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宣明五氣篇第二十三

天地之間。六合之內。不離于五。人亦應之。此篇承上章。而宣明五氣五味五臟五邪。故無問答之辭。而不曰論。五味所入。(伯高曰:胃者。五臟六腑之海也。水穀皆入於胃。五臟六腑。皆稟氣於胃。五味各走其所喜。酸先走肝。苦先走心。甘先走脾。辛先走肺。咸先走腎。穀氣津液已行。榮衛大通。乃化糟粕。以次傳下)酸入肝。(東方生風。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故味之酸者。入肝以養肝氣。
辛入肺。(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故味之辛者。入肺以養肺氣。
苦入心。(南方生熱。熱生火。火生苦。苦生心。故味之苦者。入心以養心氣。
咸入腎。(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腎。故味之咸者。入腎以養腎氣。
甘入脾。(中央生濕。濕生土。土生甘。甘生脾。故味之甘者。入脾以養脾氣。
是為五入。五氣所病。(五臟氣逆而為病。
心為噫。(噫、不平之氣也。本經曰:所謂上走心為噫者。陰氣而上走於陽明。陽明絡屬心。故上走心為噫。蓋此因胃氣上逆於心。故為噫。
肺為咳。(陰陽應象大論曰:肺在變動為咳。
肝為語。(肝為將軍之官。在志為怒。肝氣欲達則為語。診要經終篇曰:春刺冬分。邪氣著臟。病不愈。又且欲言語。此言春令之肝氣不舒故也。
脾為吞。(脾主為胃行其津液。脾氣病而不能灌溉於四臟。則津液反溢於脾竅之口。故為吞咽之証。
腎為欠為嚏。(靈樞經曰:陽者主上。陰者主下。陽引而上。陰引而下。陰陽相引。故數欠。當瀉足少陰。補足太陽。蓋少陰之氣在下。病則反逆於上。而欲引於下。欲引於下則欠。反逆於上則嚏。蓋腎絡上通於胃也。
胃為氣逆為噦為恐。(按口問篇曰:人之噦者。穀入於胃。胃氣上注於肺。今有故寒氣。與新穀氣。俱還入於胃。新故相亂。真邪相攻。氣並相逆。複出於胃。故為噦。蓋穀入於胃。乃傳之肺。而肺反還入於胃。胃受肺之寒氣所逆。而欲複出於胃。故為噦。胃之逆氣。下並於腎。則為恐。蓋腎於胃。戊癸相合也。噦、呃逆也。噦噦、車鑾聲。言呃聲之有輸序。故曰噦。
大腸小腸為泄。(大腸小腸。受盛水穀。變化糟粕。病則不能化物而為泄矣。
下焦溢為水。(下焦如瀆。水道出焉。病則反溢而為水病。
膀胱不利為癃。不約為遺溺。(靈樞經曰:三焦下俞。出於委陽。並太陽之正。入絡膀胱。約下焦。實則閉癃。虛則遺溺。遺溺則補之。閉癃則瀉之。
膽為怒。(膽為中正之官。性秉剛決。病則氣鬱而為怒。
是為五病。(謂病五臟五行之氣。而六腑亦配合於五行。
五精所並。(謂五臟之精氣相並。
精氣並於心則喜。(多陽者多喜。心為陽臟。陰精並之。故喜。本經曰:神餘則笑不休。
並於肺則悲。(肝悲哀動中則傷魂。肺虛而肝氣並於肺則悲。
並於肝則憂。(脾憂愁不解則傷意。肝虛而脾氣並於肝則憂。
並於脾則畏。(恐懼不解則傷精。脾虛而腎氣並於脾則畏)並於腎則恐。(本經曰:所謂恐如人將捕之者。陰氣少。陽氣入陰。陰陽相搏。故恐也。蓋心腎為水火陰陽之主宰。是以心虛而陰精並之則喜。腎虛而陽氣並之則恐。此水火二氣。上下交並。其餘三臟。皆所勝之氣相並。所謂氣不及則所勝妄行。徐公遐曰:有精相並者。有氣相並者。故首提曰精氣。
是謂五並。虛而相並者也。(此申明並者。因虛而相並也。
五臟所惡。(金木水火土。五臟之本氣也。風寒熱燥濕。五行之所生也。五臟之氣。喜于生化。故本氣自勝者惡之。
心惡熱。(心為火臟。故惡熱。
肺惡寒。(肺屬清金。故惡寒。
肝惡風。(肝主風木。故惡風。
脾惡濕。(脾為陰土。故惡濕。
腎惡燥。(腎為水臟。故惡燥。
是謂五惡。(三臟惡本氣之勝。肺惡腎之寒。腎惡肺之燥。此亦陰陽變換之道。而肺腎子母之氣。互為本末也。
五臟化液。(水穀入口。其味有五。津液各走其道。五臟受水穀之津。淖注於外竅。而化為五液。
心為汗。(心主血。汗乃血之液也。
肺為涕。(出於肺竅之鼻而為涕。
肝為淚。(出於肝竅之目而為淚。
脾為涎。(出於脾竅之口而為涎。
腎為唾。(腎絡上貫膈入肺。上循喉嚨挾舌本。舌下廉泉玉英。上液之道也。故腎為唾。經曰:液者。所以灌精濡空竅者也。
是謂五液。(又曰五液者。腎為水臟。受五臟之精而藏之。腎之液。複入心而為血。入肝為淚。入肺為涕。入脾為涎。自入為唾。是以五液皆咸。
五味所禁。(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宮。傷在五味。故禁多食。
辛走氣。氣病無多食辛。(肺主氣。辛入肺。故走氣。氣病而多食之。反辛散而傷氣。
咸走血。血病無多食鹹。(心主血。潤下作咸。咸走血者。水氣上交於心也。血病而多食之。則水反勝火矣。
苦走骨。骨病無多食苦。(腎主骨。炎上作苦。苦走骨者。火氣下交於腎也。骨病而多食之。則火氣反勝矣。此與並於心則喜。並於腎則恐之義相同。蓋心腎水火之氣。時相既濟。故所走互更。其餘三臟。是本臟之味。而走本臟所主之筋肉也。
甘走肉。肉病無多食甘。(脾主肌肉。甘為土味。脾病而多食之。則反傷脾氣。
酸走筋。筋病無多食酸。(肝合筋。酸走肝。筋病而多食之。則反傷其肝氣。
是謂五禁。無令多食。(五味所以養五臟之氣者也。病則氣虛。故無令多食。蓋少則補。多則反傷其氣。
五病所發。(承上文而言。五臟之病。各有所發。
陰病發於骨。(腎為陰臟。在體為骨。故腎陰之病。而發於骨。
陽病發於血。(心為陽中之太陽。在體為脈。故心陽之病。而發於血。朱永年曰:上節言咸走血。苦走骨。此節曰陰病發於骨。陽病發於血。正見其陰陽體用之妙。
陰病發於肉。(脾為陰中之至陰。在體為肉。是以太陰之病。而發於所主之肌肉。
陽病發於冬。(肝為陰中之少陽。逆冬氣則奉生者少。春為痿厥。故肝藏之陽病發於冬。
陰病發於夏。(肺為牝臟。逆夏氣則奉收者少。秋為 瘧。故肺藏之陰病而發於夏也。夫所謂陽病發於骨。陰病發於血者。即調神論之所謂逆夏氣則太陽不長。心氣內洞。逆冬氣則少陰不藏。腎氣獨沉之義。此因本氣自傷而為病也。曰陽病發於冬。陰病發於夏者。因所生之母氣。逆而為病也。陰陽之道。推變無窮。若膠執於心腎發於骨血。肝肺發於冬夏。又不可與論陰陽矣。
是為五發。(謂五臟皆有所發之處。各有所發之因。
五邪所亂。(言正氣為邪氣所亂。
邪入於陽則狂。(邪入於陽。則陽盛。陰不勝其陽。則脈流薄疾。並乃狂。又四肢為諸陽之本。陽盛則四肢實。實則能登高也。熱盛於身。則棄衣欲走也。陽盛則使人罵詈不避親疏也。
邪入於陰則痺。(痺者閉也。痛也。邪入於陰。閉而不行。則留著而為痺痛之証。故曰:病在陽者名曰風。病在陰者名曰痺。
搏陽則為巔疾。(方盛衰論曰:氣上不下。頭痛巔疾。蓋邪氣與陽氣搏擊於上。則為頭痛巔頂之疾。
搏陰則為喑。(足之少陰。上系於舌。絡於橫骨。終於會厭。邪搏於陰。則厭不能發。發不能下。至其開合不利。故為喑。
陽入之陰則靜。(陽分之邪。而入之陰。則病者靜。蓋陰盛則靜也。
陰出之陽則怒。(陰分之邪。而出之陽。則病者多怒。蓋陽盛則怒也。
是為五亂。(謂邪氣亂於五臟之陰陽。
五邪所見。(夫五邪之亂於陰陽者。亂五臟陰陽之氣也。正氣為賊邪所傷。則五邪之勝氣。外見於脈矣。
春得秋脈。夏得冬脈。長夏得春脈。秋得夏脈。冬得長夏脈。(春弦夏鉤秋毛冬石。五臟陰陽之正氣也。反得所勝之脈者。邪賊盛而見於脈也。
名曰陰出之陽。病善怒。不治。(夫內為陰。外為陽。在內五臟為陰。在外皮肉絡脈為陽。在內所傷之臟氣。而外見於脈。故名曰陰出之陽。邪出於脈。則血有餘。經曰:血有餘則怒。此正氣為邪氣所勝。故為不治。
是為五邪皆同。命死不治。(此言上文之所謂不治者。謂五脈皆為邪勝也。如五臟之氣。為邪所勝。見四時相克之脈。皆為死不治矣。
五臟所藏。(臟者藏也。主藏而不瀉也。
心藏神。(經曰:兩精相搏謂之神。是神乃陰精所生。而藏於心臟。朱永年曰:所生之來謂之精。又曰:神者。水穀之精氣也。是先天所生之精。與後天水穀之精。而生此神。故曰兩精相搏。
肺藏魄。(並精而出謂之魄。魄乃陰精所生。肺為陰臟。故主藏魄。
肝藏魂。(隨神往來謂之魂。肝為陽臟。故主藏魂。
脾藏意。(所以任物謂之心。心之所憶謂之意。心生血脈。血生脾。故心所之之意而藏於脾也。
腎藏志。(心之所之謂之志。神生於精。志生於心。亦心腎交濟之義。
是為五臟所藏。(為五臟所藏之神。
五臟所主。(五臟在內。而各有所主之外合。
心主脈。(所主血。故所主在脈。
肺主皮。(肺主氣。氣主皮毛。故肺合皮。
肝主筋。(肝生於腎。筋生於骨。故在臟為肝。在體為筋。
脾主肉。(五臟元真之氣。通會於肌肉腠理。脾氣通於五臟。故所主在肉。
腎主骨。(腎藏精髓而注於骨。故所主在骨。
是為五主。(謂人身之皮腠形層。各屬五臟之所主。
五勞所傷。(勞、謂太過也。上古之民。形勞而不倦。
久視傷血。(久視損神。故傷血。
久臥傷氣。(久臥則氣不行。故傷氣。
久坐傷肉。(脾喜運動。故久坐傷肉。
久立傷骨。(久立則傷腰腎膝脛。故傷骨。
久行傷筋。(行走罷極則傷筋。
是為五勞所傷。(是五勞而傷五臟所主之血氣筋骨也。
五脈應象。(五臟之脈。以應四時五行之象。
肝脈弦。(象本証之條達也。
心脈鉤。(象火炎盛。而秒則環轉如鉤。
脾脈代。(象四時之更代也。
肺脈毛。(秋令清肅。故象羽毛之清虛。
腎脈石。(象石之沉水也。
是為五臟之脈。(夫九候之道。必先定五臟五脈。審辨其五實五虛。而後立五法。調五味以治之。故此篇宣明五臟之氣焉。