脈滑大者生。上節之大小者。論氣之虛實。此言血脈之虛實。蓋癲乃陰盛之病。故宜氣盛而不宜血實也。

帝曰:消癉虛實何如?
岐伯曰:脈實大。病久可治。脈懸小堅。病久不可治。(此論五臟之內因。而有虛實也。少俞曰:五臟皆柔弱者。善病消癉。消癉者。五臟之精氣皆虛。轉而為熱。熱則消肌肉。故為消癉也。脈實大者。精血尚盛。故為可治。脈懸小者。精氣漸衰。故為難治。上節論五臟之外實。此論五臟之內虛。靈樞病形篇。五臟之脈微小為消癉。朱永年曰:癲癉之病。皆曰久者。蓋癲因久實。癉因久虛之所致也。

帝曰:形度骨度脈度筋度。何以知其度也?(此言五臟之外合。各有度數。而應於四時者也。經曰:形寒飲冷則傷肺。謂皮毛膚腠為形。而內合於肺者也。骨者腎之合。脈者心之合。筋者肝之合。然皆有淺深俞穴之度數。帝問何以知其度而刺之乎。

帝曰:春亟治經絡。夏亟治經俞。秋亟治六腑。冬則閉塞。閉塞者。用藥而少針石也。(伯言五臟之氣。合於四時。而刺度之各有淺深也。亟、急也。春氣生升。故亟取絡脈。夏取分腠。故宜治經俞。蓋經俞隱於肌腠間也。治六腑者。取之於合也。胃合於三裡。大腸合。入於巨虛上廉。小腸合。入於巨虛下廉。三焦合。入於委陽。膀胱合。入於委中央。膽合。入於陽陵泉。蓋五臟內合於六腑。六腑外合於原俞。秋氣降收。漸入於內。故宜取其合以治六腑也。冬時之氣。閉藏於內。故宜用藥而少針石。蓋針石治外。毒藥治內者也。帝曰:當作岐伯曰:)所謂少針石者。非癰疽之謂也。(此論癰疽之虛實也。言癰疽之患。榮衛血氣並實。皮肉筋骨皆傷。非若四時之有淺深。冬時之少針石也。
癰疽不得頃時回。(癰者擁也。疽者阻也。謂熱毒外壅內阻。宜即刺之。不得遲延時頃。而使邪毒之回轉也。
癰不知所。按之不應手。乍來乍已。刺手太陰旁三 。與纓脈各二。( 音賄。此言癰毒之在氣分者。宜刺手太陰足陽明也。毒在氣分。故癰不知所。毒瓦斯流傳。故脈按之不應手。而乍來乍已也。腋內動脈。手太陰也。名曰天府。宜刺太陰動脈之旁各三 。手太陰之主氣也。 者。皮膚腫起之象。言刺在絡脈之旁。/皮膚之間。氣隨針出。而針眼微腫如小瘡。故曰 也。蓋皮膚溪谷之間。亦有三百六十五穴會。毒在氣分。故宜刺在皮膚。而不刺經絡也。纓脈、結纓處兩旁之動脈。人迎穴間。乃衛氣別走陽明之道路也。四時氣篇曰:風 膚脹。為五十七 。取皮膚之血者。盡取之。
掖癰大熱。刺足少陽五。刺而熱不止。刺手心主三。刺手太陰經絡者。大骨之會各三。(此言癰毒之在血分者。宜刺足少陽手心主也。掖癰者。謂在兩旁之腋間。足厥陰少陽之分也。經云。陽氣有餘。榮氣不行。乃發為癰。陰陽不通。兩熱相搏。乃化為膿。毒在血分。故大熱也。厥陰主血。故從其所合而瀉之。如刺之而熱不止者。宜刺手心主之脈以瀉之。心主主火而主血脈也。本輸篇曰:腋下三寸。手心主也。名曰天池。蓋宜刺此也。夫肺朝百脈。而主行榮衛陰陽。若欲刺手太陰之經絡者。宜刺在大骨之會各三。謂臂骨交會之處。尺澤間也。骨之大會曰谷。絡脈之滲灌諸節者也。
暴癰筋 。隨分而痛。魄汗不盡。胞氣不足。治在經俞。( 軟同。此言癰毒之在筋骨間者。宜刺其經俞也。暴癰者。言毒瓦斯更深。為毒凶暴。筋 者。筋為熱邪所傷也。隨分而痛者。在於分肉之處而痛。謂不腫痛於外。而隱然痛於內也。熱毒在深。故表汗不出。骨傷髓消。故胞氣不足也。宜治在經俞者。隨其所痛之處而深取之也。夫癰毒之患。或外因風寒之邪。或內因喜怒不測。五臟外合之皮肉筋骨。胃腑所生之榮衛血氣。皆為邪毒盛而正氣虛。故當審其陰陽虛實以刺之也。張兆璜曰:皮肉筋骨皆傷。故為暴癰。皮傷故魄汗不盡。骨傷故胞氣不足。
腹暴滿。按之不下。取手太陽經絡者。胃之募也。少陰俞去脊椎三寸旁五。用圓利針。(此論中焦之虛實也。經云。胃病者。腹脹滿。腹暴滿而按之不下。胃之實証也。宜取手太陽之經絡。太陽之絡。乃胃之募也。蓋小腸為受盛之府。故從手太陽以瀉其胃焉。又腎者。胃之關也。關門不利。則聚水而為脹。故曰當刺足少陰之俞焉。手太陽之絡。名曰支正。在上腕五寸間。足少陰之俞。在脊下第十四椎。兩旁各開一寸五分。故曰三寸旁也。圓利針者。且圓且利。以取暴氣者也。或曰脊椎兩旁。各開三寸。名曰志室。亦足少陰之俞也。
霍亂。刺俞旁五。足陽明及上旁三。(霍亂者。胃為邪干。胃氣虛逆也。夫陽明胃土。藉足少陰之氣以合化。故宜刺少陰俞旁以補之。五者追而濟之。漸至於骨也。又及上刺陽明俞旁三。三者先淺刺絕皮。以出陽邪。後刺深之。以出陰邪。最後極深入於分肉之間。以致穀氣。邪氣出而穀氣至。則胃氣和而霍亂止矣。上節用瀉。故曰圓利。此法用補。故不去針。徐公遐曰:取足少陰者。當刺骨。三刺而至分肉。是五則至骨矣。
刺癇驚脈五。(此論刺五行之實証也。癇驚者。癇 筋攣。或外感六氣。或內傷七情。或飲食生痰。或大驚卒恐。病涉五臟五行。故當取其五脈。徐公遐曰:病涉五行。故有作豬犬牛羊之鳴者。
針手太陰各五。刺經太陽五。刺手少陰經絡旁者一。足陽明一。上踝五寸刺三針。(按九針之製。皆所以瀉邪者也。此刺五脈之實。故首句曰針手太陰。末句曰刺三針。謂當以針瀉之。而不宜補之也。針手太陰。瀉金實也。針太陽五。瀉水實也。針手少陰。瀉火實也。針足陽明。瀉土實也。上踝五寸。乃足少陽光明穴。刺三針以瀉木實。蓋臟腑相連。陰陽相合。故或刺臟之經。或瀉腑之絡。朱永年曰:心肺居上為陽。故從臟。肝胃脾居下為陰。故從腑。蓋五脈之陰邪。宜從陽以瀉出。朱聖公曰:太陽不言手足。知其為手乎為足乎。曰:上文曰手太陰。下文曰手少陰。則其為足也可知。若接上句而為手太陽。則下句不必複云手矣。五刺之中。曰手。曰足。曰太陽。曰足上。宜細玩之。正見其經言錯綜之妙。
凡治消癉仆擊偏枯痿厥。氣滿發逆。肥貴人則膏粱之疾也。隔塞閉絕。上下不通。則暴憂之病也。暴厥而聾。偏塞閉不通。內氣暴薄也。不從內外中風之病。故瘦留著也。 跛。寒風濕之病也。此言百病之始生也。皆生於風雨寒暑。陰陽喜怒。飲食居處。大驚卒恐。則血氣分離。陰陽破散。經絡厥絕。脈道不通。陰陽相逆。衛氣稽留。經脈空虛。血氣不次。乃失其常。故有為消癉癲仆諸証。然皆有表有裡。有實有虛。更貴更賤。或逆或從。皆當詳審其臟腑經俞。三部九候。而治以補瀉也。凡治消癉。五臟之內虛也。仆擊、癲癇之外實也。偏枯、邪氣之在上也。痿厥、清氣之在下也。氣滿發逆。濁氣之在中也。貴人者。形樂而肌膚盛重。在貴人則為膏粱之濁。溜於腸胃。以致氣滿而發逆也。隔塞閉絕。中焦之氣不通也。上下不通。上下之氣閉塞也。憂、郁也。三焦不通。五郁之為病也。暴厥而聾。厥氣上逆。上竅不通也。偏塞閉結。厥氣下逆。下竅不通也。此內氣暴薄。而為外竅之不通也。如不從內之憂怒。外之中風。而多病夭者。此緣形弱氣衰。牆基卑薄。故肌肉瘦而皮膚薄著也。 、足也。跛、行不正而偏費也。此風寒濕邪。皆能為此疾也。夫陽受風氣。陰受濕氣。傷於風者。上先受之。傷於濕者。下先受之。然陽病者。上行極而下。陰病者。下行極而上。是以 跛之疾。亦有因風邪之所致。蓋言邪隨氣轉。而外內上下之無常也。此言百病之生。皆有虛有實。然總不外乎內因於七情飲食。外因於暑濕風寒。及不內外因之瘦留薄著也。徐公遐曰: 跛為風寒濕之病者。乃反結邪氣在上。清氣在下之義。知跛之有風邪。則知偏枯之亦有濕邪矣。黃帝曰:黃膽暴痛癲疾厥狂。久逆之所生也。五臟不平。六腑閉塞之所生也。頭痛耳鳴。九竅不利。腸胃之所生也。(此言臟腑陰陽。表裡上下。交相輸應者也。如黃膽者。濕熱內郁而色病見於外也。暴痛者。五臟之氣不平。卒然而為痛也。癲疾厥狂。陰陽偏勝之為病也。此皆陰陽五行之氣。久逆不和之所生也。夫五臟之氣。久逆而不得和平者。六腑閉塞之所生也。六腑不和。則九竅為之不利。蓋臟腑陰陽。表裡相應。是以証見於外者。病本於內。閉塞於內者。而外竅為之不通。蓋言百病之生。總不外乎表裡陰陽。血氣虛實。讀者無僅視為癉疸。癲癇、癰疽、腸 之虛實可也。徐公遐曰:此節照應首節氣虛者肺虛也之義。首節論邪病之從外而內。此節言凡病之從內而外。張兆璜曰:伯謂虛實。皆從物類始。帝言凡病由於內生。君臣反複咨論。各有其道。此篇論血氣之生始出入。外內虛實。乃醫學之大綱。學人宜細心體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